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了一下影片的故事线,从剧作上来看,影片还算是比较合格的好莱坞喜剧片,全片转折点很多,剧作手法非常标准,人物关系破裂三次,开头结尾前后呼应,还有主观视角的想象空间(可能是导演的私货),在嗑药的时候,伊森的形象变成了熊的样子,正好与梦境相照应。
但是故事的主角放在今天还是很老套了,公式在剧作分析里都写得很清楚。
形式上确实和国产影片《人在囧途》很像。
但是角色形象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刚刚复习完漫威系列,小罗伯特·唐尼的钢铁侠形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每次看他被傻胖子坑,就希望赶紧飞来铁甲把他武装起来,狠狠痛扁胖子一顿。
这么帅的钢铁侠,在片中成了“猫和老鼠”里可怜的老汤姆,一次次被捉弄。
可还是帅,倒霉透了还是帅。
而同样是“杰瑞”,如果说我们的王宝强同志是憨的可爱,那这个胖子就是蠢的可气,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幸亏汤姆猫经得起折腾。
我就在担心那个小毛头,没有九条命就不要和傻杰瑞叔叔接触了。
《预产期》是好莱坞版本的《人在囧途》!
和国产剧本里的小三设定相比多了一份细腻的温情!
小罗伯特唐尼的神经质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
影片的剧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前行!
在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循规蹈矩的生活!
你也会得到很多,放下一切的勇气和患难的友情!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难道影评人真的把它当做喜剧?
其实影片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
其中扎克的生活状态是值得我们玩味的,一个一无所有(包括脑子)却陋习难改的人,因心中的梦想无比自信!
经过时间的打磨证明这样的人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这样对生活和个体生命充满敬意的剧本颠覆了我们浮躁的价值观!
比起《人在囧途》的剧本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绝对是这的一看的好电影!
作为一部主打美式幽默的公路电影,「临门凑一脚」还真没让人失望,凑齐了可爱讨喜的幽默胖子「查克葛里芬纳奇」,以及帅气迷人的「小劳勃道尼」,帅气理智和真挚迷糊一路冲突,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里,碰撞出的笑料可说相当有效益,让我对导演之前的作品「醉后大丈夫」燃起兴趣了,感觉也会是笑料不断、对话锋利的佳作。
两人初见,就是不对头。
小劳勃道尼是个事业有成,出门打的是领带,穿的是西装,电话拿的是黑莓机,搭去机场的交通工具还是礼车的事业有成社会菁英。
查克葛里芬纳奇却是一副嘻皮个性,自我感觉良好,情绪化到了极点,做事颠三倒四,却有着演员梦的迷糊瓜。
这样的两个人,不管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碰到,都会互看不顺眼,在心中骂个几句脏话就形同陌路吧?
公路电影是个很神奇的媒介。
只是藉一次旅行,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不可回避的沟通和碰触,会让两个天南地北的人,到最后还是走在一块。
或许在心里还是会觉得:「你真是个天杀的白痴」、「你真是自以为是」,但是在暗骂了几句,却也会不忍心对方受了苦,受了伤,开始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看完「临门凑一脚」才发现,原来男人的友谊真是建立在互看不爽之上啊。
因为互看不爽,所以很多时候,才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为对方打气,而不是用肉麻的安慰让对方受不了。
就是因为互看不爽,所以很多直率的话才没有包装,最快也最直接的让对方了解自己。
难怪人家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
糟糕好像把这部片导向奇怪的情愫了?!
不过查克葛里芬纳奇和小劳勃道尼,真是刚柔并济的最佳互补,一个偶尔脆弱得让人在气炸的同时,会同情他的遭遇和心情。
一个精明能干,但是会让人觉得他需要生活上的软化调剂。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他们要分道扬镳时,还真的会让人觉得有点舍不得呢!
而且我很喜欢查克葛里芬纳奇的角色,总是很乐天,把很多挫折都解释成笑话,就算这样的人生一定四处受阻,但起码自己活得很开心。
小劳勃道尼到最后应该也是发现了他这个优点吧,嘴里虽然总是损他是个扫把星,但也走过惊滔骇浪,却也终生难忘的旅程,这样的机缘不是循规蹈矩的人生可以享有的呢!
