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绝味

Street Food: Asia,世界小吃(台),世界小吃 亚洲篇,街头美食,街边有食神(港),路边摊,Street Food Aisa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街头绝味》剧照

街头绝味 剧照 NO.1街头绝味 剧照 NO.2街头绝味 剧照 NO.3街头绝味 剧照 NO.4街头绝味 剧照 NO.5街头绝味 剧照 NO.6街头绝味 剧照 NO.13街头绝味 剧照 NO.14街头绝味 剧照 NO.15街头绝味 剧照 NO.16街头绝味 剧照 NO.17街头绝味 剧照 NO.18街头绝味 剧照 NO.19街头绝味 剧照 NO.20

《街头绝味》剧情介绍

街头绝味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街头绝味》由《主厨的餐桌》的创剧人打造,本片带领观众前往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几个城市,探索各地丰富的街头美食文化。从新加坡的小贩摊位到印度的餐车,第一季共探索了 亚洲的九个国家/地区。每一集重点讲述了关于坚持和文化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为每个国家/地区的美食注入了活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才不要当太子妃呢我们的故事各取所需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第二季绝地逃亡女人帮血红岛屿骏马奥斯温2扎职工人大院赛勒斯蝗虫亨德逊夫人敬献大厅里的孩子们恐吓包裹2:火辣查德的复仇平地风云第一季失踪的上清寺创圣大天使EVOL一百零八无敌贾特喋血边城诸神之战3实习大叔夜班医生第二季杀死你的最爱夏目友人帐第二季绝色神偷致命演出逍遥法外第二季天外者

《街头绝味》长篇影评

 1 ) 从美食到人生追求

(更新中……)

2 -快乐的人生没有遗憾

占坑评论 待填(ps:我一定会回来填坑的!

相信我!

)以下是文字占位符////不过从上线的内容来看,《街头绝味》还是展现了深度挖掘主厨,将戏剧化的人生经历和美好食物结合在一起的感人戏路。

比如第一集里的“街头小吃女王”、已经70多岁的硬核曼谷奶奶“痣姐”(Jay Fai)。

痣姐又飒又美,带上护目镜掌勺就是小吃女王,换回便装涂上口红就是个气场老太。

 2 ) 街头绝味:带电影感的草根大厨创业纪录片

《街头绝味》第一季讲述了泰国曼谷、日本大阪、印度新德里、印尼日惹、中国台湾嘉义、韩国首尔、越南胡志明、新加坡、菲律宾宿务九个城市的街头美食。

这些隐匿于街头巷尾的美食,满是人间烟火味。

但是,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我更愿意将它看作草根创业纪录片。

有别于同类纪录片将大笔墨放诸食材鲜度、技巧难度、菜品质量等美食元素上,《街头绝味》更注重于挖掘美食背后的掌勺人故事。

以第一集为例,泰国街头美食top1痣姐投身美食界前,曾经是一名裁缝。

二十岁那年,一场大火让她一无所有。

“我该怎么办,我才二十岁。

”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妈妈的小吃店里帮忙,开启了自学烹饪之路。

虽是半路出家,但是她天赋异禀,且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从街头走到了米其林的颁奖舞台上。

第二集的日本居酒屋老爷爷是个开朗乐观的人,许多食客慕名而来,除了因为美食,还因为想见他。

在他的居酒屋里,他就是个喜剧演员,一边炒菜,一边和食客开玩笑、玩游戏。

很难想象,这样的笑容背后,其实有着坎坷的命运。

爷爷的童年并不顺利,六岁失去母亲,父亲变得酗酒且暴力。

“一放学我就回家拿杯子枕头,到小学的屋顶上。

”面对镜头,乐观的爷爷眼角竟泛着泪光。

长大后他花了很长时间攒够了开店的钱,不幸的是,他的爸爸去世了,葬礼坟墓花了700万日元,余款只剩400万日元,开店梦碎。

听着他们的阐述,我恍然明白,这些美食饱含着他们的热爱、认同与骄傲。

“我不喜欢随便放假。

”“我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我没有遗憾。

”“我最大的愿望是在工作中倒下。

”这是草根大厨最朴素动人的热爱与坚韧啊!

