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早上下载看伍迪艾伦的《好莱坞式结局》开场15分钟之后我的心跳是如何加速的——我快要在这个位于巴黎villejuif的狭小的房间里面爆炸了——如果游飞、姚婷婷等等当时都在场的人都还有印象和良知的话,他们肯定不会说我是在无理取闹——但我的确是在2009年的那个课堂上面首次提出了几乎和这部伍迪艾伦2005年的戛纳开幕电影的创意一模一样的创意有没有!
都是说一个导演眼睛瞎了还要继续假装拍戏的故事有没有!
我带着激动、恨铁不成钢、感叹命运、生不逢时、崇拜、批判等种种复杂的情感看完了影片,还是折服于伍迪艾伦独一无二的幽默和丰富立体的人物性格设计之下。
美女艾丽显然是这个电影最大的悬念。
作为前著名导演的前妻,她推荐这个业已落魄的人来拍一部六千万美元投资的电影。
我们对这个女人的感情产生了好奇。
瘦弱而且愁眉苦脸的伍迪艾伦得过两次奥斯卡奖。
他有什么样的才华?
这是第二个悬念。
那个俊朗的中产阶级新男友到底是不是个保守的娘们?
他还有什么令人讽刺的行为?
第三个。
只要不把这三点散发出来的光芒搞砸,那么片子就成了。
这三个个悬念实际上是三个哲学问题。
无论如何导演要给出答案,或者化解这三个问题。
给不出正确答案,那就给一个“好莱坞式答案”吧。
总之,命题是吸引人的,电影(艺术化的动作)是失败的。
那就不谈电影,谈问题。
这么一个古怪的导演获得了去巴黎的机会,他亲吻艾丽的时候,我感到艾丽脸上充满了愚蠢。
而且,沃尔的同居女友也是个粗俗不堪的女人。
似乎女人一旦爱上这种激进派的高级知识分子,就会天然地变成傻逼的、“许广平式”的老妈子女人。
而艾丽和那个制片公司老板在一起的时候,是多么自然和惬意。
如果伍迪艾伦在讽刺的话,我相信讽刺的是古怪的艺术家和严肃的法国。
老头子的前妻嫁给了好莱坞影视大亨,在为一部新剧本寻找合适的导演时,她不顾众人反对力荐老头子,一方面是对他才华的认可,一方面也为了帮他摆脱当下不为人赏识的困境。
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老头子突然神经性失明,他的经纪人为了帮他保住这份工作,隐瞒电影公司老板和投资人,坚持让老头子完成了导演的工作。
电影没有意外的获得美国影评界的一致差评,却意外的在巴黎获得好评。
而老头子也重新抱的美人归,和前妻和好如初,共赴巴黎开始他们的新事业。
伍迪艾伦最近负面新闻不断,媒体也是很不给面子,纽约的一个雨天很可能不会上映,甜茶傻脸都捐出了片酬。
anyways作为他的忠实粉丝,对他的喜爱还是丝毫不减。
昨晚看了他02年的好莱坞式的结局,一如既往的有意思,心情抑郁的时候看他的片子是很好的选择。
伍迪艾伦,一个说脱口秀出生的瘦小犹太老头,在他的电影里嬉笑怒骂之中看到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他自己编的故事很精妙,经常看到一半就猜不出来结局到底是怎样的,这可能跟我的阅片量阅读量也有关系。
这部作品仍然是喜剧,仍然是纽约,他扮演的还是他一贯扮演的手舞足蹈神经兮兮的聪明老头。
曾经他是个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大导演,现在却不得不拍一些除臭剂的广告,就在最低潮时,她的前妻为他争取到了拍片子的机会,他需要和她前妻的未婚夫,精明的制片商哈尔签约。
虽然极不情愿,他还是做了。
结果他竟然因为心理原因突然失明了,在接下来的几周靠着翻译和他前妻打掩护拍完了电影,上映前他恢复视力了,但是片子一塌糊涂,受到了美国观众的一片恶评,但是却出奇的被法国的影评家欣赏,后来和前妻和好如初,一起去巴黎了。
哈哈哈。
这部片子虽然不是纯粹的喜剧,不会像周星驰吴君如般让你一直哈哈哈,但是有些地方还是会让你笑的岔气,并且你也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很喜欢那一段,他去咖啡馆见一下前妻,本来是要聊电影工作上的事的,结果说这说这就开始大声抱怨原来的她的所作所为,后来拉回正轨,然后在对话中又开始对往日的爱恨情仇无缝连接的说出来。
最后在叽叽喳喳中前妻仓皇而逃阿哈哈哈,其实这也和后来前妻对他的未婚夫说“我一直都爱他”呼应了。
这就很生活,只不过更加放大了,更加激烈了而已。
还有要和哈尔单独聊天,他数着步子,走到他以为对的地方往下坐的时候,给我笑死了,太滑稽了,他的肢体语言很搞笑。
最后这个很可爱的老头成功追回前妻,胜利!
