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二抱着老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那样哭泣,明明已经是24岁的人了。
老人紧紧回抱着雄二,坚定地说“我原谅你,原谅你的一切”。
至此,某麦才感觉到情节的一丝明朗化,前面的大半时间仿佛都是用来铺垫的。
不能去追究情节的舒畅连贯,黒泽清的这部电影是用来体现自我意识的(大概),时而胶片时而DV,时而彩色时而黑白,摸不着头脑的类似让演员自由发挥的长镜头,能平静看完这部电影真不容易。
其实这是一部浪子回头的故事(大概)。
雄二是一个都市边缘人,乖张自闭,潜在暴力因子,如同有田养的红色水母一般,美丽诱惑却浑身是毒,无法在淡水中生存,攻击每一个接近它的人。
很难说有田是怎样的人,表面上比雄二成熟,实际上是更加极端的边缘人,杀人然后自杀,死亡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有田是雄二唯一的朋友,是雄二唯一的支柱,所以,总觉得有田所做的一切包括死都是为了让雄二能在社会上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做不到了(大概)。
就像培养海里生存的红色水母在淡水中生长。
有田的水母淡水生存计划在雄二的执行下成功了,红色水母在河川中大量繁殖,但它们却选择成群结队的回归大海,闪烁着耀眼的红光。
雄二作为人好好的活着,多亏了那个老人——有田的父亲。
于是,雄二梦中才有的光明的未来,正在一步一步走进他的人生。
雄二由小田切让饰演,有田由浅野忠信饰演,两个极具个性的演员很适合这样的灰色的电影,有发挥的空间。
小田切让这里面的造型很不错,气质被全盘衬托。
宽肩长腿无表情,最后还来段无助的哭泣,萌え~~~两个人的关系在我看来是挺暧昧的,雄二开始是没有有田就活不下去的感觉;有田的父亲是个很范儿的大叔,对雄二也是关心倍至。
看来萌点不少呢BUT,情节比较沉闷,应该是小众电影。
另外,片尾曲是THE BACK HORN演唱的《未来》,画面中一群穿着切.格瓦拉T-Shirt和白衬衣的少年们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走,十足的迷茫感。
对许多人来说,未来是怎样的形态,大概不知道吧。
歌的曲调十分熟悉,好想在哪听过似的,但确实没听过,很有感觉,推荐!
不知道看懂了多少,试着解读一下。
1. 浅野忠信为什么杀了老板一家?
老板莫名其妙的到两个年轻人住处,其实根本气场不和,也没有共同的话题,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
老板待员工很好,给他们长期合同,给他们奖金,就是让他们帮忙搬个桌椅回家,也给加班工资。
老板为什么愿意跟两个年轻人一起共处,因为那是他回不去的过去,他说了一句,别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年轻的时候长的样子,你们也许想象不到呢。
他成功有别墅,有老婆孩子,有自己的工厂事业,善待员工,可是,他内心非常清楚,他长成了他不喜欢的样子。
所以,这两个24,27岁的年轻人,触动了他的回忆,他们有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可老板没有机会重塑自己的未来了,他的轨道已经铺就,他无法改变了。
而浅野忠信正是不接受老板这个设定,不愿意要这样一个未来,因此,他要亲手杀掉它。
2. 水母是浅野忠信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设想,他自己未能够完成,由他的爸爸和小田切让来完成。
他们几个人都是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的存在,正如水母这个在海水里的生物要违背自己的本性适应淡水环境,正如这个社会,快速消费,不用尽物品的深藏的价值,这个基本上可以用爸爸的职业来解释,他在回收和修理被人丢弃的家用电器,这些就还很新,只是一点点坏的电器,人们就扔掉,没人要维修了。
几个人几乎都是时代的弃儿,尽管用经济萧条危机,人们购买力下降批判了我们所处的快消社会,但这并没有给这两个未亡人太多希望。
两个未亡人没有选择自杀,爸爸是基于多年的人生经历,而且还有儿子的意愿,他想看一下未来,想看一下奇迹,看到了,心愿了了,他就没有生的渴望和意志了。
小田切让没有去死,是因为他可以从梦中看到未来,他前途未明的时候,他想一次次睡过去,等梦来。
3. 小田切让的努力,有如神助,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尽管他也没有完全弄懂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水母已经可以在海水,淡水中来去自由的时候,小田切让多了一点信念,一点来自水母的鼓励,他可以向水母一样,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自在生存,来去自由了。
片子意境很深,加上几个男神轮番出镜,尤其是加濑亮还出来打了酱油。
还是要学日语,因为无法判断字幕的质量,对看片有影响。
你确定未来是光明的吗?
