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一点,关于龙的眼睛 总统身边理发师的孩子都能成为这场荒诞政治迫害的牺牲品,身边为你服务的人都不当人来对待,要眼睛有什么用?
没了眼睛是什么?
是昏暗啊,暗无天日啊。
拉痢疾都要遭到迫害,那当然把你的眼睛和菊花泡在一起了,最后还要用菊花给你拉出来!
......
大的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故事。
身为朴政熙总统理御用理发师的宋康昊小心谨慎地为总统、闹矛盾的情报局长和保安局长等大人物理发按摩,但在自己的孩子被当间谍抓走后还是无能为力。
反映了60、70年代韩国军事独裁统治下暗无天日的社会状况。
最搞笑的一幕发生在朴总统被暗杀后,理发师被命令给新上任的全斗焕总统理发,理发师看着全总统半秃的头顶,来了句:总统等你头发长出来,我再给你理发吧。
2004年,剧情喜剧电影《 孝子洞理发师 | 효자동 이발사》要说的话很多,不知从何说起。
虽然在这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看韩国电影确实不太好。
但是毕竟是好友推荐艺术是不分国界的。
大历史,小人物。
这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剧情了。
独裁大总统和善良的理发师。
OK故事什么样子,大概就有轮廓了。
只是用喜剧方式,用小人物的视角,看那些荒唐的人,荒唐的事和荒唐的那段历史。
---有剧透了哦---开始还是要说一下这个总统,其实就是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亲,提到这个估计大家就都认识了。
不过这个总统是个大独裁者,虽然对南韩的经济作出非常大的贡献,也是“汉江奇迹”的关键。
但是对最底层人民的压迫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反过来说。。
韩国崛起了,从最贫穷的国家,变成发达国家。
韩国很多人认为这个独裁者还是非常好的。。
要不朴槿惠也不可能当上总统。
朴正熙是亲日派,还受过日本天皇接见,也积极反 共 。。
还与蒋介石会面过。
也杀过不少中国人。。
才爬上少将的位置。。
这对于天朝的人来说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了。。
题外话:慢慢你会发现,世界就是属于这些大人物的。。
比如三年内战,不也是同学校友之间的对决。。
历史事件,总是围绕着这些大人物。
他们推动者历史的洪流,小人物只是水中的小虾小鱼罢了。
回归主题电影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述,本来残酷的事情,来表现一些不能说的事情。
(4.19事变,四舍五入等等)可以说这种表现手法很隐晦,这是2004年的电影,到后来大叔的《汉江怪物》是用科幻的方式侧面表现,再到大叔的《辩护人》,就开始直接刀刀见血的批评政府了。
《隧道》《恐怖直播》也是如出一辙。
这就是韩国电影的成长。
但是反过来 看2004年的这部作品,就显得很隐晦,稚嫩。
这种用荒诞喜剧来表现的风格,不禁让人想起,早些时候的姜文的作品,用姜文的话就是,如果能说出来还拍什么电影。。
所以电影里总是隐晦的表现出很多不能说的东西。。
见仁见智吧。
这个电影里出现过类似神明的角色,他的话也是点名了这个电影的中心,病我治,心你治。
其实我个人感觉孩子的腿早就好了,只是内心里都是父亲弯着腰的形象。
直到父亲有一天直起腰板,不在为“政府服务”了,孩子的腿也就站直了。。
也象征着人民直起腰过日子了。
电影的结局也是已圆满的方式结束,其实就是想,“毒蛇”死了。。
人们可以直起腰板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虽然心里舒服了。
但是电影也是瑕疵也在这里。。
讽刺的本来隐晦。
结局也不醒目。
此后人们的生活真的圆满了吗?
