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在看《阿嫂传奇》。
这样烂的名字我才不会留意。
但是好奇是什么吸引他,就看了一下。
原来是港片,老套的黑帮仇杀,剧情没有一点新意。
我要是方中信才不会演这个人,又不需要混个脸熟。
什么都没有做就死了。
刘烨也死了。
但是毕竟还爱过,也说了一句象样的话。
——一句四大皆空就什么都不管啦。
永远都是你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看不到你。
你比我更逃避。
我不觉得你是佛。
你要还是人的话就站出来解决问题。
我一开始就在猜谁是幕后黑手。
先锁定了和尚。
不是有“谁说佛门清净吗”。
然后就武断地说小红帽是他的杀手。
D说我瞎猜。
是啊。
结果完全错误。
我总是先将最不可能的最珍视的给否定了,就像小红帽。
可能是内心里还是缺乏对人的信任吧。
很戒备。
只有真正喜欢的才会不记后果不怕受伤地勇往直前。
一意孤行。
女孩子死了。
影片最后字幕纯属蛇足:世界未必因她而改变。
但她尽了最大努力改变身边的人……我们应该还有一点纯真。
黑帮片总是少不了玩温情。
比如《杀破狼》。
想耍酷。
还是要唤起人们潜藏的良知。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实在是一句很无聊的话。
人的本性是不一样的。
善恶早已生定。
不是日后学坏的。
恶始终是恶。
只是小时候比较不会使出来而已。
要不然怎么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呢。
有的人,经历磨难打击和损害,变得温和坚强知人疾苦,将爱带给别人,希望从此没有人遭受那样的坎坷。
有的人,则变得狂暴肆虐看什么恨什么,报复一切。
这世界,千奇百怪才精彩。
谁的心里都有一个天使。
但并不是谁的心里都锁着一个魔鬼。
看了《阿嫂传奇》,原因是自己对于众多影帝主演的黑帮题材的港片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光是曾志伟,任达华,黄秋生这几个名字便足以吸引我的眼球,加之刘烨在里面亦有角色,无比欢喜。
然而最终还是失望结束。
下载电影前,大略的看了下影片介绍:香港最大家族社团领头人百德(曾志伟饰),把被仇家(林嘉欣饰)追杀全家的朋友的三岁女儿菲比(刘心悠饰),从枪口下救出,收为养女。
百德准备解散家族社团引退江湖,带着养女菲比移民海外,却突遭暗杀身亡。
菲比此时已成长为亭亭玉立的清纯少女,迫以“阿嫂”的身份,应对家族社团内部纷争,逃避追杀,参与仇家的谈判……最终,一个柔弱少女将如何平息这场剑张弩拔的社团纷争?
看后面的几句介绍,感觉似乎很有故事,影帝聚合在一起飚戏,黑社会题材,养女成为“阿嫂”,这多么让人期待。
再看导演:黄精甫,好感来自于他的《江湖》,记得他凭着这部片获得去年还是前年的香港电影金项奖的最佳导演新人。
当时就觉得,作为一个新导演,能拍出〈江湖〉来,的确不错了的。
于是想当然的认为,《阿嫂》应该不差。
开始上半集的前部分,感觉还是不错。
尤其开头吊足胃口,几个影帝各自出招为后来所谓“阿嫂”准备礼物,来头不小。
出来个新人,众影帝甘愿绿叶,这时候的我猜想着下面这个“阿嫂”在应对家族社团纷争中一定如何如何。
但接下来只能慢慢失望,慢慢没了兴趣。
感觉剧本头重脚轻,完全没了说服力。
什么阿嫂平息社团纷争,感觉狗屁,啥都没有做,就在结尾感化了所有黑帮成员,使他们弃恶从善。
简直乱弹。
导演和编剧也太天真了,比童话还童话。
我完全无法接受。
其实本来好好的题材是可以拍出点东西拍出点内容来的,可以好好将这个阿嫂应对黑帮,改变黑帮拍出故事来的,可却是如此手法,无语……加之无法接受的什么“小红帽”,乱七八糟。
感情模糊,和她逃避追杀的那场戏也是无头无尾,看得不知所以。
还有另一个阿嫂,林嘉欣的戏分少的可怜,也没演出两代阿嫂的冲突。
和前面交代的仇家追杀,十五年后怎么样都没个交代,连接不上,实在太虎头蛇尾了。
还有结尾,大型碰碰车派对,实在可笑.感觉这样似乎是在用滑稽的手法加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以增加宣传的噱头.除此之外毫无意义.想想刘烨,也觉得不值。
感觉在里面又被浪费糟蹋了。
其他影帝亦是如此,完全浪费,更谈不上什么飚戏。
每个角色都笼统而过,根本不能表达出来他们在里面的效果。
简直就是看秀。
失望!
