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追求的成仙,与道家追求的天道。
看似殊途同归,实则两不相干。
这是一家之言,是题外话。
再说说我关于这片子看到的东西。
想成仙的是那两个双胞胎姐妹,她们之前在真仙观里修炼。
前一世,或者前几世,修得一些火候,但是渡劫还不够,所以当时没有成仙,而是尸解之后放出元婴,转世成为十七年前的双胞胎。
两人出世的时候,碰到意外,死了一个,而这一个不知为何,用活下来的谢亚理的话来说,就是胎中成仙了。
而谢亚理则需要继续修炼渡劫,通过杀人魈来成仙。
黄火土前世与她们两个,有没有渊源,不敢乱说。
但他是这一世里,谢亚理成仙的关键,因为他代表的就是火土两气。
有人说,黄火土也是要成仙的,还说和片子里提到的黄大仙有关。
但,黄裳在传说中已经成仙千年,得到民间香火供奉了,按道教成仙逍遥的理论,是不可能再入轮回的。
那谢亚理临死也就是成仙前,说黄火土也能成仙,要带他一起走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报答这人带来的火土两气。
至于反复说的安排好了的,是谁在安排,而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答案就是那个已经成仙的妹妹。
她在那片子中反复出现的离奇枪击案里,夺舍了黄火土的女儿,救了黄的女儿,还让子弹离奇的转弯,杀死了黄的妻舅。
从这里开始,一直到黄的女儿开口喊爸爸,都是这个成仙的人霸占着黄的女儿的身体,而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她的道友或者说是她的姐姐谢亚理在这一世成仙。
也正是因为这个没有正面出现的仙人的存在,谢亚理才招揽到信徒,把前世所居的道观搬来,还帮助谢亚理闭关修炼和杀死五个人魈。
仙人的计划就是把代表火土二气的黄火土,引入局,在最后关头,让他送谢亚理一程,完成升仙的仪式或者说最后的历程。
最后,仙人完成了计划,原本准备带黄火土一起走。
但重新掌控自己身体的黄火土的女儿,一声爸爸,把黄火土喊了回来。
他有了爱,有了牵挂,就不想成仙离开了。
而导演也在最后打上了四个字,有爱不死。
对,这里面讲的成仙其实不就是死么?
双胞胎中的妹妹生下来就死了,她姐姐反而说她是直接胎中成仙,而谢亚理最后被黄火土乱枪打死,则也是成仙的最后一个仪式。
追求天道是道家的一种学术研究,而成仙则是道教对于凡人的一种宗教诱惑。
成仙又被称为得道,两者混为一谈,也就显得格外扑朔迷离了,但它的魅力,又正是来源于这种看之有物,触之不得的神秘感。
相辅相成又有所冲突
道教追求的成仙,与道家追求的天道。
看似殊途同归,实则两不相干。
这是一家之言,是题外话。
再说说我关于这片子看到的东西。
想成仙的是那两个双胞胎姐妹,她们之前在真仙观里修炼。
前一世,或者前几世,修得一些火候,但是渡劫还不够,所以当时没有成仙,而是尸解之后放出元婴,转世成为十七年前的双胞胎。
两人出世的时候,碰到意外,死了一个,而这一个不知为何,用活下来的谢亚理的话来说,就是胎中成仙了。
而谢亚理则需要继续修炼渡劫,通过杀人魈来成仙。
黄火土前世与她们两个,有没有渊源,不敢乱说。
但他是这一世里,谢亚理成仙的关键,因为他代表的就是火土两气。
有人说,黄火土也是要成仙的,还说和片子里提到的黄大仙有关。
但,黄裳在传说中已经成仙千年,得到民间香火供奉了,按道教成仙逍遥的理论,是不可能再入轮回的。
那谢亚理临死也就是成仙前,说黄火土也能成仙,要带他一起走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报答这人带来的火土两气。
至于反复说的安排好了的,是谁在安排,而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答案就是那个已经成仙的妹妹。
她在那片子中反复出现的离奇枪击案里,夺舍了黄火土的女儿,救了黄的女儿,还让子弹离奇的转弯,杀死了黄的妻舅。
从这里开始,一直到黄的女儿开口喊爸爸,都是这个成仙的人霸占着黄的女儿的身体,而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她的道友或者说是她的姐姐谢亚理在这一世成仙。
也正是因为这个没有正面出现的仙人的存在,谢亚理才招揽到信徒,把前世所居的道观搬来,还帮助谢亚理闭关修炼和杀死五个人魈。
仙人的计划就是把代表火土二气的黄火土,引入局,在最后关头,让他送谢亚理一程,完成升仙的仪式或者说最后的历程。
最后,仙人完成了计划,原本准备带黄火土一起走。
但重新掌控自己身体的黄火土的女儿,一声爸爸,把黄火土喊了回来。
他有了爱,有了牵挂,就不想成仙离开了。
而导演也在最后打上了四个字,有爱不死。
对,这里面讲的成仙其实不就是死么?
