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代表作,是一部英雄史诗。
全文贯穿了塞北江南、大好河山,是金庸笔下最为大气磅礴的作品之一。
金庸之所以在武侠小说领域高于其他作家,不仅仅在于作品情节曲折、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对于家国情怀、侠义精神的诠释,这也是《射雕英雄传》这部书的行文基调和思想内核。
故事是发生在南宋末年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本就是在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之下,并不算单纯的江湖儿女行侠仗义、浪迹天涯。
就连郭靖、黄蓉两个主角恋爱时谈论的最多的事情,都是岳武穆、辛弃疾、范仲淹、范蠡文仲这些人的故事,格局之大、立意之深可见一斑。
再加上宋、金、蒙古三国纷争、郭杨两家世代恩怨,更是让这部武侠小说隐隐约约有一股严肃文学风。
作为这样一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03版至少在主旨上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
首先,布景色调很多时候透露着一股萧瑟之感、剧中随处可见的残屋败垣也是一片凄凉之相,那种汉人王朝前途未卜、众生百姓茫然失措的背景让人身临其境。
然后整个剧情也并不仅仅是围绕突出郭靖、黄蓉的美好爱恋,而是将宋金对峙、蒙古扩张、武穆遗书这些支线也凸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我作为靖蓉cp粉,当然也喜欢看剧组发糖吃,但同时作为一个原著党,这些影响着靖蓉内心深处家国之悲的背景故事,我也很乐意看到。
如果全都是情情爱爱、江湖恩怨,那也未免把《射雕英雄传》这部英雄史诗太小瞧了。
然后说一说这部剧的观感。
全实景拍摄,也不是横店影视城里的那种精美宫殿、雕梁画栋。
有黄沙万里、细月朦胧;有五湖泛舟、海岛波涌。
雪山、草原都搬了出来,甚至直接去舟山桃花岛、华山取景也是诚意十足。
我本来就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本剧绝佳的运镜拍摄下,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情节大体符合原著,没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金庸的原著被读者们抓细节杠了几十年、经过几个版本的修改,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很大的逻辑漏洞。
而本剧把很多作为全文线索的重要情节,都按照原著拍摄,逻辑严谨,所以极少有看剧途中迷迷糊糊、不知所云的情况出现,也很少碰到弹幕不知前因后果而妄下质疑。
叙事手法更是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就光说个开头:丘处机先是杀了贪官,然后场景一转到了张十五说书、众人谈论,随后才有的郭、杨二愤懑不平、各抒己见,以及后面的雪地饮酒。
缺少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显得突兀,本剧为了讲清时代背景、前因后果,干脆直接全部从书中照搬,一个场景不漏地拍了下来,连曲灵风那一段都为后文埋下伏笔。
但依然有些地方比较可惜,黄蓉雪后梅林白衣金带女装出场、唱《瑞鹤仙赋梅》曲、黄蓉夜闹王府戏耍大金f4、瀑布学游泳、给七公做菜、打砸酒店、翠寒堂吃果果、君山大会、最后的华山论剑有删减或是直接略去,虽说对情节推进影响不大,但这些都是在发糖地方或蓉儿的主场,所以我还是很遗憾的。
然后说选角和演技部分。
两个主角,我并不是很满意。
周迅科班出身、有演技,但她的演技似乎不适合黄蓉,怎么说呢,可能叫一种荧幕气质。
