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组的案子永远破不完。
用我有限的智力非常享受呗被科普得感觉。
查案时每件事都有细节方面的注意。
里面的故事往往含着当事人的温暖气息。
也就是说这些人物不是虚拟的,东邪西毒里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六组深入广大民间调查每一期故事。
非常吸引人。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突然孟佳就出去学习了?
突然冯艳就冒出来了?
表现平平,人物个性不强,戏份虽尚多,却非常的造作,生涩。
然后,又突然考上警校研究生,变成冯局的女儿消失了。
然后,下一集,孟佳又不打招呼地回来了,学习结束了?
按照现在通常的观念和逻辑,这冯艳这女演员,八成是被谁和谐了吧,上来露露脸?
这个桥段非常的匪夷所思,让人费解啊,暧昧啊。。。。
【重过故乡交旧少】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对《重案六组》这个系列,是有情结的。
多久以后呢?
久到,我再一次看“主旋律”,看公检法,是在《湄公河行动》和《人民的名义》里面。
虽然,这中间有《余罪》有《法医秦明》有《无证之罪》,但不是当年那个风味。
再回头,去看重案六组,就会觉得,真不错啊。
当然,当年看来,也是不错的。
只是当年没那么爱六组。
我更爱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大雪无痕》,是“反派可以这样写”的《黑洞》,是“警察可以这么彪”的《绝对控制》。
六组,不是我心里最好的。
但却是看得最过瘾的。
什么时候,连六组,也成了“情结”之一种呢?
《重案六组》第二部拍摄于2003年。
我念中学的时候,看完了第一部和第二部,就再也没有看下去。
大学的时候知道六组拍了第三部,后来隐约有印象又拍了第四部。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找来看。
可能是大学里有段时间,比较抗拒在网络上追剧,觉得守在电视机前一天两集的看,才有意思?
也可能是看了《神探狄仁杰》(又一个情结)第三部,有一种一言难尽的失落?
总之,我把六组的第三部放下了,这一放,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后。
2018年。
我已经很久没有一天两集的追剧,看电视剧变得理所应当地通过视频网站——追一部剧可能需要一周,也可能需要两年;我回过头去看,发现《神探狄仁杰》的3和4,还算良心续集——至少没像《法医秦明》那样,演员换得妈都不认。
于是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我也算是追过季杨CP的人啊——打开爱奇艺,搜资源,居然有,那么,看吧。
《重案六组》第三部的故事,就这样在我面前的小小屏幕上,开始了。
十年前的电视剧,画质不会太好。
不仅画质不好,整个画面,也都显示出一种“经费不足”的、灰扑扑的感觉——我曾一度调侃“这部剧穷得让我怀疑除了警服所有的戏服都是演员自备的”。
习惯了第一部的怀旧暖黄色和第二部的晴朗明快风,第三部让人一打开,心里的感觉就不太好。
再加上第一集季洁出场比较迟,前半集全是丁箭带着一群生面孔,我一度抱着“就当是同一个导演拍的另外一个刑侦片来看吧”,不敢期望太高。
直到杨震一推门进来,心里一惊:杨哥到底还是杨哥啊(杨哥二毛三了,但我后知后觉)。
但又想:只是个友情出演,开头露个面,再见就要到结尾了吧。
然后是季洁的背影,穿着件后来再没穿过的警用棉服,在人群中里,还是一眼就能认出她来。
屏幕里的季洁,一路走到六组办公室前,愣了一下,推门。
又是一推门。
从第二部结束这俩说“要开个理发店”,到这两次推门,剧里的时间走了五年,剧外,我的时间,已经走了十五年。
门开了,季洁看看四周。
重过故乡交旧少啊。
再看墙上,六组2.0版的合影。
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回头看看这张照片,太戳泪点了。
)而屏幕外的我却知道,“六组”的一部分,回来了。
这不是什么“同一个导演拍的另一个刑侦片”,这是六组,真是六组。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六组不会再拍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已经离世的旧友,在15年前送给我的、我从未拆封的礼物。
其实说起来,这部的“交旧”并不少,比起从一部到二部的断崖式换人,这部至少让杨震和丁箭出来过渡了一下(杨震:我只是过渡??
