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到了第三十集,我是真的太想吐槽了。
这剧情是真的把观众当傻子喜欢的演员一个一个都死了……小黄,马大嘴,于副官应该后面也会死,我真的会谢这个编剧真的是……还有剪辑,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逻辑还有就是这个张三李四,张三有危险所有人都去救,我承认是主角光环,但也太不拿别人当人了吧?
还有他两这个感情线,挺让我不理解的,好好的兄妹情就行了呀,我真的是服了,前面还对杨巧儿爱的死去活来,后面又这样那样,我还以为有多深情呢,为了杨巧儿被抓了放,放了抓,真的感觉在凑集数🙃按理说演员都是不错的,咋就这样??
看着真让人无奈,如果不是陪着妈妈👩🏻,是不会看的,我妈都说是在瞎演,没个演上的。
首先呢我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 措辞不是很流畅的一位技工毕业出身,有写的不太周到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进入主题,《二炮手》作为孙红雷的反差作品,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来看的,我觉得喜爱看这部剧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孙红雷才来看的,但是这部剧我勉强笑到第4集,忍到第十集,开弹幕骂道第30集,最后几集完全是为了之前浪费的时间再浪费一些看结局。
这部戏的缺点太多了,如果说这部剧不是康导导的,是一名新导演,那么我会说这部剧有闪光点,但是作为康道,这剧我真心不能接受。
下面我先说一说这部剧比较狗血的几点。
第一次让我感到狗血的是,6连长语重心长的给战士发子弹 一人2到3发,然后上战场,能和敌人激情大战一夜枪炮不断,也不知道是这子弹打出去还能回来还是敌人打过来的不是子弹是弹夹。
还有就是平日不开枪,打仗就三发子弹的部队如何和训练有素的敌寇展开激烈的爆头对决我也很费解。
还有配角的无脑无交代的丢失,李大棒子死一笔带过,没看见。
6连长死了,和他一起被砍头的是谁,我等了半集才努力听到张三喊黄 连长得知陪着连长砍头的是黄。
城里策反的伪军军官无故就消失了只字不提。
卧底多年刚浮出睡眠的于副官被抓了,不杀不救,就被大家遗忘了。
吴司令那么大的官在战前看大戏,得知狙击手埋伏,团长居然还让司令讲话也没有人墙包围保护,死后就寥寥几句忘却了,这首长倒像是被团长暗算的。
主角光环纵然强大,其他角色也是人好不好,只要是张三被打被抓都是全剧组的保护营救,其他的人一概都是浮云。
电影剪辑如果说是业余爱好我之能说你是新手,一个认真的业余爱好者剪辑的水平都比你高,这剧一半穿越一半猜,前言不搭后语,不说情节连贯不连贯,就这个剧情的情感转换都是硬伤。
任何人被狙击都是爆头,就连日本将军,八路司令也不例外。
唯独张三屡次被打,逢凶化吉,切石子,玩刺刀,真是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啊。
还有张三和李四的情感路,硬伤中的硬伤,杨巧儿尸骨未寒,如果你说他们青梅竹马,那杨巧儿太惨了,比那霆锋王菲寻真爱的亚鹏哥还惨。
纵观整部剧,我觉得要说写实不如《我的团长我的团》要说YY不如《抗日奇侠》,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剧,还不如让我看看徒手死鬼子来的直白些。
看看八路的团长和政委啥用没用,整个弱智。
没事就把张三关起来,有任务就把张三放出来,完成任务接着关。
剧情就这样一级一级演下去。
国民党的团长就被导演刻画的更加离谱了,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主角、主演孙红雷被导演整的就是个二人转演员。
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朋友们就知道康导的戏有拖沓了!
和个小寡妇就能没完没了的扯啊!
再和海清没玩没了的扯啊!
最后的大结局剧情简直就是把战争当儿戏,看的我只想笑!
看前几集感觉还可以,标新立异,越到后来越觉不对劲,就有种抗战剧和情景剧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觉,三批人马一直都没换过地方,导演确定这么演合适吗?
