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集,孟文禄第二次“被轰”出上海,选择到宁波来避难,原因很明显。
在张碧兰出嫁之际,他暗中使尽万般招数,拐弯抹角地给她送去锦罗绸缎、奇珍异宝,理由就是“只有我没给你送过结婚礼物。
”这种行事做法,不知为啥我就会想到他二姐怒极指责他时说的“你这是巧取豪夺,恶霸啊!
”可能这话真是将司马昭之心曝于朗朗乾坤,太直接,俩人一直以来不咸不淡的交际,表面波澜无惊的感情,第一次有人说透。
当然,事儿是这么个事,但孟文禄绝不是霸道总裁之流,张碧兰也不是傻白甜。
他们,彼此安然接受着本该属于自己的命运,孟“巧取豪夺”的也无非是她生病时能亲自守护而已,病好了,张小姐也就回老家嫁人去了。
不知张碧兰双手合十,在佛祖面前求了多少次,孟文禄真的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
她知足了。
俩人盂兰节河边看水灯,张碧兰替他祈福,孟文禄说,你又想救我一次?
别了吧,我救你。
不,谁也别救谁。
都好好的过。
白天,张碧兰身后跟着一个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的孟文禄进了佛堂。
孟文禄在门口等着,听见张碧兰又一次替他祈福。
张碧兰求了一圈佛祖和菩萨,只求,保他一生平安,做个好人。
不替自己求,也不求两人姻缘。
他们两人的感情从来都是不争不怒,不埋不怨,安安静静地看着对方,互相逗趣,互相宽慰;恬静地笑,放肆地笑,无奈地笑,分别时会道一句:很高兴认识你,陪你走过这一段路程。
越安静的湖面,越不知这湖到底有多深。
四星全给演员!
那么多王者演员都带不动导演(编剧)这个青铜!
我是段奕宏铁粉,实话说我认为本次演技是他迄今最差,感觉飘离不定,表扬新演员女主,章婷婷,傻白甜演绎的很到位,陈冲和曾江自不必说!
感觉廖凡就是一天生坏人,演技神了!
强看完40集,bug太多。
逻辑?
在这个剧里面完全不存在的,那么强的家族,那么强的孟先生,好多事情都搞不定!
哎!
白瞎了这个演员阵容!
上一部我极其推崇的国产良心剧是《战长沙》,豆瓣评分已达9.2。
近期才播完的《海上孟府》尚只有8.3。
两部剧在我看来,各有千秋。
绝不是敷衍之词。
他们都算不得真正的抗日剧,《战长沙》是以一家普通人的悲欢故事,陈述处在战火中的长沙城事。
鲜活的生命一个接一个地牺牲,这悲壮的剧情再配以电影的画质和构景,绝对感人泣泪。
对比起来,《海上孟府》太不接地气。
什么几百年的孟氏家族,什么富家小姐姨太太的。
乍一看,观众会以为它只是展现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讲上海滩大佬们成王败寇的传奇。
并非如此。
那只是面子。
面子必须吸引人,适当狗血,是为更好。
里子,要能彰显出一个剧的格调和情怀。
这里的情怀,应该就是剧里奉祀官赞孟文禄的那句:以平民之身,行民族之大义。
在这之前,编剧已让我们看到了孟先生的不经事,孟先生的成长,以及成长后的苦笑。
有很多做不到、做不了的事情,孟先生,无非也是一介平民。
海上孟府,是孟家人的故事。
被关在一个园子里的人都是西方复仇小说这样的设置:成长着的主人,精明诡狡的辅事人,还有被关着的疯子。
为了彰显男主人公一等一的情操,自然要有恶人。
可这恶人,一半是亲人,亲人的行事,一半也是为了家族的好处。
为了得好而作恶,为了不作恶而无为。
什么是真的恶人,什么才是好人,太难去辨认。
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都引人深省。
九爷的忠诚与背叛,二姐的阴柔和奉献,榔头的单纯和杀戮,大姐的憎恨和疯魔,甚至连罗老虎和上校,面对权贵的奴性,但做事时又帅气堪比三个火枪手。
有人说,剧情不够,演技凑。
而我所指的剧情不够,是说洒狗血不多的意思。
这里的人物之所以如此丰满形象,这般烧脑而现实残忍的智斗剧情,能够吸引我们去欣赏去揣摩,感谢剧本之外,真要感谢演员的演技!
浮生乱世,散了权贵的争权夺利,消了姨太太们的醉梦,炸飞了漂亮的府邸和公馆,坍塌了一座城。
最后成全的,反倒是我们的情深意重,重逢厮守。
孟文禄和张碧兰终老,是那个年代不能奢求再多的圆满结局。
一战时期德国最著名坦克,谢尔曼,m1,可以,很强势。
豆瓣懂军事的人就那么少吗。
还有8分的评分???
孟文禄是武器专家吗?
