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点尴尬,怎么说呢,能够理解,但是真的觉得尴尬。
Doris 本来也是一个和大家一样喜欢看电影,喜欢出去聚会,喜欢新奇事物,有自己生活的人。
但是她为了自己的妈妈放弃了私生活、放弃了更好工作的可能、可以说是放弃了而且。
她也受到了她妈妈严重的影响,有了严重的收集癖,她把自己封在一个壳里。
当她妈妈死后,她遇到了John,这个壳开始有了缝隙。
Doris 的穿着、办公桌的摆设和她的年龄在大众眼光中来说是不相符的,尤其是是她对 John 的感情,以及她对 John 采取的行动完全也是小女生式的。
因为这样的感情可以说是她人生中的一块缺失,属于自己的生活停留在未婚夫离开、自己留下来照顾母亲的那一刻,停留在充满活力的二十来岁。
所以,当这个壳开始出现裂隙,断掉的情感以这样的形式接续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设定罢了。
很高兴 Doris 最终进行了果断的断舍离!
完全打破了束缚已久的壳。
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我偏向于最终 Doris 努力促成了 John 小两口的复合,他们和 Doris 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而 Doris 搬到城里之后也碰到了会陪她一直走下去的人。
没有人生来不渴望美好,每一个人都在真实或是用现实来形容的生活里打转,因为有希望而一直坚守某件事物,无论任何人,事,物怎么样的变化,都逃脱不了时间的流逝。
女主角因为放弃,因为坚持,因为到头来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最后只能在自我的心里占据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用一片土地,一座房子,一件丢弃的物品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当回到现实的片刻,也许那些认为是正常的人,认为多蕾丝是“不一样的人”,因为没有同样的经历,哪里来的理解与认识,更谈何而来的认同?
每个片段,每个细节,无论在女主的外表装扮与动作表情,就如萝丝的话一样: 她还是个孩子......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善良,如果可以,她也可以曾经拥有,因为内心的选择,她放弃了曾经可以拥有的青春,爱情,事业......是的,她只选择接受。
这无法用高尚形容,只能说牺牲。
但是谁说日子就是一直这样的,时间总会给予不同的意外与惊喜,谁知道哪一天哪个人哪件事可以让你怦然心动,或是心如刀割呢?
遇见得不是时候,但是行动都是任何时候可以出发的,现实给人挫败,女主依然遵从内心感官,敢于追求,希望得到更多的可能,事实证明了女主的善良,忠于内心,最后不一定会得到完美,但是获得的不一定是遗憾,可以是启发,或是内心的另一片天地。
PS:其实在一开始观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也是抱着一丝矛盾与纠结,60岁老太追鲜肉,够新鲜的。
电影就是如此,不同人不同感觉吧。
其实电影里面对女主角色的铺垫演绎,仿佛就是看一部心理剧,我相信一切都是有缘由而来。
我猜想导演的主线是,年龄的差距是否会有火花出现,最后导演自己也矛盾了,只能大家幻想吧,呵呵,你相信可能就有,不相信可能就没有咯,哈哈。
PPS:第一次写影评,留个纪念,哈哈。。。。。。
完全接受不了人设。
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弟恋,就算爱情能超越一切,这男女主角也太太太不能接受。
不过如果说,只有一个主角就是女主,一切是女主的单方面就好理解,男配角。
还好结局没有强行happy ending,不然要给编辑寄刀片了。
有些笑点设计我看来过于明显,有些不自然。
那种工厂式的流水线桥段,看了上一秒,下一秒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每个人多少都有些囤物癖。
分类意识。
评论区一片吸取经验教训的话语。
不想成为catlady的balabala。
