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变身之时,化作恶魔人心跳;心结之窗,纵身之际,微微一笑病方解。
基本上,这两句话可以算作是本片的故事写照。
殊不知,这部电影的真正“亮点”却也恰恰在于此。
影片的末尾,当二月十五日这个日期被提及时,当夜空中的诡异圆月被特写时,你会恍然之间有一种顿悟之感,原来,这部电影除了借亲情之名而恶意恐怖之外,更加讲述的是一个得了心病的女版“狼人”行凶作恶的故事。
不过,倘若真是“换药”如斯,倒也不失为有趣。
一直觉得,恐怖电影不外乎两类。
一曰怪力乱神,虚构恐怖,二字概言之——闹鬼。
另一曰人之本身,实构恐怖,二字概言之——闹病。
显然,《午夜凶铃》属于前者,而《午夜心跳》则属于后者。
影片里,月圆之夜,妹妹亲眼看着姐姐微笑跳楼自杀,心病由此而生,郁结难消,并最终导致变身“狼人”,肆意行凶,于314病房上演了一幕幕的真实恐怖。
其实,闹鬼与闹病,二者相较而言,后者恐怕会更加的让人胆颤,不因其他,只因真实。
不可否认,本片的故事相当老套,手法也极为陈旧,个别女演员更是难堪,因为她们未能很好的诠释“花瓶”和“尖叫”这两个恐怖片必备的元素,而电影的结尾,姐妹灵魂的相聚,似有山寨《可爱的骨头》之嫌,实在是扯淡至极,有如脱了裤子放屁一般。
但是,我们应该要清楚,对此种情形,本就无需指摘什么。
换汤不换药,为恐怖而恐怖,本就是恐怖电影历来流程上的标准操作,实乃万金油必备之选。
再者,不谈期望,自然也就不存在失望。
倘若你非要上升什么高度,追求什么意义的话,影片最后提到的安乐死,活体移植倒是可以挖掘一番。
至于怎么挖,蛋知道。
当然,即使如上所述,本片仍是一部谈不上合格的恐怖电影。
黑夜墙壁上的梳头景象,病房木门的吱呀作响。
此二景可以说是刻画了本片画面与音效的高度,以此为标准线,浴室见鬼,灵异招魂等等,这些应算作标准意义上的恐怖情景,犹如隔靴搔痒,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毫无新意与诚意。
另外,导演还刻意用三角爱情这一支线来做烟雾弹,设置一个为爱情而失去理智的心理扭曲的角色来干扰主线,此法虽不错,但效果甚微。
而与这二者相比,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本片的表演才是真正的恐怖之处,单薄且无力,仿佛被影片的恐怖压抑气氛给抑制了一般,毫无亮点。
真是可惜了两位影帝大叔。
哎,情何以堪呀!
