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问有多少人是被黑玲的片段吸引看完全剧的?
为了看这一小节,从第一集开始居然完全停不下来,然后又看到了更多名场面(大部分是郝平川贡献的),喜剧谍战片无疑。
我真的太喜欢张译的这个角色了,他的作品看得不算多,大部分挺虐的,孟烦了、史班长还有一秒钟,都是苦哈哈。
郑朝阳虽然至亲好朋都是特务,但好在有郝平川和白玲陪着,且性格乐观,贫嘴精明,最后还收获了爱情。
所以全程乐呵呵看完,即使知道朝山身份的时候都没有心疼他,这种观影体验可真不错。
黄志忠老师真的很厉害,后期补拍所有镜头,一个人对着绿幕演,近景的表情眼神基本没有破绽,远景就不行了,赵立新那五短身材hold不住黄志忠满脸正气。
如果赵没出事,也不一定比黄的换脸强,他演戏太装,表演痕迹太重。
同样是AI换脸,我又想起了影视史上著名的换脸女士,黄老师是救场,用演技征服观众,那位女士拿着天价片酬贡献了最精彩的瞪眼镜头。
今年的各种娱乐圈整顿,真的是深得我心。
本剧最大惊喜来自多大爷(这怎么念来着?
),这位的演技真的是绝了。
从前期的置身事外,中期的明哲保身,多次试探,到最后被人民政府和郑朝阳为代表的人民警察所折服,彻底的融入了新政府新社会,多爷的心态和行为都是一直变化的,高亮完美的诠释了每一个时期的多爷,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旧警察在新社会的成长。
无论台词还是演技都毫无痕迹,仿佛演员就是这个人物,融为一体,这才是演技。
这部剧里的妹子真的是一个比一个漂亮,而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女主角白玲的扮演者潘之琳演技也在线,接得住戏,人设不令人讨厌,有知识又理性,思虑周全,不作,不拖后腿,业务能力强,总是在重要关头发挥关键作用。
唯一槽点是服装和发型,作为建国初期的女警,应该不会打扮得这么精致和与众不同吧。
郝平川是武力担当,也是快乐来源,虽然很多时候显得很傻气,实际也是对朋友的无条件信任。
演员有点用力,但喜剧效果很好。
其他的演员都是正常或超常发挥,也不一一分析了。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齐拉拉,演员的演技合格,但太浮夸,五官控制不好总是乱飞,用力过度,表演痕迹重,而且人设不讨喜,导致很多人不喜欢他。
个人觉得倒也不必,但确实演技欠缺了些。
再来说剧本,拖拖拉拉,逻辑有硬伤,可惜了这么多的好演员,如果剪为35集左右观影享受得提升好几个档次。
所以,五星的演员,二星的剧本,综合一下给个四星。
这大概是近几年我最最最最喜欢的红剧了。
这个本格局挺大的。
46集的剧情,前面超过三分之二部分的主基调都是快乐的,本来嘛,抗战胜利了,新中国建立了,百废待兴但终归是一切希望的起点,人民要幸福起来了,那种观众也可以感受到的轻松快乐是与那个“光荣时代”下的人民相通的。
大概三十五集之后,徐小山和王忠两个刚满十八岁踌躇满志正准备一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新警察,生命仓促的结束在巡夜时制止特务策划的扰乱治安的行动中。
那是我第一次在这部剧里感到揪心,仓促,他们俩为了改变命运决心当警察而且刚从警察学院毕业;仓促,上一秒哥哥还和弟弟说“未来我们一定能破大案”;仓促,连他们的死因都有一条因为战斗经验不足。
可是再没有时间给他们积累了。
在这之后的那三分之一部分里,剧情就像刚磨好的短刀,时不时扎你一下,不致命,但是疼,但是残忍。
宗向方和段飞鹏为了活着却选择了死路,一个重情重义却想既要又要,一个无恶不作却也会刀下留人。
