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响当当

麥兜響當當,麦兜武当,麦兜故事4,Mcdull - Kungfu Ding Ding Dong,McDull, Kung Fu Kindergarten

主演:黄渤,黄秋生,吴君如,宋丹丹,詹瑞文,邵夷贝,郭君彦,张正中,张立昆,尹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09

《麦兜响当当》剧照

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2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3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4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5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6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3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4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5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6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7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8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19麦兜响当当 剧照 NO.20

《麦兜响当当》剧情介绍

麦兜响当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长江三峡,考古学家掘出庞然巨物,手工奇劣,一看竟是麦子仲肥又一废物出土!麦子,名兜,字仲肥,是我国一位吃饱撑的思想家、发明家。正当大家不知如何处置这大而无当之物,一位怀疑是麦子十八代后人的小朋友,麦兜(郭君彦/张正中 配音),正与妈妈麦太(吴君如/宋丹丹 配音)一起在香港发呆。 麦兜很慢,很乖,很钝,被评定为多元低智能。麦太也好不了多少,半辈子乱冲乱扑,却都在扑空。为了自己,为了麦兜,麦太决定带麦兜来内地闯天下。到了武汉,麦太忍痛先把麦兜送到山上一武术学校“太乙春花门”寄宿。山上生活清苦,掌门道长(黄秋生/张立昆 配音)呆头呆脑。麦兜无心习武,最大的乐趣是跟小同学偷入炼丹房煮方便面;值得庆幸的是,麦兜的身边还有一位可亲的助教“熊宝弟弟”,不时照顾麦兜。 “世界幼儿园武术大赛”即将举行,“太乙春花门”小朋友软手软脚,看来只有挨揍的份儿。“国际幼儿园武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上帝的口袋无眠之境疯丫头之巴宝来了夺命六小时我的助理梁莹莹小姐自由了!不正经的魔术讲师与禁忌教典大桔大利阖家平安塔楼:死亡讯息第二季魔力月光戏子们:传闻操纵团呼叫助产士第十季影武者德川家康腓尼基计划采访舞者精武少年谁杀了小说家?白色堡垒推手推车的男人七只乌鸦杀戮疑云围捕了不起的盖茨比金三角之无法伤悲摇摆de婚约今晚是寿喜烧哦鬼屋欢乐送第二季山女日记2SP前篇去秋山节吧常念岳芭比公主历险记这里可是佛罗里达第一季

《麦兜响当当》长篇影评

 1 ) 让我们很慢,很慢地变成奇迹

我还记得我是怎么认识麦兜的。

那是在一个午后,我还在念高中,在一个书城泡着。

听到隔壁的音像店播放着对白,是麦兜故事的“鱼蛋粗面”“常餐午餐晚餐”“纸包鸡鸡包纸”这些短小又爆笑的经典对白,当时立即被这种生猛怪趣的语言逻辑所震撼,原来中文可以做成这种地步。

总之,我记住了麦兜,也记住了谢立文。

后来看了麦兜的漫画和动画,被那些小小的故事,淡淡的情绪所打动,并且这种感动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麦子名兜,字仲肥。

”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极次要极次要的思想家,发明家。

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例如电饭煲,电热水壶,电冰箱……可惜因为电尚未被发现,最后一无所用。

他还发明了一个一千年才转动一秒的时钟,要几百万年才会响一次,于是也沦为了废物,被掩埋在历史的泥浆里,挖出来也没人收留。

麦兜,名兜,字兜。

是一只“直不甩”,肥,没有腰也没有脖子的多元低智能的猪。

他懒过自己的屁股,A跟H都分不清,不舍得用朋友送橡皮擦,但是他很善良很善良,宁愿写慢一点也不想橡皮擦缺了一个角,宁愿一辈子不吃鸡腿,也要拿一个A给妈妈看。

太极,名太极,字太极。

是一种很慢,很慢,很慢的拳术。

好像不怎么能打疼人,甚至不怎么能打到人。

太极掌门人道长和当时以快取胜,以实用取胜的截拳道掌门人李小麟在罗湖进行决斗,好像输掉了,于是发奋改革太极成为实用武术,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所以现在日渐式微,每一届的武术大赛都是沦为垫背。

