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完一遍,印象最深的是Alex爸爸的那句话:从她出生,她在我眼里就是完美的。
完美的!
从始至终,备受世人异样眼光与自身困惑及欲望煎熬的Alex,一直受到一双强壮翅膀的保护,那就是她的爸爸妈妈。
无论怎样,他们是如此爱她,爱得如此坚定,从没动摇,也永远不会动摇。
所以脆弱而又倔强,忧郁而又叛逆的Alex在影片的末尾昂首阔步地追上父母,并伸手把爸爸的手臂绕在自己肩上。
有这条手臂环绕着她,她就不怕歧视,不怕离开朋友,不怕面对抉择,不怕前方的漫漫长路。
那位18岁做了手术的双性人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这无疑给了Alex的父母希望。
然而Alex是否愿意彻底放弃作为女性或男性的自己,这是她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似乎她拥有的太多,以致她的人生试卷上比别人多了一道选择题。
但只要做出选择,她一定可以好好走完一生的路。
这大概就是影片结局所蕴含的一线光明。
前不久漫无目的地狂下了一批电影,《XXY》是其中之一。
当初是被片名吸引,猜测也许是科幻的,也许是间谍的,也许是枪战的。
我对这三类电影其实都不很喜欢,但还是鼠标一点下了再说,也不急着了解剧情,当是为自己出个题,适时求解这XXY的答案。
应该说是昨晚了。
蛮迟了,想睡却又不想睡,在电脑上翻来覆去,无意中看到这道待解的题目,就眯着眼睛开看,一个半小时,眼睛眯得发酸发痛,却不忍闭上,看完了还忍不住想写些什么。
都因那个15岁的Alex。
Alex是影片的主角。
男主角,也是女主角。
因为Alex是个双性人,这就是XXY的正确答案,我没有猜对。
Alex来到这个世界,缘于父母在海滩上的一次激情。
为保住这个秘密,出生不久,全家人就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多次搬家后来到与乌拉圭不远的安静的小渔村。
15年来,Alex一直被父母当成女孩来养育,但是出落成美少女的她,衣服内却藏着另一个他。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不得不每天服用药物来阻止胡子和喉结的蠢蠢欲动。
可是最偏僻的地方,最刻意的保密,Alex和她(他)的一家依然无法逃脱内心的巨大压力和世俗的窥视目光。
电影是从整形外科医生一家的到来开始叙述这个故事的。
整个片子展示的是这个温暖但压抑的家庭面临的巨大矛盾和煎熬,包括私自作主邀请医生前来的母亲,她作出这个决定显然是希望Alex能接受阴茎切除术从而告别不堪的过去,但很快她发现一切不是那么简单。
而矛盾的中心就是可怜的Alex,她(他)面临的两难选择简直让人绝望,那不单单是成为男人或女人的选择,更艰难的是动不动手术的选择,即是否让属于她(他)的身体保持完整的选择。
我认为正是对这个两难选择的艰难探索,是Alex、电影导演和《XXY》的魅力所在,和受到尊敬的根本原因。
选择是幸福和痛苦的结合体。
每一个人,无论XX们,XY们,还是XXY们,无时不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多数选择无关紧要,大多数选择不止两个选项余地多多,最麻烦的就是两难选择,非此即彼,两者必须选一,没有中间路线。
博友呓语最近思考过的那个令她反感和不屑的“先救女友还是先救母亲”的老话题,是那些喜欢浪漫的女人用来玩浪漫的,但就是这个无聊而庸俗的问题,却也曾经并将继续让多少无奈的男人陷入两难。
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设计的著名的道德两难问题,拿应该是违背规则偷药救妻,还是遵守规则买不起药让妻子等死这样的选择,来折磨少年儿童,测试他们的道德发展,也属残酷一种。
现实中的救人,在不是女友和老母同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救是一种选择,不救也是一种选择,虽然结果只有两个,但大多情况下并不用太为难,但如果对穿着制服的军人,恐怕就是两难了。
而柯尔伯格设计的情节,眼下却正在局部人群中上演。
至于生死之外,诸如股票是卖是留、考研还是就业、是从头再来还是硬着头皮往下走……两难之难,难在逃无可逃,难在利弊难量,难在后势难判,难在怕敢正视内心。
Alex打动我的,是她(他)在经历常人难以体会的矛盾与挣扎之后,甚至在被几个混混强行按到强行扒下裤子之后,决然选择了保持自己身体的完整,这个选择看起来匪夷所思,却是置一切于度外的坚强捍卫。
她(他)在遭受巨大侮辱时,她(他)的痛苦和挣扎之源被强行暴露时的无助、绝望、恐惧、歇斯底里的呼号,久久回荡。
听从内心,为自己而活,Alex在战栗之后,选择承受新的战栗。
因此,与其说影片展示的是第三性的生存问题,还不如说探讨了坚持和改变、捍卫和屈服抗争的态度,如果把XXY看作未知数,那么导演已经给出了她明确的答案。
这部片子是2007年的,但2018年还是有那么多的不被接受。
这个世界向越来越多元化发展,更多的价值观被认可,接纳。
Alex很幸运的是,有一个爱她尊重她的父亲,她的性格其实是很开朗的性格,即使跟别人不一样。
那个年纪,也是懵懂,好奇的年纪,同时她又很大胆。
而另一个男生A则看上去就有一种忧郁感,Alex问他,你喜欢你的父母吗,他回答,他们是我的父母啊。
当A的父亲和母亲决定离开Alex家的时候,A同样的问他父亲,你喜欢我吗,他父亲答,你是我儿子啊。
A说,5可不可以不要说这些废话?
