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凶拍人

買兇拍人,You Shoot, I Shoot

主演:葛民辉,张达明,詹瑞文,樋口明日嘉,陈惠敏,方子璇,陈辉虹,缪非临,刘以达,林雪,邵音音,王合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法语,日语年份:2001

《买凶拍人》剧照

买凶拍人 剧照 NO.1买凶拍人 剧照 NO.2买凶拍人 剧照 NO.3买凶拍人 剧照 NO.4买凶拍人 剧照 NO.5买凶拍人 剧照 NO.6买凶拍人 剧照 NO.13买凶拍人 剧照 NO.14买凶拍人 剧照 NO.15买凶拍人 剧照 NO.16买凶拍人 剧照 NO.17买凶拍人 剧照 NO.18买凶拍人 剧照 NO.19买凶拍人 剧照 NO.20

《买凶拍人》剧情介绍

买凶拍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职业杀手Bart(葛民辉饰)技艺高超,雇主很多,收入不俗。他与妻子阿玲(方子璇饰)居于高级住宅区,小日子过的非常滋润。可惜好景不长,金融风暴后夫妻二人陷入经济危机。Bart迫于无奈,便为有钱太太杀人服务,不想有钱太太要求苛刻,要Bart在杀人之余还得拍下杀人过程,方泄心头之恨。Bart深明顾客至上的道理,决定找一个拍档合作。凑巧Bart在酒吧见到导演阿全(张达明饰),二人一拍即合,成为了杀手导演二人组,一时间生意大增,一连串的“买凶拍人”行动随即展开。后来江湖大佬标哥听闻,决定聘Bart及阿全代劳,杀死社团叛徒大雄,并要拍下影带,好让他有真凭实据能向社团交代,稳坐执事人一职。这次买凶拍人行动能否成功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少女前线人形小剧场第二季杂旅-That’sJourney-寂静夜天使的身体幽灵车:复仇之路犬牙交错蜡笔小新重庆再见歌舞伎町真情假爱爬行异种鞋匠人生耶稣指引你上高速黑豹2蠢蛋搞怪到永远大路朝天机械危情鬼之执行长克雷瓦提斯-魔兽之王与婴儿与尸之勇者-除匪生活似流水杀戮战警水浒传临时女友谈情说案当尼采哭泣石来运转人类清除计划4同流合污家和万事惊

《买凶拍人》长篇影评

 1 ) 在现实世界里保持理想

彭浩翔能拍出《青春梦工场》和《低俗喜剧》这样的色彩浓烈的理想化独立电影来戳痛现实,也能迎合观众的意淫拍出《撒娇》和《醉后一夜》这种伪小资商业片来捞足票房,就像《志明与春娇》那么贴近生活本质,如第一次出现在网络中的奶茶妹会让人眼前一亮,而《春娇与志明》就显得跟绿茶婊一般恶俗。

到后来我翻阅彭浩翔的导演履历才发现这部《买凶拍人》才是他的处女作,而那部同样有味道的《全职杀手》的原小说也出自他手。

原来,他的独立风格也早在这部影片中得到呈现,导演+杀手的组合作为他最爱的身份自然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角。

没有容易的工作,只有对自我理想的不灭热情。

阿全是一个有电影学院背景、有电影艺术追求的年轻导演,然而生活所迫,只能混迹于三级片拍摄现场充当副手。

美智子是她电影理想的人物化身,成就她的女主梦也是成就自己的导演梦,用自己的能力为心爱的她导演一段她喜欢的人生也成了他的现实人生追求。

然而,自己成为了人生的导演又如何,帮助最爱的的她成为众人眼里风光无限的女主角又如何?

推动人们迈向幸福的不是幸福的终点站,而是与理想之间的那种看似触手可碰却又遥不可及的距离美。

因为更为幸福的时刻永远会在你们以后的生活里,所以我们才要继续生活下去。

就像阿全在影片中遭遇的一切困难,跑场记、被迫参与杀人拍摄、最后有机会能用上自己的专业补拍技术也被幕后黑社会老大左右,连自己想用的演员都用不了。

身处这个社会,你总会遭遇很多阻碍,无法完全投入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能总和自己喜欢的朋友愉快玩耍,因为你不仅有一份社会责任即工作需要承担,更因为你不能左右社会环境。

我们清楚香港电影产业背后最大的老板都是黑社会,而社会上一切权力顶端的幕后老板也都是社会顶端的人物。

老板来了不停改剧本,领导来了不停改方案,最后干脆连演员职工都换了······反正最后的演出效果不追求情感与现实,只讲究华丽与噱头。

影片最后半小时杀死黑老大后,剧情转入戏剧冲突中,即便没有大场面的打斗与爆破,也能让人真正进入看电影的紧张状态。

既然有那些自以为事的人想在舞台上演这出戏,我们何不退下舞台默默欣赏他们的不专业导戏和拙劣演技,然后由刚才的紧张变成呵呵一笑呢?

