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瓜

杀瓜,To Kill a Watermelon

主演:董勇,刘桦,胡明,李煜,曹曦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杀瓜》剧照

杀瓜 剧照 NO.1杀瓜 剧照 NO.2杀瓜 剧照 NO.3杀瓜 剧照 NO.4杀瓜 剧照 NO.5杀瓜 剧照 NO.6杀瓜 剧照 NO.13杀瓜 剧照 NO.14杀瓜 剧照 NO.15杀瓜 剧照 NO.16杀瓜 剧照 NO.17杀瓜 剧照 NO.18杀瓜 剧照 NO.19杀瓜 剧照 NO.20

《杀瓜》长篇影评

 1 ) 慢节奏电影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电影,节奏比较慢,类似于深夜食堂(日版)。

这部电影我认为演员的演的像瓜农,但不是瓜农,只有其表,没有其意。

但我还是很喜欢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看这种电影,我前几天看了集结号,所以总觉得刘红国有点熟悉,原来他是集结号里的吹号手。

我正尝试着以电影的名义,借鉴前人的故事,照亮我今后的道路。

 2 ) 豆瓣,一个装逼的软件罢了

看了些影评,感觉都一个比一个还会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 ) 杀个瓜哪有那么多事

没有艺术的命,患了艺术的病。

这样的一部作品,应该是个短片,幽默的有趣的那种,结果出来的是个呆瓜。

问题最大的倒是演员和美道化。

完全没有农民的质感出来。

你就是个瓜农,无知的像个解放前的农民,那也太夸张了点。

只会照搬原作的电影真够失败的。

不想过多评论。

这部电影应该当做主旋律电影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放给农村的老百姓看。

在艺术圈里放映,是对电影艺术有害的。

 4 ) 由杀个瓜想到的

电影标题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同样也具有模糊性。

何谓“杀瓜”,在电影中,是当地农民的一种说法,杀一个瓜来吃,就是切一个瓜来吃。

杀瓜,可以简单是杀一个瓜来吃,也符合电影的背景。

“杀瓜”=傻瓜,电影塑造了陈草这个“傻瓜”式的人物,“傻瓜”一词,无疑带有褒义,他看似很傻,守着自己的瓜棚,不趋炎附势,拾金不昧,在电影中其他人,尤其是坐在车里的领导的对比和衬托下,这些品质就显得难能可贵。

杀瓜,这个“瓜”,还可是是人的代称。

特别惊喜的是,我小时候见过野生的西瓜,特别可爱的一个,还摘下来尝了尝,却发现根本不好吃。

但我发现,身边的人都没见过野生西瓜,似乎,我活在不一样的世界。

马上就是吃西瓜的季节了,现在吃的西瓜,具有了更多含义,心态也全然不同了。

小时候吃瓜,大口大口,尽量不让西瓜汁儿留下来。

没有冰箱,我们会把西瓜放在竹篮里,竹篮吊在井里,冰镇一上午,上午蝉鸣燥热之时,取出,一口甜蜜蜜甚至甜腻腻。

瓜籽就随地吐去,一只只蚂蚁爬过来搬运,或吸吮着西瓜汁,我就这么一边吃瓜,一边看蚂蚁搬运。

现在呢,西瓜切成一块一块,装在盒子里,用签子叉着吃,一口一口,再不是儿时味道了。

可是依旧很爱吃瓜。

由一部电影,引发观众的评论也好,回忆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电影的成功。

电影淡淡的叙事方式,的确不同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和叙事。

电影的一个缺陷在于,饰演陈草的演员演得很好,但,他的气质不像是一个农民,至少不像是一个传统农民,他更像一个“终南山隐士”,他的气质,还是带点知识分子的味道。

然而整体上,还是很欣赏这部电影的选角和演绎。

小说比电影的叙述更为平淡,小说带有元小说的元素。

小说的结局与电影的结局,完全是两种,都值得细细品味。

 5 ) 傻瓜杀瓜

这部电影真的很经典,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能看见真正讲的是什么,你是装睡的人还是一直没醒过呢?

