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雕塑家可以超越旧石器时代的雕刻家们。
他喜欢称他自己为现代的原始人,在洞穴里那些幽亮的图案中,他找寻着,思考着,艺术天性的一切创造性本源。
这里曾经一定是一个渔村你几乎可以听见那时的喧嚣,两面环海,布局紧凑,即使是在这里,居民也要学习定居生活需要的技能,例如你邻里相处之道。
让我们活下去,让年年丰收。
人和动物的区别,人喝多少酒会变成野兽。
心有期盼,连沉重的柴枝似乎也轻盈了起来,她都会了我,穷人的隐忍与坚持,毕竟她除了坚忍,别无选择。
将一群富二代、官二代描绘成:我们是自由的,但我们也坚强有序。
当一种文明初次遇见另一种文明时,总是伴随着冲突的危险。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书写系统,并有一套成熟的周期历法,他们复杂的信仰需要献祭大量的殉葬者,以上抚诸神,下安黎民,确保繁衍。
缺憾与无常。
威尼斯,这座飘荡在闪耀湖水上的城市,因与东方的交流频繁而越来越富有,先是从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炫目的马赛克,掠夺和复制来的彩色丝绸,然后从伊斯兰世界引进欧洲的是羊毛毯、珠宝和珍贵颜料。
绘画与实体的关系,想要实体,先从绘画开始。
绘画的神灵头部会自带光环,可以理解为意识的觉醒。
伟大的画家是在记录真实。
被纳粹用来镶嵌于纳粹集中营的入口,“劳动带来自由”。
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到底是浮华于表,仅供富人投资的玩物,还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映照出人性的勃勃光华。
01消失文明(克里特迈锡尼)西班牙埃及米诺斯迈锡尼佩特拉三星堆玛雅02雕塑(古希腊罗马)奥尔梅克门农闺秀雕像阿泰米多乌斯木乃伊画像兵马俑拉美西斯二世北方天使视界线帕加马祭坛希腊坛男女画像帕特农神庙健陀罗温克尔曼阿波罗奥尔梅克美第奇维纳斯像帝国化全球化03风景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巨石半圆山的容姿李成《晴峦萧寺图》乔仲常17世纪波斯地毯达尔埃莱·巴尔巴罗别墅文艺复兴欢乐宫Andrea Palladio威尼斯画派委罗内塞德国《风景与伐木工》Pieter Bruegel荷兰Ruisdael英国John ConstableJ.M.W.Turner美国Thomas Cole哈德逊河画派04基督教狮身人雕像乌尔王军旗英国西尔布利山巨石阵埃及金字塔雅典卫城吴哥窟印度教佛教阿旃陀石窟《本生经》意大利加文那San Vitale church土耳其Sancaklar Mosque伊斯兰书法蓝色清真寺英国博得利图书馆肯尼科特《圣经》《格拉纳达的投降》天主教:埃尔·格列柯卡拉瓦乔委拉斯开兹墨西哥鬼节《新西班牙诸物志》圣母玛利亚崇拜《玛卡雷纳的希望圣母像》最后的晚餐印度威力清真寺英国伊利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05文艺复兴米开朗琪罗米玛·希兰苏莱曼清真寺圣彼得大教堂Donato BramanteBenvenuto Cellini《盐具》佛罗伦萨多纳泰罗《朱迪斯与赫洛夫尼斯》《珀修斯与美杜莎》阿克巴大帝拉合尔城市卡拉瓦乔简特内斯基Velazquez伦勃朗泰姬陵Itimid Ud Daula帝国主义殖民主义16世纪东方装饰艺术06大航海后的全球化17世纪贝宁青铜器伊费蒙特祖玛送给科尔特斯羽蛇神像《佛罗伦丁法典》埃尔·格列柯日本南蛮屏风圆山应举扬·维梅尔约翰·佐法尼威廉·Fraser07颜色全球化18世纪亚眠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圣扎卡利亚教堂乔治亚·贝里尼提香提埃坡罗戈雅浮世绘葛饰北斋德加莫奈马蒂斯马克·罗斯科伊芙·克莱因08工业化文明思索19世纪约瑟夫·莱特德拉克洛瓦托马斯·科尔穿越平民的移民者乔治·凯瑟琳戈特夫里德·林道相机印象派《包厢》莫奈高更0920世纪蒙特里安安塞尔姆·基弗卡拉·沃克艾尔·安纳祖米歇·Rovner
1.文明不只是艺术与宗教。
虽然艺术是文明的最好见证与载体,然而艺术并不能承载一切的文明形式。
一部关于文明的纪录片讲成了艺术与宗教的宣传大片。
2.我们承认世界文明多源丰富,比中华文明强大的深邃的文明也不胜枚举。
但讲成了世界文明只有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就不大好了,而且中华文明成了其他文明中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文明。
这也证实,像BBC这样的西方媒体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确实有偏见。
3.日本和荷兰、印度确有相当的本事发扬其本国的文化。
小小的东西就能够吸引BBC的注意。
而中国有着悠久文明,日本借鉴中国的部分数不胜数,一种文明成果在日本发扬光大甚至超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所谓的文化窃取,咱也不能只强调窃取,而也得相信人家确实有能力将这个窃取很完美地进行移植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最终进行输出,让世界相信这就是日本文明。
然而说到底,哪有什么窃取,一切的文明属于全人类,一切文明都互相影响互相借鉴。
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背后的关于文化保护与文化宣传方面的不足与差距,更好地保护本国文化并进行文化宣传,让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更具影响力。
OK,这部片子就是让我们知道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也可能只是中国范围内的一种文化自视。
其实在世界上中华文明不过是其中的一支,而且不是太起眼。
毕竟,我们要知道,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只是其中之一;而所谓“四大”,也只是人们的自封,其实际上牛逼的文明成果不只有四个,如天空星辰,各自生辉。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自鄙,中文文明还依旧雄立于世界文明之上。
