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田明彦6月时,moviegoer打算在上海采访几位电影节来宾,其中行定勋在列。
赶制的备选问题中本人放有一个比较类题目,是打算问行定勋对于盐田明彦的评价。
老实说正式采访中应该避讳触及此类问题,不过当时所想的也只是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同辈人,作为不同经历出身,作为寻求商业转型,似乎有可细谈。
比如《多罗罗》中,盐田明彦采用着的,是行定勋作品中常见的一男一女主角:妻夫木聪和柴崎幸。
但转回头一想,其实这哪是盐田明彦决定得了的事情,背后还有东宝呢。
无非演员二人具有不错的商业市场号召力,又为年轻偶像,即便在中国,知道《多罗罗》演员的也能比认识导演的多出以万计的数目。
无论如何,看《多罗罗》,只是由于盐田明彦——遗憾的是,在《多罗罗》片头结尾留意到不错过任何蛛丝马迹,却没找到任何盐田明彦勇于大胆打上 “A Akihiko Shiota Film”的粗体黑色字母,甚至没看到导演名字的落款字样,取而代之只有在编剧一栏中出现。
对于此类情况可以怪罪电影院不专业急于咔嚓掉字幕准备下一场,也可以责难压片组不敬业居然漏掉真正the end的出现。
盐田明彦早年是和立教大学一帮“学院派”兴趣小组厮混多年,并非传统片场摸爬滚打出身(事实上当时日本已经失去得天独厚的土壤),20出头的他就在琶雅电影节(PFF)引起注意。
可一直到1999年,盐田才迟迟交出剧情长片处女作,《月吟》去了洛迦诺电影节。
而此时,他的多位同仁已然成名,这其中包括黑泽清、周防正行、青山真治等。
还好被期以厚望的盐田明彦并没有让人看走眼,他迅速一跃成为优秀新晋导演。
《害虫》出现在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现代电影部分以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但盐田并没有在电影节路线上继续前进,而是在 2003年抛出一部纯爱片《黄泉路》,票房可喜。
盐田没有成为“快枪手” 或者“闷骚派”,都是一个奇怪经历,之后有所回归又不甘心,一直到2007年的《多罗罗》。
在《多罗罗》影片结尾,人们已经看到“还有24只魔神”的续集预留。
会心一笑外,《多罗罗》三部曲会否伴随着盐田明彦前行,这大概也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吧(也有可能出现意外,彼此看不顺眼害盐田明彦跑掉)。
2.多罗罗有人好奇既然题为《多罗罗》,怎么都在说导演演员一堆不着边际的东西。
事实是,用不到500字,就可以讲完《多罗罗》的故事,没有任何惊心动魄或者沉闷晦涩。
片子更多时间被投到绚丽华丽而未必有实际回味效果的CGI制作。
证据就是片尾罗列一大堆名目繁多的职位,日本人的确有一手,哥斯拉力撼金刚,关公战秦琼,在眼下说CGI制作人们会想起在中国热火朝天上映中,比这个夏天38、39℃还高烧不减。
不计画面逼真震撼程度,但在情结上,想必手冢治虫的群体影响在中国远不如金刚来得多,自称浸淫多年的过半虚报,无非拜得大名。
即便是动漫迷、同人女一大半也比不过八九点钟太阳的追星粉丝们,所以,就当是一部剧情电影的《多罗罗》,所能创造的影响也只是限于饭日剧迷日影的年轻群体,妻夫木聪、柴崎幸外加瑛太、土屋安娜基本足够。
从失去器官到自有其身,百鬼丸用暴力讨伐魔神完成“赎身”过程,也寻回着自己。
所谓炮制的催泪煽情桥段不过尔尔,与魔神交易包括弑父内容也没特意展开。
倒是留心到打了妻夫木聪超多个特写,迎风中忧郁的面孔。
相反作为侠盗多罗罗的柴崎幸,基本没有遇见面容干净整洁的时候,灰头土脸沾不上特写。
大半是用以出场搞笑,缓和百鬼丸的悲情,上半段更是被魔神们“爆浆颜射”了至少三次——绝非本人邪恶,而的确是叫人浮想联翩的一点。
另一面,《多罗罗》可看点据说是程小东的武术指导,那片刀光剑影中的杀妖除魔,锐不可阻。
大半接触过录像带、VCD一直到DVD的中国人,看了御剑如飞、出神入化也有近二十个年头,所以,东渡的程小东无法成为人们满意顺心的理由。
