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爱上你是因为寂寞,李宗盛这么唱道。
其实很多感情的发生,无非如此。
李大叔自己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但歌词写得明白透彻,好似张爱玲在那一刻灵魂附体。
也许并非所有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寂寞,但我总觉得这首歌特别适合这一出戏里的芸芸众生。
说到这出戏,男孩儿爱女孩儿吗?
毫无疑问是爱的。
但爱她什么?
这个问题很费思量。
爱她的洒脱率直放诞真诚吗?
这只是一个方面,回到了欧洲,女孩儿还是那个女孩儿,甚至减肥成功,从世俗意义上讲成了一个比原先更好的人,他们的感情为什么变?
男孩为什么会精神紧张行为怪异?
女孩儿爱男孩儿吗?
似乎也是爱的,尽管这种爱似乎没有男孩儿那么多,但毕竟也是爱的,那么他们在一起的那个假期究竟发生了变化什么会让一段本来看起来美好的感情彻底走向反面?
要我看,他们本身都没有变,变了的只是他们容身的周遭世界,变得并不多,只是一点点而已,但这一点点就足以颠覆一个人苦心经营很久才获得的内心世界的平静,所谓造化弄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在美国的高中校园里,他们是公认的怪咖,无人理睬的弱势群体,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世俗的压力被群体遗弃的寂寞感使他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彼此慰藉,还从这种慰藉中擦出了火花。
提利昂兰尼斯特说,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你要把弱点变成武器,用它来武装自己,就没有人可以用它来伤害你。
这句话很残酷,会使很多人不快,然而却是真的。
在严酷的校园丛林里,他们做到了这一点,彼此守望,把后背交给对方,环境使人别无选择,但有时候也会给你一些意料之外的补偿。
可惜,回到欧洲后,貌似比中学校园宽松的大学环境不但使女孩儿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甚至还幻想可以通过减肥甩掉过去,变成“他们”,可惜“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这个世界很残酷,很混蛋,这个世界就是有一帮人天生的比别人幸运,比别人高大,比别人漂亮,比别人有钱,别人费劲巴拉挣蹦一辈子才获得的一点点儿成就对他们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哂,和他们做比较的人生可真是让人绝望,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道理。。。。。。
可是,你非要和他们混到一起吗?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
你不是他们,你也变不成他们,如果你一定要那样做,你总要付出点儿什么代价才行,也许是人格也许是尊严也许是私人生活也许是内心平静,值得吗?
那答案可就因人而异了。
女孩儿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再搭上一点儿牺牲个人尊严的勇气可以变成他们,可惜造化弄人,你永远也玩儿不过命运。
而男孩儿先天残疾的敏感性使他来到欧洲之后就感受到了女孩儿的变化,可惜人在感受到危险的时刻大多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进退失据的他以为靠使女孩儿重新陷入劣势群体的窘境中可以挽回这份感情,于是开始了注定会失败的对女孩儿的催肥计划。
OK,其实我特别能够理解男孩儿的心境,这个催肥计划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他很怀念女孩儿过去对待体重问题的洒脱态度,那种态度对他而言构成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另一层含义才是使女孩儿减肥失败后重新回归他们的loser群体。
可惜,发现危机后在选择应对策略时西瓜皮擦屁股越擦越黏糊似乎是一切拯救恋情计划的必然归宿,大约恋情这种玩意儿并不适合用来拯救,当它看上去要出问题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一段感情的破灭总是让人不快的,你曾经暴露给对方的后背在这个时刻都会变成无比方便的标靶,于是女孩儿说,我最终会变瘦,而你永远都只有一只眼睛。
能伤害到你的,永远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一段感情中不丢掉自己其实是很要紧的,你所做的一切,你所放弃的一切,当感情不在了,也就不在了,什么也换不回,所以当你决定做些什么的时候,先确定那结果是你能够承受的吧。
其实女孩儿的选择无可非议,毕竟拥有一个有一只亚克力假眼的男朋友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在一个由残疾人和同性恋组成的群体里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也没什么光彩可言,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该死基因已经决定了我们总是想选择一个能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更热热闹闹的社会圈子,宁愿被践踏也不愿意被孤立,寂寞的守住自己想坚持的东西孤独至死没什么光彩可言,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多年前的张楚就是这么唱的。
女孩儿会走进兄弟会的肥女趴,男孩儿会跑进变装舞会展示亚克力假眼都无非是基于这点儿动物本能。
可惜,最后一句pathetic戳破了一切幻想,”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什么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忘记“。
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两人许久未见,有些积蓄的男主对女主说来的路上一直在想 要请她吃饭给他买好吃的 可是来了之后女主却是节食而不愿意碰高脂食品 一直到矛盾爆发争吵那一段 。
有些人始终站在过去看眼前的你,并且希望你和他一样站在过去。
现实中,与曾经爱的人脱离了同一频道可能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影片后面有一个场景,派对上的女孩对拒绝化妆的男主说:我不会喜欢你,因为你太平凡。
男主于是抠下假眼狂欢,女孩一边叫来朋友围观,一边露出不屑的表情,转而对男主说,我依然不喜欢你,因为你太卑微了。
所以,女孩到底在做“作”什么?