有的人拍戏是为了忽悠别人来看他自己的风采;而那些追求更高艺术的人,演得是自己的人生,让别人去看、去想、去感悟。

谁是真正的投入到艺术创作中,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而对于美智子这个角色,和后来的《青春梦工场》中的天宫真奈美的设定非常类似,其实对于这些来自日本的AV女星而言,拍AV就是她们的工作,她们也付出了劳动,如若用中国的传统道德来绑架她们,就像鬼子喊着解放大东亚侵略我中华一样。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是什么让这些女孩去从事这样的工作,为什么社会中还有这种工作存在的可能?

再谈阿Bart,开始看这个角色出场以为又是一部无厘头搞笑片,因为葛民辉演过的无厘头角色太多了,而这次,他扮演的啊Bart是一个冷血却单纯的杀手。

冷血只体现在这个角色的专业性,跟阿全一样,他单纯遵守着作为职业杀手的一切准则。

阿Bart是一个没有客户,没有业务资源的杀手。

人都被房地产、毒品杀完了,买凶杀人的人都想要自杀,作为杀手还能做什么?

加上一个物质需求较高的老婆和矛盾不堪的娘家二老需要照顾,再这么失业下去,阿Bart的个人私生活也要崩溃了。

如今什么职业都不好做,都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杀人还要追求效果甚至艺术,所以很多行业都会相互配合起来成为一条龙的服务企业。

在得到客户的赞美溢词后甚至也不关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无合法或道义,得到收入获取生存资源成了首要任务。

演戏投入自然很好,但故意抢戏自然会引起他人反感,尤其是在真正专业的杀手面前自顾自的给杀人场面加戏就更加班门弄斧了。

生活中亦是如此,好的演员懂得把握分寸,要掌握出彩与收敛的时机,也许就是不懂这个道理,那个只能做临时演员的临时演员成了野心邪恶、玩弄权术、不懂专业的黑老大被审判前的祭品。

至于黑老大,我就不想在多黑了······作为独行杀手,骨子里是不能收到束缚的,哪怕是权力势力至高无上的老大,伤害了作为杀手的尊严,也就不怪杀手违背原则来报仇了。

但杀手也不能孤单,必须有一个见证者来记录这一切,这个人也必须是同样对于自己的追求有着同样执着的人,于是好的演员与导演共同导演了结尾的大戏,借他人之手杀人于无形,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生赢家。

人生赢家只不过是外人对他们身份与成就的看法,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只想做那个他们心目中的马丁·斯科塞斯和阿兰·狄龙。

不吃饭不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想扮多酷有多酷,外人只看到你的身份与成就,而无法了解你的生活,只有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才是最酷的,把理想装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实的酷酷的生活。

马丁·斯科塞斯为采集一个音效足足等待了8周,李安为完美呈现少年派的海上特效耗费了半年时间,《少年时代》更是12年光阴记录下的点点滴滴······反观国产的电影电视剧个把月的制作周期,什么叫用电影在表达理想,什么叫玩票卷钱就无需多言了。

香港电影可以有精彩的悬疑武打和诙谐的台词舞蹈,但它最迷人的情怀在于关注底层且永不流俗,从荒诞的故事中看到的却都是真实的生活感受。

生活中本来就充满各种插曲,没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能够应付所有变故。

但是当你重拾理想的每个瞬间,都有可能留下深刻的感动,这也是每段插曲的魅力,围绕着理想谱写成一段完整的人生乐章。

拉康说,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快乐,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

只要用心做电影,就会让观众产生共鸣;只要好好用心生活,也总会有人来关心你,而所谓用心,就是对生活抱有美好的理想,相信自己能活得精彩。

 2 ) 一日一影评之you shoot, I shoot(买凶拍人):关于梦想的青春血泪史

1,这部电影长期在百度知道,贴吧,各种求好看电影的提问中被作为黑色喜剧的代表出现,黑色的成分算点到为止,喜剧的元素有些喧闹,不过作为华语电影界少数具有强烈创意精神和实验精神的导演,彭浩翔的代表作仍然值得一看,谷德昭参与的编剧也是金字招牌(也许正是因为有他才有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