双胞胎中的妹妹生下来就死了,她姐姐反而说她是直接胎中成仙,而谢亚理最后被黄火土乱枪打死,则也是成仙的最后一个仪式。
追求天道是道家的一种学术研究,而成仙则是道教对于凡人的一种宗教诱惑。
成仙又被称为得道,两者混为一谈,也就显得格外扑朔迷离了,但它的魅力,又正是来源于这种看之有物,触之不得的神秘感。
相辅相成又有所冲突
五星一星出格,二三四星淹没。
影片很压抑,特别是在没有背景音乐的前半部分。
关于穿过五狱而成仙的那块,让我想起了那些打着成佛的旗号而杀生、淫乱求供养还百般抵赖的密宗。
这个世界是一场虚幻的真实?
或者,这个世界只是一场真实的虚幻?
当你认为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可以像影片中死者体内的高水平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所营造出的感觉一般,你可以身临其境,或在地狱,或在天堂,只在一念。
如果你认为它是假的,那它便是假的,可以像那些视人命如草芥、杀人不眨眼的信徒一样,你可以毫无怜悯之心,在你看来,这些被杀之人便是阻碍你成佛、成仙的邪魔所幻化,杀之如超度。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淫僧』、『妖道』的记载,读之令人咋舌。
他们在干嘛,很简单,他们在按照自己的信仰去修炼,但是他们理解错了,修偏了。
当到了一定层次之后,这个层次往往还是那些长老级的家伙才能攀到的,他们便开始离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远,至于亲情友情之伦,一概弃之。
人在为了脱离概念的窠臼而不断抛弃概念时,很容易陷入另一种无形的窠臼,那就是『皆非』的窠臼,陷在里面了,那就是死在了求仙的路上,换句话说,变成了另一种也具有法力的东西:魔。
『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这句我在《大般涅槃经》里面看过,是世尊对迦叶所说的偈语。
原句是『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道家时常引用佛家的话来说明道理,这点无所谓,都是同一种智慧。
不过感觉编剧对偈语的刻画是侧重于后半句了吧,所以梁家辉在被迫吸入那种致幻的霉菌开始『离形于体,至于神游』之后,又被对女儿的爱怜之力拉了回来,最终还是没死。
据说,影片的原先结尾是模仿了道家用语,少阳太阴,有爱不死,内地放映的则是佛偈。
编剧挺有意思的,也真不容易了,扒了这么多经书能找出两句道理类似的话来,一个港台用,一个内地用。
影片中的那位双瞳的妹妹,应该是没成她希望的『仙』。
虽然貌似是『离于爱』,实则是『弃于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再怎么『勇敢』也还是堕入了幻相之中,枉费了双瞳这么好丹身。
『离于爱』是让人看清楚、看明白,便是『实观』,可以实观了,便是『观之以无常』,当人懂得了之后,便不会为之生忧为之生怖,遂畅行无碍,着而不染。
但是如果认为自己懂了之后便反其道而行之,恨之恼之欺之杀之,实则还是换了一种形式为之忧怖,根本没懂。
她那胎死的双瞳姐姐,应该也是离仙差着微妙的一步,只是脱去了肉形而飘着,这对双瞳姐妹原本是要借着前世累积的机缘而成仙的,可惜了,这次要堕入地狱最底层了。
不过那貌似成仙的梁家辉在影片情节上就弱了,难道只凭一个黄火土名字就算是有宿缘了?
即便是影片穿插着刻画他铁面无私、他如何富有爱心,都还欠缺笔墨,有拼凑之嫌。
不管再怎么说,这部不到两小时的东西可以把这些深奥的概念罗列一遍,拍得紧凑,可以啦,算比一般说教的片子好多了。
我也用一段偈子做结尾:『爱别离时。
心不生恼。
观无常故。
受乐受时。
心不耽荒。
观苦无常』-《优婆塞戒经》
一般恐怖片来说,都是通过恐惧的尖叫和扭曲的脸孔来营造一种我们称之为“恐怖”的气氛。
《双瞳》虽然没有什么尖叫,但是却有一种与某时某刻的内心极其相似的感觉。
它的某个情节,某个地点,某种意念,好像我们在哪见过,在什么时候想过……色调灰得发绿。
导演在不断地给我们灌输一种压抑、调避、深沉以及无奈的气息。
梁家辉的演绎无可挑剔。
把我们渐渐带入这种境地,很想了解这个经常不回家的警察的过去及他的个人。
他骨子里的不甘心让他重新站了起来,直面自己的过去和内心。
高楼大厦中电梯后的神秘的道观,让人觉得阴深叵测。
伪道者对警察的屠杀是邪恶的全面铺开。
多人的离奇死亡、伪道者的聚会、大屠杀等,都给人视觉上的调侃,其实,真正让人觉得心寒的是看不见的某东西,驱使使人偏离正道。
那种东西,通常叫做心魔。
最后,具有双瞳的白皙的女子,使黄火土在各个片断中穿梭之时,才发现很多东西豁然开朗。
即使害怕,不想面对,但是到了面前的时候,也就坦然了。
放下能放下的,没有了欲望、内疚、执著、她能拿什么来要挟你?
心里背负着这么多负担,怎会不阴暗?