)。
但是,这部的“物是人非”感,最为强烈,因为,墙上的那些照片记得,因为,季姐她记得啊。
【故事里的事】凭心而论,《重案六组》第三部,作为刑侦片来说,还算是好看的,没太失六组系列一贯的水准。
节奏快,每个案子都有梗,大部分演员的反应和表现还是比较自然。
但是,但是,《重案六组1》里的那点“魂”,在这部里,有点“随着你远去快乐渺无音讯”的感觉。
比如,第一部包括第二部里,都有各路“神配角”,不说多有名,但一两句台词也能演得“有戏”。
到第三部,大部分配角还是能自然流畅,但有的,明显能看出就是在背台词。
还有,第三部里的六组“核心五人”,除了季洁和大斌之外,都比前两部差了一截。
陶非,编剧写得算是用功,演员也兢兢业业,奈何大曾杨震珠玉在前(大曾是人设魅力+演员功力,杨震全靠丁志诚的个人风格支撑,倒也不错);孟佳,能看出来编剧给了“戏”,但演员欠火候,让人非常怀念小白羚;王勇,整个糊掉,除了演员有点像江汉,再无亮点。
但大斌绝对是个惊喜。
模式化的故事和人物,发展到第三部,还能出个周志斌,演员还没掉链子,几处“神展开”(我和我的祖国、雍海、盯梢时救人)还都靠这个人物的个性去推,这就不容易了。
遗憾的是,前两部里那种“重案狗组特别六”的感觉,到这一部,基本上所剩无几了。
当然这一部一上来的风格也偏压抑,陶非季洁都各有心事,但是第一部的大曾季洁也没少糟心哪?
还是能苦中作乐,贫一贫,唱两句戏。
这一部里,那种松弛的“闲笔”就少了。
但也还是有。
比如季姐给大斌递保温杯:“周志斌同志,你得的是病毒性感冒,吃药一星期,不吃药一礼拜会痊愈的。
”(王茜这段感觉要笑场)再比如季洁“审”陶非:“姓名?
”“陶非。
”“哪个陶啊?
”柳组进来:“没错儿,是不是还得问问他,是哪个非字啊?
”“啊对,柳组长问你哪个非啊。
”然后到“神州状元散”案,终于有点“重案狗组”的味道了:
(感受一下我季姐的白眼)也有很多会心一笑的桥段:季洁诓拿着心电仪诓区小鸥是测谎仪;警察去调查骗婚女死亡事件但房东大妈只关心房租钱;陶非假装乞丐跪着爬去“报信”;杨震夜探季洁撞上大斌孟佳;季洁下乡变成“妇女主任”;季洁说“小花这孩子不容易如果来电话大家都知道怎么说吧”“照实说!
”……但是那个皮中带稳、人人都是段子手的“重案狗组第一部”,到底回不来了。
案子里,有些写得还不错。
我个人私心觉得最好的案子是“桥梁工程师被杀案”,那张“我是死者!!!
”的传真,真看得人半夜一惊,只可惜结尾稍稍尴尬了些;次则“拉杆箱藏尸案”,开头惊悚,破案细致,抓捕惊险,算是陶非办的最漂亮的案子;“二次刀口”案也不错,也是非常细致,背后的故事讲得也好——似乎这几个案子都是陶非的?
嗯,季洁主要负责跟王显民斗智斗勇去了。
这一季有王显民这个线索人物,算是在六组原有的格局上有突破,但后期王显民出现的频率过高,导致很多案子查到三环汽修厂就没了结果,影响单个案子的观看快感,其实不是没有调整空间的。
然后,王显民唱“我是一只小鸭子”那段,堪称全剧最惊艳(惊悚?
)桥段,氛围表演都好,整个人物瞬间立起来了。
但王显民和季洁的恩怨纠结,多到我有点想给他们单独剪条感情线……结果,我偶然间发现这俩演员之前合作主演过《无限生机》,瞬间露出“懂了”的微笑。
(然而《无限生机》里这俩的感情线也杯具了……徐海东果然是掐CP爱好者。
)
(在吓人这件事上,王显民必须有姓名)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王显民,作为六组系列出场最多、历时最久、最有存在感的反派,感谢他给这个故事带来的了连贯的线索,带来了虐心、惊悚、意外和悲欢。
就以一首很套路的打油诗,送给他吧:显民尽力了,我们不怪他:老婆不给力,手下战五渣,老莫二五仔,一心向警察。
刘欣杀父仇,操作很奇葩,怀胎又堕胎,把人当猴耍。
开个汽修厂,天天被盘查,前脚埋钞票,后脚就被挖。
再看看对面,满脸都哭花:季洁老刑侦,心思细如发,新仇与旧恨,憋着把你抓。
陶非思路广,有个好脑瓜,大斌空了大,反手就补杀。
孟佳小机灵,王勇武术咖,还有技术刘,碎纸也能扒。
老郑在支队,守塔又当家,杨哥虽伤退,后勤搞得佳。
这么一合计,赢面没有哇,你说你能行,你行你上啊!