2,如果只是想看一部不错的黑色喜剧的话,以下部分可以不用阅读了。

3,看到片头的嘉禾两个字,会不会有种莫名的感伤。

回到2001年的香港,那时候《无间道》尚未诞生,该去荷里活的都去了荷里活,内地的合作还不像今日一般泛滥,还是青葱叛逆偶像的谢霆锋和新一代玉女掌门张柏芝刚刚拍了一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老夫子2001》,陈老师那时候接了好友谢霆锋的班出演《特警新人类2》,香港影业却还是一片萧条。

4,当然不止是电影,九七的风波尚未过去,负资产这个词又悄然扼住了香港经济乃至香港人的咽喉,房产贬值可能是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创伤。

电影伊始便吐糟了这一点,杀手Bart完成任务领酬金时,雇主说买房子太多都贬值了没钱付,索性要Bart再杀了他好让妻儿领保险金。

经济不景气,买凶杀人的人也少,Bart四处打电话求生意,有人说,杀了董,建,华做不做啊。

5,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绝对是对现代社会解构的巅峰作品,对于一部小成本的喜剧来说。

富婆想看自己恨的人是如何死的,于是让Bart要拍下杀人的全过程,Bart就找到了郁郁不得志的副导演阿全,从此杀人拍戏两不误。

6,黄子华曾经在自己的栋笃笑里讲,“现在的人,在乎的不是做不做,而是拍不拍,你说你把到一个靓妹,还做了,你有没拍呢?

没拍下来大家看不到就是没做了”。

仿佛是人类在文明之社会中,日益遗忘对真相和真理的追寻,反而过分迷恋起表面的证据。

只要是证据,便可以作假,只要是人生,便可以演戏。

7,梦想做阿兰狄龙的Bart和梦想做马丁 斯科塞斯的阿全,也只是光有梦想而没有资本,阿全很希望为自己喜欢的女演员美智子拍一部戏,却迫于生计只能沦为为富豪制造玩物的工具,虽然他说,“自己的才华被欣赏感觉好高兴”,也莫不是一种贱卖梦想的苦笑。

电影里相当地篇幅是这样痛苦地戏谑,可能亦是彭浩翔自己的内心独白。

8,阿全从头至尾极其认真地对待工作,即便只是这样简单的杀人,以至于最后黑帮火拼之时,也不忘要为美智子写一场戏。

飞流的时光里,你真的会为这个男人焦急又心酸。

9,去杀黑帮大佬前,墙上的阿兰狄龙对bart说“明天要努力,你已经不需要我了”,这里突兀出现的精分场景,莫不是导演对所有怀抱梦想的人们的一种勉励。

10,结局时,Bart告诉观众阿全终于做了独立导演,拿了金像奖,也让美智子做了女主角,Bart自己也当了演员,演阿兰狄龙一样的杀手。

我们当然不会忘记阿全拍过杀人,美智子在AV片场当过勃起引导员,Bart是真的杀了很多人的杀手。

只是Bart最后说“我真的好希望有人告诉我,阿兰狄龙在做演员之前,也是一个杀手”。

喜剧落幕,Bart想说,阿全想说,美智子想说,更是彭浩翔想说,每一段有梦想的青春都是一部血泪史。

 3 ) 电影也是一个团体项目

刚开始看电影时,看了几部流芳百世的阿甘正传,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等,就会觉得,好电影关键要好剧本。

看的电影多了一些之后,也觉得,这句话说得没错,好电影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剧本要好,毕竟,电影拍的是故事,好故事才能出好片子。

但后来,慢慢摆正了自己的一个思想,并非只要是好故事都能出好电影,电影的魅力不在于文字,而在于影像,最吸引人的部分往往不是对于景色心情的描写,而是某个镜头。

这个镜头传达出了一种超越文字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吸引力,使得剧本文学只能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却不能成为全部。

导演与编剧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一直横亘在我心中很久,直到看了《买凶拍人》之后,茅塞顿开。

片中葛明辉扮演的杀手为了赚钱养家开始帮富婆杀人同时需要拍摄下全过程,为了使拍摄效果满足富婆们的报复欲,于是逼迫张大明扮演的导演做摄像。

片子中也一直不断地强调——导演的作用。

导演要拍摄下杀人的全过程,还要完成后期的制作,为影片选择音乐,当演员不见的时候还要找替身,等等等等。

在分工日益细化的好莱坞电影模式下,导演当然已经不用负责这么琐碎的事情,但导演依然要统筹,要实现文字到影像的转变。

而一部电影到底是文字老大编剧更重要呢?

