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会忽然迷恋上一样东西,就如上周我忽然迷恋上on call这部剧,甚至彻夜追看,直到无法再追,因为每天一集,我只能忍受两天的等待,在这两天的等待中我看了其他医生剧。
当周一开始出新一集时,我竟然没了最初的心情。
隔了两日再去看这部剧,发现它与普通的港剧实在没什么不同,唯一对我的口味的是我对男女主角的喜欢。
我承认杨怡实在不够漂亮,起码不够艳丽,就算古装温婉动人,但也不是明艳照人。
可是她有一种独特的让人无法忽略的气场,还有她演起现代女性来也头头是道,我想更重要的是像我这等小民整日对着的女性也都是她这样的,不是范冰冰那种一下要震慑住你的美,而是看长了总会发现一点美的人。
马国明我也不觉得他帅,即使他五官标准,但组合在一起实在不能算帅小生,不够俊美五官也不够帅气,但他也如杨怡一样,有着普通人的帅气,是的,他比起刘德华年轻时,比冯绍峰黄晓明这些人五官不够好看,但是他比普罗大众的平均水平又要高挺多,何况马明的身材也不错,笑着说话时那低低的声音尤其温柔打动人,最爱他微低头笑着有点小委屈又有点关心地对剧里其他人说出:点嘛?
真的很让人喜欢。
于是我喜欢的男女主角可以凑到一起努力奋斗医术的同时,谈情说爱一下就是我追剧的动力。
其他的就实在一般了,很多桥段都普普通通,我没有一处是落泪的。
反倒看豪斯医生时,每集都有打动我的地方。
不过不能苛求港剧与美剧一样,毕竟受众不同,如果港剧与美剧一样了,那么它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一康为了救老太太老先生而身受重伤。
一健安慰笑姐说,没事的没事的。
洗手的时候一直给自己打气,弟弟没事的,哥来救你了。
就如范智岳听到鱼仔的病的时候,只是静默,问了一句是那种类型。
然后坚定地说,我一定会为你做手术。
自己一个的时候却黯然泪下这些事实对他们来说,这样太残忍。
因为作为医生,他们最明白,那是多么严重。
看直播的时候,我室友问我,为什么一健要帮弟弟亲自做手术?
可是如果不是亲自做,是不是会更遗憾?
对医生来说,自己或是亲人有病都是最痛苦的事。
一康做手术的时候,笑姐想起一康哄她开心,晶晶想起一康送她公仔,洋葱想起与一康玩。
原来让我们念念不忘的真的只是一些单纯的小幸福。
一康最后用自己的心脏救了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健一针一针帮他缝合伤口,然后说,弟弟,对不起。
默默啜泣。
鱼仔说得对,重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其实要做出器官捐赠这个决定,对本人对家属来说,都太难了。
这些年,我经历过亲人急病猝然离世,经历过亲人重病幸而康复。
有时候想起也会觉得怕,我差一点,差一点就失去他们……差一点我就要抱憾终身。
我告诉自己,要好好珍惜他们。
但有时候又会不懂关怀不懂爱护又会以为我们在一起时间还很多而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Benjamin一句,不是每个人早上出门后都能确保自己晚上能安全到家的。
我竟然又落泪了。
我理解美雪,我们这一代女生,被教育不能输给男生,不能示弱,要努力争取。
但心理其实很脆弱,很需要鼓励,也很需要认可。
不是想放弃,而且,不知道如何把这条路走下去。
咬牙面对困难,你以为真的那么容易么?
小时候我很想做医生或者是律师。
现在医生看来是没希望了,通往理想,我一路上也很多挫折,我也想放弃。
现在也是一个关键的moment,Benjamin的话很启发。
因为做错,我们以后一定会做得更好,美雪,是吗?
其实最想说的是,《Oncall 36小时》带给我的已经不是自习疲惫后的娱乐,更多的是启发与感悟。
这部戏出色点太多,真的需要细细品味。
这些让我感动与落泪的情节,其实,都是因为爱。
1.目前为止,大陆医疗剧的天花板是2005年的《无限生机》,香港医疗剧的天花板是《On Call 36小时》,日本医疗剧的天花板是《白色巨塔》,美国医疗剧的天花板是《豪斯医生》2.港剧总是既有鸡毛蒜皮的狗血,又不忘告诉我们大方、包容和以德报怨,丝毫不掩饰人性的任何一面。
剧情绝大部分都能猜中,却也偶尔有狗血到猜不中的剧情。
剧情节奏欢快,丝毫不拖泥带水,爱恨情仇让观众的心情跌宕起伏,总是不自觉的让人感动,结尾万年不变的大团圆结局总是令人心情舒畅。
3.本剧非要让张一健把字迹弟弟弄残,最后让刚追到女友张一康死于高空抛物的两个啤酒瓶子,演员档期就这么紧吗?
