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詹姆斯·卡梅隆聊科幻小说的故事,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小说轶事,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主演: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彼得·卡帕尔迪,乔治·卢卡斯,吉尔莫·德尔·托罗,爱德华·诺麦尔,克里斯托弗·诺兰,基努·里维斯,保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剧照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2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3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4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5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6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3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4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5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6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7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8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9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20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剧情介绍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AMC宣布立项科幻小说历史纪录剧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小说轶事》(暂译)。剧中詹姆斯·卡梅隆将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人类与科幻小说之间的历史关系及现实意义。詹姆斯·卡梅隆将担任执行制片人。该剧将于2018年上线AMC,共6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电台恋波致命的邂逅不协和音火刑警VS冰检察官婴儿入侵侠僧探案传奇之将军府火神之天启之子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尖叫皇后第一季百万美元酒店圣之青春生之欲异时空大战喵眼天师搏击傲娇小女生逆转王牌伟大的礼物我所有的爱真实故事假凤虚凰第一季阿加莎·瑞森探案集第四季特工绍特鬼神传神探小红帽岁岁清明巴尼的人生锁定美军特使龙虎少年队冲上云霄六天不如跳舞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长篇影评

 1 )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源 微博 李小军的电影日常《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世界》科幻电影界的导演,编剧,演员全部汇聚一堂,讲述科幻电影的背后故事。

一共六集,一集四十分钟。

科幻电影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怪兽,末日,外星人带来的惊吓。

科幻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有灾难片的警醒,有对于现实的思考,更怀着人类对未知的那份敬畏。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光需要有脚踏实地的人,还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

不光需要描写现实和探讨“为什么”的电影,还需要能够用对终极哲学意义进行探究的引发思考的文化符号。

 2 ) 大佬对话

对谈的形式,每集一个主题。

虽然并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01“外星生命”。

斯皮尔伯格:和平。

《第三类接触》。

入侵。

《独立日》,白宫爆炸。

威尔斯《世界大战》。

姜峰:沟通。

《降临》。

卢卡斯:外形。

《异形》。

被压迫。

《第九区》。

《阿凡达》。

严肃了一集的两位大导演微笑握手,卡梅隆调皮了。

02“外太空”。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

03“怪物”。

吉尔莫·德尔·托罗。

《侏罗纪公园》。

对科技的恐惧:《弗兰肯斯坦》。

然后一段宣扬了女权,杀怪兽的女战士:《异形》《生化危机》。

对核辐射的恐惧:《哥斯拉》。

对儿童的保护:《怪奇物语》。

04“黑暗未来”。

《我是传奇》《人猿星球》《饥饿游戏》《黑客帝国》《疯狂麦克斯》《使女的故事》《行尸走肉》。

05“人工智能”。

施瓦辛格。

《终结者》。

科技的反噬。

《2001》科技创新。

《西部世界》。

《星战》树立机器人正面形象。

《瓦力》《她》。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人类和机器的善恶倒置。

《银翼杀手》。

06“时间旅行”。

《回到未来》《终结者》《环形使者》《星际穿越》,再次看到父女视频对话的镜头还是会热泪盈眶。

原来物理学上不能向后穿越(回到过去),只能向前穿啊。

《比尔和泰德》。

时间循环《土拨鼠日》。

《神秘博士》。

 3 ) 随笔

我哥这个人,除了找我借钱,就是让我替他解决麻烦事,除了比我大八岁外,完全我就是他的哥哥,但是呢,他从小到大给过我两个东西让我特别喜欢,一个是高考后送我一个诺基亚的QD游戏手机,当时很屌的;另外一个就是他把我领进了电影世界,能让我生活在这样艰难的现实世界里,电影给我的陪伴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

初中,应该是99年2000年左右,我哥当兵复员回家,我俩一个屋住,我爸当时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买了一台学习电脑VCD,当然,我都是玩游戏的,我哥那会经常晚上会拿回来一些电影碟跟我一起看,其中有两部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一部《异形》,一部《黑客帝国》。

