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的番里我最喜欢两部,一个是《比宇宙更远的地方》一个是《摇曳露营》等全部更完以后,发现更喜欢的还是《摇曳露营》讲了个很好的故事,而且有很多小细节我很喜欢主要就是说一群向往露营的少女如何一步一步开始露营的芝麻凛是主角之一 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她从很早开始露营 算是老手了和露营社团的另外三个小姑娘不一样 她喜欢的是独自露营从一开始其他小女孩就有邀请她加入社团可是更热爱一个人的芝麻凛婉拒而且到最后芝麻凛也没有参加社团而这一点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按我猜测的一般动画片都是个人融入集体 形成一个大家庭 一起露营一起经营社团种种但是这个动画片她没有 (当然我不知道之后如果出第二季的话会不会这样发展我之前也是一直困惑自己没有很喜欢融入大的集体是不是有问题喜欢呆家里看书是不是有问题但是这个动画片里啊芝麻凛一直坚持着不加入社团虽然最后也一起和大家进行了圣诞露营 并且也很喜欢 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偏执芝麻凛的朋友 忘记叫啥了 养狗的少女她很喜欢和自己的宠物狗一起泡家里虽然最后也去了圣诞露营 但依然喜欢泡家里这些都不是毛病啊就是个人喜好所以peer pressure搞清楚是pressure释然就好我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一个人喜欢躺家里 就躺家里呗集体活动也不排斥不用去像大家一样嘛所以想想在日本这样一个很害怕和别人不一样的社会有这么一个动画片也是蛮好的
这两年意识到自己其实完全不爱旅行,死宅属性藏得很深啊。
在巴塞罗那时,阳光正好,食物也好吃,有大海也有好友,却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感慨:“啊后天就要回去了,你开心吗?
我好开心啊。
”幸好朋友是理解我的吧,确实是一个不太适应陌生环境的人。
其实探究起来,也并不全是因为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的薄弱,而是明白这些历史遗留的建筑,文化都是有很内涵值得了解的,而我完全不了解。
短暂的旅行,只能让我知道这些文化的外壳,我对这点感到不值 —— 一件事,尤其是一件与文化相关的事情,要么不知道,要么就很了解,这样最好。
不然花了时间去了真迹的所在地,却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个大概,花了钱也花了时间,只是满足了自己的猎奇心理,这些景点文物所承载的东西并没有成为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说到底我还是比其他人贪婪一些吧, 并不想仅仅只是去经历,我还想吸收。
当我面对陌生文明的建筑,看到它的花纹,结构,我为自己的无知隐隐感到愤怒,既是对文明的无知的愤怒,也是对自己以旅游的方式粗浅地来了解它的愤怒。
朋友说,你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来学习了解啊。
这么说完全没错,我是愿意花一年或是几年时间停留在当地学习感受的,而常常在旅行中我们只有几个小时。
在那几个小时里,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去欣赏它,理解它。
有时候说不定闹出了用看乡俗剧的方式欣赏了古典剧的笑话。
这时候,讲解器就很有用了,它能以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向你阐释陈列品,然而我最开始去博物馆去景点时,连讲解器也是不愿用的,总觉得还是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看看,去感受。
就算是对于历史,也常常有许多未能被证实的部分(这当然是可惜的),我可以接受历史课本,但拒绝完全相信它。
更何况是对于艺术品,建筑,风俗的阐释,为什么要听一遍别人的观念,一件作品中的情绪以及内涵,赏者应该是能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的,因为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本身就有着表达的意图。
这涉及到鉴赏能力的问题,说到底,原来是希望自己更有理解力一些啊。
自然是更宏大的,无法用言语阐述的艺术。
我们有无数的书籍来介绍各种文明的渊源特色,面对自然,我们本能地就能欣赏了,不需要讲解器。
我们时刻都处在自然之中,都市也好远山也好,都是自然的演绎与呈现。
我还是愿意为了自然景观旅行的。
想去各种美丽奇绝的地方露营,呆一两个晚上,体验晨昏交替万物作息的灵动,直面自然的美丽和无私,也许我会哭出来,但我更希望找到一种平静。
社会生活有许多地方带给我愤怒,人生有许多地方带给我迷茫,人际交往许多时候让我手足无措。
我希望找到一种能接纳这些事实以及不把这一切归责为自己无能的途径,好让心可以放下,像小时候一样沉沉地睡过去。
就算是一个人也好,毕竟越孤独,越是寻求孤独。
人生的契机呀,总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哟。
看这部剧之前,先去看了《街角魔族》,看了半集,不太吸引我。
又打开这部剧,简直是第一眼就爱上了。
凛穿着冬装骑行在空无一人的森林大道上,轻车熟路地跟民宿主人租房、搭帐篷、烧热水、捡松果劈柴生篝火,用暖宝宝坐在自带的椅子上看书,一个人享受着本栖湖的淡季,欣赏被云彩遮住头的富士山,围着篝火不知不觉读书到天黑,真好啊,一个人的浪漫!