甚至没给一条感情线he。
齐拉拉和小东西两个人的双向成长和救赎明明很治愈,齐拉拉每次危急关头几乎没抱过“我要活着”的念头,胆大命大大难不死那么多次让我已经深信电视剧嘛,总会让他必有后福,可他和段飞鹏决一死战身中数刀时还是不记得他当初笃定答应小东西以后无论什么都会陪着她这件事,可他满嘴是血说着“小东西对不起”,我才意识到他没忘,只是他顾不得了。
郑朝山和秦招娣两个以试探欺骗利用为起点的结合却走向了互相保护互相牺牲的结束,整部剧我只看过郑朝山两次“明目张胆”的“失控”,一次在知道招娣怀孕,他把招娣抱在怀里,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笑”,不是为了掩饰,不是为了迎合,不是为了假装,只是为了高兴,为了他可能都已经忘了自己还可以拥有的幸福;另一次就是看到招娣尸体,他关上门,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大哭”,虽然他还在隐忍,可是他忍不住了。
郑朝阳和白玲两个革命同志在数次并肩作战中暗生的双方都略知一二的情愫明明应该是起码保底的happy ending,可因为工作安排问题不得不各处异地,没人知道他们会不会再见,会不会再也不见。
这也是“光荣时代”,这份光荣背后是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感情带来的个人牺牲,是舍小家为大国的信仰,是齐拉拉小东西郑朝阳白玲徐小山王忠无数人的牺牲,也是郑朝山秦招娣宗向方段飞鹏等人的代价。
这才是“光荣时代”。
(不过后面几集的剪辑感觉不如前几集有逻辑,像赶进度一样,不够丝滑,扣鸡腿)
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来自:石墨社(smshe189)
《光荣时代》播到第38集,离大结局越发的近了。
按照目前的进度和编剧尿性,大概所有的冲突和情节点,都将集中在北京市公安局和凤凰领导的桃园行动小组了。
当然,这是主要矛盾,代表的国共两党之间,在新旧社会下的信仰较量。
而核心矛盾呢,其实是郑朝阳与郑朝山之间的抉择冲突。
单就《光荣时代》这部作品来看,郑朝山的角色塑造,要更加丰满立体。
原本我是冲着张译去看的这部剧,加上近几年来国产优秀谍战剧层出不穷,这部献礼性质的作品,搭配张译的演技,应该值得一看。
然而,虽然张译的表演确实可圈可点,但是在全剧中,他还没有完全跳出陈江和的影子。
这似乎并不怪他,因为以郑朝阳、郝平川、白玲为核心的北京相声艺术团,承担着全剧60%以上的笑点。
还确实挺好笑。
外加一个老罗局长,恰当时候作为辅助逗哏,提供笑料。
而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郑朝阳属于典型的正义阵营代言人。
从一开始身份暴露,到西柏坡学习,再直接分配到原北平市公安局接管全市公共安全防务及反特重任。
他的角色推动均属于功能性的,主要依靠剧情需要。
比如有案件需要分析,他出现了。
比如郝平川摸不着头脑,他出现了。
比如需要给白玲找个对象了,他出现了。
比如需要体现正邪对立,他陪同他哥出现了。
所以,相对来说,全剧我对他哥郑朝山这个角色倒是印象深刻。
抛开AI换脸风波所造成的人物与画面不协调,单看黄志忠塑造的郑朝山,确实深入人心。
其实本片区别于近几年火热的谍战剧,并非注重悬疑剧情的层层推进。
相反,本剧主要还是在对两个阵营的人面临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个人信仰和思想的抉择。
因此,所谓的军统也好,桃园行动组也好,凤凰也好,甚至“天雷”“地火”“熔岩”计划,都提前暴露在北平市公安局面前。