当生活看不到尽头,甚至连梦里也没有色彩,你的人生是不是应该绝望了呢?
故事的开头非常平凡安静,两个青年在一间小小的工厂里终日浪费着青春,冷漠温合的有田和狂燥无助的雄二,彼此以沉没的方式相互守候在一起。
雄二不知道怎么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总是慌张得如困兽般寻找着出口,有田则相对冷静得多,他默黙的安抚着雄二的情绪,与他约定了“前进”和“等待”的手势,镜头中的色彩和声音真实无味,看不到一丝光彩和力量。
这里要介绍一下剧中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只漂亮的剧毒红水母……它美丽优雅的红光与摇曳的身姿成为贯穿整个电影中希望的载体……在老板准备将两个人签为正式员工的时候,一次拜访差点要了老板的命……老板的不请自来和对自己年轻时希望的描述惹哭了雄二,有田阻止雄二告诉老板他正在逗弄的水母含有至命的剧毒,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二方面:一是老板的平凡会传染给雄二让他绝望,二是有田希望老板的死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因为最近雄二的梦里什么也没有了,这个生活毫无头绪的年轻人一旦签约他的一生将变得平凡然后落入一片黑暗之中,雄二就是有田的希望……他的杀意已经形成。
逃过水母剧毒的老板想当然的开除了两个人……这成了有田杀人的动机,说实话,老板虽然不讨人喜欢,但罪不至死,但是有田知道如果自己不动手雄二一定会先出手,他得保护自己的希望,在他将自己的水母交给雄二之后,有田赶在雄二手持铁棒光临老板家之前动了手……的确,有田的反映太过极端了,入狱后的有田非常平静,并没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反省的意思,每次雄二来探视,他只是耐心的教导雄二饲养水母……他在小心的安抚雄二的心智,给他“前进”的力量和希望。
父亲的探望却并没能拉进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没能给有田带来更多的鼓励……这位父亲显然是非常失败的、失败的婚姻、没有前途的事业、两个形同漠路的儿子……影片中二儿子加濑亮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的,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那种父子兄弟之间的漠生与不信任已然全盘展示出来了。
然而雄二在失去方向中决定等待有田出狱,十年或者二十年……有田的希望再次面临破灭的危险,他的初衷是希望雄二可以向前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自己却成了雄二的牵绊,他在绝决的与雄二断绝关系之后决定自杀,死之前他用床内的铁丝固定了自己的手臂和手指姿势:“前进”,最后微笑着对镜头说了:再见……与此同时,失去稳压器和生活方向的雄二在发疯的时候失手打翻了水缸,水母成功出逃。
有田的老父亲在儿子死后也没能了解自己的儿子到底在想什么?
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儿子死前的手势成了一个“迷”,却将雄二与老父亲联系在一起,无处可去的雄二跟随着有田的父亲回到了那个毫无生气的电器修理厂,为了保住与有田之间的约定,开始疯狂的向河里投放海虾做为水母的饲料,希望出逃的水母能活下去!
饲养海虾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动力,老人也在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儿子饲养的水母……在黑暗中它显得格外漂亮!
然而有田的灵魂却将饲养虾苗的电源破坏掉,虾苗全死,雄二彻底崩溃并与老父亲发生了正面争吵……这也是影片开始出现希望的地方: “你为什么不看看你眼前的事?
啊?
为什么你不能面对现实?
因为那很肮脏污秽?
那可太过分了!
因为我面对的也是同样的现实!
你没有权力如此蔑视它!
”“如果你逃,只会有二种结果!