这让人疑问,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融入这个世界,怎样才能达到"别人们"的标准。
首先这个标准就是,什么是怪人?
影片里出现的大都是世俗中的"怪人",他们都有着和其他人不同之处,一个独眼侠,一个胖妞,一个长相丑陋的双性恋,一个隐藏的阳痿患者,这些不同潜伏在生活里,让他们内心痛苦,被欺凌,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主和女主,两个内心孤独的人相爱了,他们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在他们两个人的世界里,他们变得既平凡又独特,不再需要被外界的标准衡量。
可这份美好被女主的成功减肥打破了,女主开始收到其他男人的关注,她的世界开始趋于"正常",不再是和男主独处的小世界了。
男主的内心世界平衡被打破,他甚至强迫女主吃高热量,希望她回到肥胖的状态,做那个和他一起对抗世界的女孩。
无疑,两个人的关系从美好走向了黯淡,在两个人宿舍门口的互相谩骂就看得出,他们不认为彼此能够被主流所接纳。
这种不自信表现在,外表变得正常的两人,在遇到不同问题时依然表现的格格不入(拒绝称体重以及为摘下假眼证明自己的独特)。
前两者是外表的怪,后两者则是内心的怪。
然后说说,男主的双性恋朋友和女主的暗恋者。
这两个人没有表面的缺陷,内心却有巨大的缺失。
一个因为性取向和长相而极大的不自信,一个无法遵循自己的内心做事。
他们都笼罩在世俗标准的阴影下,不敢表达出真实的自我。
双性恋不敢向喜欢的男人面对面表白,甚至反过来骂别人臭基佬来掩盖自己的身份;阳痿男明明喜欢女主,却偏要装作走肾不走心的样子把女主带到cattle party。
这种憋在心里的与众不同更加孤独,他们必须鼓起勇气,冲破世俗的观念,接纳真实的自我,才有机会有底气爱别人,被人爱。
我们常常渴望变得与众不同,却担心不被理解;也有人希望变得合群,却担心变得过于平凡;最终人人都渴望被爱,却忍不住在某一刻用曾经受到最恶毒的言语互相伤害。
这是无法避开的矛盾,在这个孤独星球里,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怪人,他们抱着不同的价值观彼此打量,然后寻找战友,抱团取暖。
所以,不要试图去迎合这个世界,而是永远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文/杨时旸) 说来也奇怪,好像每个人在读书时代的青春期里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过几个“怪人”,性格古怪的或者外表奇怪的,和周遭格格不入的他们总是被孤立、被冷落、被嘲笑,而更严重的,或许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那些人在度过艰难的青春期后,终究被人淡忘,很少有人愿意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这些“怪人”被定义在怪人的设定里就已经足够,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去理解他们。
青春期独特的心理机制,同伴压力和成长拔节时的内心痛楚合谋将这些人变成了一座座孤岛。
《一些怪人》总会让人们想起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些人,一个肥胖的女孩,一个独眼少年,一个深度近视的gay,在孤立之中成为了彼此仅存的朋友。
他们一起成长,扶助,争吵,分离,对抗和拥抱。
它让人们想起很多有着相同情绪的片子,比如《处子之山》和《不凡之路》。
这是一个大张旗鼓称颂颜值的时代,颜值是道德,是正义,是生产力,而这个故事努力穿透那些丑陋和脂肪构筑起的厚墙,希望让人们看到那些躲闪的眼神背后炽热的魂魄。
《一些怪人》的前半场写出了一段极度戏剧性的爱情,独眼的男孩和肥胖的女孩,两个被旁人厌弃的人,决定拥抱彼此。
他们的相恋到底是情感的吸引,还是一种绝望的放弃之后孱弱的互相解救?
