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在月光底下赤身裸体,悲喜交加的看完电影《活在当下》,内心充满了感动。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美。
女主被病痛折磨的惨白的脸,男主角深邃的蓝眼睛。
男主角把她抱在怀里骑在摩托车上,途径落日,我感动不已,想起了艺之,那些我和他骑车在路上的时光;人生有如此美好的体验,幸福。
朋友、亲人、恋人陪伴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男主角为她洗澡,在夜里抱着她。
说的每一句都是温暖的,我的心也变得柔软。
想起爷爷。
身患绝症的人多么渴望陪伴和爱啊。
Tessa这样的女孩儿出现在任何国家、任何宗教环境中,都会被人加以“任性”、“自私”的评价。
自己私下默默实践也就罢了,她偏要肆无忌惮的在广播里谈论那一串叛逆清单,除了让主播尴尬,更像是公开向所有听众傲娇地伸出自己纤细的中指,就是为了在众怒中获得一种满足感。
于是突然就想到曾经在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特别留意过的对于人面对死亡时心理发展过程的描述。
大意是:当事人在被告知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时,通常第一反应是错愕(无法接受),很快伴随而来的就是波涛汹涌的愤怒(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经过一段艰难的时期后,终于面对现实,这时开始极度沮丧、低落。
最后的最后,才有可能慢慢的与整个世界,也与自己和解,最终走向死亡。
然后许多人可能都没有度过最后这一阶段就逝去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身心有多痛苦,尤其是许多人在病危抢救时所遭受的苦难,难道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都不允许他们为自己自私一次么?
所以我想我是可以理解她在前面一个多小时里那种始终愤怒的小情绪的。
许多老人最大的心愿是离世时能够无痛苦的自然停止呼吸,称这是一种福分。
可是Tessa仅仅是一个十几岁的妙龄少女,从十一岁生病起就没有了正常人生,本应在青春期享受的明媚生活被医院里的消毒水味道和化疗填满。
生活再也没法弥补,她的人生永远不会有以后。
好友少女怀孕、偷窃被抓等等都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可是犯错对她来说都是种奢侈。
所以反正也不用还了,于是她就用人生信用卡提前透支了。
说是“提前”,其实她透支的本金早已被命运剥夺。
谁又能说这不是命运对她的亏欠。
所以我承认Tessa自私又任性,她早就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却依然满腔愤怒的一边想要所有人满足自己,一方面又推开他们,用冷漠刺伤关心她的人们。
但是正因如此,才让这部片子显得如此真实。
没有人是圣人,这里不需要道德批判,感受即可。
毕竟这是电影,电影只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而悲凉中的小温暖就在于,是父母、Adam、弟弟、临护以及主治医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陪伴Tessa跨过前面的所有阶段,最终走向人生终点。
看到心爱的人一点点衰亡莫过于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之一。
可是正是这个过程,又似乎冥冥之中给予这些人某种力量。
就好像平原地区的人前往川藏旅游,许多人会选择陆上交通。
海拔需要慢慢爬升,才能够平稳顺利地适应高原气候。
突然从飞机上空降高原,很危险。
Adam的父亲因意外亡故,他和母亲难以自拔。
而在相伴Tessa的这一段旅程中,他才渐渐学会直面死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来说,这是伟大的;Zoey是因为Tessa对生的渴望,才渐渐坚定抚养新生命的决心;妈妈以前一直一直在逃避,可是Tessa最终教会她面对现实;爸爸,他承受的最多,大爱无言,他是Tessa自己所未察觉的精神支柱,可是其实Tessa也教会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所以说穿了,Tessa那list上的每一件事无非都表达了她对生的渴望。
好的坏的,已经全部体验,尽管人生短暂,也已然无悔。
向死而生,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不问孰是孰非。
Tessa这一场最真实的告别,满足了自己,教会了所爱之人们直面生活。
他们擦干眼泪,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也许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和力量。
上一次看电影哭到爆是《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在阳光明媚的客厅,周围是暖暖的金色,泪流满面。
怎么说,这部电影,催泪点很全面。
亲情,友情,爱情,在死亡面前完全无力,无奈。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在电影里的父亲的哭泣脑海中是我的爸爸他有多么爱我。
去上大学的时候,和爸妈说再见,他们要离开了,留我一个人在学校。
转身之后,他们看不见之后,内牛满面的走回寝室。
现在放假回家,妈妈说,那天爸爸一直在揉眼睛。
这个坚强的男人,我没见他哭过,从来没有。
妈妈还说,在家里,爸爸有一次抽着烟说,真想姑娘啊。
活在当下,真的该珍惜。
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珍贵的。
现在在家,爸爸为了陪我休了年假。
我为了陪他,尽量不和朋友出去,出去了在外面吃饭回家也再吃一顿。
而片中的男主角Adam,在我的审美观里长得好残啊。
满大街写的TESSA,应该是女生都会感动的。
和一个血癌晚期患者在一起,注定会失去,还是要陪伴。
死者离去是解脱,他要面对的会是无尽的痛苦孤独想念吧。
不过这毕竟是电影,是美丽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不离不弃。
哪来那么多牺牲精神。
可能男主从开始就根本不会爱上女主。
恩,就这样,写得很乱,只是我的想法。
五星的评价,能让人哭泣感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Moments,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just let them go!
