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节这天,熬夜追了新剧《真心英雄》,一口气追到刚更的17集,有点意犹未尽,简单聊聊感受吧。
说实话,这是很容易被低估的一部剧,先来聊聊所谓的“短板”:
这部剧属于非常典型的中式叙事,所有故事都有人物原型、脱胎于真实案件,叙事方面它选择让渡很多娱乐性,尽可能地保留真实底色,并不会为了戏剧冲突而刻意夸大情节或者过分煽情,而是真实又平淡地呈现一组人物群像;即使知道大家更爱看紧张刺激的破案过程,但本剧对于那些容易满足大众猎奇心态的案件,也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重点落脚于人物本身,聚焦复杂人性,塑造人物手法上也以接地气的真实叙事为先,比如第一个单元即使讲的是以“刑侦八虎”里最有份量的乌老的故事,但选的年龄段是乌老的菜鸟期和退休后的工作和生活,都算不上乌老的人生高光时刻吧;
即使以单元剧为结构,但选择的人物也大有深意,可能大众更期待看见“刑侦八虎”的英雄群像故事吧,毕竟一线刑侦的故事更有戏剧张力,更刺激,也更爽,但选择隐秘战线的无名英雄,这就比较难,想拍真实了,又不能真的泄了密,公诉人检察官的故事又太闷,没有枪战、也没有一个接一个的大案重案,每天工作就是琐碎的走访调查,以文戏为主,第四个单元更是选择最不起眼的片区民警,那工作就更为琐碎平淡,观感甚至跟“居民会大妈”有点相似;但即使这样,《真心英雄》这部剧依旧是值得静下心来好好看一看的精品剧。
1/乌光启:放羊孩子的逐光之路以“刑侦八虎”第一虎的乌国庆为原型的《现场》单元,其实很容易拍出爽感,毕竟乌老一生侦破大案要案无数,随便挑几个案件就足够吸引眼球,但《真心英雄》选择的是双线叙事,甚至时间线拉长到乌老的童年,他是草原上的放羊娃,真属于特别用心的一种设定,毕竟像乌老这样取得卓越成就的刑侦英雄太适合“造神”了,哪怕《真心英雄》对案件选择极为克制的平淡叙事,弹幕里依旧有人感叹“怎么有人能聪明成这样”、“乌老果然是大佬”,而《真心英雄》要做的并非是欧美影视剧惯用的那种超级英雄叙事,哪怕乌老本身成就卓然,也刻意选了他无名小卒的菜鸟期,两个时间段类似的案件或现场,来展现乌老的人物成长线,而之所以选择乌老退休后返聘工作的日常,并不是一味歌颂乌老的伟大,而是深究为什么一个草原上的放羊娃会成为刑侦行业举足轻重的专家?
哪怕剧中看起搞笑的乌老买肉记也并非随意凑时长,而是这个人满脑子只有破案这一件事,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人,哪怕退休了,他惦记着能不能发挥余热多给年轻后辈们打个样,惦记着刑侦队伍的传帮带,至于天伦之乐,他顾不上的。
2/刘嘉英:隐秘英雄的沉默与伟大第二单元《无名》真的不好拍,本剧主打真实纪实,但隐秘战线的无名英雄们,不能拍的太实,毕竟不能真的泄了密,所以剧中侧重展现了他们生活化的一面,像剧中刘嘉英哪怕确诊了重症,也不惜延迟手术也要优先完成任务。
这点普通观众可能很难理解,毕竟大部分人的工作可能没那么重要,对于习惯于摸鱼的大家而言,像刘嘉英这种为了工作连病都不着急治的行为,简直是滑稽。
但看过这个单元,我能够理解刘嘉英的执念,隐秘战线工作太特殊了,敌人也太狡猾,他们就隐匿在人群之中,可能是你孩子的同学家长,也可能是电视上光鲜的主持人,只要稍微一点疏忽,敌人又会再一次消失在人群,不知道以后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而这份工作的特殊性,隐秘战线的他们只能选择像黑色石头一样隐忍、沉默,哪怕是对着家人也只能保密,哪怕目睹家人与间谍来往密切也不能直接示警,女儿差点出车祸受伤、自己重病需要马上手术都没有执行任务重要,因为这份工作太重要了,也太艰难,可能一个线索就需要无数战友无数个日夜的拼凑碎纸片,还有深入虎穴的卧底战友的付出,他们不敢错过任何一次逮住敌人的机会。
3/斯菁:善与恶的斗争,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琐碎日常第三部分《公诉人》的故事,说实话刚看不只有点闷,感觉检察官斯菁的工作并没有多燃,就是天天走访调查,甚至还有点生气,因为江红涛杀害了吕永辉兄妹并重伤他妻子的事,有人证物证,但一句精神病,就不能定他的罪,看得真的火大。