再加上她出场并不是长发披肩,长得也不在我的审美点上,所以我一直对她有点偏见。
然后声音不好听。
说实话,她演的真的还不错,是个活泼灵动的江南小女子,但不算一个顽皮娇憨的白衣仙女。
很多人diss李亚鹏的郭靖说话太慢,像个傻子,但我反而觉得他演的很好,我看书时、包括看《神雕侠侣》,都觉得郭靖说话就是那个样子。
有很多时候郭靖都是沉默寡言,说起话来特别是着急的时候更是吞吞吐吐,反应迟钝一点点、不是很机灵、小事糊涂、大道理却能轻而易举掌握,我觉得李亚鹏刻画的很符合我心中郭靖的形象。
再加上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一脸正气;剧中更是不乏郭靖搞笑调皮的少年感画面,特别是和周伯通一起,所以我还挺喜欢这个郭靖。
配角团我个人认为也是贴近原著,历代最佳。
江南七怪功夫虽然不算很高,但侠义为怀。
云天高义,海内同钦。
并不是随随便便的配角、更不是丑角。
他们身上散发的是那种江南市井的豪放、粗旷。
更重要的,他们是嫉恶如仇,而不是咋咋唬唬、心胸狭隘的小家子气,这一版的侠义感、父爱母爱感都演的很好。
丘处机是个出家人,脾气虽然暴躁,但并非蛮不讲理,他敢做敢当、知错就改,这个版本剑眉星目、英姿飒爽、豪情壮志。
江南七怪和丘处机这些人,看原著都是人品值得敬佩的严厉长者,而绝不是讨人嫌的形象,这个版本就没有用力过猛演成令人讨厌的样子。
更能让我体会到“江南一别,忽忽十有六载。
七侠千金一诺,间关万里,云天高义,海内同钦,识与不识,皆相顾击掌而言曰:不意古人仁侠之风,复见之于今日也。
二载之后,江南花盛草长之日,当与诸公置酒高会醉仙楼头也。
人生如露,大梦一十八年,天下豪杰岂不笑我辈痴绝耶?
”这种侠士间半生赌约的浪漫。
四绝之中,东邪是最难演的,他邪,但不是表面上很邪,他是文人雅士,他的邪在离经叛道上,在曲众和寡上,飘飘如一隐士、一高人;欧阳锋坏、毒,但心怀追求,是个城府极深的大宗师;北丐豪放洒脱、一身正气;南帝虽遁入佛门一脸慈悲,但保留着一种君王的威风凛凛。
这四绝除了东邪年龄稍微大了点,也真的是演绝了。
欧阳克的中年放荡公子形象、程瑶迦的青涩少女形象、大金f4一派宗主的形象也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穆念慈很美,很果断贞烈,当真应了黄蓉对她的评价“心中认定的事物要她改变确实很难”。
杨康长得虽然不帅,但一个高傲受宠的小王爷形象活灵活现。
本剧的人物表演,也都是正剧形式,话好好地在说,没有那种阴阳怪气,动作好好地在做,没有那种嘻嘻哈哈,语言用的是原著的对话、更是有少量原创令人惊艳的金句。
得益于演员们的功底,看的时候着实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一点也不浮夸,不令人尴尬。
然后服装、道具、礼节、话语都是严格考究,配乐也是封神。
超遗憾当年没有出ost。
片头曲《天地都在我心中》、还有草原戏的马头琴,都久久不能忘怀。
不好的地方不少、比如武打、替身之类的问题、遗憾也有很多,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没有演出我心中的黄蓉、没有演出我心中的靖蓉爱恋。
但平心而论,若一个人想了解射雕,我会推荐他去读原著。
因为金庸小说不仅仅是武侠,金庸国学底蕴极深。
在文中传统文化的涉及、诗词歌赋的引用、风土人情的描写相当丰富。
但若他只爱看剧,我会推荐03版,因为这版真正表现出了我心中的江湖。
近几年、我看着这部剧慢慢地涨了一点。
可能是更多的人能够发现其中的美好。
现在豆瓣是7.2分,要我来评,给一个8.5分吧。
希望大家空闲之余能够静下心来看看这个版本,毕竟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看过之后说不定会稍稍改变自己心中的看法。
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
中国要天才!
