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作为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它真的是不及格的。
但是作为情怀片,童年回忆,它真的太适合已经步入家庭、孩子的90后贡献一波情怀了。
不过人设是不是有点问题,蓝衣居然让黑人演?
亚裔变成了黑衣。
佐藤人设整个崩了。
五佐德是童年回忆,不过合体之后的大机器人是什么鬼??
而且合体步骤没有了??
当go go power ranger音乐一向起来,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差点就从椅子上跳起来!
太燃了!!
最后,黑衣中国小哥太帅了,帅哭的那种帅
影片最后几个人 是不是原来电视版本的主演??
好像没看到杰森,我就想发表几句话 为什么要满140个字呢 140个字很多啊 我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完这140个字 要知道这140个字写也不完我对这部片子的感想,所以呢 为什么要是140个字尔不是150或者160呢 你咋不设置个800个字的作文呢
电影选取的人物非常有特色,一对白人男女,一个黑人,一个亚裔人,一个拉丁人,组成一个团体,不得不说是彰显了电影国际化的道路,但还是脱离不开白人主导世界的政治正确。
而且电影的五个少年主角,几乎都是社会之中的边缘人物,远离了那种积极阳光,家庭幸福的人物作为一贯电影当中的最佳主角的原则,也不得不说电影有着一种反规则反道德的叛逆感。
但是如此乖张的一部电影,拍出来却丝毫没有一点新意,陷入幼龄儿童漫画中的简单内容无法自拔,只能作为一部怀旧童年的电影来看,如果真的把它当作一部大众电影,那电影里的故事就水的不能再水了。
电影一开始的主要内容是营造出来了主角们的叛逆性格,不论是恶作剧还是技术宅,甚至连单亲家庭都搬了出来,主要证明的就是主角们都不是那些部循规蹈矩的正常人,不是心理存在问题,就是在认知上出现问题,是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的一群人。
聚集起这么一群不正常的人,组队起来的却是一个拯救世界的任务,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后来齐心协力,电影证明的其实是即便是烂仔也有成为英雄的可能,不过想法是好的,可是电影表现出来的却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的好。
电影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简单又矫情,主角们呈现出来的情商与智商简直就是一群单纯也无知的人,是不是电影的创作人员照搬了动画片的剧情故事,甚至连一点修改都没有,以至于让电影没有一点认知与深度,看起来就像是看笑话一样,如果世界上的人真的和电影当中的人们一样简单到爆的话,地球早就不是人类可以统治的了。
电影当中不仅仅是主角们的情商低,反派的情商甚至都不如这群孩子们,伊丽莎白.班克斯能够参演这部电影的反派角色简直就是对她的一种侮辱,直接的证明了她对于选剧本的功力也是一般般。
如此弱鸡的一个角色,不但像一个疯子式的满世界招摇,而且对待几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竟然处处留情,毫无反派的狠毒可言,最让人生气的是最后决战的时候除了一脸的张牙舞爪以外,别无其他技能,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反派,你真的只是来搞笑的吗,既然能够毁灭全世界,那就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只是在那里装腔作势,拿不出一点颜色让我们瞧瞧,这样的反派真是蠢到家了。
电影为什么会选这五个角色来担当主角让人真心想不通,红衣战士作为一个非常具有前途的四分卫,自毁前程却丝毫没有改过之心,蓝衣战士是一个失去了父亲有点自闭的技术宅,黑衣战士是有着一个生病的单亲妈妈,而粉色战士是一个嫉妒心超强的青春期校花少女,而黄衣战士则是不被人理解的独行少女。
如此怪异的五个人走在一起担当起拯救世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唤醒他们心中对于世界美好的向往,而不再沉迷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成为别人的累赘与负担。
他们都有的一个共通点就是不被别人所理解,因为在正常人的眼中,他们的行为真心让人感觉不耻,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如果其他四个人的行为还可以理解的话,红衣战士的行为是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明明有着一个大好的前途,但是却因为自己的作而断送,但父亲质问他的时候,他的一句你不理解我却让人感觉十分的气愤,我们为什么要理解你的作,自我作死是需要被人理解的吗,不要把自己的罪过用一句你不理解我就一笔带过,这样的人能成为电影当中拯救世界英雄团体的中心人物,真心让我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轰然崩塌。