一战时德国仅有很少的轻型坦克吧,可以参看德国坦克之父《古德里安》的传记。
一战德国只造过A7V。
谢尔曼是美国二战时期著名坦克,也不是m1,人家叫m4。
m1是二战时期的名枪,半自动步枪加兰德,当然也有m1卡宾枪。
偶然间瞥到其中的一个情节,便深深地被吸引了。
那一幕是22集末在寺庙里。
初见时,我觉得女主很寻常,也不是什么显耀的一线女星,甚至我都没印象看过她什么剧;男主长得也很深沉,不是那种高颜值的鲜肉,看起来很像谍战片中的卧底。
女主走在前面,边走边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着。
男主随其后,戴着墨镜,背着手,无甚表情。
女主边走边说:“我跟你说啊,这儿的菩萨可灵了,你要是还是这种态度,小心明天出门摔个大跟头。
”男主听了,愣了一下,还是慢慢地跟在她后面,不言语。
光线强烈,男主以手挡光,看看天空。
没什么语言交流,可是,我却莫名地喜欢这种氛围。
进入了大殿,佛像庄严,金身高立。
我想,如果是我,看到这样庄严的佛像,也会不自觉地跪地,仿佛找到了人间唯一的皈依,可以把一切心中苦痛无奈之事诉说,请求庇佑。
女主,依然双手合十,跪地拜佛。
男主,四处张望,依旧一副不信鬼神的态度。
女主急了,赶紧说,“快跪下,跟我一块儿拜。
”男主摘下眼镜,点点头,示意你做你的。
女主更急了,说,“快点儿啊,跟我一块儿祈福。
”终于,男主开口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
福是祈不来的,我在外面等你。
”背手踱步而去,在门口背对着大佛。
有点高冷,有点无情,有点现实。
女主转过身来,对着大佛,满脸虔诚,认真地缓缓地祷告着“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有菩萨所有佛祖,我弟子张碧兰前来还愿。
”听着她的语气,仿佛可以知道,这些菩萨也许在她口中已经不知道念了多少遍,似乎跟她很熟络,她的愿望也不知道跟这些菩萨求了多少遍。
她继续专注地对着大佛说“我请求过,把这个人带来让我见一面,我知道你们听到了。
我的愿已经满了,感谢你们帮我这个小人物这么大一个忙。
”男主闻言,转身过来,表情依然严肃,眼里却闪烁着光芒。
女主眼中亦噙着泪花,真诚地祈求“愿菩萨佛祖保佑他,这一生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所以横逆灾难,疾病痛苦,都加在我一个人身上吧。
请菩萨保佑他这一生平平安安,做一个好人”祷告完毕,三叩首,起身泪如雨下。
男主再次背过身,戴上墨镜,可是哪怕戴上墨镜,泪水依然从脸颊滑落。
就这样一集完。
我不知道前情,不知道他们是何关系,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我了解这种祷告,这种祈祷后泪流满面的心情。
得是有什么样的无奈,什么样的悲苦,才会至此!
第二天,我就在网上搜了这部剧,然后一个晚上4个小时看了9集。
虽然还没跟上直播速度,虽然不知道结局如何,但是我似乎稍微明白了他们是相知相爱却不能相守。
世间不知有多少这样有情人啊?
可是他们做得很好啊,他们知道相守无望,便静静地默默地牵挂,不是吵着家人,不是闹着世人,不是恨着不公,不是怨着无缘,不是拼个你死我活。
只是这样静静地祈祷着,只是这样默默地承受着。
女主和静婉很像,也是为了救未婚夫北上,在途中遇到男主,历尽波折救出未婚夫,却爱上了男主。
可是比起静婉,我似乎更喜欢碧兰。
翻到自己从前写的,读来还是历历在目,就发上来吧海上孟府 前十集观后感仔细想想,孟文禄和张碧兰的关系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纯粹,纯粹到简直不真实、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她全心全意地救毫不了解的未婚夫,甚至把他当做是天,当作自己的顶梁柱。
同时又真心实意地对孟文禄好,哪怕只是简单地陪他吃饭,却给他一个可以随时逃离躲避的小世界。
他拼死拼命地帮她救未婚夫,好像从未考虑过那个人的存在明明是他们之间的障碍。
他们之间的关系完全无关占有,只是简简单单的陪伴。
他们一起,在这个充满欲望的乱世中,像是共同守护着一座孤岛,一块纯洁的净土。
不多迈一步,却无比靠近,心灵相通。
他们的故事,悬浮在无比现实的、充满勾心斗角心机暗算的上海滩争斗中,不真实而又真实地存在着。
或许他们都是不自知的理想主义者,各自坚持着各自的道德理想,一个带着来自旧家庭传统的理想,一个带着来自西方秩序观念下的理想。
他们都是上海滩的异乡人。
他们各自从不同的地方来,来到上海滩这个似乎业已形成一套自己的强横逻辑的地方,因为那一点不一样的坚持而掀起了波澜。
这样看来,让他们相互吸引的相似之处,不仅仅是作为大家小姐/公子骨子里那一点不受拘束的活泼。
他们有一样的热血和生命的活力,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不甘心地挥洒出自己的色彩。
不知这一抹绚丽斑斓,最终能否打败灰暗的底色,将整幅画面浸染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大概是15年夏天看的《海上孟府》,无人推荐,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某视频网站看到它的海报和演员阵容决定看一下的。
现在想来,海报中陈冲撑着一把伞,周围是其他主演,仿佛从海上来,又仿佛在气定神闲之中遮风挡雨,为整部戏奠定了一个飘摇的基调。
再说这部剧的名字,海上二字倒过来读便是上海,指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海上孟府也象征着孟家经历的种种变故,如行于大海之上的一艘巨轮,飘摇不定,同时又是以孟府折射那个时代,国家于危难之际,风雨飘摇的岂止是孟家。