你们心里没有点*数吗?
ps:孝子洞。。。
我开始一直不明白这个电影名。
原来是个地名,这个电影名字翻译真是不走心。。
---我是医生兄弟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这个电影还是不太敢拍,不是很到位,所以并没有受到那么多关注,不过大叔确实见证了韩国电影的发展。
四舍五入选举故事一开始,我们的主角理发师在青瓦台旁边开了家理发店。
他和女友未婚先孕,女友想要打掉5个月的胎儿,主角借用朋友那听来的“四舍五入总统”的名义,留住了胎儿。
“四舍五入总统”即“大数学家”李承晚,他的大缺大德会被中朝韩三国人民永远唾弃。
李承晚,出生于1875年,朝鲜王国和朝鲜帝国时期(朝鲜王国是清帝国属国,朝鲜帝国是日本傀儡国)参与民权运动和独立运动。
日据时期,李承晚推动复国运动,但他的理念是认美国作父,借助美国力量驱逐日本人。
1948年5月,南朝鲜总统大选,李承晚组织成年男子组成“乡土保卫团”,胁迫民众为自己投票,还勾结美军大肆逮捕杀害反对他的政客和群众。
当选总统后,他残酷迫害和屠杀游击队和人民群众,1945年日本投降至1949年下半年,被屠杀的朝鲜人民达15万左右,“李承晚政府屠杀的爱国群众甚至超过了日帝统治时期的纪录”。
战争结束后,他对内残酷镇压,对外试图胁迫美国对中朝继续发动战争,后被美国严厉制止。
1954年9月初,李承晚为了长期执政,通过自由党议员和无党派议员提出宪法修正案,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对总统连任次数的限制,允许第一任总统可以无限次连任。
11月27日国会投票结果,203人中135票赞成,60票反对,7票弃权。
按照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须获3分之2以上议员赞成才能通过,即赞成票至少为136票。
11月29日自由党领导层说,135票虽然少于203票的3分之2(135.33),但是因为135.33经四舍五入可得135,所以得135票即可认为获得通过。
这种拿宪法、国家和人民开玩笑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大数学家”和“四舍五入总统”的称号。
高木正雄1960年4月19日,理发师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南安”,算命先生说这个名字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那一天,进步学生和工人群众冲上街头,推翻了李承晚政府,史称“4.19革命”。
孩子一岁多蹒跚学步的年纪,理发师突然感到房屋在震动,他以为是地震,跑出门外,眼见一辆坦克开过,直奔总统府。
那一天是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率领空输部队、海兵队发动了“5.16军事政变”,推翻了张勉政府。
朴正熙,日据时期取日本名“高木正雄”,先担任日据朝鲜的小学教师,为报考军校,曾向长春的伪满洲国军校寄去一封表达“尽忠报国(指日本)”的血书。
他先后进入伪满洲国第二陆军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伪满军校学习期间还获得溥仪“御赐”金表一枚。
毕业后在伪满洲国任步兵下级军官,驻守中国河北省。
日本投降后加入韩国光复军,回到朝鲜半岛。
“5.16”政变后掌管韩国政权。
1972年,深感受到民主派领袖金大中的威胁,朴正熙再次发动政变,强行推动宪法修正案,通过《维新宪法》,建立所谓“维新体制”,使终身总统制合法化。
其本质是总统独裁的威权体制。
情报统制理发师意外受到中央情报部高官姜局长的赏识,被召去为总统朴正熙理发,也因此成了邻居眼中的“大人物”。
但剧中高官的人物刻画更像是总统警卫室长——朴钟圭。
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于朴正熙的第三共和国时期组建,首任部长是朴正熙侄女婿金钟泌。
