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金庸武侠世界# ,其实最开始看了三四集就觉得一般般就不太想看了,但此沙演的郭靖让我感觉很耳目一新,举止很有江湖气,挺帅的(那是我打开这部剧的理由),于是我又追了下去,现在看到十七八集,忍不住来评论一下。
剧中郭靖后来的剧情比起前几集来说确实更有逻辑一些,越往后看越好看。
改了滤镜后影片也更有质感了,摄影构图也不错,画面挺美的,我还挺喜欢这一版翻拍的。
看的时候,有翻别人的评价,感觉负面评价还挺多的,我自己也觉得有些地方不足,但整体还是比较喜欢。
别扭的地方,第一是来自于编剧对于黄蓉这一角色的刻画,黄蓉的整体观感有点小气,甚至刻薄(来源于他人的评价,我自己由于先入为主很喜欢郭靖和黄蓉)总之,黄蓉这一角色尽管出场时间多,但她的形象刻画上有一点扁平,并不生动,感觉在照搬之前影视剧的模板,令人生气的是,看起来没有那么讨喜,只能说幸亏演员的表演,给她的角色增加了神采。
其实看整个剧情,编剧对郭靖的内心特质刻画得也算不上细腻,只是这一角色我们太过耳熟能详,我们可能没有发现。
其次是黄蓉和郭靖的感情线,武侠片确实不应该在爱情上着过多笔墨,但这里黄蓉郭靖的感情线好似凭空出现、理所当然。
尽管观众早早知道他们是一对,但也不能让观众自己想象啊。
反观杨康和穆念慈的感情线,刻画细腻,层次递进,让人感受到了矛盾的爱恨交织。
一下就能分出高下。
虽然杨康穆念慈的感情线并不很完整,但脉络分明。
我纳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参差。
再次,前面提到前三集并没有吸引到我,反而是后面的情节引出我的兴趣。
我觉得前面的三集没能给后面剧情的发展做出好的铺垫,我理解需要删减情节以保证播出,但前情需要更好地交代出郭靖和江南七怪报仇的目的,来完成后面剧情推进的合理化。
我身边有人在看的过程中常常因此感叹梅超风的可怜身世,痛骂郭靖的“小人行径”。
还有是前面几集更多着在杨康的角色底色的介绍上,而仅仅为郭靖做了个自我介绍,完全忘记了人物悲剧底色的塑造,参考过往射雕的相关影视作品,我们就知道这里的处理有多么奇怪了。
还有一个是背景和环境的缺失,金庸所写的整个故事,是放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的。
当时政治民生如何,应该要在边角里暗示出来,否则不能服务于各个人物的行为。
奇怪的是,编剧在写杨康穆念慈的故事线时,总是兼顾了时代下普通民众之悲与情节的推动,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无论是不负责任的在招亲会上比武,还是后来回牛家村的落寞,编剧好像突然开窍般想起来要营造背景环境来体现康慈之悲。
最后要说的是该剧的剪辑问题,不知道剧本(或者应该是别的什么称呼)导致,还是删减过程导致,有一两个插叙在逻辑上有一点问题,有一点点出戏。
然后在第十几集有精神世界的情境插入时,又稍显频繁和生硬,观感不好(前面几集还不错的)。
然后是动作戏,剪辑略微繁琐,有时候反而减少了美感,要么近景,要么大远景,看不清动作。
放在其他动作戏难以完成的演员上就算了,可以完成得好的也是同样的处理。
观众正感受豪情壮志,结果剪得稀碎,影响了观看的沉浸感。
编剧也许没有真正地探寻郭靖黄蓉的内心世界,梳理他们行为底下有着怎样的逻辑内涵,又是如何与时代牵连,融合于时代。
郭靖和黄蓉作为主角的魅力,不是仅凭个人品格就能体现,更要与时代相连,展现其责任感与大侠风骨。
该剧不能很好的在主要情节里展示出人物的特性和与时代的联系,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主角的处境和内心,这是我觉得剧情别扭的关键所在。
(桃花岛这一段剧情我看得挺爽的,剧情较为连贯,逻辑比较通畅,但还是有点别扭,好奇怪。
)
请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创新,要么就想想怎么能不魔改的程度下去创新武侠的内涵!
金庸先生的小说最起码大家公认的是江湖感是武侠而不是情爱,而反观现在近些年翻拍的金庸武侠剧或者电影基本都不知道怎么塑造江湖啦,武打不是缺乏力度就是慢动作,侠义精神就是被改的七零八落,这剧里郭靖怎么看怎么都没有还有的侠义感,黄蓉更缺乏灵气,虽然故事还没演完,但是从种种放出来的信息看后面还会拍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段王爷等人的爱情戏但是90年代TVB拍过一系列的射雕同人,比如以陈玄风与梅超风为主角有兼有黄药师和欧阳锋爱情故事的《九阴真经》,讲述王重阳与林朝英的《中神通王重阳》,还有讲洪七公和一灯大师的《南帝北丐》!