换句话说,那场猝不及防的爱情,作为旁观者,该不该为他们感到欣慰,如果那爱情同样应该被尊重和祝福,那为什么总会让人在心底泛起一丝本能的同情和酸楚?
这成为了一切的基础,一场说不清的感情,除了爱意还混杂着某些况味暧昧的杂质。
那些杂质成为了后来引发崩塌的元凶。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段在堆积感情,那么后半段则更加凶狠地拷问了人性中潜藏的复杂内容以及人心在不同的环境下分泌出的恶毒和良善。
这故事的巧妙在于一直在写主角与所处环境相悖的际遇——在自己丑陋和冷遇的时刻遭遇了爱情,而在自身变好的途中,感情却分崩离析。
减肥卓有成效的女孩和安装了义眼的男孩重逢之后,难道不应该展开一段更美妙的情感吗?
但一切却急转直下。
男孩儿拼命让女孩吃下那些高热量的食物,企图让她变回肥胖。
这种扭曲的情感,外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站在他的立场,就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孤独和绝望。
这个男孩儿被自己的残障封印在了原地,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普通的女孩青睐,胖女孩之于他更像是孤独深渊中唯一的救赎。
他宁愿留住一个残破的陪伴者,也不愿意只能看着一个完美的背影弃他而去。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切,同情还是谴责?
或许最终只剩一声叹息。
那个男孩儿的行为有多扭曲,他的孤独就有多深邃。
他们一路上都拼命奔向更好的可能性,以为这样就可以从命运手中夺回一城,但最终却仍然被命运反噬。
他们向命运负隅顽抗,最终还是潦草收场。
女孩爆发的那场戏,让人们看尽了一切难以言传的情绪,她发泄式的大喊,“我减肥成功之后,你还是个残废。
”她一次次喷吐着“残废”这个字眼,那是一个被政治正确、礼貌和教养屏蔽的词汇,人们平日避之不及,但现在,女孩倾吐得痛快,她确实在伤害男孩儿,但其实也是在确认自己,确认自己变瘦的决心,确认自己脱离出“怪人”圈子的决心。
这些被排斥的年轻人,只能用对彼此的伤害,来作为一种自我巩固的力量,助推自己冲向前方,更令人心酸的是,他们其实在平日的生活里都是被侮辱和被伤害的角色,而他们在彼此依偎抱团取暖之后,最终却只能给对方带去更精准更深重的伤害。
其实,不只是男孩在用扭曲的方式抵抗孤独,女孩逃脱命运的方式也更决绝,她一边在抵抗独眼男孩儿的拉拽,一边在靠近一个帅气的男生,即便她最终知道,自己不过是一场怪癖party上的玩偶,她也没有逃离。
她只不过从一场猎杀逃窜到了另一场猎杀。
《一些怪人》的结尾看起来像是导演终于忍不住释放出了一点善良和暖意,但值得玩味的是,那次互相依靠的前提仍然是一次特殊的境遇和环境,而他们注定会再度回到一种普通的情境中,那时,这些“怪人”,到底如何对待彼此,又如何对待自己。
他们到底能不能逃脱命运的圈禁。
Matt是独眼男孩,皮肤苍白,身材瘦弱。
Jill是超重女孩,身材肥硕,五官扁平。
在“正常”的同学们眼里,他们是校园里的“异类”。
影片开头,Matt被同学强行摘下遮住伤眼的眼罩,只能用手遮住可怕的伤痕,在模糊的视线里挣扎,慌乱间他被推搡倒地,用旧的眼罩被揉成一团丢弃在角落里。
这是他的日常。
Jill仿佛是隐形人,独来独往。
青春期的少女心思无处安放,没有男孩愿意望向她。
有趣的灵魂被困在超重的身体里,女孩们对她释放敌意,男孩们避开她庞大的身躯。
两人意外地认识了彼此,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他们,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魅力。