就是不要辜负美好年华,毕竟女性的青春远比男性值钱,这算是女性特征。
不过一把年纪的女主也能去追求喜欢的人,这就很治愈,很鼓舞人心。
死宅真恶心。
tx。
与社会脱节的人吶。
少女心,疯狂想象。
一个年纪介于中年妇女与老奶奶,偏偏有14岁少女的心态,手上的青筋老人斑呢,反差萌,哭笑不得。
离经叛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一个年纪有一个年纪的气质。
女主的年纪就应该是graceful。
朋友的主题,有点像日剧。
朋友最暖心,挚友一生走。
在委屈难受的时候,最好的朋友主动站出来。
虽然年轻人接纳女主,但是只是出于社交礼仪吧,男主的朋友怕是没有当她做朋友,男主肯定当她朋友。
男主暖男,没有避嫌。
男主的温暖过头,没有说自己有女朋友。
经常和女主一起date,两人的。
种种行为惹人误会,要挨打。
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但是要带着希望好好或着,不点明结局的结局就是一个希望。
女主的开始是一个悲剧,照顾母亲多时与社会脱节,兄弟所拥有的东西本也能拥有,乱七八糟的家。
点开这部电影观赏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个另类的爱情故事越往下看,才知道导演真正想传达的是什么剧情抽丝剥茧,我们开始了解多蕾丝的生活我们知道多蕾丝一直跟母亲生活到60多岁,是一个实打实的“怪胎”直到多蕾丝的母亲去世,多蕾丝才开始遇到她的爱情还是办公室里的“小鲜肉“电梯里的一次偶然相遇,多蕾丝开始了她的爱情幻想暗恋,一场独自盛开的盛宴,甜蜜又苦涩小鲜肉并没有把多蕾丝当成一个异性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忘年的好友多蕾丝为了和小鲜肉找到共同语言去脸书找他喜欢的音乐了解他去过的地方于是多蕾丝开始了解电子音乐,摇滚乐,还意外的小鲜肉一起去了演唱会现场还被乐队当成灵感来源 拍摄了专辑封面多蕾丝眼看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也开始跟她的朋友渐行渐远朋友害怕她受到伤害,她却一心想体验精彩的生活也是这个时候我们才从小鲜肉和多蕾丝的谈话中了解到多蕾丝在20多岁的时候订了婚,但是她不能离开她的母亲,所以婚事不了了之当多蕾丝开始飘飘然的以为自己和小鲜肉真的可以有所进展的时候意外发现小鲜肉已经有女朋友的现实,碾碎了她的幻想碰巧她的哥哥带着心理医生来家里,因为多蕾丝有囤物癖,于是哥哥希望多蕾丝可以把这些东西扔掉多蕾丝在看着其他人拿走她东西的时候开始抓狂,那根从小鲜肉手里得到的一根铅笔成了她最后一根稻草她紧紧抓着铅笔大喊大叫让其他人离开,哥哥却说,她对多蕾丝很失望这才是全片真正的高潮多蕾丝为什么离不开母亲,大概是因为母亲生了什么病多蕾丝痛苦的叫喊,我本可以和你一样,去拥有生活 但是这么多年 我留下来照顾她喂她吃饭帮她穿衣服照顾她的起居,你在哪里?
凭什么对我失望?
但是那些时光已经不在,时光已经流逝,多蕾丝的人生背负这沉重的十字架,如果活在怨恨之中更是浪费时间她当时的选择,就拖累了她一辈子,可以人生还有时光可以挥霍,最重要是眼前啊无论对错,不论道德多蕾丝都不可能回到20岁重新选择了哥哥哭着拉着她的手跟她说,多蕾丝,你必须走出去,离开这个地方是啊我们都难免会活在过去,当重新开始是那么困难,我们害怕改变,害怕挑战,我们害怕迎接新的生活多蕾丝最后一次勇敢求爱,搞了个大红脸,小鲜肉表示自己对多蕾丝并不是爱情多蕾丝匆匆的逃离小鲜肉的派对,也终于想起友情的珍贵她的朋友们,日复一日的陪在她身边,如家人一般的存在她重新拥抱自己的朋友,也终于开始拥抱了自己她摘下了厚重的假发,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也许在20岁的时候多蕾丝的爱情上了一把锁,这么多年,她的心智还是在20多岁的时候小鲜肉的样子 也许就是她未婚夫的样子吧,一个倒影她还没有好好经历年轻人的恋爱,跟随爱情陪着爱人一点一点变老一点一点长大时光就已经不在了,而自己想抓住的,只是那些年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她主动邀请心理医生帮她扔掉了所有东西,她一个人站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屏幕上只要四个大字重新开始!
即使你已经60了重新开始吧!
