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电影频道正在播这个片子,边等阿姨做饭边看片子消磨时间。
没看到开头,却坚持看完了结局,尽管早已猜到是这样的结果。
可当镜头转向阿秒的店——Miss的一刹那,还是很感动。
一个女孩子,用十年的时间去打拼,追寻,到头来得到了那些所谓的名利,却还是错过了爱人。
怎么会有像prada的gucci呢?
有时候明明知道不会有,却还是一味执念,结果只会错过prada,也错过gucci.年轻的时候也许不会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总是欲望满满,希望期待更好的来临。
比如阿妙,一心想离开富贵墟,离开那种乱七八糟的环境和生活,不是她眼睛高,只是厌倦了某种现实。
永远待在菜市里,和一个菜市佬这样起早贪黑,污七八糟的过一辈子,卖不完的东西,还不完的赌债?
想想的确很可怕。
这个时候,还能要求阿妙看到那个真心对自己好的渔佬吗?
即使会有片刻的感动,也会被毫不留情的扼杀在富贵墟杂乱的世界里了。
看到饼佬和未婚妻甜蜜的经营着自己的小店,阿妙除了些许失落外,会不会也想找一个人去一起经营属于自己的生活呢?
只是忽略了那个寻觅许久的人,原来就在身边。
一转身,一辈子就错过了。
看着渔佬和妻子女儿幸福的背影,阿妙可曾知道那个曾经被自己撞到的女孩如今竟是渔佬的妻子,还是自己亲自送到他面前的?
可当初又是谁在三十岁生日醒来的第一天,那样义无反顾的离开的呢?
电影演完了,晚饭也吃完了,断断续续的吃到九点多。
看着阿姨小女孩一样执意让姨夫去厨房炒一个鱼香茄子,美其名曰给我吃,其实是她自己想吃。
看着两个白手起家过了近二十年的夫妻,现在过的如此知足且甜蜜,真是觉得好幸福啊 考虑到姨夫喝了点小酒,所以没让他开车送我,住的又不算很远,夫妻俩溜达着送了我一段路,然后我独自离开,身后是两人的说笑声。
记得阿姨说过,一次工作中偶遇她的所谓的初恋男友,貌似现在混得很不错,但回头看看自己有这么好的丈夫和儿子,觉得自己挺幸福的如果可以,不要错过。
“30岁的第一天早晨,我在一个男人的家里,在一个街市佬的家里。
我看到了一个我不想要的未来。
”当阿妙说这句独白的时候,她看到床上,还没睡醒的他面露幸福笑容。
而我却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是何等决绝。
有人说,阿妙错了,错在不懂珍惜,到头来错过了一个值得嫁的男人。
但我觉得,人类其实是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的。
就像水里面的鱼,都会拼命游向光明的世界,而奋力撇开身后污秽黑暗的一切。
人往高处走,山鸡变凤凰,绝不是过分的奢求。
出身卑微,父亲欠债,让阿妙30岁之前的时光都要在一个名叫“富贵墟”的菜市场中卖鱼度日。
每天清早她比别人更早去取货,取最新鲜的货;每天深夜她一个人在街头用卖剩的鱼肉做鱼粥,15元一碗,一个个硬币放进罐中。
她的理想,很清晰,就是要在30岁之前,还清欠债,离开菜市场,找到一个值得嫁的人。
还有,买一个理想中的钱包,款式像PRADA,牌子是GUCCI。
然而,世上并没有“像PRADA的GUCCI”,正如人生总有遗憾无法圆满。
富贵墟实际上是个穷街市,富贵墟里又藏着富贵梦。
阿妙脱离了这个“墟”,却失去了一个“岸”;得到了理想,失去了爱。
但这,怎能说是她的错?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选择的对与错,外人无权评说。
若然当初的她满足于留在鱼佬身边,谁能保证多年之后她不会后悔?