中情部负责韩国对内对外情报统制工作,其人员渗透进社会各个阶层,对政治家、社会名人、宗教及其他社会组织以及校园活动等进行严密监控。。
60年代中期,中情部雇员达到近40万人。
在某些情况下,中情部采取绑架、暗杀等手段对付对现体制和朴正熙本人构成威胁的人。
朴钟圭,朴正熙总统的警卫室长。
性格急躁,忠心耿耿。
是总统的保镖和好友,因善用手枪且随身携带绰号“手枪朴”。
朴钟圭甚至会殴打并用手枪威胁不顺从总统的议员和部长。
文世光刺杀事件中,朴钟圭第一时间挺身救主,却没能救下深受人民爱戴的第一夫人陆英修,因而引咎辞职,彻底退出政界,这也为日后一系列变故埋下伏笔。
1968年1月12日,青瓦台受到北朝鲜特工队的袭击。
31名特种部队士兵前进到不足青瓦台一公里的区域,被下班的警察局长发现,随后爆发枪战。
青瓦台警备部队30警备团用迫击炮连续发射照明弹,制造大批增援的假象,击退了朝鲜特种部队,救了朴正熙一命。
当时的30警备团长即日后的韩国总统——全斗焕。
飞来横祸中央情报部以“感染痢疾可能是朝鲜特工传染,所以感染者可能接触朝鲜特工”的荒唐理由逮捕了理发师的儿子和邻居,闹肚子的人都被怀疑成了间谍。
中情部的走狗们甚至对小孩子严刑逼供,理发师去向高官姜局长求情,却只得到拔枪威胁。
身为总统理发师的父亲面对着这群满口“国家”“危机”“大义”的畜生败类却不知所措。
特务对儿子使用了电刑,也许是体质特殊,儿子不感到疼痛,反而将电击当作一场有趣的游戏。
特务们根据逼供结果编造出了一份间谍名单,将看不顺眼的人都置于其上,然后将他们杀害。
理发师夫妇以为儿子也被杀害,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后来,也许是理发师送礼起了作用,又或许姜局长和部长互相掣肘,儿子终于被释放。
儿子受的电刑让他腿部变形,站起来都很费力,出门都要父亲背着。
而这,仅仅是朴正熙长达18年统治的缩影。
日落宫井洞理发师又来给总统理发,总统称赞他的手艺和性格:“你做这工作很长时间了。
”理发师一时口误:“你也是啊,阁下(阁下是朴正熙全斗焕时期对总统的尊称)。
”随后而来的姜局长和部长起了争执,几乎大打出手。
那是理发师最后一次见到三人,那一天是1979年10月26日。
故事到这里,姜局长和部长的人物原型发生了改变。
姜局长的原型是总统警卫室长车智澈,车智澈曾将朴正熙总统称作他的“太阳”。
部长的原型是时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
简而言之,这是改变韩国历史走向的一天,参与此事的三个重要人物:韩国总统朴正熙,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总统警卫室长车智澈在一次发生在宫井洞的刺杀事件中集体毙业。
朴正熙总统的画像被摘下,挂上全斗焕总统像。
全斗焕依旧召理发师给他理发。
看着全斗焕“地中海”的秃头,理发师说:“等您头发长出来,我会再回来的。
”他被套在麻袋里扔回了家。
The end汉江奇迹《孝子洞理发师》以韩国普通小人物的视角,展现李承晚下野到全斗焕上台长达二十年的历史风貌。
电影用诙谐的讽刺表现一个个沉重的历史事件,构成一部“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
剧中大多数人物和事件都进行了戏剧化处理,但都有其历史原型和历史背景。
比较典型的例如1968年1月12日发生的青瓦台刺杀事件,电影中,朝鲜特种部队因为痢疾闹肚子行动失败,并引起后面的大搜捕和大屠杀。
现实中,朝鲜特种兵身着韩国边防军制服,脚上穿朝鲜配发的胶鞋,这一细节引起下班的警察局长的注意,进而提前爆发枪战,致使任务失败。
最终参与行动的31名特种兵,有27名战士牺牲,1人被俘,3人逃回朝鲜。
因为痢疾导致的大搜捕也许并非真实事件,但“实尾岛惨案”“釜马事态”等比电影更可怕的悲剧都是千真万确的。
姜局长和部长的原型不止一个,大体上是历任总统警卫室长.前半段剧情中拔枪相向的局长原型是朴钟圭警卫室长,结尾和部长大打出手的原型是车智澈局长.部长原型是历任情报部长,结尾的原型金载圭部长和车智澈不和。
朴正熙总统确实为韩国带来了“汉江奇迹”,但代价是什么呢?