他父亲答,有一点喜欢。
他父亲看出A的不舍离开,问,你喜欢Alex吗?
挺好的我还担心你是同性恋呢?
家庭教育和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
我想A也许会受Alex的一些影响,释放天性,但是必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个艰巨来自他内心的挣扎,因为本身的性格原因,再加上父亲的表现,会使得他找到自我的这个过程尤其艰难。
Alex的好朋友Vendo知道了Alex的秘密,也许来自小男孩的惊讶与懵懂,他告诉了别人,给Alex带来了伤害。
当看着三个男生霸凌Alex的时候,很让人难受。
即使是出于好奇的心态,但他们完全是带着嘲笑讽刺的心态在伤害Alex。
Vendo也许没有想到会给Alex带来这样的伤害,他来到Alex身边,安慰她,抱着她一起哭了。
这来自好朋友的愧疚和难过。
当Alex,Vendo,A在一起喝酒的时候,Vendo对A说,忘了Alex吧,你们相差太多了。
最后,当A一家离去,A和Alex最后对话时,A被他父亲叫走,而Alex也走出来和他父母亲一起,Alex把他父亲的手臂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细节的刻画,可以看出,Alex和她父亲的亲密关系。
一个家庭对孩子,除了付出,给予,还要有爱的表达,是关切的充满爱意的眼神,是亲密的拥抱和接触。
无论如何,Alex,我相信她会自由的。
影片中以两个家庭为支点的思想体系的抗衡拼不出短兵相接的锋芒,因为Alex性别缺乏一个绝对的真相。
这个真相也许埋藏在Alex的内心深处,也许取决于医生的诊断,也许依附着父母对于后代性别的期许。
但作为生活中的话语,性别意识以及其表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角色、分工的认同。
医生夫妇想要矫正Alex,遵循的是最为普遍的价值观。
而Alex一家,作为所谓的对立面,在否决了“正常化”提议之后,难能得到一个取而代之的真相。
毕竟一个与XXY这样的科学名词相呼应的社会角色代号除了传统性别的衍生词之外并不存在——这也是一种语言上的阉割。
在影片的进程中,Alex的父母一步步对于固有的观念产生了松动,但又对于所谓的真相而感到失语——这种犹豫不决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Alex身体和心理的转变过程、对于一个缺乏既定航线的旅程的茫然。
即便如此,Alex能够逃脱社会的规训吗?
以影片所提供的范例来看,答案并不明朗。
和Alex不同的是,他所表述的的“性别真相”从始至终都是明确的,甚至更贴合医生夫妇的价值观。
并且为了巩固这个“真相”,以及他本身的合理性,他借用了非常经典的家庭模型。
妻子,儿女也许是他生命的一切,但是他尝试复刻这个模型的方式(领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也无法对于Alex作为XXY认知的复杂性提供参考。
*XXY作为遗传病,症状以及群体在科学语境下其实很具体。
在我尝试着去形容Alex时,XXY似乎并没有与导演为其设定的角色相匹配。
影片所呈现的Alex作为染色体异常者的核心、也是唯一的矛盾便是性。
在Alex的一众处方药中,所知的功效也仅是抑制男性性征的发育。
诚然影片需要一个焦点,但是在遗传病议题下对于病理的简化难免令人觉得有些贫乏。
所以Alex到底是谁?
