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特岛7月22日
Utøya 22. juli,恐袭夏令营(港),7月22日重生(台),U - July 22
导演:埃里克·普派
主演:安德烈·伯恩森,亚历山德·霍尔门,布瑞德·福里斯达,艾丽·瑞亚侬·穆勒·奥斯本,苏陆士·萨达特,马格努斯·莫恩,张特兰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18
简介:在2011年的7月21日那天,650个年轻人正在于特岛上参加夏令营,他们刚刚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奥斯陆的一座政府大楼被一个全副武装的右翼激进份子炸毁,接着激进分子就来到了于特岛。影片将跟随一名叫卡佳(Kaja)的小女孩,在听到了激进分子的第一声枪响后,令人窒息的72分钟生存挣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于特岛惨..详细 >
看完是没反应过来的,不看背景,单凭电影还是给了四分。后面看了评论“真实惨案”“圣母乱政”…我天原来是这个意思,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先生大义,以身入局”这般言语?!我滴个老天,是我浅薄了局限于惨无人道的杀戮,我就说为啥当时这个男主的状态不大对劲,演绎状态逻辑没走通。最后的最后…精彩!!!
或许还不如《饥饿游戏》。编造虚构人物消费真实事件受害者群体,毫无议题高度,只试图以所谓“临场感”操纵观众(而水平之差甚至不到过半就已出戏),强行还原事件时长更暴露剧作的薄弱和调度的混乱,剥去不怎么样的70分钟长镜噱头,剩下的还有什么?
没法理解评低分的…至少我看得是很窒息…代入感很强…
一镜到底,基于2011年奥斯陆西北于特岛青少年夏令营的枪击惨案。人物虚构,但气氛真实。持续72分钟的压抑与恐慌,颠簸的跟拍,直到结尾字幕之前观众和人物一样始终无法确定周身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人感受到恐惧和创伤将是这一代欧洲青少年难以治愈的伤疤。
凶手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但紧张感随着枪声的接近依然逐渐升级。全片严格的将视角限制在逃难者,真实感接近新闻纪实,看到后来我也对凶手的形象毫无好奇了。因为一旦手无寸铁的主角看见凶手,必然就意味着死亡。说到缺陷,整个剧本推进的动力都集中于主角一定要冒着极端的危险去找妹妹,在那样的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似乎可信度不足。
这个伪纪录片的样子的确不是很喜欢,人物过于平淡;
和数百名年轻人一起在于特岛参加夏令营的Kaja关注着奥斯陆爆炸事件,却没想到将经历72分钟令人窒息的生存挣扎。根据于特岛惨案改编,人物虚构,场景单调,剧情缺乏实质。
一镜到底试图营造的沉浸式体验,置观众于主角所处的恐怖环境下,感受压抑,混乱,惊惧与未知,但让人感到疲惫的却是糟糕的节奏,混乱的摄影与粗糙的调度。
什么鬼片子,北欧的电影风格已经很难理解,这个更难
太真實了開頭女孩對著鏡頭說的那句話太打動我了:你永遠也不會理解,所以聽我說就好了。有些打一星的傻逼怕不是腦子瓦特了?你真的看完了嗎?知道個一鏡到底你就掌握了電影奧義了?電影中每一聲槍響都把我拉進更深層次的恐懼中不敢想象在現場的人是什麼感覺感謝國家管控槍支,願世界和平
视角太窄。
视角没问题,道德没问题,立场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剧作,女主角看上去很关心妹妹,其实就是在躲避的过程中顺便找找妹妹,找不到了就和其他小伙伴互相安慰扯扯淡。戏剧冲突本可以更加激烈,导演却选择了一个用对话构建的长镜头。另外,那个酷似刘欢的小哥笑场了吧。我也笑场了。
事件是真实的,演员的演技没有那种恐惧感表现的不到位。如此的话就不如不怕这部片子,至少不会打扰逝者安息。
和同题材《7.22》比起来,无论角度上还是完成度上都是偏弱的。一镜到底比《摄影机不要停》还要粗糙,既然是还原真实紧张感,几断煽情戏和作死戏就格外让人想快进。最棒的观感来自于凶手寥寥几个身影和帐篷外的脚步声。
剧作可以更好一点
一镜到底确实厉害,不过这样也会变得视角太单一。
全程未见恐怖分子,但恐怖的气氛确贯穿始终。对于本片好不好暂且不与评论(说不好看的当纪录片看吗)。但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应该给五星
虽然演员演得很卖力,但是。。。。。。无fuck说
同样题材的两部电影,一部去了柏林,一部去了威尼斯。相比较《7月22日》,这一部简直就是灾难,还是全方位的。全程使用了手持的长镜头作为拍摄方式,表达混乱,究竟是作为观察者的视角,还是亲历者的视角前后始终矛盾。此外,单一脉络向前行进显得都格外吃力,除了渲染紧张外没有任何情感上的递进。
节前最期待的一部,one take无论导演各方调度还是表演都要求很高,这种时间这么近容易触发伤痕记忆的题材,选择避开血腥却真实地还原渲染逃命者72分钟内的所有情绪,独特也聪明,看的也有很强的恐慌代入感。爱中成长的北欧人短暂的一两句玩笑和最后结局发便当好评。比起首恶幸存者真更值得关注,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