单人野营少女在厕所把抚子捡回来,两个人吃了热腾腾的咖喱面,富士山终于在月亮升起之时,露出了全貌,那一刻,我也觉得浑身发麻,真好啊,忍不住再次感叹。
捡了只活力少女犬有点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好治愈啊,一个人,看着书,烤着火,等着日落,星星出来,漫天晨光,悄然入睡,简直太治愈了。
第4集 用实时摄像头回复消息,也太浪漫太好玩了吧,哈哈凛啊,可真是外冷内热啊!
看着营火的时候,心就静下来了呢。
看着美丽的风景,吃着热腾腾的饭,似乎是野营的精髓呢。
第五集相互拍夜景也好甜了吧。
谁有时间把里面做过的美食食谱都整理一下吗?
简直不要太美味啊。
果断加了寿喜锅在购物车,等疫情彻底过去,一定要煮一锅肥牛、培根、香菇、豆腐、金针菇、魔芋丝、方便面、香菜咖喱寿喜锅来吃!
圣诞寿喜锅
楔子:神秘学杂谈爱好者芝麻凛的读书日常
已经好久没有给动画番剧打【S】评级了,上次貌似还是白箱和斩服少女,志摩凛作为一个非常不像动画人物的动画人物却能够吸引一大票的粉丝和受众--这个人物实在是太鲜活了,她对朋友之间用词的区别,拍照时站位的距离和疏远,礼貌地帮忙购置集体露营的柴火,主动骑车去便利店换瓦斯等等
不同状态的芝麻凛也有不同的聊天头像特别夸一下这个短信的设计,达成了平滑的视角转移,又能够满足多线叙事的切换,非常棒围绕这个丰满又鲜活的人物延伸出了许多故事和视点,单人旅行的故事,和抚子之间两人的羁绊还有多人旅行的小收束,区别与树状的人物交际结构,本篇的人物关系和叙事展开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多线的网状结构;脱线的抚子,兼职吐槽役的瞌睡惠娜,搞怪的社长千明,虎牙关西腔巨乳(大雾)的犬子,各个人物根据亲疏关系自然地展开,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群像剧吧。
对于主体露营的部分也丝毫不马虎,从露营地址的选取,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选择,到烹饪的注意事项一应俱全,作为外行来看能够学到干货又完全不枯燥,要感谢有意思的旁白与Q版化的演出效果
本质上也是一个美食番剧
突然想到前段时间KFC日本的动画招聘广告,动画真是一个软推的最佳媒介啊,谁会拒绝软软可爱的二次元女孩呢(露营里对地缘景点的有着细心的塑造和打磨,从风景到人文还有美食
对角色可爱的塑造和挖掘也到了极致(毕竟芳文社成名之作)
回老家也有段时间了,经常在早晨骑上电动车沿着河滩边兜风,吃碗卤面再开一瓶魔爪,然后慢悠悠地去友人家看两集摇曳露营。
许多温暖都藏在安静的角落,乐此不疲地和友人讨论地理梗与美食还有角色的无穷可爱,无论是一个的露营还是一群人的露营都很棒,角色和观众都共同享受着这个放下思考又治愈悠闲的时间,感谢这部番剧和小镇悠闲的冬日早晨。
今年的一月新番质量普遍较高,比如万众瞩目的《紫罗兰永恒花园》,Netflix独家原创、尺度惊人的《恶魔人Crybaby》等等。
不过更令我欣喜的,反而是几部在开播前并没有特意关注的动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由芳文社旗下漫画改编的《摇曳露营△》。
《摇曳露营》在国内的独播版权被爱奇艺揽下,相比其他全平台的新番而言人气稍显惨淡。
截止第四话播出时,网页显示的总播放量只有132万次,甚至比不上B站某些新番单集的播放量。