即使你有过丰富的感情经验,你就是重新爱上一个20岁的人又如何,尊重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吧多蕾丝扔掉了过去,也辞去了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工作临走的时候她跟小鲜肉说,我想谢谢你,谢谢你的友情,让我度过一段美妙的生活重新感受爱情的美妙,心动,期待,伤心,和喜欢的人一起看一场演唱会,和他分享内心深处的秘密为他笑,为他哭,为他吃醋。
为他打扮自己,为他画一个妆。
为他了解另一个世界,为他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圈,和那些素未谋面的人聊天,喝酒,享受快乐。
整个过程,正是多蕾丝需要的全部所在。
而电影的结尾多蕾丝已经成长因为她意识到,她的小鲜肉的这段经历,过程的重要性大于结果小鲜肉无形中帮助她摆脱了她对母亲和对过去生活的依赖,让她觉得新的生活是有声有色的带她走出了过去,他的拒绝像是最后一推,让多蕾丝彻底告别过去,去迎接新的生活像是在提醒多蕾丝,你能活在20岁了 是时候向前看了电影最后导演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我们的生活和多蕾丝并无二致,总是想要抓住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我们的生活是未知的,所以它才有趣,才值得我们去经历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人生的过程远远大于结果那些精彩的回忆,和现在还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已经是我们的所有了,所以、一生何求呢?
多蕾丝的故事并不是告诉我们,老少不能相恋,或者其他什么而是想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人生不是只有20岁值得去体验 你的30岁你的40岁 你的50岁 你的60岁 你的70岁 你的80岁 你的90岁 你的100岁都值得去体验,都值得你在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好的坏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60了也可以恋爱,也可以去听摇滚演唱会,也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啊,为什么不呢享受到就是赚到!
人生短暂,莫要虚度光阴20岁做一个很酷的年轻人,80岁做一个很酷的老奶奶,为什么不可以比起自怜自爱,固步自封,走出去才是救命良药最重要的是,人生要不断的面对变化,不断的做选择,不断的向前走成长是允许发生,成长是可以告别,成长是不活在过去,成长是可以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即使多蕾丝和小鲜肉没有一个完美结局,小鲜肉也帮助她触发了生活的新剧情多蕾丝虽然已经60岁了,但是她身上还有少女的悸动,正是这种悸动让她有体验生活的源动力这把恋爱,谈的不亏所以,请永远热爱生活,永远不要自我放弃,永远可以重新开始,至死是少女此致敬礼
看完这部电影感触良多,多蕾丝应该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为了母亲与相爱的人分开,可以说为了母亲失去了爱情,青春,除了母亲和那两个好友外,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遇见约翰。
当看见他时,她一颗少女的心又开始懵动了。
加他为好友后,第一次看见他的回复或她第一次回答他的问题时那种情绪,宛如还是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少女,等到心仪人的回应时的小心,激动,兴奋.....,看见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我也想起当初我第一次加欣赏的那个男生qq时的心情,以及与他聊天的激动,惆怅等等复杂情绪。
多蕾丝无疑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一生都没有好好被人爱过,也没好好爱过别人,当鼓起勇气追爱时,但对象没选对。
虽然故事的结局正如我预料的那样,但多蕾丝的勇气值得我们赞扬,且值得肯定的是即使已是暮年老人,也有爱的权利。
正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与年龄无关。
影片的第一个画面,是棺材里那满是褶皱的手和下巴。
它给影片奠定了一个基调,这部片子的主角多蕾丝,也正是这样一个人。
你还爱看吗?
尽管老,但我觉得多蕾丝这个角色是很讨人喜欢的。
她爱母亲,孝顺,为了母亲也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她念旧,家里有用没用的东西在她来说都有感情,这点有点随我。
我们基本挑不出她身上太大的缺点,即使已经看起来很老了,但至少我们看得出来多蕾丝年轻的时候应该还是拥有一副娇好的面容的,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重要,也是大家愿意喜欢她的重要原因之一。
片子最让我对多蕾丝这个人产生好感的地方在她和弟弟争吵那场戏。
当没良心的弟弟放出一句‘你让我失望极了’,多蕾丝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我本来也能拥有这些的’,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意的,如果上天给她一个机会,她绝对愿意改变命运,因为她正遭受这一结果的折磨。
影片第三幕的开始,男主问多蕾丝:‘你考虑过跟比你年纪小的男人约会吗?