”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认真做的电视剧是值得尊重的。
此剧虽有瑕疵,却是我以为目前最好的射雕。
服装、道具、场景都很考究。
张胡子毕竟是拍过跟射雕时间相差不过百年的水浒,底子在那里。
可惜特技差,这倒算是国产剧的通病,降龙掌的金龙一出来我就想笑;武功辨识度也弱一点,叠罗汉式的七星阵略雷。
其他的还好。
有很多用的不错的镜头语言,起码不跟某剧一样镜头往那里一摆,连挪都懒得挪一下。
草原戏有好几个镜头剪切的很棒。
逆光镜头运用的极好。
BGM极好,基本就是琴箫古筝跟二胡,些许钢琴伴奏,很有古韵。
很多明显经过一番考量的细节。
记忆深刻的一处是:归云庄,穆念慈营救杨康,杨康最终表示了不再留恋金国王子的身份和权势富贵。
结果穆念慈刚走,镜头回到屋内,只见杨康艰难地用脚把仍在地上的金印勾了回来。
此剧给杨康添戏大多很无趣,但这个镜头我觉得好极。
还有桃花岛上,南希仁不是慢条斯理地写“杀我者乃十”(这不故意黑黄老邪么),而是直接写“十”字。
金庸在后来的新修版里也采用了这点。
丘处机出场就很有气场,江南七怪跟丘处机醉仙楼斗酒一节演绎的极佳。
蒙古戏拍得非常好。
有人黑黄药师演的像屈原;其实黄药师武功虽高,杀人也多,但骨子里就是个狷介狂儒,新修更添加了此处其身世的详细描写。
可能是我理解的形象错了,但03黄药师演的正如我所想的。
蒙古一干人则是《成吉思汗》的原班人马,还有更好的配置么?
有人认为李亚鹏演的郭靖太傻,我说以为郭靖不傻的八成没看过原著。
周公子的黄蓉满分一百可以打85,眼睛灵动,笑的很多,颇有洪七那句“你才是笑嘻嘻的小坏蛋”的风范。
遗憾的是就是表演的略过内敛。
至于配音,不喜欢国语配音的,还有日语粤语的配音,不足以成为黑的理由。
日语吹替的CV是甲斐田裕子。
射雕版本看的不多,仅此和83版,觉得这一部最合我意。
郭靖这个角色,一般诟病李亚鹏演的傻了蠢了,还有傻和笨等的区别…第一次知道这些词还有这么细微的差别!
大部分人可能是先入为主吧。
场景等自不用说。
演员来说,郭靖和黄蓉都比较符合我对人物的想象,黄蓉应该是冰冷而聪明,不是公主似的精灵古怪。
郭靖的话,私以为确实就是大脑缺根弦。
黄日华是不合适的,黄日华那饱含深情的眼睛,跟乔峰更不像。
最出彩的是欧阳克和完颜洪烈,到位。
还有全真七子和江南七怪,主要人物性格都演出来了,比如丘处机、马钰、王处一,柯镇恶、朱聪、韩宝驹、五师父、七师傅。
黄药师的徒弟,曲三哥、陆乘风和陈玄风廖廖一两个场景,人物都活了,梅超风就更不必说了,还有我们可爱的傻姑,哈哈。
南帝与几个徒弟出场次数较少,但也印象深刻。
同演两人,裘千仞、裘千丈,角色鲜明。
30多集才出来的瑛姑,也令人难忘。
人物刻画最典型的:1.完颜洪烈2.周伯通3.杨康、欧阳克4.丘处机和柯镇恶
作为90后,我大概是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射雕英雄传,至今觉得很幸运自己第一次入眼的版本是张纪中版本。
尤其是后来看了金庸的所有原著(除了雪山飞狐和越女剑),能接受的影视化作品还是大陆这几版,更小的时候大陆电视台也曾反复播放tvb的天龙和神雕,这两个vb版本的场景配乐对我来说也很经典,但成年之后,也看过几眼后面新拍的版本,但终究还是觉得张版的这几版应该排在前面。
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说法有趣但也特别贴切。
其实回想金庸写作这几部经典的小说的时代,再结合小说还有电视剧里呈现的那些其实很夸张的武功及所谓的武学内容,换一个角度讲,包括金庸在内的从19世纪末以来的那些武侠小说,未免不是一种意淫,一种对人的平庸脆弱的肉体的现实的逃避,一种对现实世界里国家与民族民众的无力的叹息。
但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原本并不入流的“地摊文学”却能在金庸的笔下成为一代经典,金庸也终于在华语通俗文学世界里堪配大师,除了他奇谲丰富到令人乍舌的文学想象力构思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极其丰富立体有血有肉的人物,人物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让无数的读者谈论不尽之外,相比于其他有名气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之为金庸,更是在于他几乎是最后一个在中国文学彻底西化之前,还凝结和保留了最后一点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文字语感甚至价值观的写作者,也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面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导致的社会结构巨变里,中华文明第一次产生家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在他这个个体身上的意识结晶。