事实上,这类以轻百合+日常题材的作品在国内的受众群体确实也不大。
即便是去年大热的《New Game》第二季在B站的播放量排名也未能进入当季新番前十,与第一名相差了近十倍。
各花入各眼,人气量低并不等作品本身不好看。
我就比较偏爱这类轻松日常向的动画,舒缓的节奏和轻松的情节特别适合睡前放松。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喜好,那么《摇曳露营》可以算作开年新番中最合适的选择了。
《摇曳露营》的剧情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刚搬家到山梨县的少女抚子在山间偶遇了露营爱好者凛,于是加入了学校的野外活动社,和其他几位妹子一起开启了露营生涯。
“少女+户外活动”这个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芳文社旗下连载的另一部作品《登山少女》。
这部讲述女孩子们结伴登山的作品曾在2013和2014年播出过2季TV版,只不过第一季是3分钟的泡面番,我追了几集也就没有动力看下去了。
话说回来,相比登山还是露营更加适合轻松悠闲的日常主题吧。
我一直认为日常向动画要让人看得舒服的话,节奏舒缓很重要。
本来就是适合一边发呆一边看的动画,如果剧情太赶就本末倒置了。
说到慢节奏,我很推崇《悠哉日常大王》这部作品:没有明确主线的乡村生活,捉虫子、堆雪人、野餐会,随便一个常见的情节都能慢悠悠地占据大半集,其间还时不时穿插着大段山清水秀的田园风景以供观众发呆,实乃清水系日常治愈番的巅峰。
《摇曳露营》在节奏处理上,与悠哉大王有几分相似。
比如整个第一集花了大量篇幅在描写少女凛是如何完成一次单人露营的。
从骑车到达营地、搭建帐篷、捡柴生火到半夜上厕所,再到偶遇新的女主角抚子,剧情的展开自然且流畅,大量关于露营细节的刻画,也为动画增添了不少真实感和亲切感。
再比如动画毫不吝啬地用了两集的片长,来描写抚子加入社团后和大家的第一次集体露营。
光是露营前的准备工作和路上的行程,就占据了将近一集半的时间。
少女们在前往露营地的路上走走停停,拍照、吃点心、泡温泉,这些看似偏离主线的情节,反而让人觉得分外真实,这才是女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呀。
露营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和好朋友待在一起,不论做什么总是开心的。
前面提到了好几次“真实感”这个词,其实除了生火、搭帐篷这些露营准备的描写,动画中还有很多设定都拉近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
一个很直观的设定,就是片中的主角都是普通的女子高中生,而非其他动画里经常出现的千金小姐或者隐藏富二代。
比如凛的露营资金就是通过在书店打工自己赚来的,在第4集中她在山中小屋里为了一份1300日元的红菜汤套餐还要纠结许久,最终说服自己刚拿到打工费才狠下心点了一份补充热量。
如此节俭的女主,在其他同类动画里几乎看不到了。
另外三人组的情况也差不多,露营只能用980日元买来的特价帐篷,帐杆还是断过一次修补过的。
冬天露营天气冷,贵的羽绒睡袋买不起(虽然最后还是买了),于是三个人决定用便宜的夏季睡袋裹上气泡布和铝箔纸等隔热材料对付过去,结果把人包成了粽子。
这样的细节即增添了喜剧效果,也拉近了动画与现实的距离:毕竟动辄上万日元的高档装备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显得有些遥远。