连美国队长这样性格纯良的人都难以领导超人小组,一个只会自我作死的不羁少年却能成为一个超人小队的灵魂人物,想象都觉得奇葩。
当然话说回来,就是因为这群超级英雄都是一群青少年,反而更容易被心中的正义感与善良所打动,因为年幼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权衡与分析的能力,玩心重与意气用事成就了他们成为超凡战士的可能,因为他们更容易被操控与蛊惑。
尤其是在电影中的大战部分,他们能够获胜完全是因为幸运与主角光环,即便是各自拥有了各自强大的机器怪兽,但仍然在反派面前弱成渣渣,尤其是反派的黄金战士,明明就像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一样强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也能被剑刺死,真心让人感觉不合理。
这部电影简直就和国产动画片有的一比,同样是少年拯救世界,同样是机甲武器,同样是针对邪恶的外星人,同样的剧情幼稚到爆,只是这部电影里面的机甲特效做的好一点,典型的好莱坞华丽特效,但也只能算是一个国产动画片的高配版,对仅仅只是高配。
尤其是当电影的制作名单中出现了中国资本时,就可以预料到电影会走国产动画的这条路,只不过好莱坞也能毫无下限的趋炎附势中国电影的特点,不得不说也是相当奇葩的存在。
从这部电影当中可以看出,为什么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为什么不选青少年作为主流电影的主角了,因为他们太简单太幼稚,太容易受到蛊惑了,当然蜘蛛侠除外。
让他们演个爱情电影还可以,因为他们能够表现出纯爱的美好出来,而当面对邪恶的坏人与外星人以后,他们的那种幼稚想法和冲动做法,只能眼睁睁的成为别人的炮灰,因为连蝙蝠侠那么老道的一号人物都能够被坏人们玩的团团转,而这些小青年们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日本和我们大天朝还一如既往的将青少年作为拯救世界的主力军,因为我们的童年都是被这种幼稚又愚蠢的故事给骗大的,说是为了保护我们不受邪恶的思想所蛊惑,其实是愚化我们,让我们一直保持天真与幼稚,直到长大以后和现实一对比,这才知道温室里的小花原来指的真的是我们。
烂点精华总结:1.剧本策划俗套至极,2个小时剧情开打不足30分钟,老掉牙的小屁孩从0到1超级战士成长记,说说煲东话打打中国牌,假功夫慢特效中场好想睡[哈欠]2.恐龙战车看着像索斯机械兽玩具,超级佐德和反派鲁达就是同一个造型不同材质渲染而已,造型设计严重注水!
3. 此片导演貌似是有山寨再造变形金刚系列嫌,但是演员剧情特效……软硬件全部偷工减料,估计也就能在儿童节骗骗00后而已。
比起超能战队更希望叫他恐龙战队,那是我唯一认可的名字,如果这部电影有受众群体,我肯定就是其中之一。
原版就是一部低年龄向的电影,所以在观看前并没有抱着看大片的态度,就是简单的回忆,如果说有不满的,曾经最喜欢的蓝衣战士变成黑人是唯一不太能接受的。
一开始就是帮公牛挤奶的场景,让人不禁啼笑皆非,却也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当年那单纯的孩子了。
或许考虑到了当初的观众已经步入青年或中年,整部剧的色调就显得偏于黑暗,曾经萌萌的大头佐藤,写实化了之后还是有些毁童年的。
既然是一部美剧改编,象征着美国野性、刚毅、叛逆与美国开拓者的精神的元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整部总是充斥着一种传统的美式套路,这些年看多了自然会乏味,但是如果作为怀旧片,这种设定我认为是合适的,它保证了曾经那部美剧的内核。
物是人非,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了。
最后老版的金伯利和汤米一闪而过,也表明了官方对这部电影的肯定。
没打五星是因为这部电影确实达不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标准,没有麦克佐德合体的场景,没有布尔克和斯戈尔,更没有当初简简单单的外在环境了。
我是92年的,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了很多很多。
看的谷阿莫解说,差点笑死……槽点满满的感觉哈哈哈。
不过说真,把这个故事的整体脉络理出来,其实节奏和剧情转折是没错的喔。
那么低分我猜是低幼化的原因。
其实低幼化的片子更难做好,因为很容易遭受限制,假如一本正经当成人片拍,就很容易有强烈的违和感。
假如没有《小王子》这种孩童和成人混合的微妙气质,很难做出真正优美的低幼化作品。
这估计是一部细节容易让人尴尬的电影。
昨天是母亲节,祝天底下各位母亲,节日快乐!