《双瞳》要告诉我们的,远不止于此……
不会严重剧透且为一家之言--- 有些导演运用了一整部电影或几部电影的篇幅可能无法表达出电影或者导演本身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如最近台湾的热门片《艋舺》,有人说这是一部台湾本土黑帮史诗片,有人说是青春爱情动作片,这些略带噱头的标签无疑只是为了迎合商业市场,这部电影质量好坏、主题清晰模糊其实在广大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观众中早有判断。
有些导演只运用了电影中的某些场景或对话来揭示影片所反映的主旨,我说的就是今天看过的这部早年被出品商、媒体等宣传为恐怖片的《双瞳》。
对于台湾片,特别是台湾的商业片,看多了如朱延平导演的系列商业片,让我对这类只为圈钱水准在及格线以下的电影嗤之以鼻,甚至极度反感。
而像侯孝贤、杨德昌等艺术导演的作品,其缓慢拖沓的节奏,矫情的表演让我始终对台湾片敬而远之。
所以在自己未看电影的名单中,台湾片积压得比较多。
今天有兴趣拾起《双瞳》这部电影认认真真的观看源于在时光网上无意间看到的一篇关于内地青年商业导演宁浩对去年参加电影《风声》首映式的一个采访。
《风声》是台湾导演陈国富和内地导演高群书联合执导,原本以为是在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下,影片才得以既卖好又卖座,但宁浩在采访中只字不提高书群,让我有点狐疑:“《风声》太精致了,以中国当下的制作水准可以做出《风声》这样的商业片很难得,从各个角度来看它都精致而完整。
所以我压力也很大,还要向陈导多学习。
希望通过《风声》我学得更成熟”…“我觉得华语影坛最牛的人就是陈国富,他的《双瞳》太牛了。
”宁浩说这番话的当下,我可以理解为电影人之间的互捧互帮,但这番话中从头到尾只提到了一个导演陈国富的名字(要么就一起捧高),并且指出了这个电影的前作“太牛了”,使我相信这是一句肺腑之言。
看来要找到《风声》真正的灵魂,势必要一睹《双瞳》的风采来寻找答案。
《双瞳》当初在上影的时候是被定为于恐怖片的,所以在看这部“恐怖片”的之前的心理是做好了导演会设置什么样的场景或气氛来恐吓自己,结果影片没有如我所愿的按恐怖方向发展。
而是叙述一个被下调的中年落魄警察(梁家辉)和FBI调查员David Morse以及一帮满口台语粗话的刑警调查台北市接二连三发生的离奇命案从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和调查并行的一条线索是梁家辉自身的家庭婚姻状况,两条叙述线索相互穿插交织,结合到位。
直到案情快要揭开谜底,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接踵而来……影片灰蓝的色调把故事发生的炎热夏天描绘得十分阴冷,导演和摄影师娴熟的镜头语言以及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将影片的升华到一个社会、宗教的高度。
男主角梁家辉的小舅子因为贪污黑钱被梁正义揭发而导致自己被调离、办案刑警人员敷衍了事反映的台湾行政机构中广泛存在的政治问题。
而对于每次宗教谋杀的细致描写更是把台湾人狂热迷信宗教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最后是以“爱”结尾的,梁对家庭的冷漠其实是说明了他想用最理智最努力的工作办案想让家庭变得更好的这种无私的爱;凶手为了达到宗教迷信的目的疯狂杀人是一种对信仰的疯狂的爱。
太疯狂的爱或太无私的爱其结果都成为了影片最后难言的叹息。
优点:《双瞳》剧本扎实,剧情丰富、角色鲜明,将生活、婚姻、事业等刻画得平易近人,其宗教、国学描写更显示了编剧的深厚功力;导演陈国富的手法沉稳有力,如《风声》一样紧张好奇,让人在观影中时间不觉转瞬即逝,快结尾时的一场大型搏斗相信诸如CULT片代言人的Quentin Tarantino和Robert Rodriguez也会刮目相看。
遗憾: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充裕的投资让影片的特技显得过于逼真(习惯了华语片粗糙的CG技术);杀人桥段解释不清,和同类型的《七宗罪》的宗教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同,导演用隐晦的有神论方式来模糊了这一点,细心而且较真的观众可能会有些抱怨。
这或许就是该片在很多地方被低估的原因吧。
《双瞳》看完了,答案找到了,在充裕的资金下,在实力强劲的团队合作下(影片结尾字幕中出现了叶锦添、黄岳泰等华语片顶级幕后),陈国富书写了一个华语片的神话,而这神话的诞生距离电影市场春天的今日已有八、九年之久。
在烂片充斥的现时,在它们不断折磨观众、挑战观众品位底线的今天,我不禁要问:陈sir,《风声》过后,你的下一部作品还要等多久?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有许多无法言说的迷团,就象复活节岛上的石头人像一样,茫然地注视着现代的文明,而无法言说远古与现实的纽带,任文明的断层成为横亘在人类心中莫名的隐痛。
孤独地漂浮在我们脚下的台湾是否也有这样的隐痛,至少在陈国富这部《双瞳》能看出他的迷惘和困惑:高科技的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甚至被斥为迷信的传统文明共存一地,两者都在人们的意识里交锋,却又无法找到彼此的出口,人们对传统的敬畏和现代文明的依赖,最终演变成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台北,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的离奇命案: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在三伏天被发现冻死在办公室内;立委的情妇被烧死在家中,房内竟然完好无损……他们彼此之间毫无关联,但都在道德上有所亏欠,案件显示出有灵异现象,但是依赖于现代科技的刑事警察们能揭开迷团吗?
