真的是超级棒的一部自然纪录片,利用周末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对我们所生存的星球与自然又多了一点了解,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多彩,生命的神奇简单纯粹,生命一体,息息相关,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世界的辽阔,自然的伟大,生活的焦虑与不安也都随之消失了,观看自然纪录片真的超治愈。
幕后拍摄真的不易,感谢团队成员为我们呈现了这部视觉与心灵盛宴。
写给自己备忘的,超多剧透不要点。
20231225 拍摄花絮 花费4年拍摄,40多个国家,累计2000多天,热成像摄像机,无人机。
1.圣安德鲁斯湾,坐船十多天到达那里,有人晕船,接下来拍摄三周时间左右。
雄性象海豹体长约六米,交配季节体内睾酮激素上升,横冲直撞,无视摄制组。
用摄像机稳定器拍摄象海豹打斗的画面。
南极洲部分地区变暖的速度达到世界其他地区的5倍。
2,南美洲南部拍摄美洲狮,位于智利的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占地超过2000平方公里,摄影师在此工作八年,当地向导在此工作15年,美洲狮数量有所增加,锁定目标萨米恩托,跟踪30天,随行100英里。
3.跋涉六天来到热带雨林的中心地带,拍摄山地大猩猩的生活,在靠近大猩猩时戴上口罩,防止可能的疾病传播。
当地向导结识这只大猩猩首领有20年左右,他们发出咔嗒声,以安抚它。
密林中,镜头总是被遮挡,转移到观景台进行拍摄,是到了15只大猩猩同行。
偷猎者出现,摄制组被迫冒险夜间穿越有象群的雨林。
大约一个小时后抵达营地。
调查小组带回象牙并确认有一头大象遇害,由于偷猎者依然在逃,摄制组决定放弃拍摄,后来,偷猎者被捕。
4.北美洲摄制组乘坐小船前往加拿大哈德孙湾的偏远角落,金属船加上金属摇臂遇到雷雨十分危险,救援人员在几百公里之外。
北极熊不惧怕人类。
为了拍摄白鲸,摄影师仅系一条绳潜水入海,白鲸在浑浊的海水中通过歌声沟通,借助水听器聆听白鲸的歌声,并回报以歌声看白鲸的反应,这招很奏效。
船在海上很显眼,吸引了北极熊,北极熊拽起了在海底的船锚。
船撞上了礁石,强劲的洋流可能导致船只倾覆,潮水退去,船只将被困在礁石上,在船上和空中,对北极熊进行拍摄,北极熊跳入水中捕食白鲸。
5.大洋洲摄制组来到高原拍摄澳洲野狗的捕猎场景,总是在移动的澳洲野狗让拍摄变得十分困难,摄制组会遇上危险的拟眼镜蛇,还会被蚂蚁袭击,请来了研究澳洲野狗五年的专家,澳洲野狗在澳大利亚生活了数千年,如今非常害怕人类,动用直升机拍摄澳洲野狗捕猎画面,并安排九名观察员在山谷注视。
跟踪拍摄五周左右。
6.欧洲拍摄狼,前往意大利亚平宁山脉的核心地带,借助热成像摄像机在夜间进行拍摄,狼群出没在村里,摄制组来到村子上方的停车场进行拍摄,拍到了九只野生的欧洲狼。
7.1956年,大卫爱登堡首次前往加里曼丹岛的偏远森林寻找红毛猩猩(大约5英尺高),榴莲是红毛猩猩最喜欢的食物。
1973年,1995年,2002年,2012年,再次来到加里曼丹岛。
摄制组前往帕龙山国家公园(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跟踪拍摄红毛猩猩母子贝比和比亚斯,红毛猩猩一生只能抚养四五只幼崽,研究人员跟踪年轻雌性瓦利玛,确认其是否怀孕(已经产仔了),接住尿液,栖息地有充足食物时红毛猩猩才会怀孕,栖息地有充足食物时,红毛猩猩才会怀孕。
国家公园外的红毛猩猩很多无家可归,救助组织为其注射镇静剂以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砍伐森林后种植油棕获取棕榈油(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油品种,油棕的产出率很高,棕榈油也是生物燃料的构成成分),树种单一的种植园无法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保障。