与麦子同时代的思想家有很多,他们潜心研究兵法、治国之道、长生不老术、房中术等等这些很合时,很实用的学问,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很重要的思想家。

而发明家麦子,与他那个百万年报时一次的钟,一起被遗忘在了历史的角落。

与麦兜一起参加了多元智能培训孩子有很多,他们听莫扎特,学数学,考大学,长大之后做医生律师,做社会栋梁这些很有用,很有贡献的工作。

而又笨又肥,却喜欢帮别人扭开瓶盖的麦兜,最后成为一个厨师,没有突出贡献,没有增加GDP,在社会底层默默做着妈妈的快快鸡。

而国际幼儿园武术大赛上,道长的得意门生,学太乙春花太极拳的麦兜已经悟到了道法,却依然被少林、峨眉、西洋拳、泰拳,还有吊威亚这些很快,很实用的武术群殴,道长的太极拳依然垫背……奇迹好像并没有发生。

然而只是好像而已。

我们看到,几千年前麦子的那口大钟虽然手工粗糙,造型低俗,却一直在慢慢,慢慢地转动,并且分毫不差地报时,而麦子本人也乘着自己研制的飞机,早已飞出了地球,进入了外太空……而道长发现,原来自己几十多年前的那场决战,让李小麟甘拜下风,潜心参道……麦兜最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天参悟到了道法,却没能赢得比赛。

就像阿may说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奇迹并不是biu地变一个东西出来,而是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慢,很慢,慢到好像已经停止,但却一直按照自己的准则在转动。

麦子的发明的那口钟周围,是无数很快,很实用的钟表,嘀嘀嗒嗒滴滴答答地在转动,但是这口钟并没有因此而把自己的节奏调快,它很慢很慢,慢到好像已经停止,但肯定是还在转,等待着几百万年后的那一次报时。

如果它快了一秒,奇迹将不会发生。

至于我们的麦兜,也如阿may所说:但是如果,到我长大了见到麦兜,如果那个麦兜佬,还是那么肥,还是那么大力,那么好心,那么直来直去,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已经发生……如果你觉得你也可以,那么就让我们很慢,很慢地变成奇迹吧。

 2 ) 这真的是一部悲惨的恐怖片。

看过我日记的人就知道我对麦兜系列很有抵触情绪的,大王也是——再重申一次,不是因为它不灵,而是它确实做得蛮到位的。

对于我们这样的草根阶层来说麦兜故事实在太戳心戳肺了,太逼真得吓人了。

可是我们在周四落着雨的夜晚相约去看这种恐怖片,这是什么样的自虐虐人的精神。

虽然是超放映场,但是影厅里全部满座,而且笑声一直没有停过——除了结尾部分。

我看到一半就对身边秀气美丽的杭大人说:我相信麦兜的票房肯定会很好很好的,金融危机么一家老小来看看这个正好。

杭大人说,对的对的。

她是一个很专业的财经记者,你们要相信她。

反正作为一个动画故事,路线简单也没有什么大花头筋,有很多很多插叙,结构有点松散,结尾也比较突兀,据说是被剪刀手“乃伊做特”过了所以故事变得支离破碎——散场时大家都在那里议论说啊没啦这就没有啦?

只有我们这种晓得它的恐怖片内幕的人很笃定地说喏你看喏就是这样吓人地没有了。

但是他们的画面和气氛都做得很好的,相当到位,颜色高级,特效有趣(特效好叫比风云决嗲了,可以惯他们几条横马路了。

不过离我看风云决的日子也过了一年了我不应该再对他们念念不忘对伐?