朴正熙遇刺后,全斗焕从青瓦台办公室中找到的钱财就高达9亿韩元。
中央情报部每个月送出的黑钱能在汉城买几十套普通住宅。
朴正熙前前后后将30万韩国军人送到越南,屠杀无辜的越南百姓,韩国军人也遭受了重大伤亡,而这一切仅仅是换取美国援助的“投名状”。
一位普通的纺织工人全泰壹,为了改善市场里两万多贫病交加的纺织工的生存状况,自学劳动法,不断向媒体、政府甚至朴正熙本人请愿,要求他们按照劳动法给予工人们应得的待遇,但换来的只有讥讽和嘲笑。
1970年11月13日下午1点40分,走投无路的全泰壹将汽油倒在身上,抱着《劳动基准法》,点燃了打火机……参考资料《朴正熙时期韩国的国家认同塑造》王晓玲《军队从政坛的退出与韩国社会转型——基于自然政府的视角》刘洪钟《“被挟制的”帝国_美韩同盟形成史论》梁志《1968年朝鲜半岛危机与美国对韩国的政策》李晓妮《论1972年韩国“维新政变”》冯东兴《北朝鲜现代史》和田春树《试论李承晚时代韩国社会的右派化》吕俊峰《试论金大中绑架事件及其影响》金铭
当男主背着残疾的儿子寻医求药时,庙中的小和尚给他指明去深山找一位老道。
老道却说了以下的话。
男主一开始还嘲讽地说是一位高级的心理咨询师而已。
但是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越来越离奇,甚至是契合了真实的历史,老道的话应验了。
然后男主就信了。
这真的是电影的点睛之笔,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情节?
河的对岸住着大毒蛇,大毒蛇变成了龙🐲......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提邻居腹泻的事情。。。
在腹泻盛行时,理发店邻居被带走,通电后笑啊笑啊笑。
后来儿子因为腹泻被带走,通电后也是笑啊笑啊笑(电影铺陈:其他人都是很痛苦,说明电后笑具有特异性)同时自己叙述说,自己爸爸从来不腹泻。。。
所以,很有可能这个孩子不是宋汉墨的,而是邻居的。
有多久没看这个大饼脸的影片?
上次看了我期待很久的《蝙蝠》觉得很失望。
有点白痴的吸血鬼大叔,不知道在讲什么的大片《蝙蝠》!
这次看迅雷上有更新的孝子洞理发师,加上心情还可以,就耐心的看了!
果然是号称韩国版的阿甘正传,很有意思的片子。
影片充满了嬉笑怒骂,但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特别是大叔的表情,真的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得了,看得我时不时的发笑。
那一群傻傻的人,就好像是你身边的普通群众一样,没有任何特点,就很简单的活着,人生也其实没什么追求,过过日子嘛,把日子好好过就好了。
就在这淡淡了无生趣的生活中,硬是有很多好笑的事情,感伤的事情发生。
虽然影片的最后,有点做作,但是看到大叔那噙着泪水的表情,真的会很感动。
可以打分到90的好电影!