此外,这部片子的画面极具电影感。

虽是美国出品,但是色调却不是美国风格,反而有日韩电影的深沉感,让人想起《小偷家族》《釜山行》等电影。

放几张图,自行感受吧。

 3 ) Street Food笔记

边看边做笔记进行时,视频来源为B站远鉴字幕组,店铺地址和电话主要来自“大众点评网”和“TripAdvisor”(两者找不到就外网搜索了)。

第二集 日本大阪地域特色:日本对规则和秩序非常重视,人民必须压抑自己的真实意图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人们重视好的用餐礼仪,讲求坐相和吃相。

大阪和日本其他地区的不同,“谁在乎外表看起来如何,我们要忠于自我”。

大阪的别称是“日本的厨房”,大阪人在食物上花的钱比其他地区的日本人都多。

在大阪如果人们说你很好笑,那就是最高的赞美;他们会故意装傻,全是为了让其他人开怀大笑。

在日本,人们珍惜传统和家庭;家族中的长子按惯例继承家业。

大阪街头美食代表:章鱼烧、大阪烧、串炸、乌冬面1、东洋居酒屋 Toyo时间:创立于1992年11月20日菜品:供应当天从市场买的各式各样的鱼,肥厚金枪鱼生鱼片、炙烤金枪鱼下巴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Miyakojima 3-2-26 Higashinodamachi电话:+816-6882-5768吸引点:食物和表演。

店主搞笑,会和客人聊天;大火中赤手烹饪(避免金属夹弄伤金枪鱼肉)店主:筑元丰次,创业店主经历:出生小镇(喜界岛)—6岁丧母,父亲酗酒和家暴;放学后在码头尽头或学校屋顶过夜;小学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大家一起吃营养午餐,但是没钱买,吃野菜填饱肚子— 没钱读书,15岁到大阪工作,在阿姨的酒吧做了两年洗碗工,第三年跟着师傅学烹饪,梦想自己开店买房娶妻生孩子— 设定目标,存到1100万日元开家居酒屋— 工作十年终于存够钱,然而父亲去世,葬礼花了700万日元— 用仅剩的400万日元租停车位开路边居酒屋,卡车上一块不锈钢铁板当成料理台和柜台,没厕所也没自来水,一次接待5-6位客人,客人吃完还要帮忙洗碗;第一年不能让客人等太久,开始用喷枪烹饪金枪鱼— 第三年,排起100人的长龙— 现在有了自来水和厕所,7名员工他人评价:固执、不讲理,能操纵火焰的魔术师自我认知:“大阪京桥的诈骗高手”,热爱火和漂亮女人店主想法: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随波逐流。

如果我是海洋里的生物,我会是一头鲸鱼,你必须足够强壮,才能创造自己的洋流。

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就不能指望好结果。

我准备好正面迎接任何挑战。

我有过几次艰难时期,但我把那些艰难的时期化为喜悦。

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让人感到快乐比赚钱更重要。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比起在大公司底下当小员工,宁愿当小餐车的老板,不要任人差遣,要当自己的老板。

无论如何,我要比任何人更努力地工作,开一间东洋居酒屋。

你人生中唯一能依赖的人就是父母,我父母已经过世了,我只能依靠自己。

我知道要是我放弃梦想,就不会有好结果。

创业之初,连续工作50天,每天只睡4小时,没洗过热水澡。

如果你们没事,就去跟客人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对员工的教导,你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感冒、没胃口、太疲惫,这是你们的错。

如同大阪,我也不去迎合任何框架,而我以此为傲。

我以前希望自己买房娶妻生子,但当我创造了自己的洋流之后,人生可能无法预料,东洋居酒屋成为家,我的员工成为我的孩子,顾客成为家人。

最大的愿望是工作时倒下。

2、美味屋 Umaiya时间:创立于1953(推算了一下)菜品:章鱼烧(天妇罗碎是关键)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 4-21 Naniwacho, Kitaku电话:816-6373-2929吸引点:日本第二悠久的店;5种口感店主:喜多先生,长子继承家业3、笛 Fue时间:祖父母开始的经营菜品:大阪烧(特制面糊、卷心菜、葱、天妇罗碎、姜,大阪人喜欢加猪肉条)吸引点:大阪烧是大阪的灵魂美食地点:大阪县 大阪市 5-2-7 Higashinodamachi, Miyakojima-ku (点评网上没有照片,不能确定)店主: Goshi Yusuke,继承家业第三集:印度德里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德里是一个拥有至少一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新旧共存,街道拥挤,也是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来的人都带来他们的传统食物;在德里吃到的街头食物是历史的象征。