所以下次多观察互看不爽的人一点,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在他身上,有我们所缺少而羡慕的东西也不一定吧?
另外,临门凑一脚里,车途中播放的背景音乐首首动听,搭配漫长的州际公路、壮阔的大峡谷,呈现出独树一格的公路电影风貌。
佐以幽默机智的对话穿插全片,「临门凑一脚」,从头到尾,会让你一边措手不及的哈哈大笑直到最后,实在是值得推荐!
编织些动人的故事告诉我,现实种种我已了然于胸 http://madlyblue.pixnet.net/blog/post/37438975
YSS STRONGLY RECOMMEND在飞机上跟萝卜拿电脑看整个片子的过程我都笑的快要抽过去。
这片儿可比Hangover质量高了去了。
依然无厘头,可是不做作。
关键还是人物,人物,人物!
两个主角都太极品了,可以放到展厅里摆着,每次看见还想笑。
我知道他们的遭遇在现实中都极端的悲催,然而他们的痛苦因为极端的无辜而莫名其妙,还没等你来得及静下心来同情一下他们,你已经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两个倒霉的傻叉儿。
他们不是阿呆和阿瓜。
两人属于两个世界。
一个是事业有成的白领,一个是找不着北的大龄青年。
简单的说,他们一人极端靠谱——靠着靠谱过活儿的,另一人极端没谱——可能是弱智也可能是单纯,反正他们都按着自己的活法活得很起劲儿,也很自信,直到因为种种倒霉事剪不清理还乱的纠缠在了一起,他们的人生简直都崩塌了:这真是好故事的经典格式。
不过这个喜剧最成功最不落俗套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充满了人性的小毛病又包含着善良的无可奈何。
Gay兮兮的小胖子Ethan一路上扮无辜,其实一开始就因为害怕寂寞而偷了准爸爸的钱包;雷厉风行的Peter一路上态度恶劣还演变成了整人专家,其实每到关键时刻就良心发泄没法丢下智商情商跟6岁小孩一个水平的Ethan。
他们其实都是老好人,装萌也好,耍酷也好,反正在霉运当头的时候,彼此都窘到半斤八两,不变的,是火炼真金的两颗满含着爱的心,爱老婆,爱狗,爱老爸,爱女儿⋯⋯ 在心爱的人们面前,大家都是小孩子。
我知道大多数观众hold不住的桥段都是骨灰“咖啡”。
我笑的要断气的部分是两块:Peter和好朋友开着小货车整坐在后车厢的Ethan,连着两次,只见小胖子像球儿一样的颠到高空,再秤砣一样的砸下去,车开远了,只听到奸笑不断;Ethan给 Peter抽了纯度特高的大麻,听着迷幻的The Wall,然后Peter就看见车窗外无数颗流星划过,转过头,Ethan的头变成了一只长毛的黑狗,再然后,他们开到了墨西哥边境⋯⋯这是个不那么常见的搞笑公路片,再次证明了,没有俗套的模式,只有无聊的编剧。
我还想看到更多Ethan的故事。
因为我身边有很多不同程度的Ethan。
他们都大条又敏感,天真又深沉,没钱又大手,狡猾又简单⋯⋯ 他们常常让我无语,偶而叫我抓狂,可是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对他们总是亏欠。
天哪!!!
救救我们这些好心又没有忍耐力的人们吧!!!