希望这种电影多一点,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很值得让人深思,就像那个人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为着这个时代好像真的并不需要我们吗而沉思,希望有人可以为我解开其谜。

+一个惆怅小子的评论

 6 ) 瓜

四川话里瓜就是傻,不用加傻字。

杀瓜一语双关,傻就不说了,聊两句杀字。

废了半天劲讲道理,一个微电影的好料,生生被拉成个裂口子的瓜。

大家也是费力讨论谁裂了口,谁野生,谁是特立独行的猪是,谁不是。

裂口的笑野生的小,野生的骂裂口的拙,猪们躲着特立独行的同类,生怕被感染。

其实,瓜就是瓜,猪就是猪,瓜也好,猪也罢,一个待杀,一个待宰,傻的傻活着,太聪明的先死。

 7 ) 很好的反面教材(难看电影的反面教材)

演的假,拍的假,车祸假,夏天热的假,喝水假,对话假。

人物造型假。

人物的思维不合常理。

对话如同话剧。

拍瓜农,最起码你得去村里看看真瓜农啊。

真瓜农可不是这样的啊。

大夏天瓜农的老婆,喝水一小口抿一下抿一下的。

大夏天,手里拿着蒲扇不停的扇,可是演员传的衣服挺厚的,表情里面也没有一丝热意。

最离谱的就是,车橦上了瓜棚,一个凳子椅子都没坏,车也没有一丁点痕迹。

情节上,村长带着一箱啤酒来买西瓜,留下一箱啤酒,60块钱,反常理啊。

带啤酒说明说熟人,60块钱说明不熟。

这人物关系到底是熟悉还是不熟悉,我宁愿相信梯云纵可以让人飞上天(这是思想)。

也不愿意看一个牙白脸粉的瓜农,追着还钱(这不合理也没有思想)。

 8 ) 虎头蛇尾,换个导演

前半部分还尊重原作,后半部分完全是为了迎合过🈸️,前面埋的伏笔一个也没填上坑。

败笔之二是农民的演员确实不像农民,建议换成《告诉他们,我乘黄鹤去了》的导演,再用方言去塑造形象,会有更好的农民演员表现。

总的来说给7分吧,完全用内容去推动情节发展是可以的,对电影镜头和录音方面有更引人入胜的作用。

导演在讲故事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9 ) 看看预告和结局

预告说被执行了,优酷上结局是态度良好释放了。

一种隐欲吧,不能拍的太现实,放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更不会有人去撑腰,人们都只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巴不得打起来我看戏,这就是普遍现象,没有办法解释,至少我没有办法解释,影片名字为杀瓜,线索就是瓜吧,其实不是,只有傻瓜才会这样想,只有傻瓜才会站出来,可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用电影呈现出来,也会有人认为这是傻瓜电影。

建议先看剧后看预告,本影评纯属个人观点。

如有不适,划走就是。

 10 ) 导演变成自己想讽刺的那个“裂口瓜”

今天在厦门电影人创作的作品展映闭幕式上,坐在不像是给普通影迷准备的贵宾沙发椅上,如坐针毡地看完了这部“话剧”电影《杀瓜》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暗喻和讽刺是显然易见的,因为全程只用冗长的对白来推进情节(在无法用人与人的对话来表达的细节,比如天气很炎热,就上了一个瓜,开始拟人式的对话)的手法,就仿佛像高中的政治课上,生怕你听不明白,把一字一句都跟你讲清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部电影放映后,在一个坐着数位大领导的场合下,在导演坦承自己采用了舞台式的,话剧式的拍摄手法之后,没有一个观众对电影有任何质疑,每个发言的观众都是溢美之词,没有哪怕一位观众对导演的手法有任何实质性的讨论(包括诸位电影家协会的领导们)。

导演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个场合当成了自己的“瓜地”,用8毛钱一斤的废话回答观众无关痛痒的问题。