关于瞎子“瞎导”这一点也是很有意思,女演员穿着三点式不知情地勾引他,超级茫然尴尬的场景,他自己看了成片就说一塌糊涂,就是瞎子导演的,竟然获得法国人“50年来最棒的美国电影”这简直讽刺的阿哈哈哈哈哈。
不说了,五星推荐。
《风流绅士》、《老虎百合》、《皇家赌场》连续的“可怕经历”让艾伦对于好莱坞影片拍摄和运作模式的失望:他不仅要应对摄制组施加的压力,而且明星也会不断纠缠并逼他做各种各样的事……完全是世俗的游戏。
于是,这部《好莱坞结局》成了艾伦贬斥好莱坞影业的阵地。
这也解释通了他为何从来不出席奥斯卡领奖典礼。
正如影片结局男主影片遭到美国评论界的狠批,但却得到法国人的大力赞扬,从此艾伦与好莱坞从此分道扬镳了。
在那个好莱坞商业片横扫电影市场的时代,艾伦这种尽匹夫之力抗娱乐之主流的行为真的是很刚了。
尽管公众对艾伦的作品褒贬不一,甚至吐槽他不考虑观众感受的拍摄方式是“艺术性的手淫”、“自恋狂”,艾伦则满不在乎地回应“我是一个典型的自恋狂”。
不管怎样,艾伦实现了影人自由的艺术梦想与精神诉求。
也正因为这样,在艾伦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始终对观众毫无保留地讲述世间的一切。
即便是对行业的不满与愤怒也敢于拿来作为创作的原始材料,转变成为:颠覆范式、娱乐道德、驳斥愚舆、挑战潮流、笑容疑惑泪水的真诚。
从伍迪·艾伦的早期片看到最近十年的片,感触最大的是,当他在影片中出演角色时,更加好看了,活像一位机智的老者,但仍不乏活力。
不似他中期的作品,神经质得有点猥琐,不过这也是他在影片中故意塑造的形象。
而当他老了,形象已然变了很多,他的银白色头发和穿着都是非常整洁的,显得很醒目,眼神也不同了,变得精精灵灵的。
这部片毫无疑问是一部典型的喜剧电影,又糅合了一些悬疑因素,但要论多出色,也不怎么出色,确实如部分网友所言,在他的作品中属于中等水平,看看还行。
小清新喜剧是伍迪老头的一贯风格。
男主瞎掉是个搞笑又充满隐喻的设定。
如果喜剧真的如同理论派所说的那样是用制造强烈反差和不合理来炮制笑点的话, 那Woody Allen是炉火纯青的大师绝对没错。
话说回来老头年轻时就是职业段子手嘛!
这么多年作为Woody Allen的影迷,我为什么没学到更多的东西啊,我需要深刻检讨。。。
虽然电影中快到结尾的部分的转折来的没有说服力,但好像也没啥可指摘的,Hollywood Ending嘛就是任性就是无厘头吧,不过这也决定了片子只能算作中等喜剧片吧。。。
Woody Allen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来调侃现实的荒诞的,这片子里的价值观告诉我们:还好是他是个乐观的现实主义者。
《蓝色茉莉》就不是啦。。。
老头要健康长寿啊!
