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没有任何观赏价值的电影. 创意的逐渐流失, 是续集电影最常见的弊病, 影迷们通常会抱怨着各种他们在头脑中预想好的电影元素并没有能够在影片中真正实现出来. 这样想完全就是冤枉了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同志啦, 尤其是对于这样一部以轻松幽默取胜的电影, 我们更加不必要用如此地带有强烈批判性的目光来省视他, 因为他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观众, 并不需要传递出多么发人深省的道理来. 虽然有许多优秀的续集电影,导演在其中加入了更多新鲜的元素以及更深入的对于人性的探讨内容,比如:异形4,从而使得影片从本质上摆脱了新瓶装旧酒的尴尬,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的经典之做. 而对于这样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来说, 有了依旧搞笑的情节, 有了原封不动的主人公, 有了依旧SB的警察局长,我们还能够要求什么呢? 放轻松一点吧, 这毕竟是一部喜剧, 我想亲爱的BASON看到每一个观众能够带着微笑走出电影院, 那么他的愿望也就达到了吧. don't be serious
费了好大劲才看到了这个 续集4初了序幕之前飙了一把车,后买就再也没有看到了就看法国马赛的警察的法国幽默表演我想这个及时是在发国应该评价也不好,难道吕克。
贝松开始老糊涂了?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终极杀阵4》(Taxi 4):滑稽剧和平民英雄 □文/火神纪
我们需要幻想来填充我们日益平庸的大脑和乏味的情感世界。
——火神纪。
题记。
日前这部电影在法国上映,三天票房过百万和两周观看人次超过三百万的成绩让人目瞪口呆。
吕克·贝松、热拉尔·克瓦兹克组合,《Taxi》的品牌效应和绚丽的飙车、无百头的搞笑以及招牌式的笨蛋警察,这些既定的因素对于《Taxi》影迷来说依旧有着无法拒绝的号召力,也因此成就了这部法国最火的系列电影。
商业上的成功又一次证实了黄金组合和品牌等等因素在法国式的幽默催化下给影迷们带来的召唤和欢乐。
然而,对于亚洲影迷来说,也许要对这部电影失望了。
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所有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两个男人,非常要好的朋友,不是拍档的拍档。
一个稀里糊涂的警察和一个干练的的士司机,也就是这部电影里的两位男主角艾米利安和达尼埃尔;一个贪玩的将军,喜爱孩子的外公;一个疯狂而神经质的警察局长和一群无所事事搞怪的警察;一个标准式的罪犯和他带领的犯罪集团。
这样的人物构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我们甚至可以更直观一点地列出一个式子:《Taxi 4》=热心的好人+逃跑的坏人+追捕的警察。
人物的构建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构建,我们既往的观影经验会让我们下这样的一个判断:喜剧片或者动作喜剧片。
然后我们开始明白,除去了更绚丽的特技和更眼花缭乱的枪火表演,其实这部电影跟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里给予我们无数次洗礼的动作喜剧片别无二致。
这样的判定也许不能代表所有的亚洲影迷,但是代表喜欢香港电影的影迷却绝对绰绰有余了。
是我们不明白法国式的幽默,或者是这种法国式的幽默跟太多的香港式的幽默过于接近而让我们如此熟悉以至于连让我们欢笑也如此困难。
那么宏伟壮观的票房成绩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嘲讽,经历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这样的人物构建和故事框架对我来说实在并不新鲜。