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的陈国富,之前的〈我的美丽与哀愁〉《国中女生》和《征婚启事》已经是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作,此次的商业味颇重的〈双瞳〉是他首次担当大制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的尝试,也许最终的结果并不能十全十美,但所幸的是陈国富并没有让我们这些曾经热爱台湾新电影的观众失望,透过这个俗套的故事让我们开始思考一些我们不曾注意的文化断层,尤其是在现代与传统如此激烈交锋的华人世界。
双重文化的双重结构 首先,作为中国人本身而言,自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灵异鬼怪故事的氛围之中,这已然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身处现代社会,但是这种所谓的迷信作为中国人文意识的一部分,早就以遗传的形式深深植入到几乎所有华人的潜意识里,这也许就是我们都有的迷信情结吧。
《双瞳》首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古一今两个灵异故事的奇妙映照。
影片中真正的幕后凶手是一个先天眼生双瞳,具有某种特异功能的女子,以她为中心的教派组织为了所谓的得道成仙的目的,以现代的高科技的手段制造出一种类似于高浓度毒品的霉菌,使受害人产生强烈的幻觉,将其残忍地杀害,以符合道家得道成仙所必须经历过程。
而他们这一有预谋的行为背后,竟然源自中国古代一则道家传说:古人黄商目有双瞳,能找到人魈(因道德上有所亏欠,而处于不生不死的所谓的恶人),炼丹捉之杀之,功成而得道成仙。
古今两者的行为动机如出一辙,传说与现实能取得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对位,并在对照中得到了彼此的佐证,从而直击国人的迷信情结,令人不寒而栗。
在影片的结构上采用了明显的复线叙事方式,但是陈国富处理的还算到位,虽然有些地方交代的不够明了,但是能在如此阴郁的主题下将这个枝蔓较多的故事交代清晰已经很不错了。
在家庭危机、案件进展、文化冲突等多线条中,较明显的是在案件本身线索下所突显出的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对比。
就案情本身而言,影片的一条线索是美国来的警察凯文以西方人特有的客观精确的调查分析,将笼罩在案情上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揭开,直捣灵异现象的真面目。
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是警官黄火土通过求证道文化学者,在对道家派生文化的探询中,找出凶手作案的动机。
可以说,这样一中一西两方面相互诠释,既找出了凶手怎么干的作案手法,又找出了凶手为什么干的作案动机,因此观众在情节的推进过程中运用自身的思维将两条线索、两种文化进行对位重组而使案件的脉络逐步清晰起来。
不能不说,陈国富很聪明地将一个俗套的故事通过双重隐线,在多线索的叙述中,放置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两者彼此对照、冲突的文化氛围中,开启了一道通向人类心灵深层恐慌的通道。
这也许是片名“双瞳”的另一层含义吧。
断层的隐痛 在华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
面对着潮水般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和思维定式中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其自身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继续生长的土壤,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文化断层。
开着现代的高级轿车,却要在车座上方悬挂辟邪的信物;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内却因为暗藏一个原版的古道观而别有一番洞天。
中国人的迷信情结似乎从来没有因为现代化的脚步而有衰退的痕迹,两者的畸形嫁接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全体华人潜意识中的惶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玄而又玄的内容成分,它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并作为民族的遗传性特征保留下来,因此,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保留着许多说不清楚的所谓的迷信成分在里面。
但是,以西方工业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在短短的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而传统的东西由于忽然的停止而与现代文明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两者在同样的世界内并存,在人们的心理深处对立、冲撞,又很难在彼此中找到相互融合的生长环境。