不是在你的梦里,就是在监狱中死去!
”这些话是父亲多次探望却没有对儿子有田说出来的……父亲不能再看着雄二跟儿子一样堕落下去,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现在他要保护雄二,也是保护着有田的希望。
追着雄二跑出去的老人无力的瘫坐在地上……老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但是老人依然坚强的面对着生活,并且在夜晚向着河道里发着美丽红光的水母伸出了姆指,那是生命的力量!
离开老人的工厂之后雄二被妹妹介绍去之前玩游戏赢了他的妹夫公司做打杂的员工,无聊中的雄二带着一群在游戏厅结识的白衣小子洗劫了妹夫的公司,在逃过警察的追捕后再次回到老人的小工厂:“我可以留在这儿吗?
”“没别的地方可去了吗?
你确定你想住在这儿?
既然那样,就永远住下吧!
”“原谅我!
”“我原谅你……我原谅你!
你的所有……我都原谅!
”这些话是老人想对自己儿子所说的吧…………就这样雄二与老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电视里播出水母大量出现在东京各地,袭击碰触他们的人,并从各个河道结队向大海游去……看到新闻的雄二爬上了屋顶,但他依然没能看到更远的地方……他决定开始“前进”,老人准备将雄二收为养子却没有说出口,如果说出来的话雄二是不是又要开始“等待”了呢?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雄二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了……故事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成群的水母游向大海,那是有田的灵魂也是他的希望,水母受不了城市的淡水最终选择回到它们的故乡,老父亲欢呼着冲进水中不想让儿子离开结果被水母刺伤,因为他不想活着太久……影片没有交待雄二的去向,他离开了老人去完成有田“前进”的梦想……然而工厂里有田的灵魂静静的看着在工作的父亲,大家以为老人看不见,但老人却抚着有田灵魂的肩膀说:“你可以永远待在这里”……这对不善表达的父子终于可以了解彼此的内心。
那群穿着“格瓦拉”T愠的白衣少年们走在明亮的大街上,他们的未来伸向何方?
是不是一片光明?
片尾曲响起……字幕上出现了“暧昧的未来”五个大字……我们的未来真的是一片光明吗?
粗略理顺了一下,自新世纪以来,日本喷薄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国际型导演,他们的作品频频出现在三大电影节,并且勇夺各类奖项,带领日本电影走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振兴之路,这也得益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与进步,但是影帝、影后等世界级别的日本演员却不曾出现,很多被寄予厚望的年轻演员也只是昙花一现,难成气候。
回顾这二十年,每名日本演员的头顶似乎都悬着一支达摩克利斯之剑,都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些男女演员无法在戏剧冲突和情感松弛之间,找到一个舒适的缓冲地带,失去了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演员人格和表演风格,完全沦为了导演的泄欲工具、创作奴隶。
开诚布公的说,近二十年,日本演员确实在用豁出性命的表演方式成就了无数导演,但他们掉进了迷失自我的陷阱,整个日本也没有出现菲尼克斯、宋康昊、朱利安摩尔等现象级演员,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アカルイミライ暧昧の未来失くした歌が 心にあった我在自己心中寻到了丢失の歌いつかは仆ら 消えてしまうけれど 有朝一日 我们都会消失不見粉雪白く 思いが积もる 我们の感覺如同白雪般堆积着小さな革命だった 君が肩に触れた 即使是不经意の与你擦肩 也是我心中一場小小の革命「抱きしめて 恋をした 我擁有你 愛著你それが全てだった 」這就是一切国境さえ 今 消えそうな 邊緣都溶解 雪の花が咲いた如雪花綻放般しゃぼんが飞んだ 壊れて消えた一個肥皂泡,飛過。
破碎,消失。
それでもしゃぼんを飞ばそ 空に届くように 那麼,讓我們一直吹著這些泡泡吧,這樣他們就可以觸碰天空 千の夜 飞び越えて 跳過一千個夜晚仆ら息をしてる 我們共同呼吸世界は 今 果てなく 現在這世界 無止境鲜やかな未来 未來是曖昧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BACK HORN.看到片尾の時候微微笑了。
牽動一點嘴角那種。
悶在胸腔里の一口氣於是透出來。
紅燈停。
綠燈行。
淺野其實想小田切自己做決定。
關於未來那種東西確實是不能用夢來託付。
「我已經決定了,我會等你二十年的。
」「不管怎樣,我都已經想好了。
」淺野確生氣の要命。
用這種代價換來你對未來の思考,難道就僅僅是這樣の結果么。
[我們完了。
我對你很失望。
][做你想做の,別把我算在內。
]很喜歡看小田切手足無措の樣子。
喜歡之後小田切與騰龍也相處の樣子。
他在這對父子面前總是顯得如此の乖馴。
並且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他們の愛。
水母。
讓它適應淡水,能存活在東京。
如同讓這個不能應付社會の小田切,適應生存。
水母最後成功了 並且找到了回歸大海の路。
而小田切也終於找到了自己の归处。
世界は 今 果てなく 鲜やかな未来 。
end.