我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沉迷户外活动,总是向往那些顶级的户外装备,冲锋衣必须要买鸟家象家、帽子手套要OR的、登山杖头灯要BD的、睡袋也得是白鹅绒填充的,为此还砸了不少钱进去。
现在想想,当时的露营活动其实用初级装备就足以应付了,关键是陪你一起去露营的人是否靠谱、能不能聊得来。
这才是决定露营体验好坏的关键之处。
说完了上面这些,再来说说《摇曳露营》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些细节。
两位女主抚子和凛是在一次露营的夜晚偶然认识的,凛拿出一碗杯面给没吃过东西的抚子,并开玩笑问她收费1500日元。
待两人第二次一起露营时,凛再次主动拿出了暖宝宝,结果这次抚子反而谨慎了起来,试探着问收不收费。
而两个原本陌生的妹子之间的友情,就是从这些看似蠢萌的玩笑开始慢慢建立的。
因为凛更喜欢独自活动,所以在第4集中,两组人分别前往不同的目的地露营。
在分开的情况下,手机消息就成了她们互相沟通的媒介,随时分享当地的美食和景色。
而在第5集结尾,正是分享照片这个普通的举动把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本来在睡袋里隔屏幕聊天的抚子,一个人钻出帐篷穿过漆黑的山路,只是为了拍一张夜景的照片发给凛。
收到照片的凛被这份心意所打动,于是也一路走到山顶拍下照片作为回礼。
身处异地的两人,就这样被一份共同的爱好和心意联结在了一起。
此刻的画面中,抚子和凛仿佛就站在彼此的身边,沐浴着同样的月光。
《摇曳露营》中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大多都是通过这种含蓄内敛地表现方式,深得我心。
而我更中意的,是片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的诠释。
抚子喜欢热闹,于是加入社团和大家一起露营。
凛喜欢独自露营,其他人也没有强迫她参与集体活动,而是在旅途中分享自己照片和见闻给对方,各有各的乐趣。
这才是朋友之间最安心最恰当的距离感啊。
最后,顺手分享几张风景截图给大家。
《摇曳露营》在画面上的精细程度,丝毫不输于真实场景。
尤其喜欢凛坐在躺椅上看书的那一张,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感也不过如此吧。
看完这部新番,又想去露营了呢。
如果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兴趣欢迎关注一个看心情更新的的公众号
最近看了一部温暖治愈的日番——《摇曳露营△》。
是几个高中女孩之间,关于露营的小故事,露营地点也都围绕着“富士山”附近,却非常轻松下饭,给生活重新点燃希望。
一、冬冬日显然不是露营的好时节,树叶枯了、草木黄了,冷风凛冽在脸上,周围尽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然而少女凛却偏偏喜欢在冬日里一个人露营,露营地的人稀少,不会太过喧闹,她可以安安静静欣赏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风景。
因为疫情也好,因为冬日的寒冷也好,你是不是也很久没有出去了?
