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顿对妹妹说他讨厌改变,不想长大,表面上是因为他妹妹改变了房间海报、实际他因为阻止不了改变而生气。
他最后坦白说虽然讨厌,但妹妹还是会长大,会开始喜欢男孩,就连个头也比他高了。
姐姐理所当然的拥抱这种改变,她说没有人20年后在看漫画。
像极了要面对每一个陌生环境的我们,上小学时不愿意去学校,边哭边在地上打滚,妈妈拿棍子抽我,抽到姐姐拽着我往前走,边抹眼泪边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姐姐帮我背着书包。
中学时养了只猫,猫咪长到半大时,因为吃小鸡,被妈妈捉到集市上卖给了卡车司机,蹲在路边哭了一上午,其实从那时候起渐渐明白我的哭闹改变不了什么,不得不去上学,小猫也不会被留下。
初三时外公年老去世,看着他剧烈起伏的胸口,渐渐平缓,安慰自己生老病死,人生规律。
大学时,刚去外地上学的第一个学期,爷爷去世了,接到消息的时候,刚好手里提着买给他的零食买等红绿灯,难过的说不出话来,长长的叹了口气,白白的哈气在眼前升起消散在空气里。
大学快毕业那年除夕夜,外婆走了,她走之前的暑假去看她,她从枕头底下翻出几张钱给我,说下次你再回来我就走了,去学校买点好吃的……二十几年了,面对改变还是会不适难过,每次离别都是新的伤口,会结痂,会在某个时刻隐隐作痛。
不是剧评,只是感觉这一段话在最近格外戳我自己最近也处于人生很大的转折中,很幸运能在毕业这么久后还参加补招,但也意味着放弃了美国留学offer,也意味着提前进入职场感受人生真正的辛酸苦辣。
自己算是已经GAP了一段时间,三个月前焦虑到爆炸流着泪看了两天的房子,租下来自己人生第一个小屋。
后天就要离开了,也要告别这个呆了4年零3个月的北京,去到广州直接出差到福州上项目。
一个西北女孩子在北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又无奈只身前往华南,似乎是离家越来越远了啊……感觉又期待又害怕,周围再也没有相识的朋友能够周末一起玩,去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了秋天的银杏叶和冬天的皑皑白雪,没有经历过回南天以及大蟑螂都不敢想象自己怎么应对,但是又能怎么办呢?
就像是自己喜欢的酒一样,依旧得cosmopolitan啊Fine, be scared and do it anyway.
Sheldon的这个毕业演讲确实挺不错的,短小精悍Sheldon终于从高中毕业了!
老师们一定非常开心吧!
会不会开心得飞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可惜,我是蛮喜欢Sheldon的那三个老师的,数学、科学、文学,👇
哈哈哈哈哈是我的欢乐源泉了哈哈哈哈哈这三位老师充满张力的表演风格真的太有趣了!
(希望后面他们还能偶尔出来串串场~✨
Missy也是个小人精了,往往能一针见血,双胞胎的心灵感应吗?
虽然第一集制作精良,但我其实更喜欢第二集的feeling~我就喜欢看Sheldon被人diss的样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得好!
是的呀,有什么好炫耀的?
当你是孔雀🦚吗?
知道的东西多了不起啊?
都是些冷知识有什么好显摆的呀?
😑
Meemaw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力!
对啊,谁愿意一天到晚听你讲课呢?
“好为人师”真的不讨喜。
(哪怕你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想和他人分享你的知识😐
说“Steve Hawking”真的可以笑起来!
太神奇了!
下次拍照一定用上我知道,大家之所以爱Sheldon是因为他替我们说出了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他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Sheldon这样聪明的人,也想像他一样肆无忌惮地生活,而且就算他如何自私怎么不好,他的身边都总是会有一群爱他包容他保护他的人,这样的人生谁不想有呢?
可是我更希望Sheldon能够成长,能够做一个正常人,而不是一个怪胎。
所以我更喜欢看Sheldon被人怼,被人嫌弃,喜欢看他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期待看见他一点点改变自己去适应大家,而不是一昧的自私地要求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来适应他。
可可爱爱Sheldon诚然,Sheldon还是有很多可爱的时刻的,也有很多可爱的言语,
这两句话真的太可爱了!
他本来就是个小孩不是吗?
表情也灵动,萌萌哒
不过大部分时候都不可爱,因为一点面子都不给人留啊!