故事的主角叫孟文禄,是老孟先生的小儿子,有两个姐姐,排行老三。
剧中他有几个称呼,孟三、小孟先生、孟先生,每一个称呼背后代表着不同的责任,代表着别人对孟文禄的估量与态度,而我则希望他永远做孟三公子。
可是,老孟先生离世,实业救国的理想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只能是孟先生。
孟家二姐已经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份理想牺牲了所有,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尽管爱,孟文禄却只能对张碧兰说:“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唯有此心,耿耿相随。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隐忍、担当、有家国情怀、注重亲人、不断成长的孟文禄。
毫无疑问,对于这个角色,段奕宏做了最好的诠释。
孟家二姐,由陈冲饰演。
导演说,陈冲的表演无一丝纰漏,堪称完美。
她的一言一行简直可以当作女孩子们的教科书,但又不止于此。
她和孟家大姐一样失去了丈夫却没有一样似疯未疯,没有将仇恨的种子种在自己孩子的心里,而是在老孟先生病重、孟三海外留学未归的情况下扛下所有重担,同九公一起撑起这个偌大的孟府,于是人人尊称她二姐;后来她失去了女儿,一夜白头;最后为了给孟三扫除障碍,她与九公同归于尽。
前来送骨灰的人和孟文禄说:“孟家二姐,奉祀官佩服她是个巾帼豪杰,留了一半骨灰埋在孟林。
”孟家二姐是一个有大气魄的人,所以能将骨灰洒在向来只有男人的孟林。
有意思的是,从第一集开始她就别人称作“二姐”,直到山东邹县的人将她的骨灰送到孟府,我们才看到装骨灰的坛子上贴着三个字--孟文珊。
至此,我们终于知道这样一个顾全大局的孟家二姐的名字。
也就是在这时,一向恨她入骨的孟家大姐与她和解,泪如雨下。
而孟家大姐,我们始终不知道她的名字。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当时的社会,女子出嫁后便不再有自己的名字,直至舍生取义。
所以二姐曾说,如果我是男的,我就是孟先生。
张碧兰,由章婷婷饰演,一个并不是很有名气的演员,可是演得很好。
有人说张碧兰是上天给孟三儿的甜蜜礼物。
她落后却不愚笨,从宁波来到上海,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且阴差阳错和孟文禄扯上了关系,几次救他于危难之中,甚至替他挨了一枪,简直是孟文禄的护身符。
剧中有一个镜头是二人站在桥上先后跳到河里,看到这忽然想这是不是对《泰坦尼克号》“you jump,i jump”的致敬,从河里出来,这俩人湿漉漉的躺在草地上,这是剧中少有的美好场景之一。
让人以为大概就是爱情的样子,因为是你要走的路,无论怎样我都与你同行,生死相随。
最后,在上海战火纷飞之际二人重逢,有人说要谢谢导演给了倾城之恋的结局,这是对人世无常的悲悯,深以为然。
除却他们三个,这剧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看一看的人,像九公、榔头、苏沛、罗老虎……看着他们人生路的起起伏伏,看着他们的坚持,看着他们的不得已,不禁要问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注定的吗?
这世间这样多无可奈何之事是注定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能否举杯高唱: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很多年没有看国产电视剧,上一部还是甄嬛传,其实甄嬛传也不是太喜欢,一是不喜欢孙俪;二是我对玛丽苏情节的忍受度是零,甄嬛还是有点,女性作者的书太容易自我代入,难免玛丽苏,我觉得这是大多数女性的格局还是太小了;三是斗来斗去,无非男女情爱功名利禄,太过现实,而似乎是少了情怀。
所以甄嬛传好则好,总还是觉得格调不高。
海上孟府,张挺的剧本,剧本出来,本剧成功了一半,因为剧本实在太好了,它有情怀(民族大义,实业救国),有灵魂人物(孟二孟三,本质上是一样的,孟二是成熟后的孟三的范本),有人物成长(孟三的蜕变,张小姐的蜕变,苏沛的蜕变,这三个人物绝对是作者所偏爱的),有大时代(民国众生相,国与国的共生,黑与白的共生),有传奇(孟三多次置死地而后生,情节设置非常引人入胜),有细节(白光的歌,长三书寓),也有爱情,但毫不过分(孟三和张小姐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榔头和苏沛是杀人魔头与千金小姐之间的虐恋,老虎和康妮是小人家小儿女的温馨,感情线的起承转合非常自然),有冲突,这些冲突有外部的(中日战争,家族恩怨,江湖恩仇),而更多是人物价值观的冲突(这部分是最精彩的,后面还要提到)。
故事从前到后,从轻快走向沉重,每个人似乎都走进了人生的绝路,而主要人物的人生成长则在越来越艰难的人生之路上得到升华(孟二的同归于尽,孟三的逐渐成熟与承担,苏沛旧式小姐的人生解放,张小姐对待爱情及命运的抗争),最后一段倾城之恋,如同走进黑暗的洞穴突然看到阳光,因为这一丝光亮,我们谁都不该放弃前方的路,直到最后一刻。
三大主角,戏实在太好了,成就了张挺这部精彩的海上孟府。
九公孟二孟三之间的每场戏,不论是不动声色,还是激烈冲突的,都有火花四迸之感。
廖凡的榔头,章婷婷的张小姐,万弘杰的罗老虎,风头不及三主角,但对人物的把握也十分好。
好的演员对一部戏的成就就好像神笔马良,所有纸上的东西都活了过来,不仅赋予人物以灵魂,还有他们个人的味道。
一部戏的逼格高在哪呢?