’,其实把这句话换个角度就是这个片子的本质了,‘你愿意和一个老女人相爱吗?
’这个问题一定难倒了很多男人,男人最在乎的是女人的容貌,如果是老女人,容貌必然大打折扣,稍微缺点保养甚至会令人作呕,如果连最基本的我爱你的理由都变了味,那男人从何爱起。
这个道理这么看还不那么感同身受。
所以我想问所有男同胞,如果你的女朋友、妻子一夜之间老了三十岁,满脸皱纹,再多粉和BB也盖不住,头发枯黄,胸部干瘪,肚子下垂,你还会爱她吗,尽管她的心态可能依然那么年轻、富有活力。
我想大多数男人为了面子会保持沉默,这个沉默表面上是因为不愿接受这个事实而懊恼,事实上其实在想:‘草草草,这可怎么办?
她还问我不在意这些吧!
我去你大爷的不在意的是瞎子!
先想想什么借口分手比较委婉点吧!
’而面对这些,充满幻想的女性都十分笃信,自己的男人绝对不会因为容颜抛弃自己,至少不会这么快,这么直接,她们宁愿慢点接受这个事实,尽管结局一样。
爱情其实就是这么经不起考验。
不要怪男人现实,换个角度设想,如果是男人一夜之间变老,甚至那方面都不行了,女人跑路不比男人慢,‘老娘如花似玉正青春,荒废在这滩烂泥身上?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有一个幻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像一块移动的玻璃块那么透明,一模一样,没有残疾、没有疾病、没有年轻衰老、没有美丑高矮,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每个人的性格。
那我们选择爱人的标准又会是怎样呢?
我觉得你有可能爱上你奶奶,因为她不像现在女孩那样注重物质和虚荣,她身上散发着山楂树之恋一般的纯洁和美好,是每个男生幻想的初恋。
而所有傲娇、脾气爆炸、重心机、沉默寡言的男人女人基本都没有了市场。
突然觉得换个角度来说,人的衰老甚至是一种阻止不伦恋的手段。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人有高矮胖瘦美丑、有老弱病残。
我们的选择完全被表现所迷惑,我们喜欢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漂亮的,这个世界那么多的大长腿,大白胸等着我们挖掘,哪有什么鬼多蕾丝的位置,需要点杜蕾斯倒是真的。
我看片的时候在想,既然多蕾丝这个角色很让观众喜欢,那么她喜欢的男主会不会因为没有喜欢多蕾丝而被观众唾骂。
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其实男主什么也没有做错,他有没有乱勾搭妹子,也没有出轨,甚至还会娇羞地给喜欢的女孩发短信,男主是个好男孩,遗憾的是他被安排在一段童话走向的故事当中。
影片最后使了个坏,在多蕾丝一轮幻想后又让男主喊了出来,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其实我宁愿相信,男主真的像多蕾丝的幻想一样出来说‘咱们约会吧!
’电影是造梦的,所以何不成全多蕾丝这可怜的老女孩呢?
这世界还有许多多蕾丝,有的是年龄上的多蕾丝,有的是心理上的多蕾丝,不管是什么样的,叔在精神上都支持你们!
抛开世俗,拥抱幻想!
1.其实tbh看着老太太的一系列少女怀春表现,我是有点犯尴尬症的,特别是那个球。。。
我觉得当然不管什么年龄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每当看到多蕾丝脸上和脖子上的皱纹我始终心怀叹息。
男主青春的肉体还有帅气温柔是让多蕾丝悸动的理由,可是她自己呢?
差距太大的爱情。。。
无果。
如果爱情在于自身的感觉和体验,那么多蕾丝在种种幻想下已经谈了一次不错的恋爱。
2.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老年人去体会一下年轻人的生活培养新爱好扩展下交际圈是很好的。
如果是单纯的友谊,我觉得这段关系还是很美好并且让两人都受益的。
3.多蕾丝是可怜的女人,直到年老力衰才第二次春心萌动。
健康真好,年轻真好。
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所有,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爱情。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结束后,脑海中升起了一句话——我是谁?
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到豆瓣上准备标示“看过”的我,竟看到有推荐我使用的“女权”的标签,我当时更是一脸懵逼,这哪里有女权了?
拜托!
把男人的常态直接反转成女人就是表达女权了?
老女人倒追小鲜肉就是女权了?
