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天睡的太多,导致夜里睡不了。
所以闲来无事写写字。
这部电影的好多影评我看了一些,涉及了很多的当代社会因素。
写的都不错,那我写什么呢?
不如,我延伸电影的灵感,写个故事吧。
在所有人的影评中,都只是说了如果发生监控的种种形式,都是外在的。
我往聊斋走走,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给我的印象极尽深刻。
如果是真实的呢?
想象一下: 月黑风高的某日,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你的身体被控制了。
你的思想被实时监视,你想的事情不论是思想还是吃 喝 拉 撒 睡,别人可以同时段接收,你会不会很“惊喜”?
你的心脏的跳动 脉搏的次数 打嗝的次数 生气 悲伤 愤怒别人可以进行操控甚至夸大,你会不会“惊喜”?
你拉不拉屎 何时拉屎 拉多少屎都不能由你决定,例假同理,你会不会很“感动”?
你讲话突然有错字了,心里与嘴上说的会有差别。
开始当乐儿看,后来发现是被控制了,你会不会“wow”?
你身体可以突然发生疾病,又突然可以痊愈,你会不会“哈里路亚”?
你发现躺在床上突然不能动了,像有人压着你,你会不会龇!
牙!
咧!
嘴!
的“娇!
羞!
”?
如果这样的监视是真实的呢?
我看了导演的论述,说如果有人监视会极度生气😒。
我想了想,嗯!
是会生气!
可如果是上面更匪夷所思的监视,那我是一定会炸毛儿,至死方休的吧。
半夜无聊,延伸了一下,呵呵。
想来是个延伸,因为如果真是事实且发生了,那我估计也得被精神病了,谁,会信呢?
而且如果这是如此,那此人之毒 狠必也不是普通人。
那不明就里的群众岂不是以卵击石,有生命之忧?
所以在此深夜我的浮想联翩也是挺有趣的。
不过是个故事,别当真,娱乐而已。
不过我再多想一下: 如果真有凭白遭遇此事的无辜人儿,定会特别“感动” “惊喜”的感知自己生命的使命: 此生将拼死与此畜生至死方休,绝不妥协。
咳,半夜延伸个鬼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概不负责。
在此让我得瑟的为人类无限的联想致敬,因为有无限的联想,才有了发明与创造,呵呵。
呵。
这个看到片尾才知道背景是纪念Markus Heitz的。
我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去套故事中可能的一切意象在象征着什么( 难道是最近iconology文章看多了的副作用?
),它仅仅就是一个有关幻想的故事,又何必想的那么复杂,这样讲也不对,幻想可能也就是最复杂的了吧,因为总是解释不通:比如为什么这人设各种让我联想到张晓刚的作品,还有why hello kitty doll??
最后想说对主角讲You are not so normal. Because you have kind eyes
看到很多人在探讨这个问题拉, 我是这么看的他被选中作为"任务执行者"的唯一原因不仅仅因为他和某内部员工长得很像,还因为他注定是个没思想没行动听从指挥又容易受诱惑的傻瓜. 这样的人构不成后患. 也没有必要杀.Nina就是一个权利主义代言人, 正义和邪恶都只是权利的工具, 没有必要就可以不做, 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做的.这是一种对于好莱坞式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的讽刺. 他的mission impossible是受到诱惑驱动的, 他的大脑从头到尾没有派上任何用场,他的狗屎运总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不能悲壮得死去, 然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得回到自己的生活空间里....音乐不错技术惊人, 尤其是在表现人物表情我来随便提个演员: Nina - 安吉丽娜, 第一眼就让我想到
我靠这个电影太令我震精niao,完全就是政治阴谋论的大股东拍出来的——中途我找了碟片的介绍出来,才晓得是文森特加洛来的,非常CULT且素神秘论的feel。
电影一开头,我纠结了好久要不要看下去,因为实在不确定这片子究竟是个啥品种,算是动画片吧那些人头貌似又都是真的,说是剧情片吧那些身子骨真真都是纸片儿似的假的不行。
从没看过这么个纠结的电影。
整个片子的剧情算是交代的灰常模糊的,当然接触过《动物庄园》和《1984》的盆友们不会觉得阅读的吃力,说起来这个电影其实也可以改个时髦的名字叫《2024》之类的也许还会有更多粉丝慕名而来。
就还是“老大哥”那一类的路线,只不过导演的聪明在于一直在设置悬念(当然这个也是拍电影的基本功niao),又不断给人猜测成功的希望。
中间还有什么sex镜头之类的都可忽略不计。
总之还是算个大闷片的,幸好不长,又有点政治寓意,另外古怪的动画真人拼也有加分(如果都是真人扮演估计更难看下去了),尤其是演员的名头更有大加分——问题是我终于看完了!