如果影片仅仅停留于此,那未免流于肤浅。
1997-2007,一个女人的十年,也是一座城市从殖民地转为特别行政区的最初十年。
阿妙对猪肉佬说:“我是不会嫁给街市佬的。
”于是那个男人背上行囊北漂闯世界。
阿妙问鱼佬(Eason):“目标啊,计划啊,你有吗?
”于是鱼佬就真的开始计划买一个钱包给她。
超市兴起,她和鱼佬一起捍卫菜市场的生意,以变应变。
香港回归的那天晚上,他们在天台大叫“50年不变”。
传销之风骤起,她把钱一古脑儿投进去,以为可以一本万利。
千禧年的除夕夜,他在天台等了一个晚上,她在时尚界大展拳脚。
街市清拆,他被人拖出去,回头不舍地看了一眼,最后的富贵墟。
非典肆虐那年,她戴着口罩开车去机场,差点撞倒了一名要去相亲的女子,于是送她到餐厅。
那时她还不知道,这名女子将成为他的妻子。
That's life.你以为50年不变,其实变得天翻地覆。
你以为他还在等你,却发现只有你在等他。
你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钱包,却发现钱包不再是最初的钱包。
在时代的巨变浪潮中,我们的爱与理想,有谁在乎?
习惯了看童话二百五收尾的香港电影,看完每当变换时我心里硌了一下。
陈奕迅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香港歌手,那种有恃无恐的性格,绝对需要天分。
而每次我看他的电影却都是要准备一棵足够灰调饱满的心脏,羞耻心充足的看着他一幕幕没羞耻心的表演。
不知道是不是他做了爸爸的原因,这一次我开始觉得,电影里他正经起来很好看。
我没期待每当变幻时参赛奥斯卡,没期待他对推动两岸政治文化交流起到史无前例的积极作用,没期待他有需要删减的环节,看宣传的时候以为还是恶搞的老桥段,现在意识到自己低估这电影,倒有点惭愧。
好与不好只在你起初的定位。
好比阿妙一直想要一个像prada的gucci,也就一直都得不到。
整个故事大体是关于阿妙的错过又如何。
狠角色阿妙每次都想也不想,不怕伤害对方微薄的自尊就冲口而出:我不会嫁给菜市佬。
这般坚定自信的口气,现实的坦荡荡,不遮不掩直接可爱。
也只有杨千桦有如此摄人心魄的气场。
她吓走猪肉佬,猪肉佬成了暴发户,吓走饼佬,饼佬开了店订了婚,吓走鱼佬,鱼佬娶娇妻生儿子。
最后事业成功的阿妙知道,错过的情节再也追不回去,错过的鱼佬再也回不来。
没有像prada的gucci,从来就没有。
因世人皆贪心好似明确想要。
最后不尽如意那个的也得不到。
向前走,未必就遇到更好。
我曾经骄傲又傻气的相信这样一件事,好男子不是寻来的,是等,不用找,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也在等你。
若你去找,失望抱怨痛哭破口大骂那都是自己寻得。
你静静等,一定有那人出现。
冰心叫铁凝等,铁凝在50岁找到归宿。
找到那一人,而她毕竟是铁凝,不是所有姑娘都有这样资本与魄力。
50岁,当真没有遗憾吗。
怕是不敢有吧。
鱼佬对着电话忙音说,明晚千禧年 我在天台等你。
你没来,这不是我的错。
阿妙看着拆掉的富贵墟,对错过的一切说,十年里面,我想做的事没有全部做到,以前,我会觉得是失败,现在我觉得,我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发现,所有这一切只是一个过程。
阿妙不是不遗憾,而是每人都在向前走,不许你回头。
我相信导演说的这电影不是刻意与回归十年暧昧,只是一个女人的十年,搭上回归也未尝不可。
至少不如老港正传那样左的露骨。
富贵墟消失了,很多事情不一样了,我们还是要继续生活。
而最后阿妙看着鱼佬一家三口的背影失神化作灿然一笑。
这遗憾,不笑又能如何。
結尾是滿腹遺憾和酸楚。