)配乐也很好听。

用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做出来的那段场景非常迷人而牛逼——但是这么嗲的画面却讲了一个这么悲惨而迷人的不合时宜的人:"Nice Person, Wrong Planet."麦仲肥在三峡和沙漠上空飞行的场景也做得漂亮得很,大王说这种镜头让我们直挺挺坐着看半个钟头也来赛的。

麦兜的国语配音太好白相了,那个声音听着就想让人捏他的小胖屁股。

宋丹丹和黄渤么就这样了,反正不讨厌就是了。

但是!!!

就像我说的那样,对于所有的普通人来说,这个故事真的就是一个恐怖片。

不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自己去看。

就像任何一个麦兜故事一样,故事的结尾又回到了开头,没有给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有?

比如道长最后解开了多年来的心结,但是一辈子也这么过去了,完结了,结束了。

有影评说,这是积极的表现,因为即使你浪费了几十年你还是可以找到人生的奥秘——我……我想说粗话,我情愿不要找到人生的奥秘也不要浪费这么久时间。

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绝望地看到了我的未来。

)这个故事简直是一个对小青年的灵魂拷问。

当看到“它不是低能,它只是善良”和“人善被人欺”这种台词的时候,我们一道看电影的四个小青年同时魂灵头一抖,屁股很累。

最后麦兜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好人也没有用的,好人是豁不出去的,好人会被打,躲到乡下避风头,然后做很多吃饱了撑的东西出来,然后就结束了。

越温馨,越悲惨,这就是我对麦兜电影的看法。

它的立意看起来真好:即使你是一个慢吞吞的、不那么聪明的、因为善良而老是委屈自己的、所以也豁不出去不会成为肉食动物的好人,也是一种成功和幸福——但是事实上你就是一个慢吞吞的、不那么聪明的、因为善良而老是委屈自己的、所以也豁不出去不会成为肉食动物的人。

谢立文太坏了,这个故事根本不是给小朋友看的,所有又善良又没用的大人应该一人发一筒卷筒纸进去一边哭一边擤鼻涕一边看。

不对,根本就不应该去看!

看到麦兜和麦太互相让鸡腿,你会戳心戳肺;看到麦兜说“我要争气”,你会戳心戳肺;看到麦太生意失败灰溜溜回大角咀去,你会戳心戳肺;看到一个“没有腰的我的friend”,你会戳心戳肺。

其实在麦兜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已经哭出来了,很坍台的。

每一个没有找到人生真谛的人看着都会觉得心里很难过,然后他们会去DQ买冰激凌吃,作孽啊。

这是一个戳心戳肺的恐怖片,我再次确定。

好了我说完了,我也被吓过了,你们可以去看了。

PS:那位《青岛早报》的记者小朋友,我隐约记得以前曾经和你说过话,并且为你免费写过一点儿评论作为你负责栏目的tips,这个事实应该是有的,但是我没办法联系到你了。

我知道好多在豆瓣写评论的人,都会有形无形地透露出一股“欢迎平媒联系约稿”的气质,基本上我也不会拒绝你们给我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在有约稿有交流有报酬而且我是认真地作为一个工作来做的前提下。

可大部分时间,我写这种东西是为了自娱自乐——这种不要钱的东西就是为了自己写得爽嘛!

否则我也不会在文章里这么随意使用沪语粗话和黄色笑话了对吧?

可至少这次我没有得到你任何的沟通和交流,不打招呼转载一下他人的智力成果在网络上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也不会强求的,大家喜欢我的十三点文章想放在别的论坛或者自己的日志里也是给面子对伐。

可是作为媒体记者,这——不——对。

而且,作为一篇影评,我认为我写的这个东西是一个网友的口水,除了放在网志或者个人影评集里,不适合出现在对自己有要求的较为正式的杂志报刊里。

是的,我对自己要求蛮高的,这种充满口语和无逻辑文法的东西只能自己写了玩玩并且给人做一点点网络参考而已——而且,它有知识产权。

 3 ) 《麦兜响当当》:他不是低能,只是太善良

文/关雅荻麦兜这次终于离开了香港,来到了大陆,而且直接北上武当山,在“太乙春花门”修行太极拳。

虽然麦兜从来谈不上天资聪慧,反应不是一般的迟钝,但最后依然勇敢得代表本门站在了“世界幼稚园比武大赛”的赛场上,并最终领悟了“道法自然”的道理。

当然很偶然地,麦兜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祖先麦仲肥──一个中国历史上极次要、极次要的思想家和发明家。