认清定位之后的文化自信,应该更多一份从容,这本身也是一个加分项。
让我透彻的了解到中国文化与历史,也知道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与他的作品。
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了“文明精神”,给海内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精神,我们应该将这只能给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文明可以拉近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朋友。
有许多奇形各异的雕像引入我的眼帘,让我印象深刻,每个雕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与故事背景。
① 创世的第二个瞬间(Second Moment Creation)非洲的创造力、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洞穴艺术/毕加索公牛、克里特岛: 米诺斯文明(城市规划)克里特文明、佩特拉古城(约旦国际大都会)并入罗马、四川三星堆(青铜器巨目大耳):与黄河平行发展文明、中美洲玛雅( 剧场、文字)
毕加索/公牛②自视如何(How do we look?)中美洲墨西哥奥尔梅克制作人偶(摔跤手)、埃及门农巨像、埃及古罗马统治时期棺画、兵马俑1.8米不同性格代替活人陪葬、古希腊完美人体之美(雕像、绘画)民主社会、男同性行为、古罗马(复制/政治宣传)影响欧洲文艺复兴、丝绸之路影响佛陀、西方审美影响全球③画卷天堂(Picturing Paradise)木心、宋李成—水墨山水画,手卷电影式体验(时间空间)、元王蒙《青卞隐居图》—作品动荡焦虑感、伊斯兰地毯(花卉、植物、天空)图案、自我表达方式、巴尔巴罗别墅(人与神,现实与梦幻)柏林墙(公共空间活画布)④信仰之眼(The eye of faith)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宗教画、圣母雕像、伊斯兰教清真寺用文字书法替代活物图、雅典铂特农神庙( 供奉过典娜,改为基督教堂,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又变为清真寺 )⑤ 艺术的胜利(The Triumph if art)穹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竞赛” )、米开朗基罗大卫、切利尼青铜美杜莎、印度莫卧儿帝国莫卧儿艺术、十七世纪卡拉瓦乔、错觉主义绘画,君主失去画面主导、伦勃朗《出巡》活力与秩序、
拉合尔堡壁画
宫娥⑥初次邂逅(First contact)全球化交流、非洲贝宁艺术、十六世纪葡萄牙里斯本(世界中心)、传教士、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节日(万灵节)形式保留、活人血祭、不敢征服日本,南蛮屏风、闭关锁国期间佛教禅宗、圆山应举《冰图屏风》缺憾与无常、荷兰艺术市场、玛利亚昆虫图、欧洲主导的全球化时代
阿兹特克
《冰图屏风》圆山应举
《冰图屏风》圆山应举⑦光辉(Radiance)中世纪天主教教堂、哥特风、提香、提埃波罗——天顶画《行星和大陆的预言》专注自己的事情、古印度侯丽节(春天色彩颜料云雾)、《绝对的三种形式》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日本浮世绘影响莫奈、梵高
提埃波罗/行星和大陆的预言
印度侯丽节
布拉奇/绝对的三个方面⑧多样的文明 进步的执念(The cult of progress)19世纪、科学成了新宗教、美国驱逐印第安、毛利艺术——文身、摄像、印象派、画作对异化的反映、高更逃离现代、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维拉斯奎兹《宫女》
印第安人像
毛利人像
爱德华·马奈/女神游乐园的吧台⑨文明之火 生生不息(The Vital Spark)纳粹集中营儿童绘画、 抽象主义 ( 点、线、面 )表现主义。
蔡国强爆炸艺术《天堂组合》
纳粹集中营儿童绘画
抽象主义
表现主义
艾未未/法道
如文字样的小人投影
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很丰富,还是需要及时记录一下,但我记不住陌生的遗迹和艺术品的名称,所以只记录有印象有感触的那些部分。
第一集:改变世界的第二个瞬间,原来毕加索的公牛画作真的和洞穴里的公牛遗作有关,第一次了解到我国四川地区有三星堆文明,这雕塑的大眼睛大耳朵真的很威严,看到玛雅文明的后人宣称要重建自己的文明还是挺震撼的。
第二集:如何自视?
这一集的重点在于挖掘人类如此热衷于刻画人类塑像的心理机制。
不得不说,看到秦始皇兵马俑真的很感动,那种肃穆庄严的感觉真的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毕竟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比较了解,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有一定知识背景。
可以预见,以后去参观兵马俑的时候,与历史遗址只有几步之遥,我一定会流泪的。
但讲真,由于我对西方艺术和历史了解不太多,看外国的艺术品就不太有感觉,前两集讲到有关中国的部分都是让我很震撼的。
古罗马时期跟随皇帝参观门农像的的侍女好有意思,竟然激动地在雕塑上写下诗篇。
还不错,值得一看,不过还是西方的比较多,尤其是每一集选取的现代艺术部分还是没有独立于西方主流艺术发展的体系,不是继承就是反思,最多吸收点别的文明的古代艺术,但还是离不了这整个体系。
其他艺术体系基本上选取的还是古代成果,流传下来的例如伊斯兰挂毯等等基本上还是表现的当代继承,没有体现这些艺术的现代创造性发展。
片尾的现代艺术基本上还是欧美人的戏份,西方影响下的成果。
这也是西方主流艺术一家独大占领话语权的结果啊。
不过也有点反思了至少,片子里至少也提到这个问题了,不过文明这个名字实在撑不起来,主要还是艺术了。
最让我奇怪的就是在讲人像那一集居然没有印度教——佛教这一个体系的人像体现,除了提了一嘴犍陀罗艺术受到古希腊影响之外一点都没呀。
这个体系影响区域这么大,历史这么久,居然没有展示?!