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刚刚小学毕业懵懂无知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对世界刚刚有了一点点认识,一部《异形》这样的电影,带给我的恐惧的冲击力是无法想象的,我当时躺在床上,用手捂着脸,时不时的看一眼,还不敢表现的太害怕,怕我哥嘲笑我,影片的后半部我直接装睡钻进被窝里,但阻挡不了恐怖的音响效果,以至于多年后我看遍了科幻题材的电影,就是不去看《异形》系列。

这部电影当时对我造成的阴影,延续至今。

伴随着恐惧心的是好奇心。

《黑客帝国》对世界观的颠覆可想而知,原来世界也可以是虚假的,子弹也可以躲开,人类可以被控制,未来不一定美好而是黑暗。

插在基努里维斯脖子上的数据线好像也插在了自己的头上,一个全新的世界开门了。

那个时候《科幻世界》杂志的兴起,现在想想应该是时代科幻潮流的产物。

每月一期,国外的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国内的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当别人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已经在科幻里不能自拔,当时还对理科特别的感兴趣,但是只怪自己脑子笨,怎么学也学不会,弃理从文,到现在还是特别佩服理科牛逼的人。

科幻电影是我最先接触到的电影类型,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又接触到其他的类型片。

纪录片里,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物奇怪语》里的怪物设计为什么没有脸?

因为我们做梦的时候经常会在梦里梦见一个人,你知道这是一个人,但就是看不清它的脸,它有时候是美梦里的主角,有时候是恶梦里的追击者,真的是这样;另外一个,基努里维斯是在和小伙伴一起排队买麦当劳的时候被导演看中的,因为他们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哈哈哈,命运啊!

雷德利斯科特好像他的电影一样,不苟言笑,一脸严肃,逻辑思维清晰。

看着几个大神导演谈笑风生,放心了很多,希望你们可以拍出更多的好电影!

 4 ) 看完第一遍之后 粗略的笔记

E1 外星人《第三类接触》与《ET》 电影中更多加入家庭的元素,更具有人性色彩1.第三类接触(探究生命的意义)2.独立日 世界大战(外星入侵题材电影,人性黑暗面)3.超时空接触 降临(沟通)4.异形(外星人的形态)5.第九区(难民 隔离)6.阿凡达(外星人是否比人类更有人性)E2 外太空 冒险—未知《地心引力》开场画面《禁忌星球》《星际迷航》希望《2001》《星球大战》宇宙真正的怪物 是军事工业复合体《星河舰队》 人性的邪恶面带入外太空战争和政治宣传探索 殖民 剥削《阿凡达》《第五元素》中的语言《银河护卫队》《火星救援》E3 怪物恐怖故事vs科幻故事早期: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等超自然现象近年:科学 基因科学 人工智能等《侏罗纪公园》 人性的恶“生命自己会找到出路”《弗兰肯斯坦》《变蝇人》用新科技扮演上帝的角色唤起我们的恐惧和幻想《异形》 和《生化危机》中的女主角和女性主义《怪形》《环太平洋》《哥斯拉》反映了怪物被创造时的时代精神《怪奇物语》聚焦孩子E4 黑暗未来对人类末日的恐惧 末世类型电影以狩猎为主的生活的幻想《我是传奇》世界没了人类将会怎样 存在的孤独《人猿星球》反乌托邦 未来社会的最糟糕的情况 人类自相残杀《饥饿游戏》《分歧者》《1984》《十二猴子》《全面回忆》《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矩阵世界 选择自身命运《蝙蝠侠》《机械战警》中的宗教思想 耶稣 死而复生《疯狂的麦克斯》《迷离境界》《阴阳魔界》《使女的故事》《行尸走肉》人类重建社会僵尸电影E5 智能机器科幻变成了科学现实 机器崛起《终结者》 灵感来源于卡梅隆的一个梦残忍 不达目的不罢休T1000 机器人眼中的机器人的概念对科技的警示实际上并不是在阻止未来的机器人,而是阻止研发机器人的人们,人类才是真正的反派《2001太空漫游》HAL9000的自主意识 和开头的猩猩一样的行为 杀人《地球停转之日》《大都会》《我,机器人》机器人三大定律《西部世界》人类与机器 生命的起源 自由意志乔治卢卡斯的两个机器人的正面形象机器人—朋友《机器人瓦力》人性《她》萨曼莎 我们不能太过依赖智能机器《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愿承认他人的价值人类值得幸存吗?

