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就像一生都在寻找所谓的自由的,也许只有死亡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自由,机器人孤独太久能做出最好的的糖果可品尝不到味道,但是孤儿院的孩子能,我们越来约麻木,怎么对的起自己的儿时的那个小朋友,小时候都是他们保护我们,现在黑暗的我们,该保护它们给他们光,记得童真。
女人代表我们不管男人女人都爱过人,都在里面感受过甜蜜与不开心,记得美好的,遗忘掉不好的,或者吸取一些让自己更好的东西,魔术师就好比事业与生活,别忘了还有生活,那团泥土就好比和自己和所爱的的人散步,最后也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随风而去,你好,再见,很喜欢再见这个次希望再次遇见,和一种再也不见。
今儿朋友圈广告推到面前的。
也不知道为啥推给我。
因为我是贵州人?
还是因为我少年时也养过猫?
还是因为我就是一做广告的?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吧,大数据对我的这次推送算是成功了。
我很喜欢这条片子,也因此记住了这背后品牌。
推送的效果做到这份儿上,成啦!
……大家伙看这片子的时候别忘了这东西本质上是有商业目的的,不是毕赣自己拍着玩。
要从这商业目的出发,我觉得毕导这Brief真是吃得透透的,我要是甲方,得认真地跟人说声谢谢!
……接下来瞎聊聊我对这条片子的看法,孔见,拙见,不值一笑那种。
毕赣的创作是很丰富的,行家在里面看出很多东西,这个托夫那个司机的,我都不太懂,纯讲我一个普通观众看到的东西。
……故事说起来不复杂,顺着讲就是,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女孩收留了一只流浪的小黑猫。
本来他们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想着报恩的小黑猫于是给小女孩带回去了一些自己觉得很珍贵的东西。
是啥呢?
就是死耗子、小鸟什么的……而且,还郑重其事地,把这些个东西拖到了小姑娘的床上……这剧情是不是哪里听过来的?
有意思吧!
我们小毕照着这,就整出片子来了。
正常是个小姑娘瞅见这谁不害怕?
没想到原来你是这样的猫?
从猫来看,这尼玛就我猫性本性啊!
然而嫌弃不可避免。
猫咪离小姑娘而去。
你觉得好的东西, 别人不觉得好。
你掏出真心,结果被人嫌弃。
这个设定简单又直接,推着剧情就往前走了。
……影片就从猫咪的旅行开始。
这个旅行可以看做是猫咪的救赎之旅——毕竟它把小姑娘吓坏了,它想要做真正能让小姑娘满意的事情,找到真正小姑娘喜欢的东西。
这个旅行,其实更是猫咪的自我价值实现之旅。
这个自我实现,就是片名:破碎太阳之心。
……影片里说了,太阳之心是人类的爱。
猫咪干的事,就是补缀起来了那些破碎的爱。
它接下来干的事,往更直白了干可就是广告公司的活儿了!
我们往下看:……猫咪完成的第一件事:放火烧了稻草人,帮稻草人获得了自由。
猫咪从稻草人这里获得了衣服帽子,注意,在这身行头帮助下,猫咪以人的身份,走进了人的生活。
紧接着,猫咪开沿着稻草人给的线索,开始去找寻一个答案:人类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
……猫咪完成的第二件事:帮机器人重新获得生命。
机器人的比喻义很强烈了。
有小孩围绕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就有生命,分享自己的糖果(其实就是人生故事),而当无人分享时,他的生命停滞了。
猫咪以一种“打碎”的形式,弄出了动静,也给机器人带来了新的生命。
机器人,则给猫咪糖果,作为答谢。
猫咪尝不出糖果的甜,之觉得苦。
那是当然了,猫怎么能懂人生呢?
……猫咪完成的第三件事:帮女孩找回了往事。
女孩从诗,到食,理解里面的意思了吗?
猫咪做的事,是点亮了她的生活,帮助她正面曾经的情感(门打开了,行进在向前的轨道上)……猫咪做的第四件事:激活了一个贪婪的人。
这货贪得无厌,为了“魔法”失去了幸福。
其实也是真实世界里争名逐利丢失了对生活真实感受的人。
而猫咪用自己“生命的音符”,将这个人唤醒。
……你看猫咪最后的报恩。
它约到小姑娘出来,揭开帽子,脑袋上顶着一朵小草花,小姑娘心无芥蒂地就摘下去了。
你猜那朵花叫什么?