至于吗编剧同志?
我承认悲剧效果拉满,真的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
男护士吕小益不领情反而骂屠护士长,真的让吕小益瞬间成为第二个温兆伦啊,真的好招人恨,而且吕小益好不容易找到气跑的屠护士长后,看到大哭的屠护士长后,一番交谈,小益拿出了一包纸巾,但是不是把整包纸巾递给屠护士长而是只从这一包纸巾里拿出一张纸巾,确实是从细节上反应了小益这个人物的小气性格,但是作为观众,我对小益的所作所为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不能平静,就不能给整包纸巾吗?!
前几集的淇淇应该说是女追求者的典范、女友界的宝马啊,可是淇淇几集后人设的崩塌,瞬间把我拉回了现实,让我感觉再也不会爱了……港剧这种浮夸的魅力是大陆剧永远写不出来的4.在感情中,不看婚否,不看先后,得不到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
5.时间的长短培养的只是亲情,了解的欲望代表着爱情的萌芽,了解的广度代表着爱情的热度,了解的深度决定了爱情的质量,而双方的成熟度决定了爱情的寿命。
6.好胜其实源于自卑而不是自信。
越自卑就越想证明自己就越好胜。
真正自信的人是不屑于当众证明自己的。
7.公立医院的医疗条件肯定不如私立医院,但公立医院是普通百姓的最佳选择,私立医院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两者不是对立关系,服务不同需求的病人8.一个人是否该死,是否可以死,医生并不是决定者,医生不应该被神化,他们不是造物主,也不是阎王或者天使,医生就是一份职业,同司机,厨师等并没有不一样,医生只是肉体的修理工。
9.为什么造物者设计的生命要有寿命,就是为了让生物们懂得敬畏,学会珍惜。
10.号称TVB版贾静雯的黄智雯,真的是姊妹版,黄智雯其实就是婴儿肥的贾静雯
因为到了大四真心闲的发慌,所以天天在宿舍看看电视剧打发时间,但是还是第一次追tvb的剧以前追过韩剧,美剧,动漫,一周一集,这次追tvb一天一集还觉得远远不够,所以没事做就干脆把妙手仁心3看了一下,那真心是个苦逼的剧啊……里面随便出场一个人物都要生个病,每个医生要么自己生病要么自己认识的人生病……最后医院把几乎每个医生都治了一遍,囧……这次看on call还没看完,实在觉得剧情有点慢,每天一集看得真心觉得不爽,就先等着完结再一口气看完但是猛然间就觉得马明好帅的说,最喜欢他每天就穿着一件衬衫打个领带再斜跨一个小包包就去上班的感觉,到了医院披个白大褂就搞定,真心是个务实的医生啊,省的穿西装还要脱……以前看谈情说案觉得马明真心花心,看古灵精探也觉得他乱七八糟用情不专,再看少年四大名捕只觉得里面有一堆帅哥。
从来对tvb的小生神马的完全无感,一直只是看剧而已从来没有迷过谁,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超级迷恋马明的说,去看了他的资料发现他竟然是74年的,正在奔四的大道上走的欢畅,可是看上去像最多30的人,可能香港的那些演员都看不太出来年龄吧最近看了他演的铁马,觉得他在里面的表现真的很好,把长衫穿的极帅,机灵聪明高高瘦瘦神经兮兮,看上去灵灵的之后又把真相里面有他的部分看了一下,那个深情的黑帮会计师坏的极有型后来发现他在无线已经跑龙套十年了,一直都勤奋又努力,为人低调又节俭,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啊支持马明!
