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那天带女儿去看的,再次挑战了我对国产影片的忍耐限度。
完全没有剧情可言,编剧是吃S的,整部片就是海底知识讲解之弱智版,适合12岁儿童观看。
居然还有人愿意投资,在这表示深深地景仰!
刚在电影院看完,差点睡着。
确实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但是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叫好声。
我本来还怕孩子多会乱,看来多虑了。
电影的情节十分简单,就是两位潜艇去找东西,找到了,再去找东西,又找到了。
如此循环几次,直到结束。
导演和编剧估计也觉得无聊,就硬加入了几个网络流行词汇和几个冷笑话,其刻意程度令人发指。
听完之后只觉得更加无聊。
不是有了3D就有了一切,国产动画片还要在剧情上下功夫啊。
不要低估中国孩子的智商啊。
最后,不知道这片子为什么还要找人来豆瓣打这么多五星?
这个电影就是个冷笑话。
幼儿园今天来了几位哥哥姐姐,给小朋友带来将在六一公映的电影〈潜艇总动员2〉,小朋友们被预告片里大眼睛潜艇阿力深深吸引,开心的与〈潜水的阿力〉APP进行互动游戏,还收到环球数码给小朋友们带来的立体〈潜艇总动员2〉名信片。
从我们幼儿园角度,很希望这样企校互动活动可以多搞一些,让小朋友对他们有兴趣的动画片有更多的了解。
〈潜艇总动员2〉是一部不错的国产儿童动画电影,深圳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也给园长发了推荐信,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获得好的票房收到,希望家长们六一带宝宝进入影院时会选择这部电影。
要我怎么说呢,潜艇总动员1我没看过,之前也没看介绍,就想六一也孩子一把,结果很失望,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动画片莫非是国产的?
已我以往看3D的经验,动画片都是比别的电影3D效果要强,这个动画片完全没有感觉,独角鲸的光还有极光,动画里主角反复感叹太美了,可是我完全没有看出美,没有像看《地心历险记2》的时候主角穿过山洞看到小岛那一刻给我的震撼,那种3D效果才让我感觉融入其中。
3D效果还不是硬伤,作为国产动画我们不该要求那么高,毕竟是新手。
整部动画故事情节才是硬伤,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任何波折,完全浪费了它是个3D动画。
故事是潜艇们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可是这任务完成的过程基本没有,就拿小偷偷走石板来说,石板怎么追回来的就是女博士告诉大家“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然后几个主角的任务就完成了,往后的情节我全都能猜出来了,不知道是现在孩子就只能看这种程度的动画片还是编剧太低估孩子们了。
我们再看进口动画,同样是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赛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动物总动员》,这些动画片都是老少皆宜的,小孩喜欢看成年人也爱看,这些动画总该有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高潮情节,寓道理与精彩的故事中。
而《潜艇总动员2》整部电影没有完整的情节,整部动画片就是个讲道理的科普电影,我明白它是要教会孩子们勇气友谊智慧等等,可是光有道理没有情节谁能看的下去,整场电影下来我没有听到孩子们的笑声,我们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专门受教育的。
不要总是怪国外的电影抢了中国市场,也不要说中国人崇洋媚外,制作出这种弱智的动画片怎么能吸引观众,也别太低估现在孩子的智商了,而且动画片也不能只当做给孩子们看的专利,或许这电影需要在片头打上一排字幕“科普教育片,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
”
上周带着我家小草仔儿参加“三叶草”活动,在环球数码看到《潜艇总动员2》预告片,那天现场抢答问题时还得到个“阿力”公仔,小妞儿开心的不行。
这两天我问宝宝六一儿童节要什么礼物?
原以为她会说去迪士尼,没想到她的回答是,想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阿力和贝贝。。。
小孩子喜欢漂亮的色彩、可爱的角色、简单有趣的故事,我们家长希望孩子在娱乐中学到一些知识和道理,从这两个角度评估,《潜艇总动员2》的确是值得推荐的六一儿童动画片!
我想我是真心爱国产动画片的,同时也对国产动画片充满期待的人。
走进影院前我对此片无任何了解,儿子告诉我说是“海底总动员2”,因为“海底总动员1”是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的,儿子甚至能把台词都背下来,因此我对此片精彩程度毫不怀疑。
开篇的视觉效果满好,蓝鲸和海底沉船的出现让孩子们发出了两次惊叹,当然也是整场下来仅有的两次惊叹。
开场五分钟,小潜艇们刚出场,没有任何新奇感的简单对白和玩笑让我突然冒出个想法,“这是不是国产动画片呀?