在我看,叫“理解”。
人世间最可珍贵的东西,就是理解。
无论你处于何种情绪中,猫咪总能给您一种“理解”的抚慰。
而这家品牌提供的宠物用品,是因为他们无比地,理解你家的猫咪。
懂了么?
话在说白一点,我们是宠物用品专家!
……拍商业微电影请名导演撑场面的挺多的。
搞得不咋地的也挺多的。
毕赣这个搞得挺好的。
认真去理解甲方的诉求了,创作上兼顾得特别好。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和毕赣这样的好导演,合作这样的好东西。
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把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
1.一只猫的眼睛2.草坪 日 外镜头穿过猫的眼睛,是一片雾蒙蒙的大草地,镜头向前飞驰,模拟猫的眼睛。
镜头前方是稻草人,稻草人孤单单矗立在前方。
地面上有两只被丢弃的黑色的雨鞋。
地面上有帽子,手套,以及被点燃的衣服。
倒影的水中,能看到稻草人。
稻草人被点着,稻草人发出熊熊烈焰。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古怪的黑猫,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家,更没有想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稻草人。
稻草人请求黑猫用火焰将它点燃,这样稻草人就能去天空看望它飞翔的朋友了。
黑猫受到了启示,于是他问稻草人,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稻草人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告诉他曾经有三个怪人,拥有过最珍贵的东西。
黑猫穿上了稻草人的衣服,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出片名:破碎太阳之心)3.草坪黑衣人带着帽子,穿着稻草人的衣服,在草地上走路。
镜头向前,来到孤儿院,孤儿院的东西都蒙着塑料纸,能看到前面一个模特也被蒙住。
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里,黑猫走进房间。
镜子被石头杂碎。
破碎的镜子的碎片,能看到黑猫站在窗前,阳光逐渐照在黑衣人身上。
黑衣人也拿着一面镜子,镜子反射阳光,反射到墙壁上,反射到机器人身上。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
他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珍贵的糖果,是苦丁糖,每隔离开这里的孩子,都会得到一颗苦丁糖。
尝到它甜蜜,酸楚,与苦涩的滋味。
但是机器人没电了。
4.机器人机器人的手被阳光照耀,机器人醒来,走出房间,走过黑猫。
机器人走到沙发前,机器人拉开衣服,露出机器装置。
机器人从独立自主掏出一颗玻璃球机器人:你好,再见。
你好,再见。
5.郊外黑衣人走在小径上,远方是城市的大楼。
黑衣人坐着缆车,缆车拐弯,缆车下坡。
旁白:因为猫天生对甜味不敏感,它只是从苦丁糖中尝到了酸味与苦涩。
于是离开了这里。
6.房间健忘人谭卓吃面条,边吃边说话。
在谭卓的身后,镜子里能看到黑猫把一盏灯升起来。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二个人,是一个健忘的怪人,她每天都会吃一种叫做”常忘面“的食物,这种食物能让她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
健忘怪人:我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
但是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内容,我只记得写信的人是一个火车司机。
吊灯突然变亮了。
旁白:黑猫将一只眼睛作为玻璃灯,送给了健忘的人。
因为猫的眼睛,可以抚慰人的灵魂。
有人敲门,谭卓去开门,开门之后,豁然开朗。
原来外面是铁轨,谭卓在一辆火车上,音乐突然响起。
旁白:有一个声音将被遗忘的信读了出来。
除了太阳高度,今晚的写作还取决于,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
孩子们睡的很好,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
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数,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只毛毛虫,我写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
和想你的时候一样。
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
黑猫觉得信的内容,不是它想要的东西,那只是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
7.废墟黑衣人走过一堵废墟墙壁,走进废墟,走离废墟。
8.豪车霓虹闪烁的豪车里,黑猫坐在车上,一处游戏机正在闪烁。
旁白:还冒找到了第三个怪人,是魔鬼,想要从魔鬼手中得到珍贵的东西,就要以自己灵魂的音符来交换,9.剧场第三个怪人从剧场的床上醒来,用魔法穿衣服。
旁白:魔鬼告诉黑猫,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黑色的帽子就会把它的灵魂带走。
黑猫用完所有的音符,却被魔鬼耍了赖皮,只得到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巴。
它很失落,因为今天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日,为了不被她认出来,它才装扮成了怪人的样子。
想要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她,但是这次,它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
第三怪人:这就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一只猫眼睁开小女孩在玩。
黑猫在草地上爬行。
旁白:曾经,小女孩在野外带回了这只小黑猫,他们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小黑猫把东西放到小女孩的床上, 有受伤的鸟,死去的老鼠,和冰冷的蛇,小女孩被吓到,她觉得这是一只邪恶的猫。
慢慢的也就不再喜欢它了,黑猫感觉到了小女孩对它的厌恶。
最后离开了。
10.城市天桥黑猫站在电梯入口,一个小女孩缓缓上升。
小女孩:请问,是你找我吗?
