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集分析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74799/前8集分析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84686/首先,必须要恭喜一下在前两篇剧评的真凶投票里,投了法医的同学们:① 1~6集
② 1~8集
在K长篇大论孜孜不倦的“烟雾弹理论”中,依然有为数可观的同学们坚守了身为“韩剧”观众的直觉与经验,不被随处可见佯装缜密的数条“暗线”和更多脑洞大开刺激性更高的可能性所动,选择了编剧导演摆在明面上,用镜头和台词全身心地在告诉你“是他是他是他哦”的那个人,并且最终获得了胜利。
所以,谜底揭开的瞬间,你们爽到了么?
反正咱是在黑灯瞎火里被撩了半天,前戏水准上天入地,到了本垒对方却秒射的心情。
前八集最明显的一条凶手线,法医各种合理的&不适时宜的串场博眼球,动不动就发表些模棱两可故弄玄虚的言论,还以为编剧导演埋梗埋的那么明显,是为了隐藏真凶多聪明的圈套呢,原来他们真的只是——担。
心。
你。
猜。
不。
到。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其实打脸并不可怕,看推理作品时未知带来的震惊与快感总是比已知的被印证更让人愉快,但是,因为太幼稚太明显而被排除的已知,最后简单粗暴地作为正解登堂入室,打脸打得技术全无侮辱智商,这就要另说了。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之前大多数让人觉得编剧布线设局技法高超、逻辑缜密、想象力超凡的细节,一下子似乎都变成了部分推理小说看多了的观众——比如K——眼中的过大妄想。
神乎其神的多次穿越不存在,精彩烧脑的圈套不存在,出乎意料的凶手人选也不存在。
其实编剧用了长长10集,集中描述的只有这些单纯而表面的问题:➊三个主角之间的关系➋郑浩英是30年前杀人案的目击者➌睦法医是北斗七星案的真凶这么一看,剧情进展的节奏也并没有那么快:第一个问题在前6集已经可以推理出来,却直到第10集才让片中的角色知晓,后面估计确定及相认还得花去一些时间。
第二个问题编剧埋了整整半部剧,郑浩英不是凶手从黑点这个MO来看一开始就很明显,而目击论第8集完毕大多数观众也已经可以猜到。
但在接下来的9、10两集中,警方面对郑浩英的证言、法医给出的七点女&八点女的黑点提示,却像鬼打墙似的原地打转不愿相信,至今只有女主一人提出了两个连环杀手的想法。
不得不说这个梗破得真是很让人捉急。
只有第三个问题揭晓得比想象中早。
但是,且不提这个凶手人选是不是最高明的选择,只说这个揭晓的时机——在第九集末早早将最大谜底展示给观众,由于今后还有长长7集的内容需要填充,而一旦抓住郑浩英供出目击事实,法医的败露也近在眼前,所以编剧短时间内还需要安排破案方徘徊在“郑浩英”这个大号烟雾弹里。
这么一来,让屏幕外明知凶手是谁的观众,更对警方的愚蠢无力感到焦躁虚脱。
甚至,因为提早公布凶手,打乱了剧本节奏,为了制造刺激性情节维持收视,第十集连申教授诱敌居然不事先通知警察这样无法原谅的低级败笔都出现了。
充其量就是为了引出个哨子,真的需要如此大幅度牺牲之前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编剧&女主的高智商吗?
也难怪看到不少人吐槽,说女主要是这么死了,才是真神作XDD一部原本拥有无限可能的“穿越”悬疑推理片,一个脚打滑,步子迈太大,后7集变成了低成本犯罪动作片。
观众的主要观剧乐趣从分析猜谜脑洞大开,变成了洞穿一切的我,静静看你们傻看你们作看你们怎么抓凶手——这说来也是很醉可惜的一件事情。
当然,因为观众中本来就不乏习惯把脑子调成节能状态看剧,对编剧的套路言听计从任君调戏的人,所以从一个更轻松更娱乐的层面看,隧道在刺激大多数观众视听神经的方面,还是有做得很成功的地方的。
而比起视听方面做得也不错的前作Voice,除了第十集诱敌那段,逻辑又更复杂而自洽一些。
所以10集过后,在收视率上的表现,已经大有赶超Voice的趋势。
(第10集单集收视已略超Voice)
严格说来,剧还远远没崩,只能算是对一些注重推理层面、对编剧的破梗技术抱有更大期待感的观众来说,一种个人趣味上的“烂尾”吧。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关于隧道的最后一篇剧评了。
出于善始善终,最后这里再来说说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走向与疑点。
走向:抓郑浩英→抓法医→解决穿越问题。
“郑浩英是目击者”这一点,个人觉得应该是最后指认法医的关键。
关于这个,从法医至今为止都在尽力帮助警方抓捕郑浩英来看,他应该还不知道,简单一些的发展是他直到郑浩英被抓供出来之前一直不知道。
如果处理得复杂一些,法医先猜到了这点,那么两个连环杀手之间可能又有一场厮杀。
另外两个小点,第一,88年光浩基本可以确定是被法医追杀的了,他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触及到了30年前连环杀人案的真相,被灭口。
按照凶手这个梗被编剧打脸的经验,朴光浩这个名字极有可能是真偶然。
只是“命运安排”,让老光浩有个可以穿越的触发点而已,不用想得太复杂。
第二,法医杀害那些女人的真正原因,从那句“不是无辜的人”可以看出,法医和大多数反社会人格杀人狂一样,把自己当成了拥有无上权力的审判者,而从他针对的一直是穿丝袜的年轻女子来看,能想到的原因无非是跟淫荡、无知、长舌之类有关。
看编剧怎么圆了。
最后,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悬念:光浩究竟能不能回到过去。
回去了,又是回到哪个时间点。
能不能阻止杀人案的发生和妻子的意外。
讲道理地说,从前几集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光浩穿越后的时间和过去是同步的,也就是现在一天等于过去一天。
相隔30年,月份日期也相同。
所以回去的话,比较符合逻辑的设定,应该也是回到正好30年前的那天。
但是,如果稍微想得任性点,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个靠推理绝对填不上的坑:“穿越”本来就是一个奇幻桥段,没什么硬逻辑,回不回去这件事情完全就是编剧看心情,她说回就回,说什么条件回就什么条件回,说回到什么时候,就得乖乖回到什么时候。
而从K个人目前的观感来说,觉得目前这种走向,编剧只有处理成光浩回不去,制造一个单向时间线故事,才有可能尽可能避免bug,也让目前为止发生的一切情节,除了一集末的隧道穿越外,都合理且有意义。
虽然死者皆已逝,但是因为命运给予的小小礼物,原本会逍遥法外的恶者,最后还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但是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基本可以确定最后光浩还是要回到过去的。
但是一旦处理成这样,即便他在过去抓住凶手改变了未来甚至避免了妻子的死亡全家幸福,那么现在时段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女儿女婿的相遇——都会全部清零。