很久没有漫步在大自然之中,观赏远山、草木、溪流,近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扎起的帐篷,还有小小火炉营造的炊烟,在这样悠然的环境下,不管吃一口泡面还是火锅,都那么难得,也因为难得显得格外好吃。
动画的景物非常写实,捕捉到了自然变幻的细小差别,虽然她眼前的景象只有一座富士山,但它由明到暗、由冷到暖,根据自然的光线不断变化,每一时每一刻看它,都不尽相同。
再加上少女那颗向往露营的心,一种对自然发自心底的热爱就这样扑到你面前。
那颗热爱的心,那摇曳的灯光,那一口热食,点燃了冬日里的温暖。
二、露营露营对于国人来说不是一项流行的户外运动,但从这部日番中可以看出露营在日本已经形成规模,它不是一个单人爱好的活动,有专门的人经营露营场,到了那里要登记,附近还有温泉、提供木柴等设备,相对来说很安全。
除了露营的细节,剧中还有旁白来对露营的设备进行讲解,介绍不同的帐篷怎么用,露营灯、露营锅具等等,这些小知识的传授,一下子让这个看似“无脑”又“无用”的剧好像“有用”了起来。
我们对露营这项活动原本是陌生的,但随着主角等人露营的进行,我们也越来越了解露营,这些讲解也有点像“野外求生”的知识,当我们获取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去户外探险的精神,对脑海里已经掌握的露营知识跃跃欲试。
由“露营小知识”延伸出的还有“做饭小知识”,剧中关于食物做法的讲解也非常细致,再加上“小吃货”抚子遇到美食就拔不动腿、两眼冒星星的夸张表情,不管她在吃什么,我们都觉得“啊,好好吃呀!
”有一集中细致地讲述了“馎饦”的做法,其实我本心里觉得这玩意儿没有中国的食物好吃,但还是专门去网上搜了做法,就因为剧里画的实在是太诱人了!
原本陌生的东西一点点渗透你的心,忍不住让人想要去尝试。
三、游戏2020年初,任天堂的游戏《集合啦!
动物森友会》大火,因为疫情大家都出不去,这款游戏里的时间跟现实时间相吻合,猛男也都躲在游戏里捡树枝、钓鱼、盖房子、卖大头菜,其实是一种无聊之下对时间的消磨。
现实世界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疫情,无法相聚的玩伴,但在游戏里可以找到当下现实世界给不了的东西。
个人觉得《摇曳露营△》有点《集合啦!
动物森友会》的意思,我觉得它很像一款游戏,或者说可以改编成一款游戏。
(后来发现真的有这款游戏《摇曳露营△VIRTUAL CAMP》,游戏预计2020年冬季登陆PSVR、Switch(Labo VR)、Steam、iOS与Android平台,但我没搜到。
)看了游戏的预告,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
我觉得尽量贴合动画就很好,随着难度不断加深的露营地探索,可以解锁各种露营设备,再加上跟玩伴的互动,不断增进情感,要是能像《集合啦!
动物森友会》一样,和现实中的朋友互动,那就更好啦。
最重要的是保持动画里对风景刻画的逼真,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摇曳露营△》第二季也刚刚首播,看完这部准备继续追啦。
它能在这个时候治愈我,还真是因为长久不出门,在寒冷的冬日里遇到这样一部不需要动脑的日番,让我知道了快乐原来很简单。
很喜欢人设。
あfろ笔下的妹子萌得很自然,是那种在现实中有可能也会表现出来的可爱之处,可见是下了功夫和很具观察和设计的才华的。
相比之下,现在有太多作品的人设只是既有属性简单堆砌流水线产品,让人反感。
记得小时候也常常和父母出去露营,光是在大自然中度过一个晚上也是很有趣的事呢。
若是团队里有可以一起玩乐的人就更开心了。
后来父母年纪大了,也就不再去参加强度较大的户外活动了。
能在富士美景下,那就更美好了。
犬妹的关西腔真好听一部世外桃源般的日常番,是宅此前难以接触到的假期露营的世界全篇画风"地味(じみ)",就连风景刻画也是这种朴素,一种符合本篇轻悠悠韵味的风格,更是适合表达日常系感动的绝佳基调正如一些观点所述,剧中的人物性格不同,有着各自的追求,各自的生活方式,或许享受"solo camp",或许更爱集体活动,甚而沉迷归家部无法自拔。
但因为或多或少对露营的爱好,大家有机会走到一起,共享篝火旁的夜晚,这份缘分被绝妙地用十二集体现出来。
牺牲平日闲时打工,购买露营道具,就是为了支持这份小小的爱好,支持这份与他人或于自己的温暖。
"自由",或者说"自己的节奏",是本番中被独特体现的一种感觉剧中bgm,op,ed也很有味道。
笛子和吉他等的民谣风格贯穿全篇,至今无法忘记第一集中月下初见富士时的那种震撼总而言之,这不是一部"这部番真的很好我推荐你去看看"的作品,而是一个"如果你欣赏这部番我会由衷欣慰"的日常
当时出的时候就有安利了,但没去看,因为露营不感兴趣,百合也不感兴趣。
但他们说很好看,而且评分很高,挺治愈,正好最近想找一些日常的番就去了。
啊,抚子好可爱。
啊我死了。
女孩子好可爱。
阿伟死去活来。
这样的友情真好啊,一群人可以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且这部番也不是像以前的,凛喜欢独自露营,到后面也不像其他番一样,凛完全就变成了和大家一起露营,而且独自有独自的好处,和大家一起也有不同风味。
抚子最后也开始了独自露营。
这样感觉就非常好啊,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以为最后凛会爱上和大家一起露营,然后就不会再自己露营了,看了还是我格局小了。
安利,强烈安利,真的很好看,女孩子真可爱。
啊啊啊啊啊抚子真的好可爱!