横向上,金庸小说涉及到了中华文明圈波及到的几乎大部分地域,蒙古、辽金、华北、中原、西域、江南、西藏、西南、闽台 etc. 天南地北,对这些地域的描写和情节背景的烘托,不能不让很多读者心里对金庸小说里的情节产生一种壮阔豪迈的感受,这一点在读小说的时候让我感受颇深。
虽然我意识到可能大部分“正常”的读者更应该是被小说里的情节张力,被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爱恨而吸引,可能忽视掉了金庸的写作里,他笔下这个浓郁的“中华”背景。
纵向上,金庸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会明确一个真实的历史时代,会涉及到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射雕三部曲。
所以金庸作品里历史感非常的浓郁,有时候甚至会让人忘记掉这是武侠小说而绝非历史小说,所以我想金庸的小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中国人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观感。
但必须要明确的是,无论如何,金庸先生终究是一个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金庸出生于1924年,五四运动之后),所以他笔下的故事的视角其实肯定不能够是故事发生的真实时代里的人们真实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恰恰是20世纪以来被外部文明激烈冲撞,处在转变中的一种视角·····总而言之,体会到这些“背景”之后,体会到金庸之为金庸之后,对央视版的那几部金庸剧产生偏爱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有人不喜欢大陆版,理由是认为大陆版的把武侠剧拍成了水浒或者历史剧,恰恰表明了其对金庸作品的欣赏无能。
虽然其实这几部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大陆第一次拍的《笑傲江湖》,镜头和剪辑差强人意,配音杂乱,在影视制作这一块儿可能不如香港的成熟,李亚鹏的瘪嘴也让人有些失望。
但是这一版的东方不败很赞,最后一集令狐冲和任盈盈在山水之间的琴箫合奏这一幕实在是让人心神荡漾!
而03版射雕,就比笑傲在镜头调度方面成熟一些,好像预算也更充足。
让我惊艳并且一直偏爱03版射雕的其实主要是所有在蒙古的戏份——基本上我看射雕就看在蒙古的那些戏怎么拍,迄今为止只有这一版把蒙古人的感觉拍到家了。
就第四集第五集在蒙古的那几场戏,蒙古人的衣着发型,神态气韵,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蒙古人的价值观,大漠的风沙、光线、哲别头上的汗珠和污渍,人们和马匹身上可见的尘土,哲别和安达结交的时候彼此的眼神表情举止,小孩子被剃掉部分头发的发型等等,完全满足了我对于金戈铁马的蒙古人的想象——当然我也只能说是满足了我的想象。
那么在总体剧情反而比tvb版更尊重原著的情况下,喜欢人文历史地理的我真的就很难不更推崇这版,所以对我来说这部射雕里周迅的鸭嗓和李亚鹏的表演只是瑕不掩瑜的瑕而已。
毕竟在剧情上其实大陆版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跟原著出入不大,也不会像tvb那样出于粤语台词的需要大量改动人物台词。
虽然从原著出发也不能说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还有人物情感的深度——这也是金庸小说的动人之处——就因为影视呈现的局限而往往被直接忽略掉了,所以其实倒也理解金庸先生给这版评价最高但却认为只是及格——跟想象力相比,永远没有完美的版本。
张纪中这几部金庸剧的制作唯一让我觉得挑剔的是除了笑傲之外,其余几部里奇怪的打光,这个问题在06的神雕里尤其明显,就是所有夜晚的戏,光线会从莫名其妙的角度出来,既让人物的脸色显得奇怪,也很出戏,可惜了。
我无法掩饰我对这部射雕的喜爱,没有一部电视剧能让我看上十几遍,03射雕做到了。
李亚鹏,我从前只认为他是一个长得一点也不偶像的偶像剧演员,但自从他演了金庸剧,我看到了他的魅力;周迅,我从前只认为她是一个演纯艺术片,离我有相当距离的演员,但自从她演了黄蓉,我即使不看她别的电视剧,我也会说她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03射雕,它有很多创意,它也有很多败笔,但败笔是有限的,创意是无限的,它开启了很多武侠剧的新拍法,那些以前我只能看着书想象的拍法,在03射雕里得到了实现。
我喜欢,我太喜欢了。
它真的是一部可以成为样本的武侠剧。
我无法形容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
这个五一突然就莫名其妙想起03射雕了 然后一集一集重温 有时洗衣服旁边也放着听声音 草原戏拍的气势恢宏啊!