Matt脾气温和,善解人意,重感情。
Jill活泼有趣,喜欢唱歌和艺术,笑起来和其他女孩无异。
他们间的爱情既有普通少年的懵懂和纯粹,也有害怕被现实打败的恐惧与彷徨。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Jill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两人开始了异地恋。
距离虽远,依然甜蜜。
到了重逢这天,Matt意外发现Jill变瘦了,成了其他男孩会望向的那类女孩。
两人之间因为Jill的变化,逐渐有了隔阂。
现实的毒素渗透了进来,很快腐蚀了这段爱情。
Jill努力靠近曾经厌恶的生活,试图变成“正常“的女孩。
Matt装上了义眼,踏入五光十色的酒池,尝试抓住一抹欢乐。
他们看起来变好了,脸上的快乐却消逝了。
曾经他们抛开了世俗的一切价值观,真诚以待。
如今缴械投降,迷失自我。
生活依旧混沌不堪,有价值的灵魂,慢慢沉沦在现实的压迫里。
心疼Matt的善良,心疼Jill的个性,他们被推搡着走着,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从他们的视角里,“正常”的人类张衡跋扈,无视他人的感受,带给他人痛苦却不自知。
生活的残酷,个中体会因人而异。
但现代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绝大部分人不得不生活在他人的影响之下。
即使你不热衷于社交,也有必须要接触的家人、同学、同事等一系列群体。
而价值观的差异性导致了主流价值群体与某些个人价值观间的激烈冲突,正如男女主人公的故事。
所谓的“异类”,是人为后天赋予的标签。
影片从“异类”的视角出发,反观这个世界的某些固有价值观念,荒谬又偏执。
标签存在的意义,是让白眼、嘲笑、排挤、恶意变得洋洋得意。
结尾处,Matt与Jill相互依偎的画面,既温暖又悲伤。
他们间破镜重圆的情谊温暖了我,而他们只能互相依靠的现实让我觉得悲伤。
生活总是在沉重与轻松间交替。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DING(DING0612_),谢绝转载]
watt反感的大概不是jill的减肥,而是jill想脱离这个怪圈的心。
就像之前的三个人快毕业的时候在楼道口说话的那段,gay对watt跟jill的心情是差不多的。
自己被抛下了,这里可以白学一句(明明是我先...)不管怎么样,谁都希望对方看到更好的自己。
可jill这种披着惊喜的欺骗更多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大家都想变的更好,又都一成不变。
watt虽然买了假眼,可他的心始终蒙着眼罩,这种表面上的欺骗是不可能持久的。
自欺欺人也好,你开心就好。
(至少jill还有watt,watt还有gay,gay还有jill【我可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方面是绝对不会输的想到自己之前工作的时候,对于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感到厌烦,在职场里如鱼得水的同事更是扎眼。
那时候好像是一拳超人的tv作刚开播,可悲是我只能在日记上写,有朝一日我肯定会怀着对上班的厌恶变成厌班怪人!
绝招就是【去死吧单据兽!
】【保温瓶愤怒之肘击!
】【必杀上班时间外放视频惩戒之沉黄浦江拳!
】【谈论无聊的男人自动沉默!
】的电波形态精神击打。
攻击目标主要是一些明明很轻松还是每天抱怨忙碌,特别喜欢打断人工作的员工(。
生活中,我们谁不是怪人呢?