而这些同人剧的故事都是编剧自己编的,就像这烂剧金庸武侠世界,我敢说这剧里很多剧情都不是射雕原著的啦,会由编剧们自己编,而论及现在国产剧编剧的水准来说我觉得肯定没有TVB当年的同人剧编的好看
刚看到更新,对这部电视剧做个初步判断,希望观众别让一分差评给误导了。
剧情:走的应该是忠于原著风格,这点好评,希望后续别有太狗血的改编,因为之前各种射雕版本,总有编剧觉得自己比金庸牛;拍摄:画面很不错,但插叙和倒叙的风格不成功,理解创新的想法,但影响观看节奏,建议适当滑动进度条;男主:郭靖应该是本剧亮点,演员演的好,文戏和武戏都下了功夫,单纯和善良不等于傻,这点把握准确,可以竞争郭靖“历史第一”;女主:无法超过黄蓉巅峰李一桐,但也非常出色了,妆容和年龄符合原著,人物性格演员把握准确,可以竞争黄蓉“历史第二”;梅超风:属于颜值担当了,估计后面剧情不少,截至目前效果不错;其他出场人物:中规中矩,没有哪个是明显拉跨的,一些“网红脸”的问题,属于当下的共性问题。
总结:值得一看
桃花岛上其他演员都还自然,就周一围最装叉,为了证明自己是科班出身吗?
用力过猛的病得治。。。
黄药师是东邪,不是东油,更不是东装。。。
这版射雕要比以前的版本有压缩,估计篇幅放在讲五绝的扩展故事。。。
导演塑造人物上逻辑有误,,,比如为了表现杨康的心理矛盾,弄的像精神分裂得了什么病一样,利益取舍和精神分裂不是一回事。
牛家村,引出靖康耻的故事背景,塑造郭杨两家?
没用的剧情,滚去回忆里吧!
大漠戏,草原戏,成本太高了,成吉思汗托雷华筝当背景板就行了,反正我要捧的人不是这些,不拍不拍(想看大漠戏的看03版,唯一一版还原大漠、草原戏份的,只有在03版能感受到原著历史的厚重感)江南七怪,哎呀不讨喜的配角而已,全是底层的平民侠客,也不是人气角色,他们花了多大的力气找到郭靖重要吗?
他们因一句承诺,付出十八年重要吗?
反正对郭靖有用,能帮他开挂的师傅是洪七公,不用塑造七怪,当npc摆摆pose就行了。
什么故事铺垫、人物塑造统统不需要,把谈恋爱的戏份拍出来就行了。
武侠确实已经是夕阳红题材,如果主创只是想捧人,让没看过武侠的观众磕磕cp,那我建议把你的滤镜改一改,改的饱和度高一点,我还能当同人剧看,找找帅哥美女,现在这个蜡黄的滤镜看得我眼睛疼。
自剧开播以来一直都实时在追,目前看完了16集,到目前为止剧已播了一小半了,整体而言是喜欢的。
浓缩精简的改编版本甚合我意,可能从小就不喜欢看杨铁心那条家破人亡的故事线,又惨又虐,看得很难受,不喜欢苦情戏,更喜欢看靖蓉金手指大开、纵横江湖的爽剧。
看过那很多个版本的射雕,这版故事是进展最快的,第一集靖蓉就相遇了,第四集杨铁心就死了,很多前情概要都是通过某个具体角色的回忆来穿插叙述,对早已熟知整个故事来龙去脉的人来说,毫无难度。
全剧故事几乎全程focus在靖蓉携手闯荡江湖的主线故事上,作为靖蓉粉看得非常开心。
《射雕英雄传》可以算是金庸武侠大江湖的普及读本,很多人都是从《射雕英雄传》开始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江湖的,从这里逐渐认识江湖里的各路豪杰,熟知他们的传奇故事。
《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便以此引出江湖武林。
一开局就是莽苍大漠,黄沙与草原在屏幕里缓缓展开,迅速拉开视野,到了结尾又是华山绝顶群雄论剑,往东可至浩瀚大海中的桃花岛,往西可至群峰缥缈的西域白驼山,仿佛坐地日行八万里,风光旖旎,刀光剑影,英雄辈出,人物如走马灯式地纷纷登场,江湖别开洞天,让人得以一窥武林中的星移斗转,感叹人世间的忧乐浮沉。