看了豆瓣对这个电影的一些影评,虽然不好看的评价我也认同,但对剧情的理解和大部分人还是不一样的。
关于谁是真正的凶手,我认为是麦医生,他利用夏晓宇的恍惚催眠了她,给了她一个“每个月圆之夜去装鬼杀人”的暗示,所以才会有片头无辜老太太的死。
而麦医生的目的,是除掉前女友,去掉娶院长女儿的障碍,因为夏晓宇和他前女友是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在前女友死了之后,又去偷了电脑和照片销毁资料,他又催眠夏晓宇自杀,结果达到了目的。
另外一个证明麦医生是凶手的证据,是片子里反复出现的梳头镜头,其实是麦医生带着假发,装鬼吓人的暗示。
总之,这个片子里其实没有鬼,只是人祸,惊悚悬疑片而已。。
我喜欢看电影,因为生活乏味,可以消磨时间,也因为电影能反映生活,让人深思。
这部电影名字起得不错,很专业,也很到位,一方面,以是午夜发生的事情作为引子,扣人观众心弦,突出刺激恐怖的情节;别一方面影片中的情节都以心脏作主题,既不离题也令人期待。
看完想澄清一件事,这不是一部恐怖片,虽然没正式看过几部像样的恐怖片,但我还是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充其量只是一部以心理疾病为基础折射出部分恐怖情节的电影。
我很庆幸,这部电影是在我几乎看完所有情节才能联想到最终结局,其中虽人物较少但悬念挺多,情节曲折,委婉动人。
读到了爱的精神,任达华对妻子的不离不弃是一种责任心,一份真情,教育观众,感化世人。
面临着亲人的疾病,不离不弃,谁又能矢志不渝,坚持到最后,让人佩服,令世人沉思。
片中有一情节不明。
为什么反复出现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梳着假发,原因是什么,体现的是什么意思,本人愚钝,猜想着是否仅为增加片子的恐怖成分,或是杀手杀人前的预告,如果是预告那就跟小雨没什么关系,毕竟小雨也是女生,也有长发,她可以不戴假发而达到披头散发的效果。
总体上感觉还是比较好的, 至少情节比较曲折,虽然有些情节的产生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也是为了整部电影的衔接作铺垫,是无可厚非的。
“刘律师”何许人也?
他乃《午夜心跳》片中从头至尾未露一面,只在“任达华”亡妻夏雪口中出现了一次(录像中)的神秘人物。
说他神秘,是因为他掌握了夏雪的这份录像,且正因为这份录像一直秘而不宣,才导致了《午夜心跳》全片毫无主线的故事串联。
《午夜心跳》里前前后后死了四个人,夏雪姐妹、片头的老妇人和一个护士(“吴镇宇”的前任女友)。
死亡方式分别是,夏雪脑癌死亡(直接致死原因是跳楼),老妇人和护士被夏雪妹妹夏晓雨所杀,夏晓雨自杀。
这四个人的死,除了夏雪的死是构成故事的引子外,其他三人的死都是为了让这个没有逻辑关系的故事显得恐怖、温情、无奈等种种试图引发观众的情绪反应。
但是编剧恰恰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在影片中,死多少人都没有关系,甚至你为了营造恐怖效果让地球报废人类毁灭都是可以接受的,可在故事逻辑上如果缺乏合理性,只能说你煞费苦心全做了无用功。
夏雪死后,她的亲人所遭受的折磨,影片表现了“任达华”所产生的种种幻觉,以及工作上受的影响。
妹妹夏晓雨也有噩梦、幻觉的情况出现,但她所受的更加骇人的影响是,在月圆之夜(狼人?
)变成了凶残的杀人凶手。
有趣的是,她每次发作还有意把自己扮得披头散发,影片反复地用同一个梳头的影子告诉大家,她戴了假发!
夏晓雨最终的跳楼自杀也充满了喜剧色彩,一个人默默地背对着所有追来的警察、同事、亲人很长时间,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前来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将她救下,反而一个个都故作痛心状的眼睁睁看她从窗口跳了下去。
影片行进到此,再次不知所谓的运用电脑特技,色彩鲜亮的展示了夏晓雨和姐姐貌似“化蝶”般的解脱。
没记错的话,之前还有一个她亲吻姐姐嘴唇的暧昧镜头。
导演啊导演,你真的雷倒了众生!
有没有觉得这个片子里的角色都有偏执、暴戾的性格特点呢?
隐藏的,外露的,比比皆是。
“吴镇宇”所纠缠的三角关系,三人都说过“我要你死”“我要你的命”之类的话。
《午夜心跳》一听就是个恐怖片,不过片子的恐怖全都在时不时蹦出来的幻觉中的鬼形象,还有神神叨叨的各类诸如“季节到了”之类的话。
影片在揭晓谜底之前,在大量话未说尽的情况下突然跳到了其他的场景,如果在当时还能平静地认为这是导演有意留下的悬念的话,那么,在谜底揭晓的一瞬间,你会突然满腔怒火地发觉这些在剪辑上玩的手段纯属故弄玄虚,而且,大多数的突然转场跟这个故事没有任何的关联性。
甚至,任达华吴镇宇能否称得上“领衔主演”都值得商榷!