电影《光明的未来》是很早以前看过的了,但会时常想起这个叫雄二的男人。
第一次见他,是在一家昏暗迷离的游戏厅。
是第一眼就忘不了的美少年类型,有股震慑人心的凛冽。
没有表情,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摆弄着游戏机的按钮,像是忘记了时间。
我不喜欢游戏,但我想所有的迷恋都是如出一辙的。
像我喜欢的美食和喜欢的光影,迷恋的事物会插上翅膀带着我们逃离时空的烦扰。
游戏一定也是这样。
对于他而言。
他在一家小型印刷厂做小工。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政客耀武扬威上司指手画脚,草根底层的他们流最多的汗拿最少的钱。
他倒没有怨言。
准确的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怨言。
这个世界不是从来只有强者和剩下的人么。
我们大多数人不都只能成为后者么,这算是宿命吧。
他一贯木讷少言也不懂人情交往,生活单调乏味的可怕。
他生活最大的依靠,是最好的朋友有田守。
那人男人也在印刷厂做小工,却对世界充满了愤怒。
无所不在锋芒毕露的愤怒。
他养了一只水母,一种触角有毒的海洋生物。
后来的后来,因为一些细小却被放大的过错,有田守入狱了。
入狱是社会最权威的惩罚,也带走了他对世界残留的一点希望。
他自杀了。
从此,他要一个人面对暗潮汹涌的生活,再也没有人为他指点迷津。
有田守的父亲是位孤独的老者,每天修理着冷冰冰的电器。
他不懂儿子,儿子不懂他,父子之间在生前陌生得不像话,直到儿子离开人世。
他开始和有田守的父亲一起生活,算是代替着有田守的儿子身份。
他并不聪明,但算能干。
什么搬电器之类的重活,他都可以一个人揽下。
生活平淡也算充实。
他开始接过有田守的嘱托,养起了这只水母。
水温是否合适,盐度还要不要调节,是不是要换下水了,水母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
其实,他们何尝不是水母呢?
像水母适应淡水一样,他们需要适应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却始终留着本能的触角。
直到有一天,水母意外逃离,到了一条大河流。
他从来都是一个执拗如牛的青年,意气用事永不回头。
他开始每天去河流照顾起水母。
父亲开始也不理解,觉得他是个疯孩子。
直到他看见水母伸展着触角,水底斑斓得妙不可言。
雄二就这样养起了水母,一天又一天。
水母适应了河流的生活,在这里繁殖生息。
景象壮观得引起了东京新闻的高度关注。
他飞奔着跑到河边,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水母,一群连着一群,像一道彩虹。
他知道,他的水母们要回归大海了。
他们要回家了。
而,他的大海呢。
我总是觉得,他走得太慢。
他的孤独和脱节令我慌张。
他也许会追不上他的车。
世界那么大,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他。
反抗过,适应过,而光明的未来暧昧不清。
这就是他,雄二。
你我,是不是也跟他一样?