有的人太胖,有的人太丑,有的人独眼,有的人跛脚,有的人走路很怪,也有的人性格过度内向,有的男生性格像女孩,有的人性格懦弱容易被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正常”,或者是身体上的生理缺陷,或者是内心的心理缺陷,只不过大多数人都表现得不太明显,而且又把自己的“不正常”藏得很深,假装是正常的普通人。
但是有的人却表现的很明显,藏也藏不住,于是就被孤立、被边缘,被称之为怪人。
就像片中的独眼男、胖女孩、同性男,在同学们眼中,他们都是怪人,所以会被孤立。
也许同性男还可以藏在柜子里,故作轻松地和其他人讲笑话,假装正常,但是独眼男和胖女孩则藏也藏不住,他们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就是怪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怪人,有的只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人。
他们不过是独眼、肥胖、同性恋,他们伤害你了吗?
既然没有,为什么叫他们是怪人?
你和我就正常吗?
你怎么可以不吃香菜?
你怎么不每天洗澡?
你怎么这么内向不跟人打招呼?
你怎么不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每一个点,都有可能会让你被孤立,被称之为怪人,你敢说自己绝对正常吗?
事实上什么是正常?
像大多数人那样,活成他们那样,就算是正常吗?
我们就必须要做一个正常的人,正常地过一辈子吗?
这一切到底是谁规定的?
是冥冥之中的上帝吗?
他有什么权力决定一切?
到了年纪就结婚生子是正常,喜欢同性坚决不和异性结婚的就是不正常?
黄种人和白种人就是正常,黑种人就很暴力很大味就是不正常?
体重不太超标体格匀称的就是正常,那些无论怎么都减不掉肥天生就瘦不了的就是不正常……去他妈的吧!
让这些传统成见通通见鬼去吧!
我就是要活得不正常!
人活一辈子,最终追求的,不过是每天快乐,只要我活得快乐,我爱怎么着怎么着!
我就是要和爱人隐居终南山;我就是要清华大学毕业去卖猪肉;我就是要喜欢男人一辈子不和女人结婚……如果你是怪人,那么你从来都不会美,只会很怪,很可悲。
但一定从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怪人,虽然我们很怪,融入不了正常人的圈子,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让自己过得精彩。
那些所谓正常人的眼光,何必在乎,他们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一群无关痛痒的陌生人,何必因为他们影响自己的心情,给自己找不痛快!
如果我是怪人,我注定不会很美,但我很怪,我可以怪得很精彩。
普通人都想让自己变得跟其他人不一样,用个性的手机壳,剪与众不同的发型,穿衣服怕撞衫,还戴耳钉、嘴环、纹身……只是为了让自己在人群中显得很独特。
而被孤立的怪人只想让自己变得普通,和其他人一样,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独眼男会想要装个假眼,胖女孩会想要减肥,同性男会一直不出柜。
但是再怎么想要融入,也是没用的,融入不进去的,你永远都融入不进去,不是你假装就可以的。
就算你装了个假眼,就算你减肥成功变瘦,就算别人接受你喜欢同性,可是每当别人提起与假眼、肥胖、同性相关的新闻或话题时,你还是会紧张,还是会在意,那些讨厌的、憎恨的、厌恶的假眼、肥胖、同性问题,已经融入了你的生命,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的。
你以为可以融入正常人的圈子?
去舞会时胖女孩的鞋子立马断掉,说明他们根本融入不了。
一次次的美好假象,让你以为自己可以变得与别人一样,可那终究只是假象,最后你只会更加失望。
独眼男听到派对上的女孩说他太平凡了,于是摘掉假眼,在派对上被人围观,他以为自己的独特会赢得所有人的喜欢;胖女孩盛装打扮,接受了帅哥的邀请,她以为帅哥是真的喜欢她,而不是和其他人那样只是为了和她玩玩,骗她上床;同性男和喜欢的男孩在家里开怀畅饮,一起唱歌,一起聊游戏,睡在一张床上,并且还接了吻,他以为男孩已经接受他了,两个人可以从此在一起了。
可是现实只会迎头给你一盆冷水!
