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的耳机:Monster牌的Beats Tour“面条”式入耳耳机;播放的歌曲是:Al Green 的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给个新蛋的耳机销售链接:http://www.newegg.com.cn/Product/21-c55-002.htm
慕名而来,失望而去。
我想这是对这部影片的最佳评注。
“末世未来”的科幻大场景,外加“丹泽尔·华盛顿”金牌影帝助力,还有神秘复古的线索暗藏,应该会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吧。
结果这片我还是分了两次才看完,第一次由于影片色彩过于灰暗而提不起精神,第二次也是按捺了半天心情才等到片尾字幕出现。
问题究竟在哪呢?
本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丹泽尔·华盛顿大叔在唱独角戏,然而作为面无表情、寡言少语的独行侠,影帝的表演未免过于僵硬与死板了。
相比类似角色,比如《K星异客》中的凯文·史派西,或者《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让·雷诺,都有所欠缺。
像这样的“三无”(无口、无心、无表情)角色,则需要通过独特细节以及标志性动作进行塑造。
像前面提到的“K星异客”带上墨镜后有着让人猜不透的微笑,而“杀手里昂”则有“坚持每日喝牛奶”的典型特征。
可能大家要说,作为一个在末世横行牛逼哄哄的瞎子大侠,哪来的那么多好说的。
但是作为影视作品,主角便缺少了吸引人的元素。
这部片子另外一个要命的缺点,便是故事线的薄弱。
一部圣经引发的惨案,书的名字相信即使是东方观众,在影片开始不久便能猜中。
过于偏重对宗教的反复引用,反而让本作显得浅薄与功利。
信仰之力不是说出来便能改变世界,而是不断的传诵与排除异己的过程。
何况圣经前后版本无数,全凭后人的各种解读。
为了这样的东西大打出手,是不是太难看了一点?
然后还有这扯淡的结局,在让人啼笑皆非之余,成功让本片上升为闹剧。
是一部有关信仰的电影,描绘的是人类未来很有可能面对的问题。
人们过度消耗资源,导致为了争夺资源引起的战争,战争毁灭的世界,毁灭了一切。
仅仅剩下少数躲在深处的幸存者,资源极度短缺。
这就是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
着这种极端苦难的情况下,世界回复到了原始,暴力的丛林法则之中。
受到暴力奴役的人们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希望,依靠暴力维持的黑老大如何才能维持统治。
这部电影的焦点就在这里,黑老大知道,要掌握人们的思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光明所在,让他们追随,才能维持其统治。
所以拼命要找到这一本启迪之书,而男主角则是要把书护送到西方,一个可以很好保护这本书,并加以传播的地方。
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何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利之书?
如果有这么一部电影,他可以是中影投资的,也可以是华谊,反正就是内地电影公司投资的。
影片说的是在国共内战期间,我党一情报人员怀揣一重要文件外加一本限量版带恩格斯注释的《马哲》,要千里迢迢地穿越某敌占区,将其送到西柏坡。
情报人员在路上不小心经过一敌军根据地,被敌军发现该情报人员怀揣重要文件外加一本限量版带恩格斯注释的《马哲》的事实,并带兵堵击我情报人员。
我情报人员此时英勇非常,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敌军都是一群废材,身后十几米都无法打中我情报人员。
然后不幸的是,最后我情报人员终于在近达半米的距离里被敌特务头子用手枪打中腹部,然后抢走重要文件和那本限量版《马哲》扬长而去。
但是我方英勇的情报人员中枪依然不死,仍然步伐坚定地走向了西柏坡。
不知道走了多远之后,我情报人员终于到了西柏坡,为中央各位领导背出了那重要文件和限量版带恩格斯注释的《马哲》的全部内容,然后恋恋不舍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党费,然后恋恋不舍的死去。
这部电影就叫《革命之书》吧。
好吧,我相信这样一部电影上映之后,一群脑残肯定会大骂:啊……GCD真是光辉伟大啊,入党了连子弹都打不中,打中了也死不了。
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就喜欢意淫,中国电影没希望了!