我们最终得到的只是一个符合大众想象的,却又含糊其辞的双性模型。
在这个模型之上,XXY成为了赘述,将Alex的身份替换成跨性别者似乎也不相排斥。
这并非是要求窥探遗传病患者的生理,或者是对于性少数心理认同议题的轻视,反而对于Alex身体更加现实的塑造能够打破笼罩着的神秘色彩,使得这类人能够走出我们在已知系统上构建的想象,进入并且拓宽我们的认知。
*在初次相遇的时候,Alex问Alvaro他的父母是否爱他,而Alvaro对于稳定的家庭模版并没有质疑,如果说Alex一家的在最终选择了在不确定性中共情,Alvaro对于传统家庭观的信心则是在将近临别时彻底地被打碎了。
而正是因为他们在Alex的性别认知上存在差异,Alvaro和父亲的坦诚变得充满了戏剧性。
Alvaro的悲剧也是影片对于社会范式坚定的支持者的一个警示吧。
至于Alex和Alvaro的关系,也是受篇幅限制,似乎除了在初次冲击为两个家庭结构造成的余震,也并没有留下有效的情感。
在二人离别的时候,Alex的问题标记了对于亲密关系的思考——作为一个性对于其身份规训的展示,也同时是去核心化的开始。
初中的时候看简介 以为是小黄片就偷偷摸摸又兴致勃勃地看了 没有字幕 所以更加觉得很长 但是想看劲爆画面的强烈心理支撑着我走了下去(想想真是不容易(´°ω°`)↯↯女孩和男孩tulutulu说了什么 男孩跟女孩进到屋子里 黑暗破旧的木屋里传来野兽一样的吼叫 无所事事的混子调侃过后毫无征兆地按住女孩的手脱她的裤子 平时厉害得像男人的女孩用尽力气丝毫不能挣脱后面如死灰的的表情我总也忘不了 被女孩一拳打歪鼻梁的前男友赶来驱走了混混 女孩子动也不动嘴唇颤抖 眼神僵直 前男友心疼地注视 为她拉拉条纹背心盖住贫瘠的乳房男主随父母离开了 女孩示意他来到一堵粗糙的混凝土墙下 拉开自己的裤子露出一小簇阴毛 告诉他自己做好的决定 第一次露出那样轻快的神情这些都是大约六七年看的画面 我却一直记得 演员都很好 女主就是很乖戾,一时又很脆弱 卷卷的头发 tomboy的装扮 露和不露没有差别的平胸 苍白的皮肤和讲述故事的双眼 让我觉得很迷人 还去网上查了这个演员同我看的初衷相悖 一些赤裸的镜头并没有使我兴奋取而代之的是来路不明经久不散的压抑和颠覆世界观的思考 没有办法向身边人描述我看了一部怎样的电影 也不能叙述我如何知道了第三种性别的存在 这些因素可能更加导致了我对这片子的念念不忘吧是我成长过程中里程碑式的电影 加一分
《我是女生 也是男生》是一部阿根廷电影,原名为《XXY》。
这是年轻女导演露西亚-普恩佐的第一部剧情片,其父路易斯-普恩佐也是个导演,作品《官方说法》曾获得1985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我是女生 也是男生》讲述的是一个双重性别的少女雅莉丝的内心挣扎,以及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痛苦彷徨时,那种无助与无力感。
雅莉丝一出生就具有双重性别,是个女孩,也是个男孩。
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为了不受到歧视,雅莉丝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处搬家,不断转学。
每天,雅莉丝都要服用女性荷尔蒙,确保脸上不会长出胡子,声音不会变得低沉。
15年来,雅莉丝都是以女孩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原本不是个太大的问题,毕竟小男生和小女生没什么实际差异。
但是进入青春期了,有些事情再也不能蒙混了,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是男、是女,差别很大。
雅莉丝的父亲是个生物学家,专门研究海龟的性别平衡问题。
雅莉丝一出生时,医生建议立刻动个小手术,这样以后就再也没有烦恼了。
但是雅莉丝的父亲不同意,他看着孩子那特别的身体,觉得很美、很自然,他不愿也不能为孩子决定性别。
因为他是个海龟专家,海龟的性别不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是由海龟蛋发育时,周围的温度所决定。
任何人为的选择和干预,都是破坏自然、打破平衡的举动。
他决定让孩子以最自然的方法活着。