它得有形而上的部分,也得有形而下的部分。
它的表象是精致的,它的内里是充实的。
如同其他评论所谈的,它是一部透露着非常传统的东方审美的电视剧作品,它所赞扬的男性形象,孟三,是出世的、有谋略的、可以隐忍的、可以放弃小我的,它赞扬大格局,它所赞扬的女性形象,孟二张小姐苏沛,看似大不相同,其实貌合神离,她们都温柔优雅、愿意牺牲、以柔克刚。
这种审美趣味甚至延伸到了配角身上,长三书寓的桃花老六,出身下九流,气质也是大家闺秀的,言谈举止,优雅高贵。
一部高逼格的戏,它的人物是发展的,这种发展的模式一定不是从好到更好,从傻白甜到高冷腹黑牛逼,它的发展和所有真实的人生一样呈现出的首先是一种迸发的力量,就像爆炸,它绝对不是单向的向着好去走。
它混沌,它四处冲撞,也曾消沉,也曾走入绝境。
它的高贵就在于,它敢于承认它的人物有短处,有局限,它不试图创造完美人格,而这个人物却依旧可以迷人。
孟三,作为本剧男主,人物塑造非常有层次。
他初回国时,简单,固执,自我为中心。
他爹让他当家,他天天打球,他爹让他振兴兵工厂救国,他摔门而出说这个国救不了,他爹给他安排政治婚姻,他当着陈先生陈小姐的面儿说我自己的事儿没人能给我做主。
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富家公子的小我,这样的人格特性如果脸再好看一点,已经可以吸引万千少女了。
但是这样的人,距离导演想塑造的境界却有如云泥之别。
故事继续发展,杀清水,孟三意识到世事险恶,强者生存,但是他仍然轻信了马处长;他爹死,孟三意识到自己终于还是要担起这个家的责任,而且这个家要按照他的思路去存续,所以九公必须走,但是张小姐一中枪,他又方寸大乱,他天天守着妹子自言自语什么也不管谁也不见,外面发生什么他很清楚,但是他就是大少爷什么都得的太容易所以任性啊,他说,我在这陪着你,让他们都等着!
那时候还是任性。
榔头叛变,他带着张小姐出逃青岛,这一段传奇一般的,非常好看。
从青岛回来处理榔头,他开始有股狠劲儿,但是在兵工厂贷款的事情上又表现的特别幼稚,直到上了石原的当,再次出逃上海。
他去了宁波,见了张小姐,张小姐在庙里表白的那一段,他哭了。
但是他没有做任何承诺,因为此时他已经逐渐开始承担,逐渐从小我走向大我。
从宁波回到上海,他处事更加成熟老辣,他开始意识到,有些妥协是无奈的也是必要的。
此时他的想法是,只要能成大事,小事上先选择妥协也可以。
再然后,兵工厂的贷款和订单彻底被否决,榔头跟了日本人,龙娜被绑架,孟三再次选择了妥协。
没有主角光环,他没有无所不能。
他放弃了兵工厂换回了龙娜,连龙娜的亲妈孟二都气他妇人之仁,而他只是说,这个家折腾不起了。
他放弃了爱情,他选择了和陈小姐结婚来换取兵工厂最后的希望。
他亲手设计杀了榔头。
此时的他已绝非当初回国的那个富家公子,他已有舍弃,他已有承担,他有太多的无奈和无能,但是他也有,始终不忘的坚定。
这个坚定就是,我非常喜欢,大家也非常喜欢,他说的那句话: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那是祖宗积的德造的孽,国家未来怎样,要看我们造什么孽积什么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这个意思。
对石原的那一枪,是这个人物最后的自我完成。
此时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小我。
我们看到整个故事的推进,就是在一步一步把孟三推入绝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的在放弃,一直到他的整个小我被粉碎了呈现出强大而高尚的灵魂。
(额。。
还没写完,明天再写=。
=)它的价值观是多元的。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本剧其实有四个男主角(孟三、榔头、九公、老虎)和四个女主角(孟二、张小姐、陈小姐、康妮)。
我们把孟三看做是导演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榔头、九公、老虎都是他的对照组。
有评论说人物脸谱化,我非常不认同。
榔头和九公是反面人物么?