【糖与玻璃渣】看了三季的《重案六组》,我终于得出一个混杂着血、泪和玻璃渣的“重案六组魔鬼定律”:感情线人人有,谁先幸福谁是狗。
季洁大曾线,大曾消失,季洁把大曾给忘了;江汉白羚线,唉;丁箭田蕊线,田蕊走了,丁箭脱了官衣儿;王勇孟佳线,目测第四部孟佳要消失,而王勇会忘了她;大斌小艾线,一首《我和我的祖国》送给他们……所以,你以为,季洁杨震躲得过吗?
没错,这俩是从第二部“官配”到了第三部,那又怎样?
你看杨哥推门进了老郑办公室,你看季洁推门回了六组,你看季洁气冲冲一推门,发现杨震在那里——你拍了照,你知道那是他们在剧里时隔三年之后的“终于等到你”……
等等!
BGM别响得太早了!
这俩互相友好问候完“你怎么在这”之后,就开始怼了!
连程序都不带走的!
怼着怼着,杨哥突然蹦出来一句:“你个已婚妇女还不赶紧回家做饭去!
”我去!
不带这么玩儿的!
我季姐啷个就已婚妇女了嘛!
编剧你来给我说清楚!
编剧:是你要我说清楚的哦,好,我说。
于是老郑说:“她觉得这辈子都没脸见你了,从此就调离了六组,随便就找个人就结了婚了。
”
也就是说……我季姐就算随便找个人,也没找大曾!
编剧你厉害!
古有“二桃杀三士”,今有“一台词杀两CP”,掐死季杨(其实只是掐休克了)还不忘把季曾拉出来鞭尸?
我给你跪了还不行吗!
编剧又要说了:不怪我,这个世界观里,压根就没有大曾,也没有江汉、白羚和黄涛。
所以你们季姐纠结的只是“杨震丁箭田蕊宝乐老郑加上她自己”的那个六组没了,要是再加上“大曾江汉白羚黄涛”,她这个虐的程度就……行行行,没有大曾就没有!
我季姐少受点虐就好!
但不过,她显然记得有个坑姐的妹妹季然,按理说,应该也记得路建华……编剧:那是因为我们还是要保留季姐“情路多舛”的人设,以便于她在“情感流”的案子里“感同身受”“以情动人”。
行吧,随便你了……所以,整个前几集,我真是一身内伤地在看,简直怀疑我看的不是“重案六组”而是“重案虐组”。
忍不住跟朋友吐槽:别的剧的感情线,好点儿的是糖里有玻璃渣,虐点儿的是玻璃渣里找糖;重案六组的感情线,是把糖在你嘴边一晃,你张嘴以为要吃到的时候,糊你一嘴儿玻璃渣!
然后一路看到第七集季姐离婚——并没有因此少虐点心,并没有。
因为,离婚那一场戏给我的感觉就是:季姐嫁得真的太!
随!
便!
了!
谭总吧,虽然长得还不算太丑,但离婚时那个磨磨唧唧畏畏缩缩的样子,还莫名其妙酸杨震一把……叫人哪个眼睛瞧得上!
想我季姐一辈子风风火火,居然憋屈到要跟这种男人领证,是绝望到了何种程度?
你以为领了离婚证,季姐糟心的部分就结束了?
并没有。
你看杨震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地打了个电话,心想着这小子倒是会找机会,结果,慈母笑还挂在脸上,杨哥就开始打脸了:
杨哥你这是什么鬼情商!
夫妻间就那么点事儿你倒是(趁着腰还没伤)早点跟季姐办了呀!
还“就因为你这脾气”,季姐没踹你算脾气好了知道不?
不说了,杨哥我转季曾党了再见了您呐!
什么你说这个世界观里没有大曾?
那我站季洁和王显民行了吧!
您哪儿凉快哪呆着去吧!