雅莉丝的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她的愿望就是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她同意丈夫对孩子性别的决定,但坚持不能让孩子因此受伤害,只要有人对雅莉丝的状况有所察觉,他们就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孩子15岁了,母亲对这种生活方式不再有信心,她考虑也许该让雅莉丝接受手术,在这个对性、对爱开始产生好奇心的年纪。
于是她瞒着丈夫和雅莉丝,偷偷找来了最权威的整形医生。
整形医生带着妻子和儿子一同来访,假装是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
虽然不知道整形医生一家人来访的目的,但是在饭桌上听说了他的职业,雅莉丝和父亲立刻猜出了母亲的动机。
雅莉丝随即抛出了个坏消息,她被学校退学了,因为她痛殴了她最好的朋友梵多,几乎将他的鼻子给打断了。
梵多是唯一知道雅莉丝秘密的人,而他把秘密泄流出去了。
这让雅莉丝的父亲很担心,怕没法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也怕为雅莉丝动手术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手术,他还没想清楚。
整形医生的儿子阿尔瓦多,外表纤细瘦弱,刚满十六岁。
他对父亲的专业才能充满羡慕,但明白知道自己远远不及。
他知道父亲厌倦了隆乳、割双眼皮这种小手术,但不知道一家来这个海边小镇的目的。
他还不知道雅莉丝的秘密。
不过很快他就会知道了,在他和雅莉丝一起探索性的秘密之后,在他被雅莉丝从背后侵犯之后。
然而阿尔瓦多并不讨厌这种特殊的做爱方式,因为他对性别的认同也在朦胧的探索阶段,虽然他并不是个双性人。
雅莉丝的父亲其实是不希望让孩子接受手术的,但是在无意间窥到雅莉丝和阿尔瓦多的私密画面后,他开始犹豫了,孩子终究是到了青春期,终究对性产生好奇,而且并不单纯的认为自己是个女生。
父亲偷偷地收集了简报,那是关于首例双性人的性别手术。
他偷偷地去拜访这个从女变为男的人,想知道手术后的生活状况。
对方告诉父亲,手术后没有什么问题,但唯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耻辱。
最令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镇上几个男孩攻击了雅莉丝,因为他们想看看双性人的身体长什么样。
虽然“昔日”好友梵多及时救出了雅莉丝,免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但是雅莉丝的心灵还是被打击了。
雅莉丝的父亲一度来到了警察局的门口,但是却鼓不起勇气进去,最后只是找到了那个个年轻人,给他们最郑重的警告。
父亲问雅莉丝,想不想报警?
毕竟只有她才能决定要不要报警,也只有她才能决定要不要动手术。
雅莉丝要报警,但是不要手术,因为她也还不知道自己想当男生,还是想当女,不过她愿意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体。
<全剧终>《我是女生 也是男生》是一部比较单纯的电影,导演以相对客观的手法,呈现身为双性人的困顿与挣扎,并试图不去批判,不去引导。
在短短九十分钟的片长中,色调虽然比较灰冷,但是并不悲情,对话虽然简短,但是并不沉闷。
内容中最引起话题的,是雅莉丝和阿尔瓦多发生性关系的场面,以及雅莉丝几近全裸的镜头。
除此之外,是含蓄的,是平实的。
双性人虽然难免受到歧视和不公,但是相对于其他性别倒错的人来说,是多了个选择,少了些无奈。
只要父母能处理得当,引导孩子有个正面的态度,其实不啻是一种上帝的恩宠,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权选择自己的性别。
而双重性别比起其他类型的肢体变异,可说是最为隐晦、最易改变的。
因此,我觉得导演能选择这种含蓄不煽情的拍摄手法,来陈述双重性别这个话题,是明智且恰当的。
摘几句台词吧:——你不能一辈子都照看我的。
——直到你能做出选择的时候。
——选择什么?
——一切你要的。
——(长时间的寂静)如果压根就没有什么选择呢?