黑衣人:有一个朋友给你带了礼物,在帽子里。
小女孩打开帽子,看到黑衣人头顶有一颗小花。
黑衣人:你好,再见。
11.野外泥巴路上下过雨,一只黑色的帽子在空气诗意的飘荡着。
《破碎太阳之心》最珍贵的礼物换取流浪黑猫不是人,如何从深邃的瞳孔里读取灵魂,如何从破碎的诗句里提炼回忆,就算是人与人之间,也总因爱的多少得失常有遗憾,执念一生,日子一长,人便成了怪人。
从不易察觉的角落到寂静荒凉的郊野,或站立或堆放或窝藏,和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一起,等待寻宝者的探访。
与世隔绝的机器,由塑料薄膜覆盖尘封,宕机在孤独的深渊里,需要折射阳光的温暖唤醒;渴望失忆的女人,被昏暗房间圈养孤立,迷失于遗忘的信件里,感受记忆列车的行驶停止;习得魔法的魔术师,受失去快乐折磨囚禁,倒放于痛苦的奇观里,体验修成魔鬼的扭曲疏离。
他们自身已然如此不堪,仍选择献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守在孤儿院派送苦丁糖,吃着常忘面默诵爱情诗,住进游戏机变出湿泥土,甚至,稻草人甘愿焚烧肉身,化作烟尘魂魄,升入天空看望自己飞翔的朋友,黑猫为了将其一一收集,不惜付出自己的灵魂,顺便学会无往飞行,学会自我安慰,学会记住忘记,学会漠然淡定,自己也成了一个怪人,因为它,也长出了最珍贵的东西——那手里一捧烂泥里破土的一朵雏菊,那内心一片荒芜里绽放的一缕芬芳。
所有的爱汇集在一起,浓缩成爱的核心,安装到太阳中去,从此原本黑暗的银河系一隅,冰冷开始坍缩,爆发出的温暖光明,以通用语言向整个宇宙发出定位爱的坐标。
黑猫也不是猫,像人似的裹入黑袍,即使心碎,依旧一心一意。
怪人之爱,匮乏者之爱1《破碎太阳之心》前序有一个署名“pidan”,一开始以为“pidan”(皮蛋)是一只猫的名字,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品牌名(着实隐晦)。
一只黑猫,一只流浪猫,一只被小女孩收养过的猫。
一只一心想要把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找来,送给小女孩的猫。
但它所以为的最珍贵的东西,很可能不被喜欢,不被接受。
连带着它,也被讨厌了,喜欢变得淡薄了,于是它离开了。
重新成为一只流浪猫,一只“没有朋友,也没有家,更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的猫。
它在旷野上游荡,遇到了一个稻草人,稻草人希望小黑猫用火焰把自己点燃,这样,它就可以“去天空看望自己飞翔的朋友了”。
在天空飞翔的朋友,必定是稻草人最珍视的事物,所以,它才甘愿燃烧“肉身”,变成烟灰,变成魂魄,去天空之上和它相会。
小黑猫受到启发,就问稻草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稻草人说,曾经有三个人,三个怪人,拥有过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小黑猫穿上了稻草人的破衣服,戴上稻草人的破帽子,装扮成一个怪人的样子,去找那三个人,看看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一个孤儿院里,会做苦丁糖的机器人;一个每天都吃一种叫常忘面的面条,想要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的女人;一个变成魔鬼的喜剧魔术师,他不愿只是会变魔术,而要学会真正的魔法,于是住进了魔鬼的屋子,变成了魔鬼。
小黑猫穿着古怪的衣服帽子,磕磕绊绊地走过原野,走进城市,坐着火车,去找这三个怪人。
想要知道,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些经验,对它是有用的,有些经验,对它是没用的。
但它最后知道了, 对自己最珍贵的人和事是什么。