也许Sheldon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吧……
《Young Sheldon》的乐趣之一就在于,时不时就会有很多小彩蛋🌟这个彩蛋真是!!!
爱死编剧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Leonard作何感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my还是明达啊!
真好,希望《Young Sheldon》能够再续订10季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四季第六集开始本剧完全进入高光时刻,如果前面只是讲一个天才二楞子的搞笑生活片段,后面慢慢揭示出为什么谢尔顿最后只是一个跟平辈很难相处没啥大成就但也能找到工作的研究员。
借一个豆瓣组扫除姐妹对理科博士滤镜的话头,很多所谓高智商理科男真的只有做题ok,为什么只是学别人的而没有自己的重大发现啊。
天天抱怨没有钱,又喜欢跟不懂的文科女生展示复杂的理科定理,如果人家听不懂,还要矫揉造作地表示,以后都不跟女生说专业问题了。
咱说句实话,选文科的人不就是认为自己更擅长文科,但文科尖子的理科也不见得就不好吧,最起码重点学校文科重点的前几名还是能把高考理科难度的微积分题解出来的。
但同在一个省,我一个大学同学学文科却咬死说高中没学过微积分。
她同学和我一个宿舍,跟我说大学真是难为文科生了,录音系没说是理科系,却让文科生学高数。
我跟她说文科高中有微积分她死活不信,我说是不是坐标里一个抛物线,解极值,她很惊讶说是啊,你怎么知道????
我也没有上课外班啊,但是太多文科学不太好又自称自己好努力的人给一般般的理科生带来优越感了。
我就遇到过北方省540多分的理科男生,遇到文科生就爱表现自己物理好,明明我们出去做社会实践,还要给我们讲他们系的物理题……只能做明白几个题真的不能叫智商高,中国有句话形容这种人,叫做火走一经。
哲学学不明白物理没有研究好的道理,但所谓学好哲学可不是第七集谢尔顿这种本本主义。
谢尔顿的爸爸为什么快乐不起来?
明明同事的读书会都坚持不下去还要嘴硬说出我家的男人从来不能放弃这种鬼话。
谢尔顿兄妹总是把自己家很穷放在嘴上,但是他家真的穷的揭不开锅了?
邻居家也没比他家好到哪儿去吧。
心穷的问题最可怕。
但谢尔顿知道自己智商高啊,为什么一直逼迫别人听他说物理?
因为这是他的华彩段,妈妈特别关照他给他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个,这就是他所认为的立身之本,每个人都在探索自己的立身之本,这没有错,但他太过重视这个能力以至于到贬低其它人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邻居有一段时间很讨厌玛丽,甚至两人还互殴了的原因。
因为玛丽就是认为谢尔顿特别。
但谢尔顿就是特别,玛丽不可以觉得谢尔顿特别么?
我觉得编剧费那么大劲儿写了第六集第七集就是想说,人生来是不一样,情况也特别特别多,哲学各种派别和理论不是为了把人绕傻了,而是尽可能平衡地探索人生的进行方式。
乔治在家庭中失语,有点像大多数中国中产家庭的丈夫,把自己吃得胖胖的,喜欢看球,有啥好事偷偷不告诉妻子自己去享受,虽然让他管孩子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管,孩子们也知道,老婆像个正义的卫道士,说啥都有理。
玛丽用宗教理论武装自己,虽然没文化但说什么都一套一套的,让文化程度也不怎么样的乔治常常哑口无言。
玛丽生了一个小天才,她不可能没期待,也不可能不对谢尔顿另眼相待,久而久之,只有谢尔顿像玛丽亲生的。
谢尔顿也知道自己比同龄人聪明,也知道因为这个才在家中被特殊对待,但是他在社会上并没有获得‘人气’。
而成为一个‘红人’是所有人都梦想的事情,舞会的悲剧不在于没有人邀请跳舞,而是‘丑人’看不上‘丑人’。
因为超越同龄人,谢尔顿习惯被追随和仰视,他在社交中不愿意做情感的让步,而日常交往中也没有人愿意为他让步,从这个现象上推断,‘因为我家没钱’成为他们兄妹的口头禅。
这也是那个扫除姐妹对理科博士男的粉色滤镜的原因。
这个社会说到底好像是看一个人最后多有钱来衡量他是否有魅力和是否成功。
做科研最后成为带头人也可以有钱,然后就可以有自己满意的女人。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为什么哲学老师轻易就让谢尔顿崩溃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归根究底是因为没有爱。
乔治和玛丽看起来像没爱了,他们没有甜蜜的互动,乔治单位组织去酒店玩他也不告诉玛丽,两个人都没有好事情和对方分享,玛丽只会管理乔治和跟他抱怨自己对谢尔顿的担心,这个家庭成为以玛丽与谢尔顿为轴心担忧与被担忧的集合体。
乔治没有快乐了,因为他对一切失去了爱,而谢尔顿也没获得健康的爱,它很容易陷入本本主义。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很多精英犯罪,以往在社会上有所留恋的人是很难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人事调动就对周围人痛下杀手,这都是社会闲汉该做的。
但是为什么精英肚量也变得这么小了?