所以其实这个5分是打分给我自己吧。。。。
啊哈哈哈哈笑着跑开了。
娱乐指数:★★☆深刻指数:★★★★感动指数:★★新意指数:★★★综合指数:★★★未来世界石油耗尽,人们天天乘着地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穿梭,地下最庞大的商业帝国企图用一款特制洗发水来控制人的思维,充满了关于极权统治钳制思想的政治隐喻,平凡而又向往自由的小老百姓给了这黑暗帝国沉重一击,不过终究还是被另一个政治势力所利用,不可避免地将陷入到下一个轮回。
从观赏性上讲,全片风格阴郁,人物表情僵硬,主角破坏反派阴谋难度过低,不管女主角多么冷艳魅惑、献身诱人,故事本身还是多少显得无趣。
本来以为片子的片名就决定这是一部对人类由于不可遏制的欲望而导致的自然世界毁灭后的人类生活,片中会大幅的讲述人类那时的悲惨,以及出于对人类社会自我毁灭的拯救,这将是一个穿插着大公无私的复仇计划,而拯救人类于水生火热之中的英雄故事但是,等到TRXX集团因为一场阴谋(无法断定妮娜的动机,暂且这样判断吧)而被摧毁,罗杰抱着浴缸在地铁上用真诚的眼神劝说一个陌生男子不要用DANST洗发水,然后男子将矿泉水导入浴缸时,金鱼瞬间的翻身一跃,让我对于这毫无预期到来的结局的落脚点,眼前一亮。
罗杰走出地铁大门,雪花飘散下来,是对世界的净化;相拥恋人之间不可缺少的感情便是对那个欲望毁灭了自然的世界的最好拯救良药;罗杰在床上生活的不举,也在人类控制世界的消亡后,得以恢复自然的本能。
地铁里那个看起来近似疯狂的老头呐喊的声音依然非常清晰:我要证明四季真的存在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于是最后雪花飘下来,覆盖了所有遗留在地面世界上的建筑物,太阳升起来,逐渐驱散了笼罩在人类上空的乌云,四季也许就真是开始从净化中开始循环起来。
但是,也许这也只是另一个寒冬的到来。
毕竟,Trexx集团的老头子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女儿,妮娜继续开始执掌这个超级集团。
附《新民周刊》采访导游的访谈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php?id=137561
没什么兴趣去讨论片子影射的那些现实问题,太多的电影讨论过这些……环境,一体化,政治,垄断,人身自由,对思想的控制,隐私……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只是为了讲一一个故事,一个有点含混似是而非的故事。
你可以说美女是反对垄断的暴政……也可以说仅仅是想自己登上那宝座……而倒霉主角,要么纯粹是出于巧合,要么就是被处心积虑的设计了。
那好吧……虽然故事让人含混不清,不过画面很精致。
一种阴郁,低沉,绝望的气氛……所有人都像是抑郁症患者,很喜欢这风格的画面。
another typical story of nomal guy involved into an abnormal story.After everything finished, everything back to their normal tracks.However, i like the dull atomsphere
转载自http://www.sweden.cn/culture/art/film/2011swedishfilmweekinchina/metropia/directorsnote/作者:塔克•萨勒赫也许人们会把《地下理想国》描述成一部黑暗、幽闭的反乌托邦式的片子,但是它却很对那些喜欢看阴谋故事的观众的胃口。
那么,又有谁不喜欢一个好的阴谋故事呢?
有看不见的力量正在渗透和微妙地控制你的情绪与行为的这样一种想法或许并不那么讨人喜欢。
但是妄想赋予生命以意义。
真的,它对你有好处。
16岁的时候,我读了卡夫卡的《审判》。
我记得自己被他建造世界的手法给迷住了,在那个世界中——就好像在梦里一样——一切都有意义,而实际上一切都没有。
在那个世界中,一切都是有联系和有逻辑的,但却又是完全错误的。
在那个故事里,K是一个体制的受害者,就故事而言,这个体制是一个司法体制。
但这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体制。
比如,正在实行的民主就是一个体制。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被这个体制压垮了,对其运作方式缺乏抵抗能力,于是逃跑,并不得不开始思考。
如果你陷入这种情形,那么你或许会开始觉得“你”是有问题的,而不是那个体制。
《地下理想国》故事的核心是,罗杰怀疑发生了什么严重的错误,有什么事越界了,于是,他出去寻找证据,以确认自己没有问题。
——一个吓人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我的意思是说,我自己就一直这样。
我无法相信自己,不断被自己的想法所背叛。
当我被自己的思考方式困住时,“塔克!
塔克!
停下。
别那么想。
”我得承认,这听起来好像我是个疯子。
《地下理想国》是一种恐怖故事,一个最坏情况的场景。
这可以用任何创作手法来表现,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意识到,类似剧本上的东西在我身上发生过。
当电话营销员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或者当我读报纸的时候,我就会想:“哦,我的天啊。
我们正生活在《地下理想国》里。
”几乎就像是我不靠谱的想法还不够不靠谱一样。
监控无处不在:娱乐、政治、工作时、公共场所内。
还有希望享受看他人做私事的刺激而又不希望别人看到你做私事的悖论。
很多人使用互联网是为了把私事公布出来给大家看,回答问卷调查、更新Facebook状态,等等,这又是隐私的悖论。
如果政府给我家打电话说:“你好,我代表政府给你打电话。
你现在正在看什么呢?