论诗情书画,有黄药师的才情和奇思妙想;论世俗与侠义,有丐帮的底层社会;论美食,有黄蓉的“玉笛谁家听落梅”、“好逑汤”等诸多饕餮美宴;论音乐,还有妖孽邪气的碧海潮生曲,时而锣鼓喧天,时而花影重重,有正叙有倒叙,还有插叙和伏笔,想象力丰富,故事精彩无比。
郭靖、杨康、洪七公、欧阳锋等男性角色的选角还不错,特别是欧阳家还有点意外的好看,高伟光版的老毒物欧阳锋真的很帅,个人觉得算得上历界最帅的欧阳锋,都有点舍不得他最后发疯的悲惨结局了。
杨康也是好看的,又高又帅,而且经常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邪性的神态,明明在撒谎,却还假装一板正经,鬼主意朝多,一会疯一会邪来回摇摆,性格分裂的疯感蛮杨康的。
靖康两人选择的身份认同不同,结局也各异郭靖和杨康跟金庸其他常见的大男生设定一样,例如张无忌在明教和武当派之间骑墙,令狐冲在魔教和华山派之间摇摆,这些所谓的大男主们都有一个尴尬的身份认同问题,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身上有一种“中间人”的标签,他们都是尴尬的政治局外人,而如何去选择,何去何从全凭人物自己的内心所向。
例如最典型的是天龙八部里的萧峰,萧峰是辽人却被汉人养大,因为身份认同问题引出了他一生的悲剧。
射雕的故事里,郭靖是汉人却在蒙古出生,在蒙古被养大,杨康是汉人却被金人养大。
中间人处于边界上,这种身份在故事里的好处是两边便宜他都能占,无疑这是爽文开挂路线的架构根基。
在蒙古长大,郭靖学会了蒙古的弯弓射大雕,学会了摔跤,蒙古大汗喜欢他,他是金刀驸马,被委以重任。
汉人也喜欢他,全真教、洪七公、周伯通等一代高手都教他武功,他还是黄药师的女婿。
但世上哪有好处无需付出代价的事情?
中间人的多重身份尴尬之处在于只要两方起冲突,在双方交战时,他就必须站队,所以常常不得不处在选择的边缘。
得益于母亲李萍从小的教育,郭靖内心一直坚定自己是汉人,对蒙古的养育之恩可以报答,但在两方打仗相争,必须做出抉择时,他会坚定地选择汉人立场,最后联合中原各方势力组织军队来抵御蒙古军的进攻,死守襄阳多年。
与之相反是杨康,杨康的悲剧源于他的身份认同。
因为包惜弱和丘处机的教育不当,从小被金人养大,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汉人,到了十八岁时忽然被告知自己是汉人,只见过两面的杨铁心竟然是亲爹,而从小对自己溺爱至极的养父完颜洪烈竟然是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杀父仇人,忽然遭遇这样的尴尬境遇,任谁都会变得手足无措。
忽然要让他二选一时,他一下子就懵了,一边是养恩,一边是生恩,知道事情原委之后他仍无法刺杀完颜洪烈,对十八年的养育之恩怎么可能说抛弃就抛弃,而他又无法舍弃母亲的亲情和穆念慈的爱情。
他常常在汉金间动摇,他最后完全倒向了完颜洪烈,并不一定全是为了荣华富贵,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感情因素在的。
这个版本的改编就展现了杨康这种两难境地。
小时候看剧时曾跟风地默认杨康是认贼作父,长大之后重头再看,开始有点理解他的两难境界,其实在杨康内心深处,他并不认同只见过寥寥数面的杨铁心是自己的父亲,在他心中把他养大的完颜洪烈才是他的真正父亲,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靖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很喜欢这个版本的郭靖,钝而不愚,脸上表情也是恰到好处的纯真。
必须声明,郭靖从来都不傻,最讨厌有人说郭靖又笨又傻,郭靖其实一点都不傻,好吗?