从这个动画系列电影诞生起,它首先迅速赢得了香港本土观众的心,“麦兜精神”一时成了香港文化的一个标签。

几部麦兜电影我们都不能用常态的动画故事片的眼光来看待,影片用看似散乱而又无厘头的剧情,重点在于展现人物的状态,而不止是故事本身。

用传统眼光来看,自然麦兜动画电影看上去似乎叙事并不流畅,甚至会觉得生硬的跳跃,气氛平淡。

但正是这种独有的气质,总能产生一种麦兜电影固有的魅力,就是在看麦太和麦兜对话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你就会笑得前仰后合,可突然,不知为什么,你又会潸然泪下。

或许是因为我们都会同意麦加碧自己写下的那句话,麦兜“他不是低能,只是太善良”。

在《麦兜响当当》里母子两人互相内心许诺“不吃鸡”的段落,实在看了让人伤感,甚至流泪。

麦兜电影每次都能通过最寻常、甚至看似无聊的对话和情节,跟生活里的普通人迅速产生共鸣,而它的秘诀就在于“麦兜式的单纯”。

是这种单纯会指着评分H的试卷跟妈妈说“差一点就得了A”,也是这种单纯让麦兜在听到自己还不如自己的屁股勤快时放声大哭。

毫无疑问麦兜电影,包括《麦兜响当当》从来就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儿童动画,它实在是融入了太多创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温暖情怀,至少在90分钟里它能让你明白生活原来可以是这样简单而温馨。

我在影院的观影过程也是印证了上面的判断,影片前半段在坐的许多小朋友看得兴致盎然,甚至有一个小朋友突然安静时大喊“妈妈,我也要吃鸡”,童音响亮,跟银幕上的音色几乎没区别,这生动的银幕互动,让现场观众都乐起来。

但影片到后半段,因为叙事节奏放缓,而且更多成人化的情节,让小朋友观众烦躁起来,我身边的一家人的小朋友一直吵着不要看了,要提早离开。

要在平时,这一定是相当崩溃的观影体验,但恰恰是因为看得是麦兜电影,我居然觉得是如此心平气和,哪怕现场环境变得嘈杂,我居然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感觉。

或许我也在慢慢体会麦兜理解的“道法自然”呢。

很多人会说到麦兜电影的配音问题,我也同样相信如此粤语文化的动画电影,在配音普通话后,一定会损失掉很多幽默的细节。

但这次普通话配音版对我特别能享受到,就是因为黄渤用青岛话来配影片旁白,而我又是青岛人,自然更添了一份亲切感。

所以在影片开头时,听到黄渤在用青岛话介绍麦仲肥,我差点没喷出来。

而且后面道姐说着说着,口音也变成了青岛话,我心里雷得那个心花怒放。

总之,对于麦兜这样的电影,我实在没法用惯常的眼光和心情来审视,甚至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里觉得曾经的我“很麦兜”,什么时候可以像麦兜一样安然而又积极地面对生活,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09-8-3[每周影评]关雅荻评分:推荐观看[每周影评].0802.麦兜响当当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5OTA1MDIw.html

 4 ) 《内地动画泪流满面》

“麦兜”这个香港动画界的奇葩真是每次“开花”都能让人有所惊喜,对比国内的动画,麦兜简直就是天上高不可攀的“神明”。

我们除了《宝莲灯》就是《大闹天宫》,要不然就是所谓“3d技术”制作出来的蹩脚的童话故事。

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成人向”或者偏向成人化的动画作品。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李献计历险记》和《打,打个大西瓜》这么火爆的原因,我们的动画观众太“饥渴”了。

麦兜这个胖乎乎可爱又大条的动画形象之所以这么成功,完全是因为它所生活的环境和个人体验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共鸣,一方面是它作为孩子的童真视角,另一方面就是麦兜母亲和麦兜所生活的环境给每个人的温情感受。

