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空气动力及反重力替代传统能源但是四轮车带给人类的速度感及精神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比任何动物都渴求速度上的认同感如果你想热血沸腾,如果你想风驰电掣那你一定不想错过超时空甩尾闷骚的日本人却总能让人热血沸腾为达到目标的那种不顾一切的信念爽!!
公元20XX年,在空气动力面世并推广的背景下,仍有一群人坚持用装着四个轮子的车进行F1比赛(虽然在引擎直接采用火焰喷射器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只是装饰啦╮(╯▽╰)╭),并意外获得了人类和无数谜の生物的喜爱。
(所以片中为什么要说选手笨蛋呢?
这完全是顺应商业赚钱的行为啊/揉脸)忽略以上笔者的吐槽,本届F1超级大奖赛最最最最大的看点居然是"took place in North korea"(片中代号“机器世界”真是恰如其分啊)…………主办方之所以脑子进水把比赛放到军事独裁国家朝鲜举办,自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可惜,虽然朝鲜因为和平协议和自身的国际形象同意了比赛的举行,然而上层对此均取否决的态度。
更让朝方难以容忍的是,比赛场所竟然选择在朝鲜唯一通高速公路的地方——首都和军事重地平壤进行!
为了不让众多军事机密在电视直播中皆现于世人眼底,朝鲜上层决定对F1比赛进行阻扰。
纵然F1仍坚持传统的四轮赛车,朝鲜却不惜以更原始的两轮摩托车进行围观堵截(而且没有火焰喷射器。。。
)而朝鲜的某位军官,一F1赛车的狂热爱好者甚至驾驶摩托车和选手一决雌雄!
一通热闹之后,选手们阴差阳错下意外撞见了一件大杀器——把朝鲜的秘密武器“暴力宝宝”给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所有人包括主持人都震精了!
这时,比赛主办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比赛继续进行!
而朝鲜及时销毁了秘密武器,宣称从未出现过,于是皆大欢喜。
最终,本作的主人公,候补选手JP仗着主角光环,一路横冲直撞,最后冲破重重阻碍,在预料之中成功夺冠并抱得美人归。
当女主角朱唇亲启的时候,我的脑子就越过了危险的红线了。
再看一眼男主角,这不是space丹迪嘛。
为了跟上节奏,我立马把我高达200的智商揉成一团废纸。
手绘的狂欢就是最棒的狂欢。
画面的冲击能够直达大脑根部,当机一片,只见你双眼苍茫无神,甩着鼻涕眼泪还挂着一丝口水,嘴张着像大猩猩一般嗷嗷直叫:真是太爽了等你重启大脑后,你哪里还会记得这头重脚轻配角无用毫无悬念的故事。
画面的冲击波还回荡在脑海里,就像那曾经无数次挥动右手后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啊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剧情?
故事?
无需剧情,只要高潮。
关于画质画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的确强。
在意的就只有一点,女主的“cherry boy hunter”在我看来并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玩笑,男主实实在在就是一个“cherry boy”这就是一个hunt掉的例子。
另外,在餐厅中女主说了她是在等人,然后火车头出现的时候她打了个招呼,这并不是她和火车头有什么交集的直接证据,但是我想这也是编剧的一点小心思,旨在留白。
“在遥远的未来,汽车已经舍去轮子腾空的时代,却有这么一群人秉持着快要失落的精神奔驰着,这就是这群笨蛋的故事。
”电影开头的这段话现在看简直就是这部电影自身的真实写照。
2009年《阿凡达》上映,宣告了CG动画时代的到来,但是同一年,一部耗时7年的手绘动画同样上映了。
《REDLINE》这部动画从内容上来说很简单,一个男人从小喜欢赛车,长大成功站在了塞车届的顶点。
内容很商业化,但是这部动画最值得看的就是整个动画的画面,极其华丽!
粗野的画风,厚重的笔画,流畅的分镜,暴力的美漫风格,完全可以放弃内容,全当手绘艺术品看了。
现在的动画已经几乎没有手绘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考虑成本,快速成型的CG动画更有性价比,但是遗憾的是,快餐式的流水线作品也多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这部动画现在看,算是一群傻瓜赋予手绘动画最后的浪漫吧。
(17年旧文)《红线》8.0①坐二望一,上得台前欲与美帝较个高低,军政而言自然是苏联,而文化这一块,我觉得是日本。
当然苏联的艺术文化发展绝对顶尖,那些大文豪、音乐家、画家,哪个不是名垂青史?