他们一无是处无恶不作么?
显然不是的。
他们有非常完整的人格特性,他们的人生和行为都由其人格特性和价值观所引导,自然的走向了故事后来的结局。
榔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小我的,他坚毅、果断、阴狠,他也很有头脑,他爱他的母亲,他向往爱情,对于孟二孟三,他嘴上恨之入骨,内心也存有不忍。
苏沛说他说的特别好,你不是个坏人,你只是个坏孩子。
九公是以孟家为中心的,在他心中,孟家的存续高于一切,为此他可以害死并肩打天下的兄弟(老孟),他可以起起伏伏一再隐忍,陪着孟三反反复复胡闹,为他善后,为他好打理一切。
我想如果后来孟三完全放弃了实业救国这回事,按照他的想法,和日本人周旋共生,继续鸦片赌场的生意,他会愿意辅佐他。
孟三、九公、榔头,他们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于他们想要利益最大化的对象不一样。
这是格局上的差异。
我认为最终他们都完成了自己,功过自有看官来评论。
老虎的存在是另外一种假设,如果导演价值观中的这个男主人公不是家世显赫权倾天下呢?
他是否就完成不了英雄人物的自我实现?
老虎这个人物是导演给的答案。
本剧里的四位主要女性,必须要承认,她们的人生境界是不如四位男主角的。
她们的人生基本都在依附和寻求依附的过程中。
气场强大如孟二,她骨子里也是三从四德的,她牢牢记得她爹死前的嘱托,守护好孟家,守护好孟三。
张小姐和康妮,是完全一样的人物设定,她们勇敢、坚强,为爱而生。
反倒是苏沛,虽然在故事里她的命运不及张小姐幸运,但是最终她从寻求依附的困局里面走出来了,找到了自我。
它的细节处理很有味道。
白光的歌始终贯穿全剧,给本剧一种分明而饱满的时代感,特意穿插了长三书寓,亦是代表了当时的文化。
对于小人物的刻画,破费心思,张小姐说宁波话的前清进士爹古董顽固,老虎的帅随从少尉勇敢忠诚,长三书寓的桃花老六风情高贵,老虎的前妻交际花沉迷上海的声色犬马,后来在大上海成为废墟之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恍如黄粱一梦令人哀叹。
它没有潦草带过这些小人物让它们成为路人甲,这些小人物闪光的存在着,呈现出整个大时代的众生相。
最后还想说一下它的爱情。
我想张挺导演一定是非常浪漫的人相信这世界上有真爱,他才可以把爱情写的这么美好。
本剧里三段爱情,孟三张小姐、榔头陈小姐、老虎和康妮,无一例外都非常美好。
孟张的爱情,是非常理想化的,几乎是完美的,没有怨恨,没有误解,没有背叛,只求相知不求相守。
得知孟三结婚,张小姐说的一句话点了题,她说,只要我知道他,他也知道我,这就够了。
导演没有让他们成天爱来爱去死去活来,有豆友评论说,男女主角几乎是以十集一次的频率见面=。
=张小姐是导演给男主角孟三的一个非常甜蜜的礼物,她不哭不闹不作,她说,我就是要在这里守着他,她说,有时候走在大街上我就会想,这是他走过的。
一脸甜蜜。
大家想想,这是不是就是爱情最单纯的样子。
她中枪的时候,孟三寸步不离的守护,她要回去结婚,孟三救她未婚夫,变戏法一样的送了一大堆礼物,在宁波庙里,她的表白,这是他们第一次清楚明白的了解了彼此的心意。
她逃婚回上海,孟三知道后去找她让她回家,她站在桥上说,我要干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儿(言下之意其实是我爱你是我自己的事儿),你没资格管我。
在桥上互看,两人都眼神坚定。
孟三问她,你要跳是吧?