过于离谱了。
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到最后美国的林肯像都作为这个体系的近代成果拉出来展示了,还是这个体系老调重弹看腻了!
建议bbc拍一个划掉欧美地区的艺术纪录片,古希腊雕像+油画+基督教艺术的内容早就看腻了!
一遍一遍拍纪录片不腻不烦吗?
我一个中国人都看腻了欧美观众居然没有看烦吗?
第一集创世纪的第二个瞬间。
认知革命,人类开始创造艺术,乐器,雕塑,绘画,城市。
整个就是全世界到处切换啊,中间又见到了帕特拉古城,崛起是因为位置重要,垄断香料贸易。
衰落是因为归入罗马,别的城市成为线路必经之地,这就是帕尔米拉,就是开头文物被破坏,馆长被处死的那个地方。
最后给玛雅文化更多的篇幅,四十多个城堡相互征战,为了竞争,互相之间修建更高更好的金字塔,牺牲更多的人,最后天灾水土流失加上社会动乱,玛雅灭亡。
非常羡慕主持人真全球各地现场参观啊,这个只有大型制作组才有这财力,继续看。
第二集如何自视。
各种人像。
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的各种小人像,这个后面还会讲到被视为最高成就高价购得的摔跤手可能是假冒的。
古希腊纯真的少女,手握花蕾面带神秘微笑。
中国兵马俑,作为活人的替代品殉葬,埋入地下没有多久就遭到起义军的破坏。
大工厂流水线的产物,最后一步雕琢让每个人都有不同。
这段用的是美丽中国的配乐,好亲切。
埃及拉美西斯二世,这人超级自恋,自己给自己搞个人崇拜,把前面法老的雕像也换成自己的名字。
希腊那种红黑的酒杯,专用于仅有男性的宴会,嗯,促进男性之间的友谊。
对女性的描绘就是多生孩子多纺羊毛。
罗马的阿波罗雕像,这个看着很像大卫。
休息的拳击手,美丽和野蛮可以在同一人身上完美体现,这个在当年是失败品。
第三集风景画。
中国李成的山水画,还有乔仲常画的关于苏轼的,画面中苏轼一手提鱼一手提酒,收藏者说这人多才多艺,还是个厨师,发明了好多菜,感觉收藏家可能是饿了。
巴基斯坦的流水花园,天堂就是有水的地方,斑斓地毯,画面里面出现的编织工都是男性。
意大利Barbano别墅,委托人建造者绘画家都是当时的名人,充满玩乐气氛,太会玩了。
又见到了勃鲁盖尔德画,话说还是这么电视上看画好,局部非常清晰,现场看也没这待遇。
荷兰的风车,上帝创造了地球,荷兰人创造了荷兰,想去看看。
地球的一张蓝色弹珠的照片拍摄于1972年,后来还有一张叫pale blue dot. 第四集神的艺术。
Art is the way to wake up the soul,即使语言不通,艺术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感受。
lionman的那个作品,竟然需要几百个小时的工作量。
吴哥窟每年两次竟然有这么多人来到现场看完美的瞬间,这里是印度教的神殿。
印度ajanta的神庙,如今应该是已经废弃了,拿着蜡烛走向内部画像像活过来一样,没有顺序,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探索自己找答案。
那个特别的现代清真寺,真是太强了,用的是默罕默德获得启示的山洞的意向。
蓝色清真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完全想不到修建于帝国即将崩塌的前夕,其实很可能就是依然要向人民和对手显示,你看我还很牛还可以继续,结果花钱太多说完倒闭。
花体是真好看啊,好费工夫。
西班牙征服了墨西哥,把当地的宗教形象用基督教去替代,巧了两边都认为流血会维护世界平衡,最受欢迎的是圣母。
说到圣母,西班牙本国macarena圣母一年一度的复活真是壮观啊,在现场好多泪流满面的。
说到人像崇拜,没有比印度更广泛的,但奇特的是,完全没有造成困扰,各路神仙和平共处,各司其职,日本也是。
伊斯兰向印度扩张的时候,拆了印度教的很多神庙,毁坏砖上面的画像或者倒过来使用,建立了高达72米的清真寺。
清教徒也同样毁坏过基督教的圣像,到底崇拜的是神性还是形象和物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偏,到什么程度又需要纠正呢。
第五集艺术的胜利。
东方西方走了不同的路,西方更注重个体的表达,东方不需要复兴,因为从来没有断过。
真没想到当年索菲亚清真寺和圣彼得大教堂竟然施竞争关系,基本同时,又都是两大宗教的重点建筑。
米开朗基罗举办感谢工人的宴会,在那个时代非常特殊了。
切利尼的黄金盐盒,书上读到过还被偷过。
美第奇家族还挺记仇,卷土重来以后定做了美杜莎被砍头的雕像,制作过程惊心动魄,效果动人心魄,还让美杜莎盯着大卫的方向,非常想超越偶像。
莫卧尔帝国的阿克巴皇帝,养了一百多位画家,不管什么画自己都是最伟大的那个,嗯,一般都有这个想法。
卡拉瓦乔把圣母拉进了平常人的生活。
那位经历坎坷的女画家,在英国大胆表达了女人也要表达,不要堵住我的嘴。