但心裏如同劇中的阿妙,魚佬一樣明白,沒有其他的結局,人生滿載十字路口,選擇其一,必然要有所捨棄。
阿妙最後的笑容是對自己選擇的擔當。
阿妙和魚佬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人,他們像你也像我。
所以我明白阿妙的不甘心,她愛魚佬但更愛自己。
捨不得放棄未來存在的可能性,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遠。
記得阿妙對豬佬說,她喜歡的是Minicooper。
應當是從始至終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的女子。
但人有時候會禁不住猶豫,怕自己想要的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故事最後,阿妙說:這十年她有得有失,但也讓她明白人生不過是過程而已。
這時的她開着Minicooper揚長而去。
人生的重點不在于你選擇了什麽,重要的是你怎樣堅持走自己選擇的路,享受這個選擇的過程。
我們也都坦然最後魚佬的選擇。
因爲我們都如此平凡渺小,所以對生活選擇妥協也無可厚非。
未來如此的不肯定,從前的豬肉佬也曾經如此純純的愛過阿妙,但十年變化何止桑田,人心亦翻天覆地。
沒有人敢保證十年后的魚佬。
我們對別人的懷疑是來自于對自己的不信任。
好像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別人。
以此量度,更不敢妄自肯定。
一輩子堵在街市裏的阿妙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離開之後又會懷念她曾流落在那裏的青春歲月。
我們在想回去的時候常常人事已俱非的,連一個可以收留回憶的地方都沒有。
阿妙在一開始就果斷的拒絕了魚佬,她說有些事明知不會發生,就不要計劃。
後來在父親身故后,魚佬一直相伴在側,感情可以情不自禁,但理智又可以讓她搬家換電話號碼毅然決然地人間蒸發。
魚佬回了阿妙的短信,他說:我是魚佬,你是誰?
導演還特地給了“你是誰”一個大特寫。
好像在說,十年,我沒變,但阿妙早變得面目全非,你已不是你,我自然無法認出你。
他們爭搶錢包的動作在魚佬摸到錢包的那刻凝固了。
大家心裏都明白了,因爲早已錯過,無路可回去。
阿妙的眼裏有淚,魚佬何嘗不難過呢?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
這十年不是白白過去的。
哪怕他曾經那麽愛她。
記得他送她那個防水錢包的時候,用舊報紙包裝了外盒,隱約可以看見這麽一段話:浪漫,可以苦心经营.感动,来自生活的点滴.魚佬就是他送她的那個防水錢包,樸素但實用,也許他的浪漫是苦心經營出來的,但在生活的點滴裏他給你最真實的感動,那不都是愛嗎?
可惜那個時候的阿妙並沒有看見,就算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了吧。
其實我們選擇了一些必須放棄另一些。
不被選擇的就成爲錯過的,而我們終其一生懷念的往往就是那些早已錯過的失去的。
沒有被選擇不代表不重要。
沒有失去便不知道重要。
人往往都是這個樣子的。
說點文藝腔的話,生活很現實,但夢想更重要。
但我們唯一的救贖只有愛。
這個世界真愛難覓,魚佬雖是個胸無大志,吃相比較難看的男人,但他給阿妙的卻是真愛,所以阿妙錯過了,電視機前的我替她可惜。
想起上次跟朋友閑聊説,現在的女子找老公要有錢有房有車什麽的,全是些物質條件,看似是擇偶標準越來越高。
但換個角度看,卻是徹徹底底的降低標準,物質條件多好找,物質好的男人現在一抓一大把的。
但要找個真愛的得多難?