情绪丰富的六十分钟,荒诞、温情、恐惧、悲伤、愤怒、希望,每一帧都不想错过。
丰富呆萌的王企鹅宝宝,像极了人类不听话的熊孩子,好奇、调皮、莽撞。
企鹅喂宝宝,食物多到漏出来时,我笑出了鹅叫声。
最后拍摄花絮,摄影师流下忧心的眼泪,我也已经泪流满面。
这个星球属于所有生物共有,作为最富有创造力和破坏力的人类,请多给这个星球创造写美好,少一些破坏。
我看得动物纪录片不多:小时候赵忠祥配音的《动物世界》、半集《王朝》和一些撸猫作品。
对于动物纪录片的印象停留在“春季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动物习性、生活环境、血腥的捕猎。
北美洲·北极熊《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介绍中有“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
”这样的节目定位。
首先每一集时长很短,决定了影片迅速的节奏。
48分钟左右的正片和10分钟左右的拍摄花絮,选取7种动物的某一个习性侧面进行介绍,对于一种动物来说,最受欢迎的两个生命环节无疑是捕食和繁殖:找兄弟扮演撩机求偶的鸟、张开“华丽扇”求偶的喉蜥、戏耍企鹅的海豹……在这里高度凝练的是充满戏剧性的动物生活奇观。
感觉上很像我看过的《极地》,三段故事,虽然并非日日发生的常态,却捕捉到了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和困境。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拍摄长度达到四年之久,寻找、等候、发现、捕捉,带给我们思考和感动。
南美洲·希氏石脂鲤本片按照“洲”作为划分标准,给我带来了一种新视野。
因为工业革命等等原因缺少野生环境,一向不是“野生动物出产大国”的欧洲,并不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这一类的纪录片中,(好像有2205年的《Wild Europe》,比较旧了)反倒是BBC对于动物很感兴趣。
本片就选取了“与人共生”的主题来描述欧洲,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集,这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居然是仓鼠和蜉蝣!
因为这类动物子在生活中就常见(所以有人diss欧洲就只有鼠和虫子可拍了吗),但是很少能够观察到夕阳下如此壮观的一幕。
奇观化的呈现带给我看到生活的One plant的另一个样子。
我想也许只有站在Seven worlds的基础上,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出环保这个问题。
分布不均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责任,对于任何一个洲、国际来说都是过于沉重的帽子。
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每一个世界都值得被整个星球保护。
欧洲·蜉蝣声音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
本片的配乐几乎没有喧宾夺主的存在感,但是总是适时地给人带来感动。
拍摄动物打斗时多采用的慢动作希望给观众带来一种的史诗视角,而本片中的动作音效帮助建立了这样的质感,我觉得也是平衡壮阔的音乐的关键。
亚洲·华丽扇喉蜥这个纪录片真的值得任何人观看,强烈的戏剧吸引力和耀眼的画面表现力,都不负“豆瓣9.9”的盛名。
最后说一句:腾讯视频的画质和声音都很不错,但是务必关掉弹幕食用!