剧本写得不乏趣味几位师傅教郭靖武功一开始兴奋极了 柯镇恶说 “每天12个时辰咱们每个人教他两个时辰” 小郭靖听了直接扑腾倒地~后来实在受不了啦三师傅气急败坏 “不行我忍不住了 我今天非得打这个笨蛋一耳光”“等一等”,柯镇恶说“也替我打他一耳光” 三师傅啪啪两耳光下去,说“小子 不许你再笨了 ”简直乐死~看到28集 杨康杀死了欧阳克 本来他有恐惧不安 但突然躺地上枕着手假装轻松 陆冠英伸手想拉他起来 杨康故作赖皮地说“我想起来自己会起来的”,“我也不是为了救你 请自便吧” 吓坏了的穆念慈凑上前关切 杨康拉她说“让我们两个人一起静静的躺一会儿” 这段写的也太飘逸了 周杰绝对是好演员啊 他的杨康一出场 那个表情 语气 可太有人味了 “我就不” ~郭靖的确有点太傻了李亚鹏自己认为郭靖是黄蓉的绿叶 表演没什么可发挥 这种认识似乎是有点偏差周迅的蓉儿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是灵气逼人 她是天生的灵动 只是有些戏份好像有点仓促 比如轩辕台
蓉儿:“靖哥哥你忘了,裘老前辈的脸上功夫了得 ,你要是一掌打出去从他脸上反弹回来 ,非得受内伤不可”~~
(说起黄蓉 其实林依晨也不错 08射雕里 郭靖受伤蓉儿拔剑那一幕我是印象最深最喜欢的 林依晨的蓉儿 表现堪称完美 )
03射雕英雄传 当年被骂得体无完肤 但我一直挺喜欢 编剧功力不弱 很多台词不乏思想性为人物增色 画面绝美 场景大气 草原部分有历史正剧的质感 音乐也棒 主题曲《天地都在我心中》可列入个人挚爱武侠风格曲目之一金庸先生过世了 但他笔下的江湖 在我的生命里铭心刻骨啊 个人挚爱武侠歌曲江湖路(莲花争霸)刀剑如梦(94倚天)活得潇洒(96笑傲)天地都在我心中(03射雕主题曲)难念的经(97天龙八部)沧海一声笑飞天随遇而安侠骨豪情(鹤啸九天主题曲)醉拳天地武魂英雄多珍重英雄谁属豪情笑江湖
得知金庸大侠去世,在腾讯看到这部射雕推到首页,决定再看一遍;十几年前电视剧刚开播的时候,还记得我拿复读机用空磁带录片头片尾曲,十几年过去,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知道复读机是啥,我冲动录的磁带也不知所踪,但在我的记忆中,这部射雕就是我心中的原著,李亚鹏的靖哥哥就是那样木讷,周迅的黄蓉就是那个嗓音。
没看全别的版本所以也不想接受其他版本,因为那是我少女时代啊
说起射雕,我觉得我和其它80后筒子有一点不同,我真的没有看过翁美玲版本的射雕,但是这版的影响力就如它的歌曲一般,让我这个没看过的人都深为之震撼,有筒子之前也提过希望我更新这部,可惜我都没有看过,怎么图解,和你们不同的是,我是有点张纪中情节的,毕竟他的前几部作品我都是老老实实看完的,从神雕开始,才逐步放弃。