而广袤无垠的辽阔平原,白色亮光的连绵山脉,展示新西兰自然奇观早被PJ玩得熟溜溜(得记得《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也特地跑去澳大利亚取一番景)。
在《多罗罗》中一切景色却也不算陌生,异国情调的原野风光和最后一幕的天海交接,止于如此。
看到这,再有耐心的人也要追问:那《多罗罗》到底是好是坏。
自己不想用虚假的言语说什么观众要装得弱智一点之类的傻逼借口,选择《多罗罗》,只是留意日本电影的一种习惯罢了。
看完不成问题,但打分是个问题。
不过至少,是不可能像反刍动物那样会翻它出来反复咀嚼,惟恐消化不来。
话说如此,那《多罗罗》不成了一捆草料。
《多罗罗》这部50多年前的由动画大师、医学博士手冢治虫创作出来的动画成功唤醒了我这个三次元老女人对于宫崎骏以外的日式二次元的“初体验”以及“初热爱”我要特别强调手冢治虫的医学博士的身份,因为看完电影我更感到这是一个没学过医学的人难以想出来的故事,并且里面“残忍,血腥,冷酷,重口味黑色成人童话,流着冰碴”的“余华式”风格也十分符合一个医学生的风格。
(这是一个明明可以靠医学吃饭却非要搞二次元“少女心”的大叔?
)电影版里面,人体心脏以及其他的各种人体器官都做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那个还没完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对于artificial的一个大胆尝试从这一点来说可以将手冢治虫与儒勒凡尔纳相提并论另外一方面,就是男女之间复杂的情感(ps可好不容易看到一部不单单只写爱情明明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但就是不让他们谈爱情的“不走寻常路”的片了,太适合我这个单身狗了,哈哈)个人理解的百鬼丸与多罗罗自始至终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类似于起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种兄弟情。
因为,百鬼丸在杀死醍醐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心脏,他的心脏也是假体,这就导致他没有人类的感情。
多罗罗觊觎的是他藏在假体里面的一把绝世宝剑,眼巴巴等着那宝剑掉下来自己好偷去。
久而久之不可否认多罗罗可能确实对他产生了喜欢,爱慕,可是遗憾的是,恢复了人类心脏有了人类感情的百鬼丸,也显然还是更愿意与多罗罗一同行走江湖,而不是爱上她女人的一面。
说白了多罗罗就是那种“适合当兄弟,不是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
另外就是电影里面藏着的一个接一个的泪点。
明明是沙雕五毛钱特技的《龙之战》一样的既视感的电影,却把我看哭了第一条感情线,就是百鬼丸对养父寿海的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血浓于水的感情。
电影中他再三强调,寿海就是他的父亲。
这与“玻璃心”的多罗罗完全相反。
多罗罗对他说,什么人都没有亲生父母更亲,可是,她小看了醍醐与百鬼丸之间堪比陌生人的巨大隔阂以及难以消除的积攒了20年的仇恨。
最终百鬼丸还是把醍醐亲手杀死,他像哈姆雷特一样责问“生存还是毁灭”的生存意义,像俄底浦斯一样面临“轼父”的宿命。
他生而痛苦,最终逃不过要痛苦地亲手弑父的命运。
他是醍醐因为自己的贪心而制造出来的徘徊于人与怪之间的“半人”,没有48个器官,最终必将给醍醐一个报应,倒不如说是自然与悲天悯人的神佛给醍醐的一个巨大的报应。
这就像电影《毒吻》,一个死循环,透着令人无奈的打不破的因果报应。
第二条感情线,就是多宝丸与百鬼丸之间模模糊糊的“塑料兄弟情”。
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兄弟情?