光看名字就知道伍迪·艾伦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讽刺好莱坞的刻板和无情。
一个神情慌张、动作滑稽的小老头不断挥舞着双手,就好像在扇好莱坞的耳光,左右开弓,把好莱坞狠狠羞辱了一番,还笑眯眯地说,别生气嘛,我逗你玩的,实在很腹黑。
片中表现最细腻的是当他失明时前妻对她的爱和支持,但又不是盲目的那种,以及他的经纪人对他的体谅和照顾。
影片最后一句台词很棒,“每一位丈夫都应该瞎一段时间…”--伍迪·艾伦自编自导自演<好莱坞结局>
如果你想看一部文艺影片,比较好的选择是找部欧洲的片子,但要选择在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看,否则你很可能看着它入睡。
没办法,降低要求看部好莱坞的,又受不了总被自己猜中的情节发展和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的好莱坞式的结局,在你上下两难、在艺术和媚俗之间找不到自身的位置时,伍迪•艾伦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脱口秀出身的瘦小的犹太老头一直坚称自己不是知识分子。
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他在《好莱坞式的结局》首映式上说:“法国人对我一直有两个误解,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着副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老是赔钱。
”当然,他是笑着说的。
很难说伍迪是不是知识分子,15岁时成为幽默专栏作家,19岁被大学退学,29岁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喜剧先锋”,67岁荣获“棕榈之棕榈”(Palm Of Palms)特殊成就奖(这是继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之后第二次有人获此特殊奖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伍迪一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观察着世界,并用他的电影描述着人生的悲与喜、乐与哀,虽然他的影片多是喜剧,但在嬉笑怒骂的后面我们看到的还是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好了,赶紧进入正题。
《好莱坞式的结局》是伍迪的第36部编导作品,依旧是喜剧,依旧是在纽约,依旧是那个紧张不安、手舞足蹈的犹太老头,这次是拿好莱坞开涮。
瓦尔曾是个声名鼎赫的导演,但如今却为了糊口不得不去拍一些诸如除臭剂之类的广告。
所以当他的前妻艾丽和她的未婚夫哈尔——一个典型的精明的好莱坞制片商请他执导一部大制作时,他虽不情愿但还是签了约。
可倒霉的瓦尔在影片开拍不久突然奇怪的失明了,但在经纪人的劝说和各种压力下,瓦尔决定隐瞒自己的情况继续拍下去,于是,喜剧便开场了。
别期望伍迪•艾伦的喜剧会象金.凯瑞或周星驰的那样让你笑的岔气,大多数时候你会觉的这个罗嗦的小个子男人很烦心,但他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一句话会让你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后你会觉得自己和他一样好笑。
有两段剧情我觉的很有意思,一段是瓦尔和前妻在餐馆里讨论剧情,瓦尔竭力想一本正经的和她谈剧情,可讲着讲着他就不由自主地抱怨妻子为何离开他而选择了愚蠢的制片商等等往事,伍迪的表演几乎不漏痕迹;另一段瓦尔为影片请了一位中国摄影师(实际上伍迪.艾伦近年来多次请赵非做摄影),后来摄影师对拍摄不满,怒而辞职用标准的普通话说:“TMD(国骂),老子还不干了呢,李安有几部戏还等着我开拍呢。
”影片温和地嘲讽了好莱坞的运作体制,指出了导演在好莱坞只不过是大制片公司的打工仔,根本无从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所以伍迪.艾伦坚持在纽约拍片,拒绝融入好莱坞的体系,这也许就是除了《安妮•霍尔》以外他从没得到奥斯卡亲睐的原因,可他真的需要那些小金人儿吗?
《安妮•霍尔》获三项奥斯卡奖的那天晚上,伍迪正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俱乐部里吹黑管。
身为犹太人,伍迪却不时在作品中自我解嘲犹太种族性,表现出难得的民族自省和认知。
但伍迪确实老了,“他收敛了批判的锋芒,只是不动声色的讲着一个个无伤大雅却引人入胜的故事”。
影片结局如何?
我只能说,这是伍迪•艾伦的第36个非好莱坞式的结局。
电影就是在映射Allen自己:一个不入好莱坞商业界的文艺导演。
他渴望心与心相抵的爱情。
片子里让我最感动的前妻对她的爱,但又不是盲目的爱;经纪人对他的体谅和照顾。
整片无厘头剧情上面充满了暖暖的温情。
其中达成工作协议的那晚和前妻十年后的单独会面,他一本正经的谈工作,谈着谈着忍不住埋怨前妻十年前的离开,满满的委屈不可思议歇斯底里,以至于前妻不得不结束了这次会面。
“我们两没有交流了?
但是我们还在做爱啊,做爱是最好的交流”搞笑死了。
但回头她又对他的不理智的行为闭口不提,这一个小细节就完全体现出前妻对他的理解,太暖了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
现代音乐剧果然有好多现代元素。。但是歌并不动听。。差今年的tony 魔门经 远了
当年比较喜欢的欧美青春之一了。
还过得去的感觉。
Fun!要是有字幕版就好了,等二刷!
听过伦敦版赶紧过来打分,百老汇原版十分满分不解释啊
This musical really sprinted, jumped hoops, and back flipped, so other musical adaptions of movies can wALK. Love this and love the og movie all the same 💗
让人看完心情好好~大爱女主角这样的女生
逆袭
很不错女性律师也很厉害
可看可不看
get不到女主颜,不够金发美女与角色不符
虽然有点不合情理,但是看得超开心
老片。。
..太二了...
哈佛法学院。烫头不洗头
美女
傻!白!甜!但我好喜欢!being true to yourself never goes out of style!
“同一天 法国男人能弯又能直 ”
这姑娘只要稍稍努努力就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
我最喜欢的,还曾经立志要成为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