第一次看得我笑得喘不过气来可又觉得悲哀得让人无奈的止不住泪水的剧情/角色。
胖子伊森误饮了别人用装在咖啡馆里的实际上是他父亲火化后的骨灰来泡的咖啡,得知真相得喷出已在口中的液体,不小心呛到喉咙,又惯性地要配水润喉,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又喝下父亲的骨灰,这场面滑稽得让人捧腹,可是也凸显了这个人物可怜之处:没人在意他的感受,擅自动他的物品(咖啡罐);一路颠簸、怀揣着自己的好莱坞明星梦和父亲生前寄予他的希望,一只法斗、一个父亲的骨灰盒,就是他的绝大部分家当。
伊森抢回“咖啡罐”,夺门而出,可笨手笨脚、慌慌张张的他又被自己绊倒,自己撒了大半盒骨灰在地上。
他四肢着地地趴着一动不动,好似随时要爆发情绪、失控大怒,发泄自己被人不当一回事、被当弱智而被一路讥笑捉弄的悲愤,可是并没有。
他只是伤心地抽泣,哭得像个孩子,仿佛不小心打碎了个玻璃杯而难过自责。
于伊森来说,世界还是那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恶意(他从不对捉弄他的人怀有恨意或复仇之心)。
公路旅行上,几乎所有的滑稽笑料都是因伊森的愚蠢、天真而来,可也几乎所有的如温馨、关爱、梦想等美好的东西也只有他身上还保留着。
电影看多了,胡思乱想。
如果给美国电影《Due Date》换个译名:美囧。
同时,给徐峥的《囧妈》起个艺名:苏囧。
我们就能包一盘饺子:泰囧、港囧、苏囧、美囧。
然后,聊一聊,他们都是什么馅儿。
1.泰囧:地域的囧境,城乡矛盾冲突,引发国际问题,男主角,30岁,出国。
2.港囧:时代的囧境,京港矛盾冲突,涉及制度问题,男主角,40岁,出轨。
3.苏囧:历史的囧境,中苏矛盾冲突,绝对思想问题,男主角,50岁,出局。
4.美囧:世界的囧境,科技文化冲突,至今无解问题,两位主角,一位代表文化的多样性,一位代表高科技的杀伤力。
一个是《宿醉》的喜剧明星,一个是《钢铁侠》的硅谷精英。
一个是35+的成功人士,但对现实充满忧虑。
一个是20-的心理少年,梦想还在心中。
整部电影,可以当成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和解,穿西服的我,跟,吸大麻的我,一路同行,寻找爱和生命的传承。
好吧,first of all,我承认我有严重的产前焦虑综合征,second of all,作为一个曾经的architect(实在不知道现在还算不算),在这种时候不小心看了这个电影实在不能说是适宜的时机,我呸呸呸,touch wood。。。。。。
第三,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笑了。。。。。。
但是,我有很强烈的被咯吱感。。。。。。
抛开我的私人好恶不谈,这个电影在讲述“美国梦”和恶搞“衰人”方面显然是用力过猛。。。。。。
片尾曲终,我心下暗自在想,或许最后小萝卜汤尼被衰神扎克走火儿一枪打中要害,伤重不治的话,那么这部片子还可以算个黑色幽默,而如今这个无厘头的伪温情结局,实在让这部片子有如狗屁——哦,或许不是,看完之后,不知怎么,我脑子里竟噌噌噌冒出《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没有任何借口》《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等等励志型脑残体系列丛书——从这个角度看,这种玩意儿其实还不如狗屁。
不错,扎克老师简单、纯真、快乐、自我、有梦想、有行动、有点儿小表演天分、爱抽点儿大麻。。。。。。
具备被美国快餐文化催肥了的健康积极又脑残的底层社会青年的一切优点,但假如你说美国人民就欣赏这样儿的,我总觉得你是在妖魔化美国人民。。。。。。
当然,我没有依据,姑且由着你。。。。。。
反观小萝卜汤尼——中产阶级、正当妙龄、衣食无忧、心事重重、急躁、情绪化、容易和人发生冲突(后四条越看越象说我自己,你可以理解为找到了我不喜欢这个电影的原因)——一看就知道是被导演派来片子里受教育的。
当然,片尾唐老师显而易见受到了教育,扎克给怹上了很好的一课——终于学会了逆来顺受的直面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傻笑而过。。。。。。