平民式的英雄、糊涂的警察、标准模式下的罪犯和疯狂的警察局长,这样的故事在香港电影曾经带给我们的灵感里,我们也许也能编撰出几个来。
然而,香港电影似乎不曾有过如此成功地把他们最让人捧腹的灵感变成最成功的商业作品。
也许,是不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吕克·贝松呢;因为香港电影在商业上的运作并不逊色,而区别也许就在于品牌的号召力里。
好吧,不那么苛刻,再来看一次这部电影。
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辆神秘的标致407,甩尾、加速、停位,等等这些美伦美奂的动作设计在原来三部电影的清新流畅的叙事风格基础上添加了动作元素,让这部电影也更有可观赏性。
这部系列电影虽然不是由吕克·贝松亲自执导,但彻底显浅的叙事方式使影片还是或多或少带有吕氏风格。
这是一部注重可视性和娱乐性的电影,所以,用那些精致的镜头设计来征服我们成了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美感,应该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的镜头设计非常具有美感。
也许,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这部电影可以用一个并不新鲜的故事框架支撑起那么成功的商业利益。
从视觉上来说,这部电影应该还算不错。
虽说比不上好莱坞那效王国里的繁华,可是放在法国,那种人文气息如此浓烈的电影氛围里,如此追求视觉效果的电影并不多见。
印象里的法国电影总是沉重而忧伤的,这部系列电影在浓重的法国电影文化里如此一枝独秀。
我们需要幻想来填充我们日益平庸的大脑和乏味的情感世界。
而最能引起我们共鸣的,也许就是这种平民英雄式的幻想。
超人离我们过于遥远,很多时候我们都如同艾米利安和达尼埃尔一样,稀里糊涂地过着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
我们也曾渴望自己会是一个英雄,一个为人民做贡献的英雄,或者说得更接近现实,在自己的心里变得更强大更神圣些的渴望也许不曾停息过。
而这样的一个故事框架下的电影更多地调动了我们曾有过的但已经被遗忘的妄想。
我们将开着一辆自己改装过的汽车在拥挤的公路上飞驰,躲开所有在马赛狭隘的街道上挪动的汽车一路向前。
为了我们的欲望和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
平民英雄的幻想也接近我们,离我们更近,这也许也是这部系列电影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故事框架,因为之前的香港电影曾经给过我太多类似的经历了。
然而,这种平民英雄式的幻想,依旧鼓动了我那已经淹没了的欲望。
或者说,一个并不新鲜故事鼓动起一个并不新鲜的欲望,于是,这种老桥段翻新的电影依旧有着它应有的市场。
在动作计设和视觉效果上来说,这部电影最精彩的有两场设计。
第一场是警察局长吉贝带领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去机场接艾贝日之后,翻车的那场设计;还有一场是吉贝在电影最后开着机枪和火箭炮不停扫射的那一场。
第一场彰显的是一种精致的美感。
第一辆车急刹车,于是后面的车停不下来撞上,接着有的翻车,有的打了个跟斗翻在前面的车身上。
这样的设计除了计算的精确度的把握上和误差的操作,以及驾车人员的技术之外,更多的也许是落点的计算。
而这一场戏的设计以及后期制作之后最后的视觉效果来说,应该是非常成功的。
至少我们看起来动作轻缓而流畅,非常有娱乐性,而且并不觉得惊险,这也许也是动作喜剧电影最难把握的地方。
第二场也许更注重的是一种凌乱的美感。
情势复杂,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吉贝疯狂的扫射看起来非常地畅快,不管是警察还是罪犯,他就这样不停地扫射直到自己被满地上的弹壳滑倒在地才停止了这种疯狂行径。
当然,这样的行为并不理智,可是放在动作喜剧电影里,我们开始假想如果我们就是那个站在楼上开枪的人,那时候的感觉一定很舒畅。