on call 36小时的医疗戏精彩,感情戏也不逊色。
看到鱼仔爱一键的方式,真的令我很“震惊”。
在鱼仔尴尬表白后,一键拒绝了。
但是鱼仔知道了一键拒绝的原因——因照顾家人和工作、怕没时间陪她,并没有继续“进攻”。
她体谅一键的顾虑,给他时间和空间去考虑。
鱼仔只是每天写一封信,记录一些感受,让一键多了解她,打开他的心房,卸下他的顾虑。
鱼仔的成熟,让我看到了当年自己的不成熟。
当年喜欢一个男生4年,最后放弃。
我把责任推到他身上,我受不了这种无穷无尽的希望与失望轮回,是他不好,他伤害了我。
直到现在才知道,这些理由是多么的幼稚。
你何尝不明白他的顾虑,只是你没有鱼仔那么成熟,给他时间和空间,用心去打开他的心房,你只是把很多事情天真地当做理所当然。
爱情是个timing的问题,但是很遗憾,我们在那个timing不成熟,于是终究只能昙花一现,没法开花结果。
不成熟留下的遗憾,总是令人惋惜的,那感觉大概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Maybe that's just life. 走过不成熟,我们才会成熟起来,学会成熟地爱,成熟地生活。
而那个timing的人,也会有属于那个timing的记忆,即使不完美,也有愉快的时刻。
不是吗?
刚刚看了两集,来逛逛豆瓣,还没有长评,好吧,我果断第一个……首先,36的卡司很心水的,马明的时装剧一直是tvb中最爱的,尤其衬衣陪西装裤,越发显得高挑挺拔啊,私以为这副造型,即使《谈情说案》中林峰也要逊色的说……(非黑,勿拍)不过正因为马明的时装剧很顺眼,我就从来看不下去他的古装,不知是露出额头的关系还是怎的,总有种憨气,其实冲上云霄那个时期的马明一直是这种憨气,不过现在已经好很多,尤其时装,基本不见了。
另外,又见杨怡,其实我挺喜欢她的短发造型,很干练,气场比几个小花旦都强,但是这个剧里的造型真心不好看,边侧的刘海好怪异啊,显得yy瘦的连脸颊都凹陷了,同样的刘海,我还是喜欢《真相》里的。
但是但是,第二集中那件紫西服一套真心好看,虽然被猥琐大叔摸了背……,个人认为那个大叔还有很多故事。
另另外,美雪是潜行阻击里的那个吧,长得好像贾静雯,所以很容易记住,是被捧得新人吗?
看好你哦!
现在来说说剧情,医疗剧,注意了,这是医疗剧啊,tvb多久没拍了??
但是作为code blue死忠粉的我怎么觉得人设那么像呢?!
虽然主角分成了两种层次,虽然剧情不一样,但是美雪就是小红,马明是蓝叔,杨怡是红果果的白石啊,那个家庭背景,那个蓝白互动!
就连到处闯祸,没什么技术的第四人也一样啊!
你能说你没借鉴code blue?
其实借鉴了没什么的,tvb一项可以把日剧里的暧昧写成结婚,正好满足了我等希望看到主角发展的心愿。
比如,神探伽利略一丁点的暧昧愣是被改成谈情说案的谈情,这分量比案情还重。
曾经看到有人评价谈情说案:谈情不错,说案扯淡扯远了,扯远了。
其实我是希望36能做到谈情,说医兼顾的,港剧的家长里短特色应该弘扬,但也别忘了这是职业剧,职业剧就该有点样子,至少经典的案例,医生关于生命的认识都是不可少的,甚至上下级,平级之间的勾心斗角似乎也少不了。
目前看来庄医生跟张一键,美雪和杨怡爸都还有故事可挖。
这里刚看完两集并且没有看文字预告的我大胆预测一下:1. 郭兄演的男护士是要跟护士长在一起的,至少是会有暧昧的,tvb老招数啦……2.美雪是要先对张一建有好感的,但注定要成为炮灰的。
3.砖头医生就是马明对于杨怡认识张医生的好是有关键作用的4.捣乱鬼估计也要当次炮灰,然后因为某次事故幡然醒悟成为一个好医生。
要是跟code blue里一样是他妈妈来加上被现场指导的话就瞎了!
5.美雪妈跟子妤爸有JQ,那铃声,不要搞成是姐妹啊,太瞎了!
ps:最后 范子妤得重症的故事好像我曾经看过的code blue的一个同人,叫恰似暧昧吧,就是小白得绝症呢,好感人的。
tvb你就满足一下我的各种幻想吧!