可就像历史书上总调侃的那个“瘸腿巨人”的比喻,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远超轻工业,文化领域其实也是,殿堂级别的巨擘接踵比肩,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摆满了展馆,下里巴人的流行文化却始终装不进计划经济的大齿轮。
年轻人总不能闷在迪斯科舞厅随着《天鹅湖》动次打次吧?
而日本,无论是爵士还是迪斯科,都向美帝爸爸学得有模有样。
《芝加哥》里面的大长腿,《松子》里面风俗店的描绘,那些渊源自黄金时代的纸醉金迷、歌舞笙箫,对女性的物化、消费,这世上我只看到美国和日本做到过极致。
电影里面有对双胞胎偶像艺人的参赛组合,她们的赛车像是变形金刚一样会汽车人变身,决赛的时候变成粉红钢铁美人的样子与军队搏斗,几个动作都是女人挑逗男人的招式。
顺便还借着比赛发布单曲《他的换挡响当当》,满满的色气和挑逗。
我一般喜欢开着电影原声写影评,但这首歌可实在不行。
②反重力引擎的时代,交通工具早就摆脱了轮毂,依然有这么一群人执意进行着赛车竞技,连字幕都要称其为“愚者”。
CG动画的时代,依然有这么一群人坚持手绘,那是《辉夜姬物语》里面的花鸟虫鱼,是《王立宇宙军》里面雪尘般缓缓散落太空的火箭残骸,是《红线》里面华丽的纸醉金迷与速度激情。
落笔提笔,他们想必也是自嘲“愚者”的吧?
③如此科幻的极限赛车确实也只能由动画来完成。
随着速度的突破再突破,镜头下的一切都被拉伸,主角的肌肉抽搐、眼眦撕裂、鼻血四溅,只这一份手绘描摹下的极致速度感,天上地下没有见过更好的了。
④是很纯粹的动画,中二、热血、无脑、简陋。
其实隐约勾勒了一个庞大如星战的世界观,人形异族、半机械智慧生命、魔法国度的公主、哥斯拉级别的生化武器、地下反抗军,哪一条都能切进主线继而极大地丰富剧情,然而偏偏不。
开场预选赛十多分钟飙车戏,然后过渡,各种零碎的回忆片段,近乎敷衍地对情节修修补补,然后马上开始决赛,几十分钟飙车,掺杂着各色武器的登场、爆炸、格斗,冲线之后整个故事立即结束。
果然是一群 “愚者”。
⑤其实有个幕后黑手功能的角色,但是从头到尾花了10秒就被其他配角解决掉了。
⑥最后立功的竟然是发型,飞机头冲线,真是直男式的无厘头。
⑦所以这比赛真的是用来牵红线的。
看之前以为是满屏肌肉棒子、引擎轰鸣的纯爷们片,结果还是吃了满嘴狗粮。
20171221
难得可贵,向手绘致敬!
夸酷的人设热血暴走,百态不一的人物性格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次强烈的商业化视觉体验。
快餐化剧情差强人意,世界观,故事背景,人物关系,背后的故事等等,还没来得及交代清楚,匆匆而过,有时候只觉乱糟糟不知所云,来不及思考,弄不明白之际,下一波感官冲击已经把你包围。
爽快过瘾有余,深度刻画不足,若是长篇展开,加强深意我想它会是一部杰作,但考虑到手绘工作量以及带劲的市场环境和竞速题材,以上缺憾还是可以接受的。
开场黄线比赛的片段是精华(这段是纯正赛车的彪悍,后半程红线赛事战争军队乱入就多少有些扯了),人物百态群像让人想深入探究,恶俗的TV快报介绍着各色来路的的赛车手让人爱不释手,完全机械化的铁仁机车头奉行“别人是:我和我的赛车。
自己本身就是赛车”的价值观念,来自魔法星球没品却够味的BOIBOI与BOSBOS组成的super-Boins姐妹花,有操守没道德的处刑人,赏金猎人组合,接受采访沉默中爆粗口的三木与轰木组合,与女警员闹绯闻爆裂的恶毒警长,喜好纯粹赛车感受而拒绝使用车载武器的甜美JP,执着美丽的索诺西,亦正亦邪却难以割舍的机械师,废品厂的蜘蛛人老爹,红线比赛星球上的卖票员,NB的魔法公主标记“红线”用运输船龙骨铺设轨道的设定太霸气啦,说的都是废话的赛程转播员,萌宝的生化武器,影片黄线赛后中间一段一家人餐桌前评赛事的超萌片段插入真是神来之笔,影片中间插入了不少JP成长岁月的闪回片段,其中反叛童年向往的高帅富开豪车,同时亲吻两个美女的桥段让人难以忘怀,索诺西幼年参赛不屈不挠的执念:“总有真么一天,我要参加红线比赛,我每天不断的努力、努力,不能像现在这样浪费时间,浪费不起”,她的言行不知道会让多少世间只会夸夸其谈,却始终没有行动的“看客”,生活的业余爱好者们汗颜,“为什么你们不能别只是站在那看热闹,来这和我们剩下的人一起奔驰?