但缺乏幽默感如我却总如鲠在喉般的觉得,他的错误并不在于生活态度的不端正,而是从一开头就不应该和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生活不能自理的2货搅在一起——古人云:珍惜生命,远离脑残。
诚不我欺。
唐老师扮演的角色在闲时一定是不上中文论坛的。。。。。。
至于在银行挨揍的事儿,被一个下肢残疾靠轮椅代步的壮汉打的满脸是血犹可说是他热爱和平,但看见人家摇着轮椅举着甩棍儿逼过来还不知道跑,那我只能说他是活该,这样的货色连我看见都想帮庄踹上两脚,实在并不好笑。。。。。。
补记,个人看法,片子中唯一的亮点是扎克老师父亲的那罐骨灰,至于广受好评的厕所里飙演技。。。。。。
我还是觉得表演做作,略显浮夸。。。。。。
略带神经质的彼得是一个准爸爸,五天后就是妻子的预产期。
他匆忙赶上飞机,希望可以马上飞到妻子身边陪她生产。
事与愿违,在机场遇上一心想成名的演员伊森。
伊森和送他的哥们昨晚都喝了大酒,彼得一开车门,那俩人的车就把彼得这辆车的车门撞坏了——这似乎预示着彼得接下来的霉运。
彼得拿错了伊森的包,安检的时候被发现包里有大麻。
到了飞机上,伊森放自己的行李,大肚皮都贴到彼得身上了。
接下来伊森又肆无忌惮地说起了“坠机”、“恐怖分子”之类,这引起了乘警的高度警惕。
乘警上来后没容彼得辩解几句,就把他制服了。
在机场的警察处,彼得被释放了,但是警察告知彼得已被列入禁飞名单。
而彼得的行李钱包之类的都还在飞机上。
伊森当然也被禁飞了。
但是伊森租了辆车,他向彼得发出邀请,一起去洛杉矶。
彼得同意了。
两人一起上路,但是伊森特别惹人烦——他号称自己是个演员,但其实没演过什么;他行为古怪,总是问各种问题;他甚至把自己刚刚去世的父亲的骨灰放在咖啡管子里。
而且——伊森还吸大麻,但是他说治疗自己的青光眼需要大麻。
伊森联系了途中一个卖大麻的,于是彼得不得不跟他一起去了贫民窟里。
在一户人家里,伊森和女人进行大麻交易的时候,彼得还得照顾女人的两个孩子。
其中一个男孩还打彼得。
最后彼得忍无可忍,收拾了那个男孩。
接下来彼得在服务站准备让老婆给伊森汇点钱过来,但是伊森说的竟然是自己的艺名。
于是钱汇错了,而工作人员此时又要下班。
彼得跟工作人员一言不合发生争执,还怀疑工作人员不是军人。
结果工作人员从柜台后坐着轮椅出来——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
受到侮辱的工作人员把彼得打得头破血流。
卫生间,彼得真的不再想理会伊森。
无意中他让伊森演几个情景,结果失去父亲的伊森真情流露,打动了彼得。
第二天,彼得找了个机会独自偷偷把车开走。
但是他却发现车上还有装着伊森爸爸骨灰的咖啡瓶。
彼得良心不安,只好把车又开了回去。
两人继续上路。
开车的时候伊森竟然睡着了,于是汽车从高架桥上冲了下来。
彼得受伤,但是伊森竟然安然无恙。
彼得打电话向一个黑人朋友求救,黑人朋友开着车来接他。
本来彼得要把伊森甩掉,但是黑人朋友很是不解,于是伊森又被带着上路了。
在车上,彼得告诉黑人朋友发生的事情,黑人朋友为彼得很是打抱不平。
于是两人见到小坑就加速,坐在车厢里的伊森受尽了苦头。
在黑人朋友家里,伊森无意中的话让彼得怀疑起老婆和黑人朋友的关系;而黑人朋友则一不小心把伊森爸爸的咖啡当成咖啡粉煮了。
彼得给老婆打电话,质问她和黑人朋友的关系。
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
两人开着车,稀里糊涂拐到了墨西哥边境的关卡。
他们受到墨西哥警察的责难和关押。
伊森偷偷把车开走,成功营救走了彼得。
两人的感情再次加深,几乎成了患难兄弟。
彼得说他爱伊森,甚至还亲了伊森。
在大峡谷,彼得鼓励伊森将其父亲的骨灰撒在这里——在内心深处,伊森其实一直在抗拒。
彼得向伊森坦白,他曾经想开车把伊森甩掉;而伊森则坦白,其实彼得的钱包等物在他那儿——他刚刚失去父亲,想有个人一起同行。
彼得暴怒,把伊森胖揍一顿。
而此时他接到电话——老婆快生了。
两人再次一起上路。
在车上,伊森发现了警察的枪,失手开枪并且射中彼得。
两人赶到了医院——彼得赶上了老婆的生产。
两人道别。