拉里邋遢写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故事必须成立的话,那么,该死的就是那个神秘人物“刘律师”,如果录像及时交给“任达华”,也就不会让“任达华”、夏晓雨在幻觉中遭受痛苦,甚至还去杀人。
国产恐怖片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每回看,都是被影院里不知道观众出于什么心理的一惊一乍给吓到。
《午夜心跳》,烂片界的又一朵奇葩诞生了!
话说某富二代闲得蛋疼,觉得自己整天无所事事默默无闻很失败,有一天找他老爸要来钱要进军文化产业,要拍一部卖座的电影从此染指影视圈,估计当时上奥斯卡领奖的对白都设计好了。
可是自己什么都不会,于是利用自己混了多年的所谓上流社会的关系开始物色导演,经人介绍找到一个据说很NB的导演,该导演找了制作班子,跟制作班子这么说:有一有钱的SB想拍电影,什么都不懂,但重点是有钱,咱得把钱弄咱口袋里,拍电影,那SB不懂,要他花钱就要请大牌,请明星,片子好不好卖不卖座他们不在乎,人家在乎的是场面,是这件事情本身够不够分量,那么咱也就陪他解解闷玩玩,最后大家有钱赚才是王道。。。
于是请了两明星以及该富二代的众多女性朋友参与演出,最后导演编剧一干挨咱骂的人等口袋里都鼓了。
最后咱们SB的看完了电影并SB的写着影评。。。
其实我是个神马鬼片都会被吓到的人。。。
这本电影我还是被吓到好多次,主要是气氛加音效之类的关系,恐怖片神马的就是要在电影院人多一起看嘛!
看恐怖片的时候最费劲了,要扭着头,画面一切换到医院啊夜晚啊太平间啊就要把手放到脸上以备在出现恐怖画面的时候迅速的盖住眼睛,有一点点恐怖的迹象的时候要眯起眼睛,一直保持眯着的状态可是很累的啊混蛋!
只有出现白天画面的时候才会轻松的调整一下坐姿,一道夜晚又陷进椅子里去。
这么大屏幕最讨厌脸部特写了,放那么大的一张脸随时让我觉得会有恐怖的东西跳出来啊混蛋!
片子里所有的女的为神马都是长发+鹅蛋脸,还有那个不停的梳啊梳啊的假发套。。。
开始觉得很恐怖,多出现几遍很是喜感啊!
洪大爷很适合演鬼片啊,本身就长着一张阴森的脸,不停的说,季节到了,季节到了。。。。
恩,季节到了所以是油菜花要开了吗!
、最吐血的绝对是结尾,这是神马结尾,是姐妹宇宙环游历险记还是浪漫太空飞行记,看的我都要感动屎了!
姐妹情深啊姐妹情深啊!
所以各位观众一定要坚持下去勇敢的看一下结尾哦!!
好吧,我觉得我很不厚道,说实话,在看预告片的时候我还是对该片报有一定希望的,但是,但是,果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是继《等着你回来》后我看的第二个所谓的国产惊悚片,还是同样的失望,同样的当喜剧片来看。
言归正传,午夜这片子太故弄玄虚了,什么剧情啊,不如平时听的鬼故事,吴镇宇在片中全程都在偷听,任达华就有点让人有点觉得是不是心里有疾病,一开头我就猜出他老婆的心脏肯定是安在院长女儿身上了,我觉得编剧真的可以去屎。
另外喜感的地方是,吴镇宇打电话找人来,说今晚会发生大事,好吧,他很厉害,得出结论的线索竟然是每到月圆夜,“每到月圆夜”!!
我靠,他以为她是狼人啊!