也不怪后来季姐放狠话:“如果你死了,我会爱上你。
”——杨哥你活着的某些时候,确实让人爱不起来啊。
但不管怎么说,到这里为止,季洁杨震线,写得还算比较饱满(血泪饱满也是饱满),人物的感情发展和心理反应也都比较自然(除了季洁去找杨震谈心那几次有点水)。
但是,从这往后,季杨线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节奏,一言以蔽之就是:拉郎配。
说起来,整个《重案六组3》的感情线处理,都很容易被带到一种奇怪的“拉郎配”节奏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佳王勇,一开篇,这俩还没在观众面前混个眼熟,就被大斌陶非给“定性”,说“我觉得他们挺般配的”,而此时两人基本没有互动;后来孟佳换了冯燕,还是没中断大家伙的“拉郎配”事业,非说人家“案子有戏,人也有戏”;大斌和小艾虽然开头有点粉红泡泡,展开的部分又好像完全不会写感情线,最后又落入“小女警心气儿高”的模式,一场意外直接死CP。
(其实,整部剧看下来,配角里还是孟佳和大斌比较有戏,互相抬抬杠挺有意思的,但编剧显然没把这俩往一块想;大斌和陶非的“感情线”也算有张有弛自然流畅,就是性别不太对……)
(陶非大斌一上来就带节奏)所以,你以为季洁杨震这个“中老年.白月光.再回首.两朝官配CP”,就能逃脱“拉郎配”的命运了吗?
你太天真了。
季洁离婚并跟杨震杠了一场之后,撂下一句“815的案子有什么进展我会跟你汇报的”,按说这段情感线就进入到了一个“僵局”的状态里,正常来说,需要一个契机来“破冰”。
也就是说,下一次两人的互动,要么“加重僵局”(接着别扭),要么“缓和僵局”(小规模示好),但绝对不应该是“突然和睦”。
然而,下一场情感线里,杨震和季洁是个什么状态呢?
是张局一副“懂你”的表情,跟杨震说,今天你生日,肯定找季洁去了吧;然后杨震带桥桥去警队,众人误以为杨震要包庇桥桥,迁怒于季洁。
这就很莫名了——这俩人的感情线之前还停留在私下闹别扭阶段,什么时候就“挑明”到连同事和局长都知道了?
而这两回(从季洁离婚到杨震生日)相隔了多久呢?
季洁离婚是农用车撞人案期间的事情。
农用车撞人案的前一个案子,即翟兰吸毒被杀案,发生在1月19号(同期,陶非那边的谢晓玲被炸案发生在1月18号)。
农用车撞人案-桥桥抢劫案的后一个案子就是肖倩雨案。
肖倩雨死于3月11号,失踪后约1星期警察开始调查,也就是说,当时是3月18号左右。
2008年的春节放假是2月6号-2月12号,这期间民政局不开门。
(警察局也不开门,所以没有这段时间里的案子。
)因为破案需要时间,案子和案子之间也有时间间隔,因此,姑且认为季洁离婚是在1月底-2月初,杨震生日是在2月底-3月初。
(所以杨哥是水瓶呢还是双鱼呢?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这两回也就相隔了一个月多一点。
就过了个春节,季姐和杨哥就不别扭了!
还过了明路了!
我就想问一句:你俩是靠春节互发祝福短信和好的吗?
接下来的感情线……突然又回到了某种“正轨”上。
季洁受伤了,杨震赶到医院去探望,这段的感觉一下就特别的“季洁杨震”了,包括季洁那句“怎么没有鲜花和水果呀”,杨震那种表面大咧咧直男范,内心着急关切的情绪,都很好,一下让人回到第二部开头小雪案里杨震撞季洁车的那一段。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段是以季洁说“他们该来了”,杨震匆忙离开为结束的,也就是说,他们这个时候还是不想“过明路”。
如果去掉前面“杨震生日”的部分(包括杨季电话调情),直接把“季洁受伤”接到“季洁离婚”“杨季互怼”这两个情节点之后,这个气脉就很顺了:一个突发事件,正好给“别扭”着的两人以缓和、示好、表达关切的“契机”。
然后,高潮来了。
杨震夜探季洁,撞上大斌孟佳——这还不是“重案六组的编剧”;杨震进屋之后强行打圆场,说“我当领导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兵啊”——这也还不是“重案六组的编剧”;但是杨震把季洁叫到门口,掏出了那枚子弹——拍案叫绝!
这特么才是重案六组!
这特么才是重案六组的编剧!
讲真,看到这一幕我是笑的。
傻笑,按暂停,拍照——整个沉浸在“我少女时期追的CP隔了大半辈子给我发了这么大一颗糖”的傻叉般的甜蜜中。
差不多半分钟后,才意识到:这是季洁的枪里打出的那颗子弹啊。
这是让季洁和杨震三年多没有相见,让季洁离开六组,让杨震离开六组,让季洁自暴自弃找谭总结婚的那颗子弹啊。
而杨震说,那是他的护身符。
看这个造型,只怕这三年,这枚子弹,他一直戴在身上。
杨哥,你每天都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这枚子弹呢?
