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间谍
Triple agent
导演:埃里克·侯麦
主演:Serge Renko,卡特琳娜迪达斯卡鲁,谢丽埃勒·克莱尔,阿曼达·朗格勒,埃马努埃尔·萨兰热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俄罗斯语言:法语,俄语,德语,希腊语年份:2004
简介: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1936年的欧洲,正值西班牙内战时期。身为前任沙皇军队将军的费欧多携着他年轻的希腊妻子阿茜诺..详细 >
侯麦完。
第24部侯麦 @2020-09-03 11:50:48
对不起我看不懂T_T
实际的空间在历史中虚空化,在平静的绘画中逐渐抽象,侯麦只需要几个房间就展示了一个世界,人物也在时间中同时靠近当代和过去,在身体的病痛和遗忘中,一颗隐藏的情节剧之魂浮游于地下,而一切的原爆点则是事物的消失自身:离开镜头的一切,“无论它离我们多近,都已经像永远地离开了一样”。非常诡异和神奇的观感(《永远不会存在的电影的预告片:〈假战〉》+《岛屿上的煎熬》= ?),从未在侯麦电影中感受过。
沉重的宏大叙事中的一抹个人视角,残酷现实中吉光片羽的诗意。侯麦的小资趣味在这样的主题里也能相得益彰。侯麦作为男性艺术家对女性的尊重与了解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隐秘”在侯麦的电影里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推动电影发展的核心情节。这部间谍电影也一样,直到最后才完全揭晓。在充满怀疑的间谍眼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是间谍,包括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所以打听消息的人都“被批上了间谍的外衣”,这种怀疑强迫与男女关系中的对出轨的怀疑强迫又何尝
3.5
比侯麦早年的电影多了些沉重与不可知论,有意将这位三面间谍的背景经历以及结果通通隐去,最后卷入一起白俄将军的绑架案后,悄然无踪的消失,而艺术家妻子却锒铛下狱至死,之前妻子曾不止一次的去质疑丈夫究竟为己方势力斡旋卖力,现在看起来仍有第四面间谍哪怕是对爱人依旧戴有的面具。可与其前作进行比对,侯麦的保皇立场在当今已属少见,他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将大量黑白的历史影像嵌入进装潢唯美的室内场景画面中,充斥在全片的不可知论,使得人们对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想法生出怀疑
+
风格比早期更加成熟,色彩更加浓重
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Tendresse, 多点政治,少点浪漫。
8.5分 2025.03.22 服饰和色彩还是很讲究的
一部远被低估的佳作。尤其在刚读完奥威尔《致敬加泰罗尼亚》之后,再看此片,觉得侯麦谈起政治绝对不输于谈情感谈人性。「三重间谍」意指三方主要势力的对峙——共产国际(苏俄),纳粹,(被流放的)白俄军事联盟;三者关系错综复杂,互为敌人当又互相利用,折射出西班牙内战在二战期间的复杂政治生态。所有惊心动魄的事件都隐匿在日常叙述背后,但不无神秘暧昧的大量留白所闪现的机锋,却依然是侯麦式的审美趣味/选择(尤其是谈论画作的段落);而「巴黎」只出现在作为媒介传声的报纸和电视上,却缺席于人们的生活,真是一个可供深度解读的角度啊。侯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希区柯克、弗里茨·朗甚至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汲取元素,这是一部还原他文学记忆的影片。
没看懂。
不是所有间谍片都叫谍影重重
感觉到,两个世界的交锋
国际关系学院的优等生才能看懂的片子。我等暗戳戳地盼着zz猛料,最后啥也没看懂。当然,女主还是很诱人的。重申:间谍就是要么为了主义而反人性、要么为了人性而当叛徒的奇妙职业。
不痛不痒,导演还是适合拍情爱。
2009/11/02 @ home, 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