作为公诉人的斯检察官一筹莫展,只能看似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走访调查。
但后期案件突然大反转,可恨的杀人犯原来也是一个可怜的苦命人,他甚至也重情义,为了童年给予自己一点善意的女同学刘春燕赴汤蹈火,才中了别人的圈套,也正是因为斯检察官契而不舍的走访调查,才发现案中案的真相,将幕后主使的李建明绳之于法,等到流着眼泪看完这个单元,才发现检察官的燃就藏在看似唱高调的那句话“我不求输赢,只在乎正义”。
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拿出五十万找知名律师来打官司,但总有斯菁这样的公诉人,秉承公平公正的职业道德,不做任何预设,不辞辛苦寻求真相,不在乎官司输赢的个人得失,他们只追寻正义,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让任何一个好人蒙冤。
这个单元的燃是延迟满足类型的,被吕家人的天降横祸所愤怒,被江红涛的可恨又可怜所打动,也被看似琐碎又无聊的“跑腿”检察官斯菁所折服,如果这都不算英雄,那什么才算呢?
4/罗平安:大隐于市的市井英雄第四单元《罗平安》的故事一出,再回想第一单元《现场》里乌老的剧情,真的画风突变,虽然这个单元的故事才刚刚展开,但也能感觉到剧方的良苦用心,我们的政法系统,虽然有乌老这样的行业泰斗坐镇,但也离不开无数罗平安一样的基层民警的付出,他的工作可能跟燃、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甚至数度有种居委会大妈的即视感,但我想并不能因此忽略他们工作的重要性。
比如面试受骗差点跳楼的女孩,案件本身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罗平安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救下一条人命。
还有祖孙相依为命、靠捡废品为生的冯家姐弟,看似是琐碎的小事,但很多犯罪分子就是因为原生家庭存在极大的问题,才会不小心走上歪路,罗平安的工作看似不起眼,其实跟侦破大案、要案同等重要,毕竟任何事预防永远是最有效果的。
可能大家都被欧美影视剧那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英雄叙事所驯化,其实不需要造神,英雄本来就出自你我之间,只是有一些人,他们选择坚持信仰、付出努力、勇于牺牲,于是,就成了照亮迷途羔羊的一盏灯,击退黑暗的一束光。
希望这样的剧越来越多,让我们看见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英雄,也让我们明白没有天生的无敌英雄,只有一颗颗逐光而行的真心。
拍得真差,要不看到真人真事改编我绝对不会看完!
第一单元全剧除了老法医没有别人;倒数第二单元正义天平。。。
简直无力去吐槽,真的很想问剧中的纪云值得被歌颂吗?
只有正直的心毫无常识和理性,你说她重情重义她亲戚的事为什么不管,不是只有站台才是帮助哪怕听听案情表达一下观点这也是帮助吧,说到朋友,她真的知道怎样定义朋友吗!
作为母亲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多次的言而无信,在儿子面前屡次爽约,对儿子的需求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儿子倒了她扭头接电话,走了。。。
还竟然毫无愧疚!
儿子的球鞋舍不得买,自己几大千的衣服就这样高高兴兴的说买就买了,大无语!!!
最后为了煽情补一双,我去,我真心觉得她干不出这事。
另外倒头我也没看出她女儿哪里身体不好,只是比儿子小了很多。。。
这是啥?
打着政法剧的旗号,随处可见的法律常识性错误!
主题在哪里?
逻辑在哪里?
常识在哪里!!!
真心不推荐,但凡有点智商也拍不出这样的剧!!!
这部电视剧里面看了既能学到很多知识,又可以丰富自己。
里面警察为了老百姓的安全,考虑到怎么去服务人民,考虑的老百姓的各个方面怎样来解决问题。
电视剧里面写的警察和老百姓相处,警察为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能考虑老百姓的安全同时,老百姓为了感谢警察,做了很多方面的慰问和感谢!