甘愿付出灵魂,也要去换的东西。
“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
”张悦然说。
2 十四分钟的短片,其实是一个童话,一个寓言,一首支离破碎的歌,一个指东打西,顾左言右,言不及义,用古怪和飘忽,用假装的残忍和黑暗,掩饰着真正想法的故事。
黑猫不是猫,可能是一切怪人,是曾经获得短暂眷顾的流浪儿,是想要重新获得温暖和拥抱,却无计可施的人,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流畅地言说自己,明确地展示自己心的形状,让自己免于被误解、被疏远的人。
所以它穿着稻草人的破衣服,戴着破帽子,像一个孩子,一个小怪物,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符号,一句话,一点心思,一缕诗魂,如此脆弱,如此稀薄,所以如此容易被扭曲和误解。
它到处去寻找最珍贵的东西,或者说,最准确的表达,最顺畅的发言,最光明的宠爱,或者最不容易被扭曲的,最恒久的自我。
但它找不到,到处都是怪人,到处都是孤独的人,被遗忘的人,飘零的人,畸零的人,住在火车上的人,住在魔鬼聚集地的人。
每个人都如此稀薄,如此匮乏,如此脆弱,只有一个苦丁糖,一碗面,一个大泥球,一朵小雏菊,朝不保夕,自身难保,他们最珍贵的东西,恐怕也不是那么金灿灿,不是金山银山。
但这脆弱的、稀薄的拥有,却又如此扣人心弦,如此让人念念不忘,也如此强大,因为那就是所有。
就像《圣经》里的穷寡妇,只有两个小钱,耶稣却觉得她的奉献比众人更多,“因为寡妇的奉献是把一切养生的都摆上;而一些财主的奉献是把有余的给神”。
在匮乏中去爱,在匮乏中匀出爱去爱。
在自身的稀薄之中,拿出最浓厚的,最热烈的,最丰富的,全部的爱去爱。
这种爱,比世俗意义上的“多”还多,因为它是全部。
全部的灵魂,全部的肉身,尽管,它凝聚成的,就是烂泥巴里的一朵小花。
3这些匮乏者,在俗世人间里,还有一个名字,叫怪人。
就是小黑猫、机器人、吃面者,和前魔术师那样的怪人,他们病病歪歪,走路磕磕绊绊,说话结结巴巴,奉献给你的,很可能是泥巴、尸体、老鼠和蛇。
但那是他们自以为最珍贵的东西。
我在这世界上,看见过很多怪人,他们就是这样,七零八落地活着,病病歪歪地撑着一条命,不西装革履,不义正辞严,不光明,不正大,不够堂皇,不够成功,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反面,拥有所有成功者唯恐避之不及的因素。
我自己,也是这样一个怪人。
我曾经抗拒成为一个怪人,也自以为自己不是怪人,一心要朝着光明的路上走,正大的路上走,要白领,要职场,要秩序井然,要有边界感。
但后来我发现,我是一个无可辩驳的怪人,甚至,因为我拒绝成为怪人,显得更古怪了。
我于是就怪回去了。
穿上稻草人的衣服,戴上破帽子,病病歪歪地坐在火车上,有车窗的位置,车窗是我给自己争取的唯一一点福利。
透过车窗,我看见成千上万个怪人,成千上万件破衣服和破帽子,成千上万个小黑猫、机器人、吃面者、魔术师。
这些怪人能拿出全部,而成功者不能。
这些怪人之爱聚集起来,可能就是太阳的核心。
太阳,很可能不是科学的,唯物的,不能得到物理的解释,它可能就是用无数这样稀薄的、匮乏的爱,汇集成的一个反应堆,它如此盛大,如此炽热,但它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份匮乏者的众筹和供养。
因为产自匮乏,所以格外强烈。
反过来,又照耀万物。
4 《破碎太阳之心》的导演是毕赣。
所以,这部短片里,有我们熟悉的毕赣元素,荒原,被遗忘的房子,怪里怪气的人,贵州话,还有毕赣的姑父陈永忠。
还有“失去”,这个毕赣目前的每一部作品里,都会出现的东西。
《路边野餐》讲述着“失去”,《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大张旗鼓地讲述着“失去”,以及“失去”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的梦境。