孟三先跳了,她立刻跟着跳下去。
这是他们爱情的确认,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非常美好,非常非常美好。
战争爆发,孟三被日本人控制住,军工厂已经转移去了武汉,我想孟三已经没打算活了。
于是留了那封信和船票给她,“剔肉还父,剔骨还母,唯有此心,耿耿相随”,这是最后的表白,不负张小姐说的那句“只要我知道他,他也知道我,就够了”。
感谢导演最后给了倾城之恋的结局。
这是对人世无常的悲悯。
本剧里面我最喜欢,也是最完美的人物是陈冲演的二姐。
我想导演怎么能塑造出这么好的一个人,她的为人处世简直是所有女孩子应该学习的范本。
电影里很多细节的处理,都有话剧的感觉。
一束光打在一个人身上,然后陈述大段的独白。
孟府家宴,舞台和众人,也有话剧舞台的感觉。
好几次孟三在街上,张小姐乘车而过。
非常戏剧化的处理。
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作品,有好几个层次,首先是造梦、然后是讲故事、再然后是塑造人物、最后是升华部分,以及所有的细节处理。
海上孟府都属上乘。
看完已经一周了,这个梦还在我心里,意犹未尽。
人就是这样,权利越大,就可以决定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是生死。
关于孟文禄“密室逃脱”这一出,有点套用流星蝴蝶剑里孙玉伯的逃走。
孟文禄的演技活泛。
特别是第二集归国英国船里惊险脱困一节。
张碧兰演的挺憨的,挺真实的。
太平时节,他俩爱情萌芽;战争来了,他俩爱情沸腾了。
分集Highlight集锦:第一集:罗老虎领公使去孟家“林黛玉进贾府”。
榔头处理一批强盗。
张碧兰救下孟文禄,文禄留金表。
第二集:张碧兰救下孟文禄,文禄留金表。
孟公子和张碧兰先后到了上海。
第三集:“在床上认识的”,张碧兰探监李木华,张碧兰得知“未婚夫——李木华”将被绞刑,遂闯酒会找到已经和陈苏沛定下婚约的孟文禄,哭诉求助。
第四集:陈先生怪罪,二姐圆场“是小时候就认识的小姐(所以一来就可以给惹哭,不是风流债)”。
酒会上,小孟先生得罪了一堆大佬,老孟先生被端出来要众大佬扶持小孟先生。
张学良求保护,孟家抓住了愤青杀手汪亚乔。
第五集:文禄义释汪亚乔老孟交代后事,读书会不能废,好好执教军械所,回山东孟家故里。
陈先生逼尽早联姻,想吞并孟家产业,拿下孟家在上海的军械厂。
第六集:文禄遇刺,文禄和碧兰逛街一天,家里烟管被重开张,被当街枪杀9名小弟,家里准备和日本清水公使开打,预谋让小孟先生杀清水公使。
第七集:文禄得知是九公找人撞他,生气,小孟先生被抓,小孟差点被杀,反杀了清水。
文禄睡前要求让放了李木华,二姐和九公才发现没有按照小孟先生的要求办事,发现小孟公子也是需要决定权。
安妮一晚上实现两个愿望!!
有钱公子泡小姐的招数我见多了。
第八集:榔头挨板子了,找罗老虎撒气。
日本石原先生新上任。
罗老虎讲:毛球要娘。
罗老虎被俄国女人抢了一张大钞。
张碧兰救醒了文禄,老孟先生死掉了。
爹死了,橄榄球扔了,文禄就长大了。
第九集:老孟先生死后,孟家内外风起云涌,陈先生商量和榔头联手吞并孟家。
张碧兰和李木华二见,谈到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事情。
对于小孟先生来说,一地鸡毛:头七内,孟家产业百废待兴,需要振奋;孟家外日本人在谋划杀掉不合作的小孟先生;喜爱的张碧兰要离开了。
对于张碧兰,她的传统的嫁鸡随鸡,不用婚前接触的追求宁静生活的想法和李木华的要追求新知,正义,真理,走向世界的想法完全没办法相容,所以有些难以接受,“李木华的事还真不是钱能解决!
”;她心里有点喜欢孟文禄了:陈苏沛,二姐和九公在给她准备回乡下的事了。
第十集:“(最)好的是你让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看到的生活。
”孟文禄被刺杀未遂,孟文禄果断清理门户,孟文禄清除走九公,“二姐让你别着急夺权,等一等”“那你肯等吗?
”第十一集:孟文禄宣布了要停掉远洋航队运送鸦片的生意,吃鸦片利润的众人怒了,日本人也不想拖过这个重要的时机:天时地利人都可以,人员上榔头也不悉心防卫了,“不要礼物,你平安就好了!
”张碧兰确实真的心疼孟文禄了。
在亲眼见证文禄被追杀,听到文禄被预谋杀害,很明白文禄面临的感情问题,视野问题。
她愿意为拯救文禄死。
第十二集:准备杀老三,但是没有杀死孟文禄。
因为没有理由,一旦有理由了又没有机会杀死他了。
因为至少有老二会舍命保住孟文禄。
也因为就算被困在府内,可是孟家有足够的强援会想出足够完善的计谋来救孟文禄的。
所以榔头是杀不了孟文禄。
这边孟文禄却在捋清楚他和张碧兰的关系。
“你来上海找他,他差点被人绞死,你为了救他,求我,差点被打死!