失望呀!
尽管实在失望,但是中途的的一些镜头和剪接还是很赞的,给了些些惊喜。
象开始没多久,曾志伟从音乐比赛场出来后,各位影帝坐在车内,然后曾老大抛出几个硬币,这个慢镜头还是很喜欢的。
虽然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拍摄或剪接手法。
还有后面刘烨和刘心悠在车内对话,没用传统的拍摄手法,也没有路灯之类的光线照明,只让镜头转换,黑色的光调在两人间来回移动,这样的效果表达用在这感觉很新颖,比较少见。
还有一段是用漫画手法插入刘心悠幻想和小红帽一起奔跑的场景,以及失去爸爸曾志伟的哭泣,也是都用了简笔画的形式,这样在以往电影中也很少。
所以很喜欢。
恩总之还是觉得片子是失败的,烂遗憾
黃精甫的火氣一直很盛,《阿嫂》較之上一部初登主流之堂的《江湖》更具火氣,可惜從電影的整體質素看,黃導是次實驗的火玩得太無節制了,把優秀的演員、故事和資金都一一搞垮。
不用累贅詳細講解,本片的鏡頭運用具極高實驗性,除了精雕細琢的構圖、前衛的影像如把畫面分隔成三個小圖和九十度旋轉鏡頭外,黃導也大玩了不少概念先行的電影語言。
比如是片末清一色全黑的車戰表達了同門互鬥、象徵清純樂觀的小紅帽和秋生殺害兄弟後的切指儀式等。
上述臨臨種種的動作對於但求四平八穩穩住票房就功德完滿的影業低谷無疑是連番難能可貴的實驗。
只是,過度沉溺在自我的模塑和實驗而忽略其他投入到電影的單位實在是一種罪行。
我不知道黃導有甚麼魔力能吸引這麼多優秀的演員和不少的投資;我只知道就算一直為人所詬病,比較妄顧觀眾和投資者的王家衛至少能為香港影業取得歐洲一邊的知名度和為演員帶來一座座的獎項,而反過來,黃導可以交給大家的隨了連串失望外,還有甚麼呢?
本片令人不滿的地方不少,為首的一定就是故事交待的缺失。
前作《江湖》的編劇同樣被批評為平淡欠高潮,但這尚且是技術問題。
今回《阿嫂》真正令人氣憤的地方不在其編劇的質素卻在於黃導撚弄鏡頭有餘,劇情交待不足。
這是態度問題。
依故事的主題「兩隻小白兔跌入狼群....」出發,觀眾不難發現故事的內容較之影片展示的劇情可以豐富得多。
電影的監製竟可容許導演犠牲一個完整的劇情交待以換取撚弄鏡頭的時間,較之黃精甫,鄭丹瑞看來更該被問責一下。
依筆者的愚見,既然黃導的強項在於畫面構圖和影像調度,他的作品自然不該抹殺自己的長處;只是較之在同一組鏡頭中重複玩同一種技巧,何不多添幾種花式玩多幾組鏡頭呢?
換句話說,黃導何用重複慢鏡特寫一個接一個掉落的硬幣?
何用反覆特寫劉心悠和劉燁於車內的一段對話?
又何用單調地把車撞足五分鐘?
不若多添幾組情節,如洛華出身、兄弟間的性格背景和背叛者是誰的懸疑鋪展等,再在其中繼續表現黃導的運鏡花式,不是劇情和靚鏡都相得益彰嗎?