观众知道的,和郑朝阳所代表的人民警察知道的差不多。
唯一挑起观众情绪波动的,反而是郑朝山与郑朝阳作为兄弟之间,身份和立场的不同,造成的天然的隔阂。
有网友调侃:郑朝阳太惨了,兄弟郑朝山、嫂子秦招娣、同窗好友同事宗向方竟然都是特务。
而郑朝山这个人,作为军统长期安排潜伏在社会的冷棋,桃园行动组的负责人,慈济医院首席主任医生(目测这个医院好像没有其他大夫),特务组织一流杀手,年轻时唱莎士比亚戏剧,还能研究兵器,钻研手工,可谓是兼具了各种金闪闪的身份技能。
但是郑朝山这个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坚定不移的执行党国给他的任务(除了刺杀自己的弟弟),然后顺带手地除掉了自己团队里的干事。
在他的领导之下,桃园行动组以及外围特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命丧在他的刀刃之下。
这当然是导演和编剧想的点子,用来让平日子身兼多职任务繁忙的郑朝山不那么紧张。
也可以看出,在这部片子里,郑朝山(也就是凤凰),主要作用不是搞特务破坏。
因为他基本没成功过。
而是发挥他的另一身份,郑朝阳的哥哥。
而为了能让他顺利活到结局,即使身边的特务猪队友逐一被清除,他依然能够完美地逃脱每一次审查。
从第一次被国民党逮捕然后因为是队友被放了出来,属于自己人的保命操作。
到后来,郑朝阳等人进驻北平,郑朝山的多次诡异举动,包括出现在各种凶案现场附近,各种行为露马脚,都能被他用简单几句话给圆回去。
如果说万林生被杀当晚,郑朝山的回力球鞋问题是弱关联,因为郑朝阳的亲情关系刻意忽略。
那么后来郑朝山与李能接头的那场戏,对于郑朝山的出现,他可以立马编出一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无辜。
实在是神操作啊!
这是郑朝山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特务的基本素质,但其实更多的是编剧的人为巧妙化剧情构造。
全剧其实充满着各种巧合,巧合到各种事情都可以化险为夷,而直接淡化了特务与公安之间明暗对决的紧张感和悬疑感。
试着回想,该剧其实从头到尾没有一件真正完结的案子,每一环都成了在观众眼皮底下,推进下一计划的步骤。
这一计划的背后,就是郑朝山与郑朝阳的直接冲突。
只是,他们并非纯正邪对立。
如果说郑朝阳代表的是坚定不移的正义执剑者,那郑朝山代表的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刽子手执行人。
这也是为何我会觉得郑朝山的形象个性更加立体的原因。
首先郑朝山原是受戴笠管辖的资深特务冷棋,他受过系统训练,有专业的特务素质。
最主要的,是他始终坚信着党国赋予他的这层身份,背后所坚持的信仰。
因此,他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被大先生唤醒,随即不顾一切地响应党国的号召。
从执刀的医生,到执刀的杀手,这种身份转变,他并没有迟疑。
联想到他在后续领导桃园行动组的各项任务时,所表现的冷酷、冷静与执着,是对一个充满信仰的人最完整的诠释。
即使咖啡店经理乔杉、二郎段飞鹏、老三宗向方纷纷表示对这一信仰和坚持的怀疑时,他依然是那个毫不退缩的人。
这样看来,郑朝山是孤独的。
他的孤独,伴随着他常年作为冷棋杀手,身边没有可信赖的人,塑造了他不苟言笑思维严谨的性格。
也是因为这份孤独,他在接触了秦招娣之后,即使知道了对方中统的身份,依然选择与她结合。
对郑朝阳来说,对秦招娣的知根知底,才给他了足够放下戒备的空间。