韩国有的电影真的很好看,这一部也算。
宋康昊演的小人物真的很活灵活现。
把那种随波逐流,在大环境下的被动,不自主以及生活的平凡,老实,没有过多的奢望。
即使给儿子起名字也只是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即使是平凡地活得长一点,也不要做个短命的总统。
生活中有很多讽刺的情景。
例如安乐出生后,豆腐抱着他看到街上行驶而过的巨大的坦克,人与机械的形体的巨大反差,使抱着孩子的宋汉厚显得极其渺小。
这一点隐喻了平民百姓在强权的政治下,是在一个被统治的地位,勿论民主。
在总统没有上台之前,他们做假民主的选票,支持总统,但当成为总统的理发师后,他每天活得兢兢战战。
他也有风光的时候,随总统到了美国,沾光收到众多美国人民的欢迎。
没有预料的风光。
韩国现在的形象很多是在韩剧中树立起来的。
他显现的是一个信奉儒家思想,长幼有序,文明文雅的民族。
但是现代韩国史就是一部暴力流血的政治斗争史,流血冲突不断,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前,这个国家的人民为民主进行了不少斗争。
他们的榜样是美国。
对于美国他们既向往,又有抵触。
在电影,那个在汉厚家中打工的男孩,喜欢猫王,喜欢美国文化,想到美国去,参加越战,想与美国人交流却被无情拒绝和歧视。
回来后,本来的开朗活泼变成了沉默寡言,在剃头时还喜欢带上手套。
不知道是否在暗示战争中双手沾血的不用回首的过往。
宋汉厚这个小人物总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即使自己吃亏也不要得罪别人,因为对欺负老朋友的孩子怀有歉意而买下了很多的多余的煤,然后说一句很尼采的话,夏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这样生活的人,更别说在总统家中,宁可多打儿子而不想惹是生非,可还是挨揍被骂。
即使这样,对于儿子仍然是抱歉的。
心理和生理双重受伤下,仍然背着儿子回家了。
对于宋汉厚来说孩子终于一切。
为了避免更多的灾难他把儿子送进了警察局,因为不断的电刑,儿子站不起来了。
心力交萃的他,用头撞破门,拿着理发的剪子,在马路上哭喊,第一次愤怒的爆发,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一次反抗下,他仍然是弱者,他说自己是总统的理发师,于是开始剪自己的头发,他反抗的立足点是儿子的受伤,孩子的未来变得茫然。
这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政治是不公平的。
可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即使作为总统的理发师。
他的剪子是唯一的武器也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他的剪子即是锋利的,有时弱小的,他只能伤害自己,连一个可以发泄的人都没有。
这个仅有的几分钟的爆发,在一辆青瓦街的汽车开过后就瘫倒了。
在汽车的喇叭声中,他只能为他让路。
作为个人,他阻挡不了历史,阻挡不了机械文明。
在工业化,政治的面前,人是渺小的。
我个人觉得,有点像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的感觉,那种要表达的人在大环境下逼不得已又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
关注的是人,在政治格局的变化发展下的人。
但《孝子洞理发师》更侧重于对于政治的反讽,《悲情城市》侧重对于人生存状态的理解。
《孝子洞理发师》在宋康昊的领衔演绎下非常优秀。
林赞相,导演处女座《孝子洞理发师》《孝子洞理发师》是由林赞相执导,宋康昊 、文素利、李在应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04年5月5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平民理发师汉墨在偶然成为总统的专职理发师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孝子洞理发师》是一部具有很浓社会性的滑稽喜剧片,影片暗中藏匿了强大的批判力,导演不但巧妙地使用日常生活图景去消解了混乱的政治压力,还以黑色幽默的笔法传达出小人物无望的愤怒。