心爱的妹子的枪打伤了你,还伤在腰上(还能性福吗),因此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也就算了,心爱的妹子连看都不来看你,然后还嫁给了别人,说起来又好像都怪你——杨哥啊杨哥,这三年你的心理阴影面积,只怕要赶上你发际线后退的面积了吧?
我笑不出来了,满心都是内伤。
果然还是那句话:重案六组的感情线,是把糖在你嘴边一晃,你张嘴以为要吃到的时候,糊你一嘴儿玻璃渣!
【我曾那么接近幸福】我一直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整个《重案六组》系列,都非常偏爱和擅长于写暧昧、写纠结、写求不得、怨憎会和爱别离,但是,不会写“谈恋爱”。
季洁和杨震终于还是开始谈恋爱了,从杨震的电话调情开始,或者从季洁下班之后一脸幸福地说“约会”开始。
但是这段恋爱,感觉像一个“空壳”:季杨正面互动时的情愫,甚至还没有“暧昧”和“互怼”阶段来得饱满和自然。
他俩唯一一次正儿八经的餐厅约会,季洁除了怼杨震一句“如果你死了我会爱上你”(这算……表白吗?
),其他时间都在聊另一个男人:王显民。
或者说,他俩真正有“私密感”的互动,基本都在聊王显民——从第二集聊到第三十五集。
王显民的存在感实在太高了。
季杨因为他而分开,因为他而重逢,因为他而一直有话题,最后季洁还因为他而靠在杨震身上睡着了……
这个节奏,真的太奇怪了。
以至于最后季洁跟杨震说“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怎么撑得下去”的时候,我内心的反应竟然不是甜蜜和温暖,而是一种诡异。
感情线推到最后,我竟然没有办法明确地从逻辑上理解:杨震为什么能“支撑”起季洁?
他的“支点”究竟是作为男友的情感安慰?
还是作为“前暗恋对象+亏欠对象”的存在,给季洁“复仇”的动力?
如果说是作为男友,他的“有效安慰”其实并不多,季洁每次去办公室找他,他说的基本都是片儿汤话;如果说作为某种“过去的牵绊”,他俩的疙瘩却又好像早已解开,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交往”了,季洁似乎也不必再过多纠结于“无法面对杨震因815受到的伤害”。
总而言之,这段“第二季遗产”,随着第二季的“远去”,渐渐地有一种“浮萍无依”之感,太过依靠编剧的人为架构,而不是自然工作状态下的碰撞和互动。
当然,当然,还有那颗子弹,那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那颗子弹惊鸿一现之后,在后续的情感线里再无呼应,连季洁私底下拿出来看一看的戏份也没有——白瞎了这么好一梗!
但是,不管怎样,重案六组到这里为止,拍了三季,将近一百集,终于扎扎实实地发了一颗糖——一颗能让观众暂时安心地吃下去的糖。
至少,暂时不必担心他们领便当、受重伤或者脱官衣儿——在第四部开始之前,还不会。
至少,他们还会坐在桌边,面对一桌子好菜——那是片头曲里给观众的约定。
“监视居住案”里,季洁一边照顾着婴儿,一边侧过头对二奶说:“我就是喜欢孩子,自己一直想要,也没有。
”
因为这句台词,我不忍心再看《重案六组4》。
我知道,第四部里不会再有杨哥,不知道是“被忘记”还是“领便当”;而季姐,从第一部一直母性爆棚到第三部的季姐,在第四部的时候,也还是不会有孩子的。
而那时候,在剧情设定里,她怎么着也该40岁了。
所以,就让时间停留在这里吧。
停留在第三部结束的时候吧。
停留在她的家里挂着杨震照片的时候吧。
停留在她37岁左右,如果准备要孩子,也没有太晚的时候吧。
至少,她曾经那么接近幸福。
【那些细节】细节1:老郑和陶非,是重案六组1.0到3.0版所有成员中,唯二“家庭幸福”的。
陶非:不是吧,我跟我老婆俩加班狂,也算家庭幸福?
老郑:不是吧,我买个球票还要背着你嫂子……六组1.0到3.0版众人:闭嘴!