从结论上来说就是,他穿越过来的唯一意义是知道了凶手身份&妻子的意外,为他回去后改变未来加了个“先知buff”。
然后一切从头再来。
这么一说,有没有觉得整部剧忽然变得好虚无…
不过,因为凶手谜底揭晓,后续剧情基本一目了然,倒是为追剧党缓解了一些即将到来的停播期带来的压力。
半个月的空白期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等了呢😂那么,反正是最后一次,猜对的猜错的痛快的郁闷的,大家再畅所欲言一回吧~么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韩剧专门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xMzE4MA==&mid=2247487498&idx=1&sn=e2d048e5b939835ac89c5c0b7e5e4ba1&chksm=e9e4fb39de93722f291bb662362514c3a94a5616e6bebc34e5a1ee5042ac359d113809a50048#rd转载请告知
今日《隧道》完结,没有烂尾,欣慰。
穿越刑侦剧是我的心头爱,前九集被编剧牵着鼻子走得兴致盎然,九集末尾陡然转为上帝视角,像是被高高吊起的胃口见了实物突然没了食欲似的,后面就只能眼睁睁得看着主角被反派吊打,有些只能耐心等待结尾主角智商上线的那种索然无味了,但比起单纯追查真凶的刑侦剧,穿越题材还有一个发挥点在于可以利用穿越,通过改变过去来改变已有的结果,但在这部剧里这一点并没有做大的发挥,只是停留在主角能否能够回到回去这个层面让人不禁有些遗憾。
这让我有了些许思考,其实对于未来而言现在就是过去,就好像在当下位置上眼前有一个由无数放射线组成360度的放射圈,每一个发射点对应一条线通向未来,选择其中一条就会触发相应的过程和结果,而选择另一条又会触发另外的际遇,可见人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但我又想到另外一种玩法,就是两件或是多件毫不相干的事之间其实也可能是存在触发机制的,只有做了这件事才会触发另一件事,或是必须要经历一系列事才会触发某一件事,所以才有攒人品一说,通过做很多好事来积攒足够的运气来达成自己所希望的事情,而现世报也是一样,如果上午没有贪小便宜少花两毛钱,下午也不会莫名其妙损失二百块。
所以我总觉得这苍茫大地上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调配着众生的际遇,那种掌控的程度不是大概也不是笼统,而是精确到一个又一个瞬间,再细化时间而言,每一刻对于下一刻都是过去,每一刻的行为都会影响下一刻,可谓是环环相扣,丝丝缠绕,从而在众生浑然不觉之间衍生出个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个体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
我好像又迷信了,其实不然,我只是对自然更敬畏了,这种敬畏感超越了道德,它对我的行为形成了约束,让我知可为而为,知不可为而不为,我相信我此时此刻的善行总会得以回报,而恶行总会付出代价。
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就是四个字:因果报应。
可见我想到的老祖宗们早就想明白得渣都不剩了。
一开始注意到这部戏是因为它打着「Signal之后要看什么…」。
Signal可是我心目中的神剧,后来发现这部又是穿越剧,兴趣有点下降....但周围的人开始陆续分享表示它还挺不错的,一点进去,结果瞬间刷了8集还停不下来,OCN真是值得持续追踪,出产的悬疑剧还是不错的。
隧道跟Signal有许多不同,追剧后,觉得也不一定要把两部放在一起比。
单就隧道的剧情而言,就有很多有意思的部份:比方说,这次是过去的警察穿越到现代…这个梗感觉可以玩很多东西,但编剧蛮客气的,并没有放入很多"时代差异"的笑点,男主角很"低调"的生活在现代世界,偶尔才会"小小声"地发问,或是自问自答,感觉他很快地就"融入"了这个现代。
但比较有趣的是,贯穿全部的连续杀人魔案件,编剧带着观众从过去发生的案件,跟着男主一起穿越到现代后,再跟着他一起逐步解开过去的案件与现在案件的关联。
比如说,男主在过去没找到的第5个受害者,却在现代发现了;还有后面发现金警卫在找的郑浩英就是当初男主盘问的杀狗高中生…每个环节设计的很有意思,适当的埋入线索后,让男主带着观众一个一个解答。
除了案件之外,另一个重点就是彼此之间(因案件而联系在一起)的关系。
特别是男主光浩后来才发现金警卫就是当初的那个小男孩,然后原本我以为小光浩(目前是尸体的那位)就是男主的儿子,殊不知我猜错了,申教授才是…光浩的女儿,这也让这两集(9-10)结尾变得很精采。
总之,这部戏虽然才到10集,但让人欲罢不能的,希望编剧能顺利解开我心中的疑问:(1) 小光浩到底是谁?
又是谁杀的?
(2) 法医先生为何要杀人?
他在30年前又是什么样子?
(3) 剧情介绍写的是过去的警察穿越到现代救女儿,目前已救了一次,法医先生会再试图杀申教授吗?
又是因为?
(4) 光浩真的回得去吗?
.......戏才看到一半,脑中就有好多疑问,只能每周等待更新了....
隧道 缉凶穿越卅年第三篇 东西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个道理是在说宇宙万物均非静止,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
不过,这个辩证的观点放在剧情这里绕弯儿,可就有趣多了,变为:人,不能被杀死两次。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在本剧叙述的案情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三十年前,朴光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为什么没有找到脚踝处被点五个点的被害人?
因为第五名被害人当年并没有死去。
这真是令人费解的问题,既然侥幸活下来,成为当时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唯一幸存者,为什么没有立刻报警,反而背井离乡,改名换姓,过上了另一种生活,直到中年以后才回到故乡?
知道答案的人只有被害人和曾经徘徊在现场的真犯。
当事人已经遇害,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非遇到异常情况,真犯不可能自行暴露,所以,只有靠办案人员和犯罪心理学家推测。
这样一来,申教授和苦苦追查真相的探员们再次有了交集。
说来凑巧,与该名被害人有联系的,也不止穿越追查的朴光浩,还有那位在他看来非常古怪的“大小姐”。
通常来说,在时代剧里称呼“大小姐”,是对未婚女性的礼貌称呼,可在朴光浩看来,可就不那么痛快了。
就他的看法,这个名叫申在伊的大学老师,分明就是个怪人,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都奇怪:见面不理,问话不答,面对面坐着眼神游移不定,压根儿就不拿正眼看他。
坐车代付能不收别人的车费吗?