還要你愛他他也愛你的,那就更不容易。
與其找那麽點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實在點,找些容易把握的方便衡量的標準。
這就是現代女人的心理。
我也會問問自己要什麽,如果有那麽一個人,他願意接受我的愛,並且值得我愛的人。
那我願意與他一起奮鬥在人生的道路上,為了他我願意成全與讓步,甚至不得不捨棄另外一些重要的東西。
只要我愛他。
如果一直遇不到這個人,那我也只能學習做一個獨立的時代女性,在生活和感情上不多做依賴停留。
自己走自己的路好了。
我非常执着的喜欢杨千桦的电影,和这个女人.她没有大明星的炒作头脑,也没有花瓶美人的骄人姿色,会有人讲,这个女人让人觉得空洞.也许就是看起来太简单了,所以她演过的每个角色都单薄羸弱.所以也只是标了牌的港产的平乏喜剧片的固定女主角.可是我却就是迷上了她干净平淡的面容和没心没肺的笑容.最近一次的电影是天生一对,脑子里还记得杨千桦一个人站在广告版前的背影.阿妙十年是<<每当变幻时>>的原名,也许太过直白,不再有含蓄美了.就被换了.这一次角色是一个卖鱼女阿妙,一个有梦想的卖鱼女.她有个赌徒老豆,所以被迫组摊还债.因为不甘心在菜市里过上一辈子,所以她不接受身边任何示好的菜市佬.所以她真的在10年后找到自己的未来了,一个国际知名的化妆师.可是她还是失去了.所以片头给了一个英文单词的解释" miss"很多意思的miss人生中最失意的时候错过可能是最爱的那个人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静静的想念或许不是错误却是最大的遗憾我依然是得到了惊喜的,不单单是一部的港产搞笑片.甚至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怎么笑过.这部片子用深深浅浅的记号做了一部和谐旋律片.没有让我反胃.反倒因为这部片就只是用一单单大事件,暗暗的提示着年份配合着人们以及富贵墟的命运于是暗暗的诉说着什么.诉说了10年里一晃而过的故事.阿妙在记事本上写,30岁离开菜市,还完债,找个好男人嫁掉.终究,这个愿望也和一起烧掉的笔记本们灰飞烟灭了.她离开了菜市,却没有嫁掉自己.因为等她回到富贵墟的时候,那个人身边已有妻女了.好在阿妙最后没有后悔,她甩甩头发笑着说:我没有完成我决心完成的任何一件事.但我知道,那不是错误,那只是一个过程. 谁都曾经错过,错过一趟班车,错过一场电影,错过一段感情.可是也许这都是到达终点的代价.阿妙的化妆店起名MISS.是错过也是想念.最后赘述一句,看的是港版,应该没有删剪,Miriam和陈奕迅的演技真的不错了,也许香港影坛不再能和邵氏年代高质量相提并论,也不能和无间道时期的繁盛相比.但至少,香港影人是在进步的.
“对,这个钱包是很接近我想要的,但又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那个”。
阿妙选钱包的态度直接折射出她对生活对爱情的想法。
因为要替热衷嫖赌的父亲还债,她在鱼档里消磨自己的青春,但心高气傲,与猪肉佬或是与鱼佬或是与饼佬恋爱、结婚,那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将来,哪怕这里面还有爱的存在。
有人会说她是在追求理想的爱情而不愿将就,我却总觉得她有些现实,带着过份的理性,当中的爱让她挣扎过,最后却是现实占了上风,或者说是在现实的夹缝里努力地保存着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达成。
虽然这样的理想生活却对生养她的菜市场及当中的小人物是排斥的,不过却觉得自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嫖赌,母亲去世,欠下巨债,她唯有勤力工作,依旧乐观,至少没有想着直接嫁个有钱人来还债而不用自己辛苦工作,她对生活有计划,有目标,钱包虽然是用来放钱的,但却像日记本一样记下每年她对生活一点一滴的追求。
她觉得的理想生活,便是不用过现在的生活,不用与现在生活当中的任何人扯上关系,哪怕她爱他,哪怕鱼佬并不是一贫如洗,这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可以说她27岁前的生活造就了她的理想,这是无可厚非的。
可我很难觉得她是理想主义的,总觉得理想主义是不会和物质、出身、职业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她最后说她最想做的事情在这十年里都没有做到,最重要的是过程。
相反,鱼佬却不同。
他那么爱她,可以为她做很多,借钱、帮她还债、帮她背父亲回家、等等,那么细碎,却像极我们身边每一个人,在全心全意爱别人便会做这些,他的爱是那么简单。
他明知道她的理想,她的择偶,他在付出,而且应该很清楚会没有回报。
这两个人想的根本不是同一种价值观,她突然消失,换了号码和住所,他仍无望地对着这个变成空号的号码念叨着,千禧年我在天台等你。
有人说阿妙配不上鱼佬,有人说没有人会永远等另一个人,有人说这就是现实,有人说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但我总觉得,爱情,只要没有杀人放火,就不应该谈论对错,爱情,就是你情我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她是他爱的人,那么她就配得上他。
我很不想说缘分,但很多情感无法解释时,我们会归之为缘分。
有缘无份。
也许应该说选择。
当想到选择他时,她仍旧有一丝犹豫,那么当时她就不能选择他,但时间已经吞噬这一切,不再由得你后悔了。
“决心,计划啊,你有吗?