很多人家里没有厨房,所以他们的正餐完全靠街头小吃解决。

1857年,大英帝国终结莫卧儿帝国后,皇家御厨必须自谋生计,很多人在德里街头摆摊,平民也开始吃得到皇家餐桌上的食物了。

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脱离了英国统治,但分裂成了两半—印度和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由旁遮普邦中占多数的穆斯林教徒组成;宗教分界线上发生暴力派系冲突,旁遮普邦的穆斯林家庭搬到巴基斯坦,印度教家庭成为难民迁徙到印度,不仅带来文化,也带来传统食物。

街头小吃在德里受欢迎,一开始是出自必需性,工人要找地方填饱肚子,街头小吃是最方便和最便宜的方式;现在,街头小吃已经风靡全民,各个阶级的人都爱吃。

德里街头美食代表:鹰嘴豆咖喱饼、印度饼、烤肉串、“恰特”(吮吸的意思,通常是油炸马铃薯淋上印度酸辣酱、酸奶加上蔬菜,口感酸甜、酥脆、香辣)

1、曼格拉摊(Mangla chat wale)

时间:始于祖父菜品:恰特(炸马铃薯饼,马铃薯泥里包像小扁豆,口感酥脆)吸引点:有资格参加新加坡世界街头小吃大会地点:Mayur Vihar Phase-1 Opp. Aggarwal Bikaneri Sweets电话: +91 99717 15121店主:DAL CHAND(达陈)他人评价:谦虚、厨艺精湛;宁可削减利润,也不降低食材品质,不像商人,更像施予者。

店主经历:小时候,父亲在戏院外摆摊卖恰特-后来父亲重病,关闭小摊,依靠店主兄长-店主兄长结交了坏朋友,吸毒,家里混乱-搬家,兄长也搬走了-在外役公司工作,但工作很少;想让全家团聚,决定自己创业-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始,店主的姐妹把自己的珠宝典当了,店主觉得“非成功不可”-和几个朋友租了个小店面开始了,因为在陌生的住宅区,生意做不起来,朋友也放弃了,付不出租金,同时父亲去世-把摊车推到对街,买了最优质的的食材,鼓起勇气找到兄长帮忙,香气溢满街道,吸引到客人店主想法:父亲嘱托,要专注在味道上,金钱并不是一切,味道好,客人喜欢就会回来光顾。

总是到市场,寻找最好的食材。

香料才是风味的来源。

我很在意我的顾客,只想给他们最好的食材。

当客人光顾我的店,我想让他们开心,看见他们微笑,感觉很棒。

我的童年非常穷,却很幸福。

家人是恰特最重要的原料。

我从不将自己视为英雄,成为英雄的条件是帅气、聪颖并受过良好的教育,我完全不符合这些,但我确信自己要做特别的事。

2、卡鲁尼哈里 (KALLU NIHARI, DELHI)时间:始于父亲菜品:尼哈里(NIHARI STEW,来自阿拉伯语“早餐”的意思,是用大型水牛的肉带骨,加入山羊肉、洋葱、番茄、蒜、姜和独特的香料,彻夜熬制而成,最后再放盐和辣椒调味,非常香辣)地点:180, Chhatta Lal Mian, Behind Delite Cinema,Daryaganj电话:+91 9827162910,+91 9899201639店主:MOHAMMED REHAN必须排队至少半小时3、卡里姆餐馆(KARIM’S)时间:老祖宗卡里姆丁萨锡是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御厨,店主是第四代继承人菜品:绞肉串(SEEKH KEBABS,加上香料的羊绞肉用炭火烧烤)、羊肉拷玛(用炸洋葱酥和酸奶熬煮的炖肉)吸引点:莫卧儿帝国美食地点:16 Matia Mahal Bazar, Near Jama Masjid电话:+91 11 2326 49814、南达小馆(NAND DI HATTI)时间:始于祖父的小摊,1960年搬到店面菜品:鹰嘴豆咖喱炸饼(CHOLE BHATURE, 水煮鹰嘴豆加上很多香料,不加大蒜和洋葱,加上香菜、薄荷、绿辣椒酱和石榴籽,配上巴图拉的蓬松大面包,口味清爽,味道不会太重或太辣,有益于消化系统)

