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刚说了好好拍历史,就TM播出个这玩意来?
正好这两天在看《汉武大帝》,换台看到了这个,这个落差无法接受。。。
个别演员还不错(貌似几个不错的演员还是客串撑场面的),台词设置,服装,化妆,造型,布景,美工,后期,编剧,导演,统统都是垃圾垃圾垃圾!!!!!
简介比剧本身更恶心,想拍你的唯美偶像剧,拍成甜蜜暴击不好吗?
为什么要来祸害历史???
为什么???
很多人都说,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大多都局限于几个狭窄的阶段,这是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锅。
既然要放在历史中,还是国人不那么了解的历史中,你能力不够,拍不出《大秦帝国》、《汉武大帝》可以理解,乱来就是你的不对了,对公众了解历史起反作用简直该死!
这么一比,甜蜜暴击和极光之恋都可以原谅,重耳传奇不行,扑街姿势惨一点,谢谢你!!
前排几个水军注意点吃相好哇??
当心晋文公他老人家请你喝酒🍶,千年陈酿哦⊙∀⊙!
————————————————3.16 出于好奇去翻了一下王龙华的背景贴,其实并不意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可以在10红楼那种人才济济的剧组拿到贾琏的角色,可想而知是何方神圣。
但是,看了重耳传奇才发现当年10红楼饱受诟病的服化道真真儿是业界良心!
至少琏二爷是比较帅的突出,没有丑的很突出……
这版贾琏在该剧组颜值还是OK的,造型比宝玉的脏脏辫正常多了,也不显得突兀 而这部伟大的史诗级历史巨制里,男主的衣服与发型都是丑的那么的清新脱俗……
娇小的张含韵反倒是像男孩子一些……
于是为了突出男主是帅的,只好把男配搞得更丑……
我第一眼并没有认出来这是张一山 出于好奇去看了看王龙华的微博,买赞买粉丝什么的……也是常规操作 这样子的剧可以集结这样的演员班底,可以过审,可以在卫视播出,可以浩浩荡荡地注册一大批新号来刷好评等等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操作,最终多少分已经不重要了,运营团队要捧红他的决心比泰山还要稳当。
也许不久的将来,王龙华这个名字会频繁出现在大众视线里,各式各样的综艺,各式各样的广告,各式各样的烂剧了各式各样的脑残粉……无论有没有真材实料都可以红透半边天。
但是在十年后,二十年后,86西游仍然会在卫视轮播,大秦帝国仍然是有质量的历史剧,王刚仍然是和大人,王龙华是谁呢?
烂剧就是烂剧,烂剧去死,但不必去见鬼,古人的亡魂大概不想见到这些令人作呕的垃圾
口区 一分辛劳一分才永远没错,这样捧下去万一起了反作用呢?
Dr.Zhai凉了才几天啊?
注意吃相……————————————————4.1
举报这些短评吧!!!
你说重耳帅我忍了,你说重耳演技好我忍了,你说这部剧可以学历史也行,你自己学去,狄胖怎么惹到你们这帮丧尽天良的水军了??
嗯???
掘你家祖坟了?
杀父之仇吗??
为什么要被拿来跟王龙华演的重耳比??
为什么要被你们这么侮辱!!!
治国之学厉害了,我的妈呀,您先去医院挂个号,治好了眼睛和良心再来和重耳学治国吧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
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然而近年来,一些影视剧创作者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 ;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也许从娱乐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毕竟观众还是对一些戏码和剧情有着喜好。
但历史是严肃的,篡改历史,胡编乱造是一种文化荼毒。
人人都知道“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可偏偏就有这种离经叛道的影视剧,还要让观众跟着一起走上歪路。
《重耳传奇》中主角可以撞飞一头高速狂奔的野牛,这跟手撕鬼子有何区别?
晋国王宫无论何人都来去随意,宫禁安保何在?
这与抗日奇侠一人挑战一个小队日寇又有何异?
骊姬是晋国征伐骊戎被俘后才进入晋国,齐姜是骊姬之乱后重耳避难齐国时,齐桓公赐婚才嫁给重耳。
结果在剧里,这两个女人却早早登上舞台,互相争风吃醋……当有一天年轻人认知中的春秋五霸都有着狗血情史以及超人能力;战国七雄个个都是伦常丧尽,却身怀异能;秦皇不立皇后竟是因为不举,汉武抛弃阿娇就是渣男……这样的历史成为普遍认知时,将是多么可怕?
在尊重历史、合理想象的基础上以戏剧化的方式反映历史,这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史料有限。
例如:《军师联盟》剧中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空城时,之所谓放弃进攻,是为了保留对手,不让自己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可以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是一种合理的可能性,观众看到了另外一种解释。
而在《思美人》中,入秦时间相差多年的张仪与范雎却能同殿称臣,则是一个低级到极点的瞎编乱造。
少点低级错误,少点狗血剧情,少点你侬我侬,少点撕逼宫斗不行么?