这是一个影像和意境都并不用力的短片,悲哀很淡,像是不能声张,离别很淡,似乎命中注定,甚至连死亡、告别、失去都很淡,所有人留下的是一个画中人一样的姿态。
痛苦可能太重了,或者成了习惯,所以轻描淡写,笼罩在字里行间的,只是哀愁,柔软的,逆来顺受的。
最后,期待或许出现了,照旧很淡,淡到让人不敢确认。
那朵小花,只是在信和不信之间,在喜悦和怀疑之间,在淡淡的微光中,顿了一顿,没有追问,也不等待答案。
因为,破碎的太阳之心,是要重新回到它的炉膛里去的。
这部短片是爱的纪念册,是赤子之心的留影,保留了我们对世界的一丝惊喜,一丝大惑不解,还有一丝小小的伤感,这伤感与衣服上的毛球、没被选择的围巾、遥控器上的小绿灯有关,是另一种形式的小确幸。
对于试图训练有素、秩序井然的我们来说,《破碎的太阳之心》是一次轻微的脱轨,像在CBD等人的某个下午,低下头,忽然发现,严丝合缝的人行道砖中间,有小小的蚂蚁在兢兢业业地爬,而我们的影子刚好笼罩到它,那么一刹那,世界变慢了,变得乌云密布。
而乌云胜过烈日灼身。
看了毕赣目前的所有作品,我想,他其实也是一个怪人。
所以会用匮乏的方式去拍电影,拍一些匮乏的人,匮乏的小镇。
而这匮乏,激起的却是无尽的愁绪,无尽的思恋,和无尽的爱。
没有生命的人有糖,没有记忆的人有诗,没有幸福的人有魔法。
糖是没有甜味的糖,诗是读不懂的诗,魔法变出的是泥土,都是无法给人安慰的礼物。
最终,还是用这一路上反射的太阳,送出的眼睛,和用完的音符,换了一朵雏菊——用糖做种子,用诗歌浇灌,从泥土里长出。
-三个人也许可以对应《潜行者》里的科学家、作家,与先知一样的潜行者;分别是从事依靠物质资源的生产者,依靠回忆的精神活动者,和依靠想象的说服者。
小女孩则是潜行者的女儿,一种希望的象征,促成破碎太阳汇聚的力量。
-影像语言里依然有让人悸动的部分。
还是期待更多原发的自然之力的回归。
破碎太阳之心,第二次看,把评分从2⭐变成4⭐了,本质是探究爱的东西。
虽然有了新的感受,但是已经几乎有人也都讲到了,我就不浪费时间了。
黑猫和稻草人1.孤儿院的机器人——苦丁糖苦(陪伴)2.健忘的人——肠旺面(常忘)(信——诗)“人类的爱保存在太阳之心”3.魔鬼(喜剧魔术师)——魔法获得魔法,失去快乐灵魂的音符换宝贵的东西。
——黑猫和小女孩(喜爱,被抛弃,厌恶,离开)原来只是为了一个礼物揭示真相第二次看,感觉不一样了。
看得懂了很多思路也清晰了很多,看得出导演有很多想法和设计,画面很有美感。
不不不,这次毕老师来不及模仿塔可夫斯基,毕竟篇幅太短。
聪明的毕老师在日本的奇幻片里找到了借力的因素。
火烧稻草人和怪诞风,一大团妖异粉色艳丽色调。
有可能模仿的是寺山修司。
其实模仿没有错,但是模仿到只剩下外壳的拼凑,没有完整的意识世界来主导,没有核心思想原动力与核心的人生主题作为探索,会变成山寨汽车。
毕老师很聪明,头脑很好使。
他非常懂得如何在这片土地里脱颖而出——模仿经典时期电影大师,来点地方风情。
可惜这几部作品来看,毕老师并不是艺术家。
他有很好的头脑,一点才华,没有心肠。
他是很聪明的电影人,虽然功利,也还是做出了一点点风格。
再说回短片吧,毕老师通篇都是旁白,明明电影就是用画面说故事的,非要通过这些差点意思的旁白。
其实,毕老师的文学造诣并不怎样。
太聪明了就着相了。
也许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让毕老师意识到,还是老路子更好,所以他又回到了原生艺术模仿上。
可怕的是,毕老师其实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职业身份名利诱惑着他这么做而已。
毕老师其实未必热爱艺术这件事。
因为他越来越不纯粹,他没有在探索潜意识里的东西,说装b点他没有关注宇宙的问题。
就日本奇幻片代表人物而言,比如寺山修司,一辈子都在探索母亲这个形象的化身如何撕裂自己的内心。
此外,塔神也一样,一辈子都在母亲与童年的飘忽不定里挣扎。
但是毕老师没有这些东西。