所有日常积蓄的压抑都在贝吉的机枪声里流逝去了。
后面的火箭炮的特效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可以说,这一场也是这部电影比较成功的一场动作设计。
也许我们可以去苛责这部电影在故事框架上的俗套,可是不管看了多少部香港类似的电影,我们也很难看到这种精致的动作设计,这些动作设计更多的是用机械来完成而非人力,也增加了计设本身的难度。
当然,香港电影里更多的也许是人体形态上的动作设计而非机械的动作设计。
从视觉上来说,我们没有任何可抱怨的。
而且在娱乐性上来说,虽说有些地方我们也许并不觉得好笑,也许,更多的是因为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而且有些地方,我们也总会不由自主地展现着会心的笑。
带着我们关于平民英雄的幻想,日益乏味的生活应该不会让我们拒绝这样的一部电影。
放开曾有过的那结阴霾,亲爱的,安心地展颜欢畅吧,至少我们可以说,今天我们有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没有沉重。
2007-04-28;丁亥年甲辰月壬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axi 4》 ■译名:《的士速递4》、《终极杀阵4》 ■导演:热拉尔·克瓦兹克(Gérard Krawczyk) ■主演:伯纳尔·法西(Bernard Farcy)、佛瑞德瑞克·迪分索(Frédéric Diefenthal)、萨米·纳塞利(Samy Naceri) ■类型:动作、喜剧 ■片长:91分钟 ■国家:法国 ■语言:法语 ■上映:2007年2月14日
其实这部片子有好几部,印象最深的一直是这一部。
我记得第一次看是快期末时,法语老师放给我们看的。
影片大概讲的是马赛警察局接手转运一个罪大恶极的江洋大盗,却不幸让他逃走了。
坏人逃走后,又开始犯案,最后被再次抓捕。
作为喜剧片,笑点还是很多的。
当然槽点也多,比如,老婆换个发色就不认识了,警察的出租车司机好朋友的办案能力比警察本人还好。
著名的法国喜剧《的士速递》系列(《出租车》),在今年推出了该系列的第四集。
一贯的独特搞笑风格,超炫的急速的士,再加上时尚和特效元素,“T4XI”上映后又刮起了新一轮的“的士热”。
说电影之前,还得先从去年的德国足球世界杯说起,不被看好的法国队在老齐的带领下一路竟杀进了决赛。
虽然最后没有夺冠,老齐还上演了著名的顶人事件,但亚军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在法国又掀起了一股足球热,这股热潮也直接影响了电影。
其实足球的元素早就在第二集中就出现过(当时是法国队在98年的本土举行世界杯上夺冠),开的士的丹尼尔就穿了一件法国队的10号球衣,即便在去拜见岳父大人的时候,也只是在外面再穿上了一件衬衫。
不过在这新的一集里,足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占了相当部分的内容。
一开始,丹尼尔和他的超级的士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送法国国脚西塞去球场。
西塞现在效力于马赛队(马赛是《的士速递》系列的背景城市),此君近年有些倒霉,世界杯前和中国队的一场热身赛里被郑智踢断了腿,错过了世界杯还养伤大半年,不过现在也算是马赛的当家球星。
电影里球迷非常狂热,为了看他一眼还造成了交通事故。
完成送西塞的任务后,丹尼尔和警察老友艾米里一起去看儿子们的球赛。
丹尼尔的儿子球技不错,不过老吃红牌;艾米里的儿子则在他的过分呵护下,穿着护具带着头盔上场,相当的搞笑。
当然最搞笑的还要数警察局长了,一向讨厌足球的他,最后竟当起了足球教练,不过瘾之余还上场秀球技,来了个倒挂金钩。
警察局长的最后一击,看来是有向周星星的“少林足球”学习过。
而另外除了往自己脚上打麻醉针,局长在抓人的时候竟然还动用了“国产007”的——箱中之神简称“箱神”——的超级武器。
结果由于角度和力度没有调好,局长高高的飞了起来,象“ET”一样在月亮前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身为监制的吕克贝松,看来不仅对东方的功夫感兴趣,还在电影里用了不少周氏无理头的招数。
