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列宁
Телец,牛犊,金牛座,列宁最后的日子,Taurus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Leonid Mozgovoy,Mariya Kuznetsova,Sergey Razhuk,Natalya Nikulenko,Lev Eliseev,Nikolai Ustinov,Aleksandr Chaban,Sergey Pasikyan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1
简介: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苏联的缔造者列宁(Leonid Mozgovoy 饰),同样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愈来愈疲惫的身心再也无法应付党内党外的政治斗争,眼睁睁看着党内新贵取代自己的位置。而他,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领袖只能偏居一隅,等待死亡的临近,任凭世人将其从记忆中渐渐抹去…… 本片荣获..详细 >
绿色滤镜暗示的死亡地狱,背景笑声是青春和爱对于死亡的嘲笑。平移镜头中主角从上方出现到下方,暗示人物权力地位的下跌。边缘化、下坠趋势到离开屏幕暗示主角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士兵代表权力,监视并限制主角自由。女仆代表爱,被士兵限制无法接近主角。当他放下权力,和女仆代表的爱在一起,重新回到屏幕中央,获得菜花代表的美好。但当他挣扎爬向屏幕中央,就被士兵扛着离开屏幕。以sdl为中心剪辑的片段暗示权力的转移,低调打光暗示统治逐渐黑暗。给他的拐杖代表赋予他的权力。他被剥夺所有权力,包括死亡的权力。用餐时滤镜消失暗示回光返照,他明白自己的特权是对国家财产的贪污,于是开始反抗。但被裹上了被单代表权力裹尸布,洗礼后变成了另一个ys。结尾代表爱的女仆被权力的电话叫走,乌云遮蔽太阳,屏幕变黑,他孤独的迎接自己的死亡。
且是一个人的老病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能拍一部那位长者】
看到主席的短评,的确很难不想起死亡纪事系列。索科洛夫此类作品(遗忘列宁、太阳)相较于塞拉在听觉上有巨大劣势,人声自带出戏感...苏俄电影弊病的传承
终于,行将就木的躯体再也不能承受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灵魂。(对于列宁的死亡过程做了大胆的主观的推测;通篇幽灵般的色调极富表现力)
粘稠和阴郁,真的很文艺
呵呵呵
People look at the departure of a giant, and their gaze will only be joy, not sorrow.
又名“小牛犊”、“牛犊”找到组织可真不容易。
中国人跟着俄国搞革命搞专制,现在俄罗斯搞反思了,我们不晓得猴年马月。其实,这种颠覆看似轰轰烈烈,说白了也只是复归“常识”。剥去“革命导师”的包装,剩下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片子的色彩很奇怪,让我一直不太适应
阴冷滤镜下刻意营造的单色影像,失色对应失去权力。光圈下的朦胧,显得不那么真实。压抑着的冲动,以及构图恰到好处的长镜头,都神似塔可夫斯基。只是叙事结构上还不那么流畅,与声音的配合也有欠缺。浮士德荣膺今年金狮,无限神往。
现在的他却像个累赘。列宁在等死,他们在等他死,斯大林也在等他死。列宁就像那块朽木,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腐烂,回忆着曾经开过的花、结过的果……“你会好起来的。”有人如是说。但这句话谁信呢?
这种色调是怎么拍的
小時候看過的,當時我的想象之處在於為何權威言說的缺席和一些全新的殘碎表意(文件形式的俄語和口頭自由形式的俄語在構成方式、基調上是相去甚遠的,而前者在其中出現時則會有一種垂垂老矣的詭辯效果。而Молох中的言說是否與此有效用上的共通之處呢?)。似乎只有兩種(並不對立的)影像:內景充當外景的以人代神的慢速觀測,另一種是如監視器一般在堡壘結構中的新景別,兩者同樣都在對異色、形變的固執中,用言說之權力阻斷自身以製造間距,其各種意指都可以導向避免回歸到唯一"合法"的辯證語言。——回到只存在一種主體顏色的默片式空間,與其說是復古虛構不如說是從死人的感知維度來重塑一種現實主義,正如若追溯其正統性亦需重建自身對於其誕生之前(1910s)之認知尺度。
即便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也无法在晚年逃脱病魔的追击。本片很细致的描绘了列宁在晚年与病魔抗争的图景,通过心理描写,对病魔的恐惧感,孤独感,生与死之隔只有一条线的距离,那条线的名字叫梅毒。蓝灰色滤镜突出了列宁凄惨的晚景,看的人非常揪心。
我的死亡纪事。人是可以被遗忘的,角色、历史和生命,它们的根本都在更高维的空间里消逝殆尽着,调色的抽象,不单单从人本出发,接近于对方法赋魅的诠释,摄制逻辑服务符号、语法,表演只需要深入部分形象,少量的面部特写镜头反而是描摹对白的共振方向,并未有意展示人物外部的异化,同理我们看不到身体性的书写,仅接受影像气息带来的传感,就像某种置换,靠近死亡也靠近虚无,索科洛夫仍不忘以电影叙事动机的迷题颠覆我们的想象,对人物的理解,及历史的文字,或人物自身的光晕,都旨向无色的天空,我们只看向了end,没有回放、追忆……
表现一个领导人死前的绝望,滤镜太过
毛焰灵感来源
当红色退化为病态的深绿,如果我们将“死亡”定义为主体不再发挥任何象征效力之时 ,那么自影片开始,被索科洛夫“赤裸”(Disarmed)呈现在银幕前的列宁即已然死去,《遗忘列宁》以绵延呈现的,是一种返祖的过程,幻象中的母亲和真正掌握父权,父亲之名的斯大林,他让周围的人给他讲马克思的最后时日,这里可算是淫秽的,是他残存的菲勒斯。门缝中的眼睛,伴随着房门吱嘎的开关声,这是一种监狱叙事,台阶,走廊的封闭空间被这种可怖的目光重构为监狱或棺木,已死的未死者,与其说它是传记或诗电影,不如说它是表现主义的。
列宁最后的长吼令人无奈。
“请赐予我一颗毒药”满眼的绿,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