最后我想说就冲你的卡司和医疗,我也要追下去,期待……
作为一名从90年代tvb全盛时期开始看港剧的人,我爱看林保怡、张可颐、宣萱、郭可盈等出道即是主角的精彩剧集,更爱看多年前的小角色小龙套如杨怡、马国明、胡杏儿、郑嘉颖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大众认可。
很多人认为《oncall36》是杨怡和马国明第一次合作情侣,其实错了,资深tvb迷应该有印象,在当年大热的璇峰02年《再生缘》中,饰演映雪的杨怡最后就出现1集的小人物鹂明堂马国明终成眷属,十年一轮回,我知道有的人是因为《oncall》喜欢他俩,但我更希望更多人能知道10配角磨成针的心酸。
很多人都有喜爱的tvb明星,但我相信,和我一样看了这么多年港剧的人,大家喜欢的应该是所有tvb艺人吧。
而我看tvb剧关注主角的同时更关注配角,所以我看oncall受到好评如潮时,为杨怡和马国明多年媳妇终成角而欣慰高兴,也为资深配角黄智贤因为《潜行狙击》终得奖而感动,更为胡杏儿获得视后为喜极而泣(虽然我觉得她怒火演得很一般),因为我仍然清晰记得她在《再生缘》中笨拙的小角色,那更为始终在tvb演男三男四的曹永廉的敬业演戏精神敬佩,看了十多年港剧,其实tvb就是个大家庭,很多都是熟面孔,像我们看到母亲专业户黄淑仪演一健母亲就亲切,看到andy奶奶罗兰出现我就回想起古天乐版《神雕》里她演的小龙女婆婆,看到郭政鸿出现会哑然一笑(虽然我可惜他不能像lauging那样大红,其实他演的狗头sir很出彩),甚至最后几集听到为鱼仔开刀的麦医生说话我马上就知道是哪个演员(八卦师奶专业户)嘛,而虽然《再生缘》中马德钟的皇后扮演者黄纪莹(作为古天乐曾经唯一承认的女友)在《oncall》里演洋葱的姐姐这类小角色,虽然他们依然都是小角色,也许永远是小角色(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的laughing角色的),一辈子都演草根人物,但其实他们已经陪伴了我们十几年,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港剧里那些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甚至八婆阿公坏蛋专业户在不同的港剧里出现,都会会心一笑,有种过年看到亲戚的感觉作为长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的80后内地孩子,从小却被港剧吸引, 从不知道什么是tvb的时候就开始每天看电视播港剧(不得不说以前港剧播的好多,不像现在所有台要么不放,要么放同样的),我见证过六大花旦齐绽的光芒万丈,也对四大花旦渐渐隐退几小花旦上位的资质平庸而心中失望,但不变的是对tvb的牵挂,对将军澳那方水土的惦念。
我会对菠萝包、冻奶茶、车仔面、鱼蛋这些从小没吃过的东西如数家珍;对鹅颈桥、文咸西街、南丫岛这些从没去过的地方了如指掌(以至于去香港玩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熟悉让港人都惊讶);我更因为港剧对医生、律师、警察等各色职业充满向往,心中对写字楼的憧憬油然而生,这些都是tvb带给我的,从十多年前就根深蒂固扎根脑海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tvb而爱上香港,去香港旅游不是为扫货,而是想真正触摸那存在脑海里的记忆影像是否和光影中一样亲切真实,有的人以为我们喜欢香港,憧憬香港是崇洋媚外,其实不然,那是一方和我们同样也在梦中生活了十多年的水土,我们对港人精神(做人就是信)、港人生活(早茶菠萝包,中饭食烧腊,下午吃蛋挞,晚上喝糖水)、甚至香港年轻人的衣着打扮都深刻影响着我们,以至于之前去香港玩去到将军澳门口,我差点想装成送外卖的进去逛一逛。
我爱港剧的其中之一原因在于其生活的真实与现实,1,不同于内地宫廷剧的无尽争斗、台湾偶像剧的高富帅爱黑木耳,更不是韩剧的富二代和绝症女,港剧是很生活化的,市井化的,纵观这么多年港剧,有两个极端的例子很少:大团圆的不多,大悲惨的也不多,这正如同生活所带给我们的,不可能永远是美好的,也不会永远是悲剧的,生活只是现实和冷静的,正如《潜行》里最后坏人消失而法拉却牺牲,《oncall》里鱼仔最终还是有病,《怒火》中law霸却坐牢了,我佩服tvb的编剧,不会一味给我们编织生活永远真善美的镜花缘,同时也告诉我们坏人终会倒霉的道理;我感谢tvb导演拍出做人就要开心的人生励志,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放弃。
2,时下现在很多电视剧不是爱情就是谍战,要么与人争恋人、要么和人攻心术,可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接触的还有亲情、友情和同事情。
我最爱tvb的就是不管拍什么题材剧,纪律部队也好,医生系列也好,甚至古装系列,它从不会只拘泥于一种中心思想,观察多部港剧可以发现,爱情一定是有的,但是亲情友情永远贯穿,甚至我觉得另两种情拍的比爱情更真,就如
”不好意思,其实本来是想写篇oncall的影评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写成缅怀帖了,还越写越多,果然一想到tvb就挺不住思维啊,夜深了,晚安,梦中的无线。
在第24集时,一健对子妤说:“结婚誓词,如果只是循例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实践出来,年轻漂亮健康,当然爱,但当对方年纪渐大,又老又又皱纹,病痛越来越多,甚至眼看对方老死,难道就不爱吗?
