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捕

La rafle,巴黎血色围城,The Round Up

主演:让·雷诺,梅拉尼·罗兰,加德·艾尔马莱,拉法埃尔·阿贡吉,雨果勒佛德茲,Joseph Weismann,Mathieu Di Concetto,Romain Di Concetto,Oliver Cywie,西尔维·泰斯蒂,安妮·波诺什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匈牙利语言:法语,德语,意第绪语年份:2010

《围捕》剧照

围捕 剧照 NO.1围捕 剧照 NO.2围捕 剧照 NO.3围捕 剧照 NO.4围捕 剧照 NO.5围捕 剧照 NO.6围捕 剧照 NO.13围捕 剧照 NO.14围捕 剧照 NO.15围捕 剧照 NO.16围捕 剧照 NO.17围捕 剧照 NO.18围捕 剧照 NO.19围捕 剧照 NO.20

《围捕》剧情介绍

围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11岁的小约瑟夫(约瑟夫·魏斯曼 Joseph Weismann 饰)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盛夏六月的一个清晨,小约瑟夫穿着一件胸口缝着黄色小星星的衣服,正要兴致冲冲地去上学。旧货商邻居鼓励他好好上课,而面包师傅却开他玩笑。他的犹太小伙伴和他的家人在蒙马特高地学习和生活。即使这是块被占领的法国区域,他们仍然得到了暂时的庇护。然而这短暂的幸福和宁静,很快就崩塌了。 1942年7月16日早上,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冬季自行车赛车场里,一万三千名受害者被凶残的虏获在一起,准备运往波纳·拉·罗兰德集中营。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逃出轮回良言写意电影虫王战队超王者:冒险天堂牛×活在当下达摩卫士心动的瞬间永远微笑咖啡公社海魂尤德拉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生化追击明天有多远唐朝浪漫英雄女服务员戏梦空间黄石第四季无痛杀手阴阳大战记斑马国土安全第五季与母亲的蜜月单身人妻谜巢智者无敌明日情缘谁杀了马尔科姆X第一季末日地堡第一季G调的玛瑙红

《围捕》长篇影评

 1 ) 抗战题材还要深挖,值得深挖

真实故事改编。

关于二战,关于集中营、大屠杀,欧美拍了好多。

而我们,除了南京大屠杀、731、栖霞寺、上海犹太难民还有最近的慰安妇,都成了抗日神片。

其实类似的迫害、屠杀、三光政策还有很多,东北日军强迫中国人修建堡垒、军舰岛的中国苦工等等,可以拍得深刻又有戏剧张力。

只是我们“忽视”了那些好题材,而总是往抗日神剧上靠拢。

让·雷诺可以演这种不计酬劳的片,姜文、陈道明、孙红雷等得学着点,当然得有导演拍不一样的抗战题材。

 2 ) 不喜欢这部电影

首先是结构松散,其次是剧情沉闷,尤其是后半部分,我都不想看了。

最后一点,就是此部电影有美化历史,弱化残酷的嫌疑,尤其是集中营里犹太人们跳舞的段落,让观众有一秒不觉得他们很悲惨,毕竟这是法国人自己拍自己国家的历史,弱化战争的残酷也许是有意的。

总之,《围捕》(又叫《巴黎血色围城》)是一部很平庸的二战电影。

 3 ) 人性的善与恶:

名为找猫实为通知犹太人的法国老妇哀求妈妈收留乔,不断说再见的法国儿童将女孩和婴儿送到神父那的妓女大喊犹太寄生虫,被煽动而不明真相的法国群众,嘲笑犹太人认为抓的好的法国贵妇,以及让贵妇闭嘴并质问“要把他们抓到哪去”的法国男人,还有同情犹太人,质问“他们做错了什么”的邻居抱怨一战前线都比集中地条件好的女医生认出伪装水暖队长妻子并说“装的不错”,但默许离开的卫兵让雷诺:有一天他们要为这一切负责消防员队长:坚持给犹太人放水喝,对禁止供水的士兵“你这行为是种耻辱”,给消防队员放一天假,发一张地铁票去送信、送纸条总统幕僚:当红衣主教的信不存在两次给警察局长写信,并故意禁食,面见局长的护士帮助隐藏犹太人的巴黎市民