在香港的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它的妈妈,没有英雄救母也没有神仙乱舞,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这才是贴近生活的好动画呀,国内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大耳朵图图》之流想必已经泪流满面。

2010年1月6日

 5 ) 成人卡通片

周二的下午,虽然杭州下雨,还是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麦兜。

嘈杂的放映厅里,不时有奶声奶气的小朋友在学麦兜讲话,每到“我要拉屎”之类的桥段,笑声都格外欢畅。

我也哈哈大笑,听到麦兜可爱的声音就产生捏他屁股的冲动,但在这一片笑声里居然哭了好几回,比看《南京南京》哭得伤心多了。

第一回是麦兜不舍得用阿may送他的橡皮,因为只要一擦,白白胖胖的橡皮就不完整了;第二回是麦兜和麦太互相夹鸡腿,一来一去,一来一去,我居然就泪如雨下;之后是麦兜上山学功夫,他一叫妈妈,我也跟着难受起来;最后一次是感动的,长大后的阿may和快餐店里的麦兜重逢了,那只走得很慢很慢的钟在报时,超现实,却又最真实。

麦兜的故事,其实小朋友是看不懂的,因为它太苦涩了。

甚至长期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人也是看不懂的,因为那里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竞争也还没有到如此激烈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我看第一部麦兜的时候,完全把它当做喜剧片,那时压力离我尚远。

麦兜属于香港,一个从不停歇、向前向前向前的城市,每个人都忙着进修、忙着减肥,不敢有丝毫松懈。

可是总有麦兜这样的人,做什么都慢慢的,有一颗童心,善良无害,买彩票永远不会中,学了武功照样被K。

他和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格格不入,可他却温暖着整个香港的心。

 6 ) 麦兜的善良与坚持

7月的最后一天,小朋友请我看《麦兜响当当》,说是正好挤进生日月,微笑。

麦妈有麦妈的坚持,麦兜有麦兜的坚持,道长有道长的坚持....麦妈跟麦兜说:人善被人欺骗。

而现实的世界确实就是这样的,当你软弱的时候,会有人跟你说:你不能这么悲观,我不喜欢如此悲观的你。

当你变得强势的时候,又会有人对你说:你太强势,你这么善良,会有更好的人给你幸福。

即便是在一起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也是会不会不小心伤害别人,而事实证明,这却是人生最大的荒谬。

然后一边流泪,一遍告诉自己,你这么这么笨,你就不能坏一点、耍些小手段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有能量,不是所有好心都会有好报,大多数时候做一个简单直接的人就会被抛弃,而没有攻击力的后果是无端遭遇多少伤害……当现实社会变成这样,那么,到底哪个是正常的世界,为什么我们总会遭遇一个又一个黑洞?

什么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标准?

我们一定要遵循这个标准么?

为什么贱人得永生?

莫扎特学校给麦兜的评价: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很善良。

当我想不明白的时候,我还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声:“让我像麦兜一样”?

小小的麦兜,有他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坚持。

他也敏感,总记着:到底是屁股懒,还是自己懒。

他善良也努力。

他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

于是,奇迹般的may同学和麦兜同学再次遇见,无怪乎她说:如果这个麦兜,长大了还是那么胖,那么直上直下,那么善良,那么奇妙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不同的人,从麦兜看到不同的人生况味。