”说这话没有任何贬低国产动画的意思,但实话实说,看到一半我左边的孩子和右边的家长都睡着了。
通篇看下来心情很复杂,我十分尊重创作者的劳动,而且凭心而论,画面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情节只能用过于简单、无趣来评价,应该归结为是一部说教型的科普动画。
我当时想如果不是让两只小潜艇去完成好几个赋予教育意义的任务,而是只经历一次有意思的冒险,应该会比该片有看头很多,其实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创造力和想像力,就如同我们的动画片一样。
和当时看兔侠传奇的感觉一样,几句不合时宜的网络流行语和几个冷笑话支撑不起一部优秀的动画片,简单模仿国外经典动画的形式、人物、模式也不能打造出真正的国产经典,国产动画片依旧任重道远,期待着摆脱了山寨和说教痕迹的,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动画片能再度呈现。
我太爱我们班上的小朋友了,小孩子的想象是真是丰富。。。
昨天下午环球数码的几个哥哥姐姐来到我们幼儿园大班与小朋友们做活动,他们带来了将于今年六一公映电影〈潜艇总动员2〉海报和预告片。。。
有个哥哥指着海报上的海獭问,这是什么鱼啊,小朋友大声说“老鼠鱼”。
海獭会游泳+灰灰老鼠一样的小脸=老鼠鱼,小潜艇会游泳+有小翅膀=飞机鱼。。。
〈潜艇总动员2〉是一部不错的儿童电影,六一我们园送小朋友的节日礼物基本锁定于这部电影的电影票啦。
哪些卡通片适合3-10岁小朋友观看?
1、画面稳定清晰、色彩鲜艳。
有些动画片为达到“艺术效果”故意抖动画面;有些则粗制滥造,画面效果差。
这样的片子对孩子视力有弊无利。。。。
2、人物造型可爱、充满童趣。
卡通人物千姿百态,但是无论美丑,都有一个共同点: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
不过目前有些卡通片却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感”路线。。。。
3、远离暴力。
大多数欧美卡通影视公司对自己出产的卡通片都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
专门针对幼儿卡通片严格规定确保在镜头中没有与暴力相关道具、动作和画面。
国内目前没有详细的规定,这就要靠爸爸妈妈的“火眼金睛”来加以鉴定了。。。。
4、思想积极向上。
宣扬善良、真诚、友谊、爱国等精神和品质,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的卡通片都能做到。
但仍需注意两点:一是卡通片中的情爱场面。
二是过于成人化的思想。。。。
以上优秀动画影片的四个基本条件,《潜艇总动员2》完全满足。
推荐爸爸妈妈,今年六一儿童节陪孩子走进影院,与小潜艇共同开启海洋探险之旅。
我太爱我们班上的小朋友了,小孩子的想象是真是丰富。。。
昨天下午环球数码的几个哥哥姐姐来到我们幼儿园大班与小朋友们做活动,他们带来了将于今年六一公映电影〈潜艇总动员2〉海报和预告片。。。
有个哥哥指着海报上的海獭问,这是什么鱼啊,小朋友大声说“老鼠鱼”。
海獭会游泳+灰灰老鼠一样的小脸=老鼠鱼,小潜艇会游泳+有小翅膀=飞机鱼。。。
〈潜艇总动员2〉是一部不错的儿童电影,六一我们园送小朋友的节日礼物基本锁定于这部电影的电影票啦。
从开始相信男主逐渐变成质疑男主再到结尾的反转,这种走向挺有意思的。男主的表演真的很好,反而艾玛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
还可以
出了电影院打开豆瓣一看演职员表,又又又是《可怜的东西》《圣鹿之死》的导演。我的观后感依然是“我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这片子有点意思,但观影过程也有点犯困。男的真是造孽啊,甭管虐的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这变态和残暴的基因确实是改变不了。反倒是最后人类灭绝了,一片祥和的感觉😂另外俩人的对话就如同网络对线,认知不同,完全不同频率,讲多了也挺无聊的。
电影本身没有emma stone演戏好看。。。中间有几段15禁看得很爽,但是看着非常隔靴搔痒,感觉该说的东西讲到一半又住口了,但是,艾玛四通你真的赢得了我的心。。。