真心英雄讲述:警察这个职业,当老百姓遇到困难时,主动请求警察来帮助自己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
老百姓在得到警察的帮助后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来感谢,辛苦了!
警察你们以自己的职业和担当重任,来保护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而且为维护和谐社会安亭和安定的日子!
《真心英雄》作为开年大戏,剧中都涉及到了很多真实的人物和案件。
譬如第一集《现场》以刑侦专家乌国庆为原型进行的故事改编。
涉及到了“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其中“爆头哥”周克华又一次出现荧屏上。
《真心英雄》采用了美剧里常见的单元剧模式。
一共39集,找了八个导演,拍了八个单元系列。
每一个单元讲述一个人物故事,这八组人物故事的原型都是来自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单位中的英雄模范人物,而且这部剧高度真实还原了这些刑侦专家的传奇人生故事和破案手法。
刑侦剧一直是男性观众喜欢的热门题材,一方面刑侦题材往往尺度大,另外就是很多真实案件都曾经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大案和要案。
男性观众更加热衷于探案推理的逻辑游戏,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也让观众的荷尔蒙得到了释放。
《真心英雄》第一个单元《现场》里的主角刑侦专家乌国庆就被誉为“中国当代的福尔摩斯”,剧中很多案件都是高智商犯罪,包括审讯过程都是和犯罪分子“斗智”的过程,剧情非常过瘾。
《现场》这个单元拍摄的手法非常有特点和质感,这个系列仅仅用了四集就把乌老不平凡的一生给全景式的呈现了出来。
整个系列跨越了70年,横跨了乌老的童年、青年和老年。
从内蒙古大草原到北京、重庆,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现场》单元从乌老骑马上学开始,结束于和父亲在草原上的谈话,人的一生就像是一个兜兜转转的环路,小的时候要去闯天下,老了总是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人走到最后,灵魂总要回归自己的家乡。
最后的结尾,乌老和父亲的谈话感人至深,情绪价值铺满了大草原,视频平台上的弹幕居然在这一刻出现了自发的“泪目组”。
剧中对乌老呈现是除了宏观人物传记式的解构,同时细节也刻画的非常好,特别是一些生活细节让这个老头变得可爱起来,乌老作为蒙古族爱吃牛肉,一听到牛肉就眼睛放光;一听到案子有新线索,乌老就像一只雄鹰发现了猎物,浑身都充满一股子要冲锋的能量。
张丰毅饰演的乌老非常生活化,平时就像一个和蔼的老头,特别是把乌老平时的动作设计的非常缓慢,跟真实人物的年龄非常贴切,但是在眼神塑造上却充满了职业属性,眼睛带着充一股老刑侦的威严和敏锐。
另外《现场》这个单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镜头的运用上充满了电影的质感。
不管是摄影还是灯光都非常的高级。
很多技法和构图都是电影级别的设计。
这也让画面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
其中大量的全景俯拍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完全不像是一部普通的刑侦剧,应该说在这一单元上导演是花了很大心思去创作的。
譬如,其中有一段很普通的家庭戏份,摄影的艺术成分就非常高,乌老退休后和老板在家里吃饭看电视。
其中一个镜头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一方面通过框式构图把乌老退休后在家的心理状态给呈现了出来,被老伴各种嫌弃,一些琐碎的家庭的小矛盾全都聚集在了这个狭窄的房子里。
另外一方面巨大的画面纵深把乌老孤独感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为乌老后面返聘提供了很好的情绪铺垫。
第二单元系列《无名》主要着重刻画国安隐蔽战线上抓间谍的故事,佟丽娅在这里饰演的刘队是一个队长,也是一个母亲和妻子。
这一篇章着重塑造女性角色,女性在职场和家庭,身体和工作中的平衡关系,更加接近现代职场的元素。
这个单元在抓间谍的过程虽然也很惊险刺激,但是因为女性为主的视角,让整个系列的色调还是显得很明媚。
弱化了刀光剑影,增强了“智斗”的成分。
一个有着天赋的职场小白的加入,也增加了很多戏剧冲突,也算是一部职场教科书,虽然是隐蔽战线上。
《真心英雄》播到现在,我的评价是——渐入佳境。
《罗平安》单元,是全然的返璞归真。
何冰饰演的社区民警罗平安日常负责处理社区的各种琐事,他穿梭于邻里之间,亲切幽默又接地气。
何冰自然的演技以及那一口味特正的京腔,直接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平凡的社区,进入了那些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中。
开头直接给人带进了十七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福娃、“北京欢迎你”、集体学英语的警察们,处处都散发着让人会心一笑的奥运氛围,对时代感的营造我给满分。
入职被骗两万轻生的年轻女孩,倒卖奥运门票的票贩子,无不是紧贴时代的社会事件,而罗平安则一直穿梭其中,解决居民们大大小小的烦恼事。
女孩摆正心态找到了正规的工作,被骗的人收到了奥运开幕式门票,热爱足球的弟弟得以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一切烦琐恼事都有了它的温暖归宿,或许这就是社区民警存在的意义。
时间来到2019年,社会进入了直播、智能机的时代,罗平安也在传统中与时俱进着。
蓝盈莹饰演网红小乔,她在家以直播为生,然而镜头前光鲜的背后,却是道貌岸然的丈夫以及家暴的日常。
她也终于鼓起勇气,以直播的方式实名举报了这个家暴男。
有时候,罪恶就藏匿于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常中。
这个单元看完,有种心里暖暖的感觉。
正如剧中罗平安骑着自行车路过奥运前夕的万家灯火,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满是暖意。
“天助自助者”,“有困难找警察”,绝不是空话!