宫女这个画,前面看书竟然没看懂啊,我记得这画好像委托人不太满意,以及伦勃朗的夜巡,委托人们也不满意,都给了钱,为啥把我画的这么靠后。
现在看来,当年都是极为大胆的形式。
泰姬陵出场,不过要介绍的是比它早十年的另外一座陵墓,是当时的皇后为自己的父亲设计,内部装饰色彩明艳,花朵遍布,确实漂亮。
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慢动作特写,话说为啥有些画面边缘是糊的,难道是打码,也不像,都是风景不需要打码,可能还是他们觉得好看吧。
第六集初次邂逅。
说的是东方和西方,日本和印度在与西方的交流中产生的艺术。
奇怪,上一集和这一集都没有中国,难道是咱们同一时期没有交流吧。
贝宁的青铜器制造,早期就很发达,如今依然存在,统治者已经是第39代了。
葡萄牙的里斯本是当时的大都市。
日本和葡萄牙的交流,各种其它地区的物产,动物,丝绸,世界各地的人,包括传教士,这引起了日本的恐慌,幕府开始闭关,用宗教茶道教育武士阶层,只留下和荷兰的沟通,因为这家比较听话。
南蛮屏风,荷兰玻璃,都是那个时代的交流印证。
混沌武士里面女主的父亲就是被驱逐的传教士,这片音乐故事都相当赞。
荷兰阿姆斯特坦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自由没有审查还钱多,笛卡尔很喜欢,还有一位女插画家在这里出版了插画,而且还在52岁没有男性监护人陪伴的情况下跑到苏里南继续观察昆虫,回到荷兰又出版了一本畅销书。
用水彩不用油画,是因为当时被禁止,现在看来恰恰是油彩才适合。
Vermeer,差点以为戴珍珠耳环德少女又要出镜了还好没有。
看起来封闭的空间,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和改变,东方的地毯,瓷器,衣物服饰。
英国和印度当地贵族的争斗,推行新古典主义建筑,体现自己的优越感。
荷叶作为时间之轮那个挺特别。
左手放大镜右手画笔,画起来也很累。
第七集光辉颜色。
亚眠大教堂门口那一排排的圣徒和天使,打上彩光衣服上色,如此光彩夺目。
沙特尔大教堂里炫目的宝石,靓丽多彩德彩色花窗,犹如置身天堂的体验。
金青色在可以现代合成之前,价格贵过黄金只能用在圣母身上,可是贝利尼打破了这一惯例,世俗画普通人照用,确实美。
油画最大的作用是颜料干的更慢,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调出满意的颜色。
维尔茨堡宫四大洲画的那个,前不久那本书上也有,果然壮观,这富炫的有水平。
戈雅相隔三十年同一地点的两幅画,一个明亮充满希望一个彻底绝望,艺术家对传统古典画的彻底灰心,最绝望的就是一条狗的那个,Dog without master. Spain without God. 日本的浮世汇,葛饰北斋是佼佼者,其画作影响了西方画家。
莫奈就有收藏,还做出了模仿,莫奈对着同一个景象重复画,没有确切的对象,一切都是感受,他画的是时间的颜色。
梵高开始的晚结束的早,他说自己是在给下一个弥赛亚铺路,这就是马蒂斯,开创了抽象画。
咦,这集竟然没有毕加索,可能时长不够了。
中国就出现了一点,红色的漆盒。
第八集进步崇拜。
工业文明提高了生活品质也激发了内心野兽。
上一集说没出现的毕加索在这里,上一集因为时间没到。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还带了很多专家去学习,还出版了大号书。
对东方主义的想象,出现了众多东方宫廷生活的绘画,DK的那本艺术有这段的介绍。
德拉克洛瓦的是真好看啊。
欧洲人觉得欧洲已经失去了田园味道到美国去体验,卡兹基尔山的瀑布,并非完全真实而是画家认为它应该的样子。
西进运动破坏了原住民的生活,天命论给白人理由夺走土著的生存空间,凯特林的那些单人肖像看着很有冲击力,但人家原住民艺术家说了,你这就是个商人,我们从来都是群体活动。
毛利人的纹身是为了表达信仰,当年发了财的部落酋长也要花大价钱赶个时髦留下自己的肖像,还真是有用,至今着肖像还在。
1830年左右照相机发明,第一张照片上巴黎大街空空荡荡,只有一个擦鞋的人,书上看到过,曝光时间太久,这擦鞋的是摄影师雇佣的,保持静止。
既然有了相机,那绘画就要做相机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捕捉人类瞬间的情感。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竟然画了一年啊,划时代振聋发聩的作品,当年得相当轰动。
高更这人虽然缺点不少,但才华确实惊人。
一战爆发,相机记录了战争的残酷,人性中的野蛮展露无遗,Otto Dix把他残酷的体验画出来,大国的谎言被揭穿,文明工具已经失效,士兵不再是勇士,他们只是受害者,人类的前方难道只剩下绝望和恐惧。
第九集重要的火花。
当人类面对恐惧,什么才是我们的护盾?