他更加不是阿巴斯那样的艺术家。
毕老师醉心的是个人小情绪和虚有的才华这件虚名。
毕老师很聪明,他用这些大师的壳拉升原创不足的问题。
片尾那朵小花…真的,毕老师,不是所有人拍的淡淡小花都可以拉升爱这个主题。
阿巴斯很懂爱,懂纯真,所以他伟大之处是价值观,而不是一朵小花而已。
毕老师的确比平庸创作者走出了一小步,却满足于那一小步。
五年前八月下旬的某天湿漉漉的早晨,我在路障下遇到了她,浑身湿透小小一坨软趴趴的在那里,好在早晨车不多,好在她非常小没能继续乱跑……停车,把她捡起放在副驾的帆布袋子上,她闻到我掰开的肉饺子那一瞬间发出的尖锐啼叫,以及迫不及待地找寻香气大口咬食的时候,这小小身体散发出的强烈求生欲能量之大惊讶到我……她叫招招,谐音取自ciao你好的意思,因为是只三花猫,又叫招财(招财猫的原型就是三花)她也是Princess Carolyn(马男波杰克里聪明的女主)相遇五年里,每一次夜晚醒来朦胧中看到她因呼吸起伏的小身体,每一次心里有事难受的透不过气把脸埋进她柔软温暖的小肚皮里,每一次她用毛茸茸的小脑壳蹭我的脸的时候,每一次我们一起躺着晒太阳她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时,我感受到身体里的暖流,我被治愈了……人们在相处的时候总在默默计算着得失,可是他们忘记了在相处的过程里,流逝的时光是平衡的。
和她的相处里,非要世俗的计算一下,我得到非常非常多的守护和疗愈,我总是幸运的。
如果有天妳会走,我不想妳变成一朵小花,我也不想妳来找我。
我希望你变成风,风吹过的时候,我的头发会变成妳吹过的形状。
我们俩的相遇,并不是谁需要谁,也不是需要把独处时容易陷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
我们的遇见就是美。
毕赣的新片计划一直让无数影迷心心念念,没想到长片还没开拍,大家最新迎来的是短片《破碎太阳之心》。
毕赣团队的执行效率显然很高,年后不久才看到杀青的消息,近日成品就已完成呈现给了观众。
看过后很欣慰,依然是一部属于毕赣的作品,独特、奇幻、黑色、纯真,别出机杼,初心未泯。
毕赣的电影一直绵延在时间、记忆、幻觉、遗失的爱、孤独的人,时空里放逐的心灵,这些基本元素之间,《破碎太阳之心》亦不例外,简洁却不简单,故事充满了特立独行的想象力。
全片时长不足15分钟,但创意奇崛,情感丰沛,信息密度大,预留了有趣的解读符号,看下来还是很过瘾。
这个故事接近一个小型公路电影,以一只黑猫的视角展开,在稻草人的指引下,它要去人间寻找世界上三个最珍贵的东西,它们分别保存在三个不同的人身上。
这是关于一只黑猫的心灵苦旅,也是离开主人的奇幻漫游。
爱丽丝漫游仙境发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国度,黑猫漫游人间却发觉所谓人类还没有一只猫过得幸福充实。
倒转的视角,着火的稻草人,火车厢改造成的移动房间,能取出电源的机器人,无法忘记爱人而一直吃“常忘面”的独居女人,孤独的怪诞魔术师,这些人与事物在贵州方言的口述中,水、火、雾、电光影交织,灰蒙蒙的南方天气依然呈现出似曾相识的湿漉与诗性。
看完意犹未尽,就像提早结束了一个绚烂荒凉的梦。
尽管很多影迷经常拿塔可夫斯基来对标毕赣的美学倾向,《破碎太阳之心》我却看到了类似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迷人气质,一股野性之气呼之欲出,毕赣式的风格有了新的兴奋点。
从漠漠荒野到茫茫城市,从孤儿院到魔术剧场,从一种孤独进入到另一种孤独,在没有太阳的天空底下,迷途的人类孤寒无援。
尤其是陈永忠扮演的怪诞魔术师,不同于他这些年所饰演过的任何角色。
这个魔术师欲念缠身,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己,用灵魂来和魔鬼交换魔力,操控一切道具行云流水,却也没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在一个人的剧场,他整天琢磨那些雕虫小技,困锁于房间,远隔在人类心灵之外,自己不过也是魔鬼的道具罢了。