平日里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说出去的话亦真亦假,还要防备有心之人的揣测试探。
比如他后来斡旋于妻子、弟弟、警察之间的探底交锋,足见郑朝山的压力所在。
本质上来说,郑朝山是一个矛盾体。
他深知党国大势已去,也亲眼所见共产党以及新中国所表现出的气势与担当。
他对自己的坚持,其实还是回归到信仰的选择,一旦有了信仰,便不可动摇。
信仰没有对错,郑朝山本质上也是这场对立中的棋子。
选择秦招娣相伴,他的想法,和秦招娣有异曲同工之妙。
郑朝山需要一个人依靠温暖,况且自己对她知根知底,不用太多猜疑。
而秦招娣更多的是,真的想要过普通人生活。
只是造化弄人,秦招娣的身份不断被揭开,而郑朝山渴望的家的宁静,也始终没有真正到来。
成婚之后的他,多次与妻子之间互相探底猜测。
还别说,这部剧,也就他们两个在正儿八经演着特务戏。
前面说了,郑朝阳这个角色功能性更强,包括他与白玲之间的感情,其实更像是剧情需要,或者满足观众的期待下的强行凑和。
包括白玲多次主动表现出对郑朝阳的关心问候,而郑朝阳为了幽默感的装傻充愣。
但是,郑朝山的感情戏就要表现的更为内敛和克制。
一方面符合郑朝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贴合他的身份。
更多的是,两个孤独的灵魂,想着终于找到了依靠,哪怕是背对背的。
而关于郑朝山个性的塑造,最多的还是在他与郑朝阳的兄弟情。
剧中如果说郑朝阳和其他几位兄弟之间的感情,哪怕是和白玲之间暧昧,都是有刻意安排或者充满着剧情设定之下的僵硬。
那郑朝山是始终真诚地表现出对弟弟的关爱。
这里倒是无关两人立场。
即使是郑朝阳公开自己身份,成为北平市公安局干警之后,每一次针对郑朝阳的行动背后,郑朝阳都会提醒一句,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这是来自家人的关爱。
兄弟两没有父母了,且各自为主。
郑朝山打心眼里把自己当成郑朝阳的父兄,只是早些年郑朝阳的工作原因,两人也鲜有来往,但郑朝山并没有忘记弟弟。
而在后来两人的多次交锋中,郑朝山也是或明或暗地对组员交代,对郑朝阳手下留情。
这才有了郑朝阳多次落难,却受伤最少的主角光环。
而到后来军统下令要除掉郑朝阳的时候,郑朝山直接反抗组织命令,甚至杀害上头派来的杀手。
郑朝山的复杂,不仅仅是身份,而是他的情感选择。
相对来说,郑朝阳则不一样,虽然他也有多次怀疑过哥哥,也在一开始不予相信,甚至对白玲调查自己哥哥的举动表示愤怒。
但其实,郑朝阳这个角色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站在正义角度在亲情选择上的个人形象拔高,他不同于郑朝山的个人选择,其实充满着悲情。
因此,越看到后面,越发觉得郑朝山关于信仰的坚持和捍卫,不光只是政治信念,还有就是与普通人一样的情义。
这也是本剧看到现在,塑造的最有血有肉的人了。
而相比下来,郑朝阳等相声三人组,其实都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灵魂根基。
无论是郝平川还是白玲,他们没有家以及其他关联人物的性格延展,他们的生活只有公安局事物,因此个人形象总是显得单薄。
当然,作为光荣时代的缔造者们,他们代表的正是一些无名英雄,那些为了新中国万象更新保驾护航的人。
这一点,值得尊敬。
只是,麻烦编剧主创们尽量捋一捋剧本逻辑,有些情节确实过于儿戏,显得对手很弱智啊。
-END-一部电影,一个平行世界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说的?