当然昨天也是辣妈影痴的节日啦!
所以有点私心,给各位介绍一直很关注的一种好莱坞电影类型,那就是YA电影,青少年电影。
英文全称叫做Young Adult,指的就是该电影类型是给青少年或者已成年但未长大的人看的。
从《哈利·波特》开始,《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移动迷宫》、《分歧者》等,小蜘君是一部都没有落下过(啊,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YA电影的特点呢,一个就是制作成本较低,票房却会很高。
像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大表姐詹尼佛·劳伦斯靠《暮光之城》、《饥饿游戏》成名前的片酬可是很低的哟!
左: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右:詹尼佛·劳伦斯另外一个好处是系列电影会有多部,持续多年获得如青少年选择奖(Children's Awards)、人民选择奖(People's Choice Award)等这样的奖项,扩大影片的知名度。
《分歧者》谢琳·伍德蕾拿青少年选择奖而本周的电影档期里,引进了一部2017年度的好莱坞YA电影,那就是《超凡战队》。
这部电影还是改编自20年前的红极一时的儿童电视剧。
此处划重点,电影由狮门出品(最爱拍YA电影的制片公司,《饥饿游戏》、《分歧者》就是他们拍的)。
1993年版电视剧1993年,《超凡战队》电视版《恐龙战队》是由美国Saban公司向日本东映公司买下该公司的《超级战队系列》的海外改编版权后而来。
1995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曾制作过一部《恐龙战队》电影版,当时在全球创下了664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1993年版电视剧而此次2017年版的演员基本上都是千禧一代,即2000年左右出生的。
制片方延续YA电影的风格,计划打造成系列电影,预估会拍摄五部。
那我们首先来看,24年过去了,电影版PK电视版有何不同。
(以下有剧透,请谨慎阅读)❶ 整个基调有了变化电视版是让孩子们在放学后收看的,里面设计的恶霸完全是搞笑风格。
1993年版电视剧里的坏蛋而在新版电影中,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恶霸不是一个玩笑或搞笑的角色。
整个战队的成员都是问题少年。
他们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与他们的朋友、家人之间的问题,甚至包括自己的问题。
❷ 目标观众的改变电视剧设定的目标观众是7岁以上,孩子们可以在父母不监看的情况下收看这部家庭类型的系列剧集。
电影定级为PG-13,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而1995年的电影还只是PG辅导级。
语言上也更成人,比如电视剧里的台词“我会毁了你”,在电影中则是“我要杀了你”。
❸ 政治正确电视剧版有点种族主义,黑衣战士是黑人演的,而黄衣则是亚洲女演员。
1993年版电视剧而电影版并不想制造误解,找了一堆世界各地的演员。
有墨西哥裔美国女演员贝琪G,非裔美国演员RJ 塞勒,华裔加拿大籍演员林路迪,还有澳大利亚演员达克雷·蒙特戈梅里。
❹ 角色发展不同于电视剧系列,电影版讲述了佐藤和反派丽达女王(伊丽莎白·班克斯扮演)的背景历史。
电视剧里也没有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在第一季第一集的几分钟里完成了,后面就是打坏蛋了。
而在电影里,我们跟着这群孩子一起成长,知道他们的友谊是如何建立的,怎么会成为一个团队,又如何成为真正的朋友。
❺ 神秘感不再电视剧版里一旦打斗,所有成员都会带着头盔保持一种神秘感。
而电影里,可能为了让观众记住这些演员,全程戴的都是露脸式头盔。
2017年新版露脸❻ 能量硬币这一回,能量硬币都是各种颜色的,而不是纯金的那种。
电影版里硬币给到队员们的能力不再仅仅是电视剧里有了简单的打斗能力,这一次他们的速度、力量、能量都加强了。
电视剧里,能量硬币是由佐藤给的,而在电影中则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
2017年新版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各种颜色的能量硬币❼ 变身环节电影延续了电视剧里的环节,红衣战士会说上这句话:“现在是变身的时候了!