那要是遇到骗子怎么办?
幸好他找来学校,用广播要求还钱。
在家洗澡能在屋里用电器用品烧资料吗,就不怕失火?
亏得他及时赶到,打破玻璃,进屋灭火,可居然还跟房东告状叫他配玻璃?
这都什么人啊。
言行举止和行为当然虽然住在他楼下,可这位街坊没有一样是正常的,没有与他合拍的地方。
所以,他毫不客气地评价申在伊为:-这没教养的死丫头~-要是搁以前,看我不……哗虽然这时候,心直口快的朴光浩他还不知道这是在骂他自己。
申在伊为什么与本案被害人有关?
那是因为强力班的人已经查到被害人生前曾与申教授有过来往,据说是为查案面谈。
按照申在伊的看法,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大不了,那就说了:-没什么的。
要不然我把录音发给你们罢。
这就是她淡淡的回答。
这份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淡然态度可把朴光浩给惹火了,他后来还经常嘀咕道:-这大小姐怎么这样啊~那么,申在伊究竟和被害人谈了些什么?
也是与当年华城连环杀人案有关,被害人金某曾经以诡异的表情告诉申在伊:-我朋友当年跟我说过,她说她本来是不穿裙子的,可是有人跟她说,她穿裙子会很漂亮,所以她才穿了。
谁知道第二天就……!
看来,这就是当年强力班老幺全成植对春姬被害一案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春姬遇害原是无事生非,她是在被人特意关注以后,诱杀而死。
可是春姬为什么会听从那人的劝告,她又为什么需要在此人面前表现出美的一面?
往后看,按照从前强力班的老班长所说:-这可不是一般的事件啊分析到这里,三十年后第五名被害人遇害事件浮现的问题已然清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为什么当年被害侥幸存活后没有报警,请求保护,而是,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要杀金静爱,或称金英子的真犯,是否就是同一人?
按照申在伊的判断,似乎也不对劲。
按她的推测,若是有心害人,怎么会如此处理尸身,这跟一贯手法有所不同,似乎有些蹊跷。
再说,扼死后再肢解的这种方式就很有说道了,这是剖析犯罪心理的最佳着眼点。
若是按抛尸地点来看,似乎就在人们都能经过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很容易被发现,可见真犯是故意所为,希望有人看到,并有所反应。
申在伊的推断是否符合逻辑?
剧情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但在后续部分却以极为缓慢的姿态解答了朴光浩所遭遇的情况,实际上是他来到这个未来世界第一起案件的答案:在解剖室内,睦真宇法医凑近观看之后,显然也发现了脚踝处的点,看他的表情就是吃了一惊,可见真犯的所作所为确实通知了某些人,并为办案人员提供相关认知。
那么,被朴光浩和班里的同事抓到的那位名叫金泰秀的工人,当真就如他自己所承认的那样,就是杀害金静爱的真犯吗?
从此后相关手法和地点来看,似乎并非金泰秀所为,更何况金泰秀在第一次被讯问之前,还曾经沉痛地喃喃自语:-不是我,不是我干的可见,朴光浩和申在伊所发现的那些情况,包括金泰秀身有残疾,告白不成,被金静爱言语羞辱,还被驱赶的情况属实,但不构成金静爱如此死去的原因。
金静爱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以如此悲惨的状况死去,还得继续往后看才行,但在目前来看,雪地肢解案件显然已经告一段落,从强力班的人们开始,大家都认为金泰秀就是真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穿越三十年的朴光浩迄今为止始终都不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促使他离开家人和工作,穿越时空,持续缉凶,不懈努力。
拂去时光的尘埃,真相正在慢慢浮现。
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隧道 缉凶穿越卅年第二篇 变迁三十年的烟云消长,原来只是隧道匆匆一瞬。
若是三十年前的人穿越来到了现代,会有怎样的奇遇?
在李恩美编剧的笔下,一切都显得冷峻而奇特,从隧道里醒来的主人公循光而去,未出隧道时,尚且无事,走出隧道之后,穿越之处已被尘封,洞口满是攀缘类植物的枯干,可见此处历经三十年风雨已被弃用,而走出洞口的人很快就被满街疾行的车,还有向他投来奇异目光的人们给吓到了。
此处标记:OCN出品的罪案剧首次尝试了魔幻风格,从镜头画面来看,完全是氛围独特的魔幻故事效果。
为什么路人会投以诧异的目光?
那是因为朴光浩穿着1986年那会儿流行的皮夹克,放在今天来看,完全过时。
要问三十年前的日常着装放在现如今会有什么效果,可用多年前金秀贤编剧名作【爱情是什么】一剧中的名台词来答复:-人家还以为我是从什么偏僻的小破岛上来的呢,完全脱节了,大家都挺奇怪地看着我。
-是啊,大家看她的眼光都很纳闷。
就这样,朴光浩浑身不自在地走在街上,感觉像是披了一身大象身上褪下来的旧皮,郁闷地走在街上。
上班不认识路,只能靠警车,既没有社交账号,也没有手机,组里需要他时,训人不果。
不过,这只是初面印象,若是前后对照来看,就与本剧开集之初观感相似,看似慌张,实则戏谑,细看之下还有说不出的喜感。
这不,1986年的朴光浩一经穿越,很快就被一辆奇怪的车给冲到了,司机慌慌张张地看他一眼,被他大喊之后,什么话都没说,面色灰败,目光游移,急忙把车开走。
在不知情的观众看来,这是平常事,不过,就全剧而言,这也是伏笔。
究竟朴光浩与这辆瞎开的车和车主有何渊源,容后再详述。
最值得一看的是他那1986年的思维方式:在他看来,晚上出来既然是为查案,就不该没有任何防范,若是受伤,也是自己疏失所致,不应该麻烦同事,如果现在回家也会吓到妻子妍淑,让她担心,所以还是赶紧回到办公室,自己找个药箱擦药得了。
就因为这样的思考模式,朴光浩见到了他在未来世界里的第一位合作者,因为还当自己是在1986年,朴光浩在晚上来到办公室,只觉得奇怪,办公楼和强力班怎么大变样了,与过去那种陈旧的模样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更可气的是,自己的位子上居然坐着个人。
因为头痛欲裂,因为满脸是血,朴光浩也没来得及考虑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马上就恼火地把这个讨厌到乱坐位子的家伙铐起来了。
而他与搭档金善载的缘分,就是从这次误解开始的。
是没错,朴光浩的搭档名叫金善载,实际上这是本剧第一个明示的伏笔揭晓。
此前在1986年当时,探员朴光浩曾经特地参加过被害人的丧礼,因为没有及时办案,心怀内疚,再加上深切同情金家父子,在孩子哭的厉害时,还曾帮忙哄过婴孩。
可是现在,来到未来的第一个晚上,他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被他讨厌反感还被他铐起来的人,居然就是当年那个被他撮哄的孩子,三十年过去,他的位子早就有人接班了。
可是,为什么来到未来世界的人还能活得下去?