黑泽清还是对惊悚恐怖片比较在行,这部不伦不类的剧情片最多只能彰显他的创新胆识,在多种类型片之间的嫁接实验,看上去不太成功,比多年后的《东京奏鸣曲》要逊色得多。
浅野忠信自杀前的段落拍得相当有水准:怪诞气氛、人物关系和隐喻色彩把握恰到好处,他死后的故事立马变得肤浅流俗,这后半段缺乏有效的推动力,令整个节奏都呆滞了,高潮的缺失也是意料之中。
成长主题没啥新鲜的,反而是父子关系这条线索值得咀嚼,前半段的“弑父”和后半段“伪父子”情节的设计,揭示出日本当今的某些社会问题。
水母和监狱造型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亮点,在如此现实主义的情节里丝毫不见突兀。
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李红到了中等技术专业学校,王岚在百货公司当了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个中学作文课本上的例句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但穿越现实的藩篱,未来真的如梦中那般光明么?
《光明的未来》或许可以看做是黑泽清一个关于存在主义的寓言,在故事(也许根本都谈不上故事)的原型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加缪《局外人》的影子。
沉静的叙事内敛而富有张力,但在HD摄影之下,荧幕上的一切都是充满了颗粒感的低像素影像,这对于追求高清视觉震撼的当代审美来说简直就是一次赤裸裸的挑战。
从60年代“太阳族”电影发轫以来,“性”、“暴力”、“政治”交织的青春符码统筹着日本的青春类型片,这既是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反思又是叛逆一代的自我发声,日本电影新浪潮中“抛下书本跑上街”的年轻人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暗示着时代之痛与救赎之难。
在2003年,黑泽清拍摄《光明的未来》时,对时代的愤怒早已消耗殆尽,那么该如何完满一个独特的日式青春呢?
在《X圣治》中,我们就能看到黑泽清对日本恐怖类型片的改造,摒弃掉了过于强调感官体验的官能审美,而走向了内心的反省与自我的怀疑。
同样,在《光明的未来》中,DV画质让色彩几乎完全失去(只有红色鲜艳的水母被突显),没有了当代日本电影中时常出现的那种对情感的纠结刻画,而是完全回到了关于“自我”的影像空间中,打造了一本独属底层迷茫青年的心灵日记。
三个主人公(仁村雄二(小田切让饰)、有田守(浅野忠信饰)以及守的父亲真一郎(藤龙也饰))之间的交流暧昧不明,充满了疏离气息,人物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肢体接触(最后仁村拖起了试图自杀的真一郎算是仅有的一处),这种疏离的冷漠贯穿全片。
在影片开头的第一个镜头中,出现了仰拍的仁村,大片的网罩住了他的脸,这是一个独特的个人空间建构,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是他在玩一种击打的游戏机,在游戏机(物)的空间中,仁村被困其中,茫然不知,沉迷于自己梦中的那些光明的未来。
“总是梦见未来”的仁村与有田的双主人公关系占据了影片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是仁村与真一郎。
有田认为生活毫无意义,表象的荒诞下,存在的思想预设了荒谬。
有田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喂养一只有毒红水母上,水母所处的小小水缸也映射出有田的生活空间狭小令人窒息。
《光明的未来》中的红色水母这一关键意象可看做是两位主人公的延伸,一个人永远都是在己定现实的控制之下,思想又如何才能在自我否定之中超越自己呢?