 4 ) 无声

孩子与大人被迫分离,孩子懵懂的世界里存在着不安,孩子无辜的眼睛,面对画面的镜头,只让人觉得心酸。

大人们无力的反抗只有屈服于枪林弹雨的威逼下,对于一次又一次踏上火车,没有人知道哪里会是终点。

命运如此的残酷,战争!

何为战争,谁没有家人,没有孩子,没有妻子。

踏上火车的终点,无力的诠释,想要拯救,却无法做到。

最后幸免于难的的人,活着,却又是那么的悲伤。

孩子在旋转木马前,一直望着望着,不知道是在期待着什么,遗留下来的小孩童,似乎已忘却,他那无神的双眼却正在诠释着残忍。

这部片子,让人觉得愤恨,但更多的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疼痛,似乎想着如果可以真想去狠狠抽打那些埋没良心的人。

为犹太人感到深深地沉痛,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幸福。

 5 ) 《围捕》:黑暗之中的光芒

2009年法国首次公开承认历史上的傀儡政权维希政府在二战时曾根据纳粹德国的意旨,把生活在法国的数万名犹太人送到了德国设立的集中营。

法国电影《围捕》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法国排犹运动的前期,在这个一度被视为禁忌的事件中,包括4000多名孩子在内的13000名犹太人被捕并被送往集中营,最后仅有25人生还。

而当年法德当局原计划逮捕的犹太人是20000多名,但是在很多有良知的法国人的帮助下不少犹太人逃脱厄运,可见即使再黑的黑暗之中也会有微弱的光芒。

和《辛德勒的名单》、《伪钞制造者》等大批反映犹太集中营事件的电影相比,《围捕》几乎没有多少展示排犹暴力的镜头,而重点放在了表现亲情和人性良善上面。

对于笼罩在片中人物身边的黑暗和心中的痛苦,导演有意使之边缘化和模糊化,但在这种被“温柔化”的氛围之下,影片的悲怆丝毫没减弱,同样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

影片开始,在游乐场中的旋转木马旁,一名正在拍照的德国军人的相机镜头内突然闯入了一个小孩,他胸前的那颗黄色的星星让这名德国军人勃然变色,而随后影片中佩戴黄色星星的人越来越多,这预示着在1942年二战正酣的时候,在德国、波兰等犹太人惨遭屠戮的时候,法兰西曾被很多犹太人视为避难所。

尽管面包店的女老板表现出鲜明的排犹情绪,但是另外的很多法国人依然对犹太人友好,这让大多数犹太人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清晨的微风中偶尔带来的一两粒沙子而已,法国政府是不会抛弃他们的,与生存相比,这点委屈又算什么呢?

只是他们忘记了胸前的那颗星星是一个凶兆,一个和平宽容而富于人道主义的政府怎么会把同属上帝的子民人为地加以区分呢?

而种族主义的直接特征就是首先要把人群按照不同的种类做出严格的区分,佩戴了那颗星星就如同待宰的羔羊被标上价格标签一样,厄运只是早晚的事情。

于是,当影片中约瑟夫一家还在讨论法国政府会不会继续对他们友好的时候,维希政府和德国纳粹已经开始密谋围捕了。

少不更事的约瑟夫正在父母面前煞有介事地模仿希特勒的疯狂讲演时,画面突然一切换,立刻变成了真的希特勒的歇斯底里的讲演:消灭犹太人!