在观众看来,朴光浩简直是撞大运的代表人物。
在他用三十年前探员那套语言和行动处理公事的时候,确实触动了另一个人。
与其说是触动,不如说是惊吓。
强力班的班长,看到穿越的朴光浩,吓到就连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
这个吃惊的人,不用说应该是当年强力班的老人。
可是论及年资和经历,当年的老人还有谁健在?
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最年轻的探员还在。
看着看着,另一个伏笔中特意提及的人出现了,正因为如今强力班的班长就是当年班里的老幺全成植,朴光浩这些奇特的言行举止才能被组里的人们接纳,不过,大家也没对他客气,很快就把他列为跟金善载一样奇怪的人了。
此处有两处很值得一看的对比:1986年的金善载尚且年幼,还不懂事,甚至不知道母亲已经离世的噩耗,在葬礼上,他的父亲老金悲痛欲绝,为亡妻戴孝,抛洒骨灰,还不懂事的孩子却在悠然自得的跑来跑去,小小的脸上并无伤心的表情,可见家人为保护孩子,并没有把失去妈妈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他;2016年的金善载痛心到疯狂,痛苦到沉默,话少事多,经常还没说一句话,人已经窜出去了。
在组里从来不跟人答话,也不搭理旁人问话。
按照朴光浩的话来说,就是个讨人嫌的小子:-哎呦,跟他说话怎么不理人啊,这么没教养的小子。
-哎呦,真想揍他啊要是在我那组,看我怎么收拾他……哗1986年的老幺全成植青涩懵懂,说话办事都不利索也不成熟,显然欠考虑不周详,但胜在有正义感,为人热情勇敢能吃苦肯付出;2016年的班长全成植深沉而苦涩,行事干练利落,为人处世深思熟虑,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对旧人旧事的追念,就因为看到眼前的人太像当年莫名失踪的前辈探员朴光浩,还自称自己就是朴光浩,全成植才特地出面打圆场,留下了这个自称是朴光浩的人,还为他找到了留下来的理由:他是新派来的组员朴光浩。
就是因为这一点,剧情被不能理解编剧魔幻手法的观众诟病:“我去,这也太扯了吧。
跑过三十年,为啥还有一模一样的人,还是一样的名字?
”别着忙,在这之后会有将近一半的篇幅都在解释1986年的朴光浩为什么会顶了1988年出生的朴光浩的缺,可用四字概括:事出有因。
但在这之先,来到未来世界的朴光浩做了几件情理之中却一定会引起后果的事:@他去找了家人,可是岁月变迁,妻子早已不知所终,但路上那家中国餐馆紫禁城却还在,未有改变。
@最担心的是他与妻子申妍淑的约定,在他们说好的纪念日,他还承诺要跟她一起去汉江游轮共度假日,可是在未来三十年的世界里,他只能落寞地站在江边,想着妻子一人坐在渡口凄凉等候的样子,心如刀割。
@他嚷嚷着要去的地方,没人找得到,于是出租车司机一心烦,把他拉到了精神病院,车费却没法付,于是被路过的一名有书卷气的女子掏钱付账,这才为朴光浩解囧。
在受到帮助的时候,朴光浩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与他有深厚渊源的另一人,为他付车费的人,就是犯罪心理专家申在伊。
日后他还与此女多有往来,因为他们是楼上楼下的街坊邻居。
按照他的说法,这是他在未来世界里遇到的另一个怪人。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这位姑娘真是没礼貌,跟她说话,也不回一句,这是怎么了啊-哎哟,真是的,这是跟金善载差不多少的人,都是一样没教养。
-跟她说话也不搭理,也不回话。
真是的没教养的丫头不过,不满意归不满意,自诩为老探员的朴光浩还是看差了一件事:虽然衣着灰暗,面容清瘦,神情冷淡,为人沉郁,行踪飘忽又沉默,但申在伊并非学生,而是老师,是他去的那所大学聘任的老师,人们都称呼她为:申教授。
除申教授之外,学校里还有一位值得注意的人,当然就是频繁出镜,总是与申教授讨论教学工作任务的校长老师。
虽然年华老去,岁月在她的脸上写下锦绣文章,但依然保持优雅的仪态,爱穿洋服,爱系大方巾,与人对话时,目光囧囧,温柔的笑容尤其动人。
谈到校长老师,最值得关注的细节不是她对申教授的支持和提醒,而是她的容貌和风度非常特别——校长老师的西洋用茶礼仪非常得体,让人颇在意。
不过,朴光浩为什么会出现在30年后的强力班?
编剧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抛出了几个非常特别的案件,其一就是牵连到当年连环案件的被害人亲友,而在另一面,由于对连环杀人案相关案情极为熟悉,再次遭遇案件勘查现场时,朴光浩甚至不管不顾,马上去看故人脚踝处的记号,果然,一下子找出了五个小黑点。
按照三十年前的对照,当年的老法医告诉他说:-真犯狠毒啊,你看看尸身,这是被活活折磨死的-人,是不能对人这样做的-你看看这个脚踝,这里,还有这里,都是一样的。
-咦,不对啊,这第一名被害人脚踝是一个点,第二名是两个点,顺次类推,这位应该是五个点,怎么会是六个点?
第五名被害人究竟在哪里?