我觉得还是有的,尤其是结尾多宝丸说,“我等你回来”,还把天下让给他,这是冥冥之中相互联系着的手足情。
第三条感情线,是多罗罗对于苍生,对于贫民百姓疾苦的“菩萨低眉”。
看到在乱世中抛弃孩子的父母,她气愤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地下室看到孩子的苍苍白骨,她潸然泪下。
看到百鬼丸想要“哈姆雷特式”地复仇,她紧紧抱住他劝他放弃复仇……种种这些,都说明她男人的外表下难掩一颗女人的善心。
她永远做不了真正的男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是我初看《多罗罗》的一点想法。
(BTW就男主咬着假肢那个镜头……啊啊啊啊大爱啊,回放看了好几遍,简直是我这个慕残少女的福利)
一、故事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父亲甘心牺牲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换取无上的权力?
那是潜藏在心中吞噬一切的欲望,或者说,是不甘于被灭族的绝望。
为了延续家族血脉,一统天下,亲生骨肉变成了与妖魔交易的筹码。
从契约生效的那一刹开始,人性就已经淡漠,内心开始被黑暗侵蚀。
血脉、家庭、天下,全都被一个人的野心吞噬。
一个充满杀戮的黑暗时代由此刻开始。
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作为献给恶魔的祭品,本不应该存在于人世间,他的生,只是出于父亲的一念之仁。
因缘际会,碰上了巫术高明的养父,这条残破的小生命才得以延续。
已不成人形的他,从战场上的亡魂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终于被养育成人,踏上征途,寻回自己被鬼怪夺走的躯体。
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迷惑、仇恨、痛苦都被一一化解,转为生存的力量。
最终邪恶被人性所战胜,不再孤独的男孩也继续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前进。
二、演员作为主角的两个青年演员对中国观众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饰演父亲的中井贵一却不得不提。
此人曾在多部武士题材的电影中担纲重要角色,饰演的常常是武功高强但却命运坎坷的武士或忍者,也曾在同为鬼怪题材的《阴阳师》中出演大反派,演技称得上炉火纯青。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双锐利的眼睛,如两点寒星,透射出隐忍与坚决的气质,再加上干净利落的动作和浑身散发出的冷静气势,使其成为当代演绎此类角色的不贰人选。
相形之下,年轻的男主角演技略显生涩了一些,不过那张笑起来嘴角微微上扬、略带稚气的脸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再加上武指设计的那些夸张绚丽的动作和后期的剪辑,使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也并不令人失望。
女主角是个标准的漫画人物,从长相、表情、语气、动作直到个性无不充满戏剧化的夸张。
但正是这种脸谱型的角色,却给阴沉灰暗的影片带来了几许阳光和活力。
令观众和男主人公一起在灭妖惩奸的道路上缓一口气。
三、电影有了良好的故事结构和出色的演员,影片本应该拥有更强的表现力度,可惜一加一有时并不等于二,再好的演员和原作,在不够恰当的剧本安排之下也会流于平庸,这部电影就遇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片节奏略显拖沓,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描绘千奇百怪的妖魔,使中间部分变成了一场“日本之鬼”的介绍演出,鬼怪的出场力求凸显恶心与恐怖,过多的特写镜头不但不能表现出主人公的勇武,反倒暴露出鬼怪制作的纰漏,使这一部分显得极不真实,仅仅成为漫画书的翻版。
与其这样,倒不如纯粹利用电影语言的力量,用镜头和光线来营造真实恐怖的气氛。
导演的功力在这里显得有所欠缺,令人遗憾。
如果说影片本来想表现出史诗般的战斗历险故事,要把这样的平庸之作算作成功就有些困难,但若仅作为一部充满视觉刺激的娱乐片来观赏,它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
对我来说,即便有许多不足,作为向手冢治虫大师的致敬之作,本片也还值得一看。
ps:刚刚大概搜了一下,发现妻夫木聪原来是最近被各界看好的日剧新天王!