还是影像老大导演更重要呢?

我的答案很没有创新,都重要。

就如同电影中的情况,杀手与导演的合作中,杀手负责杀人,是片子的基础和核心;而让富婆们瞠目结舌的电影效果却是导演一手炮制出来的艺术品。

所以说,剧本是编剧的舞台,而镜头是导演的武器,好的电影没有一方可以被忽视。

平(我的)心而论,姜文,张艺谋,陈凯歌都是一流的导演,而他们也仅仅只是一流的导演而已。

王朔,苏童,李碧华都是一流的编剧,而他们也仅仅只是一流的编剧而已。

只有姜文的镜头碰上王朔的故事,陈凯歌的创作建立与李碧华的剧本,张艺谋的场面描绘的苏童的幻想,才能创造出所谓“最好的”电影。

脱离了好的剧本,他们都输在了空洞的场面,《太阳照常升起》《无极》《十面埋伏》,画面上都气势磅礴,《太》有姜文的暖色奢华,《无》有陈凯歌的飘逸,《十》是张艺谋电影的色彩美学,但这三个电影放在一起就是“太无实”——“空”就一个字。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就是想听好的故事,而我之所以会选择到电影院来听故事就是喜欢影像这种方式。

他们都把方式演练到了极限,却没能够找到一个好故事。

这就好像赵忠祥用他在动物世界中的声音,却不停的念着“咿呀啦啼哟喉喽”。

而大家总是说,电影拍得没有原著好,我也这么说。

但其实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我在用电影和文学比,到底是文学打动了我还是电影打动了我?

假如王朔的小说是一个铁球,我被这个铁球狠狠地击中了头部,许久恢复不过来,沉醉其中,而改编他的小说的导演只是给这个铁球穿上华美的新衣,却没有改变铁球的形状,那当这个铁球再次击中我的时候,那必然没有上一次那样的痛,还会因为新衣而在我的头上软着陆,感觉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痛了;但如果导演把这个铁球经过再敲打,变成了一根十米长的铁针,他不需狠狠的袭击我,只要在原来的伤口上轻轻一击,我就当即毙命。

好的故事,加上好导演的再创作,总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是通常,很少有导演会去好好的研究手头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几率基本上等于出好片子的几率。

编剧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而导演却是另一种创作,而这种创作,确实使电影区别于音乐,文学,绘画而独立成学科的关键之所在。

达里奥•福的著名剧作《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毫无疑问是千载难逢的好剧本,但不同的观众会选择不同的舞台剧来热爱,有人喜欢孟津辉版,而像我这样的人就硬是要喜欢赖声川版。

因为赖声川大胆选用《我愿意》这首歌给原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角度。

当赵自强高唱“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讽刺,黑色幽默,还有爱,还有生活。

这就是导演在剧本上的再创造。

而在分工日益细化的电影业中,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融合了多种成功的因素,好的故事,好的导演,好的剪辑,好的配乐。

如果想打造一部绝世好片,缺一不可。

而好的故事并不一定非要是霸王别姬式荡气回肠悠悠五千年,好的导演也不一定是非要把热气球染成红色的大胆执著,大制作与好不能等同,只是大制作更有缔造好的可能。

可惜往往经典总是不垂青那些万事俱备的大制作影片,倒是像《买凶拍人》这样的小成本制作总是能成为我这样的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我来说说原因吧。

首先,如同前面已经说过的,编剧导演均好。

《买凶拍人》的故事虽然没有荡气回肠,但很有味道,而且YOU SHOOT I SHOOT的理念直击电影的核心元素。

胖彭也很有表现力,其中有几个镜头,比如以组连排他们拍人的场面加上配乐,张达明和橦口明日嘉擦出火花,詹瑞文展现自己对于表演的理解(每次一看见詹瑞文三个字我就疯狂的乐)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像曾经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其次,我很喜欢片中的通口明日嘉。

往常看到演风尘女子的故事的时候,就很难发自内心的喜欢,顶多是对其的悲惨遭遇表示一下官方的同情,并对其难言之隐也表示理解。

而通口明日嘉所饰演的AV女,完全不带有任何色情的元素。

她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苦闷找不到好的角色,而谈及自己做勃起辅导员的时候她也只是自然的讲出来,面带微笑,似乎这些没有什么,只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这就是天使,可以不问出身的美好。