我们可以和机器一起进步人工智能 感情《星际感情》Data 机器能拥有权利吗?

《银翼杀手》奴隶视角叙事同理心E6 时间旅行《回到未来》 主张自由意志怎样玩弄悖论 “祖父悖论”《终结者》在时间上来回穿梭的话,我们还能否拥有自由意志我们能否改变过去或未来?

我们的命运能否改变?

时间旅行的重点是为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性承担责任《环形使者》改变自己的生活 世界自杀What if《星际穿越》人类为时间旅行付出的代价 家庭聚焦于空间对时间的影响“双生子悖论”《命运之门》和恶魔讨价还价HG威尔斯《时间机器》蝴蝶效应《雷霆万钧》《前目的地》雌雄性时间旅行禁忌爱情故事《比尔和泰德历险记》《土拨鼠之日》时间循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神秘博士》英式幽默死亡

 5 ) 边看边做笔记

外星人的故事其实都是在探索人类本身。

从《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可以看到关于外星人aliens的各种侧重方向——通过主角对外星人谜题的追求和探索,讨论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的执迷程度,人们为自己的执迷可能愿意付出怎样深刻的代价;讨论生命/造物的神奇(我们对于自己太过熟悉了,所以探索和观察外星生命可能);讨论价值观,人们面对未知时的复杂情绪,陌生人与陌生人接触时善与恶的对抗和选择;通过外星入侵讨论对人类世界真实历史的反思;也可能是讨论时事,比如恐袭对社会和文明的破坏性;讨论全球性宏大叙事的同时聚焦小人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实问题;通过高级外星文明的杀伤力,讨论一切都可以在瞬间化为乌有的不安全感;通过具有拟态/模仿/“夺舍”功能的外星人入侵,讨论阴谋论,讨论人的内在本质;通过外星人社会形态的建构,讨论奉行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等等的不同意识形态,讨论浑噩度日还是追求个人表达,讨论种族隔离;从科学家视角讨论我们是否有必要联系遥远文明,以及相关的计算;讨论各种神奇形态的语言和不同物种或社群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语言如何影响思想然后形成不同的社会或文明;创作者们要去思考如何创造与众不同又让人熟悉的新型生物,通过某种新型生物如何投射人类自身;讨论压迫者与受害者的角色、视角互换;讨论为什么“当他停止追求证明自己是一个人时,他最像一个人”。

第2集《外太空》

第3集《怪物》《侏罗纪公园》——恐龙复现 对真实性和细节的把控《弗兰肯斯坦》——人类掌握科技之后盲目自大、违反自然规律的警醒《异形》——怪物片中的女性主角塑造,如何直面恐惧,怪物与人类共同的母性《生化危机》《怪形》——难以分清人类和混迹其中的外星人,疑神疑鬼和恐惧感笼罩着整个科考站灵感来源:漫画坐着幼年在厨房与妈妈的孪生姐妹说话,说了很久才意识到那不是自己的妈妈。

真正可怕的是人内心的怪物,对身边朋友的怀疑。

《环太平洋》——造了25层楼高的机器人来杀死25层楼高的怪物;作者们制造怪物就是为了在结尾杀死它;《变形怪体》(1958)——黏糊糊向外涌的怪物;《哥斯拉》1950s——【辐射产生怪物】的始祖;《怪奇物语》2016—— 童年怀旧+各种恐怖集合;怪物设计,没有脸,像一切被阴影笼罩的事物,非常高。

“弗兰肯斯坦的剧集版”?