 7 ) 想妈妈

从武汉到广州的上铺,躺着麦小胖。

车开了一夜,她哭了一夜。

一想到离开妈妈她就哭。

哭得鼻涕哗啦啦。

不是麦太要送麦小胖去广州,是麦小胖自己想出去闯一闯。

麦小胖在广州学着养活自己,学着适应没有麦太的生活。

每天都吃不到麦太的快快鸡。

可是麦小胖也没有变瘦。

她跟用炼丹炉泡面的麦兜兜一样,懂得再怎么寂寞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胃口。

麦小胖在广州认识了可以一起发牢骚的朋友,开始悠哉悠哉的生活,开始挥霍。

她飞来飞去,飞来飞去,到处玩,到处乐。

她不再想起麦太就哭,不再急于每天都跟麦太分享自己拿的是A还是H,哪怕放假时都不太迫切的回武汉见麦太。

直到麦小胖遇到困境。

她才发现唯一想依赖的,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遥远的麦太。

比麦兜幸运的是,她不用花四小时下山就能听见麦太。

后来麦小胖她老爸对麦小胖说,送她上火车的那晚,麦太一回到家就大哭了一场。

麦小胖还不晓得,当她在广州悠哉悠哉的时候,麦太每周都上很多很多超课时,周六周日都不休息,还要照顾生病的麦姥姥。

麦姥姥离开的三天,麦太才发短信告诉远在广州的麦小胖。

那晚麦小胖哭了很久,哭着哭着就累了,累着累着就睡了,睡着睡着就做了一个梦。

梦里麦太站在海边,头发白了一些。

醒来后,因为想起了梦里麦太的样子,麦小胖又大哭了一场。

……麦小胖写不下去了……电影才开场20分钟麦小胖就泪流满面,很想念很想念很想念麦太。

麦小胖不知道为什么要飘去广州又飘来北京。

麦小胖此刻好想陪在武汉的麦太身边。

那只鸭太太接走小鸭的时候,小鸭跟麦兜兜说,“你也叫你妈妈来把你接走吧”。

麦兜兜也想走,晚上他拖着行李去找妈妈逃避,可是他后来都那么勇敢,那么善良,拖着行李蹦蹦跳跳上了山。

不是每次遇到问题都能有麦太来接走麦小胖的。

……终于天与地需要独自往两手必需放但我不想放边哭泣边回望。

 8 ) 我是一个很低级很低级的思想家

看麦兜纯粹是闲来无事,自掏腰包去看。

发现影院里依然客满,50%的小孩子,另外50%是他们的家长,还有就是和我一样的人。

麦兜是很好看的,很多人都喜欢。

不过这部纯粹的香港动画片引进内地,跟内地的这个公司一合作,又加上大段大段的3D风景描述,这个城市那个城市,这个三峡那个电站的。

然后情节又有点简单和不紧凑,再加上最后我们亲爱的广电咔嚓咔嚓剪一剪。

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我看电影时候内心的潜台词中有这么几句:——靠,这桥有什么拍的啊?。

——这风景怎么还没有结束?

——怎么突然就顿悟了太极拳了?

连功夫熊猫都顿悟了好久吧……唉。

这些我们不说了。

光说说麦兜。

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啊。

那句话我还记得: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一句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

看电影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

不知道能不能从这些小小的细节里看到什么道理。

我是长大了,看了电影就想啊,教会我们什么道理,让我们认识到什么,这个情节那个矛盾等等。

后来觉得自己还不如那些小孩子图一个乐,也就罢了。

再说,我当时看到“是我懒还是屁股懒”话题是,也笑喷了。

说到底,这部电影的指向人群应该就是小孩子吧,顺带大人带着孩子一起看,结果连着大人也教育了。

故事从开始,经过了一大段的转折,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之后一下子就跳跃了好多年,连麦兜都有了“络腮胡”,朋友之间相视一笑。

突然有一种“我还在这里,你呢?

”的感叹。

一辈子从最开始的要争气、要得A、不能只差一点,变成了之后反正平凡也是福气、再慢的钟摆也在动的道理。

麦仲肥自古以来的“差一点”变成了他的后代——现在麦兜——开始嫌弃后来利用的妙招。

不难想象,这种立意,恐怕小孩子是看不懂的。

就连大人,估计也要在笑过之后回味一下,才能明白。

麦兜是善良的,所以他就算在比赛也要被人狠狠K,他也用勇气,立志顿悟了太极拳,只是太善良,没有用到正处。

之后躲在乡下吃块块鸡。

而后在先人的图纸里发掘了真谛。

好人无用,无法豁达,也不能抛弃,那么就好好活着,不管用什么方式。

低能又如何?