垃圾片,这样的片子也好意思拍出来。
……反正就是诸如此类,噼里啪啦的。
OK,老美同样也拍了这样一部电影,情报人员成了一个牛逼哄哄的盲人,敌方人员成了一群末日黑帮,重要文件和限量版带恩格斯注释的《马哲》成了《圣经》……好家伙,这群脑残神棍立刻觉得高尚起来,一下子便觉得这是信仰了。
《艾利之书》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老美交党费,别以为有多高尚。
信仰真是一块遮羞布,在这块布下,什么人都可以胡来,什么人都可以掩饰自己的脑残。
看看停停边玩无尽之剑边看完了这部艾利之书。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我没有精神信仰,所以我对神的庇佑深疑不信。
一位要去西方的行者,途中携行一位少女,历尽各种凶险,到达西方,印了一本书,完了。
扯个电影外的题内话,无尽之剑主线如下:一位骑士,要去城堡挑boss,挑完几个小boss,碰上大boss,挂了,十八年后,他儿子踏上挑boss之路,剧情重演一遍,如果还是没把大boss挑挂掉,他儿子的儿子十八年后又会重来,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西行者好似摩西或者唐僧,电影的篇幅毕竟有限,主线副本只有两个。
私以为同样的主线故事,西游记胜在副本够多,细节够丰富,而艾利之书就这么两个副本居然还扯够将近两个钟头,这不是坑爹是什么!
其间无数个西行者走在沙漠里的远景、近景、360°大回旋,视角几乎都以仰角为主,并伴以高速镜头拍摄。
演员服装波西米亚与grunge兼有,人人一副墨镜,墨镜还配合人物造型做出各色设计。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部时装宣传片,尤其有Diesel范儿,恕我耐心有限,坑爹剧情完毕之后实在没有坚持到底把服装赞助商看完的耐心。
之所以将艾利之书与无尽之剑摆在一起说,皆因两者制作水准均不低,整体十分之流畅,可惜了技术和视觉,主线不OK,一切皆浮云。
这个片子很纯粹,就一个一根筋的故事。
但这四星并不是为了片子里近乎中国武侠片本质的有情有义,或者对于信仰的绝对忠诚,虽然很多人说这是宗教片,但其实它是个武侠片,包裹在科幻片和西部片的外衣之下。
姜文拍过同样题材的电影,名字叫《天地英雄》,当然拍得比这个弱。
因为老姜没拍出一个重要的含义,这个含义让我还是蛮称许《艾利之书》的。
对我来说,这个片子的看点不在丹素先生那个超级无名侠客身上,而在头号大反派小天狼星身上。
这厮为了一本利益巨大的书,耗费了巨大的成本,以至于黑帮都不能维持正常运营周转而崩溃了。
这个道理说明,人再聪明都无法了解神的意志,它总有办法找到你的弱点,由弱小的人击败你而你浑然不觉。
小天狼星是少有清醒意识到艾利之书的巨大威力的人,不可谓不睿智,但他的睿智使得他忘记了自己的实力再强大也是有限的,若消耗太快,不仅得到的无法弥补损失,反而会联络整个组织的分崩离析。
当然,另外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是:小天狼星的公司为了获取巨大的潜在利益,在某个新产品上投资巨大,由于资金链短缺,周转不开,而新产品迟迟不能按期面世带来利润,所以被勒令清盘了……整个电影的摄影显然有意降低了色彩饱和度,同时借口大太阳过曝,造成一种末日气氛,同时也给丹素的形象带来了质感。
至于最后的结尾,我严重怀疑本片即将有个续集,不知道会叫什么之书,当然,也可能叫《索拉纳的IPOD》……
繁华之于枯萎,优越在了当下的斑斓,却试图恒久在斑斓里,深沉不能。
枯萎的世界,深刻泛滥,执迷泛滥,随处都可劫杀,随处都可调戏,放手不能。
不深沉,你需要圣经;不放手,你需要圣经。
他不是跃马扬刀的侠,他是背负箴言的圣。
西行之人,荒漠狂沙只是衬底,至于西行,信仰罢了。
又是凌晨2点了,第2周的休假仍然像打仗,比上班还忙,每天总有诸多安排,结果原定的事情一件都没做,这部电影,从2周前有人推荐,到我今天开始看也是午夜12点了.一部到目前为止观看的时候最有负担的电影.因为有人期待我为此写点什么.常看了7-8部电影才写那么1篇影评而已,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有写影评的癖好.那只是我看的电影多,而不是写影评多.这是一个陷阱,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光景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说话.电影只是面镜子,你在里面看到的是自己,影评只是把镜子中的自己显给了大家看.结果怎样的罪都显了出来,可悲的是自己还不知道,接着去绊倒别人。
我看过很多有争议的电影,记录片,也有过反基督的书籍.写过评论,比如《城市广场》,我常从反面中汲取正面的东西,就看你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想从中获得什么。
观此片过程中遇到了搅扰,那人说:"明知道试探,你还看."我不想对她说什么.在我生命成长的近2年多内,我就是在试探中成长的,在慕道的过程中我做过各种各样的阅读,尝试和思考。
于是撒旦的迷惑临到时,我才更多的能看得清。
好心的父母常把孩子包裹起来,与一切他们看作恶的隔绝开来,结果青春期的孩子常在背地里做着那档子的事,因他们无法辨别真伪,甚至与父母的心隔绝。
首先这不是一部福音电影,其次它只是一部电影。
有的基督徒会推荐别人去看《飞屋环游记》,《驯龙记》等等,那为什么不能推荐《艾利之书》呢?