目前十多集四个单元追下来,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个单元《女子监狱》了,这在国内影视剧中绝对是罕见题材。
演的比较差,有点像40年前的,动作都在装逼 ?。。
我的刑警上十倍,特别好。。。?
演员,导演都很差,没办法。
周一个装逼,谁杀人,还装逼,哈哈哈哈哈。
2024年可以说是国产剧市场“神仙打架”的一年,荧幕中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
比如充满温馨的年代剧《小巷人家》,悬疑感满满的古装探案《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等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精品电视剧”的背后,有一些演员的演技却不尽人意,让观众大失所望。
明明都是实力派演员,但在2024年国产剧里的发挥却平平无奇,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吐槽。
接下来就带领大家欣赏一下,2024年国产剧“演技最差”的演员吧,没想到近些年大火的演员张颂文也在其中。
2025开年又有刑侦题材剧开播,足见这个类型的火热。
不过在看了《真心英雄》前两个故事后,不得不说这部剧有许多让人没想到的地方。
在主题上,这部剧呈现了一种强烈的“正气感”。
剧中的故事并不是围绕一个案件展开,也不止展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如何去破案,而是囊括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系统,通过八个单元故事,全方位展现了各条战线如何与不同领域的邪恶势力开展斗争,守护国家安全。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一次很全面的政法系统科普,往大了说可以感受到“全面依法治国”究竟有什么具体意义,往实际了说,需要备考上岸的话还是可以积累一些法律常识和素材。
从质感上来看,这部剧又有一股当下难得的“复古感”,没有任何花哨炫技,而是稳稳当当讲好每条战线代表性英雄模范的故事,用最紧凑的节奏讲述完每个人的人格亮点,观感舒适。
演员阵容也为这种稳当的风格添砖加瓦,张丰毅、佟丽娅、闫妮、何冰、蓝盈莹、江珊、张萌、谭凯、罗一舟、余男、董勇、宋洋、富大龙等老中青三代演员集结,很多位都是近年难得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实力派,一秒穿越回小时候看剧的感觉。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真”,真实的原型人物加上真实的故事。
生活的尺度往往才是最大的,也最能直击人心。
前两个单元故事《现场》和《无名》里,就各有各的“大尺度”,即所有的案件都还原了真实情况,细节基本一一对应,没有遮遮掩掩不能说不能提,全部本真展现。
第一单元《现场》的主角乌光启,原型人物是乌国庆,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刑侦专家。
在科技还不算发达的年代,这样的刑侦专家都是依靠观察力、洞察力、推理能力,还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破案。
剧中对于这种朴实但高超的能力也有具体展现。
现实中的乌老在职业生涯里侦破过多起爆炸案,当时的拆弹技术也是朴实无华但惊险,比如用手电筒和指甲钳剪断引爆线。
为了确认炸药的引爆方式,当年监控又才刚刚开始普及,只能手动一点一点找炸药材料,再推测凶手是怎么做的炸药,推断其身份。
当时人力拆弹也没有太多防护设备,人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哪怕是刑侦专家,要在极限的几十秒内完成拆弹任务也会晕厥。
为了守卫安全,有的人付出的可能是生命,这个拆弹的场面相当震撼。
所谓“大尺度”就在于,太真实了,反而突破了想象,惊讶之余让普通人对刑侦工作肃然起敬。
像是年轻时候的乌光启要独自适应把碎尸整合,为了锻炼心理,甚至和碎尸住在一起。
光是想想这个过程就有些不寒而栗。
剧中对一些大案要案的展示也非常细节。
如2003年陈某杀妻案是当时的一起大案,破案材料还陈列在中国警察博物馆,剧里把这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作案过程全部展现出来,非常触目惊心。