以前居然完全没听说过,看来我真的已经老了……稍微检讨一下……
时间:发型和刀刃向下的佩带方式可以认定为室町幕府时期(1336-1573)前后,在1853年黑船事件之前滑膛炮和电力的使用说明了整个世界并非我们熟悉的真实历史还原。
只不过是架空历史叙事的前提下,参照室酊幕府“公武为水火”的混乱时期的设定。
两个人,近乎路人的松散关系,相互睚眦导致毒舌与斗嘴,却因为不名的亲近和同病而能长久维系,各怀心事展开几乎没有终点的流浪之旅。
他们共同经历危险:相互扶助与众多莫名的恶魔展开厮杀。
一起享受快乐:齐齐倒在大雨中狂喊那个有趣的名字。
因为各自背负的命运注定他们要在旅途尚未结束之后面临选择,秉持自己的一贯信念的决心开始游移不定,为什么有了完整的心脏还会觉的心痛?
今后的旅途是否可以一直继续?
天下一统的野心、被父母遗弃的苦难、双亲被弑的愤怒,从丢掉复仇的短刀开始,以一场惨烈的决斗结束,与恶魔签订的预定和未竟的欲望依然遥远,而狂热的情绪已经平静,心脏终于开始平静沉稳的跳动。
故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但却没有大家想像里的爱情发生。
两个人走过草地,镜头从山川草地缓缓移开,旁边是水光浩渺苍穹广袤的无垠大海。
[原来海是这么大!
]他们俩齐齐感慨。
故事里男主人公叫百鬼丸,女主人公是多罗罗。
他们又踏上了旅途。
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看完电影后再看原作,发现原作里的多罗罗虽然健谈,但话没有那么多。
原作的百鬼丸原来不是三无,而且喜欢长篇大论地议论和抒情。
原作里的多罗罗原来有内敛的一面。
原作的百鬼丸原来也是活泼的。
电影是把百鬼的长篇大论移给了多罗罗;把两个立体的角色弄成了平面的冰山男和大大咧咧的假小子。
原作里没有多少独白、旁白,靠着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本身实现了对人物内心和情感互动的既有力又细致的表现。
电影版的心理、感情描写相比之下简单。
平淡得多。
原作里比爱情更刻骨铭心的友情,到了电影里成了稀疏平常的小言。
原作的最后,多罗罗要担负起的使命,书外的我很清楚这是在她有生之年根本无法实现的——悲凉中透着悲壮。
电影里的多罗罗倒是幸运得多。
原作里百鬼丸的父亲确确实实地不爱他,他和父母此生无法和解;这个残酷的事实在电影里被冲淡了。
多罗罗,译为妖怪。
手冢治虫的漫画改编的电影,期待了四十年的电影真人版。
一切也就像本身那样演绎。
整个画面都像是用PS处理过的样子,暗黑棕黄,和灰的色调,笼罩了全片。
所以,红色的血,就显得异常突兀。
很简单的剧情,一个为了争夺天下的男人把自己还未出生的儿子的身体的四十八个器官出卖给我妖怪,二十年后等来因果报应的故事。
开场的尸横遍野让我想到了投名状,都是战争后的产物,这部片子里看着却更让人觉得肃杀。
耗资20亿日元,画面感非常强烈。
哈维尔的移动城里的城堡,剑心额上的十字疤,恶心到死的妖怪,像朋朋和丁满一样吃昆虫的女主角。
真实化的动漫电影有着它一贯的吸引力。
这样的画面处理让人看着很舒服,没有缺点的滤镜,男女主角即使在很脏很狼狈的情况下,看着也很干净。
特别女主角,从头到尾几乎连就没干净过,但是还是觉得那是种脏的干净。
很奇怪的想法呢。
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那个漫画始祖去的。
而是,妻夫木聪。
百鬼丸渴望拿回自己的身体,寻求一个真相。
这样的初衷在随着器官一个一个换掉的同时而渐渐失去。
多罗罗放弃了报仇,那一刻她哭了。
我看到的柴崎幸一直演着倔气的女子。
《Good Luck》里的机修师,这里面的怪盗。
她一直一男人的身份活着,母亲告诉她,只有在遇到一个你愿意为他成为女人的男子时才能变成女人。