只长了智商没长情商,这些精英说到底也只是个打铁匠,做了什么创新?
没有。
只有爱才是推动这一切的核心力量。
巴斯德因为无法忍受儿女的离世而发明了疫苗,但谢尔顿姥姥举了个什么例子?
物理学家做了什么好事?
(为了杀人)爱因斯坦发明了原子弹……换一种说法呢,为了不让我的家人沦为鱼肉?
这是发展军工的意义吧。
转:希望我们中国也能拍出这种幽默有内涵的剧,而不是类似的儿童剧第二集里,小谢尔顿交了一位越南朋友,在这位朋友来到谢尔顿家吃饭时,说自己战争后流浪,自己买的捕虾船被白人烧毁,然后开了一家便利店,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个星期都不休息。
我突然想起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集,莱纳德偷偷和佩妮约会,被谢尔顿撞见,莱纳德谎称自己出去借楼下的超市的厕所了,谢尔顿问他“你有买东西吗?
” 当莱纳德回答说没有时,谢尔顿掏出五块钱让他去买一包牛肉干。
莱纳德说自己不喜欢吃牛肉干。
谢尔顿说这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那些贫穷的人,他们来到美国,辛苦的工作,挣着微薄的工资,超市一直到半夜还在开门,而你去用厕所竟然不买东西?
1毕业演讲 护目镜23手受伤4放暑假 夏令营 房车 圣经知识大赛5龙与地下城 扮演上帝 验孕棒 圣骑士 有趣 分手6组建家庭 冒险 二手物理书 烫头发 新生报到7哲学教授 庄周梦蝶 笛卡尔 科学是否正确 蝴蝶 梦境 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生存和死亡 看待事物的方式8逃课 存在危机 时间是否存在 小顽固 认识论 质疑一切 埃里森教授 起床的动力 有什么意义呢 造福他人 先验论者 转专业 回归科学9海格迈尔 卖家具 琼 跳舞10申请成为助手 恳求法 骚扰法 贿赂法 健身录像 着火 不需要他11参与实验 卖试卷 布伦达1213小车祸 骑车14医生 税局 会计 惹爸爸生气15约会16喜欢测试 恋爱贴士 抓狂17超级对撞机 黑洞理论 活在另一个宇宙 双粒子碰撞 信息熵 后悔说出的话18古典物理学 预测桌球撞击轨迹 撕坏照片 向着他 哥哥 有责任照顾 孩子们掐架 离家出走
小谢尔顿快看完了,才想起来写点剧评。
今天看到一段台词,有点感触。
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他的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这里是小谢尔顿帮爸爸做审计,结果税务局工作人员故意挑刺,找到小耳朵的错误,小耳朵很沮丧。
孩子好可怜呜呜呜。
我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好胜心也比较强,有时候容易陷入怪圈,感到沮丧和迷茫。
一些失败的经历,恋爱啊,学习啊,事后回想起来,真的会有种想抽死当时的自己的冲动,想穿越回去骂醒自己。
爸爸的话好像让我没有那么焦虑,那么沉浸在过去了。
确实呀,感到后悔,觉得自己笨,才是正确的表现,才有收获,才是成长嘛。
Don't be too harsh on yourself.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的很好的,我已经做的很好了!