派对上的女孩的确都对独眼男刮眼相看,认同了他的独特,但是他的独特,只是可悲,最后趴在地上找假眼的他,别提有多狼狈;帅哥的确可能觉得自己喜欢胖女孩,但也只是他自己的幻觉,他的身体比他自己更诚实,对别的女孩可以激情无限,对胖女孩他却硬不起来;喜欢的男孩的确和同性男打成一片,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如果想发展爱情甚至上床,那只能给他迎头一棒,把他送进医院!
他们很特别,他们是怪人,注定融入不进正常人的世界。
看到很多短评和评论说那个帅哥阳痿的,我真的是哔了狗了!
好气哦!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要不您再回去好好看看?
1,帅哥和女朋友吵架时,明明说了希望她了解自己的内在,下一句暗示是说,而不是一见面就上床,这么频繁见面频繁上床的人,怎么可能是阳痿?
2,派对上另外一个胖女孩也说了,帅哥的精力很旺盛,性能力很强,这似乎在他兄弟们当中都很出名,从侧面说明,他不可能阳痿!
3,最重要的一点,帅哥和另一个派对上和独眼男在一起的女孩,以及同性男喜欢的那个男孩,在象征意义上,是他们三个人通向正常人的通道,所以三个人都必须是正常的,最后一段交叉平行剪辑就是为了表现这个的,你跟我说他阳痿,有缺陷,找认同感?
那导演何必还这么安排?
对于帅哥是不是真的喜欢胖女孩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喜欢,或者说是他自以为的叶公好龙式的喜欢。
他从高中起就注意胖女孩,一直觉得胖女孩和自己的女票不一样,女票整天就知道为爱鼓掌,人家胖女孩高中就学大学英语,好学,几个月的时间就减掉那么多肥肉,有毅力,是个有内涵的女孩,可以和她聊聊人生和梦想,所以他以为自己喜欢胖女孩。
可是真的到房间时,他发现胖女孩也很直接,和他女票一样,也只想和他上床,并没有什么内涵,所以身体比他的内心更诚实地告诉他,他其实还是无法喜欢胖女孩的身体,他硬不起来,这就和一个gay觉得一个女人很有魅力,和她开房去却硬不起来是一样的!
人家哪里来的阳痿?
请还要在我的评论里发阳痿的人闭嘴,看到这么不认真看电影,不经过思考就判定人家是阳痿的人,我真的好气!!!
我们也一样,既然我们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比如性格内向,比如长得不帅不美,那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待着,努力充实自己,何必非要去人堆里凑热闹,费尽心机地努力找话题跟他们聊,那样勉强自己又为难别人,何苦呢?
如果是怪人,那就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怪人,远离那些所谓的正常人,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就像那个男孩说的,我希望你喜欢我的内涵,我去过很多惊艳的地方,读过很多经典的书,看过许多很棒的电影,听过很多有趣的音乐,我希望我们可以聊聊这些,聊聊未来和梦想,聊聊哲学和音乐,这些才是真正的我,而不是整天一见面就上床,恨不得吃了对方。
一个有趣的灵魂,又何必在乎身体的缺陷?
我们终究是和有趣的灵魂靠近,而不是好看的肉体,如果你想要好看的肉体,那为什么不去找小姐和少爷呢,他们都很美,都很帅,你把她们娶回家或者嫁给他好了!
也许可以暂时融入正常人的世界六天,但是六周后,六个月后呢?