1986年的朴光浩与同事们遍寻不着,终于,穿越三十年时光之后,他见到了脚踝印有五个点的被害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是推理类电视剧集推进的传统手法,以此来看,本剧编剧李恩美倒是反常规,做了特别之事,在提问之后并未分析,而是不断设伏笔,也不解释,埋着埋着,答案悄然现世。
或许,没有马上出现答案的罪案剧,需要思考与期待,才是有盼头的作品。
朴光浩在未来世界里的际遇究竟如何,他能顺利破案,找到家人吗,敬请继续关注下篇。
诚意满满的反套路影片,本片的重点不在穿越,也没有穿越后的时空适应笑料,主角很轻松的适应了现代生活,本剧中穿越不是件快乐的事也不是解决事件的手段反而因为穿越影响了破解案件的进展,对男主角来说更是残酷折磨,美满的家庭破碎了,妻子死了女儿性格扭曲被领养了,前半部更多的不是破案追凶而是寻妻记看的人心酸泪目。
推理悬疑剧一直是韩剧的弱项,编剧扬长避短推理悬疑一带而过凶手是谁早早的交代给观众,全局更多的是探讨受害者家庭的悲痛及对受害者家属一生的影响。
甚至凶手到最后也看起来没那么可恶,坚信自己的价值观认定所作所为是代表正义,凶手也是家庭不幸的受害者。
隧道 缉凶穿越卅年第四篇 身世没有完美的犯罪,但却存在还没被察觉的漏洞。
于是,数十年前的旧案在诉讼时效过后再被提起,原是因为当年的漏洞终于有了破解之法。
当案情继续深入,本剧主人公朴光浩在穿越之前留下的尘缘,似乎到了该解答的时候。
在第八集播出之后,观众讨论开始围绕在三十年前朴光浩的妻子申妍淑的去向问题,不少观众都提问:妍淑呢,那个结婚的妍淑到底去了哪里啊?
可是,从剧情发展来看,编剧用笔似乎十分狡狯,无论怎样描写朴光浩找寻妻子下落的细节部分,都没有写到他寻人如愿,而是特意说明他带着老幺为找人遇到到了多少挫折和问题。
其一就是老幺全成植找来找去,都没找到那个名叫申妍淑的人。
当年,他还曾经参加过婚礼,跟着大家一起叫她嫂子。
按照户籍处工作人员的说法:-喔,三十年前啊,那我们这里没有。
没有的资料就只有死亡或是失踪人口。
在之后的剧情中,观众共同见证了申妍淑在朴光浩失踪后,寻人未果,只好独立生活的困窘和孤独,至少在丈夫失踪的头一年里,她的情绪几乎无法自控,总是不自觉地清洗家里所有东西,整天没事就用搓衣板洗衣服,边洗边哭,洗着洗着,就会发现衣服破了洞,没法再洗了。
申妍淑当时的处境,就如同她对住在一起的好姐妹说的那样:-我这个样子,要是光浩哥回来以后该怎么办?
-我要怎么办啊?
-真是的,这些衣服怎么都洗不干净呢可是另一句问话似乎暴露了另一个事实:-姐姐,你要是总这样,孩子该怎么办?
一句话说得申妍淑几乎落泪,也没有开口反驳,可见申妍淑是在朴光浩失踪之后发现怀孕的事。
丈夫忙于工作,再加上是头胎,没经验,夫妻俩并不知情。
所以,直到剧集过半,在剧情梗概中出现的,关于三十年前的刑警为救女儿穿越时空的话,才算有了对照。
可是,朴光浩在穿越前并不知道妻子申妍淑怀孕。
知道妻子怀孕这件事,意识到自己有个二十九岁的女儿,是在朴光浩来到未来世界,在调查相关情况,查访当年知情人以后,才知道妻子怀孕生下女儿,并以两人名字中的字,给孩子取名为:朴妍浩。
可见,至此可正式确认:剧情梗概有误,本剧主人公朴光浩穿越三十年,并非为搭救女儿,而是查案时被真犯打伤,意外来到三十年后的未来世界,为寻求返回的出路,为追查真犯,这才一查到底。
实际上,当剧情发展到寻人碰壁的时候,有经验的老观众都猜编剧会抖个大包袱,难不成对申妍淑查无此人,也是因为办案所致,别着忙,往后看。
不过,在朴光浩找到妻女下落之前,命运还是好好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让他来到未来世界,就遇到个性情古怪的女教授,他嘀咕了她好多次:-喂,大小姐,车费可不能不给啊-我这个人,可是从来都不欠人家钱的!
-真是的,欠家教的丫头,没礼貌按照朴光浩的看法,这个名叫申在伊的女教授不行,金善载这人也不行,这奇怪的二人看起来真是一对儿,在知情前,他好好地嘲弄俩人了一番:-哎,我说,金善载,你这小子,见人不理,平时也不问候,就是个怪人,你查案。
那个大小姐呢,也是的,不答话,她还分析案情。
要我说,你俩行,真是合适呀-哎哟,真是的,你这样,他也这样,你俩真是绝配啊-哎哟,知道了就该谢我,还正是好时候呢由此可见,朴光浩对于金善载追求申在伊教授,还是持积极支持,乐观其成,甚至特意促成的态度,不过他对金善载看女性的眼光却不以为然:-哎哟,金善载这小子,这什么品位啊,居然找的是楼下的大小姐-这大小姐,算什么样子嘛。
要是说女人,我们妍淑,那才是……-哎吆,现在的人,找的这是什么人啊这番自说自话,可当做单口相声来听的话当中,显现出朴光浩个人抱持的某个标准。
论及看待女性的标准,按照朴光浩的看法,妻子申妍淑才是最佳对象,好的结婚对象决不能像申在伊教授那样,对人爱答不理,表情冷淡,见面不喊人,也不会问候。
可见,在朴光浩三十年的人生里,与他亲密接触的女性就只有妻子申妍淑,他看待女性的标准也就是申妍淑这个人的做派,认为女性的喜好也都是申妍淑的喜好。
不过,虽然如此,他还是对住在楼下的大小姐申在伊表示出了善意的关心,知道她独自回家,有可能没吃饭,还跑去老街,特意买了晚饭给她。
最有意思的细节就在这里:当申在伊毫不在乎地关门,却不曾想夹住了对方的胳膊,当朴光浩进得屋来,打开饭盒,却是整盒中餐馆做的煎饺,饭盒上赫然印有汉字:紫禁城字样。
这又是什么意思?
按照朴光浩的说法,这是最好吃的东西,他甚至还劝对方说:-吃吧,可好吃了,这是这附近最好吃的东西看对方根本不搭理,还说不吃,又忍不住牢骚道:-不吃?
这饺子可好吃了,从前我们妍淑可喜欢吃了可见,朴光浩是以妻子申妍淑的喜好为标准,为女邻居申在伊买来了他认为女孩子爱吃的东西,没想到对方完全不领情,还淡淡地给他一句:-我不爱吃馒头。
这里特别需要解释的是馒头这个词,在韩语当中,就是饺子的意思,多用于有中餐馆或是做中餐的场景。
所以,如果在时装戏里,主人公在买零食的时候,会大喊一声:大妈,给我来一盒馒糕就该知道这是缩略语,是在说来一盒饺子加紫菜包饭混搭。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看到申在伊这幅冷淡的样子,朴光浩忍不住又摆出长辈架势,好好地说了她一通:-你这样可不行啊-吃饭要吃得香,长辈们才会喜欢!