就算在为百鬼丸哭泣过后,也死倔着说自己是个男的。
瑛太太不适合古装扮相,果然还是交响里那个把小提琴当电吉他拉的龙更适合它。
还让我意外的是土屋安娜的出场,她似乎是适合这样的装束和女子的。
妖媚,决绝。
一眼就和《恶女花魁》的她联系起来。
片中的人个个都是悲情的角色的,都在寻求一种活着的意义。
不管是放弃,追逐,执着,嫉妒,都是在寻求的过程。
结果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最后的他们,全部明白。
续集说是因为妻夫木聪和柴崎幸闹分手而瘫痪。
其实,他们两是超配的。
俺是暗暗那么觉得的。
对于动漫迷们期望极高的电影,却也带来了很多失望的评价。
我无法做出怎样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故事情节和演员吸引罢了。
看了过后是心情愉悦并且期待着续集的,这样就够了。
Satoshi太帅了。
就是那种看一眼就能想到阳光的人。。。
呼呼看来我要去把《Orange Days》翻来看了。。。
我们得承认我们就是世界中的一环,无论自己觉得自己多么重要,但是该你牺牲时就得牺牲。
尽管多罗罗为了家族的利益被父亲牺牲掉了,但是最终他还是理解了父亲,放下了仇恨。
很多事情,不需要解释,just接受吧。
(芷宁写于2007年12月20日)在周围一干年轻人对盐田明彦执导的改编自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作品的影片《多罗罗》表示不满并痛击的时候,还能本着看商业片的消遣心态看完它,看来本人真不算正宗的日本漫画迷。
虽然该片的整体水平较花出去的巨资稍显不值,貌似有点对不住原作手绘漫画的迷人风采,且制片方赖以炫耀、精心制作的特级效果也良莠不齐,除却开场的蜘蛛女、可爱的巨婴冤魂和艳丽的食人蝶(土屋安娜饰演)外,部分特效制作的稍有粗糙之嫌。
更何况其在叙事节奏上有不足,使得本来就冗长的日式剧情显得“前紧中松后赶”。
影片前一部分主要叙述了百鬼丸(妻夫木聪饰演)的凄惨身世,情节倒也紧凑有序,令观众对此后剧情的表现手法充满了期待。
只可惜演到一半时,风格却变了,仿佛完全失去了章法和节奏感。
到了最后的段落更是浮躁得可以,情节变得潦草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配角们仓促上阵,因缺乏必要的铺垫和情绪转变,仅用粗略的打斗杀戮、脸谱化的语言和漫画式的“POSE”再现这场非常重要的戏份显然是不够的,貌似抹杀了本该具有的激情碰撞和精神解析,不仅那个父亲醍醐大将军(中井贵一饰演)的内心转变来的突兀,那个弟弟多宝丸(瑛太饰演)更是在死而复生后来了个性格大逆转……不过,该片画面还是较吸引眼球的,至少在色彩和服装方面都有不俗的呈现,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女儿黑泽和子在影视服装上的造诣越发出色了。
此外,该片的部分场景也不乏亮点,如原野上,那黑旗猎猎、人马奔袭、马蹄四溅的场景,有些许黑泽明影片《乱》的感觉。
再如片中花瓣纷飞、冤魂追击等或艳丽或灵异的画面,都有着唯美的日系电影的特点。
然而所有这些,都抵不上这个故事本身的魅力——是一个于神奇魔幻的表相下蕴含着人性思考的好故事。
在混战年代,武士醍醐景光为了自己的野心一统天下,而将即将出生的儿子祭献给48个魔神。
母亲(原田美枝子饰演)在父亲举起的刀剑下,救出了一出生就缺少了身上48个部位的“婴儿”,并将其放入木盆中顺流而下。
所幸,这个不幸的生命被一世外高人寿光所救。
寿光利用枉死婴童的肉身为其制作了器官和肢体,补足了所缺部位,取名为百鬼丸,并将其抚养成人。
养父死后,百鬼丸奉遗命开始了冒险之旅——斩杀魔神以逐一收回被掠夺的身体,并探寻身世之谜。