有田对老板“正常”的家庭生活看不顺眼,无法忍受生活规则的桎梏,在残忍杀人之后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养的水母。
权力在消解过程中,自我的权力却在重构与回归,“红灯停,绿灯行”,有田给仁村的另一个关键暗示,也在说明着仁村的非理性行为逐渐变为了在自我否定过程中变得混乱又解脱出来的理性。
在“水母”与“暗号”两个重要符码的统领下,影片也构筑了诸多存在主义的寓言场景。
在影片后半段,多次出现真一郎车内的镜头,这些镜头中人物全部被巨大的黑色边框阻隔,在这个最能表现亲密的镜头空间里也无不表现着孤独。
有田杀人和默尔索杀人一样毫无理由,但他传递给仁村某种信息,人不能总被自己的想象和荒谬的精神所困,自己的生活的阐述与感知,它们也应该被赋予立场和热情。
水母逐渐适应淡水生存,到最后“逃离”水缸的小空间,在东京的河里繁衍,最后成群游像大海,这是种宿命般的回归,又是像仁村这样的底层迷途青年的自我拯救。
与之相对的是,“切格瓦拉七人团”在影片最后《未来》主题曲中占据着一个近五分钟的长镜头,他们嘲弄规则与秩序,从他们身边走过老年人、中年上班族,但镜头的焦点始终是他们,黑泽清将新时代叛逆少年追寻自我价值(存在感)的主题进行了升华,对于他们而言,现实是主观随意的,他们需要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
真一郎是影片中一个颇有趣的角色,他和守五年未见,和小儿子也是关系紧张,独自经营一个陈旧的电器维修站,每天修缮这那些早已落伍于时代的旧电器。
年长的一辈无法走入到年轻一代的生活,绝望的孤独让他想认领仁村为养子,但在看到仁村登上屋顶破坏电视天线后,他明白仁村的世界终究在远方。
有田在执行死刑后几次亡灵返乡,他回到了父亲的修理铺,只有真一郎能感觉到他的存在,他抚摸空气,喃喃自语,这是这个少言寡语的父亲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真一郎看到红色水母,似乎就是看到了有田本人,他激动地奔跑,甚至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冲进河流中抱起水母。
如果说有田和仁村他们在电影中就像是一场带有实验色彩的行为艺术,那么真一郎则像是对小津式传统日本家庭伦理的回归。
“未来”本就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是暧昧不清的孤独和冷郁的疏离,通过对现实的逃避来追求那光明的未来无疑是对当下的绝望,光明的未来终究会归于一片黑暗,仁村看清了现实也就不得不接受那些不确定的荒谬,因为想象的终端也只是自我的诠释与赋形,根本不存在什么光明的未来,一切都是梦想消弭的瞬间释放出来的无所归依的存在感罢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黑泽清的电影,我也要承认我会转到这部电影是因为最近看时效,然后狂迷小田切让。
小田切说他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很用力的处理每个镜头,想要表达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导演却是想用一种很淡然的感觉来处理。
所以在我眼里,小田切的光芒完全被浅野忠信的耀眼所盖过。
我想那就是这部电影的基调,平淡的,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所以让我觉得那就是真实的生活。
晃动的镜头,DV与胶片的交替,大部分的黑白,晃晃悠悠的带着你去直面现实。
人们眼中的问题青年,相互依靠着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若远若近的距离。
杀戮过后,一个进了监狱,一个帮他照顾着有毒的水母。
突然的自杀,死前还告诉另一个要向前。
死者的父亲不解手势的意思,觉得那一定是五年没有和自己说话的儿子在死前留给自己的难题。
但是他明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是去逃避的话,要不就是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要不就是死去。
他也希望活下来的青年可以向前看。
无助,惶恐,迷惑,怎样选择,好吧,我只想把人生寄托于那些有毒却美丽的水母上。
他们却想要逃离我,那我呢?
我终于决定去面对这个世界了。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吧,你何时对世界心生恐惧?
你决定去面对还是去逃避?
你是否对将来这个词感到害怕?
你是否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也只是留下泪流满面的我。
《光明的未来》。
黑泽清。
2003。
这是一部属于小田切让和藤龙也的电影。
整部电影弥漫着青年的迷惘,而这迷惘,如同繁殖力惊人的水母一样,又美又毒,传染扩散。
惺惺相惜的两个年轻人。
都穿得花里胡哨特别妖娆。
浅野的“有田守”看起来成熟稳重一点点。
小田切的“雄二”蠢萌蠢萌的。
雄二总是做梦,他在梦里看到未来。
有田守养了一只美丽的毒水母。
跟雄二在一起的时候,有田守总是要看顾着他,免得他蠢出乱子来。
他们还为此约定了“红灯停”“绿灯行”的手势。
两大男神同框的时候,浅野忠信看着小田切让的眼神永远充满宠溺。
虽然我痴迷浅野,但是我也承认他的帅是“化学”的而不是“物理”的。
(但是“化学”的帅杀伤力更惊人吧?