”阿妙终于离开了【富贵墟】,终于成为女强人,也始终没有找到值得嫁的人。
而鱼佬,阴错阳差有了自己的家室。
蓦然回首,那人却早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微笑,总归是最好的办法。
假设阿妙与鱼佬如果真的百年好合又怎样,多年后,她再看到那些光鲜橱窗里的诱惑,对生活妥协的苦涩心情和此时的微笑相比,很难说哪个更像一种遗憾。
几年前的我,一定无法接受这种遗憾,大概会说出:“所谓错过就是爱得不够”这样的话。
但是现在,我会说:“就是爱才会有遗憾”。
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
林语堂先生说:“文化大抵是寻找食物的问题,而进步是一种使食物越来越难得到的发展。
”在学生时代,我一直是忽略生存问题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我不觉得那会成为一个问题,直到义无反顾离开家乡,才发现原来户口、收入、住房等等太多的东西,可以是一个标签,可以是生存的条件。
阿妙的好强自尊让她一面享受鱼佬的精心照顾,一面越陷得深越感到不安。
她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听来会是像prada的gucci那样可笑,也要奋勇前行。
一直随身带着的钱包,好像一个内心的安慰:至少曾被这样的爱过。
而外表粗暴内心善良的鱼佬,无论多少年后,仍会记挂着她,担心她被人骗,怕她照顾不好自己,他知道什么是值得记住的,什么是要珍惜的。
这十年光阴没有白过,他很自然的接过妻子手中的女儿,然后与她说再见。
他们不是没缘分,只是这一切会是一个过程。
一支带着露水的玫瑰和一间不用还贷的房子,我会光速选择后者,然后为自己的改变略感悲伤。
是什么让我长成了当初自己口沫笔伐的那种样子。
去单向街看和菜头的时候,柏邦妮问他为什么一直单身,他说,成家只是为了逃避对死亡的恐惧,逃避对生存意义的疑惑。
我当时没有听懂,现在或许可以理解。
父辈总是催促我们结婚,仿佛就是一种劝解,希望我们早一点和他们一样,找到坚强活下去的理由,还要费尽心力往好了活,为他人而活。
然而一旦抛开这些,“我是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问题简直就是浪费生命,一刻都不要去想。
这一生无论多么可悲可笑可怜可恨都无所谓了但是还是觉得非常的可悲可笑可怜可恨怎么办呢?
我没有不好,也没有很好。
我明白,这一切,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miss有很多种意思,我却只看见“错过”不过最后阿妙说得对,一切不过是过程,这一生,谁不错过呢?
有选择,就有错过,最重要是不后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一开始没有选择,也许是我们自身力所不及,当有能力的时候,当然也很难奢望原来的人和东西还都未曾改变一直都在梦想着找到那个像prada的gucci,虽然明知道根本不存在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也很难说服自己满足于那个普通的钱包,尽管它防水,很实用年轻是最好的资本,未来仿佛总应该是美好的,长远的,怎能不去追求呢?