第4集《黑暗世界》

第5集《人工智能》

 6 ) 这场大神级别的对谈,听到就是赚到

不散作者 | 小天猴詹梅斯·卡梅隆,一位在好莱坞、美国乃至全宇宙如雷贯耳的导演,他是所有影迷心中的“世界之王”。

詹姆斯·卡梅隆,出生于1954年的加拿大,好莱坞著名导演1997年,他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取得了18.4亿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纪录;2009年12月,他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上映,该片全球总票房超过27亿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纪录。

《泰坦尼克号》,1997

《阿凡达》,2009沉寂九年,詹梅斯·卡梅隆却带着他的新作《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第一季(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悄悄登上了美国AMC有线电视台,并获得各大电影网站的一致好评。

在科幻题材以成时髦文化标记的今天,《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的题材是应时当令,却未必新鲜。

但詹姆斯·卡梅隆志不仅于此。

卡神邀请了科幻圈的一群大神级导演,如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吉尔莫·德尔·托罗、克里斯托弗·诺兰、保罗·范霍文、吕克·贝松······

还有科幻电影中那些我们明星大腕,如基努·里维斯、西格妮·韦佛、威尔·史密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乔什·哈切森、佐伊·索尔达娜、阿诺·施瓦辛格、米拉·乔沃维奇······

甚至还有科幻文学圈中的大神刘宇昆、特德·姜······

这些嘉宾,无论是哪一个被单独拎出来做一档科幻节目,都足以让科幻影迷双目放光,而当他们集合在同一部作品中,这部作品俨然已成科幻影迷的圣经。

用网友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场神与神探讨神的对话。

这并不是一部艰深的纪录片,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詹姆斯·卡梅隆似乎选取了一个更通俗的入手方式,因此当《银河护卫队》、《怪奇物语》、《行尸走肉》、《使女的故事》这些“软”科幻与《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降临》等以“冷硬”风格著称的科幻片并行不悖时,整部纪录片呈现出一种暧昧的气质。

《行尸走肉》,2010-2018

《2001太空漫游》,1968《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只有六集,选取了“外星人”、“空间”、“怪兽”、“黑暗未来”、“智能机器”、“时空穿越” 六个议题来进行讨论。

而六个话题的最终指向,就是科幻电影让诸多观众喜爱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科幻电影华丽的视觉效果、新奇不媚俗的情节,更是因为它所提出的宏大问题。

比如:“宇宙中有什么?

”“世界将会如何终结?

”“我们的科技会毁灭我们吗?

”“我们能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得到什么?

《银翼杀手2049》,2017“外星人侵略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人类内心黑暗面的隐喻,是人类如何摧毁自己的星球。

“外星人”一方面让我们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内心的黑暗,所谓的外星人是否比作为人类的我们更有人性?

另一方面,这些电影让我们思考,是否要与其他星球、其他文明产生联系,他们是如此遥远、如此陌生。

《异形:契约》,2017“外星怪兽电影”也离不开人类自身向内的探索。

在许多科幻电影汇总,我们理解和展现怪物的方式,是试图将它们用某种方式隐射在我们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

如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系列,异形的形体结构运用了死亡的意象和性心理学,将男性生殖器作为强暴的象征植入异形的外观,在整个系列横跨三十余年的漫长进化中,女性英雄、母体、性与冷战的内核、进化论与宗教的宏大主题得到表述,浑似生殖器的异形如此孤寂无情,反而透露出庄严的形色。

《使女的故事》,2017-2018科幻不是用来预测未来的,而是用来选择未来。

“末世黑暗科幻片”的走向正代表着人类对未来、对世界末日的焦虑。

在《饥饿游戏》的未来中,娱乐成为黑暗压迫的工具;在《使女的故事》的未来中,极权铺就了奴役女性的道路;在《行尸走肉》的未来中,失序成为了彼此残杀的理由。

对人性最深处黑暗面的想象,成了现实世界中我们竭力规避那些糟糕结局的办法。

《降临》,2016科幻电影给观众展示了各种可能性,就这一点而言,科幻电影已经超越了科幻本身,而成为了关于人性的宣言。

当然,哲学命题并不仅仅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唯一的关注点,除了传奇导演之间的对话,卡神给了科幻电影幕后工作者现身幕前的机会,如视觉效果设计师、特效化妆师、编剧、电影评论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导演心目中令人信服的科幻世界才得以被完整得呈现在观众眼前。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也绝非毫无槽点,它过多地关注近四十年的科幻电影,而忽略了科幻电影早期艰辛发展的历史,以及作为培育土壤、并促使科幻成为电影类型的科幻文学。

对于玛丽·雪莱、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和菲利普·迪克等科幻小说家只是寥寥数语带过。