2025.10.29. M+戏院,香港上映优先场。石头姐和兰斯莫斯合作第四部长片(算上一部短片是第五次合作),是我看后觉得仅次于《宠儿》第二好的一次,也是石头姐作为绝对女主看得最舒服、我认为发挥的最好的一次。没看过韩国原版(但估计不会像兰斯莫斯这个如此癫狂),光看这个下来感觉就是个“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故事嘛,蛮有趣的。最后临近结尾有个让不少影院观众直接大喊WTF、惊掉人下巴的一个反转,在此不剧透。本片的18禁全给了兰斯莫斯血腥暴力的恶趣味,但这次已经比《善良的种类》《可怜的东西》《狗牙》等等收敛太多。摄影非常出色,原声音乐也不那么古怪了。同时剧本上还有大量的室内空间单纯正反打的两人对话戏、张力全靠演员的精湛表演来实现,石头姐与杰西·普莱蒙势均力敌的炸裂飙戏无疑是最大的看点。
在除了片名、导演和女主演的名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体验五星
两星半。本片可以看作兰斯莫斯风格的总和 —— 极端电影的多元素组合加上寓言图景的奇诡设定。只想说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太杰出了!在如此单薄的文本和滑稽的概念之下竟然能够完全把握住这般复杂的表演基调和性格色彩,更惊人的是他的表演没有一处是“安全”的,几乎可以说是在处处试险。在内敛与外放之间、平淡与过火之间、压抑与狂躁之间以及清醒与迷失之间,表演难度恰恰在于多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仅要在其中平滑地调动技术,且时常要在语言与肢体的错位中保留它们的自然特征,这在表演上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通过创造演员的分体(可控的人格)与角色的远景(瓦解的轨迹)来实现主角这种畸形的坚持、真切的信念。这是寻常与异常并存的卓越表演,内在的合理与外在的荒谬同频,足以确认杰西普莱蒙是一位顶级的技巧派演员。年度最佳男演员候选。
电影甚至不如海报好看,诡异邪典片。前半段愤愤然之捉alien小组是无能狂怒的烂白男,且深深怀疑导演有施虐狂借电影满足自己的性癖。。。结尾反转实属搞笑,说服力欠缺及设定草率,好像非要给人一个错愕的转折。外星人的未来和非人感都不太足,飞船更像是横店影楼凑出来的五毛特效。(最后人类死光了也挺好的,配乐加一星)(感谢H赠票!!!感谢hkust)
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竟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进入了兰斯莫斯的电影...
继韦斯安德森后又拉黑一位导演
AMC18,连着两场第一场。这个片子有个最,就是是所有看过的电影里死的人最多。算是这个导演不错的片子,美学不如POOR THINGS,但是叙事精彩,比什么狗牙龙虾还有上一个不记得名字的什么好多了
#lff25 如果说兰斯莫斯早年还算是在搞艺术 他现在只能说是在搞抽象搞地狱 一边迎合媚俗观众的刻奇品味名利双收 一边折磨演员折磨正常观众满足自己作为导演的权利欲 不是gala真的血亏 以后不会再给这个老登的电影花一分钱
精彩炸裂
#Venezia82#没看过原版,但这部翻拍给人的感觉还挺浑然天成的兰斯莫斯风格的。两位主演的演技十分突出,和强烈的艺术风格共同撑起了本片。石头的角色情绪比较单一,不觉得三封有戏,但这是一个相当有趣和精彩、演了就很值的角色; 杰西的角色更有层次一点,胜在既有脱离现实的偏执和喜感但也有落到实处流露出人性的一面,是第一主角。看两人的对手戏真是过瘾。成片质量也足够好,看好有奖。
脑子都是看完编号17浪费一晚上生命的记忆 于是又这样浪费一晚上生命 连愚蠢的点都一模一样 马勒风bgm硬凹那些尴尬的极左阴谋论情节我真是笑哭了
弗如《龙虾》。 2.5现在难道是grain over texture了?
和《可怜的东西》、《某种物质》(甚至《阿诺拉》)大概是同一类电影,在B级片的色香味中端上来一盘装着反思后现代某个尖锐议题的菜,近年来似乎很受电影届青睐。本片导演简直沦陷在自己的艺术中了,仿佛在遛着观众和自己玩,配乐一惊一乍得尤其让人反感。但结尾的反转个人其实很喜欢,有种自暴自弃的幽默感,拍全世界各个角落人类的各种死法也挺好玩,掐头剩尾整个短片我肯定给五星。
拿手的荒诞、奇观、反转加上节奏紧凑,观影体验很好。但后劲仍然乏力,回想起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或许是留白。
Lanthimos真的太聪明了 拍了一部左派和右派看了都拍手叫好 到最后都觉得自己赢了的片子 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