-你这样什么都不吃,父母会给人骂的,说没把你教好。
这个时候,申在伊只是以睥睨的姿态,瞅他一眼,撇撇嘴,继续忙她的事去。
问题就在这里,申在伊见人爱答不理,不乐意与人沟通,不说话也不合群,是她知道不会有人为她挨骂了,因为她是被收养的孤儿。
可是现在,就因为这盒紫禁城中餐馆的煎饺,引发了申在伊的关注,她路过时甚至特地去买了一盒煎饺来尝尝,可是一口咬下去,却勾起了别的回忆: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还有人耐心地夹着这个味道的煎饺,递到嘴边喂她吃。
若是这份记忆属实,申在伊就不是不爱吃煎饺,而是在被收养的日子里忘记了煎饺的滋味和妈妈的气息。
当然还有别的回忆,这是在强烈刺激和极大的恐惧感之下恢复的记忆,比方说,有位温柔美丽的妇人笑着把口哨项链挂在她脖子上,告诉她,只要吹响哨子,妈妈就会赶来。
在揭发金善载的身份背景之后,申在伊的身世披露,可称得上是本剧最引人注意的反转。
观众们虽然爱猜想,认为教授有可能是朴光浩的亲生女,却又被编剧误导,认为互不待见,互相反感的这二人完全不像一家人,再说申在伊的长相也不肖似年轻时的申妍淑,却没有想到被领养到英国的朴妍浩在遭遇到一系列非常事件后早已改名随母姓,申氏就是她的生母申妍淑的姓氏。
渐渐地,就在朴光浩和金善载完全不在意的瞬间,真相正以惊人的速度急速狂奔而来。
穿越而来的朴光浩究竟能否如愿找到他思念的家人,回到他该去的地方?
预知下情如何,请继续关注下篇。
一直很纠结到底要给几颗星,纠结于三颗还是四颗,最后决定还是三颗吧!
大概是对于这部剧给予了太多的期待了,当时群里有个姑娘在韩国一直推荐我看,然后就一直等更新完了准备一起看。
对于看过《信号》、《九回时间旅行》的我来说,这部剧有些逊色,也许是一开始给予的过多期望,导致自己对这部剧有点不公平吧?
整部剧在演员的颜值上对我没有很大的吸引,我看韩剧演员是否符合自己的颜值标准也是一个很不容忽视的判断点。
甚至觉得女主比较丑,不过男主崔振赫的声音真的很吸引人,是我很喜欢的类型。
整部剧故事情节大过于演员颜值。
男主他通过隧道穿梭在1986年和2016年之间, 改编自韩国三大悬案之一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 。
整部剧在悬疑推理的基础上添加了穿越题材,比一般的侦探推理剧要新颖一些,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以至于很多地方都能猜测到,让人觉得看完之后感觉很平淡,没什么亮点。
我想和我一样拿这部剧和《信号》、《九回时间旅行》作比较的人不在少数吧?
不好意思,我只能给三颗星,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10集更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00852/------友情提醒:阅读此文前,请确保已看完隧道前八集,并认真阅读过1-6集的分析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74799/那么我们先来简单整理一下本周两集的主要进展:㊠填坑部分经历了1-6集挖坑无数疑问重重,第7-8集的隧道,进入了一个填坑进度>挖坑进度的阶段。
编剧在大剧情上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一些观众估计已经猜到的问题,暗地里又给出了一些关于谁是or不是连环杀人案凶手虚虚实实的重要线索。
这两集中填的坑,除了用一个哨子官方坐实了K上篇文中已确定的“女主是光浩女儿(√)”这一点之外⇣
主要还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1、金善载经过一番调查与挣扎,终于接受了朴光浩的穿越身份,并知道了88年光浩死前也是在追查30年前的那桩连环杀人案(第7集主要内容)⇣
2、从纵火案现场发现的照片,光浩查到妍淑的行踪,发现她育有一女,并于1992年死于交通事故(第8集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还顺便确实了一下1986年杀狗少年郑浩英和2017年的杀人魔郑浩英是同一人物(√)⇣
㊠挖坑部分比起“挖坑”,等下你们就会发现把以下内容中的大部分形容成“放烟雾弹”或许更合适。
而这个虚实相间无比有趣的部分,主要是由我们的女儿大人申教授和超级烟雾弹郑浩英xi,在女婿忙着翻老丈人的底细、老丈人忙着替女婿挨炸时,在支线部分默默共同负责的。
申在伊挖的坑:1、通过女杀人魔录音中提到的春熙事件,发现杀人模式与郑浩英一样的30年前连环杀人案(北斗七星案)。
从而怀疑郑浩英第一次杀人就是在那时。
2、发现郑浩英2年前被金善载逮捕后,将弃尸方式从埋藏改为了展示,怀疑是金当时的行为刺激了他隐藏的记忆。
郑浩英挖的坑:1、重回杀狗老宅,回忆起86年从警察局出来的车上父母的对话,展示当时的不在场证明是母亲造假。
2、路过当年案发地,回忆起徐熙秀(金善载之母)被杀时的情景,并盯上一个穿短裙的猎物。
当晚,“猎物”尸体被警方发现。
从上面几项不难看出,直到第八集,编剧在挖坑时针对的主要对象,和目前为止“北斗七星案”明面上的唯一嫌疑人,还是郑浩英。
而第8集中不在场证明的自破,申教授分析的犯罪轨迹吻合,和重回故地拥有杀人回忆这三项,在表面上似乎又为他的嫌疑加码许多。
㊙解疑时间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一遍这个问题:郑浩英到底是不是“北斗七星案”的真凶?
答案依然是:不是,而且比之前多了200%的确定。
除了上周的分析文所说的在脚上按顺序点点这个犯罪MO不会轻易改变之外,这一周编剧给出了更具决定性的根据,只是埋藏在一堆极具迷惑性的信息和杂乱的烟雾弹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根据有两处,绝妙的是,它们都只是一个称呼:第一,“男人”⇣
“三点女”茶坊小妹春熙,经人提点穿上了丝袜短裙后不久,就被连环杀人犯残忍杀害,这一点足以让人怀疑那个提点她的人就是凶手。
而根据女杀人魔的描述,当年跟春熙说那番话的人,是一个“男人”。
依照韩国层级分明的称呼习惯,将学生(학생)和男人(남자)混淆的几率是很小的,所以当年还是高中生的郑浩英 ,被春熙描述为“男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然,如果觉得凶手和提点人可能不是同一个,或者经别人之口转述的话不够准确,可能性倒也不是没有。
但下面这个,却是绝对无法辩驳的了⇣
这是8集郑浩英回忆中,金善载母亲被杀时的情形。
你能想象一个已经当了孩子妈的成年女人,对着下面这张面孔叫阿久西么?