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一个镜头。

一边是犹太人寄人篱下但平静快乐的生活,另一边是邪恶力量的磨刀霍霍。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当军警们粗暴地破门而入时,覆巢之下再无完卵。

人性是不会彻底被湮灭的,即便是在历史最黑暗的时候。

电影的后半段把重点放在了善良的法国护士莫诺(梅拉尼.罗兰)的身上,从这10000多名犹太被塞到冬季自行车赛场时,她就自觉地开始了人道主义行动,在让.雷诺扮演的犹太医生被限制了自由之后,这种行动一直持续到最后。

只是很多人还不相信这些犹太人的命运是死亡,毕竟种族灭绝是超过大多数人心理极限的事情,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上帝打了个盹,只可惜,上帝经常打盹,而且有时还一睡不起。

在围捕过程中,有人自杀有人逃走,在集中营中也有拳脚相加的暴力,也没有出现赤裸裸的处决犹太人的画面,但这丝毫不影响影片的震撼力。

影片以男孩约瑟夫和护士莫诺的感情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离死别为重心,表现的是人性的良善以及围绕在这些感人力量周围的强大的邪恶力量。

我们看过很多反映犹太人在二战中的苦难经历的电影,我们只能远远地无比同情地看着那些无辜死去的生命,同时也惊愕而厌恶地看着实施这些暴力的刽子手,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真切地揣摩和理解对犹太人的那种仇恨到以至于非要从肉体上消灭他们的思想。

然而有一点可以明确,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的过错,希特勒只不过是反犹太群体中最疯狂最极端的一个代表罢了,他真正的作用在于推波助澜,倘若没有长久以来深埋于普通民众心中的仇视犹太人情绪,这样的人间惨剧是不会发生的。

尽管上帝教诲他的子民要仁爱,但是有时这只是教徒们挂在口齿之间的华丽词藻,当资源和欲望受到挤压时,他们就会把上帝的教诲抛到九霄云外去。

而就在不久前法国政府又开始驱逐吉普赛人了,只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的发现已经不允许太野蛮的方式,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惨剧而只是牢骚。

但是历史上一群人对另外一群人的疯狂灭绝实在太多了,心有余悸之外有时很难确定人性之中到底是善多一些还是恶多一些,唯一的希望是在人类的不断自省之中抑恶扬善。

《围捕》可能是反映犹太人集中营历史的电影暴力色彩最弱的一部,着力表现的是家庭和个体在历史的洪流里的无奈,在强大的政治力量面前,生命是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

影片中在室内自行车赛场中的一个长镜头中,充满了密密麻麻的犹太人,局促的空间压抑的气氛,庞大和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黑白的影像资料有一种无声无息的历史质感,透过天真的儿童的眼睛,将这种历史深处的罪恶又一次挖了出来。

如果《美丽人生》是笑中带泪的先喜后悲,那么《围捕》就是苦中作乐的先悲后喜,在战后,莫诺和死里逃生的男孩约瑟夫偶然重逢,历经劫难喜极而泣的场面充满了悲剧美,让影片在情感上更加丰润。

不断地唤醒记忆是这类电影的历史责任,历史的黑暗之中的光芒也同样需要有人知道。

 6 ) 一个生命如何能杀害另一个生命?

每天打开新闻,总是会听到,看到太多杀戮地信息。

好像生命从什么开始变得如此轻,轻易就是这么消失了?

我无法想象他为什么能让刀就这样落下?

始终记得影片里的场景,希特勒一边看着德国孩子的欢笑,一边下令屠杀犹太孩子。

同样的天真,同样的可爱,仅仅因为他们的民族!

所幸还有许多人在关心,那个美丽的女孩,那个消防队长……或许世界有恶,才有了美的存在吧。

 7 ) 精美的地中海风格装修

怎么说呢,这个题材本应该是比较让人期待的,是说二战时德国人如何迫害围捕法裔犹太人的。

可惜,结果,两个小时的片子里,除了那些房子里的墙纸装饰和家具地板木框等,让我意识到了这才是彻彻底底的标准的地中海风格的装修模样以外,其他的,也就只剩下了简单平淡而又平铺直叙的超级超级简单的故事情节。

看到最后,也没有发生啥曲折离奇的故事。

假如我哪天再有机会装修房子,并且有想法装个鲜明而又彻底的地中海风格的话,或许我会想到再找这部片子来看。

又或者,日后有空自己学学木匠的活,自己做些家具,再刷上个地中海的蓝绿色调?