来自:石墨社(smshe189)
简单一说:对剧情有点无语在抖音上刷到张译,潘之琳,郝平川请客吃饭的那一段觉得有意思,翻出来一看。
前面完全可以把他看成喜剧,笑点挺多。
后半部分平庸几乎没有亮点,结局也在预料之中。
写评论是看到,郑朝阳申请回避,然后罗局长竟然说你是个共产党,不能回避这一说,我真的是无语了,这剧情安排……郑朝阳这个角色不知道编剧是怎么写的,弄得不上不下的,专业不如白玲,江湖不如多门,几乎没有亮点。
郝平川本应是个不懂专业的警察,强行被写成了二傻子,写成了乱咬人的疯狗,对有助于他的多门各种看不上。
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他不是傻,好歹是游击队大队长,好像还提过在延安时期就做过保卫干事。
白玲这个角色不知道怎么说。
郑朝山,没有写出他对国民党的信仰(不如《黎明之前》林永健和《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个角色对信仰更加坚定)。
他结局也可以预料,如果死那肯定是为了救弟弟而死,如果想活那就绝对不能留在大陆,策反潜伏台湾。
其实结局有再一个有伏笔,从头至尾,没杀过一个共产党,全程杀自己人,理由竟然全是怕他们扛不住,太牵强了。
再一个就是看的时候对弹幕的无语,说抠图,说黄志忠不专业,不敬业,我都服了,你都知道抠图了,不知道原来演员出事,黄志忠来救火吗?
一直那这个说事显得你牛批吗?
下面是两个亮点多门,唯二的亮点角色,很有我想想中的老北京味道。
当然我觉得这个角色可以拿掉,把他身上的点容到郑朝阳身上,就会让主角更加丰满。
当然不是觉得演员演的不好。
冼怡,唯二的亮点角色,完全就是白月光,一起被抓的搞笑,和病床上的小吃醋的皱眉,真的是爱了。
再就是当得知父亲是大坏蛋时并没有上去质问父亲为什么,完全看不出像是不懂世事的千金小姐。
果断答应和那位上海公子结婚,开始转移资产,安排后路。
我觉得冼怡最美好的结局就应该是:弄晕她父亲,去香港就医,然后转东南亚。
以上。
演员、剧情都比较给力,紧张中有幽默,最后有感动,这么好看的电视剧竟然只有7.1分,不知道那些高分是怎么得的。
真的很值得看,不信你看看。
我就不懂那些说这不合理那不合理的人是怎么想的,他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只要总体尊重历史事实就行了,再扣那么细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赶紧去看看吧。
剧情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突出,很简明郑朝阳、郝平川和白玲这三个人变得越来越有默契,一起犯错,一起努力抓犯人,一起挨骂,有时会互相嫌弃,有时会为对方着想,有时又会发生好多好笑的事情。
彼此成了离不开的伙伴。
最后分离前的一次聚餐,他们的分离也意味着电视剧的结束,郑朝阳和白玲的哭戏,有着说不出的遗憾和无奈。
多爷却是最暖心的角色,他对身边每一个人的感情都很深,虽然话语总是剪短又仓促,但却都将更多的语言藏在了心里结尾的齐拉拉,成了全剧的遗憾,也许有的人不喜欢他,也许有人会被他感动到。
我已经看到14集了,从齐拉拉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开始讨厌这角色,一个正面人物演的比反派还让人讨厌,我不知道是演员的演技好,还是编剧的功底高,总之只要有齐拉拉的剧情我就全部跳过了,一眼都不想看,本来看老三背后给他一枪以为这货终于领盒饭了,眼睛和耳朵终于清静了,大脑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受这精神污染了,可是人家又活过来了,我心中是1万个神兽奔过啊。
周日凌晨4点看到第十二集,忍不住还是写个短评吧。
第十二集1.郑朝山看到迫不得已怕挡住交通才进四合院的解放军队伍,邀请入房时本来还蛮不情愿但是解放军排长说进院已经算违反纪律了,他脸上的表情演员表现得真的好。
2.在烧热水给解放军喝还提议再烧点热水给解放军泡脚时多爷说喝热水也算违反纪律了郑朝山脸上的表情也变了,他估计是联想到国军可能已经大爷范的指挥人民做这做那了。
3.晚上天上下雪解放军就躺在积雪的四合院睡觉也不进民房,郑朝山作为一个gmd特务头子看到这估计也想明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天下了。
我一点都不怀疑电影的真实性,因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明确指示了解放军应该怎么做而且实际上做得比电影中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民心所向。
现在的军队问题应该不大,至少从守边据敌救灾上看解放军还是人民的军队,但政务上各部门还是应该注意,毕竟已经有极度明显的小布尔乔亚风盛行于全国了,甚至社区也有当年国民党保长的风格了,值得警惕。
4. 郝平川实在挺可爱的,能把这个角色演的有层次感,憨厚直爽和对理想的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十六集多爷真爷们,救了小快板。
越来越喜欢这个演员了。
光荣时代不错 剧情抓人 几个主演演技到位 可是就是有个傻逼 戏特别多 挤眉弄眼 矫揉造作 表情夸张 台词弱智 查了一下竟然是一个86年的老男人演的 你是卖了什么得到这个不断加戏的角色 严重怀疑是个gay他这油腻演技已经超越了杨烁 讨厌程度比人民的民义的毛毛虫更甚看到42集这货还未领盒饭 真是可怕
怎么都想不明白段飞鹏能活这么多集,从他一开始犯事儿起正常来说不应该发通缉令来抓捕么?