鹰嘴豆咖喱炸饼吸引点:旁遮普邦风味地点:29 Paan Mandi Near Gulati Sports | Sadar Bazaar, Lotan Jaat Gal, Pahari Dhiraj, Chandni Chowk电话:+91 11 2361 7297店主:DHARMENDER MAKKAN

 4 ) 精彩的故事,一开始都会有失败

说起街头美食,会想起,吃了很多次但还想继续吃的煎饼果子、烤串、炸串、油墩子(油炸萝卜丝饼,但很少看到了)、汤包、春卷……而我们也总是无法拒绝关于美食的故事:汪曾祺、陆文夫写吃、陈晓拍《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松重丰扮演井之头五郎成为孤独的美食家、白钟元化身街头美食斗士……这一次Netflix也推出了一档美食纪录片,第一季选取了亚洲的9个城市,介绍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街头美食。

每一集的结构都比较模式化,【当地一位美食家的介绍+小吃摊主的采访(主+次)+简单制作流程+食物特写+城市风光】,时间在20分钟出头,相当紧凑,在美食与风景的交替中,观看过程也不会变得乏味。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档纯粹的美食纪录片,尽管片名是《街头美食》,但重点绝对不是食物,而是制作那些食物的厨师,他们的故事才是这档纪录片的重中之重。

在镜头下,他们不仅仅是街头食物的厨师,更是街头斗士、艺术家、魔术师、改革者,是给予者施舍者而非索取者,用食物召集大家聚集到一起,并且代表着一种不向艰苦屈服的精神,简而言之,生命力,从贫瘠的生活中破茧而出,在不起眼的街头中绽放出耀眼光芒,犹如史诗、战斗、革命,亦或是盛大表演。

泰国曼谷·痣姐

73岁的痣姐,连续工作40年,当之无愧的街头美食女王。

年轻时迫于生计做着一份缝纫机女工的工作,突然某一天家中大火,她变得一无所有,不得不去街边摊帮忙。

面对街边摊的繁琐,她的母亲怀疑她无法胜任,她却凭借着毅力与热情创造出了一道又一道属于自己的美食,至今已累计了100多道菜式。

40年里,唯一一天的休息,是去领了米其林一星的奖。

日本大阪·筑元丰次

总能说出充满哲理的语句,会让人想起北野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喜剧演员,一个演说家,总之不是街头厨子,这个叫筑元丰次的老头总是充满活力,他自称是“诈骗犯”,意思是将别人不用的食材变成美味的食物“骗钱”,而人们也乐于在他的东洋居酒屋前排起长龙,等待他的美食,聆听他的话语,甚至接受他的戏弄。

经过漫长的打拼后,他终于成为了居酒屋老板,在回顾人生之路时却还是忍不住唏嘘起来,母亲早逝,父亲酗酒,童年充斥着来自父亲的暴力,最开心的事情不过是和同学一起吃营养餐,却被父亲告知付不起营养餐的钱。

他去挖野餐炒来吃,睡在屋顶或码头,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曾经幻想着这样的生活,成为居酒屋老板,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有妻子和孩子,如今他成为了老板,将居酒屋当成家,视员工为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告诫他们:“你们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印度德里·达陈

印度德里是一座十分复杂的城市,拥挤,不同的族群,充满多元文明,因此也拥有着十分多元的饮食文化,而擅长制作恰特的达陈无疑是街头小吃的佼佼者之一。

在他的美食理念中,“家人”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他的童年不幸,父亲沉溺于各种毒品,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走上街头。

他的姐妹为了帮助他曾经偷偷买了首饰,他的哥哥如今是他的帮手,孩子们也一同参与进来,他的事业有多失败,但又重头再来,有了家人的支持,似乎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印度尼西亚日惹市·沙蒂南奶奶

90岁的沙蒂南依然活跃于街头,她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市场点心(应该是一种糯米、焦糖、椰子粉做成的甜食)也依然备受人们的喜爱。