你们真的知道女权和男女平等的意思吗?
我真的不止一点懵逼啊!
我曾说过,女人不会因为年岁增长而变得更有女人味或者更有魅力的,愚昧的女人老了也只能是愚昧的老女人,年龄不会给她加持任何更好的品质,对于愚昧的女人,年龄才永远是拦路虎和绊脚石。
因为她们从未在其所耗费的宝贵光阴中,拾取一个成熟女人应该具备的气质和技能,她们唯一在努力拾取的,是固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以及松弛和皱纹。
(图片来自豆瓣)请问无论任何年纪的女人,如何能用固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以及松弛和皱纹够捕获男性?
如有攻略,请无论如何都要推给我,我也要为我的老年撩汉生活进修呢!
少女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掩饰,好像所有的固执和自我感觉特别良好都可以被遮盖起来,加上号称是“女权”的外衣,就更能够让松弛和皱纹都理所当然地被抚平。
拜托!
这是一个60+愚昧老女人演绎的满屏尴尬的少女心,跟女权真的没有一丁丁的关系,大龄女性撩小鲜肉真的不是问题!
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的《女钢琴教师(La Pianiste)》、《心房客(asphalte)》都有很明显的搞小鲜肉的设定或倾向,再加《将来的事(L’avenir)》里面老被弹幕误会是要搞小鲜肉的状态,以上种种都没有任何让我不适的感觉。
(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的年纪大概能跟片中的Doris匹敌了,但为什么于阿姨搞个小鲜肉不会让人反感,而Doris试图倒追小鲜肉却让人满屏的尴尬,所暴露的问题就很严重了。
女人不要老想着什么逆龄生长和那些美魔女的传说,要逆龄生长和成为美魔女,是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的。
你可以回顾那些所谓的美魔女的背景,有哪一个是普通背景的?
有哪一个真的是平民家庭?
现实的情况大多不是自己特别有钱,就是另一半特别有钱,或者干脆两个都特别有钱。
女人看到的是逆龄生长的美肌,却没看到这美肌背后那些用过的仪器、保养品和化妆品。
如果你没有可以让你肌龄逆转的财力,也就不要迷信廉价保养品或者各种DIY保养品能让肌龄逆转的可能了。
如果护肤真的是存在便宜也有用的话,CPB、POLA、Albion还有各种澳洲当地优质有机护肤品,真的应该关门歇业了,你们继续用豆乳和无印良品去就好了嘛。
如果你不能拉住你的肌龄往前迈进的脚步,那么可不可以让你心灵的年龄能够稍微跟上你肌龄的步伐?
毕竟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对不对?
有人可能会跳起来,说这不就是服老了吗?
女人这样不就很可悲?
拉不住生理的年纪,还不能够伸手去拉住心灵的年纪,简直是可怕啊!
(图片来自豆瓣)这句话我是真真儿地跟朋友说过的:我们都不年轻了,现在还用中小学的思维处理感情问题,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可怕吗?
不是要女人服老,而是要让女人明白一个道理,女人要具备高于实际年龄(或至少与实际年龄匹配)的心理年龄才会有那种所谓的知性和内在美。
撩小鲜肉当然没有问题,可是你要做小姐姐而不是做老妹妹啊,没什么男人特别好老妹妹这口的,道理就摆在这儿了,你还要掩耳盗铃我能有什么办法?
小妹妹说:抱歉啦我不是故意的啦,我不知道會這樣的,抱歉抱歉啦!
人们听见了,最多就说那是小婊砸、绿茶婊。
但是一个满脸皱纹的女士这么说,这种就是恶意的强行卖萌了。
恶意的强行卖萌的结果是什么?
是让人尴尬、害怕和逃跑。
千万不要让自己随着年岁增长,还依然不肯抛弃和捐出心底里的那份少女心,你以为这是与自然抗争,以为是解放天性,以为是童心不泯,以为自己是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以为自己是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以为自己是洛丽塔(Lolita)。
但别人看起来就是满脸褶皱还不肯承认,固执得让人可恨。
即便可恨的人总有可怜之处,然而,人们普遍对满脸褶皱还带着浓浓少女心的女人,容忍度偏低呢。
说人话大概就是:你少女心没关系,你老也没关系,但你老还执迷不悟又肆无忌惮地裸露少女心,这真的好吗?