他从草原初次来到中原,因为第一次在江湖历练,所以他有点钝感,只是因为郭靖对中原的情况不熟悉。
其实他既不傻也不笨,他只是没有江湖经验。
他身上那种所谓的顿感和憨憨,只不过是不谙世事的单纯,因为他从小生活在草原,接触的人大多都是牧民,心思比较单纯,比不上中原江湖上的人心险恶,他自然也不会拿恶意去揣测别人。
郭靖一点也不傻,他一个晚上就能学会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周伯通尚需要一个月呢,他能瞬间习会洪七公教给他的降龙十八掌最后三招,然后融会贯通并立刻使用,无论上下左右怎么比,这都属于非常聪明的。
承认郭靖不傻,并不难。
本版改编就没有强调郭靖的笨,而是逐渐展示了郭靖从一个江湖小白逐渐进阶,再到江湖老手的过程。
例如第一集里马钰道长教郭靖心法口诀修炼内功之后,江南七怪跟踪郭靖发现他可以徒步飞上山顶,就夸奖郭靖的轻功怎么进步这么神速。
在第七集,欧阳克掳走黄蓉之后,郭靖去追赶,他能细心地发现黄蓉给他留下的各种记号,并且能够想到用稻草人假装洪七公拦在马路中央骗了欧阳克,他自然是聪明的。
在归云庄与裘千丈一战时,也是郭靖主动上前求比武,识破了裘千丈的花拳绣腿,他一个后辈,尚且有如此胆量和勇气,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还有十二集,杨康和郭靖一起从归云庄回牛家村的路上,郭靖每次吃到黄蓉做的菜时,脸上的表情立刻有了细微的变化,虽然杨康在旁边瞎说八道的乱推理,但他自己内心如明镜般澄澈,他猜到了是黄蓉打点安排了路上一切,并提前赶到下一个休憩处,遇见黄蓉。
第十六集,在孤岛上欧阳锋让他砍了一百颗树,蓉儿心疼他给他捶背时,他也蛮精明的,因为他根本不累,他是装的,有点可爱。
郭靖大智若愚,虽然没有黄蓉聪明,但其实心里拿主意跟明镜似的。
郭靖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否则黄蓉也不会喜欢他。
他长得很大气,北方汉子,虽然粗狂些,但贵在真诚。
他但凡有点不真诚,古灵精怪的蓉儿就不会看上他。
因为真诚,所以刚认识,他就请蓉儿这个小叫花子吃饭,临走时还给金子送裘衣送汗血宝马,这份豪爽与真诚,连精明如黄蓉都忍不住动心了。
正如郭靖被丘处机和江南七怪乱点鸳鸯谱时,郭靖只淡淡地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我们两人心里都知道的。
”可见真正的爱情根本无需任何花言巧语和痛苦挣扎,郭靖与黄蓉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刀光剑影便也要黯然失色。
靖蓉携手闯荡江湖,就算是恩怨情仇纷纷扰扰的江湖,在他们看来也是有趣得很。
黄蓉是郭靖的开挂利器,如果没有黄蓉,洪七公根本不会教他降龙十八掌,他也不会去桃花岛,自然不会认识周伯通,更也不会背下九阴真经。
而遇见郭靖也开始了黄蓉的江湖进阶之路,后来还当上天下第一帮丐帮的第十九任帮主,最后在襄阳城的号角声中,两人共攘天下群雄抵御外敌,镇守襄阳长达二十年之久。
靖蓉两人这一生光明磊落,携手各路英雄死守城池,担得起这个评价。
康慈虐恋,又虐心又凄惨
因为父辈的恩怨情仇导致了杨康的身份认同错乱,也导致了他一生的悲剧。
杨康亲眼看见父母双双在自己眼前惨死,然后自己还要跟杀父仇人上演父慈子孝的情深戏码,入戏太深,演到后来他自己都已经分不清楚自己那里是真情,那里是假意。
对穆念慈来说,遇见杨康就是她一生不幸的开始,比武招亲上四目相对便一见钟情,从此芳心暗许,最后两人私定终身。
她善良心软,即使每次杨康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她愤然离去,但每次看到杨康前来求情,她忍不住原谅他,再次回头。
她整天跟一个价值观跟自己截然相反的人在一起,一会情感偏向情郎,一会理智又向着大义,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痛苦摇摆不已。
这个版本的其他配角也很有意思,小时候被83版的梅超风吓得要死,她一出来就要捂上眼睛,现在这一版改成了一个美貌女子,倒是有趣。
后面还有裘千丈、裘千仞的铁掌峰,瑛姑、周伯通与南帝的前情往事等情节,不知道会怎么改编,还是蛮期待的。
目前感觉剧中对白略显尴尬,听着不舒服,不像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对话,武打动作没有劲道、力道,显不出武功打斗的气势,感觉每个人打斗都像花拳绣腿软绵绵的。
没有那种拳劲气势的质感。
至于很多人说剧情改编跳跃,直接从大漠剧情开始穿插回顾,我个人感觉没什么问题,改得自然通顺,合逻辑就行。
武侠主要是打斗内容要精彩,才能显示人物光采。
比如杨康上台跟穆念慈比武从马上跳到台上,你来个翻空中跟斗就自然很多了,非要直板板的吊个威亚,感觉里面的每一个人武术动作,他们这些人的腰都是硬梆梆的,连个跟斗空中翻滚的跟斗都没有,身体就圈不起来全是直板板的,好像威亚在吊个尸体一样。