哈哈。。。

片中的窗帘、墙纸、窗框、家具、地板、门线条等,都是一体的。

也因为这片子,我算是清楚地认识到了,什么叫地中海风。

 8 ) la rafle

本来是与老师给我的阅读材料有关,在上课的时候看了预告片,觉得还不错,便特地去看了。

果然是部赚眼泪的电影。

利用孩子和亲情作为整部电影的主线,无疑是让人内心最诚挚强烈的情感毫无保留地被激发出来。

孩子的纯真善良,父母的温情关爱,还有好心的巴黎人的帮助,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当孩子与父母分离时的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传来,我还是忍不住留下眼泪,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了。

片尾,小男孩见到护士时,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只有一双哀怨的,孤独的,害怕的眼睛,看着曾经关爱过他的护士,泪水涌出,我真是心都在痛,是怎样的残酷,把这个可爱的小孩的童年撕碎了,可怜他都算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在失去了母亲和哥哥之后,竟然走出了那入地狱般的黑暗世界,他是个幸存者。

这是一段黑暗的历史,也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9 ) 那些杀人魔的心态—巴黎围城风暴

今天看到新闻,加拿大一名杀人魔把中国友人杀死并肢解,还悻悻然地放在网络上公开; 叙利亚上个月发生了大屠杀,不管被反对军还是叙政府,其中小孩和妇女也占大宗…希特勒更不用说了,数十万名犹太人在他手下死去。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人那么不尊重人的生命,为了政治利益、为了自己喜好、为了图一时的爽快,就把别人的生死在自己脚下践踏。

没错,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有人政治侵略、有人经济侵略、有人军事侵略,但侵略的动机是什么??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侵略者说道:我今天要杀死你们,因为你们是世界上最讨厌的民族; 我今天要把你们的钱全部放进自己的口袋,因为我比你们优秀,我值得享受最好的; 我今天要占领这个地方,因为我无止尽的贪欲,会把我引领到最美好的未来。

我一直相信人本着善念做事,一是自己心安,一是不会有太极端的事发生在你身上。

一味地扩张自己的贪欲,在欲望不断满足的同时,所要承担的后果和报应,也是你无法想象的惨烈,想想希特勒,想想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电影拍了很多,大部份是霭霭内含光透露出些许人性的慈悲。

而巴黎围城风暴我并没有特别喜欢,但它的优点结合了生活与事件。

不像许多集中营的电影,描写集中营是多么多么恐怖,纳粹是如何如何没人性。

是的,这部电影结合了犹太人的生活,没有看到真正的死亡,反而更令人有想象空间。

像温温的开水叙事、描述,直到最后一刻还是这些临死犹太人的生活。

大人们要被送到毒气室的前一天,女护士送来了好吃的糖果,悠悠的音乐让每个人都想翩翩起舞。

记得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吗?每一个镜头不是让你哭就是让你笑,笑的时候畅快开怀、哭的时候痛彻心扉。

电影能调动人心是一件好事,除了娱乐、除了一点点感悟、除了能够唤起共鸣,我们能够从电影中得到的是一种人性的温暖,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也许是一种激励,也许是一种释怀,也许是一种感同身受,但这些都是好事,都很营养—至少对我们的心灵而言。