而人世间的事情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拖着自己长长的历史作为标签。

此时的彭胖,他的镜头不带丝毫的偏见,他没有给这样一个女子染上一点世人的眼光。

所以他镜头下得AV女星总是比良家妇女还显得更有魅力。

因为,胖彭让我看到了事物美丽的一面。

(突然想起某个友邻说,出卖肉体总比那些出卖家人,出卖朋友,出卖灵魂的人强。

)同时,这个片子中使用最妙的人物就是詹瑞文扮演的替身演员。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詹瑞文很可怜,最适合演独角戏,因为他那个样子无论出现在哪个舞台上和谁搭戏,站那不动都足够让人笑半天。

很想看看他跟赵本山,葛优同台演戏会是个什么效果……胖彭帮老詹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跳出得恰到好处。

从他穿的衣服赫然竖起的中指直指自己的头就可以看出,这个替身演员必然是一个SB。

果真,他把这样一个如同尹天仇一样的演员演到不能不让人想狠狠抽他一顿。

尤其是他那俩个酒窝,怎么就那么欠揍。

这就是詹瑞文的魅力,作为一个演员,可以把一个角色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感觉,这就是演员在一个电影中最亮眼的地方。

谁说好电影就是好剧本加好导演,好的演员像詹瑞文,宋丹丹,赵本山,葛优,李立群,梁朝伟,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霸王别姬这出戏一直为了表现楚霸王项羽临死前对虞姬的感情和他个人的英勇。

楚霸王是绝对的第一主角。

而到了梅兰芳和程小楼合演霸王别姬的时候,梅兰芳把思凡的曲段引入虞姬的角色,并配以绝妙的剑舞,使得虞姬的戏份越来越重,到现在,霸王别姬一出已经用来表现虞姬对霸王忠贞不二,虞姬已成为公认的第一主角。

这就是演员扭转乾坤的故事。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

一部电影的诞生牵涉了太多的环节。

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是有一个或多个闪光点。

而导演,就在于让剧本燃烧成生活,让所有的环节都鲜活起来。

《买凶拍人》正是这样一部很和我口味的电影。

也是继《家有喜事二》《东城西就》之后我最喜欢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从来不喜欢大场面大制作,至多就是个武打场面无人能敌。

美国拍恐怖片拍电锯惊魂,香港的恐怖片取个名叫人肉叉烧包……到最后用了个茶餐厅里的东西,而确实,香港的电影中全是生活,就是这种生活使得电影这种团体艺术更有生命的感觉。

胖彭的《AV》《公主复仇记》《大丈夫》《破事儿》都是这样。

电影这种团体艺术需要一个好剧本是毋庸置疑的,而一个懂得镜头语言的好导演才是伯乐之余千里马的关系。

毕竟买凶拍人的时候,杀是必要的,怎么拍才是亮点。

 4 ) 买凶拍人

买凶拍人 You shoot,I shoot(2001)导演:彭浩翔(首部电影)主演:张达明 葛民辉片长:94mins看电影时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身边坐着两个昏昏欲睡的家伙了。

尤其是,当你为导演的意图而会心一笑时,他们却哈欠连天,当你想仔细看下对白时,他们却忍不住要快进。

不幸的是,在看这部《买凶拍人》时,我就遭遇了这种情况。

糟糕的观影同伴就是那种看《FightClub》都会睡着的人,这令我不禁怀念起大学时代。

那时,我寝室里有一个哥们,堪称完美的观影同伴,无论我看多闷多长的电影,他都能坚持看下去,顶多说一句:比较沉闷啊这部片。

就是这小子同我一起看完了《七武士》和牯岭街这种动辄四个多小时的电影,唯一一次例外是在看《一一》的时候,由于他要赶第二天早班火车,不得不在两个半小时的时候上床睡觉。

说回彭浩翔和这部《买凶拍人》,那个时候的彭浩翔充满野性与各种想法,善于把各种东西crossover到一部cult片里。

说实话,看《买凶拍人》时,我还真有点第一次看《低俗小说》时的兴奋。

一个被楼市套牢的杀手与一个从纽约电影学院返来结果去AV片场打下手的准导演成为搭档。

彭浩翔第一部电影就是关于“拍电影”的故事。

令我想到他刚出不久的《AV》,同样是拍电影的故事,同样有AV片场,同样有与日本女优的感情戏。

而细心看片的彭浩翔fans应该注意到了“媚姨”这个名字,《买凶拍人》里“媚姨啊,我想揾个临记,依家就要”,《大丈夫》里,“媚姨啊,叫model上来”。

彭浩翔是个电影狂,“副导演怕导演,导演怕制片人,制片人怕投资人”,当然是他自己对电影江湖的领悟,最经典的那句“彪哥让我做producer,du(丢) you”,真让人不笑都难。