此外还有通过咸菜而破获的灭门案,以“周克华案”为原型的连环枪击案等,在《现场》这个单元中均有展现,再加上多个爆炸案,4集故事中案件密度相当大了。
这也展现了老刑侦人的实力,什么样类型的案件都懂相关知识,都能找到突破口。
第二个单元《无名》的“大尺度”则体现在对间谍活动和当下时事的叙述毫不遮掩。
《无名》这个标题一听就很容易判断讲述的是隐蔽战线的故事,一般的谍战题材讲的是战争年代的地下斗争,这部剧的无名英雄就在当下,即国安干警。
所以故事主线也非常具有当代性:美国中情局和台独势力试图窃取我方军事机密,打击军事实力,以阻挠国家统一进程。
这毫无疑问是在表现政治时事。
相比上一单元《现场》,《无名》的故事发生于当下,科技水平已经有显著提升。
在间谍用碎纸机把关键证据销毁成微粒时,还能通过代码建立算法,把几十万片微粒复原。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安战线就能轻松。
随着技术进步,间谍活动也更加无孔不入。
最基础的就是拍摄设备普及,军事机密偷拍变得更容易。
通过网络,普通人也能被境外势力渗透,在利益诱惑下把机密卖掉。
剧中也表现了间谍并不稀奇的特质,身边的任何人都从事这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大排档的老板,看起来很有学识的科研人员,都有可能被渗透,然后出卖国家机密。
并且,间谍组织的反侦察能力也不短增强,易容、使用假身份等等技术已经十分常见,他们甚至也懂得警方会有哪些手段,采取精准的干扰措施。
所以国安战线的斗争可以说完全没有特定对象,需要以非常灵敏的感官和丰富的经验来判断、推测到底哪些人是值得怀疑的对象,他们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在《无名》单元一开始,新人入职时就被突然安排了跟踪任务,作为观众,一开始也不懂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任务,随着故事展开才明白其中的意图:不断跟踪、观察、总结、筛选,大量耗费精力和体力,就是国安干警的日常。
有的老干警可能终其一生都在筛选一个案件的线索,从无数的可能性中去寻找一丝确定性,以一个微小的线索去撬开一个大案。
剧中就带来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国安干警靠人力比对筛选一百多万份笔迹微缩胶片,以找到间谍的笔迹。
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将一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压缩到万分之一。
看起来没有血雨腥风的斗争,但日拱一卒的坚持也绝对是波澜壮阔了。
主角团队的破案也没有开金手指,间谍主犯也是十年了才重新发现线索,斗争真的很艰辛。
而就在这样的艰辛中,所有英雄在工作期间都不能使用真实姓名。
演员苏晓彤在故事开始时使用了本名,弹幕许多观众都以为是要本色出演,但入职后,她的名字被改为黄晨曦。
一个设定,让我们明白了“无名”的含义。
剧中也提到了很多名字,关露、阎又文、聂曦等等,这些名字大众都不算熟悉,却是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很难得有一部剧专门提到他们。
比较难得的是,虽然是主旋律,但英雄人物的生活又表现得很生动。
第一单元《现场》的主角乌光启爱吃肉、爱喝蒙古族奶茶的习惯刻画得深入人心。
查案很疲惫,但一听有肉立刻清醒,十分生活感。
第二单元《无名》的主角刘嘉英可能更让女观众感同身受,工作上需要认真负责,家里需要照顾好。
有时候难以取舍,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委屈了女儿也无法安慰,委屈了自己的身体也舍不得立刻放下线索去治疗。
真正的英雄,就是多一分坚持和信仰,平凡之中见伟大。
所以《真心英雄》这部剧,并没有什么抓马情节,但依然值得追。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英雄,真实的情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珍贵的。
我们也需要这样有正气感的作品,凝心聚气,提振
《真心英雄》共由八个单元故事组合而成,讲述了公安、检察、法院、国安、司法行政等五大系统的八组英模故事。
第一单元《现场》,主人公是公安刑侦专家乌光启,在他的带领之下,一件又一件大案要案被侦破,一个又一个的罪大恶极的嫌疑犯落入法网。
《现场》只有四集,却浓缩了乌光启的人生。
编剧和导演用有限的篇幅,完整解读了乌光启从哪儿来?