这部影片带有很浓烈的好莱坞气息,对历史政治事件做娱乐化处理,把熟悉的往事变作电影里令人愉快的小故事,都同好莱坞的电影故事如出一辙。
该片也是国民影帝宋康昊早期代表作之一,他把一个脑筋不太灵光的理发师演得活灵活现,也是影片最大的看点。
这部电影的导演林赞相,却几乎无人知晓,默默的推出这部一鸣惊人的处女作之后,蛰伏了十年,才拍摄了他的第二部电影《我的爱我的新娘》,只可惜,新作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处女作的影子,甚为可惜。
在竞争激烈的韩国影坛,即便从来没有能指导过电影的新手们,往往也都在这个行当中摸爬滚打了数年,练就了一身本领,所以当机会召唤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可以抓住机会把自己的才华释放出来,这些新人导演们的作品整体水准之高,题材之宽泛,手法之老到,都让人叹为观止,确实厉害。
迄今最喜欢的韩国剧情片,看完久久难平。
(个人见解,说的不全,不喜请友好交流) 韩国电影的尺度再一次使我震惊 全片以理发师儿子的自白为主线,诉说了父亲与青瓦台,与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三代政府之间的故事。
儿子口述中的父亲,一直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淳朴小人物形象,宋康昊不愧是影帝,他演的父亲就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代入感很强 他不懂政治,但是他却不能远离政治,开篇父亲就受到崔的教唆,参与了李承晚的投票舞弊事件,因为他“总是相信政府的用意是好的。
”(原片台词) 全片的讽刺还不止于此。
真志向往美国,苦于去不了美国,为了认识美国人,去越南参加美军,受尽冷眼,最后失去手指,认清现实后回国,真可谓是对部分韩国人的崇美心理的高级黑。
一段时间爆发马库斯热,因为马库斯热是朝鲜的传染病,症状就是拉肚子,拉肚子就会被中情局认定为通朝带走,接受残酷的审问,顿时所有人都陷入的拉肚子的恐惧之中,着实也是黑了韩国情报部门一把。
当然,普通民众也不会被导演放过,邻居之间也会互相举报,举报邻居拉肚子,邻居被抓后,反向举报举报人,最后双双被抓,惨死狱中,也是大闹剧下的一出悲惨的滑稽戏,事件的最后,韩国政府又谎称抓捕的3人为20人,真是黑的体无完肤。
除了政治讽刺,全片也不可谓不是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小人物的父亲形象,父亲因为在店里悬挂朴正熙画像,而被选为总统御用理发师,享受邻居的羡慕,但是却深陷恐惧之中,第一次理发就因为紧张将朴割破,虽经补救后未被发现,但晚上还是被绑在柱子上枪毙的噩梦惊醒,(这里宋康昊的演技惊艳),在中情局长官面前的唯唯诺诺,怕孩子在总统面前说错话而焦急的斥责孩子,,在儿子拉肚子被发现而被迫送孩子去警局,一个标准的面对强权的无力的小人物。
父亲的无力充斥全片,他总是弓着背,伸着脖子。
但同时,他也是伟大的,父亲在别的小孩欺负孩子后急忙去撑腰,在儿子失踪后想尽办法寻找孩子,在孩子脚无法站立时,背着孩子走遍全国,寻医问药,感触最深的就是父亲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到处给孩子取名,不求孩子有多大抱负,只希望孩子平安幸福长寿。
这是每个父亲的都会去做的事,因为都去做,所以更具感染力。
片尾,朴被刺杀后,墙上的照片也换成了新的领导人,新的政府找到父亲,让父亲依旧去做御用理发师,在经历政治的黑暗后,父亲第一次的选择了抗争,他第一次拒绝,但依旧是无力的,第二天镜头依旧时父亲拿着剪刀 弓着背的站在总统身后,这可能是全片最大的讽刺了,在强权面前,小人物的拒绝算什么呢?