日军没有攻过来,八路军也没打过去,国民党更淡定。
你们这么和睦打相处,会把老毛和日本天皇气吐血的。
郭闻志这个角色的意义是什么,从头到尾没和日军干一仗,一直在做交易,隐约有一集好像还和日军换防了(注:本人都是快进看的,可能有误解),郭闻志这么吊,他爸妈知道吗?
他领导知道吗?
之前看过一点,不过这次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边。
看了些评价后有些龊见。
首先这不是一部神剧,故事很俏皮,也充斥着很多动人的细节,剧情很有带动性加上地道的东北话和土匪之间的暗语让剧情非常鲜活,相比之前孙红雷演过的潜伏、一代枭雄等更有打动力(加上有几首超赞的背景音乐),虽然有白天跟黑夜混在一起的不足之外,我觉得这部完全不能被贬为神剧。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如赵连长,魔性的笑声加上俏皮的农民风格非常写实也深得观众欢心;赵大嘴,把一个小人物身上的被掩饰的特点准确感人地展现出来,同时他身上天生小人物特色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
【有关情节透露】当看到赵大嘴被张三以自己性命换出时,口中仍念叨着等着老子早晚想出法子就你出来,虽然腿已经抖得推不动李四,但居然大胆的打了身边的日本兵喝令推李四逃出,看到这里虽然被其精湛的演技搞得捧腹大笑却让人发现了他身上令人敬佩的闪光点,后面包括自己中枪却选择让张三走而自己冲向鬼子。
再有郭闻志对李副官叛变的态度让我诧异,但后来知道两人其实早已经把对方看成兄弟,只不过各自的信仰不同让他们变成了敌人,但郭闻志仍然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选择放他走。
说说感情戏,张三跟杨巧儿的爱情也充满了笑料,本剧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张三跟李四的爱情,张三对爱的误解造成的错误表达让李四内心对张三的依靠转化成了爱情,而张三对李四示爱的责骂最经典也让人最揪心张三一直把李四当成亲妹妹(我想这也恰恰是孙红雷最拿手的好戏,加上海清的演技真的很打动人),感情戏非常独特到位。
正如前面我说的,这部战争片绝对不是神剧,这里面的八路并没有多么强,弹药不足只能去求国军,而且一场战斗下来只剩几个人,战后跟国军抢武器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写实的情景,而日本人也并不是神剧中的傻子,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军人,杀妻之仇、杀兄之仇焉能不报,而且剧中李四也拿在日本看到的日本人与在中国的日本人作了对比,战争让这个原本安静规矩的民族变成了杀人恶魔。
也正是中国的落后才被日本人当狗一样欺负。
再有主角也有中弹的时候,日本狙击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身上的军人素养也很容易看出。
总之,康导的作品还是非常独特用心的,值得一看。
(没认真看过别喷),最后我想说戏就是戏,如果完全按现实来的那叫纪录片,主角在第一集也就死了。
所以,看戏看的是它所传达的出来的情感,在有些方面太较真也没必要。
这算是第一次发影评吧?
算起来,我是“二雷”的忠实粉儿了。
《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让我看过不知道几遍了,很喜欢康洪雷对于这种小人物的塑造,往往比主角更具特色。
孙红雷更是不必说了,在《征服》的时候,就一直追他的电视剧了。
我喜欢《 落地请开手机》中的沈亢,喜欢《潜伏》中的余则成……从上次,看了《一代枭雄》,就让我大大的失望,整个剧都漏洞百出。
……对于《二炮手》,我之前抱着很大的期望,有孙红雷,有海青(现在还记得落地请开手机中的苏红月,那角色演得绝了。
)再有康洪雷当导演,绝对是没的说。
等了好久,好久,终于是上映了。
可是……我连裤子都脱好了,你都给我看什么了?
