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到2014年,《舞出我人生》连拍5部。
帅哥靓女换来换去,唯有主题永恒。
没有比赛,没有成功。
赛场越大,成功越大。
挫折越狠,成功越大。
对手越强,成功越大。
那些承载着苦难的时光,那些从根本上挑战你每一份坚持的日子,将最终决定你会是怎样一个人。
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寒武纪,号称,中国AI芯片独角兽。
它的对手,是英伟达。
它的赛场,是芯片。
它赖以成名的,前舞伴(大客户)是华为。
它的股票,值不值得买,我没有发言权。
作为一名打工者,我的眼里只有你,你去了能挣多少钱?
报告:《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的投资价值分析》我只看懂了,第11页。
纯现金,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40万加上股票期权,平均年薪,120万。
拿着120万的年薪,搞科研。
还是去一家上市公司搞科研。
搞的还是AI芯片,我觉得很好,很强大,很羡慕。
报告,第11页的原始数据,如下:1.研发人员:680人 2.研发人员占比:79.25% 3.研发人员平均工资:41.65万元(年薪) 4.在2019年度股份支付费用: 36398.57万元 5.估算研发人员2019年度平均费用 (含股权激励): 120.18万元(年薪) 6.2019年非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5.53万元(年薪) 对照数据,送外卖的美团,正式雇员平均年薪,35万元。
备注:《舞出我人生》 Step Up (2006)《舞出我人生2:街舞》 Step Up 2: The Streets (2008)《舞出我人生3》 Step Up 3D (2010)《舞出我人生4》 Step Up: Revolution (2012)《舞出我人生5》 Step Up: All In (2014)
又一次因为封面被吸引,15分钟后,发现,原来是曾经看过的电影,既然再次选中了你,那就,再来一遍吧。
第一,惊叹于男主的颜值和肌肉线条,没错,是长在审美点上的!
第二,做事5分钟热度,放纵自己轻松的生活,大约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弟弟的死亡终于点醒了大家。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靠自己唤醒自己,如果需要这么痛苦才能醒来,那也太过于悲伤了。
第三,整个电影的画面感,在海边的舞蹈中达到了极致,大海、落日、两个起舞的人,好像看到了风,在自然中,人才是最美的吧。
第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音乐,整个电影的情绪都很昂扬,甚至在他们起舞的时候,我这种不喜欢运动的人也可以跟着动起来了哪,是可以成为运动背景的电影啦。
最后,感谢遇见。
为了so hot的channing tatum!!!!可恶的是整场戏他那宽松的hip-hop街头着装把他包成了粽子,完全没有脱的意思.我心中无数次的呼喊,脱!脱!脱!what a pity........
Great dance! It is so inspiring and energetic,it attracted me so much.Hip-hop is really a wonderful dance and music,It just belongs to the youngs,I do miss it = =
《舞出我人生》是美国资深舞蹈专家安妮. 弗莱彻导演的励志舞蹈片。
虽然只是导演本人的处女作影片,但细腻流畅,让人颇有惊喜之感。
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们喜欢看美式青春歌舞片,因为它少了国产同类影片的生硬虚假、矫揉造作。
而是自由洒脱,舞蹈热辣,激情涌动,赏心悦目。
《舞出我人生》以舞为媒,以街舞少年泰勒和艺校女孩诺娜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偶然相识,在排练舞蹈过程中擦出爱的火花的故事。
故事虽然不算新鲜,但歌舞表演却相当悦耳悦目。
或许导演本人就是编舞专家的缘故,影片在舞蹈形式上种类众多,无论独舞、双人舞、群舞,芭蕾舞或是街舞,应有尽有。
而更为养眼的是,影片俊男靓女云集。
泰勒人帅舞佳,街舞表演热力十足,让人热血沸腾。
美女诺娜气质一流,舞蹈自由奔放。
帅哥美女本就养眼,再加上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不断舞动的曼妙身体,节奏强烈音乐伴奏下活力四射的动感舞姿,心灵自由释放的肢体语言倾诉,使整部影片青春激情洋溢。
别的不说,单就影片提供我们的这份难得的激情,悦耳又悦目的视听感动,就已经让人心情舒畅。
《舞出我人生》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影片并未讲述一个形式大于思想的故事。
影片的创作者不仅提供了精彩的舞蹈演出,而且满怀善意,借助泰勒和诺娜的舞蹈、爱情故事,在劲歌热舞的视听盛宴中,讲述了青春励志主题。
英俊的男主人公泰勒作为迷失者,有天赋也有爱心,但对前途充满迷惘,他误闯艺术学校并结识美丽的舞蹈学生诺娜之后,他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与价值所在。
泰勒最终选择了舞蹈,在舞蹈中,他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做勇气,当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挚爱情和事业归宿。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在生命的旅途中迷失方向。
但是,我们是不是就要灰心失望,自暴自弃了呢?泰勒作为迷失者,有着一个不太美妙的开始,但却拥有相当完满的结局。
他的故事正印证了那句至理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
泰勒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充满机遇,改变取决于你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敢于追求,奇迹与幸福就会降临。
从这个意义上讲,《舞出我人生》呈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彰显了一种富有启发意义的生命境界。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每位过客就像一个舞者,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努力,就会舞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精彩。
因此,《舞出我人生》在提供视听愉悦的同时,又提供了一种弥足珍贵、悦心悦神,让人思索的人生启示;在炎炎夏日中,为我们的心灵注入难得的清凉。
当然,《舞出我人生》决非完美无缺。
比如影片存在演员的表演可再精雕细琢,某些配角演出有模式化倾向等问题。
但瑕不掩瑜,总体上,《舞出我人生》都可算是一部优秀作品。
它的成功再一次显示了优秀美式励志歌舞电影的实力与恒久魅力。
这部我反复观看多次的影片,也成为同类影片中我的最爱。
《舞出我人生》应该是09年看的电影,当时宿舍只有我有电脑,六个菇凉扎堆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用的是PPS?