一个杀手的故事,又是一个真实的电影故事。

拍下杀人的过程,本来是拿来交差,却发展到有版权警告,有精美包装盒,还有打火机首饰到T恤之类的纪念赠品。

片头自然切入的动画,在后来的《Eurotrip》里也有遇到,但在那时却是前卫;中间的MTV,不断闪回的片断配着“Everybody shoot shoot shoot”的音乐,哪一样不是当时最好玩的电影元素。

电影里没有弱智笑料,所以对拍电影没什么兴趣的人对这部片也会像那两个家伙一样看得昏昏欲睡。

因此当《大丈夫》票房在港过千万之后,就有人批评彭浩翔面对大众让自己的独立风格有点动摇,而后来的《公主复仇记》更是如此。

《买凶拍人》时的彭浩翔所请的演员也没有大牌,都是一班实力派的“千年配角”,一班老戏骨:葛民辉、张达明、谷德昭、林雪、詹瑞文……天马行空玩电影,美国有昆汀,有盖里奇等一帮泼皮,而香港以前有个王家卫,不过玩的是艺术片,而且现在有点找不到北,而周星驰都太累了,没法把电影拿来当玩具。

还好而今有个彭浩翔,以前看他连载的小说,就觉得这家伙邪气十足,只希望他面对市场,能保持住自己的风格就好。

最后补充一点:张达明的角色“李栋全”是确有其人的,就是本片摄制组的DV组摄影师……

 5 ) 真實的生活往往會超出你的想像

1我在香港,不看港產電視劇,不看港產片。

這話說得好像有點裝逼。

港產電視劇,每天攤在那里看,會發現時間嘩嘩地流去,腦子好像也嘩嘩地流去。

後來,除了看比賽,看電影,電視機都懒得開。

而港產片,自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标出一大批佳作後,沉淪至今。

後來的港產片,基本上等同爛片的代名詞,所以我很長一段時間不看。

2001年,都跟我提《買兇拍人》不錯。

向我提的人,自然知道我的脾性,──脾氣不好,推薦了爛片浪費我表情,要罵人。

我將信將疑,疑心重重地看了,覺得不錯。

那時候還沒迷上黑色幽默片子,根本不知道Guy Ritchie是who。

2009年,我推薦《買兇拍人》給人,自己又看了一遍,發覺時隔一個抗日戰爭這么久依然感覺不錯。

這時候我已迷上了黑色幽默,迷上了Guy Ritchie,也許听聞太多的七十碼、俯臥撐、躲猫猫事件,我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子诙谐,诙谐社會嘛。

2曾經辉煌的港產片,為什么呼啦一下子成了爛片?

是投資者的態度變了還是觀眾的口味變了?

許多人歸咎於亚洲金融风暴,香港電影業萎縮。

導演彭浩翔介紹《買兇拍人》時說:“这是我的第一部片子,当我经历了多年时间而争取到这个执导机会时,正正踫上了香港电影业最低潮的时间,每年由制作三百多部影片,回落到只有六、七十部。

因此,我只有十五个工作天去完成它,我只能说对香港的新导演来说这已是个不太差的待遇。

但其实香港人普遍面对着这样的困境,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的经济神话幻灭,每个人都要面对逆境,我相信这是连杀手也不能例外的。

中国人有句谚语:‘马死落地行’,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是我最想在片中表达的东西。

”在《買兇拍人》里,張達明飾演的学成归来的电影導演系高材生阿全沦落到在三級片場打下手,兼卖“草”,還屢遭欠薪。

彭浩翔通過張達明的遭遇,道出這時期導演的辛酸。

我覺得彭浩翔太谦虚了。

這事根本不關什么金融风暴不金融风暴的,他花了五十萬美元,用了十五天時間,拍出了這部低成本處女作,不一樣好看?

這還是關係到編、導、演的才氣問題。

隨著老一批電影從業員外跑的外跑,息影的息影,凋零的凋零,我們還有啥可看的?

陳冠希的小雞雞?

3看電影活動,我又推了《買兇拍人》,又要看第三遍。

推是我自己推的,要評它,卻覺得實在沒啥好評論的。

看的時候哈哈笑,看完后覺得好看,給說怎么個好看法,還真說不清道不明。

和《柏林苍穹下》簡直沒法比,沒那么多談資,無深層的東西,不來触摸你的靈魂。

但你不能說香港冇文化,因為這就是香港的文化。

現在听見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我經常要笑。

香港這地方,有它自己的文化,就看你懂不懂欣賞。

如果蘇州的評彈算一種文化,在香港的街頭桔一串魚蛋為什么不能算文化?