本来空中一个空翻落地就显得很潇洒,他非要拍这些人是吊着一个人架子一样,直上直下的这两只手一打开像个十字架一样,这武术动作真的是,你要实在不行,怕演员受伤,你来个武术替身,这些演员一点武术根基都没有,一点动作根基都没有的,也不愿意这么拍,好像武指也没有,感觉就是随便调个威亚飞来飞去。
你看体操运动员在空中是怎么翻跟斗的,人家是卷成一个球,然后再展开,这就显得武功高强的轻功高手是这么来的,他们拍的空中武术境头,整个人像个十字架一样,整个人跟个僵尸一样,感觉掉个威亚飘来飘去的更像是鬼片。
比如那句本来说:黄贤弟(此处给个台词停顿,然后接上改口)黄姑娘,就很自然了。
他非要用一大段台词来解释啊,我怎么不知道你是女人之类云云…台词显得很刻意不自然。
不象正常交流的方式
今天一口气炫了三集,本人武侠真爱粉原著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值一驳,总体上还是制作认真值得一看的作品武侠质感还可以,小郭靖演员很可爱,开篇念白有点出戏。
江南七怪太年轻了,尤其十年以后感觉韩小莹和郭靖是同龄人xs。
感觉是近十年来武打动作戏数一数二的作品,虽然武打只是武侠的壳子,侠的精神内核才是武侠的灵魂。
前者目前看来呈现不错,有些地方有瑕疵但无伤大雅,后者目前只略有涉及,可以接受,有待继续观察。
不锐评此沙长相符不符合郭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动作戏基本功能看得出来很不错,憨厚朴实演绎得还可以,就是有时候表演痕迹有点重像是装出来的憨厚。
包上恩演黄蓉角色理解是大差不差的,比较娇俏可爱,古灵精怪的劲儿绝大部分也都对,所以我看得嘎嘎开心嘎嘎乐,唯一遗憾的是女装初见的场景有点用力过头了,挤眉弄眼过度了显得不是俏皮是矫揉造作了真的可惜(因为之前的演绎还不错所以这个名场面我无比期待,我真的是永远年轻永远会为了武侠心动,跟7年前追17射雕的心态一模一样,所以客观讲这部分经典情节呈现没有17好真的觉得可惜)。
老演员演技和信念感真的都很好,相当入戏,这版杨铁心的演员姬晨牧是17射雕的二师父朱聪,当时我就很喜欢这个演员的呈现,现在的杨铁心也演的很好。
可以理解为了影视化改编剧情节奏调整得飞快,直接从七怪找到郭靖开始,陈玄凤张阿生登场即下线,郭靖光速长大,第一集见黄蓉第二级比武招亲第三集王府偷药,少了原著大量的情节支线和信息量,史诗感打了一些折扣,江南七怪打赌的经过寻找郭靖的过程都没有展开,人设没有太立起来,郭靖的金刀驸马身份和大(冤)款(种)形象也没有原因,小红马也显不出来多宝贵。
七怪不是跟着郭靖一同南下后来为了查白驼山才分开而是留在蒙古查梅超风,能理解是为了让郭靖独自邂逅黄蓉,但是人家梅超风已经先南下了你们查什么呢哈哈哈。
当然了毕竟这部剧是《金庸武侠世界》而不是《射雕英雄传》,所以这都是小问题而且原著党不受影响2333。
不过在大幅删减的情况下主线情节呈现比较完整其实挺难得,而且目前看《铁血丹心》单元对原著情节相当尊重,基本没有魔改。
牛家村风雪惊变被穿插在二三集里,我不是特别理解这种做法,因为第一回的内容其实是非常非常精彩和适合用来开篇的,现在这样打散有点破坏剧情的完整性。
服化道还算比较认真吧,至少不太出戏,但是从蒙古大漠到张家口都要么是满天黄沙要么雾气弥漫,虽然相对镜头写实但确实有一丢丢影响观感。
后期有时间继续追更评价
前面牛家村删了我忍了,大漠的故事也全删了我又忍了,毕竟看金庸剧,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期待的,就是女主。
然而当黄蓉小乞丐模样出现的一瞬,我彻底死心了。
这什么玩意啊,不是说不好看,而是相比黄蓉根本没有惊艳的感觉,对比17版黄蓉真的差太多了。
这版黄蓉就是给人一种平平无奇的普通女子感觉。
然后黄蓉一开口,唉呀妈呀,那味,是刻意配的还是咋我也不知道。
反正听着太像男人了。
而且这剧情也是没谁了,黄蓉跟郭靖初遇的细节剧情又删了。
我真宁愿看老版,郭靖黄蓉之间的感情拍的稀碎,细节铺垫基本没有,黄蓉为什么偷东西,郭靖真挚的劝告黄蓉,黄蓉骗郭靖自己从小死了娘爹给自己找了个后妈,激发郭靖傻傻相信的怜惜之情,再到郭靖让黄蓉给卖包子的道歉,黄蓉不肯,郭靖幼稚的说那我不能跟你做朋友了,黄蓉委屈巴巴,气呼呼的说谁稀罕跟你做朋友,娇蛮可爱的哼了一声走了,这些细节这一版通通没有,导致新版郭靖黄蓉之间的感情让人一点感觉也没有,看着都尴尬生硬。
让人看着就有一种尴尬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再就是这版黄蓉演的那个劲儿,太像男人了,17版黄蓉演小乞丐都有一种娇俏可人的感觉,这版就看着没啥感觉,太像小混混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了这版,我选择再看一遍17版的去了。
又看了一点,真的忍不了了,这下彻底弃了,这黄蓉为什么嘴是歪的啊,什么鬼,正常说话一笑嘴都是歪的,歪嘴龙王?