小学六年级之后便没有再上学,先是跟着母亲学习售卖点心,然后开始学习如何制作。

少年时代,父亲的出轨令母亲保守打击,不久之后母亲也去世,沙蒂南陷入失落的情绪之中。

但生活还在继续,她没有想着要放弃,再次重返街头出售自己的传统手艺,也在街头结识了自己的丈夫。

“他并不帅,很普通,我也是平凡的女孩。

”这样的爱情从上个世纪一直持续到现在,两个人佝偻着背脊,牵着手,一同准备着每天的售卖,而人们也乐于在她的摊位前上很长时间的队,听她的欢笑声。

台湾嘉义·林佳慧

上学的时候,林佳慧最讨厌的事情是被同学喊外号,她的外号是“鱼头”,因为从爷爷辈开始,她的家庭就开始在街头摆摊售卖沙锅鱼头。

大鱼头裹上面粉下油锅炸至金黄酥脆,沙锅则是木耳、猪肉、洋葱、蒜头、辣椒、豆腐、炸豆皮以及大量的大白菜一同熬煮,量多味足,传统手艺深受食客喜爱。

林佳慧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后回家帮忙,为了提高效率她决心改革,增加POS机、洗碗机、网络订单量,也因此和父母产生了小矛盾,索性趁他们出国游玩,统统搞定,让父母回来时习惯改变。

现在,她并不讨厌“鱼头”这个外号,相反觉得是一种夸奖。

除了以上街头食神之外,还有在韩国首尔售卖刀切面的赵尹善女士,越南胡志明市卖螺肉的蔡金方氏,在新加坡经营蒸米高店铺和公司的阿伊莎哈希姆,在菲律宾宿务兜售鳗鱼汤的弗洛伦西欧·艾斯卡巴斯……当然还有更多美食和厨师,海南鸡饭、云吞面、中式春卷、烤乳猪、火鸡饭、卤肉饭、章鱼烧、大阪烧……

所有的人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是普通人,都生于街头,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创造街头食物的同时又受益于此,完成了梦想,得到了稳定的生活、爱情等等。

平凡的生活与食物中诞生了不平凡的光芒,恰恰是因为那些对生活怀抱希望和热爱的人,比起空有口号的正能量,这档美食纪录片看起来更励志更热血。

最打动我的是那句不经意的话,在首尔卖酱油蟹的大姐忽然说了一句,“……但是精彩的故事,一开始都会有失败”,仿佛是整季的总结一般,在街边卖小吃,也成了一场对生活的绝地反击!

注:本文图片来自纪录片《街头美食》-END-

 5 ) 不只是美食

今天看了街头美食第一季的痣姐感慨颇深,拍摄这部片时她已经73岁了,依然还奋战在美食第一线,她的名言是虽然你比我年轻但是我比你强壮,她凭借自己对美食的最求从什么都不会一点点凭借自己的创造力拿到了米其林一星,没看之前真想像不到街头美食也会拿米其林的星级。

这不只是一个美食纪录片而是一部平凡人的奋斗史,她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寻求自我突破,还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当你不再只是要求粗枝大叶而是追求细枝末节的时候你就达到了另一个层次,阻挡人的是心理上的珠穆朗玛也可以只是个小山丘,人要战胜的是自己,即使失败了你也是倒在了自己的征途上,不要怪时运不济,那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只要找到你心中所向往的那个点你的路途就会一直有光!

 6 ) 低头刷手机的时代,路边摊是凝聚人心的救赎

前阵子,因为政策上的一些变化,摆摊成了中文互联网的热词。

一夜之间,虽然路上还见不到几个摆摊的小贩,但「摆摊经济学」却以自媒体最熟悉的方式勾兑完成。

在资本和媒体的共同推动下,虽然散发着一股假酒的味道,但「摆摊概念股」还是起飞了。

一如往常,过马路的老奶奶还不见踪影,学雷锋的少年们却已经开始狂欢。

其实,路边摊本质上是一种反互联网的存在。

在一个人人低头刷手机,沉溺于线上交(丢)流(粪)的社会,还有什么比街头摊贩更加「线下」的呢?

既然在家就可以吃到三公里外的餐馆外卖,还有什么理由关注楼下街边小贩的生死存亡?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部街头美食纪录片:《街头绝味》(港译:《街边有食神》)。

说它是美食纪录片或许有点歧义,因为很多人对这部纪录片的指责就是不够「美食」。

它关注的不是旅游攻略里重点标注的「本地人才知道」的街头小吃有多隐秘,也不是这些街头小吃有多少人排队,而是这些路边小吃魅力的「来处」,是亲手制作出这些食物的人和他们的人生。

《街头绝味》由Netflix投资,大名鼎鼎的美食纪录片《主厨的餐桌》团队制作。

它的主要内容如上所说,是对东亚九个城市里最知名的街头小吃店老板的采访。

他们中有戴着蛙镜做蛋包饭的70岁老奶奶;有火焰喷枪下徒手给金枪鱼翻面的「欺诈师」;

有丈夫赌博,仅靠几张板凳和一盘炒螺独自支撑的母亲;有从小被嘲笑,绰号叫「鱼头」的砂锅鱼头店第二代老板。

或许我们应该问,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街头美食?