Now is good。
跟love crazy的画面感好像 还以为这部也是圣丹斯亲睐的作品 不喜欢这种绝症患者总觉得全世界都欠TA的基调 但是最后Adam去校园开放日回来之后经过冲突才让Tessa看清现实 重树三观 这里的对话 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I'm coming back as somebody else. 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 what you're studying.- And 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at first sight. Again.
当年无意中听到Ellie Goulding的那首I know you care,MV就是这个电影的剧情剪接,配上歌手幽怨的神情和低诉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欲罢不能,单曲循环数周,一直到我考试结束。
也因此我对这首歌有着特别的感情,也总惦记着MV中的那个电影。
暑期的我忙碌了好一阵,每天处于高压之下的工作,让我精神几近崩溃,到快要结束那两天,已经抑郁、焦躁到自己不能忍耐的程度。
好在几乎快崩溃的时候结束了,我回家短期休息。
没想到绷了太久的弦儿一下放松,反倒大病一场。
刚回到家就来了一场重感冒。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这个暑热还未完全消尽的时候,让我仅存的元气也消耗殆尽。
我突然想到了这部等了很久还没看的电影。
其实这是又一部抗癌题材的电影,之前我看过很多类似的作品。
不同的是,影片没有刻意强调面对癌症的勇敢或者脆弱,也并没有刻意渲染悲伤的情绪。
一切就那么淡淡地行进着,正如女主角在一开始提到最后死去时说到的那样:这就是我的人生由一刻、一刻(moments)组成,最后,这些时刻,终将离去。
于是影片多了许多让人喜欢的细节,我最爱的便是男女主角第一次外出坐公交车回家时,摇摇晃晃,纠结、矛盾、羞涩、紧张最后抱在一起,那种说不出的复杂心理,那种情窦初开的羞涩情绪,被他俩诠释得极好。
再比如,影片接近末尾时,女主角说她又有了一个新的心愿清单(list),清单中是一件又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后是梦想中与男主角以后的生活,然后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和你在一起;和你在一起;还是和你在一起”(being with you; being with you; just being with you)......想想人生真就那么回事,长短未知,也许下一刻你就将离开你所熟悉的一起。
那些身患绝症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健康人要幸运,因为他们早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于是死期前的每一天都可以不被白白浪费,他们突然开始认真地思考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梦想,有什么最想做的事情,然后可以不怕后果地去做。
在比常人短了不知多少的时间里,他们却突然将人生过得比健康人漫长的一生更加丰满。
最近的我总在怀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你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当你最初的梦想已经模糊不清,当你被囚禁在现实的枷锁里,去实现你自己为自己或者你自己替其他人为自己设计的“目标”,追求那些看似实际却最终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当然有可能是受到挫折或者压抑之后对自身产生的怀疑。
不过,如果我们能像他们一样,稍微勇敢一点点去拒绝那些不想做的、不想要的,去追求那些自己最最想追求的,哪怕是一次冒险或者一场平常根本不敢玩的游戏,也许人生也不会那么苍白。
浑浑噩噩过完一生的人大有人在,那些只是年长的人,不见得有跟你说教的资格;而那些年轻的后生,也许就是你真正的老师。
爱情是影片的主线,但友情和亲情也安排地恰到好处。
一是女主角与最好的朋友,女朋友想去堕胎时,她想到自己生命想延长都不行,朋友却这么轻易就决定扼杀另一个生命,于是直接翻脸。
当朋友决定生下孩子时,能见到朋友的孩子,成为第一个抱它的人,也便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当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她张口问医生的竟然是能否撑到朋友的产期,得知不能后,全线崩溃。
另一个亲情的细节让我直接泪崩。
影片中间小男孩:“你死了我还是你弟弟么?
”女主角:“我不会离去的。
”小男孩:“那你的鬼魂会缠着我么?