说实话,是被题目吸引去了。
同样,也后悔看了。
一种很压抑的感觉纠结在心里面。
阿根廷风味很浓,整个格调也很细很慢,可以说是一种不愠不火的调调。
也正是因为这样,或许更能体味出一种渴望平静生活的味道。
我还是想用她来说ALEX,瘦小的身躯,敏感的情绪,无助的眼神,痛心的泪水......她没有错,不选择是最好的选择,或许这是个上天给她,让她不同寻常的礼物。
多么希望能有个人出来保护她,不要粗暴的撕下裤子看怪物,看到这里真的很心痛,屏住呼吸在心里祈祷,求求不要这么残忍,不要拿自尊当玩物。
庆信她有个这么好的父亲,在爸爸眼里的女儿永远是完美的,纯洁无暇的。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对于别人的惊讶,异样的眼光,淡淡的一句:“那让他们明白吧。。
”可是瞬间滑下的眼泪还是滴滴敲击着心里最脆弱的地方。
为什么不能给他们留一个地方,去包容,去理解。
边缘的人物过着边缘的生活,请不要再把他们推得更远,不要再剥夺他们最后的领地,曝光在所有人眼中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不一样,还有他们的自尊,他们的人格和他们跟所有人一样的渴求之心。
这是个沉重的话题,难以平静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我用我幼稚的笔调诉说自己心中那一份难以表述的心痛。
不想再说很多,也不当做力荐,痛心的片子要慎重的看。。
「我是女生,也是男生」─初見片名,以為又是一部討論性向議題的電影,想想不外乎是同性戀情之間的懵懂與煎熬。
直至隨著劇情引入,才發現它討論著不僅僅只是性向,還是性別的問題,並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心理層面感受。
近年愈來愈多人投入LGBT(Lesbians女同性戀、Gays男同性戀、Bisexuals雙性戀、Transgender變性慾者)的研究議題,然而許多人總把雙性人(Intersexuality)錯置於LGBT的後兩項。
然而並非雙性人就是雙性戀,除了身體的構造以外,他們情慾的流動其實和社會上一般人再相同不過了;也並非雙性人就是變性慾者,他們不是想改變自我內在與身體構造違和的性向才需藉助醫學上的性別調整。
這部片想說的就是如此,人的性別不是冰冷冷的手術刀就能決定的,而是自我價值的認同與確認,醫學非萬能,但是擁有人性思考的醫學才能更臻萬能。
觀看此片,有許多值得思考的視角。
第一是雅莉絲的父母,不失身為父母的天性,想盡其所能地呵護自己的女兒,讓她避免因為自己生理的與眾不同而受盡流言蜚語的煎熬,所以為了雅莉絲,一次又一次地搬家。
但是除了雅莉絲,身為父母的他們,同時也得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也因此才會從小便把雅莉絲當女孩養育,讓她吃女性荷爾蒙藥,甚至是希望他動手術,變成一個正常的女生,以完成他們心裡正常家庭的想像,也不用再因為擔心雅莉絲的心靈折磨,而同時折磨著他們自己。
再來便是主角雅莉絲。
從小因為自卑自己的身體,所以也慢慢地封閉自己的心靈,好不容易交了個好朋友,偷偷告訴他這個秘密,他嚇壞之於選擇大肆宣揚,讓雅莉絲受到了二度傷害,從此變得更封閉、脆弱、無所謂、倔強。
她的父母心疼她,便開始了雅莉絲吃女性荷爾蒙藥的源頭,雅莉絲聲稱那是「防止害怕受傷之心產生的藥」,是的,她心想,如果吃了就可以變成女生,那麼就可以免於異樣眼光與嘲笑了。
但是她的內心開始思索了,當她與女孩在一起時,她也因為身旁的可愛女孩而感到微微心動;與男生在一起時,也有那麼點不一樣的感覺,她不懂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性別,她困惑,所以寧願受傷,也不願再吃「防止害怕受傷之心產生的藥」。
而隨著父母來到雅莉絲家的阿爾瓦多,同樣16歲的他們,隨著一次又一次的交談與接觸,阿爾瓦多對於神秘的雅莉絲漸漸產生好奇與好感,相對地,雅莉絲對他也漸漸卸下心防,於是雅莉絲決定讓阿爾瓦多看她內心最自卑的身體構造,褪去衣物,阿爾瓦多異訝於眼前的景象後仍全盤接受,於是這對年輕人決定初嚐禁果,但結果竟然是雅莉絲以其男性性徵與阿爾瓦多發生男同性戀性愛模式的關係,而阿爾瓦多卻在錯愕的同時也瞬間接受這一切。
而誤以為兩個年輕人互有好感的阿爾瓦多的父親,也很天真地對自己的兒子說「看到妳跟雅莉絲相處融洽我就放心了,因為從來沒看你交過女朋友,我還以為你是男同性戀呢。