既然将来不会离弃对方,现在也应该一样,如果对方有病就不爱他,就不是真正的爱,没有人知道生命的长短,即使我们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所以结婚誓言没说要保证白头偕老,却要保证无论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
“在我这年龄,参加过许多同学、朋友、亲戚等的婚礼,在婚礼现场上,听到誓言,划过耳朵,只当是婚礼程序中的一部分,更多注意的是新人们的甜蜜。
难道结婚不就是希望将来到老都是在一起吗?
他怎么能说,不保证白头偕老。
原来忽略了病痛的存在。
疾病就像过关卡,两人齐心协力抗战是巧克力,如果胜利了,当然欢喜,失败了,只能是记得曾经美好。
病虽痛,但它的凉意足以在甜蜜中只是调味。
但,我一搜百度,问一方有病能离婚吗?
其中有位律师这样回答:“一方生病不是不能离婚,法院判离的标准是双方感情是否确以破裂。
”那时,对方就会以没有感情,没有爱选择离开。
这时候是重口味的薄荷,吃不出巧克力味了。
婚礼后的生活当然是希望蜜里调油,如果真有疾病,也希望是有点薄荷口味的巧克力,而不是没有巧克力,清凉味却流泪不止。
等到大结局鸟——算是大团圆了吧,鱼仔得病没有彻底好,总算换来一件头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的誓言。
比起当年《妙手仁心》jakie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
TVB的剧通常前面铺垫得很好,最后收尾甚为仓促,尤其感情戏,晶晶同洋葱的感情戏来得过于突然(虽然早在看片头时就知道)。
TVB的戏向来是我的恋爱启蒙,现在又学多了样东西。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能因为被拒绝一次两次就放弃,通过一些细节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加分。
如果爱一个人,就算怎么忙,真的会变很细致地照顾伴侣。
(想到一些同学一拍拖就煲汤给BF,我就凌乱了)不负责任地简评一下:马国明的演技总得来说有突破。
美雪的扮演者真的很像贾静雯的说。
洋葱的演技还不错。
晶晶的身材非常不适合穿长款杉。
吕小益眨眼眨得几搞笑。
——————————————————————————————On Call 36 小时——久违了TVB的医疗剧。
记得小学时候每晚必追《妙手仁心》,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好有型,受人尊敬,红酒、西餐、酒吧happy hour。
我也曾经萌生过想做医生的想法。
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怕累,怕责任,怕血,这个想法渐行渐远。
推荐我看这部剧是我高中同学,她因为这部剧迷恋起马明。
原来她当年选课选化学正是因为她想做医生,不过后来也被父母劝说,没做成医生。
(哎,当年我选化学完全是因为躲避物理的激烈竞争。
我做事通常动机不纯。
)看了第一集,知道医生每一次当值就要连续36个小时。
突然心中有种释然,我之前熬过的夜,把我熬得死去活来啊,与之相比咩都算不上(幸福完全要靠和比你差的人比较一下才能得出)我对这部戏的感情戏没有特别看重,也不怎么看好,就是TVB惯用伎俩而已吧我更期待一群实习医生的成长,谁让我也是万分苦逼的实习生呢。
当医生每天随时都可能面对生死,病人生存机会稍纵即逝。
金世荣撞车伤人,被撞者先入院,医院只剩一间手术室了,一件头坚持要评估两个病人情况才决定帮谁。
鱼仔带有偏见得认为要现就被撞得人,因为肇事司机死有余辜。
最后成活率更高的司机死了。
后来一件头点醒她:医生救人要一视同仁,不能带有道德偏见,先救成活率更高的病人。
这是个比较特别的视角:医生的白袍就似戏子的戏服,穿上了就等于换了一个人,不再是普通感情用事的人。
就好像我们心里有多么恶心甲方,都要继续给他们画啊画,改啊改15集里面实习医生们在讨论,很多人原来的志向并不是当医生,是为了阿爸阿妈,为了医生的高薪,有的人有能力读所以就读。
连一件头大概也是为了报答范智岳,为了补偿细佬才报的医科。
大概从小立志做医生的人只有鱼仔、美雪少数人。
令我最有感触地是洋葱讲的一番话:虽然我们想做医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系病人都只有一个期望——就系可以让医好个病。
选择或者未必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都已经作出了选择,我们必需为这个决定负责到底。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退缩的余地了,只好永往直前啦!