Terezin这个地方对犹太人的迫害,受害者留下的4500幅画,张张都是对自由和阳光的向往。
日本直岛那个地底博物馆,第一反应是着嘚多少钱啊。
蒙德里安的那些格子作品,主持人看来异常喜欢,抱歉我还欣赏不来,相比来说还是蔡国强的烟花爆炸来的直白震撼直达人心。
杜尚一切皆可商品。
德国艺术家对历史的反思,不能回避,要全力体会。
美国艺术家walker√种族主义的警惕,两位都对川普很有意见,反暴力。
这一集竟然有两位中国的,另外就是这一集基本都是活的艺术家,太难得了。
文明是人类的共通之光,是每个人留给素不相识的后来人的信息。
正如西蒙·沙玛在最后一集《人性的火花》所说,文明是一个很宏大的词汇,但文明真正的力量却来自那些简单的小东西——壶,印刷品,挂毯以及雕刻品,或者源自那些恢宏的建筑和精美的画作。
它不是出自国家意志,或者某个富裕阶层的要求,它更多的来自于那些天赋异禀的艺术家们为全人类创造艺术的内心渴求。
这些经由自由心灵,敏锐洞察力,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创作出来的最美好的东西,注定将被永久地保存下去。
对抗这个同样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充满暴力,战争,迁徙,破坏,死亡的满目疮痍的世界。
“伟大的艺术自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分割我们的时空堡垒给打破了。
它给我们带来了暂停,它让我们以无数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来重新构想这个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处在这个充斥着电子图片和闪烁屏幕的狂躁的现代,我们仍能在艺术中发现其他地方发现不了的,即以某种方式将我们与永恒而深刻的东西连接起来的喜悦之情。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数百万人涌入画廊或博物馆去参观艺术品的原因所在。
”
謝謝大家的支持Ep. 1 Second Moment Creation 西班牙:Cuevas de Altamira 阿爾塔米拉山洞(壁畫)-- Picasso 的猛牛作品的靈感來源。
德:Archäologische Staatssammlung 慕尼黑考古博物館。
法:Musee d´Archeologie Nationale (St. Germain-em- Laye).希臘:Akrotiri (部分古城遺址)Santorini;Crete(壁畫)。
中國:三星堆。
約旦(今):Al-Kahazneh 卡茲尼神殿 Petra.墨西哥:瑪雅文化 象形文字 墨西哥考古博物館。
洪都拉斯:瑪雅邦 Copan Ruinas.Ep. 2 How do we look?
埃及:Colossi of Memnon 門農像 1300BC; Luxor Temple Thebes- Ramesses 希臘:Athens 700BC 追求人體形象,不怎麼關心風景。
通過塑像傳達文明理念。
日常雅典瓷器; Phrasikleia 女塑像,尋找她裙子上的紀梵希標誌 550BC; 棺蓋 Artemidorus (Mummy)拒絕死亡?
Naxos 大理石採石場 半人半山雕像中國:陝西兵馬俑 The Terracotta Army 1974挖掘 大躍進?
英國:Syon House 收藏品 - Apollo Belvedere (複製品)墨西哥:Tabasco - Olmec奧爾梅克文明 巨石頭像Ep. 3 Picturing Paradise中國(儒家山水畫):木心 (有木心的畫好激動,他自成一派的轉印法作畫--木心美術館 烏鎮)宋 李成 晴巒蕭寺圖 ; 北宋 喬仲常 後赤壁賦(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元 王蒙 青卞隱居圖(上海博物館藏)。
伊斯蘭國家:伊斯蘭花園; 花園地毯(The Metropolotan museum of art)。
基督教世界:意大利: Duomo di Orvieto 教堂浮雕--Lorenzo Maitani;Ambrogio Lorenzetti( ffetti del Buon Governo in città e in campagna-- Siena:Palazzo Pubblico 錫耶納市政廳);維吉爾 -- The Georgics 《 農事詩 》 ;Villa Barbaro( Veneto 避世主義)。
德國:Albrecht Altdorfer -- Laubwald mit dem Heiligen Goerg -- Landscape with a Woodcutter (Kupferstichkabinett Berlin) -- Danube landscape with castel worth(The National Gallery in London )。。。
各種巴伐利亞風景畫荷蘭: Pieter Bruegel de Oude --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雪中獵人+ The Retern of the Herd 放牧歸來+A Gloomy Day.....(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Esaias van de Velde -- Cattle Ferry( Rijksmuseum, Amsterdam 終於有一個去過的); Pieter de Molijn -- Landscape with a cottage(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Salomon van Ruysdael -- Landscape with Cornfields (Stockholm Hallwylska museet ); Jacob van Ruisdael -- A Landscape with a Ruined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戰爭影響的藝術風格:美國:Frederic Edwin Church -- Twilight in the Wilderness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Ohio); Thomas Moran+ Winslow Homer;Albert Bierstadt -- Looking Down Yosemite Valley (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 ;Yosemite National Park 約瑟米帝國家公園-- Ansel Adams 攝影作品1927)This is our land. 愛護地球,世界和平。
Ep. 4 The eye of faith柬埔寨:吳哥窟Angkor Wat 高棉王國。
印度:Maharashtra- Ajanta Caves 阿旃陀石窟 2至7世紀的壁畫;德里鐵柱(Quw-watul Islam Mosque)。
意大利:Revenna (Basikica di san Vitale)耶穌三種時期的畫像 浮華的危機?