缺乏过渡的文化心理断层和无所傍依的心理状态也正是人们心中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慌。
影片中的邪教组织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深层的恐慌而导致的无可依托的精神状态而吸引了大批的信徒。
传统的玄学与现代的科技没有正确地对位,现代人的精神在任何一方都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托而出现的信仰危机,正是邪教组织大行其道的真正原因。
影片正是唤醒了人们深层的恐慌,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趣的是,在对待东西方两种文明的问题上,导演陈国富安排两个有意思的情节表明了他的态度:其一是,道学专家向黄火土表明,若他在外星人和鬼神之间选择,他宁肯选择鬼神而不是外星人,表明了作为华人学者本身对于传统人文中玄学所持的肯定立场,另一个是,美国专家凯文因为公开表示不信鬼神而受道家拔舌狱的诅咒而亡。
很显然作者本身对于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抱持着某种否定的态度。
虽然在影片的最后,他通过道家文形衍生出的“有爱不死”的字样,来调和影片中涉及家庭、感情、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使之能呈现出完满的结局,但是这却是一个并不令人信服的注脚。
暴露出作为影片的作者,陈国富在试图多方面挖掘多方面人文内涵的同时仍然没有跳脱出文化心理断层所带来的疑惑。
大腕集团作战 作为一部典型的国际级大制作的电影。
影片在各方面都保持应有的水准。
梁家辉、刘若英、大卫.莫斯的表现都体现个各自应有的水准,但是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戴立忍饰演的那位配角警官,其粗犷、坚毅的鲜明性格在一大堆阴郁的角色中分外跳脱。
美术指导叶锦添再一次发挥了其独特的影象美学,在世界大楼内修建的道观成功地营造出极具视觉反差的效果,只是不知道那位“女教主”在造型上酷似周迅,是他有意为之,还是因为做了小丫头太多的电视剧一时拔不出来。
第一次掌控国际集团作战的陈国富在处理结构的均衡和内容的深度上并没有让人失望,重要的是他还保留了作为独立电影人对于文化和人类情感心理应有的关注和思考。
虽然影片并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思考空间,但也许正是因为它留下的漏洞而提供给人更多的思索机会。
《双瞳》这部电影,算是中国恐怖片中的佼佼者,在我心中是中国恐怖片中最好的一部。
剧情上大家各有偏差,一个人一个看法,而我所理解的剧情,是这样的,无论对与不对,好与不好,都是我个人理解,希望能帮助没看懂的人。
谢亚理和她的姐姐,前世本是交阯的两位道人,他们在交阯真仙观修炼了许久之后,要渡劫才能升仙。
两人于当世可能无法渡劫,所以投胎转世,双生在一母体中。
再投胎之前,两人已经安排好了转世之后升仙渡劫的所有事情,由出土的石碑可以看出,谢亚理正是按照石碑上的图去寻找人魈的名字的。
姐姐的那位道人可能修为比较高,所以在母体中的时候就已经得道升仙(谢亚理后来跟医生说的话中得知),她的劫可能就是母亲难产,她死亡(升仙)。
而谢亚理活了下来,继续前世的安排,一步一步的升仙,她的一步一步就是通过双瞳寻找人魈(犯了罪恶,不人不鬼的人),把人魈打入地狱,然后自己升华。
由石碑和黄火土的分析得出,人魈的名字分别是“富——妙——景——旺”,然后是一位“不信鬼神者”,谢亚理毕竟还未成仙,所以必须要有人帮助她才能完成这一步一步的计划。
除她姐姐暗中帮助之外,她还找到了她前世的弟子,也就是两位海归博士,林道生和黄一锋。
之所以认为这两人前世就是他们的弟子,是因为他们的名字推测而来。
谢亚理找到了这一世有钱有科技的弟子,让弟子去找信徒从而帮助她杀人魈,并且把真仙观带到自己身边,帮助自己闭关修炼。
谢亚理腹部的虫菌,之所以要用谢亚理的身体来培养,就是因为谢亚理是仙身,在她身上培养的虫菌,才能让人的幻觉按照她的意图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受害者所看到的幻觉是不同的原因。
学者说“在道教一派中,主张地狱有五种,就是寒冰狱,火坑狱,抽肠狱,剜心狱,还有拔舌狱,经过五狱劫数试炼后,就是第六道,修炼成仙”。
而人魈只有双瞳才能看到,所以谢亚理通过双瞳找到了人魈,并把人魈推入五狱试炼。
而人魈的名字必须按照石碑上的对应名才可以。
所以就是富(工业污染的大老板)进寒冰狱,妙(破坏家庭的情妇)进火坑狱,景(走私军火的景教传播者)进抽肠狱,旺(不孝贪财的孽子)进剜心狱,FBI(不信鬼神者)进拔舌狱。
这五道试炼后,就是石碑的第三张“少阳太阴”,学者说了“从天干地支图里,少阳太阴代表两种节气,这两种气,代表从五月到七月,也代表火和土”。
所以,最后这个少阳太阴,说的就是我们的主角——黄火土。
其实谢亚理和姐姐一开始就找到了黄火土,妹妹被劫持的时候,子弹90度转弯,就是谢亚理的姐姐暗中操作的,谢亚理的姐姐虽然成仙了,但是也要继续帮助谢亚理成仙,所以谢亚理小时候说能看到姐姐,所以后来妹妹去医院时候,自己跑去看姐姐的标本而不是谢亚理,因为当时操作子弹的是姐姐。