Doris在最后,单恋彻底失败以后,总算是明白,要把过去那些与她的青春有关的垃圾都清理了,她总算是知道她的人生应该如何继续(Move on)了,而你呢?
(图片来自豆瓣)
(图片来自豆瓣)老阿姨们,明明带着满脑子的愚昧思想和早已上了年纪躯壳,还沉迷鲜嫩多汁肉体的样子其实很可怕的,你说《洛丽塔(Lolita)》有恋童癖的倾向,沉迷小鲜肉的老阿姨们,你们又何尝不是另一款的恋童癖?
(图片来自豆瓣)该成长的时候,记得要成长,不然等到皱纹满面的时候,只能直接枯萎了。
整部影片看下来还是很轻松搞笑还穿插了一些励志和感动。
女主角虽然到了阿姨的年龄但是嘭嘭的少女心随处可见,永远是蝴蝶结的头饰,饱满的发型其实是假发的功劳,办公桌上印着猫咪的日历,小心思、爱幻想,一切都是少女的表象。
多蕾丝,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太太,一直以来都是为了母亲而活,为了照顾母亲,让弟弟有更好地发展,她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来照顾母亲,甚至在美好的年纪遇见了心仪的未婚夫也是为了不离开母亲而放弃。
一切的铺垫都会让观众觉得她是那么的可怜。
母亲死后,她生活的重心失去了,这时,她才是真正的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她梦想中白马王子出现了,这时,她那颗尘封的少女心彻底被唤醒。
她近乎疯狂的暗恋着男主,为了他改变着自己,虽然她很不自信,但是她鼓励着自己,一直努力的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她一遍遍的重复着这句话,虽然她知道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差距,但是她是勇敢的,这一点非常的讨喜。
不过每次当她出现小幻想或者是制造机会的时候,她脸上的皱纹实在是很出戏,看的时候非常的难受。
但是说到她的勇气,是值得赞赏的,影片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
为了他喜欢上自己没接触过的音乐,听从13岁女孩子的意见参加演唱会并且还穿了霓虹装,她的弟弟一家觉得她简直是疯了,不可理喻,但是沉浸在爱情中的她,毫不在意。
也因为她的勇敢,她变成了焦点,结识了新的朋友,可能她从没想过有这么多人愿意喜欢她并且成为她的朋友,她可能也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当上封面女郎。
新的生活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幸福。
虽然多蕾丝做了很多的改变,可我依然觉得她本质上还是那个穿着不修边幅,家里一团糟,每天一成不变的交通工具上下班,一个工作将近做了一辈子连感恩节都有了固定模式的“只和猫一起生活的那种女人”。
或许是多蕾丝把本该享受美好爱情的年纪都献给了别人,她的朋友在谈论她时都会玩笑的说她是一个孩子。
故事过去了三分之二,我还是觉得对她没什么喜欢的感觉甚至是讨厌。
爱情是自私的,可通过卑劣手段得来的爱情依然让人不齿,多蕾丝为了得到男主,不惜在Facebook上发了一条暧昧意味的帖子,最终男主和女友分手。
当男主问她是否介意和比自己年纪小的人约会时,她好像所有的愧疚都抛诸脑后。
感恩节,她为了参加男主的聚会不惜和朋友吵架,可是当她表白时发现一切都是幻想,只是自作多情,因为说出了实情让她和男主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的尴尬,她也失落的离开了patty回了家。
当她回到家摘掉假发,卸完妆后我才第一次觉得女主是那么的美,卸掉了所有的伪装,只剩下她自己,一切都变得那么赤裸,那么真实。
或许只有这时,她才是真正的做自己,被拒绝的痛苦,破坏别人感情的愧疚与懊恼,自己的落寞仿佛在那几分钟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一刻我真的有被感动到。
我觉得在那一刻,多蕾丝从她的不切实际的少女心中成熟起来,得到的馈赠就是她的友情,不离不弃。
友情,我觉得也是这一部影片里非常好的存在,虽然她们争吵,但是当多蕾丝受伤时她的友情总会在第一时间变成温暖的拥抱环绕在她身边。
好的友情就该如此。
成长后的多蕾丝,从内心深处得到了改变。
当他弟弟对她说“你让我失望极了”,多蕾丝终于把多年压在心底的想法表达出来。
本该她拥有的,对现状的不满她都能说出口,不再逃避也不再压抑。
从前的她,家里堆满了她和母亲收藏的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没有用处的,单只的滑雪板,一盆半瓶的洗发水,甚至是好几十年的食品,对她们来说一切都是感情的寄托,已经不单单是物件,我觉得这是极其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对于多蕾丝来说,之前的她是不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割舍的,可是当她经过了一番成长后她可以主动的联系心理医生来把这些东西都处理掉。
当空旷的房间出现在画面里时,我才发现,其实她的家里是明亮的,而且还很漂亮。
对于痛定思痛之后多蕾丝,我的觉得是值得人们喜欢的。
她变得自信果断有了更多自己的意志。
她从内到外都做了不小的改变,她辞去了工作,虽然在临走时还在意淫着男主跑过来追求她的画面,但是回到现实中,她可以微笑着昂起头来面对新的生活,活出自己。
“乱伦禁忌”在“老男少女”配上的压力要明显小于“老女少男”配,这是为什么呢?