如果追求人气,网红店的队伍更长。

但它们总是隐隐透出一股非人的味道,所以「网红店」这三个字听上去像是赞美,却总是带着一丝贬义。

网红店的味道,是智能排序和大数据的味道。

如果追求环境,路边摊或街边小馆更是寒酸,环顾四周,可能连一张放进朋友圈供好友点赞的照片都拍不出来。

如果追求味道,街边的美食也比不上精致料理。

更好食材,更精确的烹饪,更细腻的品味,当然还有更丰富的选择。

客观地说,开在路边的这些摊贩苍蝇小馆,其实找不到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比餐厅食物更好吃。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如此热爱路边摊美食呢?

是因为纪录片里,那个戴着蛙镜炒菜的奶奶说:我还年轻的时候,家里被一把火烧了,我才只能出来摆摊吗?

是因为不够钱开居酒屋,只能租两个停车位摆摊很像北野武的大叔的男儿泪吗?

还是因为被逼债走投无路,只能拿出一个小锅和几张凳子摆摊的母亲的战战兢兢呢?

恐怕都不是。

如果不说的话,这些事不会有人知道。

比上述这些听上去有点悲苦,以至于快要变成一个俗套励志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一种世俗的乐观。

世俗的乐观比冠以「主义」的乐观更实际,更现世。

它相信啤酒瓶碰撞倒下的清脆,相信响连四壁的煎炒声,相信黑夜里亮蓝色的火光,相信人声嘈杂车马轰鸣的真实。

它是互联网生活的背面。

人世苍凉,亦悲亦喜,或浮或沉。

路边摊在哪里都不算是被人看得起的存在,多半还都要面对与管理者猫捉老鼠式的智斗。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纳路边摊,但路边摊从不拒绝任何人。

这便是路边摊的魅力。

 7 ) 那些抱怨英语配音是怎么肥四?

你说网飞拍得不够好就算了,揪着英语同声翻译这什么回事?

上一张图:

看到没有,是可以选声道的。

你网上下载了什么声道我不知道但这锅你总不能扔给网飞然后打差评吧?

有人说不好吃的,我说见仁见智吧。

我一般上对没有吃过的食物很难起共鸣,但吃过好吃的,看到炊烟一起来我口水就下来了。

况且纪录片不是拍来给我们吃的,而是讲一个关于食物的故事,我觉得这一点,本片做得还很不错。

 8 ) 【街头美食】第一季

1️⃣泰国曼谷痣姐-干炒冬阴Dry Tum Yum,黄金蛋包蟹Crab Meat Omelette,醉猫炒河粉Drunken Noodles,海鲜干粥Dry Rice Porridge,咖喱螃蟹Curried Crab,海鲜炒米粉Crispy Vermicelli with Seafood2️⃣日本大阪筑元丰次-东洋居酒屋章鱼烧Takoyaki(加了天妇罗碎),大阪烧Okonomiyaki,串炸Fried Skewers,乌冬面Udon Flour Noodles,烧鸟Yakitori Skewered Chicken,主厨三重奏,炙烧三文鱼下巴Broiled Tuna Cheek(沾凉水后,赤手烤三文鱼防止铁夹弄伤三文鱼)3️⃣印度尼西亚日惹Yogyakarta特色菜:卤味饭,主菜是卤菠萝蜜;加多加多,蔬菜配花生酱;印尼肉丸;印尼炒饭;木薯面;“市场点心”甜点,各种甜的街头小吃,通常由椰糖、糯米、木薯和椰子制成。