我那叫善良!

低能和善良是两码事。

我知道,我们都有麦兜的一面,即使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因为过于的萎缩和善良最后连累了自己,我们也有不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

我们既做不了随便别人鱼肉的好人,也不能做受人唾骂的坏蛋,那么就中和一下,像麦兜学习,或者说像麦兜的祖先学习,最起码差一点,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这个故事,小朋友估计理解起来就难多了,他们只是看个热闹,看个搞笑。

反倒是我们沉重了许多。

麦兜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去感叹。

很多小情节让人觉得心那么微微揪了一下。

但是笑料很好的遮盖了过去。

最后想说,每一个人不用做到那么精细,麦兜最后也是幸福的,虽然他不是什么思想家,他的祖先更是现在看起来“不靠谱”的很低级很低级的发明家。

但是就是这种很低级的发明家,在过了几百年,还能够顿悟了别人。

更何况是我们自己?

知足常乐,不低能要善良。

只要做到自己比屁股稍微勤快一些,够了。

这辈子就很高级很高级了。

 9 ) 噩梦:被污染的阉猪

《麦兜响当当》(《麦兜武当》)在谢立文和麦家碧的迄今的麦兜系列中,注定成为票房最杰出,质素却最羞于见人的一部。

也许当SMG的LOGO在银幕上甫一打出,就昭告了前期电视中做足功夫带来的暑期高票房,同时也预示着散放迷人香港本土气息的凡人史诗为大陆投资方低俗的商业考量污染后逐次成为风格及其模糊不明的三流作品。

其实配音的质量并非问题所在,笔者在网络上找到的麦兜的前三部作品《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春田花花同学会》中,虽然后两部由其粤语对白而增色不少,即使是找不到粤语配音的《麦兜故事》去除了音乐音轨后的国语配音实在蹩脚,但由于故事本身的关注面及其朴素,又由于这种朴素带给成人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无处不在,因此,丝毫没有生出没看到粤语原版原味的遗憾,神作即使欠缺了某一项,也依然是神作。

然而,《麦兜响当当》则不同,显然情节上走出香港的故事本身并非其失败的导火索,因为可以在叙事中改头换面的将香港的地域社会文化改头换面的表现出来(比方《菠萝油王子》中由童话拉开序幕的往事,在前半段也将现实中的港味让位于幻想)。

然而,前几部中富含黑色笑料与自嘲味道寓意到了本作就像奶茶与咖啡两造均严重缺席后只加多冰块糖水的冻鸳鸯,不曾丝滑浓稠,更兼不得浓香扑鼻,只剩下一罐说不清的奇怪味道。

武当太乙春田门的重头戏严重注水,想来谢氏伉俪对于大陆资方与审查机制的土气鉴赏力因仰人鼻息而不得已妥协,更改削减了麦兜故事诉之成人而取共鸣的习惯,在这个妥协的过程中,谢氏尽管也描绘了费尽努力也无着的成人无奈,但是这种展示远无前三部作品表现之深入细腻,那种弱者世界里感同身受的压抑与落寞消失了(出现于《麦兜故事》),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之间的缅怀叹息与自宽消失了(出现于《麦兜菠萝油王子》),“混口饭吃”的卑微的职场生涯的祈望与满足的情绪消失了(《春田花花同学会》),尽管《麦兜武当》亦留下诸如传统技艺的日渐式微之苦涩与现代化包装后的传承发扬的艰难以及作者倡议的这种“伟大”工程本应秉承的滴水穿石的耐性与师法自然的精神,然而由于“例证”的淡寡无力,在主题的表达上不足以如前三部那般恰到好处、炉火纯青,反倒是像煮了五六分的煲仔饭,夹生难以下咽。

另一个失去本色的就是这个系列灰黑的笑料与充溢香港气息折射出香港人日常困局心态的无厘头段子,(这种表现方式总体来说应该是十足无奈且十足温馨的),好比本作中麦太麦兜齐齐赌愿不吃纸包鸡(点解在此却改成了快快鸡)的击节处简直是羚羊挂角了。