这是抗战剧,整天跟小寡妇磨磨唧唧的,连点儿干货都没有。
我每天,几乎是都快进,快进……一集就看完了,实在是找不到有营养的地方。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前几天看的《红色》、《战长沙》,这才是良心剧,都舍不得快进。
二炮手,我想打炮,你却让我打空了,好桑心。
剧没看完,想吐槽。
一堆文化人聚在一起讲笑话。
又不知道尺度在哪里。
随意的讲了一大堆。
东拉西扯的东拼西凑。
演员和导演的水平放着呢。
所以肯定有亮点。
所以我打算吐槽,出彩点就不聊了。
本意想说男女主象征着当时的许多老百姓,就找了个代号,结果看到了,名字成了敷衍了事的第一步。
好比罗老师法学课里的张三。
这是一部敷衍的剧,你敷衍我,我敷衍你。
大家喜欢爱情,我们的男女主就会走到一起。
国民党草包,就要有个草包的样子。
所以一个狙击手没有团长厉害,没有一个普通人有思想,只是因为他蠢他才能当官。
如果他不蠢,天理难容啊。
专业训练的鬼子,比正规军厉害,大部队作战会被狙击手压制。
一个连队都做不到的,一个人可以搞定,我们党宣传了如此久的集体主义,再次成了个人英雄的歌颂。
人民万岁又喊到了毛主席万岁。
每当电影电视剧的主角一个人义正言辞的时候。
我就别扭。
我们经常说道理不是讲的,是做的,喊口号,念台词,可惜大多没有王志文老师那样的职业技术,导致尴尬。
虽然结果还是及格了,不是剧本多优秀,而是同行太垃圾。
神剧啊神剧,2015注定了是一个被神剧重重围困,死死包裹住的年份。
不知道会不会有好事之人,统计一下在这个抗战胜利70周年的年度,到底会有多少神剧跟观众见面,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波延续自去年的神剧高潮远没有停歇的架势,而且正以越发汹涌的势头覆盖住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
在几乎所有频道,都是战火一片,几乎所有的男女明星也好,龙套也罢,全部投身于抗战事业之时,孙红雷和海清的这部屌丝位十足的神剧走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与许多铁血、激烈的神剧有所不同的是,本片的整体氛围偏向幽默、轻松,以这两位活宝为首的一众演员,可以说在谈笑间,毙敌无数,没有太过夸张的类似手撕鬼子的镜头,有的只是一位思想境界异常低端,却有着一手神准枪法的土匪。
这位完全野路子出身的神枪手张三,外号“贼九”,长工出身,早年效力于当地地主李家,与年纪相仿的李家四小姐——李淑娴即“李四”结下深厚情谊,后投身绿林,跟随名师练就一手神枪绝技,专职打黑枪,并借此名动江湖,匪号“贼九”远近闻名。
自鬼子占据东三省,张三所在名为“镇山好”的一伙强人,开始投身抗日战线,并继续兼职打家劫舍。
在给日本人带来无数麻烦之后,终于招致日本人大军进剿,而本剧的故事就在这进剿中展开。
整个故事的主线其实就是泥腿子出身的国产神枪手,与小日本科班出身的狙击手之间的对决,当然神勇无比的张三是不会输的,作为对手,装备精良且个个貌似身手不凡的鬼子狙击手一个个的倒在了贼九的枪下,然后一个个级别越来越高的BOSS陆续到来,而张三贼继续着他的神话。
这种放冷枪的对决,稳准狠是为关键要素,故整部剧在与鬼子的战斗中惊险刺激的成分远胜其他同类作品,而残酷、虐心的与日军正面战场的铁血对决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强大的中国人总是能在数量、装备、火力远胜自己的日本人的手中顽强的获取胜利,尽管被对方炮火炸的头都抬不起来,尽管缺吃少穿,弹药不足。
每每都能在危机关头能够有战神级别的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或者出现某些意外状况侥幸取胜,总之胜利的女神总是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神剧大兴铁血、硬汉之风的当下,本剧采取了剑走偏锋的策略,将男主与女主定位为一对活宝,整部剧除了部分战斗场面之外,其余大部分时段则充斥着欢乐的氛围。
不得不说孙红雷以及几位配角演员的表演相当的出彩,各种搞笑的桥段和台词将抗日剧的那种肃杀、沉闷的气氛大大的冲淡,而再次以女汉子形象出现的海清则将这种逗比的状况推向巅峰。
对于本剧在最后阶段让张三和李四成为一对的设置多少有些介怀,个人感觉还是张三和杨巧的组合比较舒心一些,即使这两位演员其实是堂兄妹。
实在是觉得杨巧那样的女子很有味道,很迷人。
个人认为在观看这类神剧的时候,对细节以及逻辑合理性方面的考量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对于男主为什么总能枪枪致命,却总能让对方打不着,即使中弹了都死不掉,就算是中一枪、再中一枪、再中一枪、哪怕是给手榴弹炸一下或者给扎个透心凉,都能够挣扎着站起来,再杀几个鬼子垫背,然后自己用不着等20年,最多几个小时就又成了一条好汉,然后继续杀鬼子,最最不济也是在身躯几近支离破碎的时候,任然能够将对方大BOSS拖下水,来个同归于尽,既然历史其实真的很骨感,既然没完没了的拍神剧,与其让看的人虐心、上火,不如在一次又一次的爱国教育的同时,让国人们痛快一点。
看完了《新世界》那垃圾玩意儿,还是不得不佩服孙红雷的演技,不由自主地又刷了一遍《二炮手》,毕竟《征服》《潜伏》都刷了好几遍了,也只能二刷《二炮手》了!