更搞笑的是,跳下去了,竟然搞个姐妹重逢的镜头,话说你要是特效做得好,我不会吐槽,问题是,莲西游记的特效的都不如,啧啧啧……全剧的背景布局都是很久远年代的,我很费解,是不是只有那个时代的氛围才有惊悚的效果,问题是,好,那个布局很久远,为神马又有私家车,为神马有时候医院的电梯感觉又很现代,是所谓的穿越吗?
时近时远。
综上所述,你果你想看喜剧片,来看午夜吧!
自打几个月前看了《异度公寓》这样的垃圾恐怖片,俺就对国产恐怖片彻底放弃了。
谁知几个月后,《午夜心跳》又横空出世,并且宣传片做得极其恐怖,又有任达华吴镇宇两个演起变态来浑然天成的影帝坐镇,俺觉得国产恐怖片这次应该亮了。
于是,昨天中午,俺乐滋滋地下载好《午夜心跳》,开始了俺的心跳之旅。
看完了俺就一个劲地惊呼:亮了,真是亮了,真是他妈的太亮了!
谁能告诉我?
这么2B的剧情是编剧和导演用神马脑子想出来的?
“亮点”一:收尸老大爷。
这是全剧中让俺印象最深的角色。
这张很有喜感的脸不停地地说“季节到了,季节到了”,神马季节到了?
你家种的萝卜熟了?
最经典的一幕就是大爷坐在一个老太太的尸体旁吃鸡腿,油腻腻的鸡腿配着干巴巴的老太太你也咽得下去。
大爷吃得那个香,并且还不厚道地调侃老太太:香吧,你是闻不到了。
我靠!
这不公然藐视极乐世界的新成员吗?
当时俺的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害怕老太太突然在白布下坐起来跟他抢鸡腿,不过俺是白担心了,老太太没啥戏,她只是一个没有台词的打酱油的。
哦对了,演收尸大爷的演员就是《老牛家的战争》里那个忠厚孝顺的女婿“亮点”二:女鬼。
作为一个经常出来吓人的女鬼,应是含冤而死的。
可你这个女人生前是因患绝症自愿跳楼并把心脏捐出来的,有那个该死的从未见影的刘律师为证。
既然你不是冤死鬼,你老出来吓人干吗?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任达华(女鬼生前的丈夫)和小雨(女鬼的妹妹)的幻觉的话,那这俩人有啥可心虚的?
电影一直没有交待。
编剧你搞什么搞?
上学有没有学过逻辑学啊?
还有,化妆师啊,你把女鬼化得也太喜感了吧,你原来是在服装批发市场打工吗?
整得女鬼活像那些光头塑料模特。
哦,还有,那个一直梳假发套的是谁啊?
你出来啊!
你咋就不出来呢?
都大结局了你还在那里梳,那个假发套一定是合成纤维的,梳不开。
“亮点”三:姚笛。
姚笛显然是演王熙凤还没缓过神来。
整部戏的表演和《红楼梦》一个套路,感觉就是拙劣版的王熙凤转世投胎换了身护士服来找麦医生(吴镇宇)搞艳照门的。
“亮点”四:“胸手”。
说实话,俺还真没想到最终的凶手是小雨,因为自始至终她就是个打酱油的,唯一让俺印象深的就是,为毛你穿个白毛衣,里面却配个黑色胸罩呢?
为毛呢?
每次看到她躺在躺椅上接受心理疏导时俺就愁死了,眼前就是两坨说黑不黑说白不白黑里透白白里透黑的大“胸器”,纠结死了。
“亮点”五:月圆之夜。
俺想问编剧和导演一句,为毛小雨一到十五月圆之夜就发病杀人呢?
为毛呢?
她是母狼人吗?
话说咱中国闹鬼的时节应该是什么阴历十月一或清明节之类的吧。
就算中元节是十五吧,但人家是七月啊七月,你家七八月份穿大毛衣啊?
你有常识吗?