;威尼斯 Scuola Grande di san Rocco ´´藏寶室´´-- 受難 (Tintoretto畫)。
西班牙:Seville (Basilica de la Macarena)聖母像-- 盲目崇拜?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Sancak Mosque 21世紀現代主義);Blue Mosque 伊斯蘭國家書法;Kennicott Bible (複製品藏於Oxford)。
英國:Ely Cathedral 遭破壞的建築。。。
希臘:Parthenon . 何謂文明,就是比信仰多一點點。
Ep. 5 The Triumph if art○ No beginning no end土耳其:Istanbul Hagia Sofia 圣索菲亞 (Turk Mimar Sinan)意(梵蒂岡):Rom St.Peter -- Michelangelo(Bromante),Sistine Chapel -- The Last Judgement 最後的審判。
藝術(Ars):動手能力。
技術工程,構造能力,非凡天賦。
Il Divino。
Caravaggio(David and Goliath -- Galleria Borghese Rom; Madonna di Loreto -- Basilica di Sant Eustachio in Campo Marzio);Artemisia Gentileschi 16世紀女畫家 -- Self Portrait( London Kensington Palace ) Florence: Benvenuto Cellini 金匠(Leda and the Swan -- 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Saliera -- Kunsthistorischen Museum Wien );Donatello (Judith and Holofernes *複製品 -- Piazza Della Signoria)。
巴基斯坦:Lahore Fort西班牙:Velázquez(Las Meninas宮娥--Museo del Prado Madrid)。
荷蘭:集體畫像:N.Pickenoy -- Civic guardsmen from the company of captain Jacob Backer (Amsterdam Museum); 倫勃朗 -- 夜巡!
-- Rijksmuseum Amsterdam 控制了混亂,透視法,活力與秩序;模仿細密畫。
印度: Itimad-ud-Daula Moti Bagh, Agra 太美了!!!!
藝術是一場輪迴-Ep. 6 First contact非洲:Benin Bronzes(British Museum, London-- 葡萄牙士兵)起源尼日利亞土著傳統藝術 Benin City; Queen mother Idia 尼日利亞首位女王象牙頭像,象征優雅與權力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葡萄牙:Lisbon里斯本 -- Torre de Belem受非洲雕塑影響;犀牛-- Albrecht Dürer 使用印刷品;未知作者的King s Fountain描繪16世紀葡萄牙出於全球化的中心時場景(Berardo Collection Museum)。
墨西哥: Aztec 阿茲特克文化 殉葬者活人獻祭 日曆石( 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Ciudad de México);兩頭蛇 羽蛇神;金子對歐洲人的誘惑Gold Art;天主教入侵aztec文明,根除當地信仰,摧毀神像,建起天主教堂-- 亡靈節day of dead(結合了天主教的萬聖節)死亡的頭骨Calavera 。
西班牙:16世紀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侵略性的傳播自己的文化;Toledo -- El Greco- View of Toled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基督獻祭圖(Santa Lglesia Catrdral Primada de Toledo)。
日本:九州kyushu南海岸; Nanban screens 南蠻屏風 (Museu Nacional de Arte Antiga, Lisbon)描繪16世紀從葡萄牙來的商人;Tokugawas 德川家族 感受到了外來文化對自身文化的威脅,開始驅逐基督教--·閉關鎖國· 封建運動--強調自律的佛家傳統,嚴格遵循茶道禮儀,詩歌,書法;荷蘭人在日本的貿易,同時將歐洲的文化帶入日本--荷蘭鏡藝術家 Maruyama Okyo圓山應舉 葵祭 Aoi Matsuri,Bamboo in wind and rain雨竹風竹圖屏風17世紀(圓光寺收藏,京都),冰圖屏風 cracked ice 缺憾與無常(British Museum, London)。
荷蘭:海外貿易樂此不疲,富人藏有世界珍品;The Avenue at Middelharnis -- Meindert Hobbema(National Gallery, London);Still life with Gilt cup -- W.C.Heda (Rijksmuseum Amsterdam)......; Jan Vermeer足不出戶的畫家,側窗內的世界(Delft);德裔荷蘭人 Maria Sibylla Merian 女生物學家(昆蟲變態繪畫) 1699年抵達蘇里南研究當地生物種類,是好奇心推動了科技革命。
印度:兩位宮廷畫師:Ghulam Ali Khan+Johan Zoffany 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莫臥兒王朝Ep. 7 Radiance法國:亞眠主教堂 (Cathedrale Notre-Dame d Amiens)哥特式+彩色馬賽克窗;沙特爾主教堂;莫奈花園 (Fondation Claude Monet 浮世繪畫作收藏) -- 乾草堆Les Meules, Rouen Cathedral Series(廬恩主教堂;Musée d’Orsay, Paris; J. Paul Getty Museum......);梵高 -- Père Tanguy 生命力(Musée Rodin, Paris )The Harvester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Nuit étoilée sur le Rhône隆河上的星夜 雙重三位一體(Musée d’Orsay, Paris);Henri Matisse 伊斯蘭藝術的東西結合,全新的藝術領域 -- Jazz 二戰時期,(The Rosary Chapel, Vence 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諧共存)。