小谢尔顿 第一季 (2017)9.32017 / 美国 / 喜剧 / 乔恩·费儒 迈克尔·津伯格 贾弗尔·马哈穆德 / 伊恩·阿米蒂奇 佐伊·派瑞
小谢尔顿 第四季 (2020)9.42020 / 美国 / 喜剧 / 贾弗尔·马哈穆德 / 伊恩·阿米蒂奇 佐伊·派瑞我们都不够优秀,非要挑错大家都不是完美的。
所以要告诉自己“足够好”的概念。
而且相信,我们人性本身都是希望获得更高成就的,那么给自己这个信任,让自己在一步一步对自己的价值肯定的基础上,去发展出更优秀的自己,就可以了。
不要觉得“我不够优秀就会有怎样的后果”,那这个世上每个人底下都是无底洞。
感觉自己对自己的爱就像身后的一片云彩,时刻接着自己。
温柔下来,轻松下来,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小谢尔顿 第四季》拖了一年才看完,刚播出那会儿想“养肥了再看”,这一养竟从去年11月“养”到今年11月,这一年当中又有哪些事儿是拖着拖着不见踪影的呢?
这一季印象最深的是对小谢尔顿哥哥态度的转变。
以前觉得谢尔顿的哥哥小乔治是那种不爱学习的小混混儿,有小打小闹的商业头脑,擅长“泡妞”,时常把什么事搞砸,像野蛮生长的植物,在他的天才弟弟谢尔顿和社交达人妹妹米茜面前没什么存在感。
不知道这一季是突出了小乔治的优点,还是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些许变化,猛然发现小乔治非常励志,简直是这个家支柱。
当然,他们的父亲去世后,这个家确实是靠哥哥赚钱养着,我们“后来”或说“从前”就知道,这一季的苗头让这件事变得更顺理成章。
小乔治通过自己打工赚钱买了辆非常破旧的房车,因为气味难闻、沙发里还有老鼠,爸妈都让他丢掉这辆车,他觉得自己“成人”了,宁可睡在车里独立出去也不肯屈从爸妈的安排。
这是他对家庭或命运做出的反抗。
他很早就知道从情感上无法获得父母的关注,母亲把更多关爱放在谢尔顿身上到了忘我的程度,父亲对每个人的爱都内敛、深沉,有点逃避、漠视的态度;从物质上更是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对,就连最小的谢尔顿都知道家里穷。
小乔治想有辆车,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我们都看到了他是有多喜欢工作。
拥有这辆破旧的车是男孩成长的标志,为了实现那个年纪男孩的梦想,他把它改装一番,用来“泡妞”。
从爱情这点上延伸出去的竟然是他的专情,充满孩子气、又没有担当的专情。
看起来他喜欢的是所有女孩,然而他喜欢的却是她一个。
还是说回到工作上,这是小乔治最大的优点,他不仅热爱打工,还能够发现商机,小的尝试是在学校复印谢尔顿的满分试卷卖给别人——在卖试卷之前他调查过每年的考题大差不差,卖试卷的过程中发现供不应求,必须批量生产;大的尝试是发现外婆竟然肯花钱买健身光碟,于是他自己也录了自己健身的视频,还找专业的广告人士指导,虽然最后因为分款问题没有和广告商合作成功,但事实证明这个点子可行,别人借用这个点子大获成功。
这件事中能够看到小乔治的行动力,他在录像后,还复盘自己在录像中哪些表现不足。
当然,能有这个健身视频出现,也离不开小乔治的日常健身,虽然小小年纪,该有的肌肉一块不少,能有这样的坚持,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吧。
可他拿到的不是主角的剧本,他就像努力生活的普普通通的我们。
我承认很多时候没有小乔治那么努力,他在这一季中是我的榜样,他身上的闪光点已经让他没有那么普通了。
小乔治对陌生人也有着一种驽钝般的善良,不为讨喜,却默默做着善意的事。
有一天,他搞到一个传呼机,希望大家能联系到他,有商业巨头那范儿,不料联系他的是位找错人的老奶奶,自己腿脚不便,让小乔治开车带她去干这干那,小乔治虽然满脸不情愿,却默默不语,忍受着车上老奶奶的聒噪,一而再再而三答应她的要求。
后来有个画面,他在去老奶奶家的时候,一个漂亮女孩出来感谢他,生活偶尔也会给他一块糖。
看完这一季感觉小谢尔顿就是个没长大的小屁孩,只是有一颗超乎常人的头脑,其他行为还都不成熟;米茜也是个在家中得不到关注,想要在外界引起所有人注意的小女孩,她假扮成熟,却也没有步入成年人的世界;庆幸小乔治能在这样的家庭里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去坚持,从男孩蜕变成男人,变得有担当。
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他们总是不能互相理解。
母亲也是很典型,明明自己过得不幸福,却偏偏想探听别人更不幸的消息来抚平自己的伤口,最后可能会发现小丑竟是她自己。