”女主角:“如果你不想我就不会缠着你。
”小男孩:“我只是有点害怕。
”影片最后女主角陷入昏迷即将离开人世时,家人跟她做最后的告别,小男孩迟迟不愿说再见。
爸爸:“跟姐姐说再见。
”小男孩:“这会让她马上死掉的。
”爸爸:“你说什么都不会让她马上死掉。
”小男孩趴在姐姐耳边小声地说:“姐姐,再见。
你死了鬼魂来缠我吧,我不怕。
”最后,再次出现Ellie Goulding的声音......无论这样的题材有多么的俗套,我还是觉得它是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它是个好电影,绝对不只是因为Fanning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患了4年白血病的17岁的女生TESSA主动放弃化疗后直到弥留之际感悟出生命的意义的生活片段。
电影的开始是TESSA和她的父亲一起去电台接受采访,但是TESSA看起来非常不配合父亲,总是和父亲对着干,说一些伤害父亲的话。
看到电影快结束时,父亲得知他的女儿没有多少天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时,看到TESSA墙上的愿望清单,像个孩子一样在女儿面前哭泣:这就是你的清单吗?
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呢?
有些我或许可以帮你实现在。
喔不,其实我不能……我不想让你走,我不想让你走……父亲他一直不愿意面对,一直不肯放手,一直想拼尽全力,把女儿留住,一直小心翼翼地活着。
可是谁也做不到。
TESSA放弃化疗后遇到了新搬来的卡尔一见钟情,一起去做了很多清单上想要做的事情,中间有犹豫,有退缩,有希望,有努力……卡尔在第一次TESSA血流不止送去医院急救,他没有上去帮忙,而是一整夜,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子写满了TESSA的名字,因为TESSA说过,她希望被这个世界记住。
弥留之际,痛哭着紧握着不放手,嘶声裂肺也好,但是你留不住,你留不住的。
那么做点什么吧?
TESSA得知卡尔又准备去上大学了,以为被遗弃了,不想最怕被遗弃无法面对余下生活的却是卡尔。
他害怕TESSA走后的日子,一个人不知道如何面对,所以提前去了学校参观。
你留不住的,留不住的,你应该说再见的,那么现在做点什么吧?
Momemts.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Each one a journey to the end.Let them go.Let all them go.Life is too short.Now is good.tessa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片段构成的,我们要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建构自己,让自己的下一个片段更加美好,过去的片段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不能沉沦与此,改变自己,让美好在下一秒发生。
<
看完后对女主角的精彩表演拍案叫绝。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Tessa因为疾病而略带倦容的表情,很慢但是却很冷静很淡然的语气,一双特别会表达想法的眼睛。
故事的主角Tessa是一个17岁的小女生。
四年前诊断出不治的癌症之后,她选择了治疗,转而列了一个事件清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清单上的事件,了却此生。
然后就在她生命剩下不多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朴实的邻居Adam走进她的生活。
Tessa于是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事件清单, 还想收获一份爱情,同时还需要应付时时刻刻病魔的各种纠缠,以及父母的紧张关系等等,Tessa却以自己独有的冷静和淡定,去面对这一切。
剧中Tessa经常会有特别精彩的话语,让人感慨至深。
比如影片中Adam和Tessa刚开始交往,Adam带着Tessa去白悬崖边,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他们坐在长凳上,当Adam问Tessa是否害怕死亡时,Tessa深深看着自己所爱的人,平静的说到:it comes and goes. Most people think when you are sick, you become fearless and brave. But you don't. Most of the time it is like being stalked by a psycho, like I might get shot any second. But sometimes I can forget about it for hours. 当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却能如此镇静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清单上的事情不断完成,Tessa也开始增加新的内容,虽然有癌症时刻相伴,但他们却能时不时开怀大笑。
当他们在海边聊天休息时,Adam问Tessa单子上还有什么事情。
Tessa开始畅想:Many other things. Spring, Daffodils and tulips. A peacock. Bed and breakfast. A joint bank account, and then listening to you snore for years after years. To go to a parents' evening, and our child's a genius. Actually all three of them. Chester, Merlin and Daisy. Being with you. Being with you. Only being with you.这些理想听起来很平常,但是从这个小姑娘的心里说出来时,居然如此让人向往。
细细想来,there are no ordinary moments. 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
到最后,Tessa的坚强影响了Adam,Adam也鼓起勇气去上大学。
于是他们又一次坐在白悬崖边上的长凳上,Tessa说等Adam上大学之后:I am coming back as someone else. I w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s you what you are studying...... 说这番话时,Tessa仿佛快要睡着的样子显得很肯定,很自信,也很淡定。
这似乎可以看做最好的鼓励了。
面对死亡,Tessa大部分时候都非常平静。
当护士说她最后几天可能出现的症状时,Tessa只是淡然的说到:I hate it when you say days. 特别让人心痛。
Tessa不是圣女,她除了能大部分时间显得比较平静之外,也有因为害怕bf看到自己流血不止的样子而躲起来的时候,也有冲着父母发火顶撞的时候,也有以为bf要离开自己而摔东西砸东西的时候,但是她能在大部分时刻保持平静,已经很让人佩服了。
看完影片,我深深感到生命的宝贵。
很多体验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去经历的每当参加一些活动,主持人让屋子灯光变暗,然后用一种沉重的声音说:假设你只有一年生命,想想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在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时候,我真的认真的,严肃的思考,斟酌,取舍来的。
后来次数多了,不免闭着眼睛养神的时候心里骂着:你个sb,我要真的还有一年生命我听你在这里说这些?