意大利:Giovanni Belini 貝利尼 神聖的對話1505(San Zaccaria --Venezia)與文藝復興樸素的對立面;提香 A man with a Quilted Sleeve 穿棉襖的男子 約1509, Bacchus and Ariadne 酒神與阿利阿德尼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德國:Redidenz Würzburg 巴洛克宮殿(世界最大的天花板壁畫)-- Giambattista Tiepolo 自由。
印度:Hindu Festival of Holi 印度教的盛大節日,春天的歡愉,色彩是因果的象征;Three Aspects of the Absolute -- Bulaki金箔畫,虛無與具象,形而上學(Mehrangarh Museum Trust)。
西班牙:Francisco de Goya 戈雅-- El perro,The San Isidro Meadow, The Great He-Goat......(Museo del Prado, Madrid)恐怖氣氛畫作,拿破崙入侵西班牙的歷史背景,對神聖秩序的徹底失望,從光明走向黑暗。
日本:江戶(今東京)新型都市文化,批量生產的木版畫 -- 浮世繪畫家 Suzuki Harmobu 鈴木 春信;Kitagawa Utamaro 喜多川 歌麿 歌女圖;Utagawa Kunisada 歌川 國貞 平等主義的春宮圖;Katsushika Hokusai 葛飾 北齋 描繪Fuji 自然風景圖,佛教精神,永生的靈符,大自然的靈性(富岳三十六景 對莫奈影響很深的圖集)。
藝術為我們的啟迪之光Ep. 8 The cult of progress英國:18世界利用自然的力量生產工作,英格蘭中部最初工業革命開始的地方。
一部分人享受著美好的世界,一部人擔心進步帶來的代價。
Derbyshire — Joseph Wright of Derby懷特 - Arkwright‘s Cotton Mills (Derby Museum & Art Gallery), Self Portrait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J.M.W. Turner - Dubley, Worcestershire 工業炙熱的火爐,對舊生活被摧毀的控訴 ( Tate/ Lady Lever Art Gallery).埃及:Giza-文明發源地,拿破崙進入埃及,對古埃及藝術的迷戀,打著啟蒙運動的名義搞研究:《the Description of Egypt 對埃及的描述》記錄了失落的國度,滿足西方人對這片土地的獵奇。
實際上也把歐洲文明強加於埃及,用文字做武器。
西方開始流行東方主義題材,藝術家開始大行創作(杜撰和腦海中的意淫,實際上並沒有見過真正的埃及)描繪阿拉伯家庭的日常生活— Eugène Delacroix - Women of Algiers in their Apartment (Louvre, Paris); Marià Fortuny - The Odalisque (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 Barcelona); Jean-Léon Gérôme- The Slave Market (Clark Art Institute);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 The Turkish Bath( Louvre, Paris).美國: 英國畫家 Thomas Cole - View of Schroon Mountain (Cleveland Museum of Art),The Course of Empire 帝國的歷程(Historical Society, NY);年輕的美國和原住民;Frederic Edwin Church- Niagara Falls; Harriet Cany Peale- Kaaterskin Clove; George Catlin為當地原住民畫像,See-non-ty-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Washington D.C)。
新西蘭:捷克畫家Gottfried Lindauer為當地毛利人畫像,成為毛利後裔對祖先的紀念;紋身藝術。
法國:銀版攝影法 Louis-Jacques Daguerre拍攝巴黎街道,照片中第一次出現人形; Charles Marville 城市街道建築攝影;Nadar拍攝巴黎名人,攝影改變人的感受。
G.E.Haussmann 城市規劃,輻射狀街道網絡型態;印象派 Pierre-Auguste Renoir -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 煎餅磨坊的舞會(Musée d’Orsay, Paris);莫奈 - La Gare Saint-Lazare 聖拉扎爾火車站(Musée d’Orsay, Paris),Un bar aux Folies Bergère女神遊樂廳的吧台 鏡中反射的場景,女神並不快樂,冷漠臉,是商品(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London);法國黃金時代 Berthe Morisot - Summer‘s Day(National Gallery, London);Gustave Caillebotte - 雨天的巴黎街道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Mary Cassatt - In the Loge ‘你在看風景,別人在看妳’(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Edgar Degas 德加 關注被現代社會異化的人們 - L'Absinthe 咖啡館裡 被酒精毀掉的人(Musée d’Orsay, Paris);世博會 欸菲爾鐵塔; Paul Gaugin高更 痛恨資本主義,尋找解脫,尋找天堂 大溪地- Self Portrait,D'où venons-nous ? Que sommes-nous ? Où allons-nous ? 我們從何處來?
我們是誰?
我們向何處去?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西班牙:20世紀 蠻族工藝品 比加索 面具 -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亞維儂少女 青樓大戲 非洲藝術 什麼是野蠻?
什麼是文明(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 歐洲青年都上戰場,Otto Dix 素描紀錄戰爭的泥濘苦難的面孔,戰士=犧牲品;防毒面具野蠻主義 - War Triptych 三聯畫(Gallery of western Bohemia)藝術家詩人預見了未來的恐懼。
Ep. 9 The Vital Spark捷克:Theresienstadt,Terezin(納粹集中營,18世紀軍事基地)惡魔的遊戲場景,文化的騙局。
Arbeit macht frei 工作使人自由(放在這裡是多麼諷刺的一句話);Pinkas Synagogue+ Jewish Museum Pragze 集中營中被關的兒童作的畫( Friedl Dicker-Brandeis包豪斯畢業,在被關起來後一直教孩子們畫畫,直到遇害。
偉大!!!!!!