”但整个变身过程会比电视剧里复杂。
2017年新版变身❽ 青春期的烦恼在电视剧中,所有角色都没有办法超越“青少年”以及逃离他们的烦恼,而电影中,更是加强了这一块的设计。
电影中,黄衣战士会询问自己的性取向。
粉衣战士会一直后悔自己将朋友的裸照发给了陌生人。
红衣战士的父亲对他的表现很失望。
而黑衣战士看着很坚强,却隐藏了自己的内心。
而蓝衣战士是团队的核心,总比伙伴快一步。
由此可见,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跟原版电视剧有了差别。
这样的调整是否决定了最后电影的好看与否呢?
外媒的评分都比较糟糕,烂番茄指数惨烈,新鲜度只有47%。
电影的评价处于好坏参半!
是一部完整的融合了爱的大片《福布斯》的影评人Scott Mendelson:其实没人对这一系列感兴趣(我小的时候可讨厌它了,但是作为家长又觉得这个系列很不错)。
这一次试图对基础人物驱动力的改编非常有趣,成功地将类型片和有英雄色彩的超级英雄奇观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觉得这部充满着暴力和阴暗面的超凡战队电影非常荒谬,那就应该注意到它是和800集相对友好的电视系列剧共存的。
电影只是建立在孩子们喜欢的那种友好IP剧上改编成一个更黑暗、花了更多预算的大片。
而且这部电影真的就是一部大片,这一点很少人能做到。
IGN的影评人Alex Welch: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拍给那些不喜欢这一类型的观众看的。
那些随着这部电影长大的人,经过那么多年,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发现,电影带给人的激情和关爱,是近几年里大制片公司制度下很少看到的。
而且这其中的激情与关爱是在神话的层面让整部电影显得很有趣。
《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人Justin Lowe:编剧从“恐龙战队”的神话中提取了精华,并且加入了校园幽默、武术以及电视剧里固化的元素,让整部电影更具特点。
现在的版本更强调现实的戏剧场景,加入了这些队员的某种个人问题。
导演塑造了一批复杂的人物个性,并加入了片段式的动作场景,以技术资源产生联合效果。
完全没有生命力、说服力的初级版本Metro的影评人Matt Prigge:电影不算是很扎实的重启,所有一切都是混合起来的,但并没混合好。
五位高中生在星期六被拘留,但剧本摸索的是“在早餐俱乐部时转变为超级英雄”的角度。
这些孩子造访了一个被废弃的金矿(!!
),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能让他们变身的佐藤,佐藤在这里俨然就是一个莎士比亚(!!
)。
当丽达女王将一座小城毁灭,故事来到了高潮。
你不知道看的是什么电影,你可能以为自己在看《绝命毒师》!