其间,他遇到了自称大盗的疯癫“少年”(柴崎幸饰演),此少年夺用了百鬼丸的另一个名字多罗罗。
多罗罗从琴侠处闻听了百鬼丸的身世后,为了得到其左臂义肢中暗藏着的斩妖宝剑以报家仇,而跟随着他……这并非一个单调地以降妖除怪为看点的魔幻故事,养父寿光以诸多死婴的肉身为原材料,为百鬼丸装上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身体部位,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设定——尽管肉身和灵魂不符的事情时常发生,然而,一旦得知肉身非己,便渴望找寻到那个专属自己魂灵的载体。
而百鬼丸通过艰苦的战斗,继而使身体逐渐重生,又寓意着一种对自我的找寻——寻找失去身体部位的历程,找回味觉、触觉甚至是疼痛感等属于人类各种感觉的历程,本身就是一场寻觅自我了解自我探知人性的历程。
其间层出不穷的妖魔鬼怪和每每艰辛的除魔打斗,隐隐地暗示着人世间的疾苦和人性中污浊不堪的一面。
不论是战争中的孤儿还是被妖魔蛊惑了的人心,人们在看出手冢治虫大师注入该故事思想内涵的同时,也看出了他的悲天悯人。
另外,故事本身还流露出他对个人人生价值的肯定和对不畏艰险精神的激赏。
于是,观影的人们和相互支撑扶持着的百鬼丸多罗罗一起,踏上了史上最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征途。
百鬼丸和多罗罗,一个始终阴郁沉默,一个看似乐观鼓噪,他们都在寻觅并挣扎于各自的命运,一个在寻找身体和身世,一个在寻找仇人和报仇时机。
看上去,他们寻找的对象都很明确,但事实上又很模糊,而且是纠葛在一起的。
如百鬼丸渴望找回所有失去的零部件,也渴望知道父母家世,但和母亲相遇时,认出了儿子的母亲却叫他“多宝丸”,而这个曾经属于他的名字已被后来的弟弟所用,他这个多宝丸只存在于母亲的怀念中,可谓既存在也不存在。
再如,以男人的身份邋遢地苟活着的多罗罗一直渴望杀死醍醐景光为家人报仇,母亲在临死前告诉她要“等到遇见一个让她流泪的男子汉,才能恢复女儿身”。
命运之神一定是热爱和平的,她安排了一场邂逅,紧接着是搭档除魔的冒险经历,特别当了解到百鬼丸的身体是被其亲生父亲献给魔鬼的,而百鬼丸又是仇人的儿子时,多罗罗举起的刀剑掉落了,她哭了,放弃了报仇。
在这场命运相托的邂逅中,她获得了看懂自己和情感的机会。
而百鬼丸的弟弟起先是个性格激烈的人,不愿名字被剥夺,“世上只有一个多宝丸”,便主动出击去杀哥哥,得知身世的百鬼丸不由得仰头问天——“谁能杀了我”。
由此可见,在人类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不断出现的疑惑和试练,或许这也是原作中隐含着的思考。
3年前,盐田明彦就着手于准备剧本,为使影片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拍出新意,他还特地加入了其他亚洲国家的风情元素,更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而事实上,这种刻意营造的东西融合,虽然变通却显得怪异,还有点多余,与故事本身无补,也与原作精神和精髓相差甚远,看来,有追求的盐田明彦做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点缀,怪冤的!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5811307_d.html)
当时上映时学校里人气很火,杂志上预热好久,班上男生都抓耳挠腮的想看。
没能电影院看到,在某桃买的原版初回,十几年过去了还好没丢,氧化程度也很低,标也没弄丢,哈哈哈。