香港的文化,就是草根文化,非常生活化、非常無厘頭。

《買兇拍人》是我所看見的,除周星馳的電影外,极能體現香港文化的一部片子。

4《買兇拍人》很夸張是吧?

杀手的印花套餐?

我有許多毛狗狗都是用惠康、百佳的印花換來的。

扮清洁窗户跳樓?

1998年,香樓樓市泡沫,許多負資產跳樓,那時候的報紙報道好不熱閙;Bart丈人要買兇杀老婆?

生活中,夫妻恨不得對方死的不在少數吧?

升官發財死老婆。

黑社會?

黑社會也是香港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2009年8月6日新聞:“‘尖東黑霸王’遭斬死”2009年9月22日新聞::“ 5漢街頭被斬,負傷狂奔”真實的生活往往會超出你的想像。

5八卦一杖。

本來這部片子張達明的角色想給黃子華的,黃子華檔期不對,所以找了張達明。

黃子華是超級有才的一個人,不過長得呲牙咧嘴實在丑,在銀幕上的發展反沒張達明順利。

那時候,黃子華辦“棟篤笑”,一場又一場,很受歡迎。

97前后,他開始讓張達明當他“棟篤笑”的拍檔。

一開始,我還不太接受張達明出現在里面,后來慢慢也習慣了。

最近張達明跑去廣州一個人開“棟篤笑”,黃子華也跑去廣州一個人開“棟篤笑”。

傳他們因財失和,當然,黃子華出來辟謠。

可以說黃子華絶對是張達明“棟篤笑”的入門老師,俩分別獨自上廣州“棟篤笑”,總有點那個啥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6 ) 荒诞无奈的梦想

超级秀逗的《买凶拍人》,取了个更绝的英文名《You Shoot, I Shoot》,左杀右拍,妥妥的产业升级。

是敬业,还是闹剧?

是梦想,还是儿戏?

杀人见血,却不见其血腥;故事荒诞,却尽显生活之无奈。

不得不赞身兼导演与编剧的彭浩翔实在高,无愧当年金像奖最佳编剧!

两位男猪也将小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很有看头部分桥段略显拖沓,如果能将影片砍去10分钟则更佳!

 7 ) 励志片来的

原以为是个黑帮片,却是个搞笑片,它告诉了我们以下几个道理:1、在杀手的世界里,杀手可能是最有人性的人。

2、人人都有理想,杀手也有偶像。

3、金融危机下,有时需要co-branding。

4、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岗位的技术含量,哪怕是一个叫“勃起辅导员”的职业。

5、长得很欠揍不要紧,如果话多还爱演,有时会招来杀身之祸。

6、导演和男主角不能随便换。

 8 ) 快乐的人生需知进退

买凶、拍人,在彭浩翔导演构建出的世界观中,暴力与艺术冲撞出的火花不娇艳不炽热,它有黑色幽默的邪性,还有人类仅剩的理智和冷静。

杀手的清高用在了作秀,导演的才华施展在了凶杀。

现实让所有人失望,但为什么悲剧的内核呈现出的是喜剧的效果,原因在于其中人物的世界观。

退是选择。

在过满则溢的现实中,bart和阿全对不完美理想的付出仿佛是在与命运的博弈中达成的一种平衡,不盲目追求理想,不强求精神上的无暇和完整。

他们另辟蹊径的实现了成功。

进是追求。

就是生活在黑暗香港的几个俗人,他们丑态各异漏洞百出,但在心灵最纯洁的地方,承载的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执着,就像马丁·斯科塞斯之于导演阿全,阿兰·德隆之于杀手Bart,饭岛爱之于女优美智子。

无论何等落魄,因为心有执念又何处不是舞台,何时不在向理想靠近,三人也因此紧紧被捆绑在一起。

人生波澜,其实也可以为五斗米折腰,只不过带待我仓廪充盈时再把五斗米还回去不就行啦,开个玩笑。

在我看来,买凶拍人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在进与退中灵活变通的生存之道。

如何下好你人生中的一盘棋,让一切波澜变成推波助澜。

 9 ) 不一样的杀手电影

这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我对它闻名已久,却只是因为了解些断断续续残片一样的故事情节:杀手、杀人中拍摄。