他的《笑傲》和《射雕》是影响我最大的,奇怪的是,《天龙》的口碑令张纪中翻身,但也是自此,我觉得他有点变了,反倒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了。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射雕,其实我感觉射雕的口碑比笑傲还差,笑傲还有人为它证明,为它抒写万千华章,可是一聊起射雕,李亚鹏就被冠之以傻子的嘲弄,在网络上根本提都不敢提。
在我看来,笑傲被大家吐槽得最多的,一是编剧改编,让盈盈提前出场,还有结局的大幅度改写,这我后面会给大家解释,二是李令狐的呆、木,不够潇洒,对盈盈赞赏还是多于批评的,最多也就是指责大小姐害羞这一点原著个性在梅花红那一章里简直人设崩塌,但整体还是比李亚鹏承担得非议少。
但是对这些问题的指责同时又伴随着另一方对意境美景的夸赞能稍稍中和些,所以网上也有历史终将为它证明这样的绚丽篇章。
但是射雕所面对的局面,真的比笑傲惨多了。
为什么?
因为射雕确实比笑傲的问题更大,不管当年笑傲中李亚鹏和许晴承担多少非议,但是有一点,没有人对他们的年龄提出质疑,可是在射雕中,不知道看过的筒子有没有发现,两位主角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实在已不符合原著的人物设定。
一开始我觉得李亚鹏出了草原怎么变胖了,显得又壮又老,后来才发现是为了遵循历史所以在发型和穿着上显得一点都不江湖不飘逸,这一点,在小黄蓉身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那张说是像潘金莲的肚兜服,但是其实他们也有很好的设计,比如
但是像这种就被指责为一个是员外,一个是小妾
大家觉得这种人物发型的设计显得人很蠢笨,一点不灵巧不轻盈,不像江湖人物,大家比较习惯这样
这一点在真正愿意欣赏射雕的人眼中,问题也不算太大,毕竟遵循历史人物穿着也算是一种考究认真的态度,可是对一般看客,他们就会受不了,我看电视就是图个乐子,你给我看这个,没美感没亮点,换台!
我所说的电视剧成品显现出来的人物年龄,并不是非逼射雕剧组去找与人物年龄相对应的演员来演绎,而是期待演员用演技呈现出来的,是和原著较为契合的,这一点在笑傲中许晴就做了很好的示范,当然,这是因为演员本身永远少女心的一种特质,但是很可惜,周黄蓉没有做到这一点,诚然,在骆驼上面的选图中周黄蓉有很多亮点的眼神转换,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完全剧你会发现,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落寞、乏力和沧桑,我真的是看完全剧的,我还记得当时租一张碟是5毛钱,周迅那时候正是处在初老的年龄,疲惫感慢慢从眉梢眼角显露出来,这一点在许晴身上你永远看不到。
后来我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种说辞,黄蓉幼年丧母,其实内心很孤独(这点和盈盈是一样)所以黄蓉有这样的眼神也是对原著的另一种理解,这样的说辞给原著粉解释大家也能接受,还是那句话,一般观众接受不了,因为不能让他们高兴!