配置只有一张盘,没有单独做特典盘,有点小气。
封面是妖气冲天的高饱和镭射效果,可惜mr. children的单曲木有搞到手。
《怪侠多罗罗》是我近几年看过的第二部日本电影(除去宫崎骏的动画片)。
决定看此片也是由于纳兰妙殊写下了完美的一篇影评。
报着很大的欣赏欲望寻来。
昨天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稍微有些失望。
先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日本室町时代中叶,想要一统天下的父亲把还未出生的孩子分成48份许诺给了48位妖怪。
孩子出生后只是无手无足五口无耳无鼻无内脏的圆筒状物体,但是有微弱的呼吸。
必然是被抛弃的命运。
犹如当年玄奘被妈妈被迫抛弃的情景一样,也如同玄奘被方丈救下的情景一样,这可怜的孩子遇到了好人,一位研究假肢长生不老等医术的隐士,更完美的是他还会武功, 救下了他。
于是隐士如待亲生儿子一样把小孩养大,当孩子大到足够可以杀人的时候,隐士死了,告诉孩子只由杀掉各个妖怪才可以夺回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
于是抢夺自己的战役开始了。
最终他恢复了自己的身体,并杀掉暴虐的父亲。
完美的结局。
当然,还有一路跟随他的男扮女装美丽的姑娘;虽然父亲暴虐,可弟弟却很懂事儿。
一切的一切为他的复仇制造了条件。
那么,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了。
画面很美。
当深深的草甸,远山,岩石,小径出现的时候,我一眼就肯定了,这画面里的地方一定不是日本。
果然,在片子的封面上写着是《指环王》取景的地方。
武打效果不错,指导武术的是某一位中国人(我对这圈子里的人记不清)。
最后就是情节了。
在影片的开始,我真的被它吸引了。
那个时代的日本,那种落寞的市集,穿着简陋的人们,都是西右卫门般的打扮。
男主角一出场便被他冷峻的面孔迷惑了,帅死了!
第一个杀掉的是夺走他右腿的妖怪。
妖怪带着面具装作年轻女人在跳舞,面具被打坏露出褶皱丑陋的脸。
一阵激烈的打斗,最终杀死妖怪。
献血四溅。
到此为止,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
并且有很多欣赏角度。
但是接下来我就发现,我做下的决定过早了。
接下来的是没有任何剧情,画面闪现男主角百鬼丸与一个又一个的妖怪厮杀,因为很大的妖怪做得很粗糙,整个打斗场景像极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奥特曼。
当然是完胜。
但看到此刻,我已经没了兴趣。
我猜,如果在电影院看可能比我在家看得效果要好吧。
但是情节...算了,看在男主角那么帅的份上。
我就不说什么了。
真人版的奧特曼...
特效太假……
好悲伤的百鬼丸
跟漫画和游戏比还是感觉差多了
很一般妻夫木倒有些看头
居然是个happy ending
小7里面帅疯了~ 看的时候真是萌翻了天啊TOT
妻夫木聪最帅的片
多一星给柴崎幸
呵呵,斩妖怪的时候最欢乐了
小聪挺帅的
相貌协会电影```
妖怪不错
电影节看的,现场观众效果加分哈哈
够雷 大妈的更大妈了 片尾曲好熟
视觉效果依旧透着一种浓浓的日本特摄风。但是全片真的有史诗范,表面是个人对抗国家的复仇之旅,深层也是个人认同与亲子关系的再认识。有故事的大侠和古灵精怪的女贼也算是一对颇有特色的主角CP了。
又是拜日语课所赐……
特效片。妻夫木聪是打不死的变形金刚,倒是插科打诨的柴崎幸还有几分可爱。
SB电影...
柴崎幸年纪偏大了,这里最好是个小男孩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