海清和孙红雷都不错的,一众配角也都出彩,连长,指导员,郭团长,小红,马大嘴,杨巧儿,等等等等!
看着这剧吧,时不时就能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已经很满足了!
个人很抵触抗日雷剧。
什么个人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斗争的残酷,往往就是体现在这些小人物身上。
他们也会害怕也有牵挂也有欲望。
不过到了战场上马上能进入状态。
鬼子也不是说英雄一把枪一个弹夹就扫倒一片的。
如果都那么不中用何来的8年抗战。
有时候牺牲才能让观众体会的战争的残酷。
凭借着落后的武器我们拿什么来拯救民族。
靠的就是每一个抗日英雄的不屈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
无论是什么出身,在民族大义面前都能够站出来的勇气。
好看的,孙红雷大赞!
孙红雷演的有点太做作了~看了十几集了也不知道想说啥~基本只能是孙红雷和海清撑场子了~
整体偏诙谐,烂尾了。至于很多人吐槽的点比如不洗脸啥的,没办法,贼九的设定就是大山里的土匪,又不爱干净,不爱洗脸,再加上本身就是干阻击手的活,所以脸上脏兮兮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有啥好吐槽的。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烂尾。
所有演员都很出彩,雷子嘛,还是略显浮夸
虎头蛇尾 越往后越烂
好好看!
这喜剧演的,好节省经费滴说。。。
孙红雷真的不能演喜剧人物,太出戏了
孙红雷
剪辑师傅让狗给吃了吧。
大隐隐于市,说的大概就是张三这种人吧。关于二炮手的说法由来,也是去网上查了才知道,算是一个普及吧。说实话,剧情很单薄,没什么营养,也有一定的神剧特色。最差劲的莫过于动不动就起配乐,然后就是长达3、4分钟关于张三李四的缠缠绵绵,看得我是昏昏欲睡。不得不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雷子和海清演的也免不了,海清无论什么环境下哪怕是炮火连天被打伤,脸上的妆容依旧是美美的,就像刚化妆过似的。最后我想说点糗的,我一直以为演郭闻志的是段奕宏,后来才知道是叫郭昊伦。
强行搞笑,看不下去了。
情景喜剧的路数。
陪爸看 补标
孙红雷,海清一人加一星
艾玛,超级搞笑。不愧是康大导演,把手撕鬼子的电影拍得这么诙谐,有人情味儿,有友情,有爱情,有家国仇恨,最感人的就是看到赵连长死的时候,把我哭的啊,应该还会再看一遍。
感觉孙红雷是本色出演啊,演的挺过瘾的!喜欢海清的赵四,那个时代敢做自己的女人太少~
只看了一半,没看完,演的有点假,虽然两个演员都是我喜欢的,可惜了
当年看的泪目的剧 好玩的片子
终于又能看康师傅的戏了!爆破戏都有心理阴影了!东北话忒好听,好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