另外,筆者認為較之前作《江湖》,本片被明顯比下去的還有氣氛的凝造。
縱然《江湖》被批評為MV味過濃,但最少影片交出的氣氛完整統一,比較能夠煽動觀眾的投入。
然而《阿嫂》一片的基調則讓人難以捉摸(沉鬱凝重、純真溫馨、寶相莊嚴等不斷穿插),甚至電影整體的節奏也是不著邊際地失衡,觀影時筆者甚至覺得無所用心,因為根本難以投入!
說了不少壞話,其實本片也不是全然沒有佳句的。
開場花哥買生日熊仔一段、有教父第三集影子卻別具美感的演奏場襲擊和向東手機的「她」都是匠心獨運的地方。
所以總的來說,黃精甫導演的《阿嫂》雖然因實驗性的比重過高而落得慘淡收場,唯對於處身低谷,急需求變另覓出路的香港影業,黃導始終是一員不可缺少的猛將。
故事编的比江湖还烂,尤其是看到最后大家合力救阿嫂和大风的情景,我都要吐了。
黑社会就是黑社会,盗亦有道,江湖局势若能被一个少女的天真纯良轻易的扭转乾坤,人性也太简单了。
辛德勒名单里小女孩的那条红裙子,只是为了从视觉刺激上反衬战争的罪恶,同时给黑夜里无助的人一点光亮,斯皮尔伯格可没幻想过用它去感化希特勒。
感觉黄精甫在模仿早年王家卫的路线,企图另辟蹊径寻找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同时大玩各种前卫的拍摄技巧,同样有大牌影星助阵。
阿嫂的画面确实够眩够唯美,都可以切割成若干部MTV了。
可惜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看看张艺谋的口碑就知道了,尤其今天的港片更是剧本为王的时代。
王家卫在英雄片横扫香港的时候剑走偏锋,旺角卡门的故事生动的描述了小混混的悲欢,就此一鸣惊人开辟了自己的天空。
黄精甫选的剧本确实都非循规蹈矩的套路,却让人觉得荒谬且无趣,黄自己又没有王家卫驾驭影片的功力,能摆脱剧本的束缚用精妙的影像深刻的展现人性和情感,却在形式主义的技术流路线上越走越远。
更令人悲哀的是,众影帝的表现因为故事的糟糕而形如跳梁小丑,看到开头送礼物的片断我就知道各位大牌在他们的作品库里又添了一部烂片。
装酷这种东西,行险如走钢丝,不小心就会让人反胃。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段,周润发吴宇森那样富于直接感染力的具体真实的风格淡出之后,江河日下的黑道片穷则思变,演化成简约抽象的表现方式和错综繁杂的人物关系,给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片故事的平淡和无理,使得每个人的演出都显得很可笑,即使他们都是浸淫黑道片多年的老江湖。
黄秋生没有出彩的地方,曾志伟只会故作深沉的傻笑。
任达华不适合那种心机深沉的师爷形象,扮相和黑楠一样土。
方中信转型的表现不够自然。
刘烨就懒得提了,他的戏路太窄。
刘心悠作为新人可算合格,林嘉欣接这个角色则是自不量力,成为影片中最弱的一环,剧情也没有给她合理的表现方式,无法和刘心悠的角色形成冲突的张力或并立的比照。
她旁边那个小弟是谢君豪吗,一看就是在模仿吴镇宇,太没创意了。
这是黄精甫的第二部片了,在电影圈众多大腕的鼎力相助和殷切期望之下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实在不能令人满意。
锐意进取是值得赞赏的,可是作为新人,必须要有能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问世,要么叫好要么叫座,否则观众和投资方都会失去耐性。
黄精甫是不是拍MTV出身哟,半小时内我真睡着了两次,我是冲着演员阵容买的碟,真可惜了一大帮实力演员哟!
可惜我的15大洋哟,有想要的没,全新,白送!
黄精甫像个毫无克制能力的孩子,因为头回面对一麻袋的乐高积木导致兴奋过度,他把所有喜欢的积木都给拧巴到了一起,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陀怪里怪气的东西。
新接手商业大制作的电影人,经过日积月累,多半已经在脑子里聚集了一堆自己很想拍的小段子,比如一场温馨感人的父女对话,一陀穿黑衣的帮派人物在鼓点的烘托下用慢镜走过屏幕,几十辆黑跑车互相撞来撞去决生死,一个好人被一陀坏人用砍刀凄凉地捅死……电影新人黄精甫也一样,他也有一堆想拍的段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上面这些段子攒到了一起,而根本不管电影还能不能看,故事还能不能成为故事。
但是段子之所以成为段子,要前后烘托,要事先造气氛,不是直矗在地上就能煽出观众眼泪的。
几大影帝到他手里浪费了,大陆新锐酷男到他手里浪费了,什么资源到他手里都浪费了。
问题是,拍《江湖》的时候黄精甫已经这么干过一次了,他怎么还能再这样干一次?