百家争鸣,智慧谋略,凌然正气,历史转折……有多少值得拍的东西却都被抛在一边……这不是一种悲哀么?
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本身又具备向更广大民众普及史实、传播正气的文化内涵,这就更需要制片方精工细作,千万不能因为忽略了历史细节而混淆了广大人民对历史本身的视听认知。
只有敬畏历史、认真对待细节、严守道德底线的作品才能真正给人以满满的正能量。
本来想围观一下,找点历史动感,但看一开头就有点泪奔了[皱眉]个人以为架空情节可以,但好歹文化常识要符合历史吧?!
否则误导观众,传达明显错误的知识。
晋国还同时有几位夫人?
(图一图二都只是妃嫔,骊姬【剧中称为骊姮,这个称呼大约也是想弄得看起来典雅高大上一点吗[奸笑]】才是夫人)图一申生之母齐姜被改为齐姬,大约是为了跟另一位齐姜区分。
(编剧大约没想到可以在其中添加孟、仲、叔、季之类排行来区分,便采用了战国以后才出现的以姬称美女的用法,其实用在春秋以前根本是错误的)图二公子夷吾之女小戎子狐姬在剧中称作允姬(比较合适的称法应该是小狐姬),不知道怎么想的。
总体来说,这部剧的剧情设置有些奇葩,齐姜这个历史上的悲剧人物成了大反派,申生都要敲棺材板咯😂复仇女骊姬成了公子重耳的苦命恋人,上演了一场父子与美女的三角关系(有意思吗导演[奸笑])。
重耳成了弃儿,自幼在狄人那儿长大,也不太容易让人接受。
很多这类国产剧总是纠结于这些勾心斗角的恩怨情仇,而缺乏一种厚重历史感和政治感,没啥文化营养。
我都不想说服化道的低劣,或者你不尊重历史的bug,我就想说,一部电视剧,你既然在讲故事,哪怕你是传奇故事,你也得符合最起码的常识吧!
动不动就人怼牛,要不就不知道从哪掉下个人,要不就儿子敢骂皇帝老子,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刚开始,你就开始五四运动的思想了,这简直太出圈了吧!
而且你想法那么前卫,台词剧情怎么那么弱智?
这合理吗?
一代伟人,成了低端宫斗,宅斗的主角,这是什么价值观?
要怎么教育看这部剧的孩子们?
是不是现在除了宫斗,就没有别的可以讲的故事了?
情节太老套了,而且还一点也不高端,冷宫就写在匾额上?
木头鸟赶上遥控飞机,宫妃野外生子,儿子敢骂老子……
没看过如此差的电视剧,像懒婆娘的裹脚一一又长又臭!
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如三四次跳悬崖未死,你以为是神仙呢?
还有重耳对骊姬作恶三番五次原谅,即使是生活中也不合常理,更何况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你以为小孩过家家呢?
还有古代男女有如此开放一一拉手手、亲嘴嘴,拜托导演编剧用点心好吗?
还有古代有那么多艳丽的服饰吗?
染织业有那么发达吗?
导演你这点都不明白吗?
反正此剧为垃圾神剧!
每周星期二到星期四更新两集。
共72集,那么需要更新三个月。
谁他妈的去花3个月看你的一部剧啊。
片方是疯了吧!
并且这种栽赃陷害的垃圾剧情也能有。
我去他妈的吧。
古代人有这么蠢???
历史剧给搞成了言情剧。
还是老套路的女主女扮男装与男主相识相知相爱,世上最垃圾的历史剧没有之一!!!!!!!
真他妈的垃圾的不能再垃圾了!!!!!!!!!!!
千不该啊万不该。。
不该好奇点开这部积压剧,害我差点辣瞎眼睛。
都9102年了怎么还有这种雷剧???
大家请自带避雷针。
重耳传奇
2016年那会儿,这部剧就拍好了。
当时扬言即将登录各大卫视,结果,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限韩令,演员韩彩英换成了麦迪娜,重拍。
都以为凉凉了,谁曾想,被浙江卫视买了下来。
事实证明:积压剧还是少看为好。
一打开,就是扑面而来的土味影楼风。。。
草原上淳朴的牧民穿得五颜六色,好似人形调色盘。
宫里的士兵,身披塑料黄金战衣,仿佛一道道“番茄炒鸡蛋”。
后宫的娘娘,各个头顶义乌批发的塑料珠花。
这花花绿绿的高饱和度……不是当年于妈玩剩的艳丽风么?
好不容易撑到张一山出场,画面也是十分感人了。
谁能告诉我这脸色发青、印堂发黑的哥们是谁?
什么仇啊什么怨,非要让他穿死亡芭比粉?