IndieWire的影评人David Ehrlich:如果没有伊丽莎白·班克斯、几条龙型机器,以及每个人都在说的“变身”,你会觉得这并不是一部《超凡战队》电影。
甚至讽刺来说,颜色不同的战服是用硬塑料打造的,看上去愚蠢又没有生命力。
这部电影只有几个瞬间是吸引人的。
《综艺》的影评人Owen Gleiberman:拍这部电影的人肯定是很想把它打造成一部大片,就是那种再影响一代人的想法。
但这部2017年的翻拍作品视效跟1995年版没啥差别。
很讽刺的是,25年前就已经做出来的电影,现在的居然比不过。
孩子们看了那么多超级英雄大片里,已经不需要这么具有安全感、没有说服力的初级版本。
他们现在只想看《蚁人》、《自杀小队》这种啦!
但是,对于专业影评人的批评,Blastr的Tricia Ennis说,影评人太专业了,观众还是很喜欢这版的《超凡战队》。
因为这版还是有电视剧里的经典变身桥段,队员们的手势、台词一模一样,还有五人组合成大机器人与恐龙对战。
就算电影是有些缺陷,但却让看着这部电视剧长大的人们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结语:小蜘君想,或许电影本身可能看上去幼稚点,比不过那些超级豪华的英雄大片,但是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看到怎样的影视作品呢?
深层次里包含着关爱的、讲究传统的青少年问题的,还是一味地打打杀杀?
当漫威宇宙体系、DC漫改电影等好莱坞大片越来越走向那种爆炸、血腥的路线,作为成年人来说看着确实过瘾、爽快。
但是,对于18岁未成年的、或者更小的孩子们来说,真的是否适合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呢?
中国目前的分级制度还并不完善,除了《金刚狼3》有官方警示,今年引进的多部大片都没有做任何“观影提醒”。
从去年11月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每个月都以4-5部好莱坞大片,其中的1-2部与美国同步的方式上映。
那么,该引导孩子们看怎样的电影比较合适呢?
或许,像《超凡战队》这种看着有点“弱智的”、“简单的”YA电影才更适合适龄青少年。
本文来源:Movie Pilot、MTV News等 本文作者:辣妈影痴原创文章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需联系微信公众号:蜘蛛网订阅号(spider201310)-END-
这部片子在上映以前吊足了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的胃口,虽然很中二很傻逼的幼年剧情但是却莫名其妙的感觉很燃。
然而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一翻网上各种烂片评价,我并没有大胆的去电影院体验。
于是今天晚上吃饱了撑的手贱打开爱奇艺想看看到底有多么的渣,结果事实证明我真的很手贱,允许楼主我去抽自己右手两分钟。
然后看完这部片之后,我唯一的冲动就是上豆瓣看看有没有骂这部片骂的特别解气的影评,然后看完了还不够觉得非要自己上来骂一骂才解气,于是我特意找回了忘记了不知道多久的密码来写差评,总的来说一下。
首先这部片子根本而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定位是在哪儿,面对的群体是哪些人,对于成年人群体来说,剧情脑残,人设崩裂,节奏拖沓,毫无亮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前面铺垫太长,毫无观赏性,玩儿梗恶俗,毫无新意,小孩儿也看不懂什么意思,然后根本没有树立一个英雄的气质,孩子看到的就是一群傻逼叛逆小青年。
然后我完全没明白这部片子到底卖点是什么,你要是致敬经典的话,好歹要用到更多的经典元素啊!
拜托你回去看看20年前的TV版片子好好的研究研究好吗!
哪怕你找个粉丝问问也不至于做的那么烂啊!
第一,我不说人设了,完全颠倒了我们当年的认识。
霸王龙的主角应该是个功力技巧深厚的空手道教练,这点你拿个强壮的橄榄球运动员来我也就算了。
三角龙和乳齿象是什么鬼!!!
当年带着眼镜,一股书生气的天才金发白人少年比利TMD成了个脑残黑人。
拜托乳齿象才是黑人好吗!!!
好吧,抛开这个不说。
我真为剑齿虎打抱不平,作为以前TV版唯一一个亚洲面孔,我对这个妹子(应该是大姐姐)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况且这个演员已经去世,你好歹尊重一下原有设定吧?!