曾志伟怎么还能纵容他花大钱再干一次?
要不?
因为黄精甫是曾志伟的私生子?
黑社会题材的电影竟然可以拍得这样失败也不容易了,看完几段装腔作势的煽情我都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而且,对黑社会的刻画是不是太幼稚了?
连中学生都笑你啦。
不知道导演在想什么,不过真的难为他了。
从优秀到卓越,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是真正的天堑鸿沟。
迈不过去的始终就是迈不过去。
如果一部电影可以分割来看的话,其实《阿嫂》已经具备太多的因素来保证它的成功。
一个还算不错的故事结构,一个特别的切入角度,一大群实力超群的演员,一个敢于颠覆的新生代导演。
认真地看这部电影,会发现黄精甫真的在里面投入了许多的心血。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精心设计的场面,多得都没有办法列举。
无论结果怎样,还是很感动于这个新锐导演的投入和仔细,起码这真是一部用心完成的作品,只是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
然而这些过于刻意过于精致的镜头,这些因为青春和不成熟而过于支离破碎的镜头,也是这部电影最终没有跨过那一步鸿沟的原因之一。
一个导演如果有很好的摄影和构图的能力,那么他就有潜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
但是前提是他要能讲好一个故事,这条标准不是用来衡量大师的,这是一条区分好导演和不那么好的导演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
《阿嫂》这个不错的故事结构没有能变成一个不错的故事,是因为黄精甫还没有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
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开始关心更高层面上的东西,在完整地表达出他的故事以前。
他精心地设计了故事的开头和发展,但是结尾却草率得让人不可思议;他认真地作了每一个人物设定,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人不但过于理想化脸谱化而且缺乏交代;他在自己的海报上都写出了这部电影的重点,但最后大家都没有能看到这个重点。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表达很多,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叙述的能力。
还是青春的代价。
另一个付出青春代价的人当然是刘心悠。
其实作为一个新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令人欣慰了,虽然她的表演是青涩木讷了一点,但是跟这个角色原本设定的气质上还算是比较相近的,而且这跟黄精甫把故事砍得支离破碎有很大关系,不能全怪刘心悠。
至于其他的演员,曾志伟,黄秋生,任达华和方中信表现都有相当出彩的地方,但是考虑到他们本身的演技和对于这种类型角色的熟悉程度,所以也没有什么好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
相反刘烨和林嘉欣都让我比较失望,不是他们演的不努力,而是给他们的角色实在不适合他们。
我一直觉得刘烨是已经定型的演员,至于林嘉欣,我个人非常喜欢她,但是她实在太过斯文甜美,导致她的戏路也不宽。
气质对一个演员来说真的是致命的,跟演技没有关系。
用文艺片的方式来拍黑帮片,是一个很大胆也很值得期待的主意。
我们都太习惯银河映像镜头下那种黑色的,张力十足的黑帮,有一些新的尝试总是好事。
虽然大家的审美习惯导致一时之间很难接受,但是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也是包容多样的。
(P.S:这部电影的海报很有意思,是模仿《最后的晚餐》设计出来的,想想剧情这个设计也真是够别出心裁的。
《全职杀手》里面有句经典的台词:再烂的电影剪出来的宣传片也会很好看的。
这个定理应用在海报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
真的很多疑问.自身想问问导演‘黃精甫’,很多为什么。
整部片中音乐也几乎同时在80分钟内,而且音乐是很欢快,很轻松的音乐,几乎到了一些动作镜头,都会插入些轻松音乐,不过整部片强调的应该是“快乐”两字。
但是却用黑帮题材来去体现“快乐”。
反正整部片本人看的不是很明白,也蛮有点疑问。
第一,开头的小红帽,这究竟是谁,为什么片后要突出他.?第二,洛华的心理,反正就是为什么。
第三,百德对洛华是什么?