由此可见,我看电影的品味是不高的,注重故事性多于艺术性,关心视觉效果多于电影内涵。

《买凶拍人》讲述了香港经历金融危机后由于市井萧条连杀手都几乎没了生意,恰逢阔太变态的要杀手拍下杀人的过程以求最大限度的泄愤,于是片中的杀手只要尽力满足顾客的需求。

电影似乎在不停的讲着笑话,实则将各种丑陋和荒唐都展现给你看,让你笑,让你摇头。

再荒诞的喜剧还是要以人间的悲喜规律作规律,比如为了生存要卑躬屈膝,比如杀手在丈母娘那里也要低眉顺眼,比如江湖老大也有未泯童心,比如AV女郎也有感情。

说起这个,本片导演彭浩翔的另一部作品《AV》中也有这么个有感情的AV女郎,虽然做着这种职业,却让人厌不起来。

总是,推荐这部电影给能够理解香港无厘头的朋友观看。

http://logten.iblog.com/post/3742/254883

 10 ) 自有天象

1.神秘模糊2.动画、游戏3.幻想4.冷幽默5.快速剪辑6.纽约电影学院导演7.两个不靠谱的人8.荒诞的故事9.面目开头与电视机相同的符号10.你是我的男主角11.灵异的世界观12.这也有淡季?

13.产业化14.最温馨不过此处。

美智子15.超现实主义画面,独行杀手16.吉人自有天象17.讽刺

《买凶拍人》短评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部杀手片,还通过杀手来影射电影制作,彭胖你赢了。

3分钟前
  • SHX
  • 推荐

烂片一部,竟然得分这么高,真意外,有种上当的感觉

6分钟前
  • 自在
  • 很差

How many takes must one man shoot, before we call him a director. 纯粹的向所有导演致敬。有一种满腔热诚的少年情怀。听说最好看,实际看下来片子有些粗糙,从另一个角度讲,彭浩翔在进步,很让人高兴。

7分钟前
  • Yugu
  • 还行

2001年以来看的最新奇的电影

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本科时看了一部分,看到杀手老婆买睡衣那段便觉得弱智而弃,直至现在重新完整看了才深觉自己的偏见与无知,这部电影太有想象力了,表面上看来荒诞不经,实际上真有可能发生在生活中,尤其是阿全的经历,这应该是彭浩翔亲身经历或听圈内人所说的。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简直折服了。

10分钟前
  • 洛木
  • 力荐

阿全说:“我的偶像是马丁斯科塞斯”,这是全片唯一的亮点。

12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较差

两个“怪鸡”,彭浩翔和葛民辉,都爱。最后一段剧情就把持不住了,大概灵感型的都泛着毛病吧

17分钟前
  • 罗宁
  • 推荐

YouShootIShoot的片名和head-down的LOGO还比较绝。

19分钟前
  • 王薇醺
  • 还行

抱歉我行赏无能这种做作演技

24分钟前
  • Vlasta
  • 较差

杀手是个职业,完全融入到香港资本主义的生态中,在资本主义商业环境之中,在香港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杀手亟需开拓新业务,谋求职业上的新发展。

28分钟前
  • 柯里昂妮
  • 力荐

是中国最好看的黑色幽默的电影。结局很喜庆,喜欢这种喜剧~

32分钟前
  • 图拉图拉随夫姓
  • 力荐

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是好的,无论你的偶像是马丁斯科塞斯,还是饭岛爱或是独行杀手~当完全不靠谱的两个人凑到一起,整部影片依然被导演拿捏的如此有趣~ 有些地方看到了《喜剧之王》的影子……

34分钟前
  • 这个假了
  • 推荐

也许是我笑点太高了。对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感觉。

37分钟前
  • fzlins
  • 很差

彭浩翔是个另类的鬼才~歪理邪说言之成趣~辛辣讽刺毫不留情~

41分钟前
  • 歪歪
  • 力荐

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拍片境界!

45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果然是鬼才导演彭浩翔的神作,有盖里奇或昆汀的影子,剧本很好,剪辑和音乐很好,主演们表现也很出色,中国自己的黑色幽默片。另外,这个英文名 You Shoot, I Shoot 起得实在是太有才了。

46分钟前
  • Zola
  • 力荐

还是很有趣的,各种致敬各种迷影又加入了很多作为业内人士的自嘲与嘲讽,但也仅限于此了。

47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看的时候精神自动无法集中.我觉得我需要再看一遍.

49分钟前
  • 周1
  • 较差

荒诞的黑色幽默 影片没有问题 只是我不喜欢

54分钟前
  • 你知道的太多了
  • 较差

香港版低俗小说。

57分钟前
  • 笒庐主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