可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下导演变成了自己想讽刺的那个“裂口瓜”。

《杀瓜》短评

一个以乡下瓜棚为舞台的寓言故事,陈旧老套笨。用啰嗦重复(报纸上讲)和神叨自问(与西瓜头的对话),讲一瓜农由愚钝到抗争的意识觉醒。然而,从瓜农的台词腔调到夏天的炎热感觉,全是错的。让女记者冒出来对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更是大错特错。我从未见过如此假的老农,完全是凭空想象吧。

7分钟前
  • 木卫二
  • 很差

平淡如水的88分钟。。。。。可以看到导演想要说的很多,但是也不该通过如此直白的讲解来传达,整个故事的冲突与矛盾也是反映的如此简单,多给一星以资鼓励。

11分钟前
  • hhh菠萝糖
  • 还行

7分。一个寓言故事,场景非常单一,就是那个瓜棚,这样的好处在于节省成本。野生西瓜代表了一类不受世俗左右的保有纯真的人,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别人给的思想不论好坏都全盘接收。仔细回味男主和村长以及罪犯的对话会有一定收获。另外说一句,影片中这些个西瓜都是沙的,我都不喜欢。

15分钟前
  • 大七
  • 推荐

这个我应该是看过,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是我还挺喜欢的。

16分钟前
  • 小草
  • 推荐

自以为是地表达政治隐喻,却直白露骨,没有电影的美感。剧本苍白无力,人物欠缺活力,看点就是导演终于拖拖拉拉的讲完了一个认真的故事

18分钟前
  • Mr沛的笔记
  • 较差

野生瓜也好,裂口瓜也罢,不过是殊途同归。

22分钟前
  • 王绛绿
  • 还行

意外的很好看,甚至可以说引人入胜吧。也很意外评分这么低。有种在看波兰斯基电影的感觉。故事讲得挺棒的,说什么隐喻的是自己想多了吧。first的电影都在很踏实的讲故事的感觉。

23分钟前
  • 德莫纳的
  • 力荐

一半一半吧,优点挺明显,缺点也明显。人物的服装,对话都很一般...思想的话偏黑色幽默...但是剧本在打磨一下还是挺不错的

25分钟前
  • 阿紫
  • 还行

非常优秀,瑕不掩瑜,未来可期

29分钟前
  • 杜俊
  • 推荐

无法从视听语言上来评价这部电影,它简单直白到简直想让人在看了十分钟后就冲出影院。再往后看,它的故事才出来意思,虽然趣味和幽默更多还是凭借对白建立,而且有些鼓动,有些危险,对于乡村仇杀表现出的态度也令人不安。很喜欢它能引用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电影有一股鸡蛋碰石头的骨气。

32分钟前
  • 还行

“规矩多了毛病也就多了”更合适搬上话剧舞台

35分钟前
  • 蔡根花宝贝
  • 还行

怎么说呢,还好吧。

37分钟前
  • 人之初
  • 推荐

舞台剧,简单,平。

40分钟前
  • 陈焕
  • 还行

小成本電影,每部片的背後一定都充滿著困難。 但一如FIRST代表的內地「文青電影」通病

41分钟前
  • 木柵永樂町
  • 较差

(4.0)小品,野生瓜

42分钟前
  • 没灵魂但还活着
  • 较差

群众就得听领导的 老百姓不能给政府添乱

47分钟前
  • 去之、彧之
  • 推荐

真诚憨厚善良的农民

50分钟前
  • 哈h
  • 还行

这一颗星是给摄影和调色的

54分钟前
  • zzb001
  • 很差

新导演难,难在无人愿为。

57分钟前
  • 文文周
  • 还行

150w的成本拍成这样可以了 但是真的很不注重细节 瓜棚里的电风扇从头到尾就没开过 想探讨的东西也比较浅显 剧情结构有点类似《求求你表扬我》

1小时前
  • 比芭宝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