菲利普•迪克,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同时,过于鲜明的意识形态也使整部纪录片略显无趣,我们没有看到传奇导演之间的各持己见、唇枪舌剑,只有一群白人老头儿互相吹捧对方的作品精妙绝伦,并不忘给这些作品戴上政治正确的帽子,比如“《第五元素》中的外星人实际上代表着女性主义”,或是“《星球大战》象征着种族歧视的消亡”。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2015卡神出入科幻世界,不急不慢,不黏不滞,也许真的是参透一切。

他考察科幻电影与现实世界的复杂变量及对话关系,探讨科幻电影作为人类想象的载体,要如何应对这些不断变动的挑战。

但我也不免怀疑他努力夸耀科幻电影的光华,或许是为《阿凡达》系列后续作品所做的铺垫托词。

好在不管暧昧与否,电影史的新征程,从卡梅隆的一念之间开始,也应当在他的一念之间,走得更远。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646 期 文章,等不及了

 7 ) 科幻是科学最好的土壤,像孩子一样做梦,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摘录随笔

卡梅隆与一众好莱坞大导,编剧,作者,影评人等科幻领域从业者的促膝长谈。

从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来、智能机器、时间旅行六个主题如数家珍讲述划时代科幻作品的创作背景初衷与内涵,以及先锋小众科幻作品的启蒙和影响。

卡梅隆在对谈中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以至于他总是在别人下一句脱口而出时猜对并抢先说出那句话。

斯皮尔伯格作品其实一直在书写家庭主题。

卢卡斯坦诚《星战》只是太空背景肥皂剧。

《终结者》的点子是卡梅隆梦见一具铬合金骨架从火里走出。

卡梅隆在《太空漫游2001》上映当年去影院看了十几遍。

卡想拍《侏罗纪公园》却被斯皮尔伯格近水楼台,他坦言会拍成《异形》那样的吓人限制级,不过斯皮尔拍成全家向也不赖。

斯皮尔在现场用喇叭配了恐龙的叫声。

美国战后一代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幸福的,他们身逢科幻电影喷薄的黄金时代,海量优质科幻作品都爆发于五六十年代,毋庸置疑从小浸淫于充满想象力的科幻沃土,能激发人们心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直接推动人类文明的科技进步。

斯皮尔伯格说,他还是孩子的时候,正是恐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卡梅隆说,很多电影都是以梦境或噩梦开始,引出童年时的恐惧。

反观国内的一些家长整天担心自己孩子学坏检举文艺作品的尺度,可谓极致温室。

《哥斯拉》体现了对核武器袭击的恐惧,怪兽反映了他们被创造时期的时代心理。

怪兽非常适合以肉体形式体现抽象概念。

《我是传奇》曾被施瓦辛格霸占近十年,在威尔史密斯百般恳求之下才让出。

施瓦辛格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对谈中说,我多希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告诉自己:我不会拍《大力神在纽约》哈哈。

以下是一些摘录和随笔:“人类的故事总是探索,随后是殖民和剥削。

我们一直这样做。

”“世界构建,在潘多拉壮观的森林里,你能看到的所有植物,即便只有半秒钟的镜头都有一个英语名字,一个拉丁学名,一个纳威名,还很有可能有两页纸的生态设定,介绍这个植物是如何繁衍的,纳威人是如何使用它的。

”卢卡斯:“如果没有拍这类电影,去告诉人们,这是一次探险,一定会特别有趣。

你觉得人类会傻到乘坐宇宙飞船去火星吗?

那儿除了红土,什么都没有啊。

肯定不会。

这类作品的理念,就是一种探险。

”《侏罗纪公园》:山姆·尼尔坐上直升机去努布拉岛,他的安全带两端都是母扣拉不到一起,于是他就用安全带围着腰打了个结,这就是整部电影的寓意,生命自会找到出路。

我们能看出规律吗?

早期原子科学家,现代人工智能科学家,所有人只看到了锦绣前程,好的一面。

就像《西部世界》海报上说,难道哪里会出错吗?