然后你还把这两个女演员设定的如此脑残,一个神经病一个绣花枕头,他们的意义何在呢?
亮点何在呢?
当年TV版每个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比如霸王龙功夫了得,三角龙头脑超群。
这些已经深入人心的成功人设被你全部推翻来过,还弄的不伦不类,导演你怎么不去嘢屎!!
再说配角,当年两个自带BGM的喜剧胖瘦二人组也完全没有戏份,这俩人的演出也是十分的出彩啊,人呢?
元素呢????
然后吐槽变身吧,当年变声虽然很中二,五个人拿着变身神奇在5毛特效的背景下喊着霸王龙,三角龙,剑齿虎……太尴尬了,打不全了,反正这么燃的变身被你全部舍弃,然后放了几个变色龙变身式的渐变大法就这么结束了!
卧槽,我哪怕把20年前TV版变身的场景抠出来强行放进去估计都能引起一阵好评。
然后阿尔法的经典台词“啊呀呀呀呀呀呀”也没了,呼叫麦克佐藤也没了。
我简直是服了!
然后呢,好不容易等了一个半小时,全机甲出动的时候终于听到了熟悉的GOGO POWER RANGER!了然后,唱两句停了?!
然后换了个不知道哪个傻逼音乐人做的曲子完全无代入感!
你好歹也唱完好吗?
哪怕你按个暂停让我们听完也好。
再说说翻拍,丽萨大魔王的人设硬生生变成了小绿,而小绿召唤龙神的魔笛呢??
WTF魔笛呢?!
黄金是什么鬼?!
相信看过一点原作的人都很期待小绿吹龙笛召唤龙神的那个调调,来来来一起来here we go!
“哒哒哒哒哒哒!!!!
”很魔性有木有,莫名的燃有木有。
看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竟然拿手机开始搜索原著TV版了。
看个OP就完爆电影10倍有木有,挺着那中二的配音就莫名其妙燃起来了“哈哈哈我沉睡了一万年终于苏醒了,地球,宇宙我要毁灭你!
(佐藤):危险,我们需要一支精锐的小队与丽萨大魔王抗衡!
””gogo power raner !!!“好吧我都快跳起来中二了好吗?
然后吐槽合体,每一代合体的时候都会有各自跳进自己机甲中做一个动作然后喊”霸王龙准备完毕“等等,还有用自己水晶插入插口瞬间能量爆炸的动作,这里完全没了,请问你人变身有啥用,你咋不拿个遥控器远程控制呢?
视野还好对吧?
合体的镜头也一点都没了,扔进地下然后合体了就上来了,你要节省开支也别那么省好么?
我宁可你少个十来分钟的打斗镜头,你放个合体也是好的。
然后最后竟然还来了一个一巴掌扇飞BOSS的情景,我隐隐约约听到了”好讨厌的感觉哦!
“”我一定会回来的!
“好吧看了看电影制作方,我冒出了一局恍然大悟的话”那路或多捏=。
=“反正槽点满满的一部戏,建议死忠粉别看了,还不如回去下20年前TV版重温几遍呢,虽然很羞耻,最好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一个人看。
这部戏简直是毁童年毁经典。
在同期档《摔跤吧,爸爸》的衬托下,这部戏简直是渣中之极品,渣出了新高度,还真别瞧不起阿三,中国的制片方还真不如人家,找的大美利坚合作方也是完全没头脑,三流的导演,四流的编剧,五流的演技。
另外奉劝那些要打着情怀名头骗钱的制片方,情怀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钱也不是你想骗就能骗的,你要知道你这么垃圾的制作一次之后,下次但凡看电影我都要看看制作方是谁,看到你家电影我肯定等影评出来了再三思而看。
不说了,我继续看TV版洗脑子,把这部渣片还没在我脑袋里形成永久记忆之前挤出去,清理干净!!