而之于我来说也有过那么几次恐慌的时刻第一次的时候,当初诊被医生说成严重需要手术的症状时候,那一瞬间就在想:妈的。
老子还没谈个正经恋爱,没滚个床单什么的就让我挂或者什么的忒不地道。
内心不是不惧怕的,而当看着妈妈比我还要紧张手心都开始出汗的时候,也只能安抚妈妈说着没事没事。
后来确诊之后发现无大碍,对于家人是彻底放心,对于我来说总有那么些许的这个那个的阴影。
再后来,也许自己也习惯给自己一些限定,所以对于很多也一个人很坦然的接受。
小时候不珍惜的那些东西,生命慢慢开始叠加给你,于是你越发珍惜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现的发生的人和事情。
对于需要耗损很多精力时间体力的人和事情也没那么多的不轨念头了。
活在当下我们总在这样说真正做到的有几人?
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开心愉悦或者难过现在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只要享受当下你为他着迷的这一瞬间,对于未来对于以后,那么多未知。
活在当下,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爱人负责。
但是去过属于你自己的生活,爱或者不爱,爱谁或者不爱谁。
而虽然不在被一声惊吓,但是每年也总会给自己这些那些的清单。
虽然一年到头总会很多完不成,有一些也许不到最后也永远没有勇气去做,但是当看着那一些些实现的细碎的小事,也总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就这样很好。
永远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刻吧,为更多可以记得的,去真真实实的生活去。
去爱去感受,别害怕。
周日。
南京。
橘园宿舍。
有点套路的励志电影。
难以苟同死前就要去偷东西之类,难道没有其他体验新生的方式吗?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另外一个人,Ta放荡不羁,肆无忌惮,渴望无限的爱。
如果一个人学会好好爱自己,其实就不需要太苛求别人的爱,那生命中是不是也少了很多牵绊?
不在意,不奢求,就是淡漠吗?
但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坦荡?
本来以为是个大俗片,没想到被刻画的那么细腻动人,范宁病着病着就漂亮了,小伙子真心不错。Moments, all gethering towards this one.
感觉以前看过/就dakota很不行啊worst american do british accent??其他人戏都很足啊还都是一个口音/只有d耸着肩只看到anger/可惜白峡景和bgm/很多熟脸了tom boy
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each one a journey to the end,let them go
“看了跟没看似的”型电影,范宁作为一个白血病患者实在有点太粉嫩白胖了。。。
真是受不了这种励志言情片&gt;&lt;拖了3天都看不完 Dakota Fanning越长越残了!我还是喜欢妹妹Elle Fanning
没什么意外和出彩之处。范宁家出妖怪啊……
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Let them go.无论是亲情或是爱情还是友情,都不到深刻。女主角张力不足
女孩临死之前的清单一一完成 勇敢的走向死亡
好假 好美好
略嫌煽情了些。别的都很美。不过节奏超慢= =看得本来就头痛的某只更头痛了……OTL……
闷
范宁烧东西晕倒那段,镜头对着范宁,竟然给了一个主观视角闭眼的效果。。。。。这个摄影脑回路真是太可怕了
“你怎么敢为自己被留下来而难过,你他妈的怎么敢!”“我知道这是你希望的,希望我继续生活下去,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
看到卡司里有Kaya我就滚进来了~看Fanning的造型、剧情和片子的文艺小清新调性,以为是《restless》2.0加强版。但看过之后感觉在讨论生命与死亡,以及面对死亡的当下,还是比前者要深刻一些的。不过人物性格塑造上的混不吝以及wish list这个设定,还是略显俗套。原声不错~
小清新~人物设定注定是悲剧结局,还好有范宁和艾文~
几个桥段很感人——女儿对父亲说,最后还有你在;女孩抱着男孩说就害怕黑暗,希望有人陪着度过黑暗;父亲靠着女儿嚎哭着喊;最后的几个场景快速地切换等等,在已知死亡日期的期间能不断地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这才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活在当下
装逼未遂啊亲。
歌曲不错,但剧情太俗套了,打动不了,dont buy it
这都啥啊...
我靠别浪费滤镜了好吗?我刚才看的a片也有滤镜!比这个更唯美!拜托!年轻的肉体难道不应该干点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