)小田切让却确实拥有物理上完美的五官。
迷惘的雄二冲动好斗,有田守似乎是他的灯塔,他什么都要问一问有田。
有田总是对他说“你自己决定”,但是还是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他。
两个无所事事男青年的小世界。
不识相的老板却总想插到年轻人的世界里来。
各种讨厌的琐碎之后,有田阻止雄二提醒老板水母有毒,老板籍此开除有田。
愤怒的雄二去老板家取CD的时候顺手抄了根棍子,却发现老板夫妇已经被杀——这一次,“稳重”的有田比他先出手了。
入狱的有田交代雄二好好养着水母,逐渐减盐,执著地想要培育水母在淡水里生存。
心慌意乱的雄二却失手让水母跌进地板缝隙。
当他发现水母在地板下的下水道口依然生存着时,欣喜若狂——有田拆开淋浴管的弹簧铁丝,把自己的手势固定在“绿灯行”,上吊自杀。
艰难生活并且与儿子疏离了五年的老父亲和失去“灯塔”的雄二在监狱外相逢。
雄二帮有田的父亲打理旧货店。
他发现从下水道离开的水母在河道里发光。
固执地想要完成有田的水母梦想的雄二,和不相信淡水里会出现水母的父亲,互相取暖的生活。
父亲终于看到了在河里发着光的水母。
他开始渐渐接近儿子的世界。
虽然,他还是会对着癫狂的雄二说,“是的,我看到了那发光的水母,但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那又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吗?
”——水母就像梦想吧?
美丽。
有毒。
有人相信。
有人不相信。
在刹那触摸到的梦想,——在现实里,依然百无一用吧?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不只是东京。
不只是某个年代。
但是水母渐渐繁殖了整个河道。
像迷惘和幻想的迅速传染。
连暮年的父亲,也开始失去理智似的,冲到河水中,他想触摸的,大概是疏离过那么多年的儿子吧?
蠢萌的青年和无助的老父亲,彼此传染,又彼此治愈。
街头穿格瓦拉T恤的混混们,还在怀念某一天偶遇的“在梦里可以看到未来”的年轻人。
他们嚣张地行在路上,是尚未被捕捞的“毒水母”。
小田切让精致的脸,褴褛的衣服,又帅又衰的气质,把那种“迷惘”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浅野,整场留下的,是一个宠溺的眼神。
老父亲,每一次在悲伤中开着破皮卡,唱着“红眼的蝎子/展翅的雄鹰/蓝眼的小狗/缠绕的蛇”的歌,有种令人心碎的力量。
电影里的毒水母,沿着河道逃回大海。
而苍茫的世界里,曾美丽过迷惑过我们双眼和内心的“毒水母”,又去了哪里?
我还是喜欢管他叫 暧昧的未来!~
符合我想象中那群压抑迷茫神经质的日本青年,每天在做梦,在幻想美好未来,却在拧巴扭曲现实里摸爬滚打。
1.发光水母成为最终的期待。2.无厘头的杀人动机。
结尾穿着切格瓦拉头像T-Shirt的少年们走在路上,就像水母结群从河川游向大海。而这是不是就是守临终前的前进手势,いけ的意义。回归盐度高的海水是水母的本能。雄二对此并不像守父亲那么悲观,就像等守时一样,十年,二十年后相信它们还会回来。如此循环。生生不息。而这不是就是光明的未来。
如同嚼蜡,麻烦你想暗喻,也得把表面的故事讲好啊,你学学人家李安怎么拍。两个弱智和疯子,把自己打扮的和叫花子一样。你可以绝交,你可以辞工啊,人家怎么着你了,你就把他们灭门了。老二就应该把你送精神病医院,只有他们才可以和你正常交流。周围要都是这种人,世界还不都毁灭了!