谁又能说那些梦想中的美好就真的不可能发生,不可能被找到呢?
生命总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如果得到了我们最想要的,就不能再抱怨放弃的那一些,即使什么都没有得到,也许正是生命的本来面目,本来我们所得到的那一些也终将化为乌有,质本洁来还洁去,有什么遗憾的呢?
一个人的生命于宇宙中不过如恒河之沙,不值一提,但对于每一个人却是全部,是及时行乐还是步步为营?
是独善其身还是惠为他人?
每当变幻时我们在行走中,失去了什么。
是不是会执著,心心念念要定, 回首时分,发现还是错失了一些。
就像这部电影,有关miss这样简单的词,却历尽十年才明白。
1997年的阿妙,27岁,跟着爸爸在菜市场卖鱼,晚上收工还要加班做鱼粥生意,那年,她在日记里写下:30岁前,还清所有欠债,找个值得嫁的人嫁了。
她对鱼佬说:白鳝我请你吃,这是我的范围,你不要捣乱。
她对暗恋自己的猪肉佬说:我是不会喜欢菜市佬的。
那男孩背起行囊,外出闯荡。
遇到很好的对象,西饼店店长,就像西饼,很饱肚。
可欠款仍然未清,选择放手。
这个男人写信,送她手链,祝她一生幸福。
她对鱼佬说:决心啊,计划啊,你没有啊?
28岁,她对来买菜的主妇说:还有两年。
菜市场受到超市挑战,改革失败,鱼佬说,我们不是失败,是成功发现改革不行。
那个外出的男孩子已经小有成就,却不再看上她,这个菜市妹。
她对着心仪的钱包看了又看,我要似Prada的Gucci,被bs:哪里有这种东西。
29岁,她满怀希望的迎接着新生活的到来,反而陷入传销泥潭,赚来的钱尽数赔光,站在富贵墟的牌楼上,茫然的走来走去,是鱼佬的支持,让她有勇气继续活着。
而刚过而立之年的鱼佬,从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感动,慢慢爱上她,有了自己的目标。
饼店店长的电话,波澜又起,犹豫着做了决定,那人介绍,我的未婚妻,美芬。
笑着看那对戒指,如果当年嫁给饼佬,现在应该戴在她手上。
她看到鱼佬的日记:不再找阿凤,成为一个值得嫁的人。
鱼佬送她心仪的那款钱包,摸着头说:决心啊,计划啊,我也有。
她一字一句的说,有的人,我不会想,有的事,明知不会发生,就不应该计划,你,明白吗?
生生隔出山海。
妙爸在女儿生日的前一天手气很旺,赢了五万,去拿雪梨下火,却再没起来,他奄奄一息的对女儿说,你终于可以离开菜市场了。
那是香港十年来最冷的一天,也是阿妙一生中最长的一天。
她打开匣子,随身听里传来小时候和爸爸的合唱:怀缅过去常陶醉一半乐事一半令人流泪……韶华去四季暗中追随逝去了的都已逝去啊常见明月挂天边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她烧掉所有日记,在天台上趴在鱼佬肩上大哭,撤了摊,停掉手机,彻底告别富贵墟。
鱼佬一个人清洗即将拆迁的富贵墟,也洗去之前的种种回忆,他绝望的被抬出市场,最后看了牌楼一眼。
转眼之间,一年过去,她成了化妆界的妙姐。
事业有成的猪肉佬说,我们都是有权选择的人,有时候错过了,不一定可以回头再挑。
2003年,非典。
她开着自己的车,在街头看到戴口罩的鱼佬,拨电话的刹那,撞到那个女生,送她去相亲。
咖啡店里带口罩的男人,看到女生从车上下来,女人开车。
女生求他,帮帮我吧。
2006年,阿妙36岁,撞车,鱼佬匆匆赶来,替她从车底取出鞋。
重开富贵墟,只为老人的心愿。
他们重新打扮成10年前的阿妙,鱼佬,相视一笑,似乎时间永远停在97年。
他们在牌楼上合影,最后的纪念。
鱼佬在阿妙的化妆室做造型,问那种似LV的Gucci你买到没有?