第四,洛华对百德又是什么?
第五,那个寺院高僧又是什么?
第六,本片名称是指?
最大的疑问是第一和第二,本来就看不是很懂这片,然而搞出了第一和第二这两个严重的疑问。
除了疑问,其实本片还蛮符合‘黃精甫’导演的风格。
本片是“快乐”,就阿花死了拍个垃圾桶都拍的这么快乐。
黑帮题材的快乐,而《江湖》就是黑帮题材的浪漫。
这导演就是喜欢从另外一些角度出发拍出其他味道的电影。
昨天的电影频道播了新近导演黄精甫的《阿嫂》。
尽管《阿嫂》在网上是骂声一片,偶还是要表扬黄精甫几句: 作为新进导演,在风格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很重要。
黄在很多细节把握上体现的精致和独特的视觉是让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
比较有特色的几个镜头—— 1、片中杂糅的两段线条动画,虽然有人说这两段动画让人对于电影的风格产生了混淆,但偶觉得这种极端的运用在本片中更显得有生命力。
当纯真面对这复杂的世界,与后面悲剧性的极为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对照; 2、菲站在自动扶梯去开会的时候,那段平行拍摄的镜头非常有独创性,画面构图都可谓出类拔萃; 3、菲跑出去,几位叔叔跟在后面跑出去的镜头,突然逆时针旋转90度,也是影片给人的亮点之一。
让我突然找到《不可撤销》里的那种晕眩感。
不过,影片得到众多恶评也确实因为该片自身存在的缺陷:电影首先是在讲述故事,如果故事都没有讲好,细节再精致、画面再漂亮,观众都还是会抱怨。
实际上,看完本片,我倒觉得并非是黄不想好好讲这个故事,而是这个故事里掺杂了太多的东西,使得原本清晰的故事变得晦涩和艰深起来。
先不说一众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单是表达主题的关键——林家欣饰演的骆华和菲之间的对比性——都显得太过肤浅和苍白。
结尾的警察收拾残局,又和整部电影的节奏格格不入,实属画蛇添足。
看了几遍都没坚持下去……
黑社会港片~
为了林嘉欣和刘烨看的,结果戏份少就算了,剧情还这么迷惑
装B不够,还要叫来一大帮老型男,唉。。。把大家都带沟里的导演实在欠揍,一星加给任黄曾,实在对方中信不感冒
任达华、方中信、黄秋生、谢君豪、曾志伟……难为你们了= =
浪費了這樣的卡司陣容
a shit movie
刘心悠担这个角色,对于第一次演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离实际的要求还是有点差距。特别是一堆老戏骨围绕在周围的对比下。
很不错 请告诉我哪里不好。
歌好听
服了!看过差的,没看过这么差的,导演,麻烦您干活儿的时候稍微上点心行吗?!
我不喜欢刘心悠
倘若当年刘心悠出场不是这么众星捧月却出现无颜无演技且做作这么大的反差,大概我现在不会这么讨厌她
这帮人都有毛病
事实证明刘心悠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世界未必因她而改变,但她尽了最大努力改变身边的人
多年前 有一只羊误入了狼群 为了生存 她选择了改变自己。 多年后 又一只羊误入狼群 为了生存 她选择了改变狼群。。。。
马马虎虎,其实还不如江湖
曾志伟、黄秋生、任达华、方中信、元华、廖智超、林嘉欣、谢君豪、刘烨……再加上没什么名气的女主角刘心悠,阿嫂更像是一场大牌们的聚会,其情节设计却是蹩脚得可以,于是谓其堆砌。并不觉得这部影片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只为大家看明星养养眼,再捧捧刘心悠罢了。
电影的风格个人还是挺喜欢的,阵容很豪华,题材与故事也还可以,前面的“亲情”戏拍得挺温情感人,后面主要就是兄弟之间勾心斗角的黑帮故事,黑帮的世界并不单纯,再好的感情都可能因“权”而变质疏远,最后“羊”感化了“狼”颇有童话韵味。只是女主(刘心悠)的演技差点意思,尤其是在一堆影帝级配角的陪衬下,显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