“亮点”六:情色。
脸红地坦白,俺也是冲着这个去的。
因为吴镇宇任达华这俩人哪个情色起来都很给力。
结果,任达华半头白发不说,整天泪三娘似的,一点也不性感。
吴镇宇倒有点床戏,可他就是和李念(院长女儿)隔着毛衣摸啊亲啊,衣服一直没舍得脱,你哪怕换个吊带呢?
导演你也太纯洁了,这点小儿科还叫“情色”,你真是把观众都当流氓了。
“亮点”七:姐妹重逢。
这个俺不得不说!
话说一切真相大白,小雨也学她姐姐纵身而跳,而且跳前还站在窗户口上玩了一会,晚风吹着秀发,黑亮黑亮的,洗发水广告可以从中找灵感了。
小雨这一跳不要紧啊,身边全是繁星点点,妈的你这破乡镇医院到底几层啊,咋往下跳还有星星了呢?
接着,本来一直黑暗阴郁的画面突然变得五彩缤纷起来,小雨和一身红裙的姐姐手拉手飘起来,姐姐还吻了妹妹一下,妹妹开心地笑了。
娘的,你笑个屁啊,你滥杀无辜还挺高兴,一点也不愧疚是不?
上学时老师咋教你的?
纵观全景,简直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不对,应该是“2B姐妹迪士尼游乐园终生游”,为啥,因为俺看到了远处华丽丽的摩天轮!!
这部垃圾戏,全他妈是“亮点”啊,剧情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全都讲了,你到底想讲啥?
通篇全是笑点,导演编剧,你们是鬼马小王子吗?
拍的哪门子《午夜心跳》啊,简直就是“午夜开笑”!
我刚才脑子被猫挠了——去电影院看了一个恐怖片,不过现在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这片儿叫什么名了,就是吴镇宇、姚笛等演的那个。
电影院就俩人,除了我,还一女的。
我俩分别坐左右犄角,离音效比较近。
我还买了个喝的,叫草莓碎肉汁。
电影讲什么我就不说了,因为它除了没讲什么之外,其他的还真都讲了。
我就说姚笛演的那个角色吧,基本可以确定是被王熙凤附体了,跟吴镇宇说我要杀了你的时候,和少奶奶打丫鬟有一拼。
而且她的招牌台词就是我要杀了你。
因为演的是一雷果儿——死磕,我舒服不舒服没事,只要你不舒服就行了。
总之严重给人法盲的感觉,当然,电影最后是吴镇宇把姚笛杀了,伴着这种莫名其妙,丫电影就结束了。
而且更莫名其妙的是,这恐怖片儿里还加了一段儿动画特效——展现了俩死鬼在天国的相遇,飞啊飞啊。。。
当然,还有终极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是影片开头儿还写死了一老太太,但是后来我推测吧,这个编剧写着写着可能把这茬忘了,所以老太太死也就死了,基本没啥用处。
所以其实我就是建议,这片儿的编剧应该被拉出去枪毙20分钟。
前段时间在电影院的放映表上看见了《午夜心跳》的名字,但是当时是冲着Ben Barnes的美貌走进电影院去看纳尼亚的,所以完全没有留意它。
年底了比较空闲,朋友A又从未看过惊悚片鬼片,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部片子宣传得很厉害,所以在今天这个很空的下午,我和朋友A、B三人围着电脑开始了90分钟的国产惊悚电影之旅——开头如此啰嗦就是为了给自己做了这么一件囧事找个借口。
之前一直对国产惊悚片抱有偏见,对内地惊悚片更是避之不及,不过偌要给我扣个崇洋媚外的帽子,我一定是不同意的。
铺垫是浮云,剧情是狗屁,逻辑……若要在国产惊悚片里讲究这东西,那么结果一定像看完钙片却问里面为什么没有大波波一样愚蠢。
当镜头在吴镇宇和任达华之间毫无技术含量地来回切换时,朋友A直说没看懂剧情究竟在讲什么。
我很天真地认为,难道导演想玩多线叙事?