”我会气疯掉的。
但是,如果一个私人调查公司打电话过来,问我正在看什么频道,嗯,这也许有点让人恼火,但是无害。
我们会告诉他们的。
我们知道他们的目的。
有些时候,当我想象如果生活在一个《地下理想国》那样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时,我觉得人们事实上会感谢由企业提供的给予他们思想的“帮助”。
我确信,如果你为某人每天提供十个积极的想法,人们是会同意签约的。
这是笔好买卖。
这也正是它以一种让人们愉悦的方式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这不是像《1984》里要求服从的专制政府,它就是一家拥有好点子的公司,他们只是希望将这个点子推广给尽可能多的人。
而人们都那么愿意原谅他们,甚至感激他们。
创业精神——他们就是想用来聚积人气的这种好玩的方式——让人们自愿为此买单。
我一直在广告业工作,对于那种用来建构一个公司身份认同的狂热崇拜甚至宗教的重要性十分着迷。
一切就像是某种游戏,企业家打着响指,说道:“你知道什么会非常棒吗?
如果直接通过人们的思想来沟通,这难道不会非常棒吗?
”然后,企业就以一种随机的、冲动的方式跟着这个主意运转起来。
这是那么令人陶醉,又令人恐惧。
而且,操纵一个人的想法也并不太难。
特别是恐惧。
让其他人的恐惧留在我的脑海里真是太容易了。
人们试着向我表示怜悯。
他们说:“天啊,花了六年时间在这部片子上,你一定筋疲力尽了吧。
”但是我喜欢它,我喜欢这个过程。
我可以花十年时间做一部片子!
不要为我感到遗憾。
如果我不拍电影,会感到不舒服的。
我喜欢与人合作,特别是做这部电影,做它的动画技术,我和那些有特别专门的技能的人——在仅仅那么小的一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工作。
他们都是手艺人,通常来说,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所有这些小的重要的细节能创造出比角色更重要的东西。
整个事情就是一种经历。
全部的数以千计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故事。
这就是我喜爱动画的地方。
我觉得它是最具表现力的电影形式。
凭借动画,你能够直观地描述某件事物给人的感觉,而不单是它的样子。
微妙的夸张和对透视的把弄可以让某些事物感觉上变得超真实。
就像是一首情歌。
你能感觉到真正的情感,即便歌词是关于一个你不认识的人的。
通过动画,所有恐惧、沮丧和渴望都可以呈现出来,像梦境一样变形,但却是那么、那么的真实。
(2014.03.04) 看本片时第一个想起的是Spike Jonze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又名《傀儡人生》),虽一开始是被本片动画风格所吸引,但观后却是被其政治阴谋的隐喻所慑服。
凌驾于政府与一切权力机构之上的组织,妄想通过控制人的思维控制世界,而打破乌托邦式分子结构,有着性感美貌聪慧机智的女人原来也是狡猾与富有野心的权力继承人,这一切平衡打破与政治阴谋的变革却是因为两个长得相似、又都屈服现实、只关心自己那一点儿破事的屌丝男揭示。
无论是外在他,还是内里他,缺一不可达成了故事的核心,躯体与灵魂。
可惜本片的色彩太过晦暗,如果能稍带明亮,更为夺目。
3.5星。
基调很灰暗的世界,被人操控的“未知”世界……
到底在讲什么?
画面不好看,动作僵硬,故事叙述也很混乱,偏偏还装深沉。也许我太幼稚看不下更深的东西【好吧不知道为啥豆瓣上40%推荐,我就是一大俗人好了。】还是比较喜欢简洁明快的方式,说不定会对某些人胃口呢。对我来说这种题材本来可以表现得更有趣些的。【这深深地想吐槽的心在抗议着】
1984之大头正脸3D僵硬版
不好看
还不错,类似这种压抑暗淡的画面,看着挺累的!
真的不怎么样
北欧的哥们真行,这也拍成文艺片。3D的flash、拼贴画风格,怪异。
风格很少见新颖 但是内容很枯燥和无聊 而且剧情很薄弱 0411-16:08
基本没什么意思
最终决定给一颗星 因为片子很多地方都不如意 首先是剧情 世界观和故事就没什么关系 地铁网络根本就没必要设定 如果剧情只是想炸毁邪恶组织 然后是动画这一形式没有运用到任何优势 动作迟缓不流畅 人物很真人化 但表情细节不足 还不如真人 再说画面 灰暗沉闷 却无法深化主题 徒留做作
生活在天朝,已然对这种被监视的感觉深有感触啊。画面风格挺喜欢,剧情适合拍个短片。。。85分钟已然感觉长了。。。
动画做的不错。
不同于日本动画电影的细致
不懂要表達個什麽
1984啊
風格很非主流啊
刚开始觉得挺有看头,但后面就漏洞百出了
20100622 @ home : when your "inner voice" is not yours... an interesting story on mind control.
动画技术不错但逻辑是硬伤。地铁网络跟洗发水的联系牵强到只存在于隐喻的想象,在情节上完全不搭。连监控的目的都没有写明。留白不可怕,不带任何感染力的留白根本就没有拍出来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