真不如叫“未来会光明”。黑泽清太琐碎了,很多地方就只是没来由的烦闷,镜头逻辑也无非是通过不自然的镜头时间搭配以构图确定场景和人物线索的方式在调配。但这种方式至始至终都得让观众至少了解到一定的持之以恒的元素与规范才能显出层次以及特色,但我只不过看见了混乱与无章法。连调动人情感的压迫都显得无力。
黑泽清拍的残酷青春。随时准备着哪里要吓我一下,没想到竟然真是纯纯文艺片。DV的画质真渣啊,太缺少“电影感”了,虽然喜欢大胆尝试,但是看着不舒服以及丧失了一些可能会很有质感的东西,不过真就是“怎么都能拍,拍就是了”:C突然提醒我为啥在车里的镜头就要用两个窗口并置,原来是DV没有这么宽的景别啊,要想俩人同时拍还不得整两台后期粗暴地一拼么,真有他的哈哈。水母的意向真挺浪漫的,很喜欢一些结构感很强的空间。不太喜欢小田切演小傻子,浅野忠信倒是一贯这么bt,这些人还是欠缺了些动机和细节,以至于都有点空和脸谱化,少了最生动最抓人的东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倒是越发理解他们干掉社长的冲动。藤龙也倒是很有趣也耐人寻味。2007年想看,终于看掉。
并不太能看懂
3个!整整3个!好,每人一颗小红花。
從結局明白了黑澤清何以如此堅持「距離」的意義:數名身穿印有切格瓦拉T恤的少年,恰似因大量繁殖而泛濫成災的水母群,踢飛紙盒、邁步向前,沒有目的地(或許也像水母一樣逃出東京游向大海?)無所事事遊蕩的嬉鬧姿態卻漸漸引來更多的路人參與其中,背景歌曲唱的是「曖昧的未來」(非片名「光明的」)。如同雄二的不辭而別,總歸要與被過去和死亡牢牢困住的真一郎與成幽靈的守漸行漸遠(駁斥相互依偎取暖的溫情且固定的偽父子/兄弟關係),沒人知道水母什麼時候回來,或這支隊伍通往何方,幾時解散何時重聚,然而每個人卻又極力維持著可隨時脫隊及再次加入的距離:個人的迷失也許不算什麼,但當一群頹廢之人集結起來,就會長成富有生命力、難以忽視的(破壞)力量。在注定無處可逃的資本秩序裡,轉入微觀層面的游擊戰——等待/醞釀另一場災難的發生。
黑泽清真是自己完全无法get到的存在
这真是黑泽清的作品吗。。
极度丧极度灰暗极度疏离到最后又觉得极度浪漫(水母最终游向大海,我们扔掉书本上街去)
未来因为暧昧模糊而有意义 太明了了人生就没有意思了~我觉得这一部是小田切让最对得起他气质的~
不平整的影像,黑白+DV,颗粒与噪点的画面。在黒泽清的影像之下,人物被嵌入城市空间这一静默运作的机械主义。父子关系在创伤性的错认中重建,车内空间被裁剪,左右二分。在黒泽清的世界中,一个关系的重建往往是病态重复而非救赎,但它是自我牺牲的,建构于“父亲”/“朋友”的失去之时。自由伸展,扩张,而又具有毒性的水母在《光明的未来》象征性地代表着某种宰制性的强度,当它逃出之时,这一刻是激进的,犹如影片中的另外一个游击性质的片段:身着白色切·格瓦拉T恤的青年冲进会社,抢夺钱财。水母也将在一个形如商业片的运动的,广角俯瞰之中充满河道。黒泽清是日本青年运动的孩子,从街道走向微观抵抗——末日启示性的宏大事件来自于强度(知觉)从拘禁走向自治,被身体限制的混乱之中心辐射四周,作为主体重新与社群连接的一种方式。
嘛呀这是。
最近很哈Asano桑
男主角还挺帅的,对故事无感
………………………………………
現在幾乎要一看到黑澤清的名字就不由自主打寒戰了。有種盲目呆滯迷惘又絕望的表情,他影片中的日本人,那些掙扎的無助者。也許算不上什麽“故事”,而情節的無節制的冷酷又影片的黑暗色彩推向深淵,但偏偏夾雜著一些光明的插曲或不知所向的結局。這不僅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同情和鞭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