结果这两人竟然是同事,早就认识的。
那之前的折腾是纯粹为了让没见过世面的没文化人看不懂吗?
这电影给我们这样的人看确实是浪费了,因为我们只注意到了拖沓的剧情、众多无意义的长镜头以及莫名其妙的剪辑,在看到“农历十五”这么具有标志性的日期时,我们仨竟然完全没有融汇中西文化,将“农历十五”、“月圆”、“狼变”联系在一起。
至于姐妹俩手牵手和谐快乐地从一个世界飞往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三个没文化人差点笑死在电脑前。
我脑袋里主观臆想出了电影院里观众愤而离场的画面。
但我没想到的是,MD这片子最后五分钟告诉我,原来它讨论的是安乐死和活体移植的问题!
原来前面八十几分钟我都被它的惊悚外衣所蒙蔽,没有看到其中的人文关怀!!
好吧,这是我们文化层次低的问题,不过作为惊悚片,至少得满足关于“惊悚”的诉求吧。
可是那么多生硬地插入电影情节的所谓恐怖镜头,好歹得配点音效吧。
音效,配乐……有吗?
原谅我没有等到字幕出现就点了X,不晓得究竟有没有这一部分工作人员。
朋友A对姐妹携手飞啊飞的镜头耿耿于怀,还很郁闷地说,为什么都这个年代里,特技竟然糟糕到如此程度。
在我看来,技术上的差距不可避免,但编剧导演竟然能想到并真的拍出这样的段落,他们显然应该效仿那对姐妹,携手飞到另一个世界去。
作为提议看这部电影的人,朋友A很真诚地向我和B道了歉,不过我更关心的是,TMD这种没有成本也没有诚意,对观众造成精神和物质双重伤害的东西到底是怎么通过审查然后上映的!?
——结论很显然,“审查”的含义显然跟我小时候在字典上查到的意思完全完全完全不同……
在太平间上班的也怕鬼?!
解决的是我们都明白的问题,可是我们疑问的情节就是不讲
看得有点迷茫的恐怖片
该死的“刘律师”。
看在是星陪我看的份上,给你三星。
人家就摆明说了是恐怖片,什么逻辑剧情就居次了,至少在影院把我两旁的人吓的尖叫连连——虽然在我看来的确没有什么恐怖的;以此我觉得比非诚勿扰2把观众当傻瓜的不伦不类片子要好多了
我一个人没敢看完 = =
每到月圆之夜就要发病,你是狼人咩!
通宵奋斗却浪费时间看了这么一部烂片。。。。。我忏悔。。。我错了。。。。。。。
我还真是不忍心给俩影帝联手的片子打一星。潜伏得再好的变态杀手和脸上粉抹得再白的幻觉女郎都是国产恐怖片的致命笑点,只有当电影里出现纯女鬼的那一天才有可能是国产恐怖片摆脱一星的开始。
除开大家对于中国电影的各种不满情绪,来认真的以一个以看恐怖元素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我承认我一开就被吓到了,还是在网吧里,直接一手把耳机都扔了,里面有个别镜头还是挺恐怖的,就是结尾还是没有真正的鬼出现,都是精神病,不过还是在中国新一代恐怖片还直接看下前面部分,。。。
不是很可怕
没什么逻辑,疑似大片的模仿,茶余饭后的消遣。
虽然被评为烂片。但我还是不可否认我被吓到了。
能给负 绝对负到底
电影院看的 一惊一乍的 电影院的人都有吓到的 但结尾真的不敢恭维 缺少张力 这是中国恐怖电影的软肋 本来给两星的 加一星给影院的音效
粗制滥造到了一个地步。
个别镜头有点吓人,其他没什么~
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烂的电影。我还傻 逼地在电影院看。
昨天半夜看的,还是有一点点恐怖的,我怎么觉得那个心遥是麦医生杀的呢,然后伪装成是小雨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