结果呢好像整部剧就没有发过任何人的通缉令,尤其是段飞鹏的早早发通缉令早被人举报了,还有整部剧从开始到结局真是全程被人牵着鼻子走,快三十集了愣是一个核心特务没抓到全是些外围的人员,真的是三个臭皮匠也顶不上郑朝山一个诸葛亮
不想评论儿戏的垃圾
什么年代了能拍出点新意吗
不好意思三集弃,有张译也看不下去。
挺好看的
两星扣给潘之琳,太烂
我说看起来怎么哪里不对,原来主演换了,张译牛,黄志忠也牛,整体还是不错的。
黄志忠是二代抠图宝吗?竟然场场戏都不去现场,这是要飘啊……没有人发现他的戏全靠抠像吗?
昨晚看完了 我挺喜欢老郝和多爷 挺鲜活
很有意思的一部剧,一开场节奏就很明快,不拖泥带水。剧中的“三人组”之间都很逗。
垃圾电视剧,侮辱观众的智商。
what???我都不知道候鸟长啥样就结局了???全员演技在线!真不错
什么玩意
这个结局真离谱,女主的人设我也不喜欢🥶编剧要是不会写感情戏就别写了。。候鸟是人还是组织你倒是说清楚啊?留白也留得毫无美感。。给三星是看在黄志忠和张译的演技上😋😋黄志忠真的好有魅力啊啊啊啊啊!张译真的好可爱好帅😭😭😭真的要变成叔叔们的粉丝了。。叔叔们演技甩小鲜肉几条街啊😭😭😭😭
只看小太爷还是可以的。好喜欢张译。
这种题材还想搞笑,偏偏还是浮夸无逻辑的强行搞笑,没法看
演员演技是没得说,抠图不是原罪,是无奈之举可以理解,一些小俏皮情节也挺好看。但是!谍战剧没有智商还能叫谍战吗?剧情逻辑牵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可惜好多细节没三年脑血栓还真想不出来!还有最后那个齐拉拉的死,那真叫一个啼笑皆非,死的一无是处,枪是一个好东西,可惜正派反派都不怎么会用,看得出在气氛上使足了吃奶的劲想要烘托悲壮,但是抱歉,真心悲壮不起来!两颗星送给演员,就这么多了艹,本来给了两星,但是看完结局,一星都给多了!看来导演的脑血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漏洞太多,谍战剧的大忌。编剧和导演驾驭能力不行。
题材新颖,故事很丰满、演员的表演也清爽有趣。
剧本好烂,喝粥,换衣服,写告示一气呵成,赶上闪电侠了,脱了外套就甩掉追兵,这条路就他一个人啊,女主不好看演技还烂,薛佳凝真老了,还是故意化妆的?真心🤮。
这一类可以算得上是……轻型敌特剧,啥都飘轻,侦查破案随意,敌特设置随意。张译从山河故人之后演啥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