字幕+看图说话寒冷的水下,冰川的阴影中回荡着不知是哺乳动物还是冰架摩擦发出的短促的回声。
韦德尔氏海豹找到她的呼吸孔——一个冰洞,用力地用牙齿摩擦,以防它凝固。
她在冰层下游动,回到这里呼吸。
严寒使她远离天敌,她在冰面上分娩,小海豹从温暖的母体来到冰雪世界,经历了生命中第一个残酷的剧变。
它瑟瑟发抖,发出婴儿般的呜咽声,母亲用庞大的身躯为它遮蔽风雪。
风里夹着冰碴,如同白色的海浪般席卷南极洲的冰原。
结块的冰凝结在幼海豹的绒毛上,它的母亲难以承受寒冷,从呼吸孔回到了水下,留下小海豹在冰面上,幼小的身影被暴风雪淹没。
有些刚出生的海豹没能抵挡这份严寒,但它挺了过来,直到暴风雪停止。
它用稚嫩的叫声回应母亲的呼唤,从冰洞钻进零下两度的海水里,这里已经足够温暖,让它有很大的希望活下来。
在南极洲大陆的边缘,成群结队的帝企鹅在不结冰的岛屿上繁衍。
小企鹅已经和父母长得一般高了,长着蓬松的棕色绒毛,像驼背的老头那样四处溜达。
它们与象海豹为邻,好奇地探查,又受到惊吓一哄而散。
成年企鹅带着半消化的食物在企鹅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在纷乱的叫声里,他们只有在十五米的范围内才能分辨彼此的声音。
小企鹅的叫声如其它鸟类一般明亮悦耳,也许那发音是它或者它父母的名字,才能让每一个家庭团聚。
等幼鸟褪去绒羽,它会长出纯黑和金橙色到白色渐变的羽毛,显得优雅而锋利。
它引吭高歌,尖锐的鸟喙在橘红色的天空中留下利剑般的剪影。
棕色的海滩是象海豹的领地。
一头雄性享有与六十余头雌性的交配权,因而被游荡的雄性虎视眈眈。
他的脖颈上布满疤痕和血迹,为了守护这片领地无暇进食,此刻已饥饿而疲惫。
一头体型巨大的象海豹爬上海滩,连地面都随之震动,占有领地的雄性睁开眼睛,张开大嘴发出恐吓的声音。
然而挑战者坚定地向前,两头四吨重的动物直起上身,重重地撞在一起。
他们眼球突出,眼白血红,坚厚的皮肉在撞击中如波浪般抖动。
他用短小的牙齿在对手身上犁出疤痕,用全部力量试图击倒对方,却也因此受了重创。
占领者再次扬起上半身,挑战者力有不逮,转过身来狼狈退场。
从高空俯瞰南冰洋,如同一块凝固的深绿色的锤纹玻璃。
一道白色的曲线从海底深处缓缓上浮,逐渐呈现出螺旋形的全貌。
白色的气泡不断浮上海面激起细浪,直到螺旋形的中央,座头鲸露出巨大颌骨的冰山一角。
大群的磷虾被气泡驱赶到螺旋形的中央,捕猎者张开巨口大快朵颐。
巴布亚企鹅在这玻璃般的海洋中跳跃。
它以极高的速度游动,每隔一段就跃出水面,像火箭加速一样扎入水中,溅开一朵白色的尾迹。
海水中极少有动物能达到这样的速度,然而它做了一个转弯,紧接着灰白的身影从海底逼近,清晰的眼斑标志着海洋中顶级猎食者的身份——虎鲸。
两头虎鲸从左右逼近这只快速游动的企鹅,企鹅扭动身体直接调头,捕猎者同时弯曲身体调转方向。
企鹅穿过狭窄的缝隙向相反方向逃离,另外两头猎食者迎面而上。
企鹅依靠敏捷的转向与四头虎鲸周旋,不断走着S形曲线,然而它渺小的身躯对虎鲸而言不值一提,它的身长甚至不到虎鲸的背鳍。
距离越来越近,它不得不从虎鲸的身体上方越过,虎鲸跟着滚转身体,如此几次,它逐渐落入围猎的中央,不幸转错方向,被前来的虎鲸一口咬在嘴中。
大多数巴布亚企鹅顺利返回了栖息地,它们顺着海浪跳上岩岸,前面的企鹅来不及走两步,就被后面冲上来的企鹅挤到在地。
它们每天跋涉80公里,为幼企鹅带回食物。