可是父亲是下决心抗争了,从他见到儿子因为被中情局迫害而站不起来时就决定了,他对秃头总统所说的那句“等你头发长长了,我再来”,将全部的压抑都倾泻了出来,他是个勇士,受尽殴打后的笑容,宣告着小人物抗争的精神胜利,带来一丝光明。
总体来说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基调的历史温情片。
用轻松的方式说了一段沉重的故事。
除了最后奇迹般的结局,可以比肩辩护人的好电影,韩国人敢于直面历史创伤,直面政治和人性中最邪恶部分的勇气永远值得起立鼓掌。或许因为同属东亚儒家文化,两个国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容易带入。情节安排有巧合有刻意,前面浓墨重彩的崔先生后半程消失无踪,但小人物和大权力的交锋却毫不手软,表现权力的傲慢,对普通人的伤害上没有半点迟疑,这种勇猛和彻底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中国电影也不可能看到。最后奇迹般的康复,就当作导演暗示韩国崎岖却又奇迹一般的民主之路吧吧。
宋大叔演的棒极了!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赶脚。
他们蛮敢拍的。虽然和主题不太相关,但还是想问:开头算是qj吗?(扣两分)
荐片没有,优酷有,清晰度有点差,又名《总统的理发师》。男主把拉肚子的儿子送去警察局,结果就被当间谍抓起来了还严刑拷打,我也是醉了,国家做事这么不严谨这么荒唐的嘛。这哪是什么喜剧啊,明明是悲剧嘛。给总统剪过头也总归是底层劳苦大众,还是不能免于压迫。最后太搞笑了,总统都没头发还叫人家理发,男主一句等你头发长出来的时候我会再来的,虽然被打了一顿,但真的太牛了。
朴正熙躺枪,全斗焕躺枪,“青瓦台事件”躺枪。与其说是韩国的《阿甘正传》不如说是韩国的《末代独裁》。
用让观众舒适一点的方式处理了电刑部分,却反而让我频频回想难过万分。动荡的政治裹挟微不足道的个人飘荡,我的废柴爸爸也不得不流着泪去刮下龙眼。20190530
第四共和国版阿甘,正视历史这事就别想了,都架空乌托邦吧。
我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得好,其实有信仰也不一定是一件多好的事儿,就好像2B青年欢乐多一般。
影片中并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但是,能够看明白这部电影的人,应该能隐约的看出一个善的电影审查制度能对一个国家反省自己历史的作用之重要。不过最后儿子站起来那一段略显刻意。当然,如果要有所隐喻的话,我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国家也能像那样子……………………★★★★
好看
我宣布:韩影一哥是——宋大脸!
荒谬的疟疾就是接触过敌方的人的理论。以喜剧形式反映当时审讯的残酷。三星半
今年第一部韩国好片。宋康昊的表演妙到毫巅,能用理发师来勾勒政治变迁这种事情应该也只有韩国电影能做得出来吧。
阿甘正传影子。我们国家是民主政治。苦难有中国人多吗?
公审全斗焕标志着五共六共彻底倒台,世纪之交引发了迎接民主反思独裁的狂潮。片尾食眼去病的预言终告达成,拒绝权贵大快人心。只是在近两小时里,对这家人以及亲友邻舍的刻画不够深入。
在一众躁狂神经质的的韩国电影中,这片子看起来算是比较舒服的,紧锁小人物视角,将一切超越人物视角的事情替换成生活的荒谬,奇观也仅坦克驶上大街这一场,没有那么多讨厌幼稚的个人私货,煽情恰当。
面对历史,面对强权,屁民可以做什么?笑着活下去。如果说《活着》是以严肃的态度审慎对待历史,那么《孝》则是以戏谑、荒唐的方式给小人物一个在大时代生活下去的理由。前40分钟流水账式的游行、学生运动,有些冗长,不过确实把时代背景交代地非常清楚。后面的篇幅中,剧本给到的发挥空间都浮于表面,可以说是宋康昊的演技撑起了这部戏。在塑造父亲这一角色时,人物变化、过渡缺乏递进性,缺乏深度。从以为总统理发而骄傲,到无法融入权力阶层(饭局)、再到孩子被抓、孩子被放,着眼于个人的笔墨很少。
饼叔电影5星
宋大叔漫画式的表演很有喜感,韩国导演真是敢拍,而且以阿甘正传式的幽默讽刺了政治,有想法!
纯送宋康昊的,整个剧本感觉一般,或许是因为对韩国历史不甚了解导致无法理解其中几个段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