真毁角色啊,属实接受不了,无语😑
你有多久没看过一部真正的武侠剧了?
你心目中最经典的武侠剧是哪一部?
最近,又一部改编自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剧集开播了,但它不叫《射雕英雄传》。
原因是,除了主线故事《铁血丹心》以外,它还有四个创新的人物篇章,分别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华山论剑》和《九阴真经》。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由此沙、包上恩、孟子义、 周一围、高伟光、陈都灵、何润东、明道等人共同出演的——《金庸武侠世界》
对于《射雕英雄传》,很多小伙伴肯定比我还熟。
所以,咱们也就没有必要花篇幅去讲故事的背景设定,剧情的发展走向。
直接聊聊《金庸武侠世界》最先播出的《铁血丹心》单元前6集。
金庸作品属于全民大IP,每个版本都会引发很多讨论,大家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最钟爱的一版。
因此,本文不会去和其他版本的进行对比,只针对这一版谈观感。
当然,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也欢迎在评论区里理性讨论。
首先要声明一点,我个人是完全能接受大改甚至魔改的。
毕竟,完全照着原著拍缺少新鲜感。
但是要改,也要改得合情合理、能让观众代入其中才行。
好了,先上结论。
单就前6集来看,这部《金庸武侠世界》的改编是令人有些失望,甚至是疑惑的。
首先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滤镜。
如果说为了表现大漠滚滚沙尘,又不舍得真的到西北大漠取景,用个黄色的滤镜姑且算情有可原。
那么,黄得过分到像整天活在沙尘暴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到了城里,这滤镜也不说调整调整。
黄了吧唧又雾蒙蒙的,仿佛给整个世界上了个图层,显得特别虚假。
不说别人,包上恩饰演的黄蓉,女儿身的装扮明明还不错。
可在这可怕的滤镜下,换装喊出“靖哥哥”的那个名场面却成了彻底的灾难。
那画面,又浑浊又模糊,别说啥惊艳了,就连看一眼都感觉遭了老罪,我甚至想钻进屏幕给黄蓉擦擦脸。
除了黄色滤镜之外,还有更惊人的绿色滤镜。
那绿的呦,是真绿啊。
当这滤镜套在孟子义饰演的梅超风脸上,我一度怀疑自己打开的是恐怖片。
太吓人了有没有?
导演你这么做图啥?
是想突出梅超风犹如鬼魅一样瘆人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误,仿佛导演是掌握了一套滤镜叙事法,总是动不动就更换滤镜。
当梅超风回忆往事时,弄个“惨白月光蓝”滤镜。
当丘处机回忆与江南七怪于法华寺大战,并相约18年后双方徒弟比武时,剧集又弄了个“死气沉沉灰”滤镜……
咋说呢,大可不必。
不是说不能有滤镜,而是过犹不及,剧中这些滤镜的处理实在有些画蛇添足,不用反而也许更好。
第二是剧集的节奏,已经不能用快来形容,可以称得上是一泻千里。
大概是觉得观众太熟悉“射雕”的故事,又或者怕观众没耐性等着小郭靖长大就不看了。
还有可能,是认为现在的观众都刷短视频,更喜欢短平快。
反正,郭靖小时候的部分快速略过,直接到郭靖成年。
第一集,郭靖就见到了黄蓉,杨康就和穆念慈比武招亲了。
第四集,杨康就知道了自己并非完颜洪烈之子,杨铁心和包惜弱就双双赴死了。
等到了第六集,郭靖就跟着洪七公一起学会了降龙十八掌……
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剧情都在大步快跑,如同在看影视剧UP主“十分钟带你看懂射雕”一样。
让我感觉我不是在看“射雕”,而是在看“射雕省流版”。
客观讲,这样的操作,对于熟悉“射雕”的人来说,理解上并不会构成困难。
但是,对于新观众而言,恐怕就不友好了,容易摸不到头脑。
而且,省去了大量前史,整个武侠世界观的构建也就漂浮了很多。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当国仇家恨的铺垫不在,“侠”的分量观感上自然轻了不少。
尽管在后续剧情中,通过角色口述和回忆的方式,剧集把所有省略掉的情节进行了快速地补齐,但充其量就只是信息填充。
除此之外,以超快节奏推进剧情,必然需要大幅度的删减和调整,进而不得不牺牲掉对人物的塑造。
说到人物,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
以主角和配角为代表,咱们分别举两个例子。
以我的理解,郭靖的性格特点,大概可以总结为内向木讷,倔强善良,侠肝义胆。
同母亲在大漠寄人篱下的生活,同拖雷、华筝之间的情谊,既是郭靖的成长历程,也是建立他个人形象的根基。
为了快速过剧情,本剧省略了这些情节,并将郭靖形象做了一定的改动,和很多人印象中的郭靖很不相同。
比如,他对黄蓉的感情确认得非常快,完全没用黄蓉“提醒”他。
当江南七怪让他遵循杨铁心遗愿娶了穆念慈,他直接坚定拒绝:不行,我已经有意中人了,是蓉儿,我只知道我的心里不能没有蓉儿。