小企鹅的喙伸进父母嘴里,父母从嗉囊中挤出半消化的食物——今天收获满满,褐色的磷虾碎多得落在了地上。
正在换毛的幼鸟会最后褪去脊背上的绒毛,此时就像马鬃一样有些滑稽。
它们将离开栖息地,到远方开阔的海域觅食。
庞大的冰山崩解,坠入海面,发出轰然巨响。
海湾中布满杂乱的浮冰,像草莓果酱一样粘稠而停滞。
企鹅既不能顺利行走,也不能自由游动,它们仿佛在浮冰的沼泽中艰难跋涉,而水底下潜伏着它们的天敌——豹海豹。
它体型远远大于巴布亚企鹅,银灰色的身体像细长的鱼雷一般灵活而凶悍,企鹅无法判断它从何处攻击,它从海面下咬住企鹅白色的腹部,就像咬住一只皮球一样轻而易举。
此刻它正逗弄它的猎物,用微笑般的吻部推搡惊慌失措的企鹅的后背,企鹅拼命挥舞鳍肢爬过泥泞的浮冰,趁着豹海豹潜入水下嬉戏,一举跃上一大块平坦的浮冰。
豹海豹失落地把下巴搁在冰块边缘,回到水里转了个圈,将上半身滑上冰面。
它离企鹅不到一米远,企鹅冲它嘎嘎叫,它也张嘴回应,露出短短的尖牙。
在只有蓝色海洋和白色浮冰的南极洲,两头动物就这样对峙着。
过了片刻,豹海豹失去兴趣,回到水里,巴布亚企鹅也从另一头跳入海中,游向前方开阔的海洋。
在南乔治亚岛,生锈的轮船停泊在废弃捕鲸站的码头上,老房子凄凉惨淡,荒无人烟。
造型怪异的巨大机器默然地矗立在斗转星移的苍穹之下,它们曾肢解上百万头鲸鱼,用肥厚的脂肪熬制人造黄油和肥皂。
记载中最大的蓝鲸,体长33米、寿命或许超过一百岁的鲸鱼,就在两小时内消失在屠宰台上。
这种肆无忌惮的屠杀行为标志着人类与自然世界关系跌至新低。
在短短几十年里,有3.5万头南露脊鲸被猎杀,只有35头雌性存活下来。
直到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法令禁止商业捕鲸(除日本、挪威和冰岛),南露脊鲸的数量才缓慢恢复。
在南极洲的象岛海岸,海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道水柱,那是一百五十多头鲸鱼聚在一起,享受磷虾盛宴。
这些长须鲸体长26米,是连座头鲸都有些相形见绌的庞然大物。
成群的企鹅、海狮等动物也向这里进发,成百上千的海鸟在上空盘旋。
南极附近海域及其孕育的无数生命吸收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比亚马逊雨林吸收量的两倍还多,保护南极洲不仅是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也有助于恢复整个星球的自然平衡。
* 南极磷虾成年时的体长约六厘米,但死去的磷虾因为自溶酶而容易变质,通常原地加工成虾粉,不怎么好吃。
地球上的磷虾总量估计有400万亿只,其总质量超过地球上任何一个其它物种的重量总和。
* 巴布亚企鹅是海洋中游泳最快的企鹅,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公里。
* 没有写南极信天翁和海蛞蝓,海蛞蝓超级可爱……
语言无法描述
南极洲:真震撼,刚出生的小海豹好乖呀,好害怕被暴风雪冻死。
企鹅好绅士,要保护环境啊,泪目。
制作人摄影师幕后人员太辛苦了,致敬,拍摄好危险呀。
亚洲:好多海象都要小心被踩死。
喜马拉雅山随着板块挤压会越来越高。
金丝猴抱团取暖好可爱。
伊朗的蛇太牛逼了进化成尾巴像蜘蛛吸引鸟然后把鸟吃了。