」令人感到諷刺地想笑。
雅莉絲不想決定自己的性向,她的父母終於明白勉強她,對她也是一種變相的傷害,於是阿爾瓦多一家人也該離開了,這個秋天就像被葉子撥撩、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後緩緩靜止的湖面。
雅莉絲從原先拒絕面對自己的性徵,到後來經思索後決定繼續與自己的身體共處,這是她心裡的另一個驛站,至少對於接受她自己又更上了一個層面。
海龜的性別是由孵化時巢內環境的溫度所決定,大於30度時孵出雌龜,小於28度是雄龜,雅莉絲是溫度2830度之間孵出的女孩,她天生的性別不是她自己決定的,她所能決定的只有未來怎樣做才能讓她快樂成長,既然她不想決定性別、也覺得兩性徵並存沒什麼不好,那麼我們又何必去左右她人的想法。
那些預設別人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快樂的想法都只能拿來當作他人的參考,沒有誰可以決定任何人的性別及性向。
社會對於這群性別及性向地帶模糊的人群,理應多點寬容與體諒,倘若這個世界的人一出生就是兩性性徵並存的人,那麼那些只有男性或者是女性性徵的人是否就該被歸類為殘缺不全的怪胎呢?
當然,就像澳洲政府於證件上除了原先設定的男、女性別欄之外,還多增設了一個「X性別」欄,實質每個人與每個社會對於這些族群的人已有愈來愈接納的趨勢。
盧梭說「人皆生而自由平等」,人不分優越異己,我們所要做的是,尊重他人選擇的生存方式,並提供其正確之建議及所需之幫助。
當生命殆盡後,所有的權利、地位、外貌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唯有開心快樂健康的生活才最重要的,不是嗎?
有男性就有女性,有单纯的男性女性就有雌雄同体,同样还会有外表男性内在女性,外在女性内在男性的。
这就是人类性别的复杂性。
电影说白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生了个特殊的孩子,是个双性人,从一出生就知道,她既有男性的也有女性的特征。
为了避开世俗,他们把她带到偏僻的海边生活。
但是最终她还是被其他少年发现了。
当然,这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究竟孩子该如何选择未来呢。
她的父亲甚至去咨询了一个双性人前辈,那人说之前他小时候接受了阉割手术,让他变成了女性,但实际上他的基因还是男性的,于是他又重新接受了变性手术,才收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更糟糕的是,当父亲看到她居然以男性的姿态与邻居的一个男孩性爱(而通过这件事,那个男孩也发现了自己的性倾向,发现了自己外在是男性,内在是女性的真相)。
最终,她的父母带着她离开去往另一个地方。
所以两个少年面临着分离,尽管他们刚刚找到自己,找到爱情。
所以,很明显电影讲述的是,性别,不要看外在,需要我们去寻找,去认知。
性别,和真理并无二致。
过多无价值的裸露。对话完全没有力量。除了题材本身的力量之外一无是处。
都 有 病
电视台放的。关于一个既是女孩,又是男孩的XXY性染色体携有着的人的故事。讲述得很自然,结局也很开放,色调很舒服。
凛冽的大海和男女孩,不漂亮但风情。当你在大街上听音乐的时候,仿佛每个人都在听和你一样的音乐。
极度闷骚。
主角有性格. = = MOE
后半部分渐入佳境。其实我觉得父母抱着这么固执的执着要让孩子在能够预想到的可怕未来中自己作出抉择,就是所谓顺其自然?如果是我,宁愿父母在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替我选择好。从各方面看这都是一部不怎么讨喜的电影。
吶吶走遍天下渾不怕。
我喜欢女孩的眼神
冷峻的画面,风呼啸的声音。戛然而止的气氛。 我只会看一遍的片子。
weird...
体裁很好,可是太乏味
the most people
我不想选择XX还是做XY,我就是XXY。
简短的爱恋,至少让她知道她的性取向。演员选的真好,乍一看,是男孩,仔细一看,是女孩,再细看又是男孩,其实是女孩。PS:任何父母都没有给阴阳人孩子选择性别的权利,否则可能会造成孩子终生的痛苦。
i&#39;m both.
唉我看的我老蛋疼了……
2b
完全看不进去
真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