而且从剧情的推展看,主人公也没机会得到别人对他的解经,自然很难理解耶稣救赎的意义,甚至都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祷告。
若想汲取正面的力量,那就是这个看上去灵命比你弱这么多的主人公,所行的事,坚定地追随上帝的信念,是那些喜欢论断的人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但对慕道友而言,这却是一部比其他诸如《飞屋环游记》等片更值得推荐的电影。
我常在传福音的时候,不刻意的去讲神迹,童女怀孕等,因为有些慕道友接受不了。
每个人只能在他的生命阶段理解到一个层面。
上帝的牵引,真的如同对成长中的婴孩,适时地给恰当的帮助。
那么此片起码会激起一些人了解圣经的欲望,而且剧情里的圣经的话语,以及整个电影大背景隐喻的铺垫,都暗藏着导演的意思。
可以衍生很多的应用,我就不说了。
Eli音译应为“伊莱”。
这又是一部关于末日预言的电影。
Eli在荒漠中孤独前行,场景像极了老式西部片,充满独行侠、强盗、小镇、恶霸、枪战等元素。
然而直到影片结尾,我们才认出,原来故事发生在美国旧金山。
只不过旧金山已经变成了一片荒芜发废墟,也许是人类又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能认出这里是旧金山,其实是源于隔海相望的恶魔岛(The Rock),一座在好莱坞大片中亮相率极高的小岛。
讽刺的是,这座小岛的保存完整程度反倒远高于旧金山市。
Eli豁出性命保护的圣经也终于在小岛上的印刷厂得以继续印制传播。
不过圣经真的可以成为救世之书么?
尽管是烂片,也有不错的两句话。
1). Do for others more than you do for yourself. 2). I can't imagine what it must feel like to have what you want so close, and it might as well be a million miles away.p.s. 影片最后Solara背刀、墨镜、耳机上路的情景真是太装x了。
一个字,‘假’。
p.p.s. 烂片,是对于没有信仰的我来说的。
很像末日危途,喜欢这种题材,不过结尾很诡异,四星很勉强
看在还有一点动作戏的份上给两星,片子一塌糊涂!
Queen st
拥有信仰无坚不摧,圣经护体大法。
圣经主旋律。但是好看也~
米拉库妮丝一出来我以为是盲的,许久不见的JB大人果真是盲的,最后惊天大梗还是盲的。不要被宗教叨逼叨的表相骗了,这是盲联宣传片
宗教信仰,很奇妙。
仿佛看到了Will Smith 的影子
我瞌睡了不知几回,总算看完了。。。
完全靠两个影帝的演技撑着的一部离奇的电影...
算是看过吧。没有看完就要睡着了
Jennifer Beals ,居然有她~
什么破玩意儿【不过看到奥德曼打开书的瞬间露出和第五元素打开石头箱一样的表情还觉得有种怪异/久违/默契 的 好笑/爽感
极端主义笨蛋的意淫之旅
原来是宗教片,信仰真TM强大……
一个风流盲剑客的不靠谱版的废土传奇。
过于宗教,没劲。。。
.........................................
信仰
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