不仅如此,面对黄蓉,他还会深情告白。
这种一上来就清醒不纠结的郭靖,好不好另说。
只是,对有些观众可言,少了些对待感情笨笨的那种可爱,已经不是他们心目中的郭靖。
类似的,江南七怪的性格改动也非常大。
在我印象中,江南七怪之首的柯镇恶是最为顽固的人,也是郭靖和黄蓉情感路上的阻碍之一。
但到了这部《金庸武侠世界》里,柯镇恶也被简化了,完全没有了固执,主打一个听人劝。
当遇到梅超风,本来大家说要继续追杀,结果郭靖一说梅超风之前救了自己,他立马表示:算了,她既然救了靖儿一次,咱们恩怨分明,这次放过她,就当还她一次。
当郭靖跟着黄蓉走了,本来他还挺耿耿于怀。
然而,随着马道长随便那么一劝,其他兄弟姐妹再跟着起起哄,你猜怎么着?
诶,人家立马想开了:你们都这么说了,那这一次,就随他吧。
咱就说,这柯镇恶是不是有点太好说话,太通情达理了?
当然,比起江南奇怪的其他人,柯镇恶算是不错的了,其他人都扁平得基本没啥存在感。
我看完6集,也没有分清谁是谁。
在我看来,金庸剧好看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的群像,期待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会悉数登场。
而群像的弱化,难免会导致精彩程度大大锐减。
好在,到了第6集,关键人物之一,明道饰演的洪七公已经亮相,后面更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也会出现。
相信,从观感上来讲,之后的剧情肯定要比前几集要有趣很多。
既然说到了人物,虽然可能会得罪人,但我还是要说说本剧中的演员们。
再次强调下,只是我个人的观感,对任何演员没有偏见,没有拉踩。
起初,在知道此沙来演郭靖,包上恩来演黄蓉,王弘毅来演杨康,黄羿来演穆念慈,孟子义来演梅超风,我是充满期待的。
原因是,此沙在《封神榜》中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包上恩属于年轻一代中很机灵可爱的那种。
王弘毅在《长相思》中塑造的赤水丰隆很有看点,黄羿在《与凤行》的小荷也令人印象深刻。
至于孟子义,雷纯黑化名场面出圈后,我很想看到她再来演一个疯批美强惨。
可惜,在前6集中,大家的表现更多是低于我的预期。
此沙的主要问题是妆造不太合适,缺乏少年感。
他本身就高,郭靖造型又特别增龄。
每当看到郭靖同黄蓉在一起的画面,我总会一时间恍惚觉得这不是CP,而是叔叔在带着侄女。
包上恩,外形气质是没差的,但演技……我之前不是吐槽过有人总用嘴演戏么,包上恩一说起来话,嘴巴的动作实在是有点夸张。
王弘毅的形象条件也不错,但他演绎的杨康,总是有点油。
而黄羿的穆念慈,也没有了“小荷”的灵气。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好多情景下,面对眼前发生的事,她给到的反应似乎都差点意思。
相比之下,只有孟子义的梅超风,是让我感到惊艳的。
一眼望去,她身上是有故事的。
观众能体会到梅超风仿佛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
特别是她那流着血泪的镜头,确实表现不错。
每当梅超风以一敌众,有不少弹幕共情的都是梅超风,希望她能赢。
这很颠覆,但也很成功。
后面的《九阴真经》篇章,讲的正是梅超风的故事,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个人是非常好奇的。
对了,武侠剧还有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打戏好不好看,过不过瘾。
客观讲,本剧前6集的打戏,比不少古偶剧还是要好的。
招式是有板有眼的,此沙是有真功夫的,明道打得很有力量,慢镜头用得也没那么任性。
但是,打斗镜头的机位太多,运镜太晃,大部分人的拳脚仍显软而无力。
这一番操作下来,观众很难被爽到,只会觉得乱糟糟。
当观众还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人家已经打完了。
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为啥每次郭靖的武功一有重大突破,非得弄个动画特效。
看着这画面,我还以为这其实是部奇幻剧,咱们的郭靖正在修仙……
写了这么多,看上去我好像是在通篇吐槽,好像这剧一无是处。
但其实不然。
一方面,超快的节奏有缺点,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毫不拖沓,进展神速。
而且,虽然做了减法,但核心要素、核心人物都在。
所有我们所熟悉的场面、耳熟能详的角色都会再现,这本身就足以令人激动。
另一方面,尽管演员前几集的表现有些不足,但相对的匹配度还是有的,也能让人看进去。
相信,随着剧情展开,人物将进一步成长,妆造、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更何况,那些创新的单元,也都值得关注一下,咱们不能这么早就判定它不行。
其他的就不说了,只希望后面的部分,能够越来越好看。
最后,你心目中最好的射雕是哪一版?