咱们还是尊重一下死者的眼神和智商吧XDD所以,当你注意到这看似无意实则有着决定意义的两个称呼细节,在脑海中完全排除掉郑浩英是北斗七星案凶手的可能性后,就会发现关于郑浩英这条线,编剧其实在下一盘很妙的大棋——之前种种表面上像是为“郑浩英是凶手”这点挖下的坑,在你确定他不是凶手后,一点一滴,都变成了指向另一个答案的关键信息。
这个答案就是: 郑浩英是当年徐熙秀案的目击者。
正是由于这次目击,激发了还在杀狗取乐的他骨子里的恶魔本性,也让他了解了用丝袜杀人的兴奋感,产生了模仿欲。
或许接下来隧道那一次,知道了真凶的他也尾随并看到了杀人全过程。
所以86年他会在被审问时对朴光浩说出“杀人,需要理由吗?
”这样的话;所以他才没有当天的不在场证明;所以他屡次回忆起徐熙秀被杀时的场景;所以他成年之后的杀人都有着与北斗七星案一样的模式但却没有关键的黑点,而且只敢像当年埋狗一样埋尸。
而金善载“兴奋吗?
”的语言刺激,让他想起了30年前目击徐熙秀案给予他的初次快感,回忆被勾起的他,才会重回故地抑制不住地杀人,并且改变了处理尸体的方式,开始模仿当年的真凶大肆展示。
目击徐熙秀案,是恶魔郑浩英的触发器。
这么一解释,7、8两集里留下的所有疑问、埋的所有坑,是不是一下子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虽然不是真凶,但是作为目前唯一知道凶手真面目的“活人”,郑浩英今后的动向和警察能否抓住他,对破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然后,根据本周的内容,对上一篇推文中的提出的真凶备选人物再来进行一下信息更新。
1、86年吴记者/16年吴司机介于司机7/8两集都未出现,根据编剧规律,他是凶手的可能性相应下降。
如果他下周继续保持失踪状态,那么之前提出的疑点应该真的是编剧扔下的又一组棒棒的烟雾弹。
2、法医睦振宇因为7、8两集中时不时有些莫名的出场,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凶手人选。
像之前说的那样,他的职业、性格、智商也是剧里当下出现过的人物里,最符合凶手侧写的一位。
但是,如果抛开那些编剧很明显刻意为之的“造疑点”——一些意味深长的话和频繁地出现——法医的微表情、反应和行为,以及他行为所导向的结果,至今为止其实都是正常并且正面的。
如果他知道郑浩英是目击者,那么抓住他有可能会暴露自己;如果他不知道郑浩英是目击者,那么放跑一个重要疑犯转移警方注意,也比让他被警方抓住有机会发现疑点要好。
所以如果法医是凶手,他至今努力帮忙抓住郑浩英的行为,是有些不合逻辑的。
当然有一个可能性,是他想借警察之手抓住郑浩英,好有机会杀他灭口。
可是这个任务难度和危险性真的很高唉,直接让他逍遥法外不是更合理。
不过,不可否认法医的身上还是存在一些小疑点的,比如他在告诉金善载88年光浩死因的时候,只说了是窒息死,忽略了他生前曾被注射药物的细节;而他中间三十年停止杀人的原因,可以解释为通过验尸压抑了杀人冲动,而金英子尸体的发现,成为他再次杀人(海印江七点女)的触发点。
但是上述这些依据都不具有唯一性,后者是在已经确定他是凶手的前提下,反推的结果,前者极有可能是编剧刻意留下的可有可无的小把柄和高级调戏。
从剧本思维和人物行为逻辑上看,咱暂时还是想坚持之前的观点:法医应该是编剧投下的另一枚增强观剧趣味的烟雾弹。
一个有故事的聪明人,却不是凶手。
但是,这样一来,事情就很尴尬了——凶手到底在哪儿呢?
这里必须列出一个之前被遗忘、又重新浮出水面的有力嫌疑人:春姬的暗恋对象,印刷所职员⇣
原因上面已经提到过,一看你们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如果路上随便一个陌生男人跟你说“姑娘你穿短裙会很好看哦”,你会觉得“啊,是吗”,立刻乖乖照做吗?
应该会一个嘴巴子打过去告他性骚扰吧?
但如果那个人是你暗恋多时的人,又怎样呢?
换一个角度,从凶手的立场看,路上多的是穿短裙的女人可作猎物,何必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多此一举去专门制造一个出来?
除非那个女人他认识,并且对他来说有些特别。
比如说一个暗恋自己的女人,有事没事就在身边转,让他有些喜欢,或者特别厌烦?
“作为一个死变态,人家好想把她杀掉哦~”怎么样,很像一回事对不对?
回头看了一下,当时印刷所小哥的不在场证明确实有些勉强,而如果他跟光浩一起穿越,那么三十年间的杀人空白暂时也解释得通。
(以上其他嫌疑人除了司机之外,都可以排除穿越可能,一张老脸说明了一切XDD)当然,因为编剧目前为止扔烟雾弹、制造各种模棱两可的假线索的技能实在太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了,所以这个新出现的准凶手人选,依然只能作为一个“虽然很说得通但有可能还是你们想多了”的选项,仅供大家参考。
另外,因为原型“华城案”是历史未结案件,如果本剧只是以其为引,模仿犯郑浩英的故事才是真正主线,那么北斗七星案凶手尚未在剧中出现,或者到最后都无法确定,又或者只在剧集最后部分才会露面,这种可能性依旧是存在的。
所以,本周的重大发现,能确定的只有郑浩英是目击者这一点。
--------最后,罗列一下目前还存在的几个疑点:1、88年朴光浩到底是谁?
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可以确定的是他父母双亡,死前正在追查北斗七星案,并且似乎知道了真凶。
根据年纪可以排除他是30年前某位被害人子女的可能,但与老光浩同名应该不是偶然,追查一个无记录的案子也有些蹊跷,所以有可能是当年相关者(比如老班长?
老法医?
)的子女。
但介于穿越本来就是奇幻桥段,也不能要求太多逻辑性,所以这个目前真的无法肯定。
杀他的那个应该是真凶不会错了。
2、第8集在父女俩住处外窥视的人是谁?