如果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号称“小王力宏”的蒲巴甲的扮相,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模样,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配角们怎么丑怎么来,为的,是突出男主。
饰演男主的演员叫王龙华,出道13年,知名度为零。
官宣海报如下▼
这苹果肌,这尖下巴,明显玻尿酸填充过度。
看到这蜜汁的充气感,让人忍不住想起刘梓晨。
有意思的是,王龙华这张脸还引发了一场热闹的P图大赛。。。
大神们拼尽全力,还是没能拉高颜值。
剧开播后情况有好转吗?
并没有。
他扮演的重耳一上线,大魔王以为看到了刚从春晚回来的刘谦。
后来,重耳换上了狗啃小碎空气刘海,还配上了两条少女气息满满的小麻花辫……
看到这种画面,也是很窒息了。
和西门大妈蜜汁般配啊。。。。
辣眼的滤镜、夸张的道服化,粗糙的制作……剧组真是为所欲为。
大魔王是没眼瞧了。
来,看看剧情吧,说不定有希望呢?
重耳出生时,他爹晋国公(谭凯 饰)正在祈福。
火把都扔到树杈中间了,愣是没能点燃火堆。
(这是要笑死我,继承我的公号?
)
火点不着,神主的牌子还莫名其妙破成两半。
于是,有人称:天生异象,重耳乃不祥之人,克父。
他爹听风就是雨,提起大刀准备干掉亲骨肉。
外公拼死劝阻,这才捡回重耳一条小命。
从此,重耳被贬为庶民,流落他乡。
基本约等于孤儿了。
在草原上吃百家饭的重耳慢慢长大。
还成了牧民们心中的英雄。
有野牛出没,他快马加鞭赶过去,徒手就能撞飞。
撞飞还不够,大吼一声,野牛被他吓得屁滚尿流。
男主光环这么强,可怜了野牛。
正当大家鼓掌叫好时,重耳收到了他爹一纸号令,接他回宫。
老父亲这是良心发现?
非也非也。
那会正遇上大旱,百姓民怨沸腾,准备拿君主祭天。
他爹不想死,又舍不得夷吾(张一山 饰)、申生(蒲巴甲 饰)这两个儿子。
于是,才让重耳这个备胎千里送人头。
没事的时候爱搭不理。
遇到事了,才想起“这是我家的孩子”。
这爹怎么跟苏大强一模一样??!
还真是一部写实主义的家庭伦理剧啊。
总之,这事为后期三兄弟宫斗,埋下了祸根。
长达72集的《重耳传奇》说的,正是重耳如何打败两兄弟的复国传奇故事。
除了前面出现的张一山、蒲巴甲、谭凯,之后还有一大批老面孔将逐一上线。
张含韵、沈梦辰、郭晓然、甘婷婷、贺刚、程媛媛、林永健,保剑锋、李宗翰、李菁、侯耀华、刘金山、洪剑涛、张会中,韵味女神王艳、翁虹、龚蓓宓、金巧巧、买红妹、蓝燕、陈紫函、袁新、张亮、邓宁、赵小锐、贺镪、古典、李龙、谢晋、袁伶嫣、吴晓亮、王妍、赵一龙……随便拉一个人出来,人气都秒杀男主。。。。
不难看出,这就是一部金主爸爸捧男主的剧。
开播前期,不惜各种捆绑张一山,让#张一山甘愿做配# #张一山首部古装剧# 的宣传满天飞。
可惜,从目前播出的情况来看,男主怕是离“有知名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握大批资源还要拍烂片来辣观众的眼,不能忍。。。
每 晚 一 张【 晚 安 · 男 神 】
今日男神:张一山点个“在看”呗 ↓↓
假期无聊,恰好父母在看。
我看了十分钟 我真的很想看下去 但是我实在看不下去 台词做作不说,就这主角 这不是撞脸吴尊这是吴尊车祸后可能有那么几分相似。
演技烂不说,偏要一个40岁的演20岁的角色 一部剧下来是不是玻尿酸打多了根本笑不出来,这本剧我就是冲着张一山来的。
我是忍着看了10集 每次都盼着男2上
天雷滚滚,亮瞎你的双眼,弱智的宫斗,配角智商都不在线,一看主角就自带喜感,演技真心调戏,感觉看东北二人转,这个衣服也太花了吧,编剧导演都是在侮辱观众智商吗,真的是毁经典,给重耳抹黑,如果重耳知道了估计会被气吐血,春秋时期就会染布了,这么多色彩,这么华丽黄道婆知道了也被你气吐血,给一分就觉得多。
真心看不下去,张一山接戏也看看剧本吧。
我今天为了这部剧特地注册了豆瓣账号,以疏解我心中极大的不悦,原因很简单,这也太没水平了,什么东西!!!
这也太没水平了,什么东西!!!
这也太没水平了,什么东西!!!
(重要的事情说3遍)。
简直就是辣鸡,辣鸡,辣鸡!!!
我真的不想再说什么了,可是怎么就凑不够字数呢!!!
真是的,简直了,简直无语了,一点都不负责任,怎么好意思播出啊,对事不对人。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
3.5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BJIFF14 英嘉(🐳💗)
#2024北影节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