这会让观众激动起来,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出错的地方。

斯皮尔伯格:“好的科幻作品是警世寓言。

”雷德利:“人工智能具有极大的潜能,既美好,又危险,发明者常常沉溺于自己的成果中,而不去关心实际产生的后果。

这就是问题所在,当人工智能摆脱人类的控制时,危险就随之到来。

有了人工智能,就必须对其有所限制,你的手必须随时准备拔掉电源。

每时每刻,绝不放松。

”基努里维斯:“为何时间旅行如此有趣?

因为有谁会不对过去好奇呢?

有谁会不对未来好奇呢?

”卡梅隆:“如果某人从未来回来改变情况,那我们是不是都是时间线上的傀儡。

”卡梅隆:“《终结者2》的女主在桌子上刻下:没有命运。

她被告知可以改变未来,但那是否只是一个幻想?

我们是不是在一部已经拍好的电影里,胶片早就在某个地方卷好了,你可以随意快进或倒退。

但结局永不改变。

”《比尔和泰德》主创:“在取景地的麦当劳排队在前面的几个孩子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我们就想,就是这些小伙子该演《比尔和泰德》,那些晚些时候,我们见到了基努和亚历克斯,正是麦当劳排在我们前面的小伙子。

”《土拨鼠之日》:困在时间循环里的好处在于,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电影的一个好处,特别是科幻作品,因为它即刻就能让你置身于不同的时空。

《神秘博士》:更换主角的方式就是博士重生,内核其实是死亡的主题。

诺兰:“望远镜就是一台窥见时间的机器,如果从更远处望向最小的那颗星,你看到的是更加遥远的过去,理论上你可以造出性能更强的望远镜看到很久远的过去。

就时间而言,你在回望过去的同时也在看向现实世界,就在这间屋子里,你环顾四周,就是在回顾时间。

”卡梅隆:“理论上太阳可能已经在七分钟前熄灭了,而我们还不知道。

因为光传递到这儿,是需要时间的。

”科幻从不是用于预测未来,而是选择未来,它关注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和我们想要去的方向。

由衷地,我比较艳羡的是他们文化里能形成如此纯粹的讨论氛围。

一群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的翘楚们围坐在一起,非功利地出自热忱,像孩子,像诗人,像哲学家一本正经地脑洞大开探讨科幻与未来的诸多想象与思考,脚下换个土地和场景,可能就被说成是“胡言乱语和不务正业”了。

然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土壤存在,才有了一切的萌发。

 8 ) Y(^_^)Y

看完《卡梅隆聊科幻小说故事》,你大概会明白为什么西方国家的科幻作品很多,但在我国科幻一直是短板。

卡梅隆也是从小就对宇宙怀有好奇心,他12岁开始写科幻小说,14岁受《太空漫游2001》的影响开始拍片,虽然那时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从事电影事业。

而我们很多人的少年时代,低头学习的时间很多,仰望天空的时间很少。

当我们渐渐失去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创造出一个承载自己思考的未来世界

 9 )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第一篇:外星生命 (含影单)

作为一位电影的爱好者,看到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诺兰等大牌坐在一起面对面聊聊科幻电影,兴奋不已。

AMC最近出了部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联合一圈大佬聊科幻。

比如斯皮尔伯格,等同一级别的大佬。

还有最近很火的刘宇昆。

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人类与科幻小说之间的历史关系及现实意义。

詹姆斯·卡梅隆将担任执行制片人,共6集。

豆瓣截图 9.4分

官网截图 含链接我看了第一期的节目,和大家来分享下大概,具体的请看完整的节目。

节目中提到了很多经典科幻电影,我都有记录标记,感兴趣的可以一部部找来看。

第一期节目主题:外星生命斯皮尔伯格七八岁父亲半夜带他去看狮子座流星雨的经历,他看到流行划过天空的时候,说这些家伙一定是和平的。

后来这个场景被复刻到了电影《第三类接触》中。

电影最开始叫《仰望天空》,指向1951《怪人》。

如何表现演员的惊奇的反应,《第三类接触》中有一个场景。

有东西要降临,小演员卡里要打开门,然后看着那些神奇的东西。

斯蒂文就让一群人穿着巨大的玩偶服,然后他说:“卡里现在开门吧”然后卡里开了门,你可以从他眼中看到惊奇的表情。

科幻电影追问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要做出某种回答对外星人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关注我们人类,就是当我们发现比我们更高级生命的时候会怎么办科幻作品更加专注于设问,比如一觉醒来后城市上空出现巨大的太空飞船怎么办?