反正基本上都是这上边选的看,看完了之后就搜有没有续集,搜男主的电影,啊,很喜欢啊,大概青春就是这样,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那种毫不掩饰是二十几岁才会有的张扬。
即便是现在,依然会喜欢这部影片,在青春舞蹈电影里,它算是经典之一,而且男主好帅有木有,有木有啊!!!!!
缓存了好久却一直没看,直到舞蹈老师强力推荐了舞出我人生4才想起来要看看。
对片子本身看法不多,中规中矩的套路。
人总要经历大波折才会有大转变。
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经历诸多坎坷,走过七年弯路,我开始觉得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现在的舞蹈课让我很开心,也好像回到了以前。
现在所学的是我以前没接触过的舞种,动作还很僵硬,基本功也很差,但我觉得很有趣。
骚而不贱,媚而不俗,各种抖胸抖胯,各种自摸:摸胸,摸屁股,摸大腿内侧.....性感没那么容易,风骚也需要技巧。
在今天看这样的电影,再合适不过。
心情不好,毫无方向感,乱得不能再乱。
在思考未来的东西。
荒废了很多时光。
就像流水一样。
今天,没有一样的印记是努力留下的。
社会在哪?
根本触摸不到。
很害怕的无助。
电影好像给人一个方面。
真的就像老套的比喻。
灯塔,指明灯.....有了目标,要有努力,才是对懒惰的人一个警告。
付诸实际。
加油。
080701
《舞出我人生》是查宁塔图姆和妻子的定情之作,有共同爱好,颜值爆棚的两个人,命中注定要相互吸引,在戏里戏外都甜蜜爆棚。
这是一部多年前看过的电影,但印象十分深刻。
一直觉得,会跳舞的人总是充满魅力,自信、快乐、控制力强,用肢体表达情绪,享受音乐,享受舞蹈。
舞蹈与音乐结合,不仅带给人听觉上的预约,更是在视觉上给人美的冲击和享受。
跳芭蕾舞的优雅少女,因为热爱和自持,一遍遍练习着,为重要的比赛做准备;不羁洒脱的街舞少年,随心而动,却天赋异禀,用灵魂在舞蹈。
二人的相遇,注定是戏剧性的,他和她,完全不同却又互相吸引,在一次次的冲突与磨合中,心却越靠越近。
肢体的接触,灵魂的碰撞,像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无论世界有多不同,他们共同热爱着跳舞,在舞蹈的世界里,他们合二为一,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让二人认定了彼此。
他的眼中只有她,她的心里也只有他。
原本两个世界的人,因为共同的热爱相识相遇,并最终走到一起,这一牵手,就是一生。
是热爱,让一切变为可能。
一生都在环境艰苦的城市街头讨生活,泰勒·盖奇却从没有因为生命的困顿而放弃梦想,他知道自己是如此与众不同,终有一天会离开这里展开新的生活.因为打架而被强制进行社区劳动的泰勒从没想过,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在马里兰艺术学校进行社区服务的演出时,吸引了一位名叫诺拉的女孩的注意,诺拉是这所学校的天之娇女、芭蕾舞天才,正在为学校最有影响力的舞蹈大赛备战,可是她的搭档却在这时不幸受伤,在诺拉遇到泰勒之前,对于寻找新搭档一事已经接近绝望.她偷偷地注意着泰勒的一举一动,发现他的舞技虽然未经雕琢,但极强的乐感和律感都在表示这是一名天生的舞者.诺拉将新搭档的这个机会给了泰勒,可是当两人开始训练时,却因为太过两极分化的生活背景而使得关系一度紧张……都考虑过放弃的泰勒和诺拉因为各自的目的坚持着度过了磨合期,当一切渐渐上了轨道之后,泰勒用最实际的行动向自己以及诺拉证明:尽情舞动的人生,比想象得还要美妙.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