黄火土说妹妹看到了鬼,看到的其实不是鬼,而是仙。
后来妹妹一直不说话,也是姐姐不希望妹妹把看到自己的事情说出来扰乱计划,所以才暂时不让妹妹说话。
而姐姐为什么要保护妹妹,其实是在保护黄火土。
在最后黄火土和谢亚理对战的时候,谢亚理给黄火土看了一段幻像,就是子弹打中了妹妹的头,而后来黄火土妻子也因为这个自杀了,像黄火土这么爱妻子和女儿的人,如果妻女都因为他的举报而死了,他也一定不会活下去了。
所以如果谢亚理姐姐没有操作子弹,黄火土会死,就不能在后来为谢亚理所利用。
谢亚理给他看这段,也是提醒他,其实我这是我们早就安排好的,我们一直在暗中保护着你。
很多人纠结谢亚理的信徒们为什么要对警察大开杀戒,其实就是保护谢亚理飞升而已,尤其是林道生和黄一锋,他们身为前世的弟子更是要加紧保护谢亚理飞升,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对谢亚理深信不疑,很虔诚,所以不存在姐姐对他们的控制和谢亚理对他们的迷幻。
在五狱试炼之后,就是谢亚理引黄火土杀了自己,送自己最后的飞升,谢亚理说的很明白,“你是来送我的吧来吧”,所有的幻境都是为了让黄火土向自己开枪,送自己,幻境里很明显的传达了,如果你不开枪,救了我,妹妹将永远不说话,你的家庭永远不会幸福。
最后“少阳太阴”终于开了枪,送谢亚理完成了飞升。
其实黄火土本来也可以因助仙人飞升而也随着仙人一起飞升,为什么他和那些人魈一样都是助谢亚理飞升,那些人魈却不能飞升,因为那些是人魈,他们在道德上有所败坏,当然不能成仙,而黄火土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助仙人飞升的根基就不一样,而且他是最重要的一环,他是难得的“少阳太阴”,所以他可以随谢亚理一起飞升,如谢亚理临走之前所说,“你也会跟我一起走”。
可是黄火土心中有爱,他在妻女的召唤下,放弃了飞升,重回了人间。
因为爱,他没有飞升成功。
这也是最后碑文上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
————————————————————————————————————————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一下,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部电影直接带入道教,认为道教就是这样的,道士就是这样的,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这篇影评都是基于电影里的桥段分析出来的,并没有抹黑道教的意思,认识我的人也知道我是肯定不会去做任何抹黑道教侮辱道教的事情。
还有再次感谢大家对我影评的喜欢———————————————————————————————————————— 我想说一下抄袭的事情,从我14年发表这篇影评的那天开始就陆续收到过好多人举报给我的抄袭我影评事件,先谢谢这些举报给我的豆友,谢谢你们对这篇影评的喜爱与关心。
抄袭的人有来自B站的,来自知乎的,来自微博的还有来自公众号的,而且有些还是拥有许多粉丝的大V级人物,例如这位
虽然他在我的影评之上加入了自己的语言,但也不难看出其中的重合度,而且我只是截取了两张做例子而已,更多的我还没有截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想问这位道兄“偷”影评的时候,有想过祖师爷的教诲吗?
能不丢道教的脸吗?
这些人在未通知原作者的情况下厚颜无耻的把人家的东西拿来用,并享受着粉丝对他们的赞美,甚至是收取相关收益,说实话,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不用说豆瓣影评,就是那些被八出来的抄袭小说,也不在少数,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受害者而已,我看着大家给我的举报也无能为力,当初有人告诉我微博上那位加V的“刘哔电影”做的一篇关于《双瞳》的解析是抄袭我的影评,我当时有用微博给她发私信质问他,然而并没有什么回应,虽然生气却也很无奈。
这些人就是上学的时候抄作业,考试的时候抄别人,得了高分还洋洋得意的人长大了而已,骨子里就是个没有才华又贪慕虚荣的蛆。
我来说说我写这篇影评的初衷,我在还未加入豆瓣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这部电影,印象很深,后来我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由衷的喜欢,然而翻遍了当时的豆瓣和其他电影网站,包括百度贴吧,都没有一篇跟我观点相似的影评,注意没有一篇,而且许多人因为没看懂而打了低分,当时的豆瓣总评分是6.5分,让我为这部电影可惜,于是我才决定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帮助那些没看懂的人。
这是我当时发的微博
影评发出后很荣幸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而且因为这篇影评关注了我,我收到了许多希望能看到我更多影评的豆邮,然而我让大家失望了,一是实在是太懒了,二是确实很难再有哪部电影,我觉得很好,但影评区和我观点不一致了。