一起来投个票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看完难免为郭靖那副“傻小子”心态动容,会给刚认识的小乞丐送出全身家当,也会不信邪地替穆家父女争一个“道理”,对所见所闻都尽力包容,不愿看见世间有横行霸道之事,顶天立地的侠士不是盖的。
此沙是真好看……
经典武侠ip就是拍多少次也不够看啊,哪怕情节已经倒背如流,但还是会喜欢故事里的那些人和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射雕,两集看罢,至少这一次的“郭靖黄蓉”,我是认可的🤩
我要告到中央
刚看了第一集,看不下去了,故事推进这么快的吗?每个角色跟着急下班一样,如果江南七怪的一诺千金这么不重要,这部分戏大可不拍,直接背景旁白带过好了,这拍的什么玩意?
郭静就这?黄蓉就这?我的天,这是要恶心死我,选角能不能上点心。有史以来最差射雕,能打0⭐吗
其实很忠实原著了。连黄蓉我也觉得是近十几年最贴近想象的一个。只是说好的还有东邪西毒华山论剑的,都没了。
看到第九集。这么一部普通的武侠剧,有打斗,和过招,对比仙侠剧的打斗,养眼太多了
经典翻拍里比较有诚意的了,也适合年轻人看,插叙很讨巧更适合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的观众。客串的演员阵容还不错,也没有网红脸。杨康真帅啊,但他娘不够美。(布景那些差一些,但是想想老版就忍了(._.)
梅超风一见到师父立马下跪,和往常嚣张的模样完全不同,难得见到梅超风这么柔弱的一面,这反差感绝了
郭靖选角不行
好丑的男好丑的女好黄的滤镜好扯淡的剪辑这是金庸弱鸡世界着重说下黄药师心里喜欢徒弟又不让人说自己也不说后来徒弟爱上了师哥他又发癫把人腿打断最后找了个和徒弟同龄的小妻子新婚之夜说这下没人说黄老邪爱上了自己的女弟子吧小妻子为了他默写九阴真经死翘翘了他又装深情说要殉情殉了八百年郭靖黄蓉都殉国了他还活的好好的呢用油腻一哥来演真的是恰如其份
提前看完了《铁血丹心》超点。。。emmm居然能把守襄阳和第二次华山论剑杂糅在一起,真的有点搞笑了吧。编剧夹带私货严重扣分了。对番外有点不抱希望了……
我喜欢的:郭靖终于不傻了,敦厚的性格配上契合的帅哥脸完全能让人明白黄蓉为啥会喜欢他。黄蓉清纯的聪明样,很多人吐槽这版的她但是我感觉很贴合了!这版杨康穆念慈也很不错,杨康的挣扎,念慈的正直,而且杨康够帅!南帝北丐西毒老顽童找了这帮人也看得舒服,这版算是最帅北丐了吧哈哈。这版主题更注重家国,也更注重人物背后价值观的碰撞,很喜欢这版的台词!
真的非常失望,你要是从五绝年轻时候开始那么我会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翻拍,铁血丹心作为开局实在是拍的不咋滴,而且你还用了东邪西毒电影自述来告诉观众剧情,此沙郭靖会让人印象深刻,成为第六个获得观众认可的金庸男主,包上恩那种呆滞又忧郁的眼神表情毫无黄蓉的灵气,不过也要看后续正片如何,再怎么辣鸡好过徐克拍的射雕选角,就剧情而论金庸武侠世界就是延续了tvb射雕番外大成杂烩集
武侠味很浓,可能没看过小说的会觉得节奏太赶了但是我看正合适,此沙郭靖比预想得好。但包上恩日常女装不如叫花子打扮,后面原谅郭靖原谅了也太快了。周一围演戏痕迹太重、气质也不像黄药师
找了一大堆丑男,然后武打也不行。片方给金庸多烧点儿纸吧好吧?
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无论是郭靖黄蓉还是杨铁心和惜弱,他们行走在江湖中经历的爱情都是为人生、人物、包括整个故事增彩的,一种很理想的江湖爱情
虽然包上恩长得很好看,但她的这个黄蓉真的平平无奇
说不上难看,人物还可以,但是感觉有点无聊,如果第一次看这些故事,应该感觉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