陶非&老郑OS:都是同行衬托的好……细节2:季洁去车站接郑爱一和郑爱民,给俩孩子看了钱包里和老郑的合照。
在这张只出现了1秒的合照上,季洁和老郑穿的,是绿色的旧版警服(八九式警服)。
(季洁身边的不知是大曾还是江汉)而新版的藏青色警服,是99年发布、2000年开始大规模使用的(重案六组第一部应该是首批“换装”的警匪剧)。
老郑说过自己认识季洁快十年,也就是说,他在98年以后认识的季洁。
如果这里含糊一点,用一张他们穿着新版警服的合影,也完全可以说得过去。
但道具组没有这么做。
细节3:杨震跟季洁说,这个案子要破了,“我真得替六组谢谢你”。
他说的“六组”,不是陶非这个“六组”,是他当组长时期的“六组”。
是那个早已不存在的,由他、季洁、丁箭、田蕊、常宝乐组成的“六组”。
也就是季洁在最开始时,哭着说“六组没了”的那个“六组”。
那个六组,季洁记得。
杨震也记得。
【后话】这一篇文字,我从19年春节,一直拖着写到19年入夏。
还一直留着《重案六组3》的35集下半集和36集,准备写完之后再看。
潜意识里,我不愿意写完这篇东西,也不愿意看完最后一集,因为对我来说,那意味着重案六组这个故事的结束——如果不看第四部的话。
也意味着,我青春时期的一个部分,完结了。
但这一切终究要来,这一声再见,终究要说。
写完这段文字,我看了一下35集-36集的“最终话”。
总体来说,观感还是很好,作为季洁的个人秀来看,很过瘾。
六组的团战和小案子多,这样的案中案和个人秀,也是少见。
也许是仅此一次吧。
这一季,对季洁真的太偏爱。
给了杨震,给了王显民,都是偏爱。
节奏很好就不说了。
BUG的点在于,季洁既然在家里开了录音笔,完全可以在对话中有意透露出王显民身上有炸药的信息,不必等车子被截停之后才让老郑等人知道;而且以陶非老郑的经验和脑子,即使录音笔里不说,应该也能推断出,王显民之所以能够劫走季洁,肯定不仅仅是威胁到了季洁的生命(季洁绝对不会只为了自己活命就任由王显民带着自己溜警察),那么,极有可能是身上有炸弹或者其他有杀伤力的东西。
所以,季洁需要把车子喊停来传达“有炸弹”的信息,就不是很合理。
王显民居然还听了季洁的话,弃车溜走,就更是奇怪——他就没有怀疑季洁可能在诈他么?
既然警察能追踪到大巴车,弃车靠双脚跑路,也是迟早要被警察发现,劫持一个季洁还不如劫持一车人。
而且,还有一个BUG:王显民那么恨季洁,结果到最后,准备跑上国道的时候,居然没打算杀掉季洁?
这TM不是真爱能信?!
我真的要开始站王显民和季洁CP了……还有,季洁说手机有GPS定位,王显民你就信了?
也不想着跑远了再扔手机?
季洁身上就算没刀,藏个防狼喷雾都够呛啊(王显民:我季姐不需要防狼!
是狼需要防她!
)。
丢车、不灭口、路上说啥信啥,我只能理解为,编剧不想把最后的决战写得太难以收场(毕竟一集半要结束),各种给季洁降低难度系数。
但是王显民从水里爬起来,激怒季洁的时候,能别那么水吗?
王显民啊,你可是开枪杀过哥哥的人诶,你不知道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和仇恨是什么吗?
你不知道怎么说才真的可能让季洁开枪吗?
如果你不知道季洁和杨震的关系,倒还罢了,但是人家的合影都挂在家里了诶!
送分题啊!
这都不会做?
反正如果是我来写的话,这一段我绝对会让王显民渲染一下当年杨震中枪之后的痛苦和惨烈(王显民估计没看到中枪的场景,但可以形容一下惨叫声啊),然后顺带提一嘴“听说他当年很热爱刑警,可惜现在再也干不了了”之类的,最后总结陈词:“我当年用你的枪打了他,现在你可以用你的枪报仇了。
”——然后才是“真.天人交战.仇恨与理智.季洁个人秀之终极对决”好么?
然后杨震季洁才不算为了感情线而感情线好么?
然后那一声枪响才真的有悬念好么?