市场点心Jajan Pasar分为两种:传统型,咖啡色、黑色、深绿色。

eg沙蒂南奶奶市场点心中心现代型,颜色清新、鲜艳。

eg阿里亚点心坊,有200多种点心。

卤味饭Gudeg, Braised Jackfruit-林渡奶奶卤味饭Gudeg Mbah Lindu 灰面(木薯面)Cassava noodles-嘉鲁达牌灰面Mie Lethek Cap Garuda 4️⃣中国台湾嘉义特色菜:豆花、火鸡肉饭、牛肉面、饺子、蚵仔煎砂锅鱼头fish head stew-林聪明砂锅鱼头火鸡肉饭Turkey Rice-刘里长鸡肉饭豆花Tofu Pudding-阿娥豆花三天三夜窑烧熏山羊肉3 day 3 night goat stew-嵩山土窑。

药酒翁羊肉,埋在土里三天三夜,竟然要戴防毒面具。

牛肉面beef noodle soup5️⃣韩国首尔特色菜:酱油蟹、辣炒年糕、紫菜包饭细卷、绿豆煎饼、泡菜水饺、刀切面6️⃣越南胡志明特色菜:河粉、越式法包、碎米饭、螺肉螺肉snail stall-阿卓螺肉摊Truoc's Snail Stall越式法包(法国殖民者带入越南)Vietnamese Baguette-七虎越式法包banh mi bay ho,看着挺像赛百味的,面包外面是脆的,油炸过。

碎米饭broken rice-金银碎米饭com tam Kim ngan 配太阳蛋、腌萝卜、烤猪排,淋上鱼露。

泥海蜷quan-先用油煸炒大蒜,放入泥海蜷,加入椰奶。

看着好干净,椰奶好评!

河粉noodle soup-齐同鸡肉河粉pho mien ga ky dong竹蛏chēng炒空心菜razor clams& water spinach,烤扇贝grilled scallops,7️⃣新加坡特色菜:海南鸡饭、辣椒蟹、云吞面、蒸米糕(米糕里面加了融化的椰糖,配上椰子粉和香兰叶)蒸米糕-阿伊莎海格路蒸米糕Hair Road Puts Piring云吞面wanton noodles-邓师傅云吞面master tang wanton noodles 师傅讲的粤语诶,开平人辣椒蟹chilli crab-琼荣记海鲜KEK Seafood海南鸡饭-竟然和米糕姐姐是两口子,每集都要撒狗粮8️⃣菲律宾宿务特色菜:海鳗汤、烤乳猪、炸春卷、图斯洛布瓦(米粽蘸着肉汤吃)、尼拉朗(最新鲜的鱼熬成的海鲜汤)海鳗汤-科尔多瓦安多伊的巴卡西烤乳猪whole roasted pig-塔里萨伊市Talisay ,蕾丝莉的烤乳猪Leslie’s Lechon图斯洛布瓦Tuslob-buwa:一锅煎煮过的洋葱、大蒜、猪脑(因为没人会买猪脑,废物利用就放到这里了)中式炸春卷Chinese style spring rolls-露比琳的小店Rubilyn’s Carinderia 说实话,这一集看着没什么食欲,所以没怎么记

 9 ) 藏图-第一集 泰国曼谷

本不想配文字,但是又必须一百四十字才能发布。

记录片本身就已经阐述非常完整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去泰国吃这些美味的街头小吃。

我的母亲曾经也学过一段时间裁缝,她的师傅就是和痣姐一般的人,聪颖且乐于研究,所以痣姐做出来许多属于她的特色菜,很想在家copy一下干炒冬阴功,之前吃过汤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10 ) 偏离主题的美食纪录片,全靠勤奋努力的主厨拉分(美食拔草店清单随后更)

失眠看了四集,三星给里面的主厨爷爷奶奶,勤奋努力的人真的是闪闪发光啊。

不管是曼谷的痣姐还是大阪居酒屋的老爷爷,还是日惹年近70却还是在卖市场甜点的老奶奶,他们都是一心一意为烹饪奉献一生的。

扣星的地方在于美食内容。

虽然《主厨的餐桌》团队在视听方面如以往一样优秀,拍摄美食的镜头语言却总有种套路般的熟悉感。

多线并行的内容野心很大,明白团队想呈现更丰富的故事,但没有把控好剪辑节奏,给了旁枝末节的故事太多时间,远远偏离了美食主题。

最后说一句,大阪美味屋的章鱼烧好吃是真的!

一定要去总店啊啊啊!

