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
Twarz,假面人间(港),B面人生(台),Face,Mug
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
主演:阿格涅什卡·波德夏德利克,马特乌什·科希丘凯维奇,Małgorzata Gorol,罗曼·甘卡奇克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18
简介:城市边界处世界上最大的耶稣雕像正在建设之中,男主角雅采克的生活因为一次工作中的意外事故使其毁容而彻底偏离了轨道。波兰媒体急切跟进着事态的进展,雅采克成为了国内第一位接受植皮手术的人。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英雄或者烈士,但是他再也无法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了。同时,耶稣的雕像越建越高。虽然与主角相关的事件发展快且密集,但电..详细 >
探讨移民 宗教 近期国内热论的题材
Beautiful ass
7/10 @CineWorld 荒诞又真实 摄影很有趣
古北水镇酒店观看
祂存在吗?《面目》并不打算回应这一形而上的论辩,而是以之作为一个符号,在后苏维埃时代呈现一个瓦伊达式个体,关于个人的力比多叙事,更是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寓言,只不过,耶稣的圣像取代了斯大林的共产主义Propoganda。开场,一个消费主义闹剧:监视摄影机的屏幕拍到了一群无知的消费者们争先恐后地脱下自己的衣服,露出丑陋的身材,以适应消费的归化。作为主人公,契克失去了表述的能力,从而不得不接受来自他者的表述,这既包括官僚主义与父权制阴影,更包含后现代的超真实轰炸,而那座圣像,本身也不过是里约热内卢的拙劣模仿。最终,面对无情的压迫,他不得不扮演灵魂中的恶魔,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爆发。他失去了头,然后被上帝排除在外,最终登上了公车,被时代裹挟着离开。
+0.5
在他眼里上帝就是一个笑话。我还是我,你却变了。
讽刺了很多,好看
人除了思想,还有面目,缺少任何一个,都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更难得到别人的认同。电影通过一个近乎传奇式的换脸故事,但却异常真实地展现了现代波兰乡村的景象,宗教,人性,家庭关系,乡村习俗,移民,均在电影中有表现。
#Wettbewerb# 除了细腻之外实在还是导演的老一套 不同的是将以往耍小聪明的结尾变成了用宗教/权利/社会符号强劲发力 感染力确实不一样 再次在柏林有所斩获导演在颁奖台都开心得跳起来了 [Haus d b Fests.]
构思低级,形式难看。
2.9马导认真讲故事还是够打的,但本片的焦距真的好奇怪(原来是视力?)但故事总是大了以后又往小了说
寓言一则,很多桥段的总价批判,很讽刺,期待蓝光洗版
HKIFF2018...7/10 有趣也平庸,小花招如移軸、搞神像玩太飛就會破壞整體性。反禁慾、反娛樂、反耶蘇、反撒旦、反親情、反愛情、反社會、反體制⋯反價值,驅魔那段真給我笑抽了。
反而是本届最喜欢的主竞赛影片之一。修基督像意外毁容的男主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步维艰。基调是带着苦涩的幽默,不故作高深也不顾影自怜。切入视角很小,不过具体而令人感同身受,关于移民、宗教、亲情和自我的价值。讽刺小镇人民的不善和世俗,方更突出男主在重金属乐中恣意摇摆的潇洒。
开场抢货的丑态、杀猪时的撕叫,以及巨大的基督像,辅以男主「换脸」后的周遭喧嚣,莫不以一种「灾难美学」的姿态;不过后半部分变成男主/女主之间个人的情感梳理,教堂忏悔时神父的言语,和之后莫名其妙的「驱魔」又有宗教讽刺的意味在内,似乎编导在环境/个人之间的取舍摇摆不定,无法找到几个主题间的平衡与融合。
此导演的视角一贯清奇,在现实与神棍之间来回摇摆,本片也不例外:一只眼半瞎视角的镜头算是极大挑战观众底线了
三星半
挺無聊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刻畫 買套的歌是唯一亮點
3.5 虽然大体上还是玩概念,但至少并不太故作姿态,亦不缺乏真诚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