和医生们长达6年的实习相比,未来即使3年要充当苦逼的廉价劳动力,我已经够幸福了!
开始战斗吧!!!!!!!!!!!!!!!!!!!!
PS 没做成医生,但是可以做做医院建筑,也算2012完成一个心愿吧
三天的时间,把ON CALL看完了,好多处都很感动,每个人死的背后都有一个感动的故事。
小鱼跟一件头的感情一波三折,这也不禁让我想到了现实,人们总是不断的错过,最后找到真爱。
TVB的电视,不会太现实,但是你会觉得剧情的发展是理所应当,虽然近两年TVB电视剧不再似以前那么引人入胜,可是这部电视剧的确是一部值得看的剧,在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发人省醒的桥段。
总之,支持TVB!
剧情虽然不好看,但是最大的败笔是男一号,怂样好猥琐= =其他男演员其实都挺好的……………………
看TVB真不用走脑...
《On Call 36小時》:2012年度第一部可以讓我給四星的TVB劇,如果能減少一些師奶劇情、專心做一部專業醫療劇、每個角色的刻畫能貫穿全劇而非突然集中會更好。羅仲謙依舊那麼靚仔那麼討人喜歡,馬國明演技愈發純熟了,不過最驚喜的是發現了魏焌皓和袁偉豪兩塊鮮肉。最後在表示一次一康的死我接受唔到!
上一秒还感动着下一秒就洒狗血了。。
剧情恶俗,医生各个都是老好人,要不要那么不现实,大家都是一种性格,演的都是一种人,干脆让一个人来演好了,一人饰演20个角色。
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杨怡的演技。总体算TVB的中下品,一帮人抢着说好看。这几年果然不少人的三观彻底改变。
25集还是显拖沓。温情更多点太罗嗦了
...虽然马国明瓦刀脸,
最后一对对都成眷属了。#20120406
还不错~~
又是披着职场外衣的爱情剧,相比后面出的白色强人不是差了一点半点。男二洋葱开始完全不负责任吊儿郎当到后面一次病人的死让他幡然醒悟,这是成长,但也太牵强了,首先这个性格要不是有人兜底,一开始就是草菅人命被开除的命,哪里还有重新做人这一选项。女主对男主开始的误会也是,认为男主拍马屁一意孤行,男主要评估两个伤者轻重再决定哪个动手术,果然男主对了,但是人已经死了,女主认为男主只是觉得自己对了了不起了,还跑去骂男主,这跟后面的性格反差太大了。女主妹妹也是,超级容易翻脸,跟女主翻脸,跟自己妈翻脸,出现医疗事故竟然就跑了,打算不做医生了,只是为了给女主机会让她可以展现姐妹情深。这个编剧所有的剧情故事都太刻意了,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让人生病,让人死亡。女主生病,这样男女主终于历经千心在一起,男主弟死掉体现器官捐
2.5星好了。。。我就在研究黄智雯怎么这么像陈松伶的过程中刷过了前面不少集,后来终于还是放弃了。
马同学笑起来太萌了加一星
提不太起兴趣
好看
看不下去了,实在不行了,17集弃剧
有点假。。。怀念当初看的《急诊室的故事》(ER),《白色巨塔》日本版和台湾版。PS.急诊室的故事,我“打了鸡血”的启蒙。
剧情也就是港剧的剧情,但是做手术的镜头神马的太假了。。。实在是觉得没啥意思。。最后的结局又太过完美,明明都扔出那么大的一个疑难杂症了,居然还一点事也没有。。。好吧,虽然这是我期待的结局,但是这不是我期待的电视剧。
看不下去!!!
题材讨喜,满剧金句。主题曲都超级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