而且我玩豆瓣的目的不是博关注,我只是把豆瓣当成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的私人地方,包括给电影的评分都是绝对按照个人喜好和标准评的,也有一些刷分的水军公司让我帮着给快上映的电影刷分,昧着良心写影评,我都拒绝了,所以《关于双瞳》这篇影评绝对是真情实感的记录了我的观点和想法,并且没有丝毫个人目的。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发泄一下对抄袭者的不耻,也希望再想厚颜无耻的人看完有那么点羞耻心,珍惜下别人的劳动成果。
就这样。
————————————————————
再回答一下这个疑问,我敢保证我当时写这篇影评时候豆瓣上没有一篇影评逻辑和我对的上,所以我才自己写了一篇。
至于为什么现在出现了时间比我早的和我逻辑一样的影评我不清楚,影评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完没有时间变化,还维持在第一次发布的时间,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
但即使修改了,是因为看了我影评后修改的还是本身他自己又有了新的想法修改了那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反正我的第一版就是这样。
底下评论里也有人说我在当时是唯一一个逻辑对的上的。
如果当时那篇影评内容和现在的一样,我觉得这个人不会这样评论。
所以不用再来质疑我了。
恐怖悬疑片,我就这部看了第二遍,梁家辉演技杠杆的,看他演戏是一种享受。
这里刘若英这个女配也是非常不错滴。
我看第二遍,是因为想看折二人飚戏。
我不明白豆瓣为啥评分这么低,一直觉得豆瓣人有点崇洋媚外,很多国外的烂片分数反而偏高。
有些说烂片的人,应该看的都是删减版,网上大部分高清都是删减版,我看过一个删减版就少了5分钟啊,有时候少了一分钟,一个镜头,电影就失去了它的魅力和境界了,更何况是5分钟,把这部电影的精华精彩都删掉了。
原谅我第二遍看得是删减版,看到一半,老觉得缺了点什么不尽兴,直到发现少了最精彩和触目惊心的道观互砍,才恍然大悟,急忙找来当初的完整版来看,删得实在太过分了,简直删的不知所谓。
没有看过113分钟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评判这部电影的。
在同事的推介下 ,刚刚看了双瞳,一般是不看恐怖片的,因为害怕怕题外话说完。
电影本身不知道怎么说。
社会写实做的不错。
但是电影是整部故事。
反正我是这样的人,故事情节需要合理,不能挖坑。
看完后要是有我觉得不合理的BUG会影响我对整部影片的判断和理解。
勿喷,像王家卫的片子不喜欢看,不是说不好,而是不适合我。
因为一般他的作品是片段碎片,影响了我对整部片子的理解和观赏度。
双瞳呢,整体脉络算可以的了,最起码我看下来了。
但是完后有几个问题始终在困扰我,让我无法给电影做出一个客观评价,希望看过的朋友甚至理解很深入的朋友给我答疑,谢谢。
1、这个片子到底是否是宗教片子。
如果是,那么到底是在宣传道教知识,还是在劝人不要信邪教?
这个问题不能轻易回答。
我看的是最后有题字的据说无删减的版本2、整个电影没有解释到底如何控制同一种微菌如何让人产生不同幻觉的。
特别是最后,boss能让火土产生特定场景幻觉,好让他帮着boss超脱。
如何办到的?
如果是有鬼神或者boss说的自己是道士,直接做法不就完了?
3、全篇没有点出,那么精确工艺的铁珠如何生产的。
最主要的,到底是谁把钢珠射进或者放进几个死鬼的空调口的?
第一个冻死的人是领导,找他签字的人多了,那些人吸入了微菌怎么办?
不怕伤及无辜吗?
不和超度人鞘去地狱相悖了吗?
4、杀的都是罪大恶极的,就算FBI对鬼神不敬算是恶,杀死了。
那大屠杀那段,那些信徒和警察都该死吗?
还是和本意相悖啊?
如何升仙啊??
5、信徒都挂了,FBI谁杀的?
如何进去的?
大坑没填???
6、最后的小疑问,当年妹妹的舅舅如何做到,开枪打妹妹,然后妹妹擦破皮反弹死自己的我看有人说是boss早就预见到以后会用到火土,帮着救了妹妹。
法术神通,你早去升仙好了--- 完全不理解。
好了 谢谢牛人,不喜勿喷
很久以前看的片子。
但因为独具一格,在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华丽丽的世界大楼里阴森冷寂的庙宇,缥缈一身蓝光的BOSS妹妹,还有空气中的霉菌致幻杀人……这些元素的糅合,让这部片子成了侦破悬疑+西方科技+东方文化的融合,称为商业大片实在不过分,而它的格局也是站在一般小打小闹鬼片所不及的高度上的。
先说说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为啥网上有这么多误读啊?
1两姐妹的前世是什么番外?
可以脑补不要当真啊!
网上流传的影片、解读视频,都在带“姐妹前世是交趾道观道士”一说。
可是明明没有啊!
姐妹俩前世在电影中根本没有提及,在黄火土的幻境中,一位医生是这样说的:“妹妹查出来有脑瘤,然后就说看到很多东西……”医生的叙述解释了妹妹的身世和病情,姐姐胎里成仙这些剧情,都是妹妹以为的或者鼓吹的,并不是电影叙述的事实。
2两位富豪林道生黄一峰是妹妹前世弟子?
富豪听了直呼“内行”。
真的,没有提到两位富豪和妹妹是怎么联系上的。
这是电影留白部分,也是颇为神秘的一个点。
十四岁在福利院失踪的谢亚理是怎么支配两位富豪的财富、迷惑其心智的,这个过程在电影里完全没有讲,也不必讲,但也真的没有说他俩是妹妹前世的弟子。
3霉菌致幻杀人手法?
美国大片交融的元素。
双瞳里用到的杀人手法是在钢珠内贮藏霉菌,通过空调发散到目标对象体内,引发幻觉让大脑杀死被害人。
这个手法并不新鲜啊宝宝们!