我大力赞扬”美丽人生”,但我也对这部电影有着些许的感情。

小男孩在巴黎的生活,犹太人被围剿时邻居的慷慨(想把那些要被带走的小孩抓过来说不是犹太人),在冬季赛车场那几个消防队员救助没水喝的犹太人,当你看到消防栓打开,一个一个空杯接过来,忤逆着上级命令的消防队长,你会觉得他是伟大的英雄; 女护士即使昏倒也为这些在劳改营的犹太人争取权益…很可爱的一群人吧…但我只秉持着一种心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不仅仅是尊重,同样为人类,我们抱持着同样的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七情六欲的基本欲望、喜怒哀乐的基本情绪,这不是”较优”的人种所享有的特权。

自己不愿饿肚子,看着别人饿肚子没感觉吗? 自己不愿妻离子散,看着别人如此,不会难过吗? 自己不愿死,看着别人死,不会遗憾吗? 难怪叙利亚屠杀事件,让国际上许多国家伸出援手,我们不要唱高调说什么人道主义,看着别人,想想自己,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

 10 ) 人性的善与恶

看前稍微迟疑了几秒钟,怕是部虐心的法西斯屠杀血腥片。

二战题材片层出不穷,优秀的导演一直在另辟蹊径一直在努力超越,因此有了1972年完成的1942年的夏天,1991年的地中海,1997年的美丽人生,2001年的上尉的曼陀林,2002年的钢琴师,2008年的朗读者,2009年的无耻混蛋。

这几部都是我尤其喜欢的二战片,优秀在于不同角度之表达,好几部看了电影不过瘾,还特意找来原著深度挖掘。

除了无耻混蛋刻意表达血腥外(However血腥场面是用YY的形式反映的,德国刽子手们被砍头被削头皮被挖眼睛,拍手叫绝大快人心),其余的几部片子都尽量回避了种族屠杀的场面,以反映战争时期的爱情亲情为主,或表现犹太人的乐观豁达,或者是坚韧勇敢。

可喜的是这部片子又有了人性的突破,而且人性的表达异于之前对于犹太人的自身悲惨遭遇或者战乱时期的爱情亲情描述,而是对慈悲心的深度挖掘,同时一笔带过的对比了人性善恶。

法国维希政府的那段丑恶的傀儡历史在2009年前一直被包裹得很严实,2009年2月16日,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正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政府曾大规模将犹太人遣送至德国纳粹集中营,并对此道歉。

这部片子在法国政府首次承认历史耻辱之后应运而生,导演对傀儡政府的表达很大胆。

影片一开始很美好,法国仿若庇护犹太人的大家园,在德国波兰战事如火如荼之时,犹太人能够在法国生活无疑是幸运的,在灿烂阳光与无忧笑容之外,隐隐的忧郁与担忧也仅仅通过小约瑟夫姐姐的眼睛表达出来,但是爸爸一直坚信法国政府会继续保护他们,大多数法国人的仁义善良友好让寄人篱下的犹太人有理由相信法国政府不会抛弃他们,孰知维希政府未经反抗便已屈服。

法国导演的犀利从希特勒与部下的随意交谈中透露出来,让人汗颜。

原话记不完全,大意是与西班牙的拼死抵抗不愿交出犹太人相比,法国政府的软弱真是弱爆了。

反之,越是凶残的杀戮者越是崇敬勇敢反抗的民族。

与维希政府助纣为虐相对应的是大多数法国普通民众的善良美好,Melanie Laurent一出场就那么圣洁美丽,她扮演的护士眼神坚定勇敢,是在1942年7月那次事件中有良知的法国人代表。

除外还有消防队的士兵们,有意放走犹太女孩的体育场警卫,通风报信泄漏机密的警员,奔走相告撕声力竭的房东奶奶,还有那个想要掩护邻居小孩却没有骗过士兵的善良太太,央求妈妈带走邻居弟弟的孩子。

1942年7月16日,消失在巴黎晨曦里的7000个犹太幸运儿,历史的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人性的光辉,那是黑暗中的微弱光亮,可贵,温暖。