从“俄狄浦斯情结”来说,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是先于与父亲发生“关系”的(如此,恋父情结相对恋母是“关系滞后”的),那么,是不是与母亲角色的交合、融合对成年男女来说,更加根本也更加困难?
毕竟,从依恋理论来说,与母亲的关系模式,是造就我们人际关系模式的根本——所以,我们对“恋母”的恐惧,实际是来自于对造就我们各种关系模式的“基本建构”被影响或破坏的恐惧吧?
片中女主对母亲的“认同”(越来越像其母亲)造成其本身的分离困难,或者,其替代了父亲的角色,从而无法回到女儿及独立自我的本位上来。
而其对男主的爱恋(各种想象和付诸行动),恰恰在想象层面得到实现及破灭,从而促动其痛苦反思其象征层面的意义:她已不是“少女”,不需要停留在照顾母亲时的少女阶段,她可以长大,可以分离,可以重新开始!
哦是吧?反正一大把把年纪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绿茶撬别人墙角了咯。少女心就一定要少女装扮来代表吗?整部戏拍得和这个设定一样肤浅。全程不断唤醒尴尬癌,感谢还有弹幕护体,真的忍不住脱口而出“别这样”。嗯别拿“你也会老的”评价我的评论:)
天呐…什么鬼电影…第二春就要努力迎合?怪老太太流水账 = =
这个年纪还能这么冲动。。。
everything was so old school
所以 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吗
尴尬死了
不好意思,我看哭了
希望自己老的時候,心也能這樣少女。眼鏡真的很好看啊~
奇异地击中了我。Doris年轻的时候比电影里的所有年轻女演员加起来都要美,音乐有点忧伤,有点cliché,恰到好处
她住在自己的孤岛,每天靠渡船通向现实。(原声带太棒,去纽约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idk这个放romcom是不是n厂算法太低端了,感觉更像是drama。sally这个角色Doris都可以当那个男经理的奶奶了,这少女心,反正我感觉至少Doris这个长不大的心理在追求之前还是不那么讨厌,一开始就,又是FB各种查资料又是投其所好,真的是挺异想天开的,奶奶辈隔代亲呗,那即便是陌生人,结果这被误会了,然后各种挺creepy的,也就是sally长相很慈祥好看,最主要还是female,这要是male我了个天,这妥妥的perv。。。。最后就是矛盾爆发,终于长大了,然后在临走前还最后来了一次白日梦,我还以为是真的,还好不是。。。。
好难过啊(ಥ_ಥ) 老少女,眼里只有鲜肉,stk,maniac,是我(ಥ_ಥ)。搅了一团大屎给大家制造笑点,然后醒悟拍拍屁股开启新人生:是时候长大了!(虽然已经60了)天!电梯能不能等一等!!!
我喜歡每一套衣服。
为毛要插足人家的感情啊,好差劲。。。整体故事还好,不过为毛年轻的时候不好好爱来爱去呢,老了倒追鲜肉也是累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6-06-16
好搞笑,不过也看到了老0的悲惨晚景,还是趁年轻crazy吧。
喜欢。
这个就真的太过了
迷之好笑尴尬和伤感
虽然没可能,但追一追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