为看这部片子,我是期待中又期待,兴奋中又兴奋,就差在进影院前焚香沐浴更衣了,为的就是看看儿时的童年回忆,五个主角的扮演者还是符合政治正确的,毕竟各种族在演员中都有体现,唯一别扭的就是由于蓝衣战士的人设一时没有转换过来…切入主题,在观影前,内心已经做足了思想工作不要太期待剧情,果然这样反倒会发现电影中的亮点,交代了佐藤到底是怎么变成LED的前情提要,这点我要给一颗星,熟悉的配乐我更要再加一颗星,至于反派角色以及故事剧情全无过去的味道,思考良久还是在加一个星星就当是为了情怀!
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没观看的就从网上看吧。
看完洗洗睡就好,就当作梦回小学一年级了…
为了情怀和回忆,还是去看了这部口碑不咋的的电影,不过还是看到了不少有趣的细节,另外还在外网找到了不少了彩蛋总结和致敬,与大家分享。
致敬:电影在很多小细节上都和大家最熟悉的那部恐龙战队电视剧呼应1、人物名字、小镇名字都和国内最广为人知的那部恐龙战队保持了一致,连高中校徽都一模一样。
2、Billy在给Jason摘脚踝的时候,背景里还出现了原剧中反派的形象。
3、电视里演Trini的亚裔演员在2001年去世了,电影里的Trini穿着1973(电视剧演员的出生年份)字样的T恤,算是对她的纪念。
4、电影佐藤的声优Bryan Cranston 在电视剧里给某怪兽配过音。
Cranston也是电影里Billy的姓。
5、电影和电视中的不少台词几乎一模一样:比如成为Power Rangers的三个要求,不过电影里加了一句unless forced to by Rita。
另外还有经典的It's morphin time./Make my monster grow. / Go go Power Rangers. / 阿尔法的Ayaa. 6、电视和电影里,其他人都不太接受成为Rangers,而只有Jason犹豫不决,最后说服了大家。
7、电影了还提到了后面几部Power Rangers故事发生的地点,不过国内的观众可能都不太熟悉了。
8、电视剧里Tommy和KImbery的演员在最后结束场景中的人群里亮相,也算是一个惊喜吧。
【对于电视观众还说,看到这些细节还是挺感动的,勾起了不少遥远童年时代的回忆。
有趣的细节:1、Jason的汽车、Trini的窗户上都有各自恐龙的徽章,他们的衣服、房间油漆也都和各自硬币颜色呼应。
2、Rita在电影中被设定为佐藤队伍中的绿衣战士,也算是呼应了电视里绿衣战士Tommy被洗脑控制的情节,另外Rita的手杖和电视里的形状也很类似,只不过镶嵌上了绿色能量硬币。
3、美版恐龙战队里的黄衣战士没有像粉衣战士一样身穿裙子,是因为美版用了日本原版的动作戏场面,而日版中的黄衣战士是男性角色,所以在电影里Trini的弟弟在讨论时,也默认黄衣战士是He。
4、电影里佐藤是原始红衣战士,也希望试图借助少年们的力量复活,与Rita作战,稍微有点黑化吧,不过最后还是选择复活Billy并且相信Jason的队伍。
【死亡让人团结,莫名想到复仇者联盟1里寇森之死,不过也算是好莱坞经典桥段吧。
5、西奥水晶在电视版本中是基地被毁后战士们找到新的能量来源,而在电影里则是地球生命之源,是需要守护的宝物。
6、电影和电视里初次与小兵作战的地点都是荒郊野外,不过不同的是电视里变身前他们都是普通人,电影里的战士们在变身前力量和速度都有提高,这也是借鉴了后面几部电视作品的设定,类似的还有摘掉面具的设计。
7、电影结尾Jason把剑插回原位,看上去没有什么道理,其实是只有有资格的人才能拔出这把剑,但是这部分情节被剪掉了。