融入不了注定融入不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怪人,有的只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人,而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没什么好羞耻的,你只需要坦荡地承认并接受,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看看激励一代人的张海迪和史铁生,他们残缺,他们很怪,可是他们过得很精彩。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人与人之间最值得欢喜之事,莫过于找到“同类”。
也许是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也许是三观一致,也许是有相似的理想和目标,也许......正在遭遇相似的经历,有着相似的感受。
这种感受或许是美妙的,也或许是糟糕的。
Matt和Jill就是这样。
Matt是一个独眼男孩,儿时由于调皮失去一只眼睛,在学校的日常就是被戏弄,被戏弄,还是被戏弄。
Jill是一个200多斤的胖女孩,尽管一直默默无闻地活着,但她的日常仍然是被嘲笑,被嘲笑,还是被嘲笑。
他们都同样不被人喜欢,同样都是别人哗众取宠的对象。
同样都很孤独。
某一天,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了。
他们的世界仿佛完全变了似的。
不仅摆脱了孤独,而且还收获了爱情。
他们就是来自电影《一些怪人》。
一些怪人Some Freaks导演: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编剧:伊恩·麦卡利斯特·麦克唐纳制片地区:美国主演:托马斯·曼,马琳·爱尔兰 ,莉莉·梅·哈灵顿 ,拉奇兰·布坎南,伊利·亨利 片长:97分钟
看这海报小清新的画风,再大胆猜测这剧情走向,应该就是一部两个怪人互相依靠互相取暖的治愈片吧。
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真的不治愈。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确是互相温暖的对象。
互相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互相倾诉各自的心事,再也不用在意周围异样的眼光,仿佛全世界只有他们自己最重要。
当人们以为就算是处于异地恋的他们都可以一直甜下去的时候,再次见面的他们,仿佛有些一样了。
异地恋人们的见面是什么感觉?
见面前的每一分一秒都值得期待,脑袋里早就上演了一百种拥抱的方式,早就想好了要给对方的惊喜,巴不得见到以后就再也不分开。
嗯,他们的确一直在期待,也的确要给对方一个惊喜。
Matt的惊喜是:装上了能让自己的帅气充分发挥出来的“假眼”。
Jill的惊喜是:从一个200斤的大胖子成功蜕变成一个丰腴迷人的微胖女孩。
爱你,就是要让你看到我最帅气的样子。
爱你,就是要为你坚持瘦身,减去身上的赘肉,成为更好的人。
这种逻辑,没毛病吧?
Jill感觉很好,但是Matt却开始有小情绪。
他俩去餐厅吃饭,Matt想用自己辛苦打工赚来的钱为心爱的女孩点上一大桌好吃的,而Jill却只点了一份沙拉;
他俩漫步在大学的校园里,Matt只想好好享受与女友独处的时光,却发现女友竟成了男生们百分百回头的对象;
Matt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大餐”等着女友,却遭到女友的抗拒,两人不欢而散......
互相温暖一下子变成互相唾弃。
曾经为对方小心翼翼护在心口上的脆弱,一下子却成了拿在手上攻击对方的利器。
为什么会这样?
曾经的惺惺相惜都是骗人的吗?
不,只是Matt的心态出了问题。
准确来说,Matt打从一开始就不是用端正的心态对待Jill,对待这一份感情。
在他们还未相爱前,Matt也跟任何其他男生一样,打心眼里嘲笑Jill的肥胖。
Jill也怨恨过Matt。
只是她太容易心软,当Matt带着楚楚可怜的目光来祈求她的原谅时,Jill一下子就选择了原谅。
他俩之所以相爱,纯粹因为都是孤独的“怪人”,一个独眼,一个胖。
既然都是孤独的个体,不如凑成一对相互抚慰。
Matt是这样想的。
但Jill不是。
她心里很明白,她的胖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一定也会给Matt造成困扰,所以她下决心一定要有所改变,努力改变成正常的样子。
于是她真的在改变。
她坚持锻炼,控制饮食,努力社交,努力融入正常人的圈子。
当她的一切努力带来了一些成效时,她以为Matt也会为她高兴。
Matt会吗?
他不会。
因为当他发现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怪人”不再和他一样“怪”的时候,他是恼怒的,甚至是失控的。
说好的一起做“怪人”,怎么可以违反约定?
胖,可以变瘦,但眼睛不可能再变回光明。
当同类不再处于相同的境遇,心灵当然不会再相通。
所以,一切都是Matt的错吗?