蜥蜴跑起来好搞笑双手插兜仰头跑。
森林没了犀牛也要灭绝了,红毛猩猩也无家可归了,真的要保护森林不砍伐树木呀。
南美洲:美洲狮捕猎原驼都不知道希望谁赢了,都好残忍。
企鹅路过海狮去洗澡好搞笑。
亚马逊的鹦鹉吃土好漂亮,求偶表演跳舞很新奇。
澳大利亚:蜘蛛交配也好搞笑,还要挥舞双桨。
虎皮鹦鹉好像树叶成精了。
鲨鱼吃小鱼好壮观。
欧洲:无尾猕猴妈妈被抢走宝宝好无奈呀,居然可以梳毛吸引绑匪把娃还回来。
原仓鼠脸好大,走路好可爱,为了吃花大打出手。
蜉蝣只有3个小时生命。
北美洲:萤火虫好美啊。
龙卷风好多。
海马的伤疤太触目惊心了。
北极熊吃白鲸还是有点血腥。
非洲:黑猩猩好像人吃东西呀。
牛椋鸟帮长颈鹿清洁好有爱。
棕鬣狗在沙漠里好无助。
穿山甲吃蚂蚁。
大象站起来吃树好厉害,看到象牙堆起好触目惊心。
偷猎者向大象开枪太可恶了。
写给自己备忘的,超多剧透不要点。
20231220 大约两亿年前,地球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而海洋环绕着一个超大陆,称之为盘古大陆。
南极洲 1.从盘古大陆分离出七个大洲。
南极洲在大约200年前首次被人类发现,南极洲大约百分之98的地域被冰雪覆盖。
2.雌性韦德尔氏海豹用牙齿咬碎冰层,以保持呼吸孔的畅通,幼崽出生的前十天还不会游泳,海豹妈妈用身体为幼崽挡住寒风。
春季的南极洲温度仍然有可能在零下40度左右。
有些幼崽死于暴风雪中,水下温度大约零下2摄氏度。
3.南乔治亚岛的圣安德鲁斯湾,栖息着大约50万只王企鹅。
幼鸟玩起了羽毛,打量着象海豹,差点与家长企鹅失散。
王企鹅可以将食物藏在嗉囊里。
4.雄性象海豹有与60只雌性象海豹的交配权,不进食,体重可以以每天十公斤的速度锐减。
上海报有很厚的脂肪层帮助御寒,体重大约四吨重。
5.大约3000多年前,南极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分离。
洋流环绕南极洲,是全球洋流系统中力量最强劲的洋流,遇了百万亿磷虾。
6.座头鲸捕猎鳞虾,座头鲸吐出鳞虾无法穿越的气泡网,自中心螺旋上升捕猎。
座头鲸在食物丰饶的南极洲夏季获得一年所需的所有体能储备。
7.南极附近海域的温度正在上升,南极大陆所拥有的冰的体积约占世界总冰量的90%,但在有些地方,大约每十年时间,海冰消融的速度就会增加一倍。
8.灰头信天翁鸟喙间的轻微触碰加强彼此之间的纽带。
南极洲是所有大陆中风力最强,风暴最多的大陆。
气候变化导致这里暴风雨更加频繁,威力更大。
风速可达每小时110公里。
被吹离鸟巢的雏鸟很容易在低温中死亡。
过去15年里,灰头信天翁数量大幅减少,处在灭绝边缘。
它们不靠视觉,听觉或嗅觉来识别自己的雏鸟,是看雏鸟是否在鸟巢里。
9.巴布亚企鹅(也捕食磷虾),是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企鹅,时速可达35公里左右。
四个虎鲸合围一只巴布亚企鹅,并成功捕食。
巴布亚企鹅幼鸟的莫西干发型,秋季,尝试首次下海的巴布亚企鹅幼鸟可能会遭到浮冰的无情碾压,还要防止被豹形海豹(身长约有三米)捕猎。
浮冰中,巴布亚企鹅不能走,也不能游。
10.冬季南极洲每天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变为冰封之地。