在做什么?
到哪儿去?
这三个人生哲学之问。
创作者完全是电影叙事思维,采用交叉剪辑和蒙太奇结构,让剧集内容在两个时空来回切换,观众可以看到乌光启人生不同时期的高光时刻。
人物命运伴随着错综复杂的案件侦破推进,深度了解这位刑侦英雄的成长史。
“高管妻子被杀案”、“溯虎乡爆炸案”、“金宁枪手案”都是在乌光启的带领下,通过微小的爆炸碎片、不易察觉的一帧监控录像画面,不断获取破案关键信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现场》没有神化乌光启的探案过程,而是用细致入微的破案过程拆解,让观众了解到公安干警们侦破每一宗案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即使在技术的不断加持之下,仍然需要乌光启这样的专家从千头万绪的线索中找到关键证据。
乌光启破获的任何一宗案件,都是经过他和干警们在难以计数的证物中进行甄别,以及大海捞针一般从案发现场周围找寻人证和物证。
这样的探案过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带来了无可替代的纪实感。
饰演乌光启的张丰毅把握住了人物两种特质,当乌光启作为刑侦专家,工作时不苟言笑,一言九鼎,而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脾气小倔,平易近人。
观众能看到乌光启为了及时赶到大学上课,能够借了牧民的马匹而骑马去上课;也能看到他买肉发现缺斤短两,而和肉贩争执到派出所;还能看到他在现场一遍遍筛查证物,火眼金睛一般发现关键线索。
张丰毅的表演,让角色生动、真实、鲜活。
观众既能看到乌光启的平凡生活,也能看到他的不凡成就。
《真心英雄》第一单元追毕,之后的单元还有佟丽娅、闫妮、何冰等实力派演员登场,继续追剧。
张丰毅还行,佟丽娅一出来,你是民警还是刑警?
查那国家安全的案子穿的都是啥,小西装?
我们国家刑警平时工作查案子穿这个?
审讯就是,“给你机会”“最后给你机会”“我们都知道,我们想给你机会减刑”,不是,出卖国家机密,你还给他减刑呢?
这逻辑你觉得说得通吗,照这样全去出卖了。
看不下去一点,学学隔壁我是刑警,真是脱离基层脱离群众。
开年又一部刑侦大剧《真心英雄》上线开播了。
在品质上,该剧堪称同类型剧中的翘楚。
在内容上,又是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改编的,极具时代感与厚重感。
就拿《真心英雄》第一个单元《现场》的故事来说,其主角由老戏骨张丰毅饰演的乌光启,与《我是英雄》中由王勇岱饰演的武英德,都是以现实人物公安部“刑侦八虎”之一的乌国庆为原型而进行艺术再创作的。
当然,真人是真人,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大家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强行划等号,否则影视剧本就没法写了。
咱们观众看剧,看的一是剧情,二是人物。
只要剧情逻辑严谨,人物真实可信,一部剧基本上就算是成功了。
张丰毅在《真心英雄》“现场”这一单元中是绝对的主角,其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故事一开始是从1950年开始的,画面之大气,之养眼,给人一种如观大片和美剧的感觉。
少年乌光启骑着马在草原和公路上奔驰,浓厚的氛围感扑面而来。
一位穿着打扮有着明显时代特色的文老师来找学习成绩优异的少年乌光启,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人生图景。
疼爱儿子的父母为了他的前途,还是决定放手让雏鹰自己去飞翔了。
草原上的小小牧羊人就这样跟着文老师离开了家,文老师送给他的手表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道具。
画面一转,已经是1997年了,曾经的牧羊少年已经变成了德高望重的刑侦专家。
时代的变迁和人物的成长在镜头前被压缩为弹指一挥间,却令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随着一起又一起大案要案的侦破,期间穿插着着乌光启从警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青涩到成熟。
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浓缩了整个新中国刑侦技术的发展史,对喜欢硬核罪案剧的观众无疑充满了吸引力。
《真心英雄》这部剧作为由公安、 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系统合力推出的技能科普剧集,从制作班底到演员阵容都堪称“豪华”: 八组一线编剧+导演,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精心打磨剧本,携手创作出了这一部政法题材的精品剧集。
该剧的演员阵容强大,除了张丰毅之外,还聚集了佟丽娅、闫妮、何冰、蓝盈莹、江珊、张萌、谭凯、罗一舟、余男、董勇、宋洋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共同演绎和平年代政法干警保护人民平安、维护社会稳定的真实风貌,塑造了政法干警在刀尖上行走的英雄形象,传递着一代又一代政法干警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正应了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当然,单元剧这种形式对于有些观众来说,碎片化的割裂的剧情肯定不如单一剧情的长篇电视剧看着过瘾、痛快。
这个属于欣赏习惯的差异,没办法。
不过好的剧集是自有其魅力的,只要观众耐心一点,终将收获不俗的口碑!