”,我想,被感染的不只是当时的JP,我的内心同样在颤抖,心境难以平复,人,总该追求些什么,拼搏一把,光干看有什么用,生命要动起来啊,有信仰的人真好!
反重力引擎当道,但有轮车、沸腾燃料引擎的轰鸣带给人的速度感及脉动精神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比任何动物都渴求速度上的认同感,像风一样快,不,要比光还要快。
速度与激情,人类的内燃机,人人心中都有条迷人的红线,你看见她了吗?
虽然随着成长,过度的沉思大大磨损了我的想象力,但是看完这片,我发现我的内心还是被浪漫所触动。
准确来说,这片子表达的是成年男人的浪漫…不过,这种浪漫建立于深刻的现实逻辑之上,没有浮空。
类似的还有很喜欢的游戏《outer wilds》,还有《堂吉诃德》——不过这本之前看不下去。
从形式来说,这个片子融合很多元素,速度,机械,爆炸,电子乐……在作画方面也是极致了。
整体来说,观者可收获全方位感官体验,我对汽车一类虽了解不多,但光从形式上还是能有所体验澎湃的激情,最终也和角色们一起忘却思考,陷入失智的快乐……还get放松大脑新方法(不是)。
至于为什么说是立足现实的浪漫呢?
这就要从剧情说起。
红线比赛有相当现实的立足点。
整个片子围绕着比赛展开,它不仅展现了车手这一方,还展现了比赛相关的各方利益的博弈。
对比赛的主办方来说,这场比赛本质是军事行动。
他们想通过比赛潜入机械帝国,刺探他们的军事机密,这个国家混合了美国霸权风格和纳粹特色,是某种映射。
又因为主办方打算将比赛办在机械帝国的难民区,而机械帝国为了维护主权和秘密(生物武器),就想用武器打击赛车手,所以这对于机械帝国的人来说,是一场捍卫主权和安全的行动。
他们的打击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比赛的刺激程度。
甚至一些机械帝国参赛选手本来要去抓人的,后面也全心投入比赛了。
除此之外,对于给车手投注的许多观众,还有幕后的老板来说,这场比赛是一笔巨大的生意,意味着欲望和利润。
而车手呢?
对于车手来说,只是单纯地想要赢得比赛,他们享受比赛带来的激情。
不过车手本身也背负着他人的利益。
且不说为他们投注的人,男主jp和机车老爹和弗罗比斯就是命运(利益)共同体,老爹修车,弗罗比斯设计,男主曾帮弗顶罪入狱,赢得比赛算是帮他还钱(有些忘记了大致如此),他能否赢得比赛也牵扯到那些老板的利益。
总之,jp是背负着别人的利益去比赛的,并不单纯只有想赢的冲动和对比赛的热爱。
女主索诺西也许更单纯一些,只是想去实现梦想。
说到索诺西就要说到她和jp的关系。
我觉得这个角色其实更多是jp内心渴望的具象化,一个符号,而非一个真正的人,也因此她不立足于任何现实利益,和jp也没有任何共同利益,这一点上她几乎是悬空于现实,只是作为他梦想的一部分而存在。
她漂亮性感,一心执着赛车,对男人丝毫不感兴趣,渴望在红线上夺冠,见到jp后轻易就爱上他,最后坐进他的车里,被他拥抱着一起冲向终点,她不仅在物质上(给了一个助力汽车的道具),还在精神上("我和我的女神在一起")给了jp夺冠的动力。
应该说她是jp梦想的一部分,是jp内心渴望的具象化——对赛车的激情和性欲完美融合的理想。
但一个真实的、变化的、复杂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某人的梦想的。
坐拥索诺西驱车夺冠,就是一种高度自我实现的浪漫,我更愿称之为"男人的浪漫",这和故事里其实没有女性的位置,所有的女性角色包括索诺西都带着男性凝视的色彩。
男主童年时似乎是被人欺负的,有天看到大佬坐拥香车美人的光鲜画面,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震撼,加上看到幼年的索诺西执着于梦想,练习赛车的样子,他也受到震撼,于是走上赛车之路,这唤醒了他内在的激情。
毫无疑问这条路并不是纯粹追逐梦想和激情,男主同时背负着许多现实的利益,但赛车又给予了他某种超越庸碌现实的激情,那种燃尽生命也不足惜的痛快,以至于到最后,他全心沉浸于比赛本身,冲向终点,心无旁骛。
和比赛有关那些利益牵扯他都不去在乎了。