围捕是反映犹太集中营的电影里最少暴力的一部,虽然叙事手法显得结构不够紧凑,中部有些拖沓,让雷诺与Laurent的含蓄感情有些多余,希特勒家庭的穿插对比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

但是总归是部另辟蹊径的好片,街头巷陌帮助过犹太人逃亡的巴黎市民应该让人牢记。

(备注:经查百度,法国的“正义者”在二战期间帮助法国四分之三的犹太人逃脱了被送往纳粹集中营的悲惨命运,法新社统计,法国有2725人在战后因帮过犹太人而被以色列授予“国际正义者”称号,人数仅次于波兰和荷兰。

法国目前尚有200多名“国际正义者”健在。

)助人者人恒助之,碰巧今日看到一则沈阳老板找寻并报恩21年前行善陌生阿姨的新闻,施恩与受恩者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让人温暖。

(GS原创于2014年10月8日,成都。

《围捕》短评

可能因为《辛德勒的名单》拍得太好了;又或者关于德国纳粹的片子看多了,这部并不算很特别。

4分钟前
  • 风吹耳朵
  • 较差

结尾太脱节了一点缓冲没有不说,片中细节也不到位。。虽然诺诺和金发正太都实在萌~

5分钟前
  • missdc
  • 还行

nono出现的一瞬间 足够震撼 无意间下载的电影 竟然列入一只手数得出赚我热泪的作品之一 惊喜

8分钟前
  • 哈库那玛塔塔
  • 力荐

没啥意思。。。

9分钟前
  • 自在人
  • 很差

画面没那么残忍 但是已经够让人震撼的了

12分钟前
  • 无糖分子
  • 推荐

女导演拍摄手法有点弱

16分钟前
  • /name-?P=0/
  • 还行

旁觀他人之痛苦之餘,角色與意識形態都是面目模糊。若要拍死人的照片,也請拍得好一點,不要當了罪人又宣揚不了深刻的訊息,反加插無謂的枝節。浪費了題材,二戰片種不可亂拍。

17分钟前
  • プン
  • 较差

落泪了,最后找到诺诺的时候感动了,诶……拍的也太美了

20分钟前
  • 潘西
  • 力荐

The boy with blue eyes~

23分钟前
  • Losssse
  • 较差

唉,不要再有战争了

26分钟前
  • Mavis
  • 力荐

题材与所选择的角度让人动容,但对影片本身还是有点失望,好像缺少了些什么,显得有些无力。

30分钟前
  • Marty McFly
  • 还行

老套,而且实在实在无聊。罕见的反映的贝当政府的电影,还有希特勒,但是毫无必要,反而增加了影片的虚假性。不能做到细节,真实是让这部影片看起来毫无特点的原因。

31分钟前
  • 一粒家田米
  • 较差

里面的犹太人都特漂亮 本来美好的家园现已成了灰烬 没有谁记得我们是谁

35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还行

孩子们都那么可爱,剧情稍有拖沓,但这类题材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类永远需要警惕自身

37分钟前
  • 古始渐中上更全
  • 推荐

只看得懂荷兰文字幕听得懂部分德语也看下来了。对二战片无抵抗力。。。

41分钟前
  • De Ajacied
  • 推荐

群体的犯罪找不到责任人,就像没人向叶文洁道歉。犹太平民曾经的遭遇当然值得同情,但这不是以色列拿来作恶的借口,可以说现实越是讽刺,越让人无法再直视同题材的电影。

46分钟前
  • 光明王后
  • 力荐

GOOGLE的英文翻译还真是烂~

50分钟前
  • MegaMind
  • 推荐

Vento di primavera.

55分钟前
  • Kovin
  • 还行

法国人做走狗的时代!想起了现在的吉普赛人!

59分钟前
  • mark
  • 还行

正如Jo的父親説的“They can ban you,but can not ban your talent。The war will end one day,all wars do…”,希特勒能围捕犹太人,却剥夺不了他們的天賦,戰争迟早還是會結束。

1小时前
  • TOWN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