一部吸引观众的好剧,编剧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说剧本是一部戏的灵魂。
像张丰毅这样的老戏骨,公认的实力派演员,其选择剧本是非常挑剔的。
只要他肯接拍的戏,质量基本上都是有保证的。
在此也期待张丰毅饰演的乌光启成为继《人民的名义》中的沙瑞金之后的又一经典荧屏形象!
后续的故事正在徐徐展开,目前已经开播到闫妮主演的以施净岚为原型改编的《公诉人》单元,紧接着还有同样也是老戏骨何冰主演的以社区民警刘安为原型的《罗平安》单元,以及许久未在荧屏上露面的实力派演员江珊主演的以“浙江女子监狱”为素材改编的《女子监狱》单元陆续播出,不同演员塑造的英雄人物将逐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正在追这部剧的朋友不妨说说你的观感和期待,大家理性讨论一下吧!
三星:配置挺豪华,质量参差不一...
这哪儿是向佳佳啊,这不是李明德吗,这才是李明德该诠释的角色
很失望,单元剧形式导致各部分质量差异太大了。首篇基本是质量最高的,也算是短小精悍;董勇那一部分也不错。但是后面的篇章基本都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不接地气。甚至有点部分人物塑造太“精致”了(最典型佟丽娅那个国安的部分),很失真。
就看第一个故事吧
单元一凑合看。单元二很难看。单元三虎头蛇尾,闫妮发挥一般,富大龙影帝水准。单元四很无聊。让小孩子去拿票贩子钱,不怕孩子受伤么?这警察太不负责任。
四平八稳地有点年代感
佟丽娅那个单元的剧情越来越离谱
觉得原料不错,但是炒菜糊锅了,本身故事真人真事很好,但是拍出来却不好看,还是导演和编剧不行。
第一个单元槽点多多,第二个单元直接弃剧。无力吐槽。
4集弃,虽然编剧很烂,张丰毅至少保持了前4集可以看的程度
佟丽娅的反派演的太好了,国安局那段简直就是灾难,实在看不下去
这是给未成年人看的剧吧!!教育意义很大。
各段剧情良莠不齐,既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着力呈现刑侦过程的难度与警务人员的付出,那人物形象塑造应该更立体更有感染力一些
明明是不错的题材,但为什么越拍越塑料。。。
第一个单元就认出了主角的原型是乌国庆乌老,对里面的案子如数家珍。意难平的是何冰老师演的罗平安那个单元,居然最后临门给了一刀子😭
唉,我国刑侦剧(中式刑侦,不是悬疑/奇案)真的是守着金山要饭吃
第一个故事还不错。第二个…刘队越来越有官范儿了
1.31日补:一直压着不开分,开分5.8,一路上到6.0。估计还得更高,毕竟某些大人物在里面,分低了人家也难看不是?原评论:我就不说别人了,武静丽这种又没演技又没颜值的是怎么接到戏的?选角导演自己不尴尬吗?图她小五那点流量?狂飙还有比她演得更烂的演员吗?随便一个中学话剧团都能找出比她强的,是没有演员可用了吗?说是影视寒冬,这种人都有饭吃我看也没寒到哪去啊?
挺好的剧多宣传一下啊
分为很多个单元剧,拍的很好,有几个单元我还是很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