几年后,彼得一家三口在床上看电视——伊森已经成了情景剧的演员。
当然,两人还经常保持着联系。
去掉两个主人公的表演,我并不觉得影片很好,但是规整的故事编排,像过山车一样的转折、不断涌现出来的大事件还是很能够调动起继续观看下去的兴趣。
一个公司的管理层级别的人物,和一个怀揣着梦想,也就是屌丝级别,心底不坏,脑子有点儿聽的家伙上要来一次穿越美国的旅程。
他们俩机场相遇,这个很正常。
但从行李箱被掉包到飞机上大吵大闹而强制送下飞机而且列入禁飞名单。
这个看起来也不刻意,就是在这一件件小事情当中树立起来扎克的角色,到后来揭示---这一切是扎克的阴谋,因为他内心隐藏着想要有一个人陪伴自己走完自己的这一段送别父亲的旅程,自己还没有做到真正面对。
在路上事件的设置是我关心的。
第一件事儿,扎克去找一个人买“药”,大家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并不反感,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坏心,他做事情还是很投入。
但是这一段并不好玩。
只是这个东西加上扎克他的这一习性对后面有推动力。
该取钱了!
信用卡被拒,有其他路,但是被扎克被破坏掉了!
所以啊,有这么一个哥们路上能不囧么!
囧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还有一个很恶劣的事儿,唐尼被揍!
接下来的这一段很重要!
这个时候两个人可以说是灰头土脸了吧,情绪低落之时,来一段释放真情的东西吧。
(编剧想出扎克有演员梦这一想法真是为剧情解决了很多东西A、这个人虽然不靠谱,但是有追求。
B、在危难之时,扎克能够换一个人去演另外一个人,而且很认真,从中产生出笑料。
)身上没钱,这晚只能在车上睡了。
车上所能发生的事儿比较难展开,不如廉价的旅馆好编戏,所以这一段就简简单单编出来一些低级的东西,造成了一个结果---唐尼非常厌恶扎克了。
第二天一大早,扎克要先冲澡再出发,(真是服了这哥们了,这什么条件还冲澡,有点儿类似于人在囧途中裸睡那一点。
)走了!
真走了!!!
这个点儿上,观众是有感觉的,那扎克怎么办啊?
好,看接下来怎么编。
有个重要的东西肯定落在唐尼这儿了,骨灰!
这个道具太牛了!
(骨灰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它是贯穿人物的,另外,骨灰在这儿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让唐尼回来了。
后边还有两处很明显的作用。
编剧的思维、脑洞也是不小的,能够琢磨出这样一个东西。
)接着往下说,唐尼走了又回来了,扎克虽然认为是唐尼走掉了,但是又没有完全相信,两个人又上路了,扎克开车,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出车祸了。
这件事情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唐尼受伤了,矛盾终于大爆发,态度决绝的要分道扬镳,死活都不能一起走下去了。
这样的点上观众看着会有心理起伏,朋友来了,这个时候编剧用了最致命的点---你马上就是要当爹的人了,要化解矛盾。
于是约法三章又戴上扎克上路了,毕竟从这时候真分开le往下的路子不好走啊。
到了朋友家里,在家这场戏又出事儿了,而且这事儿也很大---骨灰当作是咖啡给冲泡了,这是触碰到扎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了,哭的虽然不是梨花带雨,但是我内心是有感触的,从这个地方我找到了,为什么会对一个有恶习的家伙而不反感,因为他有情,他虽然有点儿不着调。
两个人开着朋友的路虎车继续上路。
晚上还是由扎克开车,这部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旅途中,所以要琢磨出非常多的路上的情节段落,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扎克困了,他有法宝,抽上了。
这导致了两个人神情有些恍惚,这一恍惚,让唐尼变了个人似得,这不能不说是魔术啊!