所以说,主角的失利是影响射雕口碑下滑的关键所在,当然,口音问题说得太多骆驼就不用讲了,这是众所周知的。
骆驼下来要讲一讲,这部片子的优点,梅超风那些骆驼也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么。
如果细讲的话又要涉及截图,今天就先粗略讲一下。
一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郭靖的傻,诚然,他是演得很傻,有的时候像一头犟驴,但是正是在这种表象下,我能够感受到他演出了郭靖那种如磐石一般的坚定,对信仰的坚定,对是非的坚持,对大义的尊崇,在很多很多片段中,他凝眉、目光平视前方却不是放空而是坚定、眼角或者泛泪,配着背景音乐,一个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的形象就被立起来,我看过一点朱茵版的射雕,张智霖绝对给不了我这种感觉,他演出的郭靖就是奶油小生的感觉,但是李亚鹏的郭靖,就是一个拥有宽广胸怀让你信任给你支撑让你愿意在他面前甘做小女人的正统汉子,这一点,不放下成见去看电视的人永远领略不到。
二是周杰杨康的土,大家说他不帅,一点都不像杨康,这是因为珠玉在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表演,他演的人物很有深度,内心的挣扎煎熬纠结淋漓尽致,你如果只想看一个玉树临风的撩妹达人,你去看四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你想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苦痛夹在生父和养父之间左右为难的杨康,请你看看周杰,不要只记着,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小王子,他其实是一个如林平之一样被命运玩弄的人。
三、自然还是美景了,片头虽然截取了精华,但真的不足以反映全部,我还看过这版最后的30分钟花絮,详详细细地讲述了他们在取景路上走过的山涉过的水,真的好不容易,所以我每次都觉得好可惜。
四、音乐,83的音乐很经典,我没看过电视剧每次听着都那么激动,但是03版的同样不逊色,片头天地在我心中,恢弘壮阔,大气磅礴,片尾真情真美,细腻婉转、缠绵悱恻,郭靖和黄蓉生一起生死一起死的爱情是中国传统爱情最真最美的写照,同时这首曲子也是歌咏他们爱情最好的曲谱。
2003年,我小学三年级,那是射雕英雄传在央视首播,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半,我都准时趴在电视机前。
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每集结束的时候屏幕上第一个出现的广告是“依波表”。
可一直到我高中毕业,我似乎从未在电视上各个频道“偶遇”过03版射雕了。
播放量之低可见一斑,首播之后骂评可见一斑。
家教严,高考之后才能接触电脑,高考之后那个暑假在自家电脑上点开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03版射雕。
现在买了硬盘专门收集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便费尽周折从网上找了部720P的资源(真的很难找,和现在720P的电视剧清晰度没法比,也有人说是当年首播后骂声一片,故无人修复)。
喜欢金庸,喜欢这部电视剧。
实在不理解,这么一部契合原著的作品怎么落得个6.5分。
(第一次在豆瓣上看到是2014年,当时大约5.8)。
最近在网上一集不拉的看完,气势恢宏磅礴,充满着英雄气概,一部这么好的电视剧,竟然被网络毁成这样子,可惜啊可惜
天空飘来五个字,呵呵呵呵呵。一星给勤勤
其实也没有那么差么。我不是83版的拥护者
实在看不过新版的分数了
大胡子是个大烧饼
蒋勤勤!!
蒋勤勤不错,最美穆念慈,柔中带刚很有原著的感觉。周迅和李亚鹏也算中规中矩完成任务,就是周杰挫了点。这版比83版大气多了。
回头补了这一部,虽然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但比较之下不得不说,大陆的金庸剧中张大胡子版本已经是最好的了,尤其片头曲真不错。可惜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喜欢周迅
最喜欢也是最好的版本啊!!!1983版根本拍的不好啊,难道豆瓣现在情怀大过天么?
这评分,真的有点太低了。演员整体演技从主演到群演不知道比后来那一部高到哪里去啊,真心是中国电视剧圈钱时代前夕的最后一部良心剧!里面全是老戏骨啊!!!
当时就记得俩主演声音不好听
周杰的杨康扣半颗星,李亚鹏和周迅没用配音扣半颗星。剩下的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可扣的了。
单纯看不过去6分平均……
这部戏里最喜欢的人物竟是欧阳锋和梅超风,尤勇和杨丽萍演得极好。凡大恶之人心中必有大苦。
怎么说呢,看惯了可能还行,但整体服饰、演员都有些怪怪的感觉。郭靖是比较憨厚朴实,有点木讷,但不是傻啊大哥。黄蓉的古灵精怪表现的还行,就是沙哑嗓音有点违和。
黄蓉的声音有点出戏,其他都挺好的。
喜欢周迅
三星加
李亚鹏实在有点太傻...周迅的声音有点太粗...
成就了李亚鹏周迅的一段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