他们做出的事、说出的话逻辑都很自洽,非常符合每个人物的身份,想到这里就想到编剧可能会有一个“库”,输入上身份、背景等关键词,人物小传就出来了。
与此相似的是看那些创意写作的书,所谓创意也不过是经得起检验的套路。
曾经很喜欢劳伦斯·布洛克的推理小说,读起来扣人心弦,后来他出了本书叫《小说的八百万种写法》,从人物塑造、情节等角度传授自己写畅销书的经验,确实他有这个经验与资格,不过他的小说读多了,还是会觉得套路。
看到这一季也有被套路的感觉,哪里都没有错,该有的爽点有,该有的泪点也有,该可乐的笑点也会惹人发笑,但总觉得有那么一丝不对劲。
我一想到这些都在编剧的掌握之中,就感到自己被一种叫做“人性”的东西所掌控,无法逃脱。
转念一想,我也是个人啊,就这样心甘情愿被套路吧。
麻烦再多套路我几季,还没看够这一家子的生活。
Young Shelden 第四季的最后一集故事逻辑太好了。
它完全不是儿童剧,而是像摩登家庭一样,每一个成年人看都会对剧中的矛盾共情,又被结局所感动所启发。
Shelden的妈妈玛丽是牧师的助理。
因为牧师老婆刚生了小孩要休产假,教堂的工作人员就只剩玛丽和一位年迈的婆婆。
玛丽自然地挑起主理人的责任,给婆婆分配工作。
婆婆很不耐烦地说,“别指挥我了,你不是这里的老大。
” 玛丽辩解道,“我只是希望帮牧师都打理好”,婆婆回应道,“Or you just like thinking you are better than everybody.(或者你只是觉得你比所有人都厉害)”。
然后玛丽下班回到家,看到Shelden和他的妹妹在吵架,立刻开始埋怨丈夫为什么什么事都不管,自己工作累了一天还要回来处理孩子们的琐事。
其实丈夫已经在处理了,只不过事情比较复杂,而玛丽只看到了妹妹撕了哥哥的海报。
玛丽训斥了妹妹,然后成功地把矛盾激化,和丈夫吵架,妹妹也尝试离家出走。
这个例子实在太典型了。
大多数没耐心听别人讲完感受,就急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多是因为“you just like thinking you are better than everybody.” 想到高中时朋友问我课业的问题我很没有耐心,可能也是因为太自我中心,理解不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不过引发我思考的不是因为高中的轶事,而是我的一个朋友。
他不爱说话,没有很多感受,自嘲自己是“没有感情的木头人”。
这让我有点苦恼,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交流。
于是上周我们去瓦尔登湖,我便讲了一些我是如何从以前的“没有感觉”到现在的“有感觉”的,最后还要补一句“你该不会觉得我在mansplaining(爹味说教)吧?
”。
现在想想,我上面说的这些,不就是潜意识里我觉得“有感觉的人和相对没有感觉的人相比,心理上是更健康的,更快乐的。
” 即 “在性格这方面,我是比我朋友更好的。
” 当我有了这种价值判断,哪怕是自以为的好意,其实也是对另一个人的不尊重和评判。
苟渝在谈到“为什么心理咨询的原则是「不求不助」”时是这样说的,因为心理咨询师没有魔法,不可能一挥手就让痛苦消失。
而且任何一个心理问题都有现实因素和困境,这就意味着需要有相应的学习和训练来提升能力,减肥倒是可以抽脂肪,躺着就可以瘦,心理咨询又不能抽脑浆……不要看心理咨询,你就去看健身房吧,那些被传单硬拉来的客人,有多少能够坚持到第二年?
除了动力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心理工作者和热心人士容易忽略的——那就是专业关系。
在不规范的关系状态,双方都是非常容易受伤的。
心理咨询是一个来访者与咨询师协同工作的事情,他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商议解决方案,一起在执行方案后总结改进,在这个模式下双方是平等互信的。
但是如果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去“拯救”别人,那事实上就在暗地里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模式:“我的人格比你完整,我的价值观比你先进,你应该听我的去做改变。
”你就想吧,要是你每次上街都跑来一个健身教练说:“你这么胖是有问题的,你看我的肌肉多棒,你应该像我这样训练你自己,而且你吃太多油腻的外卖,这太不健康了。
”你想不想扇他两耳光:“我特么胖是因为加班太多,你让我减肥,你倒是给我时间和精力啊!