同样是七十二分的剧长(真人版的春天花花则是90分钟)中,惹人捧腹不忘的噱头一如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一样少的可怜,无怪乎前三部观赏时觉得剧情发展好快,且尚嫌未过足瘾头,而这一部却让人哈欠连天。

好像杜琪峰的电影一样,面向香港本土的版本与面向整个中国市场的版本是绝对无法放在一起衡量的,一种行格虽小却具体而微,淋漓尽致的圆整文化一和大陆这个短视的无规则大市场中的浮躁的集市文化媾和,则变得芜杂、惨淡、左右为难、暧昧不清兼及面目蠢滞可憎,格调立时被几何级的降低了。

好笑的是,那种前三部中一脉相循的文化气息无从引进,这一部的杂烩糟粕却取得可观票房,对于已然妥协的原创者来说,心下究竟是何滋味?

观影完毕,笔者心下还存最后一点奢望,前三部每集结束出字幕时的食肆老板的绕口令居然在这一部中也消失无形,不知道是否是谢氏夫妇自觉干了不齿勾当的羞惭,草草溜之大吉了。

 10 ) 请进来,走不出去的可怜麦兜

下午放下手头工作,特地去看了媒体场。

结果傻当当的麦兜完全对不起放映厅的满满当当。

具体缺点就不剧透了。。。

只是放映结束后和做发行的朋友聊天,有些许感触。

这次麦兜彻底地与内地合作,貌似是广东新华展望、北京优扬文化、还有上海SMG三家共同出资合作。

从香港请进内地的麦兜能否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港式风格,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可惜的是电影只保持前15分钟还能让观众哈哈大笑,之后当麦太太进入内地,故事陡然变得无趣,无论是笑点还是情节都带上了一丝牵强。

散漫的剧情,恍惚的角色,完全前言不搭后语。

导演编剧谢立文好像是在神游大川,迷失在大陆叙事的困境中无从下手。

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这位麦兜之父。

比如影片中大段大段冗长的,展示城市现代化的3D画面,据说完全都是内地投资方的要求。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全国幼儿武术大赛因为审查的原因,认为向未成年人宣扬暴力,直接导致高潮部分被剪得支离破碎。

幸亏之前看了故事简介,否则还真不知道麦兜最终领悟了太极拳……这真是一个悲剧。

《麦兜响当当》短评

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2分钟前
  • catcher
  • 还行

广东话版显然可以更传神

3分钟前
  • B
  • 还行

前面还好,后面是功夫熊猫么?

5分钟前
  • RR
  • 较差

麦子,名兜,字仲肥。哈哈哈

8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推荐

这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唯一一次还没放完就走了的...因为陪我去的朋友都睡着了...但不代表不喜欢麦兜了~

9分钟前
  • Scar59
  • 较差

不知所云

11分钟前
  • Vicki
  • 较差

慢悠悠的小船多好呀。

16分钟前
  • 推荐

为毛我还挺喜欢这个的呢

21分钟前
  • 墨墨
  • 推荐

画面很漂亮,但是对比第一部真的差很远,可是我不忍心给三星

22分钟前
  • 臭蒜頭
  • 推荐

看了5分钟 删了 个人不喜欢

23分钟前
  • 老卢AI
  • 还行

一星级

24分钟前
  • 白熊大王™
  • 很差

太分裂了,不过背景很美

28分钟前
  • 赤红十三
  • 较差

挺傻逼的恩

30分钟前
  • 石小po
  • 很差

语速,运动,节奏很有趣

31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还是那样亲切那样忧伤

35分钟前
  • 遙遠
  • 力荐

港版的看完了,还是很好看的。

36分钟前
  • 卡特
  • 推荐

红色麦兜,为香港扼腕!

39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较差

真温暖

42分钟前
  • FAYE
  • 力荐

一个西瓜,一半给你,一半给你,你不要……

46分钟前
  • Reloaded
  • 还行

还是很可爱~

50分钟前
  • 戕茕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