斯:奇幻作品的电影创作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保持童心。

威尔史密斯说:

外星人侵略电影绝对是对人类内心黑暗面的隐喻,是人类摧毁自己的星球。

H. G.Wells是一位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最负盛名的早期科幻作家之一。

他想把《世界大战》(1953,他是外星人侵略电影之父)写成我们与自己的冲突。

如果一个拥有更高级技术和武器的文明社会,决定要占领另一个文明,而这个文明的技术又没有那么高级,那会发生什么。

他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写作的时候,英国正在对印度做这样的事情。

全世界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了原子武器的威胁,这时候外星文明代表了发生和核毁灭的时候,会是什么情况。

然后快进到2005年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里面更有一种911发生后大灾难的感觉。

斯皮尔伯格说,拍摄《世界大战》和911有关,《世界大战》和911事件是类似的。

美国不是一个习惯被攻击的国家。

卡梅隆问诺兰,你认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还是一种观望的态度诺兰答,我认为任何的数据分析,那些数据会告诉你,有可能。

但个人来看,就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来看,最难得问题我们是否想要同他们接触,他们的距离是那么遥远,

科幻电影最大的问题之一,而小说没有的问题,就是要呈现一个不存在的真实世界。

这一段是讨论外星人的具体形状,就是外星人应该长成什么样。

提到杰出的创作者:

我们理解理解怪物和他者的一种方式,是试图将它们用某种方式隐射在,我们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

异形是讲两种性别特征混在一起,对我们来说是不能理解和控制的

谈论更深的人性的时候提到了几部电影:2009《第九区》(外星人去主角更有代入感,第九区中的外星人成了难民。

他们滞留在南非上空,而那里就有种族隔离的历史。

而电影的风格是模仿纪录片)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什么是人类?

那些所谓的外星人是否比我们更有人性?

(比如阿凡达中)《第三类接触》引出的1982《E.T》,这个故事斯皮尔伯格说本来就不是关于外星人电影,而是关于父母离婚的故事。

给外星人的形象安排些人的动作,引起人心中的共鸣1956《天外魔花》他讲述了一个阴谋,人类被外星人代替。

并在豆荚中复制人,产生新的版本。

体这部电影你不知道外星人是谁,谁不是。

在当时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威胁的影射

沟通一直都是科幻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关于沟通主题主好的一部: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后来被翻拍成了2016《降临》。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倚赖于语言。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阐明了语言结构决定某个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最后卡梅隆问斯皮尔伯格,你是否相信有外星人。

斯皮尔伯格:我愿意相信他们是存在的。

我觉得我有资格亲眼看到UFO.地球就像盛极一时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外星人,然后外星人发现他们地球人拍了很多UFO的照片,所以他们干脆不来地球了,电影单:1962《阴阳魔界》中的一章《为人类服务》有一天外星人来了,人类问你们来干嘛,外星人说,为人类服务。

人类潜进外星人飞船发现了一本书,将其翻译,发现是一本食谱1951《怪人》《独立日》《侏罗纪公园》1985《魔茧》19851996《独立日》:有一场白宫爆炸的戏,在911之前没有人想到有那么大的建筑会爆炸。

《来自外太空的它》(豆瓣译作宇宙访客 1953)《地球大战不明飞行物》《人体异形》19781997《超时空接触》(沟通是科幻小说中重要的一个主题)1966-1969 《星际迷航》《阿凡达》《怪奇物语》(剧)《异形》1979《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大白鲨》2002《索拉里斯星》波兰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2015《童年的终结》1984《异星兄弟》1988《异形帝国》

文章中链接易被吞掉。

大家可以在我的同名公众号(袁倔强)中,获取视频资源。

 10 ) Sci-fi Bible

这是我首次花一天时间看完一部六集纪录片,but it is worth the time.正如名称《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这是关于卡梅隆对 sci-fi 以及它所引起的思考,所以如果你只爱“涕泗横流”的 love story, you can step away, bye-bye.