以局长为代表的警察先生们,在电影中承担着大部分的笑点。
其实从第一集起,自负的警察就和自负的罪犯一起成了被讽刺和挖苦的对象。
他们自以为是却愚蠢透顶,代表正义和公正却种族歧视、假公济私。
在最新的这一集里,警察们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影片开头,局长就指挥特警们抓了一名正打扫房间的毫无防备的清洁女工,且手段相当“残忍”:用袋子套住后从楼梯上拖下去,撞击楼梯的声音相当“恐怖”(这是我觉得最暴笑的场面)。
接着局长因为西塞的肤色,怀疑他是非法移民。
他的手下则在警局偷偷吸着收缴来的大麻。
而局长常吹嘘自己身手如何了得,每战也身先士卒,结果每次都伤筋动骨,残不忍睹。
此次有备而来,带着重型武器,手持双枪身被弹链,俨然史泰龙再世。
外加飞弹相助,火力强劲,敌我不分,只求一个痛快。
如此反复几次下来,渐渐变的习惯,无能的警察看着也挺可爱。
不仅如此,搞笑的警察甚至有些喧宾夺主,抢了超级的士的风头。
从第三集起,这样的势头就很明显。
搞笑成为中心,此消彼长,的士反倒成了陪衬,不仅表现甚至出场都屈指可数。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忘了影片的题目是“TAXI”(《出租车》),一种风格的延续和扩充,造成的却是影片整体风格的失衡。
也许超级的士无用武之地,是因为在这个系列的前两集中已经用尽了风头。
特别是在几近完美的第二集里,丹尼尔和他的的士贯穿全片,和剧情环环相扣,上演多场好戏。
一开始运送孕妇,和赛车争风。
接着接受意外任务送将军大人也是未来的岳父去机场,成为“降落”机场的不明飞行物。
最后空降巴黎,在街头和日本黑帮的三菱车上演最后的追逐高潮。
经典的横空出世,也意味着后来者的难以逾越和平庸。
于是,说到底是编剧缺乏更新的创意,在剧情和的士身上做不出更多更新的文章,只好用搞笑来凑篇幅。
在新一集里,超级的士仅剩下早已不新鲜的超级速度和超级变装秀。
面对经典,不知编剧是不是想要避其锋芒,另辟悉径。
不过,大量搞笑的背后(个人觉得此集的可笑的地方不少,比第三集好),是简单到弱智的警察抓贼的故事,编剧是真的无能,而不是“无能为力”了。
新的一集《的士速递》,带来了新的“的士”热潮。
但最特色的元素的丧失和剧情的过分简单,也让这个系列的最新一集倍受争议。
这一次久违的回归,是新的开始,还是终结的标志?
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新的创意,那还是就此打住,让经典留在记忆里。
法国电影是很与众不同,要不然就是完全看不懂,要不然就是情节太白痴(仅就我所看过的法国电影而言)。
不过两个男人谈话的时候屡次突然出现温情音乐,温馨感人,可是和画面却及不搭调,而且非常突兀。
不过音乐很好听。
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
所谓事不过三 我本以为Taxi 123之后也再不会有4了所谓狗尾续貂 这个我向来是同意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很少能有续集大卖超过第一部的事例这一集的故事好像很一般 似曾相识的法式幽默 换句话说 也可以认为是没有突破倒是emily的老婆今次造型凹得很是成功还有两个年轻爸爸的可爱儿子无功无过 anyway 当作消遣 看着还行
タクシーシリーズの第四弾!
ストーリー、内容ともに前作とそんなに変わらない。
ただ、カーアクションが少なくなった気がする・・・。
その分増えたのが銃撃戦のシーン。
この作品を見る人は銃撃戦よりカーアクションを見たいはずなのになぁ・・・
看完4我深深感到什么叫一世英明毁于一旦想当年我们一堆人围一起看123时个个人仰马翻,一口气看下来都不嫌累,觉得时间过好快.对这个一戳小白发的司机和他的猛车颇有好感.今天看4,基本就没怎么笑过,不停看时间过了好久,还有多久才完.枉费我这些天的期待.乌龙警长还是很乌龙,小警察还是没他老婆厉害,一堆噱头都和上几部差不多,毫无新意.可的士司机和他的新酷车除了装坏人就没怎么用上,飞车镜头都基本上没有,强烈建议电影改名.要是导演学学中文,知道事不过三这词就好了.
