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总在左边
太阳总在左边,The Sun Beaten Path
导演:松太加
主演:益西兰周,罗后杰,尕藏仁青,仁增卓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藏语年份:2011
简介:主人公尼玛将亲生母亲碾压致死,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和自责,带着渗有母亲血迹的一把黄土,只身磕着等身长头朝拜拉萨,却依然没有消解无时不在的悲痛 和自责。返程途中,尼玛遇见一位坦荡执着、又空虚失落的老者,两人穿行在茫茫戈壁滩,相互影响,相互救赎,终于让主人公重新获得生存的勇气和自我的释然, 将渗有母亲血迹的黄土撒在原来..详细 >
是很平淡的公路片,全剧主角的台词不多,但总有一种悲伤的气氛,似乎一直弥漫着。悲痛和愧疚一直压抑着男主,在路上被救赎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放下执念才能继续向前走。摄影音乐都不错,3星7分。
朝圣之路后如何回归生活
“当痛苦遇见时间和小孩就会黯然失色,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事。按照我们的说法,人生是无常的,但再怎么无常我们还要继续生活,我们会出生,会长大,会恋爱,会结婚,会生儿育女,然后就是死亡。”我们知道世事无常,但无常也要好好生活。虽然我们总是谈及文化冲击,但总有人围绕着白塔祈福。片尾的“谨以此片,献给我的父亲”,也让人无不想起如今很多在路上的修行者们,他们在朝圣路上,又会遇到哪些点点滴滴呢?Ps: 收音好棒,摄影好棒哇!可以学习
灵魂的救赎,一个需要路上修行一个需要智者陪伴。
相比于男主人公的救赎,更心疼这位善良、有爱又空虚的大叔。刚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回来,他跟司机说:抱了孙子以后又盼什么。儿女成家了,老人心里是寂寞的,没着没落的,夜里都说了让他儿子给妹妹打电话,结果想了想还是亲自打了电话,还叮嘱女儿要好好照顾老公。他在路上遇到这个孩子,可怜这个心里有伤的孩子,陪着他,照顾他,其实也能看出来他内心里无处安放的父爱啊。有人说这是人老了,不被需要了,失去了存在感的落寞,但我怎么看到的都是满满的爱呢。
摄影师出身的松太加,微俯角度拍摄人物面部特写,能将观众带入人物内心。
太阳总在左边 (2010)
姜薇
期待太高,片子勉强过关
松太加长片处女作,观念造就电影起点并不低。沉郁的主人公一角当然会想起门德斯那部《德州巴黎》。到不了的巴黎,释然不了的拉萨。迷人的部分总在细碎而实体的细节处,就像释然是在反复的行走过程肉体实际的承受中,而不是一次说走就走,说拍就拍的外部视角中完成。(批评某部影片),难忘冰雪中的泪。
喜欢松太加,看他的电影总能让我内心安静下来。
出事后拔脚就跑挺真实,管窥了一点西藏风情,磕长头、泡奶茶等。经常来我家取快递的西藏小伙和男主一样帅。
震撼,可以看看。
自我救赎之路始于信仰,然而信仰并不足以抚平伤痛寻回自我,那么流浪就可以吗?公路片对“行走在路上”这件事的浪漫化想象,在遭遇类似本片的巨大创伤时,是不适用的。
心灵之旅,赎罪与救赎
全靠特有的民族特色抬着。
@先鋒光芒 自我救贖與解放。
画面好,但导演基本放弃了把控节奏,整体有点平,全靠风景和音乐撑
电影很真诚是真的,非常真诚,也很真实。但是导演的技巧方面也是真的不太娴熟。电影画面非常美,隔壁,沙漠,跟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相似,空旷但充盈,风沙簌簌却安宁久远。
所谓独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