看完这部电影再看片尾曲《redline day》的歌词,似乎又了解一层深意:"Right before the sunrise, one thing is on my mind,在那朝霞来临之前,有一件事在我脑中挥之不去,Need to take the stress and throw it all away,把那周遭俗事丢到一旁,Feelings to discover, knowing undercover,感受着想去发现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谎言,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to me,这些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You are the flower I'm the rain,你是花儿,我是雨露,Without you life is not the same,失去了你,人生不再,"那种心无旁骛去追逐的状态,其实是最好的吧。
这也是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尽管牵涉这么多东西,但是车手始终保持他自己的意志,车手只是想比赛,想赢,热爱比赛本身。
正如一开始jp说,解说员怎么知道我怎么想呢。
还有最后那个敌方车手最后为了比赛的激情而拒绝执行军事命令。
他们知道但不在乎那些利益,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追逐内心的热情。
另外jp这个角色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吧,就是开头说的愚者的精神。
jp被称为"善良的男人",因为他坚持不在比赛途中用武器攻击对手,尽管这种做法是很多车手的共识。
他足够强,所以能够在这种比赛环境中生存下来,且赢得比赛。
但是片子里面对这种行为也发出疑问:在变化的时代,坚持原则的人反而容易被淘汰(莫名想到JOJO里的大乔)。
这其实很真实,不是说现实一定如此,但现实里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
但jp还是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所谓在那个时代"失落的精神",并且以他的方式取得了胜利,这也是一种浪漫吧。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redline day》最后的歌词"It's a redline day, everyone can play,就在今天,大家都乐在其中,Everybody say, it's a redline day,大家一起欢呼,就在今天!
"特别对应了电影末尾,jp夺冠时,全场欢呼的画面,jp和索诺西,那些投注的观众,幕后老板,成功获得军事机密的红线主办方……很有趣,都是欢呼,背后的原因却各不相同,至少在这一刻,大家都因为满足了各自的愿望而一齐欢乐。
駄作看完后唯一脑海中出现的字眼这个字眼和花费7年和10万张原画毫不符合这个字眼和石井克人与MAD HOUSE应该毫无关系精致的画面和优秀音乐很好地表现出了极其酷的赛车场景和极其炫丽的速度感虽然我不太喜欢体现加速而使用画面拉伸的手法但是这个故事在讲什么一个从小觉得香车美女才够牛逼哄哄的少年仔在找到了自己的女神后奋发图强最后赢了比赛并抱得美人归的故事其实故事不怕老套就怕讲得老套本以为在介绍REDLINE选手群的时候可以剪切很时髦的蒙太奇结果镜头中规中矩得就像小学生范文于是这个毫无崭新叙事手法的老套电影让我第一次在看电影中睡着了好在最后几分钟中醒过来了在男女主角最后拥吻中出现一个心形和END字样和坐在前排的老太太同时扑哧笑出了声。
三人的主役全部启用役者可能台词量还不如一个配角木村永远是木村演什么都是木村连配音都能这么木村(只有世界观强大如豪尔的移动城,才框在角色里浅野表现平平意外发现他声线有点像中井和哉唯一要惊叹是苍井优一开口就是ソノシー的感觉完全不亚于专业声优的表现在这部讲究体感的动画中丝毫没感到有什么快感的原因也许是一之桥会馆的屏太小了吧还好只是试写会,如果自己掏钱去看的话一定会悔到肠子都青了除非有偷录苍井优的声音回去
这部时长1小时40分钟的影片我会告诉你我看了将近3个小时么?