我难道还不知道这不健康?
晚上加班到两点钟,不点外卖熬得过去吗?
”所谓的心理问题,其实是我们解决更可怕、更巨大的问题的一种手段,就像讨好型的人,他们的讨好本质上是应对“无归属感”的一种策略,因为“只要我能让别人高兴,我就不会被排斥”的规则也挺好用,而且取悦他人也确实能得到一些实惠,虽然这个过程损害自尊,而且比较压抑,但比起被排斥的恐惧都是可以忍受的,心理咨询师有什么资格去告诉别人应该采取哪种策略呢?
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就是“不求不助”的真正原因。
我们如何区分自己和别人的方式之一就是做比较,做比较,就有了主体和客体。
也正是因此“你只是觉得你比所有人都厉害”这个潜意识如此根深蒂固。
就像淡豹谈到《美满》时说,“有些中年男性说话,总是以「我」为主语”。
而真正好的关系,是尊重他的生活方式,尊重他的痛苦和限制,去看到和倾听他的感受。
意识到自己是有局限性的,或许是避免“mansplaining”的重要方法。
最新一季到来~正如我题目所写,大家都不容易。
双胞胎长大好多,明显开始进入青春期,还好小谢耳朵颜值仍然在线。
爸爸出院躺在床上,妹妹过来跟他道歉,这个场景让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真心关爱子女的父母和同样真心的子女,这双方之间真挚的感情,是多么的动人。
希望爸爸接下来争气,也希望家庭剧里不要出现出轨。
更新就很开心,说到最后,有谢尔顿的声音,有艾米的声音,短短的对话,一瞬间就泪目了,突然好想再去补第一季,可惜他们只能是配音了。。。
人,总是有点盼头,原来每周五卡着固定的25分钟快乐,感谢小谢尔顿给我带来的快乐。
就是以后不能看小谢尔顿欺负他的校长和老师了,蛮遗憾的😂😂😂😂😂😂😂😂😂
Missy麻麻爱你!
伴随着成长的是,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矛盾终于开始慢慢显露。虽然谢耳朵一直是游离在真实世界之外的存在,但他的家人们却必须去直面生活的残酷。有点拒绝接下来的剧情,可其实无法逃避。
可可爱爱,很有脑袋。看之前最怕不喜欢谢尔顿,因为太喜欢大谢尔顿了,结果真的是内味儿哈哈哈
作为一名哲学院研究生,第七集值五星!!
除了第一季,后面感觉都削弱了耳朵的性格,有点往普通家庭剧方面发展,写的也没有出彩,就属于非常普通的美剧的程度。而且可能因为有大爆炸的限制,后面的线已经很混乱,并没有第一季的温情,现在就不知道想表达什么。越到后面追的越无力了,就好像看了十几分钟的口水剧。
看到小耳朵的成长既温暖又欣慰,但也很希望他和他的哥哥姐姐成长得慢一点再慢一点。PS,耳朵第一堂哲学课就被打倒,笑翻。
为什么要讲平庸大人的故事
哇,片尾的联动,久违了,bigbang的各位。
除开耳朵以外的其他角色才是惊喜。不开二倍速都难以忍受,或许不考虑和tbbt对接更好,因为根本接不上,很难想象接受如此家教的耳朵日后还是那么个pain in the ASS
喜欢国税局斗法、Paige、和毕业典礼对Missy的致辞
20210120-20220505
咋还在拍啊,这家庭剧真的好无聊
最喜欢的家庭剧。永远喜欢小女儿和姥姥。妈妈也很好。都有各自的好。
有点向家庭剧转变的意思了,不再把小谢尔顿当做主角了。
严重ooc
这个系列真的能打
16集
E01提到谢耳朵的儿子叫Leonard哈哈哈。比利那集挺伤感的。17集玩了平行世界梗,好感人。18集,爸爸线可能要安排上了,虽然很抗拒,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的。20年后还在看星际迷航和漫画书❤️
有点担心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估计要现实残酷许多,爸爸出轨且去世,小乔治一人扛起家庭重任。
差一点就和 Paige 在一起了呀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