冬末,南极洲上的海冰面积几乎会扩大一倍。
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色荒漠。
11.海洋里有大约三米长的纽虫,有雌雄同体的海蛞蝓,交配时只需找到同类即可,但是它们的眼睛几乎看不见,所以找到同类很难。
相互进行异体受精,各自繁殖后代。
12.原地不动的海葵伸出触手捕捉食物,一只直径大约一米的水母在觅食,却被海葵捕食,够海葵吃上四天。
13.被人类捕猎的南露脊鲸,它们生性好奇,对人类缺乏戒心,经常主动靠近捕鲸船,游动速度较慢,被捕鲸者认为是最容易捕杀的鲸鱼。
带着幼崽的雌性南露脊鲸是捕鲸者最先攻击的目标,它们会到相同的避风港繁殖后代,与幼崽始终形影不离。
1986年,一个禁止商业捕鲸的公约通过。
目前,南露脊鲸的寿命仍然是个谜。
数十吨重的它们对人类保持着温和与好奇。
14.南极洲的象岛海岸,超过150头鲸鱼(大多是体长接近26米的长须鲸,座头鲸在其面前都相形见绌)聚集享受磷虾盛宴。
写给自己备忘的,超多剧透不要点。
20231223 1.安第斯山脉上生长着的美洲狮,六个月大的幼崽完全依靠妈妈猎食,美洲狮猎捕与骆驼有渊源的原驼(高约2米,体重是美洲狮的3倍以上),三只幼崽想要帮忙却无能为力,美洲狮妈妈受伤,大雪使她无法伪装,进入雄性美洲狮领地,捕猎成功猎物却很难保全。
美洲狮妈妈拖行猎物一公里,成功喂食了幼崽。
2.安第斯山脉因板块挤压而产生裂缝,火山灰和熔岩沿着裂缝喷发。
火山喷发的威力要以原子弹的标准来衡量,碰撞的持续进行,海床向下滑动,使南美洲的近海形成一道深深的海沟。
低温海水上涌,秘鲁的海岸上,海鸟聚集捕食鱼类,排泄物足有一米多厚,洪堡企鹅在此挖洞筑巢,洪堡企鹅需要穿过挤满海狮的海滩才能出海。
3.安第斯山脉从南延伸数千公里到达北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某些山峰的海拔接近七千米,形成云雾林。
有匹诺曹安乐蜥,约五六十年前首次发现,生活着只有几千只的眼镜熊(吃树叶和果实,需要爬到树冠顶端觅食),眼镜熊爬到离地30米的地方吃鳄梨,咬掉树枝。
形成云雾林需要水汽和海拔。
4. 委内瑞拉山上的砂岩地层,河流冲刷形成平顶山,拥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落差接近1000米。
5.哥伦比亚的森林,生长着一种叫棉冠獠狨(之前看的翻译叫绵冠胥)的猴子,只有几百个,吃果实并吸吮树汁,树汁糖分很高,吸引昆虫,棉冠獠狨吃昆虫补充蛋白质。
农业的发展导致森林面积减少,以至于昆虫减少,为数不多的种群被迫分离。
6.空图像揭示农田取代森林,每五秒钟就有约足球场大的林地消失。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是超过200万动植物的天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物种都丰富。
食物丰富,导致雄性鸟类不愿筑巢而只想交配。
雄性娇鹟邀请同伴为其伴舞吸引雌性,雌鸟飞走了。
箭毒蛙爸爸把小蝌蚪放在植物里的小水洼中,把小蝌蚪背在背上,箭毒蛙爸爸和人类的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小蝌蚪在水洼中没有食物怎么办?