就像《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在虚实之间徘徊,主角的情感才是牵动全片的最终线索。
《破碎太阳之心》的真实世界景观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游离的“情绪采样”,一直在行走、寻找的黑猫才是主角。
它看清了人类生活的真相,洞悉了一颗颗无助的灵魂。
这样的人间多少让黑猫有些失望,所以,最后时刻它要送给女孩的礼物是“爱”,这是维系太阳系运转的秘密,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破碎太阳之心》对童真和梦想的维护,像一个美好的寓言,美得一尘不染。
让我想起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个片子的人物没那么多,黑猫这个角色也没有小王子那么深邃,但它具备一颗比人类还敏感的心灵,经历一切之后它要去守护童心,守护太阳系渐渐稀缺的“爱”,以维持人类正常运转。
复合影像的运用不错 如果能凝聚在一个易于抓住灵感源泉会好一些? 人眼还是猫的竖瞳都是呈现倒影 进而神经自动处理翻转 破碎镜(晶)片(体)既可以反射赋能也可以折叠倒置记忆 常忘燃灯 逆序溯源
克拉拉与太阳竟迅速影视化!(终于又见影帝咱老姑父
还是依旧的故弄玄虚,依旧为了难以名状的诗意,毕赣视听手段的掌握确实不俗,超出很多同龄导演一大截。
破碎的意义在于,当人们拾起同样的碎片,却可以拼凑成不同的诗。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早就说毕赣是林奇粉丝
its brutal out here 感觉我只能拍出比这低级一万倍的东西只配得到比它低四到五分的产物,not today,毕赣,not today
评论区都是水军
《破碎太阳之心》她说,需要三支烟,人类才能看完,破碎的太阳的心。我说一支就够了,如果算上太阳燃烧时做过的最野望的梦之后,心里依然有爱的话,那就是1.5支。好在,瀑布倒挂,烟雾和阳光,催化于猫的视网膜和他那羞怯的魔法里,便从稻草人的帽子下面长出一朵花。那是甲壳虫的呓语,或是向日葵做过的春梦。花,真好看吶,这朵花,小小的,真好看啊~她塞满了你苦丁糖般的未来,送给你,或者你的下一代。
毕赣的灵气还是在的 就是观众因为自己的高傲越来越愤怒了
把美好放在孩子身上就这么合理…又想起法兹的控制..要是把小猫主人换成女大生我肯定会对贩卖爱意感到恶心
纵观全片,只有那句“人类的爱肯定藏在太阳的核心之中”超出了影片的固定表达范畴,达到了老塔在《飞向太空》中那种将个体爱欲与宇宙星辰相连通的层级,在无穷量级的爱欲激流中,爱与死,生命与宇宙的边界终于开始消弭。谭卓那段最好,像是《路边野餐》的纯粹幽灵又复现在了《破碎太阳之心》中。其他片段仅仅是广告创意的层级。如果毕赣不走出过往迷影经验的束缚,还一味沉溺在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安哲、贝拉塔尔和卡拉克斯的影像世界中,仅仅只是将自身的观影经验再编织为一种再现式的影像杂汇,那《路边野餐》可能永远是毕赣的巅峰之作了。
感受到了旁白想让大家听懂故事的努力。(其实还不错,cue塞林格就只能严苛一点了)
像部廉价的破碎诗意的概念短片不像广告,pidan总裁一定是影迷且很喜欢《路边野餐》吧。
粗糙但是有趣。
pidan品牌宣传片。很梦幻,很毕赣(p.s.隔离No.86)
光怪陆离的场景装置拼贴,杂芜奇幻的梦境,神来之笔是铁轨上的🏠。【豆瓣】
黑猫与稻草人,苦丁糖与常忘面。依旧是毕赣酷爱的复古意象、审美趣味,尤其喜欢房屋变火车那一段。
2022.4.16晨,浦东,豆瓣。多加了一颗星给他喵的所谓的艺术。
很想把房间搬进火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