这一招真毒!
而且还要想办法,把事儿给搞大,有点儿嗨的两个人把车开到枪口上去了,到了边境,这肯定会出事儿,出大事儿!
结果果然出事儿了,有困难才会想办法脱困,而且困难越大,运用的智慧就会更多,更牛逼。
这一段确实有点儿火爆,但是不够过瘾,也不够好笑。
唐尼吓坏了,扎克仍然是若无其事,编造谎言也不那么高明,后来就玩出了一个硬的,开着警车拉着流动办案的后备箱疯跑。
事儿惹那么大,警方就此作罢了?
不追捕吗?
这一点我不知道,如果是继续追的话那也算一条线,解决起来也麻烦。
二人真是嗨了,一个看起来那么正常的唐尼,真的是这次旅途没有死掉依然算是奇迹了,他们违反法律,我行我素,确实生命在绽放。
接下来这件事儿很重要!
---二人到大峡谷,完成扎克内心释怀的地方,真情流露。
这故事走向编排的挺好。
在这个地方彼此内心向对方坦诚,两个人正在朝着很好的一个关系在发展,还有什么能够激起二人关系恶化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扎克的小阴谋,唐尼像是咋了毛的鸡,走了扎克,电话响了,继续走吧。
路上有个信息特别重要---赶不上了,赶不上我会为主人公着急,内心发生波动,觉得遗憾,更大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开枪误伤了唐尼。
给剧情增加了一层悬念,唐尼还能回到妻子身边吗?
扎克要使出十二分的努力,一路驰骋,像个将军一样,抵达目的地。
到了之后的事儿收起来就很快了,就是解决一些问题了。
到后来扎克也做了一个演员,完成了夙愿,唐尼当了爸爸。
电影剧本为什么不好写?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解决,当你自己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又怎能将一个故事演绎的荡气回肠呢?
然后,写戏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自己就选择了退缩,如果这样写可能不那么好写,不那么好编,这是不行的。
另外,剧本写得不好,对故事中的人物不熟悉不了解也是一个大问题,
跟hangover一样风格
《宿醉》模式复制到这部片中少了很多猎奇噱头,没那么惊艳了
倒霉的时候,我会想起这个电影~顿时就能淡定了,但愿我的人生中不要出现这样的不靠谱者,佛祖保佑吧~
想掐死这个胖子
--明天一定要打给人家喔~~ --死相!(严重控诉Sonny戏份太少!
在两部宿醉的间隙,托德弄个公路片来给点喘息,但还是让面无表情的扎克带着,几乎一路狂笑到头,直到最后来到产房才得意歇息。
俩男主角一憋屈一卖傻,加上些低级笑点,博人鄙薄地一笑,图个轻松,看过即忘。
看见了囧途系列的祖师。这还不是zach最搞笑的发挥。
这里面我最喜欢那只狗
一分甜味全在短视频里了 电影里九成都是渣渣
RobertDowneyJr居然和傻冒成组合了失望。。又一部宿醉类电影。。无聊。。本来还对DueDate蛮期待非爱情轻喜剧。。纯恶搞剧。。
有一个傻逼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受不了看了窝火憋气的
小罗伯特·唐尼当了一回男花瓶。Zach又白痴一次。
3.5+
这胖子的形象已经完全定位了啊,不过电影还是很基的,跟人在囧途一个样
有几次伊桑的无心之过真让人想打他啊。。。
有扎克·加利凡纳基斯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子肯定很讲究!
虽然比起《宿醉》还差一大截,但尚算是部合格的好莱坞喜剧片,至少这是我今年迄今听到的全场爆笑频率最高的一次。唐尼一憋屈扎克一卖傻,在加上各屁种屎尿笑料和一点动作和情感戏,观众还能不买账?
其实很俗啦~但看得依然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