剧情上我就不评论了,虽说是科幻的题材外加励志和热血以及主角张扬不羁的个性、团队间忠实的友谊还有让人艳羡的爱情际遇,剧情设计上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也好,信任伙伴团队也罢,怎么看都是一个套路化的科幻竞速片。
但如果只纠结这一点那就完全背离这部片的目的了,我们制作了7年、画了10万张原稿纸难道只是让你来说“剧情?。。
嗯。。
还蛮励志的”吗?
我丝毫不介意发行商在宣传片中用上面几个数字做噱头,因为我能感受到的只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诚意——是的,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一部真正纯粹的动画片。
谈及动画,还原到它字面上、最纯粹的含义,也许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童年的你在笔记本每一页的边角画上连续动作的小人,翻动书本就能看到“它们”动了起来,于是你感到自己是一个造物主,或许你既没有购置一台DV的财力,也没有让同学们按照你的剧本排演的号召力,但这都没有关系,只需仰赖手中的笔和纸还有自信满满的想象力,你就能创造世界!
这就是动画的力量,从它最为原始的定义出发,再看看《红线》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那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部动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铺面而来的手绘感,画面中色调分明,给人一种古旧赛璐璐时代的观感,但在光影细节的处理上也极为用心,该加高光的地方毫不含糊,尤其是通过镜头角度拉伸展现金属机械运动状态时,表面光泽的变化也演绎的一丝不苟,还有那些充满朋克感觉的赛车,在极速飞驰中各个部件都运转,随着赛车因为飞跃、急转产生动画式的形变时,周身部件也随着改变形态,就像扭曲的轮胎、躁动的引擎活塞——个人以为对这种机体之间协同变化的表现是作画中最为困难的,想想这几秒钟的炫目变化是用多少张原画组成的,相信你也会震撼的。
最让我叹服的是画面中体现的协同感。
在再精美的剧场动画中,大部分的镜头还是使用静态的背景,通过主要角色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不会去注意背景细节,这就会带给观众画面的层次感,而《红线》所带给我的感觉与之相反,在表现主要人物的动作之外,细节也不放过,简单地讲就是:背景也跟着动起来了!
可以说在这部影片里是不存在什么“背景”的,我就是用描绘着你所看到的这个画面的一张张原画来构成动画的!
所以我会经常地倒回去把刚才那个镜头重新看一遍:主角们在对话的时候,后面的那几个人在干什么?
赌客们忙着下注的时候,那几个票贩是不是因为吃热包子太着急而烫到了嘴?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花了3个小时看完这个电影了吧?
辞藻缺乏的我不知该怎么表达自己看到这种动画时的感动,向它致敬吧,因为那代表着最纯粹的动画精神!
开始很燃,中间一度令人困倦,尾段稍拉回点兴趣
哈哈还挺爽的!
开头和结尾的赛车追逐战比较带感,中期有一段没啥意思。看作画、音乐和氛围的片,其他的就没什么突出点了
好爽快的电影
说话不好听
赛车。一般。所谓的作画之类的GET不来。
导演是黑客帝国动画版里面《世界纪录》那位,风格倒还是那样,但是相对短片,他的长片有点罗嗦,节奏也不大好,也算有恶趣味的家伙,不过他的恶趣味我不喜欢,这就没辙了
所看过最刺激,最有想象力的赛车片,没有之一
终于能看了啊,MADHOUSE还是很给力的
看久了想吐
硬朗的画风,有趣的角色,最后的无底线大赛车热血爆棚,尽管种种怪鸡,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纯情励志的故事。
不太看的懂了...
第一个感觉是动画版星战前传。剧情太狗屎了,可以倒着看。
剧情够无聊的,但看着还算刺激,请参照武士阿飞!
不是赛车比赛吗?为什么一直耍朋友?有事吗?
YES!
人设独特,画风犀利,剧情略狗血但紧凑~
这不比博人传燃吗?最后还抱得美人归
[3+]时刻强调着动画作为的载体的重要性,视觉上几乎是能得到满格的满足,但是局限性也就在这里,过渡重视画面导致完全没有足够的精力分给剧本。架构的世界观也只是草草了事,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在这种末世感很强的故事里强调「赛车」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像是在《狂暴之路》里比比谁更会磨豆腐。
什么时候马克的- - ost不错/我是木村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