并不是。
Matt是有错,他错在不该自私地想把Jill拉回“怪人”的圈子里。
而影片最后的蒙太奇画面告诉我们,他们想要努力摆脱“怪人”、努力融进正常人的圈子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徒劳无功的。
Jill以为自己的改变真的可以受到正常人的尊重,殊不知所谓的“尊重”只不过是一场笑话;
Matt以为自己的“与众不同”真的可以得到尊重,其实,也不过是一次变相的“戏谑”罢了。
别人的圈子,挤不进去就别挤了,何必硬要热脸贴冷屁股,给自己添堵呢?
谁都有缺点,谁都不是完美的人,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是最正常的那个?
所谓“怪人”,不过是社会大多数人固有的标签化定义罢了。
你跟我们都不一样,你就是“怪人”;你总是独来独往,不合群,你就是“怪人”。
错不在个人,而是所有个人连起来的整个社会。
这种错,不是光靠个人力量就可以消除的。
得靠每一个个人,得靠全社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自己遭到祸害呢?
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做一个合适的人。
也许只有当你们都是loser时,才会彼此拥抱取暖,当生活变好了,你变普通了,反而没有人相拥了,反而不被欣赏了,帕垂克只是喜欢想象中的女主,没想到女主和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不知性没内涵,只有matt和jill才能互相看到彼此的闪光点也包容彼此的缺点,有时残缺的身体对应的是一样残缺的内心,表面的拜托并不能改变内心的习惯,所以他们只有被世界抛弃时才会寻找到爱情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孤独的,以为找到和自己类似的人就会不孤独了。
但是当对方变好,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唯有想方设法的让对方变回那个和自己一样丑陋的人。
我觉得,matt根本不喜欢jill,他只是喜欢那个能衬托的自己不那么丑陋的胖女孩。
这样他俩在matt眼里才是相称的,当jill变好了以后也不是怕jill被人抢走,只是怕没有了jill的衬托,需要独自一人面对残酷的现实。
matt真是可悲而自私。
托马斯曼怎么就没火呢
后半段发力,很不错的文艺独立片,怪人们的互相吸引挺温暖的
freaks can be friends
“你若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校园中因为不一样而被孤立,或者隐藏自我变得合群,否则就是大众眼中的怪人。普通人想变得不一样,而怪人却想变得普通。剧情有些许老套,但男女主角演技到位,在四个角色的塑造利用了不一样的群体去表现他们的自我挣扎,喜欢高中的时候互相取暖,但大学之后闹矛盾那种言语冲突更加鲜明,很喜欢。
太无了
很喜欢后半段的走向,差点以为这片就是两个怪人的反校园霸凌爱情片了... 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外界相处,都各有答案吧,挺能联系到自己的。托马斯曼还是帅的!
被电影海报吸引来的,这片子的感情线发展得莫名其妙的。Freaks最后还是得在一起,传达的价值观有点奇怪(我get错了吗?),但这是爱吗?一开始是爱吗?一直都只是相互拥抱,没有爱吧。
音乐
怪人有怪人,正常人却很难拥有另一个正常人
elmo 长得很像以前一个很好的机油
some freaks,warm and cold, get together finally.
晃动的长镜头和虚化的画面,细腻又平静。平行蒙太奇更是点睛之笔!一些怪人,努力的活成大众眼中的样子,到头来还是被当头一棒……一切都在画面中,颓废中透露着清新,好歹是余留温情,不要为别人而活。导演的镜头感真棒!
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somebody I can kiss.
不一般的青春片
你不够特别,而我是个小丑。
人重要的自信 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 但是减肥之后的胖子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相处了
狂欢里丑角,绝望的胖妞,墙后的阳痿,背对着的基佬,永远是格格不入。你还觉得我平凡吗?不,很可悲。看到哭不出来,但心酸到不行。PS:封面太喜欢了
后半段掉下去了。人人都有病,人人都需要吃药治病。
有的人太胖,有的人太丑,有的人独眼,有的人跛脚,有的人走路很怪,也有的人性格过度内向,有的男生性格像女孩,有的人性格懦弱容易被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正常
满满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