爸爸找到了妈妈,妈妈产下未受精的卵,让小蝌蚪吃。
接下来的六周时间里,箭毒蛙夫妇携手育儿,展现出强大的合作能力和记忆力。
7.森林产生水汽,水汽带来降水,降水汇成小溪,小溪汇成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的平均流量超过了世界河流流量排名中后七位的总和,流域的河岸中有相伴可以长达40年之久的绯红金刚鹦鹉,父母用种子和果实喂养幼鸟,因为远离海岸线,所以饮食中缺乏盐分,这会影响幼鸟的大脑和骨骼发育,寻找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可以舔的泥土,含量是周围森林的几十倍。
很多种类的鹦鹉来吃,幼鸟将跟随父母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寻找矿物质。
8.亚马孙河流域以南100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巴西的博尼图,淡水从地下涌出形成清泉,泉水在石灰岩的过滤下晶莹剔透,犹如水晶,希氏石脂鲤透过水面可以看到水面上方,黑帽悬猴在水面上方找食,水里的鱼跟着水上的猴以知道果实的位置,鱼吃着猴吃的掉下来的果实,水蚺是所有蛇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重超过200公斤,会从水中突然袭击猎物,会捕食靠近水面的黑帽悬猴,有一只猴子会负责通风报信。
鱼跃出水面吃果实,鱼能吃到果实依赖于清澈的水源。
9.南美洲2/3的发电量来源于水电,依赖度远超世界其他地区。
伊瓜苏瀑布,上游水坝若放水过多,瀑布的规模将瞬间扩大,大黑雨燕穿越瀑布的水幕,筑巢地在瀑布水幕后的岩壁上,天敌如凤头巨隼无法穿越水幕。
为了避免水位过高而开闸放水,导致大黑雨燕父母被迫放弃筑巢地,未长出防水羽毛的幼鸟被激增的洪流带走了生命,但也有幼鸟冲出了水幕。
3-南美洲地壳运动造就了安第斯山脉,隔开了南北两个世界。
广袤荒凉的火山泥造就的大地上,美洲狮妈妈一次次用尽全力最终捕获一只体型是自己3倍,高达两米的原驼,嗷嗷待哺的幼崽是重伤累累的美洲狮妈妈将巨大的猎物拖行3公里的唯一的动力,而这仅仅是他们几天的伙食。
看似笨拙的眼镜熊能爬到高30米的树上采食小巧的鳄梨,还会咬断因过细而无法爬上去的树枝来获得果实。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匹诺曹安乐蜥”(Anolis proboscis)有着长长的鼻子,最近重新被发现。
企鹅在一米深的鸟粪中扒窝,然后想尽办法穿越不喜欢被打扰的海狮群冲向大海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拇指盖大小的的箭毒蛙爸爸将幼崽蝌蚪背在背上,放在一个个单独的小水洼里让其长大,没有食物就把箭毒蛙妈妈找来给蝌蚪下一颗未受精的卵作为营养餐。
绯红金刚鹦鹉很专一,伴侣互相陪伴长达四十年。
和幼鸟共同生活一年来教会他们如何寻找矿物质,比如岩土。
经过花岗岩过滤的清澈见底的溪水里,希氏石脂鲤跟着黑帽悬猴亦步亦趋,就是为了等待猴子觅食时掉落的果实。
没想到的是鲤鱼还能直接跳出水面去叼接近水面的树枝上的果子吃,牛。
水蚺是体型最大的蛇类之一,可达200kg,能从水面下进行偷袭。
南美洲每5秒钟就消失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林地。
亚马孙雨林中的动植物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
几只雄鸟排排站着极尽所能的舞动身体,然而浮夸的表演并没有获得雌鸟的芳心,雌鸟看完后拍拍翅膀飞走了。
大黑雨燕将巢穴建在了能躲避各种敌人的伊瓜苏瀑布后面,一次次来回穿越哺育幼崽。
但是由于水坝放水引发的洪水,让雨燕不得不放弃了这处巢穴。
还没长出防水羽毛未学会飞行的幼崽们看来是必死无疑,但竟然有一些幼崽在本能的驱使下冲破了水幕的遮蔽,飞向了外面自由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光。
必看~这地球真美。
还好还有和人类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存在。
我们不要自以为就是这星球的主宰。
有太多太多人类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情了。
一己私欲竭力消耗这个星球。
最终带来的也许是人类毁灭性的结局。
因为自然界太神奇了。
可以自愈和重生。
相较之下人类如此渺小和脆弱。
会疼会死内心软弱又不安。
如果被新的物种替换关在动物园的也许就是幸存的人类宝宝了。
就算我们不会消亡。
那忍心看着企鹅等等这样可爱的物种消失吗?