),反抗大屠殺的證明,拷問,藝術面對戰爭和恐怖的意義?
革命的100年,恐怖的100年。
避世之所。
此刻 何為藝術?
深刻?
持久?
裝飾?
生命之光?
日本:Chichu Art Museum,Naoshima Island 地中美術館 直島 藝術島(Tadao Ando 安藤忠雄設計;Soichiro Fututake創立)藏有莫奈:Water-lily Pond;現代作品 -- James Turrell:Afrum Pale Blue,Open Field光纖,空間;Walter de Maria:Time/Timeless/No time 禪意。
荷蘭:Piet Mondrian 蒙德里安 -- Lighthouse in Westkapelle, Dune V (Zeeland的 燈塔和沙灘); 抽象,符號,視覺語言,再教育(清醒,嚴肅,刻意的藝術--Play) -- Pier and Ocean(Composition No.10)( Kröller-Müller Museum, Otterlo);Broadway Boogie-Woogie(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未完成的-Victory Boogie Woogie+ Composition with Large Red, Yellow, Blue,Grey and Black三原色,純平面,完美的平衡(Gemeentemuseum Den Haag )冥想過程,四大皆空,治愈世界;William de Kooning -- Abstraction(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Madrid)個人英雄主義。
美國抽象與POP藝術:Jackson Pollock -- One No. 31 樂隊般的節奏(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Blue Poles 11(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Canberra); Lee Krasner -- Celebration(Cleveland Museum of Art);Andy Warhol -- Gold Marilyn Monroe + Campbell's Soup Cans(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Jasper Johns -- Three Flags(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Wayne Thiebaud -- Lipsticks(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Marcell Duchamp -- Foutain (複製品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Paris);James Rosenquist -- F-111(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胡來,衝擊。
現代藝術家Kara Walker -- Stone Mountian 石頭山雕像+ The Jubilant Martyrs of Obsolescence adn Ruin 剪影(High Museum of Art)+ African/American(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A Subtlety 糖漿做成,黑人奴隸的主題,種族主義 -- 暴力 。
怎能袖手旁觀?
德國:Anselm Kiefer 新表現主義 -- 佔領(揭傷疤,召喚記憶)Walhalla炸彈(Regensburg)+ Böse Blumen+ Nigredo 天才和暴徒+ Iron Path+ Arsenal;Caspar D. Friedrich -- Der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Hamburger Kunsthalle)。
加納: El Anatsui -- Gravity and Grace 瓶蓋壓扁拼接 城市和傳統的拼接。
中國:蔡國強 -- 火藥 轉瞬即逝 烏托邦的夢想 永恆 愉悅和毀滅; 艾 weiwei -- Law of the Journey 生死之間(National Gallery,Prague )難民議題。
以色列:Michal Rovner 石頭上記錄文明。
勇於突破的藝術家,從世界一端將文明傳遞至另一端。
美 在不停的轉化 不停地被重新定義 永存 不朽
感受不到脉络,似乎内容概括不了文明这个词。
不是简单文物的陈列介绍,每集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论证。在纷繁的文物中,看见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战争给心灵的创伤,权力的流转交替,每一集都像一篇用词华丽,逻辑清晰的essay。
太零散了,看完一集立刻忘记主旨是什么只记得部分文物。全篇来看,没有指出的一点是:世界其他文明的毁灭多亏了西方文明,特别是基督教。
skipped all the non-Simon Schama episodes
结构松散,论据贫乏,解说催眠,BBC失足之作
有些高开低走。而且这不是文明,只是艺术吧。
主持人太絮叨了
1.BC3W~BC800,非洲岩画、南欧岩画、西亚乌尔、地中海-米诺斯&迈锡尼、中国三星堆、约旦皮特拉、中美洲玛雅
有人在记录解读人类文明,有人在摆拍吃食推广微商生意。文化自信!
值得一看再看
古文明时的人类大概真的是有第三只眼睛的
我只是觉得看完之后更加对人类文明的产生抱怀疑态度。
不是很喜歡這種風格的紀錄片,大段的鏡頭給了講述者,他們聲情並茂藉著充滿誘惑的語氣傳達著完全個人的、主觀的看法,而對於作品本身只是匆匆略過。更不可接受的是,只是在講述藝術,卻冠之以文明。
个人不是很喜欢,尤其是那个老太主持
一般ba
题目叫文明,我觉得更适合叫艺术。从西方人的视角,世界的艺术分为西方和其他,中国的艺术只是其他中的一部分,若论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占据的篇幅,可能还不及伊斯兰文明。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得当,但至少可以得出一点,当你拓展视野后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再博大精深、再源远流长,他也只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支流,且这个支流因为永续不竭、缺乏变化,显得有些单调,因此我们完全不必太自信过头。
stunning history of civilisation,everyone was and is part of it
玛丽·比尔德好用力啊
走遍片中的遗址和博物馆,大概是我人生的终极理想。
分别从文明起源、雕像、画、宗教、文艺复兴、文化交流、色彩、科技进步和现代艺术这九个主题切入点来讲述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结晶——艺术品。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艺术品来展现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并通过艺术品将绽放人类文明的六大洲的历史连结成了整体。历史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类是相互影响的,从起源到覆灭,宇宙都在观察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