《街头绝味》短评

补标,印象深刻的是好几个小摊的主人都是为承担起养育家庭职责选择从业的女性,带去了历史苦难的背景(IMF)非常喜欢印度尼西亚那一集

4分钟前
  • 有無機酸
  • 推荐

蜻蜓点水,看似制作精良但是没看出来重点像展现什么,纪录片拍成商业片。

8分钟前
  • 蓝与橙
  • 较差

如果可以专注食物本身就好了

12分钟前
  • 橘金夏日
  • 较差

食物的故事不只是味觉,还是关于人的记忆和生活

15分钟前
  • 虎牙momo
  • 推荐

标题应该叫street food owner

16分钟前
  • by小疯
  • 较差

和油管上那些street food video不一样,这纪录片是有故事的。只是NF只能1.5倍速,没什么耐心。

20分钟前
  • ESTEL
  • 推荐

不像美食纪录片 更像人文纪录片通过讲述一种食物 一段人生讲述一个城市 我觉得还不够

23分钟前
  • 冷静一点点
  • 较差

故事性太多了

24分钟前
  • 207
  • 还行

挺好的,就是介绍的Vo挺夸大的。

25分钟前
  • Dany
  • 还行

比起路边美食,更多讲的是路边摊摊主的人生故事。但是我真的好喜欢痣姐,也很喜欢泰国曼谷这一集,拍得很有食欲。

30分钟前
  • 白灰
  • 推荐

穷人的美食在一点奇思妙想、不服输的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辛苦劳动中诞生和传承,最终家人总会回到身边帮助,辛苦一生的老一辈只希望子嗣不必再靠做饭赚钱的方式生活,而影片拍摄出的风土人情和诱人食物却让相对衣食无忧的观众向往故事中人的生活。还真是悖论啊!事到如今,美食节目不再让人感到馋得不行,而往往是哭得不行。心底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亲历亲为从采集准备到制作食物的踏实感满足感,过程中产生的与大自然的贴近,进而透过食物与人贴近,家、熟悉与食物的关系...这些都是金巨蟹月处女永恒的主题吧。

31分钟前
  • ScreamScremato
  • 推荐

一些街头小吃的制作工艺之复杂,绝不亚于那些标榜步骤繁复的高档餐厅;而街头小吃美味的背后,也挤出了不少人生命的苦涩。若不是命运捉弄,我本不该在此;但既然已在此,我就将这份事业贯彻到底。想起了史铁生在「命若琴弦」里的一句话,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

34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推荐

终于不再是各种香蕉人带观众吃鬼佬喜闻乐见个美食旅游了

37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太……八股文了,过于流水线的产出,大同小异的故事,看得人疲得不行。其实吸引人的还是美食,食物都五花八门,作者却偏偏把重心放在差不多的人身上。好吃还是泰国越南新加坡,韩国台湾也还行。

42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还行

网飞美食剧里最没劲的一部。除了痣姐和大阪两集其他都有点流于形式了

45分钟前
  • 糯米包油条
  • 较差

生活不易啊 第二集给我看哭了 那个老爷爷真的好乐观开朗QAQ 看他们那么努力 你凭什么偷懒!

49分钟前
  • Dita
  • 推荐

美食也拍不明白,故事也讲不明白,所有东西都流于表面的表面,白瞎了好题材。最恶心的是英语旁白,盖掉原声的翻译出现在电视节目里可以,出现在纪录片里简直是犯罪!

53分钟前
  • 很差

不论是曼谷街头带护目镜的阿婆、胡志明市小巷里买海螺的大姐、大阪街道站立式居酒屋的爷爷,每个人都坚强的面对生活的苦难,通过辛勤的劳作来生存,为后代、为家庭、为社区。记得采访过程中某位说到,如果失败了八次,就要站起来九次。不是单纯意义的美食纪录片,那些默默无闻的摊贩已经变成自己生活的英雄了。

57分钟前
  • cristina
  • 力荐

美食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纠缠不清的个人命运、文化冲突和家国历史,让美食贯穿时光长河,让美食街头小吃成为生命赞歌,成为与命运和外来文化抗争者的载体。单拍美食那叫美食节目或者美食广告,那不叫纪录片,我忽然知道国内的美食片如舌尖系列为什么越来越乏味了,因为只敢讲食物,不敢讲历史,不敢讲命运,你们是假纪录片。

60分钟前
  • 古尔齐亚在澳洲
  • 力荐

舌尖上的东南亚。没中国就差评的怎么能民粹成这地步啊。确实第一季比较出彩后面较为平淡。

1小时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