爱护环境吧。
尽量好吗~第一集南极洲带来无数疗愈感动和震撼。
它们对人类视若无睹,而我们对它们虎视眈眈。
有时候真的无法强迫自己,这种自然还有生物类的就是真的一点都看不懂,还是喜欢人文类的纪录片,看了好多经典的,还是勉强不了自己,那就算了。
虽然是按七大洲分了七集,不过真混起来看看问题也不大。
变废为宝,把废弃的素材撺在一起又炒了个菜
大自然的部分是满分五颗星,第二季亚洲各种夹带私货的行为太卑劣,BBC尿性不改降至一星。
虽然座头鲸吐气泡围猎磷虾的镜头在之前纪录片中也看到过,但还是有很多近距离的视角去窥探南极洲的动物生活,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本已艰难生存在南极洲的动物们,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BBC+阿滕爷爷+寂寞大神=100星!!!看完第一集觉得这次绝对超越自我了!每一帧画面都是技巧和巧思的结晶,说是高傲的炫技就问谁敢不服。
看了部分
👍2024
整体还行,有点无聊
七大洲动物大观。大卫爱登堡出品必属精品。这次是中外合拍,航拍、慢镜头、多角度,摄像捕抓让人赞叹,使用4K和8K拍摄,影院级别的质感。通过使用手持相机、无人机等设备,让镜头跟随动物移动,简直身临其境。所有的自然竞争极其残酷无情,光是第一集南极企鹅就让人无限伤感,自然法则便是如此。每集片尾的花絮,冒着生命危险的摄像组,着实太敬业。主旨仍旧是呼吁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不幸的是,片里非洲的北白犀牛,在2018年人们所知的地球上最后一头生于野生环境的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北方白犀牛物种理论上已经走向灭绝。物种灭绝其实是相对人类文明而言的,于地球而言甚至人类灭绝也无所谓。工业污染森林破坏,象牙犀牛角这类东西至今居然还有市场,那些人是有多坏?9.5
画面不错,内容没有任何新意。
在家打开电脑看《七个世界一个星球》,90岁的奶奶从旁边飘过,轻描淡写地说:“哟,在看《动物世界》啊~”我感觉奶奶说这句话她在她在,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凭空想象 ……
《七个世界》这地球真美。还好还有和人类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存在。第一集南极洲带来无数疗愈感动和震撼。它们对人类视若无睹,而我们对它们虎视眈眈。
BBC拍摄这样的纪录片,确实是驾轻就熟,很少失手。表现了大自然之雄阔与壮美,也展现了动物生存之艰辛。不过,事事都与气候变化及人类侵袭相联系,就有些画蛇添足了。自然界自有其规律,四时更替,生老病死,生物随时都在适应着恶劣环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看似残酷,不过这也是地球生物的必经之路。
希望人类放大自然一条生路
感觉有点儿一般
老爷子长命百岁..
2022年底看完 补标
当潜水员站在海底,南露脊鲸从他身边游过的时候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命运以痛吻我,我必报之以歌
简直没法看,音乐声完全盖过配音,是让人听还是不让人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