芳文社你好会!!
近期没到饭点就会和男朋友一起看《摇曳露营》,第一部已经看完了,第二部还在等更新。
每次看完都会发出社畜的感慨:生活原来真的到处充满了治愈之力,以及“好想去露营啊”。
与凛酱的相遇是抚子改变的开始,在那个夜晚,听着噼里啪啦的柴火燃烧声,静静地看着夜晚的富士山,露营的泡面都变得好吃了!
抚子发现,她爱上了露营。
于是转入新学校的抚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只有两个人,连个社团活动室都没有的露营社。
1、2、3、4、5,羁绊,或许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是个轻松的日常向的动画,节奏舒缓,情节轻松,几个高中生的日常温暖而有趣:痴迷露营的少女志摩凛在为金钱而苦恼,用打工支撑爱好;抚子加入的露营社的日常原来只有捡落叶、烧落叶,连个露营帐篷都没有,终于努力凑钱买了一顶便宜的帐篷……在《摇曳露营》中,生活就是生活的模样,少女们用手机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日常;课间悄咪咪的议论;为考试抓耳挠腮的哀嚎。
为了准备社团的第一次露营,各自忙碌,一起感慨户外用品的昂贵而达成了共识——买最便宜的那个,也因为各自有了不同意见而吵吵嚷嚷,但少女们在前往露营地的路上的走走停停,追赶、拍照、吃冰激凌、泡温泉,都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啊。
相遇是改变的开始,因为凛酱,抚子爱上了露营,因为抚子的加入,露营社即将迎来了第一次社团的真正露营,也因为抚子,凛酱发现了,原来,一群人也挺好,而渐渐尝试了圣诞节的集体露营活动。
在《摇曳露营》中,风景和美食永远都是引人注目的。
疫情爆发后,出远门成为了某种需要斟酌的事情,但是躲在被子看女孩们眼中的风景,也算是一种遗憾的弥补呀。
放一波风景照:元旦第一天,晨光微醺下的富士山:
等待一场灿烂的湖上日出:
看一座即将入睡的城市(两个人各自露营,然后把眼前的风景分享给彼此)
聆听海洋
在草原
深夜看的时候,总会想吃东西,于是第二天“吃什么”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有时候居然还有食谱,看了非常想做菜了。
(懒得找图了(灬ꈍ ꈍ灬))
相遇之后我们都不会改变啊这两天看小说《萤火虫小巷》稍微看得有点郁闷,塔莉口口声声的“凯蒂,我们的梦想”,看得我脑袋疼,仿佛友情就是一种被捆绑在一起的同进退。
但在《摇曳露营》中,友谊永远是友谊,而自己永远是自己,互不干扰,互不改变,凛酱虽然会和少女们一起露营,但永远是那个喜欢在冬日一个人独自露营的凛酱,坚持不加入社团,永远不会停止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享受一个人的那种时光。
抚子也永远是闹腾的抚子,和社团里的女孩千明和葵继续寻找新的露营圣地,而另一个少女齐藤,坚持窝在被子里,和宠物睡懒觉。
但这一切永远都不妨碍五个人的友谊,在各自露营的旅途中,她们永远快乐地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故事。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自我和尊重彼此,适当的距离和独立的自我,是羁绊里最重要的存在。