预告:1、结尾彩蛋里老师点名点到了Tommy Oliver,也就是电视剧里绿衣战士的名字,另外他椅子上也挂着绿色衣服,目测下一部电影中Tommy的登场。
不过Rita的绿色硬币也没有交代。
2、Rita在被甩到太空之后,只是被冻住,没有被毁灭,最后有可能会停留在月球——电视剧中的基地所在地;Rita也预言其他人回来争夺西奥水晶,也算是预告第二部的情节吧。
【据说一共要拍6部。
有被高配陈楚生和女主帅到,看来我还没过中二的年纪。就是冲着那半分钟Go Go Power Rangers进影院的,为了童年,这两小时就算再尴尬我也能原谅……所有角色的缺陷都设置得太夸张,但后半部分的还原度不低,丽达女王喊那句“让我的怪兽变大!”时我眼泪都出来了(泪点好奇怪)……
还行啊....中国元素也不错
英雄们拖反派后腿啊,愿给拜金女王八十分。话说导演迪恩·以色列特的处女作《年鉴计划》跟乔什·特兰克的《超能失控》都是类似的DV视角青年科幻,然后乔什转战超级英雄题材《神奇四侠》,成了重大人生污点……迪恩失足的还算没那么残。
前青春片不错,颇喜欢。能评3.5星。校园内屌丝小人物得到力量後的演法,和老版蜘蛛侠托比相较,另有趣味。团队各自性格虽没做到各个立体,但各有特色并聚夥,逗趣有味。和俗套美式青春片略油演译相较,一新耳目。且选角五个都喜欢。最大问题,非本该担心的青春片前部,而是始於接触到基地丶智多星後。那之後,大至剧情,小至支线丶人物逻辑情感,就乱了套。
被快30的男票逼着陪同看 男票全程巨激动全程小星星眼 好啦 高达战是还不错啦
儿时的恐龙战队,儿时的回忆。
改了 童年回忆改了
比想象中好一些。但总觉得打光打得很恶心,而且很暗很暗,最后的打斗戏让我误以为在看《长城》打饕餮。但优点是演员找得好,Dacre Montgomery的身上让我看到了Zac Efron接班人的特质【。 妆发已经面目全飞的Elizabeth Banks、全息的老白还有配音串场的Bill Hader...整个电影透露着一种傻兮兮的乐趣。
完了!我估计我的童年要被这一系列的真人版给毁了。。。还我童年!
因为为了卖给ya实在是用尽了心思所以无法好好致敬吧。科幻的美术场景和想象力都不好。但是,配乐人物性格心理发展无厘头感都很ya。活力方面,运镜和配乐太棒了。车内的4次旋转。还有我有没说过配乐太棒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漂亮帅气的让人心动的新人好久没遇到了。banks也够辛苦的。
太可怕了,丽达女王被一巴掌飞到外太空这是成为柱之男停止思考了么
这是巴拉巴拉小魔仙吧!
3星给老白,适合高中生看
怎么就发现藏水晶的地方了?大战都有点无聊啊……最后一巴掌扇飞大BOSS真是厉害了……
了解美版《恐龙战队》到底是怎么拍的就应该知道这片子需要拍的中二甚至羞耻一点才对路;另外这么玩科兰斯顿名字的梗也是太坏,要知道当年比利·科兰斯顿这个角色名就是为了致敬在原版里跑龙套配音的布莱恩·科兰斯顿。
大概是属于那种好看的烂片吧。
情怀,懂不懂?
为何不译为《恐龙战队》!90年代中迷得不行,如今看来,虽然好些地方真尬,但还是能萌生些略羞耻的小心跳。还原青春片,要面对许多年轻人问题,比如自闭症、情绪管理、自我认同、贫穷、校园凌霸、虚荣等,但点到即止,好坏掺半。电影还很注重所谓政治正确,故有黑人、黄种人与疑似同志。两星半。070507
为了卖玩具的童年回忆杀
极其低智的一个伪假面骑士通关游戏,附带“高能”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