看到电驴上有《的士速递4》,便毫不犹豫的下载了。
自从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看了《的士速递》以后,便很忠实的每部必看。
转眼间已经是07年了,九年的光阴足以将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和菜鸟的警察统统赶向充满危机的中年。
这个系列的电影也毫不例外。
如果不是它恰到好处的嘎然而止,恐怕下一部会面临绝对令人沮丧的场面。
警长还是那么搞笑,警局里还是那么多乌合之众,辣妹警花依然身手敏捷,主角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心肠。。。。。。
但是看了9年(4部),我们都已经审美疲劳了。
就算你笑着对我说:不会啊,我看过觉得好好笑 也不能够抹去心中那一丝丝异样的感觉。
没错,我们熟悉的Taxi已经不再从前了,故事的叙述变得单一化,出租车在电影里的分量越来越轻。
故事大概受了去年世界杯的影响,开场就和足球挂上了钩,马赛确实非常的有足球运动的氛围,和咱们这里差远了。
(开始扯了。。。
)最好笑的是看到两个主角的儿子出现那一幕,真是不同生活状态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当这两个父亲一对比起来,我都笑死了。
发现这是电影中最让我关注的亮点。
可惜的是后面不再提到,大家似乎都忘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有点遗憾。
笑点还是很多,大部分是那种很迷糊很没有水平的搞笑,但如此疯狂的角色中总是少不了没什么搞笑戏份,或者说是间接搞笑的丹尼尔,大概就是他的存在才使得那些疯狂的人们越发的不正常。。。。。
在这部片子里,搞笑的人不少,但好似大家都有些黔驴技穷了,连之前最菜鸟的Emilien在片里都显得中规中矩。
恐怕是因为新晋的父亲身份吧。
但还是有人越发的CRAZY,特别是警长,除了搞笑、坏事不知道还会做什么的警长。
在电影的结尾他来了个非常精彩的倒挂金钩,大概是为全部电影划下完美的句点吧,恐怕是他做得最的当的事情了。
故事设计得很老套,老得我根本就不想去仔细动脑袋,反正看这种电影根本不需要动脑。。。。。。
最匪夷所思的是EMILE居然弱到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实在是不象话。
结局很讨人厌,没做什么事的菜鸟居然变成了功臣,这市道啊。。。。。
如果不是冲着吕克’贝松,恐怕这个片子已经少了一半的关注,堪称法国影电的黄金组合的吕克·贝松和热拉尔·瓦兹克有着绝对的票房号召力和群众基础。
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到最近的《亚瑟和迷你王国》,然后就是《的士4》,几乎都是票房灵药。
《的士》系列甚至可以说是法国的票房的象征。
可惜的是,到了现在的《4》几乎已经找不出什么令人称道的场面了,似乎大家都忘了这是强调速度的电影,连段像样的公路追逐都没有。
的士一那超经典的横飞断桥,二的日本黑社会,三的雪地狂奔,四的。。。。
足球?。。。。。
总觉得是从3开始走恶俗路线的,大概很多人都这么想的吧。
越来越显疲态了,干脆结束就是最好的安排。
在还没有被完全厌倦之前。
第一次看这个系列,车的戏份好少啊,傻瓜警察这个设定满搞笑的。
感谢字幕组的童鞋
比较无聊单薄的喜剧片
一边喊无聊,一边默默地一路看到四
好搞笑,笑得我快断气了,的士系列里好像第一次让坏人也这么可爱。
先看的4,前半段笑抽了
看的简直都要对法语有阴影了,感觉这片子就是在黑法国人的不着调。
飞车是偶思豢的,这个系列也一直是,何况还是法国搞笑片,喜欢不需要理由。不过没看到将军的女儿是遗憾
一代不如一代
时隔多年,演员老了,剧情也太复制了,缺乏了亮点。不过依然值得一看
强瘙痒
倒霉上司变身主角鸟~
女孩配看,四星奖励
追车什么的都没有了
这些2b警察
太爱法国人的幽默了!
蛮搞笑的,警局里对付那个罪犯一段颇有意思.
不負衆望!
怎么记得标注过了已经。。呃~!
走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