编剧挖的新坑,关于是谁,完全没有线索。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此人按的是申教授的门铃,所以目的应该是申,很有可能是看见光浩后才选择了不露面。
还有注意不要走进一个误区:此人来找申教授的目的,并不一定出于是恶意,还有可能是观察、试探、保护、或者知情者透露重要信息前的犹豫。
3、第8集的纵火案与30年前案件记录被烧有关吗?
根据之前编剧安排支线案件的习惯,都会与主线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是因为纵火案引出了妍淑的照片,已经满足了这一点,所以不能轻下断言。
但是光浩第一次在楼下碰到申在伊那天,厨房着的火确实与8集中纵火犯的点火方式很像,加上屡次强调“案件记录被火烧没了”,让“纵火”这个点特别引人注意。
可以期待一下被抓的放火小帅哥后面会不会出现,意外透露什么信息。
4、妍淑真的死于交通意外吗?
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人需要谋杀妍淑的任何理由,所以应该是意外吧…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呃……可能是因为小姐姐每次都死于非命太可怜了😂-------还有其他疑问,或者对以上问题有任何想法的同学,欢迎发动脑洞,不吝赐教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玩剧韩剧专门去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xMzE4MA==&mid=2247487451&idx=1&sn=c00d42dddadaa0585c95f9f6a68717b0&chksm=e9e4e4e8de936dfe3fa3a0596825d5f55022e11ddeffdf12c1cf4914ca9169725c95f5eb0a67#rd参与每周的投票押凶环节XDDPS:由于编剧埋线太牛逼,每周两集K就忙着分析剧情&猜谜,本剧最近在男主人设与演技上出的一些问题,就顾不上吐槽了,总之还是整体来说瑕不掩瑜的一部难得佳作。
没看的都赶紧追起来吧~等剧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每周跟K这样动动脑子,也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情呢~么么----------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玩剧韩剧专门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MxMzE4MA==&mid=2247487451&idx=1&sn=c00d42dddadaa0585c95f9f6a68717b0&chksm=e9e4e4e8de936dfe3fa3a0596825d5f55022e11ddeffdf12c1cf4914ca9169725c95f5eb0a67#rd转载请告知
怎么说呢?
总体看来,这部看似像极了《信号》的韩剧但是却又和《信号》一点都不一样,唯一有那么一样的估计就只有两点∶第一,就是男主人公能够连通过去和将来;第二,都是韩国的未结案件改编而成的。
然而其中完全不一样的就是结局了,估计编剧不同,所以结局就会有所不同吧。
《信号》的结局相比之下总体而言是个悲剧,但是《隧道》不同,男主人公穿越到未来抓住了30年前的连环杀人案的真凶,最终和家人团聚。
单从情节而言,同样是改编华城连环杀人案,两部剧都抓到了真凶,但就事实而言,这都是编剧的功劳,杜撰出来的真凶,现实生活中的真凶是并未抓到的。
但是,在我个人看来,《隧道》这部剧其实是情节上是欠妥的:第一,男主在13集的时候回到了了过去,找到了真凶,这是属于30年前的记忆,对在30年后的真凶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在剧中并未体现;第二,男主最终抓获了真凶,男二是男主未来的女婿,男主回到30年前遇到了男二,这很有可能会改变男二的人生轨迹,同样也会改变男主的妻子女儿的人生轨迹,在未来,男主的妻子是车祸死亡,也许在男主重新回去,就很有可能改变历史。
相比之下,《信号》的情节就处理的合理得多,其中男主救了女主一命,然后就这样让本该死去的女主活了下来,男主改变了历史,让那个未结的案件在档案中消失了。
所以《信号》的编剧相当于把这个漏洞弥补完全了,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其实《信号》结局有句话说得好:“过去在现在也不能改变,我们只有改变未来” 将《隧道》这部剧放进来看感觉像是离题千里,但却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这什么玩意
没标过?男主估计是在几条时间线上穿的,不然说不通。剧情节奏很好,紧张感足,但故事本身,拼凑感太强,男主的穿越跟女主的侧写这么搭一块,处理的不成熟,甚至有时显得多余。
又是韩国乡镇连环女性被杀案的套路啊,这次搭上了穿越,第一集很一般不太吸引人,有时间的话再接着看两集
和信号有些像,不过相比之下略显逊色了,剧情太拖沓。
无语了,主角是没有嘴吗?为什么都不说,知道凶手了打个电话能怎么样呢?跟同事说一下,一起去抓他是会怎么样
这剧男一男二女一,没有一个讨人喜欢,感情线又臭又长,冲淡了主线剧情的推理悬疑意味
虎头蛇尾。
3000多人的评分果然不准,太一般了,很多细节都不处理,第一次回到过去告诉妻子所有事情,却不知道让妻子不坐出租车,知道老公穿越到未来这种事情却完全没有影响未来的走向,主角第二次穿越到未来 未来竟然还是一模一样,时间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互相交织,互相影响。
3.5. 最後一集足以將先前追戲的興致一掃而空。
开头看的时候感觉不错,生怕编剧后继无力,但是后来证明担心是多余的,那股劲儿一直到了大结局。结局也耐人寻味。赫赫的回归之作成功了!
看的解说 剧情挺有意思
这大烂片也能上8分?是不是给韩剧打分的人除了四星就是五星?负分负分,一星都嫌多
韩式磨叽免不了,比信号差点
男主演技还需锻炼 有点单一且表情有情过。剧情还可以,没有特别大的漏洞。但案件精彩度一般。
bug不少,虽然编剧都或多或少填了坑,可是有些地方始终填的不够平。
穿越+罪案题材出了爆款之后的跟风作,拍得很鸡肋,叙事像流水账,布景细节很粗糙,台词尽是一些口水话,演员的表演跟他们的外形一样灾难,同类型它跟《信号》与《火星生活》比实在差太多
剧情还可以,只是结局太过简单,没有余韵。可是为什么女主会那么丑那么假,演技太烂,要不是想看男主怎么回到过去,差点弃剧,本来是三星,女主减去一星。
这种重复的题材第一集出乎意料的好看,情节紧凑演员演技也在线。第二集的预告也很不错。
五集弃。因为题材入坑。第一、二集打下不错的铺垫,接下来一直高开低走,剧情越发无趣。双男主的设定,但尹敏贤和女主的人设都是小时遭遇不幸经历后形成生人勿近外冷内热的性格,然后惺惺相惜。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有两个面瘫且遭遇相似、性格相似的主角。
看的很痛苦,剧情太磨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