公众号:陆茫和月亮
(9/10)强烈推荐这部《呆唯露营记》……哦不,是《摇曳露营》,不要因为B站没播这片就不想看它,这是一部很出彩的治愈系作品,配乐很有《水星领航员》的感觉,而且还有不少露营科普知识。在日本它的收视率高于《紫罗兰》,在欧美和韩国也杀进前5名。东山大法好,入教保平安。
可可爱爱,几个女孩子很像草莓棉花糖里几个女孩子长大了的样子(一样可可爱爱)。想要抚子这种小型犬w
反感两点:1、号称享受孤独宁静的日漫,却总暗讽独处可悲。配角聒噪,不停尖叫让人烦躁,强迫爱独处的主角社交,就如讲不婚的日剧却催婚,主流说教不结婚、不合群很可怜。2、专供男性意y的全女故事。很多男性向、女性向的同性故事,其实是异X恋者对异性(的同X恋者)的改造消费,作品本质都是泄欲,所以即使剧情无聊依旧很火,我称之吸女(类比吸猫)。除了穿着暴露和同性间猥X,幼态形象、夹嗓子稚嫩发音更是恋僮。非发达锅架男Q多是大男子主义,会因主角不是男性就觉受辱,而日本男Q发展出以女性主角来直接消费女性的模式。所以全女作品有两极评论:一类因男Q而不接受全女,没男主一律差评。另一类却因男Q而不接受有男主,觉得女主是他所有,男主也不能碰,只有少女间搂抱才能让他兴奋。这类常被误认为对女性友好。
像科普一样,讲一讲露营怎么回事,吃的怎么做,介绍一下各处的风景。
2019的倒数第三天,跟王小Y在上海酒店被窝里。
画风情节都有点幼稚,吃,拍照,在野外睡一觉,收拾好行李回家,说治愈也说不上,4星得像葬送的芙丽莲才行呢
每晚睡前补一集,会学到小知识(方向错。
キャップ行きたい!
平淡又美好
A站探路/《轻音少女》的风格、《悠哉日常大王》的节奏,制作上则更接近动画工房,总的来说水平挺高的,此处拉踩一下之前看了倍感浪费时间的《恋爱小行星》/忘了说,在正文里穿插的打趣包袱是一大亮点/再吹一波,美食、科普、服装设计单拎出来都可圈可点。如果说二次元是一片海洋的话,那本番一定是藏在萌豚深海的珍贵宝藏!
我们是需要与人群有交流,但我们也需要恰到好处的疏离与安静。这部剧真正让我意识到:“一个人”也可以看风景,“两个人”一起看也没关系
还行吧
本季黑马(之一),凭借少见的户外题材意外地引发了讨论。但是作画精度非常低,角色演出也很敷衍,感觉像是直接拿分镜当原画的。至于主题,我要看露营的话为啥不去ytb看真人露营呢……肥宅的自我投射也是有点可悲。不知道另外一部关于潜水的咋样?
有钱真好啊,题材不是很喜欢,距离生活有些遥远,看可爱的妹妹享受生活,偏日常系,不是很对胃口
キャンプに行きたい!冬の夜景色本当に素晴らしい。府中まだ行ったことないちょっと残念が免許を取ったら絶対行く!
二刷。这一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齐藤对凛说“你可能很enjoy一个人玩,但大家一起也有另一种快乐哇~”的时候了吧。唔,凛的逐渐改变也是满感慨的耶~但这也是多亏了撫子酱呀~
一月霸权,不接受反驳
太无聊了吧!主角人设非常刻板印象
3q 题材新颖 但我仍然还是喜欢家里蹲,还是穿着半袖待在有暖气的房间上网舒服。
3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