”那时候张碧兰来看醒不过来的孟文禄,这时换位了,可是现在的孟文禄没有救爱人的秘方“犀角珠”之类的,孟文禄是悲痛的,无助的,无奈的,失落的。
第十三集:救出李木华,陈先生撺掇榔头杀孟文禄,苏沛把自己爱着孟文禄的事情告诉了榔头,也就直接地拒绝了榔头。
可是榔头爱苏沛的事就苏沛已经了然于胸,苏沛也就很在意榔头。
第十四集:榔头和苏沛相处,榔头示爱给苏沛,碧兰养病日渐好,双双逃离软禁。
“只要我不替你挨第二枪就行”第十五集:孟文禄逃到山东,榔头沮丧,苏沛答应愿意嫁榔头。
船舱里张碧兰和孟文禄聊天愉悦轻松,谈及张碧兰的回家结婚,却又有点别扭。
孟文禄参观祭孟大典。
第十六集:孟家换回孟文禄党领导,文禄暂时按住个人感情先逼碧兰回家家人。
第十七集:罗老虎明白人:平安比钱重要。
张碧兰没能和李木华返回宁波。
张碧兰感受到了苏沛的情敌意味,孟文禄了解到自家军工厂现状惨不忍睹。
决心要贷款要做民族自己的枪炮工业。
第十八集:孟先生了解到当前贷款在银行方面的难度和阻碍,张碧兰被父亲请回了。
酒桌赔笑脸借钱也没奈何,日本三菱银行愿意谈贷款。
第十九集:孟先生和三菱谈崩了,孟先生愿意抵押远洋航队以保护兵工厂的自主权。
同时也了解到了上海最赚钱行业大烟管和各大大佬对于远洋航队的依赖,远洋航队是大烟业的咽喉,大佬们为了保住咽喉不被日本人掐住,大佬们会阻止孟先生将远洋航队抵押给日本人。
甚至不惜杀了孟文禄。
第二十集:榔头流放回来了,孟文禄认识到自家的远洋航队依旧在庇护鸦片,很生气,但是又无可奈何,还被设计了。
第二十一集:榔头独立山头,李先生很怕,孟家酒会解决鸦片断货问题。
陈先生被气走了。
文禄陷入了官司,碧兰被故意送了很多结婚嫁妆,碧兰怀疑是孟文禄来送给她的。
就强逼孟文禄出来。
第二十二集:“你这一生会做很多事,而我就在船上走走。
”盂兰节就是鬼节。
“我不管别人,只管你。
”第二十三集:榔头靠日本人。
孟和张一起游玩宁波,文禄要回去了,碧兰一夜煎熬,纠结。
碧兰想要和孟文禄在一起。
于是乎,碧兰不自觉地给双亲跪下了。
孟文禄给留了怀表。
第二十四集:“卖了有什么关系,我把自己都卖了!
”第二十五集:马奎出计谋,让法庭强行宣判有罪。
第二十六集:计谋失效,反被制,石原囧的要死。
苏沛和父亲闹翻,父亲不顾自己爱与不爱都要自己去嫁给不爱自己的孟文禄。
碧兰逃婚来找孟文禄。
第二十七集:“我没有能力赶走你们的军舰,但我可以做武器,让有能力的人来做。
”“不怕一直输。
”“花不开,那就等他开。
”博弈中就要是要能够逼对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孟文禄表面硬化了。
第二十八集:榔头绑了龙娜,让孟文禄保榔头自己。
第二十九集:石原用榔头抢来了龙娜,想用来换军工厂,第三十集:放弃三菱银行的贷款换了龙娜一命。
第三十一集:“还真是,每次我遇到你吧,我口才都特别好。
”
没钱你养我啊?
我养你啊!
陈苏沛发现父亲将偷来的衣服带来骗自己。
第三十二集:谁整天文绉绉的?
第三十三集:抛鞋引女的事很事很有意思。
可悲的榔头无能为力,喜欢陈苏沛也只能是喜欢罢了,根本就没办法娶苏沛。
孟文禄和张碧兰开心地玩耍了一天,离别,像罗马假日里派克和赫本的离别。
像地久天长里离别后男主在卡车里泣不成声的离别。
第三十四集:山雨欲来风满楼,上海滩开始动荡,杀人抢占的事不时发生。
罗老虎杀死了秦先生,解决了一个疯狂的恶人。
第三十五集:罗老虎护送军工厂机器逃往武汉孟家军工厂。
“你要愿意的话,我等你。
”洪帮清理门户没成功,洪帮大佬被榔头杀了。
第三十六集:日本人侵略迫在眉睫,日本人派榔头来阻止孟家将兵工厂搬走,来夺孟家的资源。
第三十七集:婚礼之前杀榔头。
第三十八集:孟文禄舍生忘死保家业,也是保住国家军工支柱。
“女人是不能得罪的。
”“你希望我们俩谁死?
”孟文禄还在拯救救国力量——军工厂(里的设备等),日本人没有办法就正面打击孟家,谋杀龙娜和二姐。
第三十九集:孟文禄没走了,张碧兰守着孟文禄没走。
二姐舍命干死了篡权未遂的九公。
第四十集:孟文禄找张碧兰,路遇了陈苏沛,基本没有停留,继续找张碧兰去了。
找到张碧兰那一刻,所有的千山万水都值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想说说选择张碧兰的必然性:1.张碧兰敢于闯荡。
跟着仆人岳丈就出来了。
酒会上敢冒充白光混进酒会。
2.碧兰初次见面就救了文禄,这种BUFF在后续的交往中一直起作用,是极度有利于文禄喜爱碧兰,谁不喜欢福星呢?