她说,哪有这种东西?
不过我真的找到了我想要的那个。
她满心欢喜去取鱼佬送给他的钱包,却听到鱼佬接起女儿的电话,温柔的对妻子说,我差不多啦,待会见。
阿妙满眼落寞,他跑过来要看钱包,她求他,听我的话,别看了。
他们像好友一样在店门口轻松作别,幸福的一家三口背影。
2007年,富贵墟终于清拆,37岁的阿妙说,十年里面,我想做的事没有全部做到。
以前我会觉得这是失败,现在我不会,而是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过程。
国际女性杂志专访阿妙,以化妆学校的名字开头:Miss。
千嬅演的电影,纵然是喜剧,看来也透出沧桑和悲凉。
听来这电影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献礼电影,也是千嬅《她成功了他没有》的电影版,去听了,果然。
歌词的最后是: 这个故事原本想讲天生一对仿似童话可爱他得到发妻的爱他的女友偏却得到理想失去爱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美丽童话?
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男人要努力打拼,女人亦然,为了生存和理想,单凭一个勇字,一步步走下去。
只是,我们还保有一点点天真的念想。
有时候,我们为了心中执念的目标,错过或放弃了很多,这部电影,能让我们停下来,稍微想想,自己追求到手的东西还会有当初憧憬时的感动么?
正在努力期冀的东西是否真的如同想象中的美好?
想归想,一觉醒来,还要继续前行。
PS:这部电影里除了千嬅、EASON,还有黄渤,也就是《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满口青岛话,高二时看过一部电视电影《上车,走吧》,里面的主角是高虎、舒高和黄渤,他和高虎演来北京谋生开小巴的山东人,那时我第一次听到静安庄、国展、西坝河。
看完电影心很酸.我居然一直傻傻等一个Happy ending.我以为到最后一定是大团圆结局的.我以为鱼佬怎样都会等到阿妙的.结果却非常现实的砸下来.看惯千嬅姐姐在荧幕上一定是最后欢快消失的.最后这一下子还真算晃了我一下.跟SK讨论剧情,其实也并无所以然.鱼佬到底应该坚持到什么地步才算真正意义的坚持?阿妙应该从何时就认定鱼佬才算懂得珍惜?SK说:亲爱的,凭你悟性为何没想到要珍惜.可是谁知道谁就是那个应该珍惜的人呢?始终想不明白.
三星半。阿妙的十年也是香港回归后的十年,医生和杨千嬅彼时是真有情的吧,看对方的眼神都不像是戏啊。十年之后,阿妙终于离开菜市,还没有嫁人,想找回鱼佬,却发现对方已经结婚了。是啊,人家凭什么等你?情谊在但早已物是人非了。所以miss,错过,迷失。
每当变幻时,不胜唏嘘。“有些人我永远不会考虑,有些事明知不会发生,就不要去计划。”
加两蚊叫冻饮 五蚊炒底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杂乱无章,就像菜市场,乌泱泱的人群,看不到的明天。倒是“富贵墟”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又是富贵又是废墟,讽刺,荒谬而混乱。
陈奕迅还是好的吧
感动到。
杨千嬅真是个烂片之王。。。
故事与表演都太生涩,撑不起想要表达的情怀。★★☆
三星半。结局挺好
得得失失
miss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思念,一个是失去。
啥玩意?
看过之后得到教训,不要错失这辈子最爱你的人。
看过
前半路两星,后半部四星 综合起来三星水准
没看完 看不下去
灰色幽默下市井小民的辛酸与人间真情,挺温暖。
看过点一下。
这电影是我在长沙影院阴差阳错看的,之后我发誓再不看国语版的香港电影。变成国语之后真他妈的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