卡梅隆的这部纪录片以访谈的形式,邀请了一众大师级同行(包括我最喜爱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面对面地讨论。

既然是科幻故事,干货自然要充分。

卡梅隆的素材贯穿20世纪初至今,他寻找了大量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品(从书籍、电影到剧集)进行剖析。

不难发现,它们中的一些(或很多)都是你我看过的电影,但他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或拍摄参与者的视角看电影。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思考,思考;seek and find. 在他们眼里,科幻故事远不止荧幕上或文字中那么简单,而可以包含历史,现在和未来。

它们“和人类的历史关系和现实意义”是比其本身更值得探究的话题。

而在现在看来,这也是优秀的科幻故事和平庸的故事最大的差别。

科幻电影之所以有无穷的题材,是因为想象力是无穷的。

所谓“大师”,当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时,不难发现,他们的思维其实很容易理解;但不同之处在于,为什么他们想得到这些?!

不管他们的思维我理解或吸取了多少,至少在未来,我可能会用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和想法来看科幻故事。

在六集中,个人感受最深的是第四集。

“最可怕的是,你正处于黑暗的未来中,自己却浑然不知”。

Anyway,《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绝对是一部值得观看的顶级纪录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短评

每一集的开场都能让我起一身鸡皮疙瘩,哇哦!

3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力荐

外星人、外太空、怪兽、未来世界、人工智能、时间穿越,包罗万象了,请来的也全是货真价实不注水的大咖,都摆了一个莫测高深的pose然后侃侃而谈,看得很过瘾,且对自己有一点小小满意,原来这么多经典的科幻影视,我都看过了嘛!

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不是啥也没说吗

7分钟前
  • 血源2出了吗?
  • 还行

“一个科幻导演讨论了太多政治,我们说这种情况是否合适?”柴静脸

1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神对话神,谈论和探讨神,神了。

17分钟前
  • 力荐

商业互吹+直白剧透

21分钟前
  • 李娇娥
  • 还行

看片指南 里面提到的百分之八十的影视剧都看过了

25分钟前
  • 哈登是我哥
  • 还行

3/4/5集最感兴趣 科幻入门索引指南

28分钟前
  • Herring
  • 还行

基本算是科幻电影史,以及一些个人感受……不算有趣,不过看一堆大导演分享经历还是很愉快的。

31分钟前
  • 柳絮簌簌
  • 还行

属于这个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铸造大师们。

35分钟前
  • 叽里咕噜
  • 还行

简直比吃肥宅快乐餐幸福感还要高

39分钟前
  • 苏娃
  • 力荐

一脸懵逼

43分钟前
  • 甜不溜秋
  • 还行

没什么新鲜的论调,所谓大神间的对话还没有电影片段好看,这纪录片最大受益者是库神,大家对2001太空漫游都是溢美之词。

48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适合小朋友系统入门,如果这些片子都看过还需要看这个总结,可能不适合看科幻片。属于看看无妨偶有亮点的一个纪录片。

53分钟前
  • 狮子青铜
  • 还行

感觉像是一直在看集锦和长篇预告片而正片一直没开始

56分钟前
  • 虾条
  • 还行

三星半. 蜻蜓点水夹带私货但水平十分精良; 以作品为核心的思路很棒,如果能精简主题而让碎片化的访谈更多以段落式的方式呈现或许更佳

1小时前
  • JeanChristophe
  • 还行

卧槽卧槽卧槽,这简直让我不敢相信,那么多的大咖。我都要晕了!!!

1小时前
  • WAHAHA
  • 力荐

大咖不是高分的理由,内容还是走马观花,但可以获得一些幕后八卦,毕竟算是一手资料了,比如乔治卢卡斯的自嘲,银翼杀手中那个AI死时念的诗是演员自己写的

1小时前
  • 城东不斗少年鸡
  • 还行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牛逼闪闪的大佬们讲那过去百年的科幻电影史……

1小时前
  • 搬砖侠
  • 推荐

看见卡梅隆精神很好,思维敏锐,至少还能再继续拍个二十年,我就放心了

1小时前
  • 对暮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