虽然这个“悬念”,看过六组第二部最后一战的人都能想到,是虚惊一场。
想想,第二部最后的一声枪响,炸出季洁那一声“杨震”;这一回一声枪响,炸出季洁一句“我最心爱的人曾经告诉过我”,也算完满。
案子也好,感情线也罢,BUG就BUG吧——事若求全何所乐,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样也好。
这样就好。
三年前与老六组有过交锋的一暴力团伙的漏网之鱼刘志被人发现死在家中。
其团伙头目的弟弟王显民也巧合地出现在了现场,成为了杀害刘志的嫌疑人。
郑一民立即将已经调到预审处的季洁请回——离别六组三年的季洁回到重案六组,心潮起伏。
季洁立即投入对王显民的侦讯工作之中。
虽然王显民装得很无辜,也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就是凶手,但是多年和罪犯打交道的经验和直觉告诉季洁王显民就是凶手六组老组长丁箭在破获一起连环绑架伤害少女案的时候,为了解救少女违反了刑事侦查程序和刑侦纪律。
因伤退到二线成为了分局法制处处长老六组组长杨震和督查许大队长前来六组调查详情,经过询问因为陶非的“证言”,丁箭承认自己违纪,要求处分。
杨震和郑一民正在讨论丁箭去留问题时,被门外的季洁听见,季洁推门而入,与杨震发生了激烈争吵。
重案六组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拍了三部。
2000年第一部;2002年第二部;直到2008年才拍的第三步。
这重案六组能拍到三部,是很多人都爱看,而且演员王茜又是自编自演,就连第三部杨震在里面的戏,也是王茜临时自编的,让杨震在里边客串。
《重案六组》一共三部我都追着看,太好看了!!!!!
重案六组3:丁箭:接替郑一民工作成为六组组长 因为殴打变态嫌疑人被调离 调查期间陶非说打人的是左撇子丁箭就是左撇子 陶非成为代理组长被群组冷落陶非:假干练孟佳:王勇:周志斌:借给陶非三万一直要账 雍海是他朋友 出首郑一民:升职支队长杨震:升职到分局成为督察杨处 与季洁一起了季洁:因为之前的八一五案件被请回协助调查 因为八一五案件杨震被开枪打伤的枪支是季洁的 季洁因此懊悔离开六组找了个认结婚 感情不和分居 后离婚 出尔反尔一会儿要回预审一会儿又回六组了王显民:第二部王显民去找王显仁一手下 手下被杀因此受到嫌疑被关押48小时 老婆玩牌导致女儿淹死在水缸 王显民让玩牌的几个人吃麻将 王显民被死者女儿给了一刀 女孩没有被起诉所以无罪离开 王显民告诉季洁背后的人叫罗汉第三部王显民开了汽修厂雇佣的都是刑满释放人员 王显民刀季洁家身绑炸药挟持季洁被季洁开枪击中腿部嫌疑人有枪 不到万不得已警察不让开枪 特警全副武装协助 季洁一枪打死变态警察合唱张局亲自抓的千万不能给张局丢人严重的特权意识 对群众永远横眉冷目
作为一个95后,小时候看重案六组有些害怕,现在重新翻看不得不说也太好看了叭。
对比现在的电视剧滤镜、妆容、服饰、布景什么的越来越精致,演员片酬越来越高,但是大部分剧情越来越拖拉,没逻辑,很多演员毫无演技可言。
还是原来的电视剧好看,剧情简洁紧凑,逻辑明确,人物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时而感人,时而唏嘘,时而幽默,时而气愤,真的很奈斯。
前几天买了重三的盘,这几天一直是盘不离眼的看……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把重三看完了……重三首先在视觉上就给我错乱的感觉,好像是《重案六组》、《无限生机》、《最高任务》、《婚姻诉讼》外加《羊城暗哨》的混合体……总按觉有这几部电视剧的某些影子!
看到了冉大夫、丁宁、钱律师、肖主任、裴森还有桑克宝……呵呵,还有那个当家的杜子同!
惊叹的是,小鬼头长大了……的确不是那么可爱了……这变化的啊,不禁让人感叹“光阴荏苒”啊……“徐家班”,这就是“徐家班”强大的制作班底,在一部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重三中,人物的改变错乱了我的神经……当我还停留在刘同学儒雅样子的阶段时,他却“离奇”的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却又“离奇”的变得很邪恶,邪恶的一条道走到黑……我恨王显民,恨他将子弹射进杨震的腰里,让心爱的两个人三年未见;我恨王显民,恨他对季洁所有的举动……可是,就是这么个可恨的人物,在重三中却是最出彩的……重三季洁变了,在原有的干练中多了份温柔,还有母性……一看到孩子就眼眶发红……是刻意这么写的剧本还是因为实际中某些事影响的?