3.碧兰没和未婚夫走成那回,爹来了他也其实是愿意留下来的,她也想要陪着文禄的。
她都给文禄辩护了:“金店他(李木华)不是也要了吗?
”4.张碧兰多次感受到孟文禄活的危险(船上亲见有人追杀,偷听到陈先生和李先生谋划头七内杀死文禄,中枪后自己和文禄被榔头软禁家中,),对文禄的恻隐之心容易萌芽。
5.碧兰乡下来的,不了解孟家状况,与孟家没有利益关系,对于文禄来说有新鲜感。
陈苏沛的必然不能够引发孟文禄的喜爱:1.首先陈先生是亲日派,和孟文禄不对付,这家庭背景不利于孟文禄对陈苏沛发生兴趣;2.然后陈苏沛缺少理由多和文禄进行交流;陈苏沛对孟文禄也是蛮痴情的:1.得知有人要害孟文禄,马上就来报信。
2.为了给孟文禄留下好印象,隐忍着张碧兰的存在(侵扰)。
题材不错,编剧水平太差了,除了最后两集其他时间一直不明白这三姐弟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还有时不时用来拖时长的‘爱情’。
九公这个大boss的动机也是难以引起共鸣,不婚不孕干到退休,最后杀主子杀孩子,又跟日本人搞一家去了。
哦,还有男主光环的榔头,死几次都没死透,我寻思被人勒的背过气去又让人把脑袋开了花,脸朝下在水里憋了一阵子还穿了复活甲,真是狗不死家里猫不死外头,坚决连滚带爬带晕倒也得坚持死到大姐面前,大姐睡觉连被也不盖躺的笔直我还以为她也嘎了呢。
一句话,演员没啥可说的,特别是廖凡,被导演往死里折腾好多动作属实无意义。
编剧能力太差了40集里有15-20集在纯耗,还有罗老虎的爱装B兄弟,这哥们绝逼带资进组要么就是谁的关系,对剧情一点作用不起,捎带着百乐门那姐妹,咋咋呼呼最后竟然没跟相好的走,无语。。。。
大姐二姐是不是亲姐妹啊导演?
陈冲不说了,大姐也是老熟脸经常演剧,在这里边姐妹俩疯疯癫癫神经兮兮,作为观众不知恨从何起。
查了一下导演还搞了好几个自编自导的剧,就凭这40集的功力,想破脑袋不知道靠啥走那么远的,靠多大脸请的这些实力派,你看你给人指导的,啥玩意儿,我还是从B站看的爱情CUT来追的剧,从头看起,爱情设计属实扯淡。
呸!
整体还是不错的,尤其孟文禄去山东邹县老家那集,印象深刻,既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又有民族危亡之际的家国情怀,看的非常感动。
………………拿放jpg,要不是陈冲曾江廖凡我撑不了40集
聊聊几笔就把一个好的老师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老段还是当年那个袁郎,而三多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张碧兰。很少剧目你能看到精彩,这部剧很多值得回味
剧看过,格局很大,但有些地方有逻辑上的硬伤或者常识上的错误。人物性格比较立体,没有过于脸谱化。但是人物关系复杂以及起承转合有点过于僵硬,使剧情不是过于顺畅。感情线很清新,没有太多的玛丽苏狗血误会,也没有掩盖住主线。演员的演技就不用说了,就是苏沛的台词功底有所欠缺,听着不舒服
我谢尔曼m1天下无敌
和我妈一起看的,确实拍得很好…
95分的演员阵容,60分的剧本和拍摄。老段在这种差强人意的剧里贡献演技,总难免令人意难平。陈冲真迷人,廖凡和孟大小姐的人设和故事线太bug了……
卡司很强,还不错的。
导演的愿景和能力隔了一道深渊。剪辑支离破碎,一流演员,三流导演。泰坦尼克号的镜头和其它影视剧经典配乐的乱入真让人大跌眼镜,让人怀疑导演能力不够之外,根本是在敷衍。
最后几集是编剧吃了屎用屁股写出来的吧?
人设真的很对我胃口,但剧情也真的很跳跃——或者是剪辑的问题?bug良多!
演员演技都TM一等一……结果编剧你能不能行了,剧情转折突如其来的……逻辑上越到后面越漏洞百出……功底不够,刻画了好大一个蓝图,结果填不上……就又气又恨
段奕宏老A换形象啦
段奕宏啊(ˉ﹃ˉ)这剧的BG太好看了.........章婷婷可得红啊!
几位的演技都很棒很到位,只可惜这剧本、拍摄、道具、场景太粗制滥造。
居然看完了演员不错
一流演技,二流制作,三流的导演,四流的编剧。特来观赏m1谢尔曼
神作,一分钟350发谢尔曼坦克
这对cp很带感!好演员就是好演员!
拍的实在太零散太拖沓!!!贷个款演了十几集啊,还不清不楚的。倒数第二集大揭秘,原来九公才是幕后主谋。大姐和二姐貌似精神都有些问题,不晓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难得的女主角还比较好看,段奕宏用力过猛,廖凡好好好丑....罗老虎是颜值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