我记得小时候看《X档案》,有个一集就是这个剧情。
一位越战老兵因为目睹队友屠杀了一整个村庄的无辜平民,产生了某种创伤后遗症。
为了治愈自己,他研发了某种方式,可以让对方的大脑直接被幻觉杀死。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兵找到昔日队友,忽然召唤出一队老弱妇孺越南平民,拿机关枪扫射突突了队友……事实上,只是幻觉,而警方找到的尸体上遍布弹痕却没有子弹。
我不知道是《双瞳》在先还是《X档案》在先,哪个借鉴哪个。
但这种手法给我印象十分震撼,和唯物主义世界是根本对立的,所以颇为耳目一新(汗)……个人粗浅解读:最明显的隐喻,就是大楼里的古庙。
科技外壳的世界里包裹着千年不变的执念。
整部片子里,处处是这样的细节。
利用高科技钻透的钢珠,贮藏了东方秘术培育的霉菌;两个因现代科技而财富自由的富豪,想要追求古法长生;美国佬的刑侦手段破解了“术”,东方神秘学大师的唠唠叨叨却更贴近真相,还原了“道”……人类在进步吗?
是的,在进步。
人类变了吗?
没有,始终未变。
不过,莫要对愚昧的人性失望,电影告诉了我们人类之光辉的唯一密码——爱。
唯有爱,才是可以超越执念、解救心灵的。
男主已经在片尾感受到了,真正的小仙女是自己的女儿。
而始终执迷的谢亚理,或已沉沦。
以上看法不成熟,请大家也当一家之言看看吧。
导演以大众经验主义的方式糅合了科学与迷信。
很少有的优秀中文剧本,融入了中国道家的传说,至少理论基础打得不错。大屠杀那场太血腥太震撼了,可惜结局有些潦草。
天然对这种用超自然故事宣扬人间道理的电影没有好感。
这算什么恐怖片!!!
还好吧...~ 道观那点的确不错~
除了眼珠子能吓吓人,其他的一般般
连环杀人案的设定很新奇 看完可以确定唐探2抄袭本片了
台湾的恐怖片最近好像比较多,这部的印象特别深,虽然不喜欢刘若英,但是这部片总体来世还是在台湾电影水平之上的,特别是中间警察被狂砍的情节还是比较惨烈的,不过这结局稍显唬烂了点.
懵逼的电影。。。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度像周处除三害的剧情,双瞳女太吓人了,鬼一样
想修炼成仙那个女的傻逼啊 说话的声音就让人受不了 硬套上一个和道家有关的密码 这是想学七宗罪 还是12宫?
中式恐怖奇观大赏,把违和感利用得淋漓尽致。写字楼里的道观庙宇,布衣信徒与警察间的大屠杀,科学的黑霉菌与血腥修仙之路,西方唯物观落入「失去信仰罪」的拔舌狱窠臼。没什么刻意惊悚的桥段,所有惊悚都服务于一场严密克制的刑侦活动,喜欢这种禁欲气质。boss相对弱了些,女孩的装束和表演太过现代,消弭了信仰中那份古老神秘的邪气。
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陈国富进军大陆前的最后一部电影,不止是当年台湾影坛的救市之作,更是华语世界不可多得的惊悚犯罪题材代表作,拍出真正的大制作应有的气魄。将本土文化、社会观察与类型风格恰当地筑融在一起,《唐探2》顶多是学了个皮毛。电影果然不是与时俱进的,也许艺术都不是。
4分/恐怖氛围拉满,但是很难自圆其说。一切元素之间却似乎没有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梁家辉受同事排挤也好,心灰意冷也好,都与他最后被“选中”没有什么关系。什么幸存者偏差,导演可能想通过电影对宗教蛊惑人心进行批判,但电影中又有意无意的展示着一些超自然的东西,比如通过病毒控制人思维,进而通过思维让体内液体结冰之类的,但是最后拍出来的像是把刑侦,宗教,腐败,等等混为一谈的无脑恐怖片,内核是空的,不过话说回来,恐怖片还要什么逻辑啊,恐怖就行了🤷
无聊的片子,只为了最后一句 “有爱不死”
尽管是很早前看的, 但我记得挺烂的....
原来唐人街探案2是抄袭这里的 关于五行关于道家思想 双瞳摒弃了陈思诚热爱的插科打诨 显得高级多了细致多了。我一直都觉得将道家和科学糅合起来去解释灵异事件是恐怖片最牛叉的方式 这里的微菌致幻杀人 再用灵符古文字等道家法术去修仙 无论从悬疑片还是犯罪片来说都足够精彩。梁家辉的演技更没得说 特别是和莱特在车里倾诉当初女儿那件事时这一段尤其感人。台湾恐怖片二十年前就能拍成这个水平 佩服!
三星半~~不太喜欢后面的部分。前面都很好,到鬼佬死的那里都还好……
没想到恐怖片也有这种因为大搞形式主义,虎头蛇尾,最后无法自圆其说的电影……还踩了我最大的雷点,想一出是一出,哪个层面都解释不清。这种罪案性质的惊悚片,最忌讳的就是调查过程给了一堆线索,最后用的上的信息又不充分。你要么做出科学解释,要么给出怪力乱神的解释。结果哪方面都是不清不楚的。还有好多洒狗血一样的家庭生活情感侧写,就更看不懂要表达什么。东拉西扯,一团浆糊。
~~里面的女鬼很像我一同学。。。
一点都不恐怖好不好!结果双瞳就是那么个作用啊!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