剧中季洁一直在纠结着孩子,亲们对这孩子也是猜测纷纷,我也是没弄明白……她到底有没有孩子呢……猜测、胡乱狂想ing重三穿帮的地方其实很多……话筒也是满天飞……杨震的衣服也不对……杨震从始至终都一直穿着一件拉夫劳伦的polo衫没换下来过(除了那身警服外)……试问一个月只挣万八千块钱的警察会买一件拉夫劳伦的T恤?
要知道这T恤最便宜的一件还要900多大洋呢……估计重三老丁是自带衣服吧……经常看到他穿拉夫劳伦的polo衫……一买买好多的……O(∩_∩)O哈哈
1.大斌去救被强暴的女孩儿,那不是天经地义么,警察能眼睁睁看着不管么,王勇那是什么反应,还有队里其他人虽然也对大斌表示理解,但是这段戏总体的设计,台词什么的,没有传达出来,这件事本就应该这么办的效果。
这一段非常失败。
2.王显民结尾的一系列行为非常不合逻辑,最后去找季洁,完全不知道想干什么,说报复吧,过桥的时候也没有开枪杀季洁。
说让季洁帮忙脱身吧,完全没看出季洁发挥啥作用了。
如果不是老郑敏锐,路口不还是照样盘查么。
3.按剧情来看,王显民早就找到了东郊埋的那600万,为啥突然发狂似的杀了媳妇儿,绑了刘欣,把自己完全暴露呢?
最近重温重案六组,犹记得当初追得集集不落。
前两部真的还是超级好看,但这第三部断断续续看了半年,实在是是没劲了太多,剧情也太突出季洁了,干脆叫季洁的故事得了,一部剧得有一大半在展现她的能干,机智,更关键还有人情味,刘欣还有好几个嫌疑人反复欺骗,但她永远那么善良的相信她们,真是有点假,这时候你的判断力呢,无语。
还有那面部表情的特写也太多了吧,真是太没必要了。
而且剧情也拉胯了很多,好多时候表达的过于直白,不说出来,让观众去感受去明白道理,那是最好的,不是非要找个角色把它当台词说出来。
跟前两部比较,让人失望,不会再追了。
情怀系列…
宝乐怎么就死了,第二季被打伤那里我以为他不会牺牲,结果在第三季开头就草草交代了一下他牺牲了。唉:-(
好感度直线下降,简直是拿观众当傻子,干脆叫有人情味的季洁得了,够死了。
就这8.1分??? 情节稀里糊涂 犯罪分子像个傻子 实不怎么样 豆瓣这评分 什么玩意
四部里面。最差的一部 简直就是败笔
没有六组破不了的案子。
前三部真的好好看,停不下来,这几个组员都演挺好,不过年轻女组员不太行,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第一部的白玲。
不大记得剧情了,不过这一系列都不错
最优秀的国产刑侦剧之一,当年就是因为重案六组才迷上了国产刑侦剧!
但凡是这种警匪片,悬疑片,推理片,我通通都爱看的不得了。这部我也同样很喜欢!
还是童年阴影系列
魔性手机铃声233 杨季cp一本满足www 佳佳敲可爱www 看见王显民就害怕
一如既往好评,想不到丁志诚居然拍了两部,还跟季洁有了感情交集,让人很期待呀!
我只能说重案六组绝对是系列剧中的奇葩,看到现在三部还保持在水准之上绝对的厉害👍🏻,抛开对第一部演员的感情分,第三部拍的最好,希望以后的电视剧不要老是在小鲜肉上花钱,多磨磨剧本和演员的演技!这个系列里面都是糙老爷们,画质真实的不得了却依然好看!
比第一二部可爱的多。
得,我也成杨季一生推了,明明是客串却反客为主每集都被惦记着,杨哥人格魅力可真够大的。案子感觉也比2好,连长的陶组萌帅,虽然在杨哥光环下作为主角的存在感低了点儿咳……配角也都讨喜,尤其王显民演得是真好。最主要的还是,杨季真特么萌!杨大处长秃了都帅!(喂)在刑侦剧里为中年人的绝美爱情流泪!
流水的六祖,铁打的季洁
这么烂的剧情为啥这么高评分
爆炸犯哥俩一个二 一个更二 能挑点儿贵的群众演员么 我k
王显民真的好帅….磕1s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