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这个电影里的巩俐有一种神情,一种我喜欢的神情——骄傲、自信、干练以及孤独感;2、巩俐和刘德华搭档不搭调,在气质和习惯上,他们不是一路人,大陆和香港的教育熏陶出来的人,都各自打着很深的意识及行为烙印;3、我喜欢电影里的职场环境(SOHO的写字楼很漂亮),但里面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就像琼瑶的小说,幼稚得荒唐。
不过,假设若干年之后职场由90后当家,有可能会是电影里的样子;4、刘德华总是那么几个表情和动作,拍了20多年,100多部电影,他老人家乐此不疲,而我们已审美疲劳;5、自从《杜拉拉升职记》风行之后,最近流行小资电影,那些粉嫩的男生女生娇气得像奶油,这部电影却让两个40多岁的中年人耍了一把熟透了的魅力,就是剧本太差;6、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不错:“爵士乐就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在诉说自己的一生,在跟人家坦白他一辈子所犯下的错误,人老了最怕孤独”。
7、电影里巩俐的感情是内敛的,刘德华的感情是缺乏基础的,结果是上演一场貌合神离的爱情。
8、电影的结局,刘德华本来是去追巩俐,结果却变成跑去看演唱会;巩俐没有上飞机,却跑回来找刘德华?
按照一贯的手法,应该是刘德华在机场把巩俐挽留下来。
这样虽然恶俗,但更合理一些;9、这不是一个好电影,但巩俐的风情值得一看。
——2011-3-26
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
同学和我一起去看时,看到刘德华都头疼。
我们就猜测,他一定会在里面大炫肌肉和舞姿。
果真不错,那耍帅的镜头一定是他让导演强加上去的。
但巩俐的笑脸,巩俐的仪态,真的是倾国倾城。
我喜欢仪态大方的女人,喜欢巩俐这种母仪天下的感觉。
一个女人不一定要五官精致,不一定要香艳动人。
内心的淡定和从容的气魄,往往让人神往。
所以洪晃说的那句话,我很喜欢。
“人都会老的,明智的人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留青春。
而是去保留生活中值得回味的点点滴滴。
永远的青春,生理上是不可能的。
而所谓的幽雅的老化,可能比拼命要留住必须消失的东西要明智一些。
”
刘德华为什么听不到他那俩秘书,大雷小雷心里想的啊???
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我要凑齐50字……
首先,我得说,这是一部中国电影。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对于中国电影,我们得用中国电影的眼光去看待它。
这片中规中矩,不出意外的毫无亮点,但也远不足以在电影的质量变得越发没有底线的今天成为奇葩。
整体来讲,给人感觉像是三流港产小品。
王晶拍的那种。
没看过原版(原版也确实没什么名气),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本片采用好莱坞式的拍法;场景、剪辑、人物形象塑造、配乐、节奏把握统统像好莱坞靠齐。
处处都有股似曾相识的感觉。
通过借鉴这种成熟并且有一套规范体系的方式,使得本片没有其他国产山寨拍片的那种红果果的粗糙感;整体叙事还算流畅,剪辑也没有违和感。
虽然流畅的叙事和剪辑在好莱坞来说是必须的标准,但在国内来看,这是可贵的。
本来看了片方的宣传以为美工方面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还是那个样,还和杜拉拉们一样的毛病。
也是,剧本都还没搞清楚呢,布景,美工不精细也是理所应当的。
片方不重视,加上本身电影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人才;导致这方面既没细节、也没整体性。
即使这样标榜时尚的片子也总是 隐隐的透着一个粗糙劲儿。
让人遗憾。
最近看片总在想,要是这片交给冯小刚拍会变得怎样。
看这种时尚都市爱情喜剧,一是为了意淫一下高层次的小资生活,二还不是图一个乐吗?
所以啊,多琢磨琢磨台词,好好调教演员神马的才是正经事。
别老想着用那些生编硬造的三流笑话和小幽默把观众糊弄过去。
两大主角的表演欠奉,鲜有精彩之处。
始终看不到他俩擦出的小火花。
特别是刘德华,你说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像古天乐那样乱来怎么能行呢?
像你这样地位,年纪的人,难道不应该走精品路线大片路线,难道不应该表现的更加成熟,游刃有余一些吗?
本片把他的演技缺陷完全的暴露了出来,让人惊讶怎么混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
特别是里面那段在家里意淫之前喝酒跳舞的戏,突如其来的一阵风一样,让人心惊胆战。
耍帅玩酷卖性感什么的无可厚非,但是这样没怎么练习、设计,随随便便出来秀就真是献丑了。
想起《芳心终结者》里面那些同为跳舞耍帅的段落,一比之下,惨不忍睹。
不说演技,其实巩俐真的是个生猛的女人,从黄土地里面的村姑相变成如今的时尚高端女性,真是很威武。
对于影片最关心的,还是它的票房失利。
在这个质量对于票房的影响几乎为零的市场上,这样一个宣传做的不错,卡司也不弱,剧情设置也很讨人喜,大环境的档期也很应景的片子,竟然只捞到这样的票房真让人匪夷所思。。。
更为重要的是,宣传和卡司,后台差不多,质量更差的《将爱》都能取得2亿的好票房,而本片甚至还不到它的三分之一。
(《将爱》有群众基础是没错,但单凭群众基础这一个优势怎么也不能拉开这么大的票房差距啊)出品方博纳可以说对这片相当器重,明明前期宣传神马的也还算给力的。
时光把影片悲剧的原因归结于野心太大拉的太大,结果档期前狼后虎,一个好处都没捞着。
听着有点道理。
却仍然疑惑。
这片也再次推翻了明星号召力这一说。
同好莱坞不同,国内是导演中心制,宣传和排片为主要票房保证。
也就是说,在这种格局下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实际上是起不了大的作用的。
一部片子是否大卖,是赚是陪与明星有关,但明星却不能成为票的保障和票房成功的因素。
也就是说,像狄仁杰这种片子票房的成功其实并不能够证明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怎么怎么样。
于是乎,这涨的比房价还快的明星片酬泡沫是不是泡沫的太厉害了呢?
当然,请演员这事儿是刚需。
耐人寻味。
回到影片上来。
总之,这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片子。
喜欢刘德华和巩俐的人,向你们推荐。
PS:植入广告很多,但相比《杜拉拉》和《将爱》还算懂事儿。
不好,很不好。
为什么?
因为不是梅尔吉普森和海伦亨特演的那部。
都老了,就别耍酷装嫩了。
电梯里,风度翩翩的刘德华遇到依旧风姿绰约的巩俐,百味杂陈的眼神和精妙传神的肢体语言,一股难以名状的爱慕情愫由一场无厘头的喜剧牵引而出。
一次意外,让他拥有了特异功能,他可以听懂女人心,于是,一个智慧的男人与一个智慧的女人的较量在情理之中、在傻子都可以预料结局的故事中高调展开。
她的智慧被偷窃了,她有口莫辩,却悄然中爱上了他;他是专横跋扈的,盗窃了她的智慧她的创意,也不由自主的爱上了他。
他爱上她的时候良心发现了,夸张地对着镜子数落自己的不诚实,只是他还没有勇气没来得及面对她揭露自己。
她爱上他的时候,却被无情地解雇了,尽管她才华四溢,美貌如花。
“我从小就认为我是聪明的”,她没想到,不仅她的智慧被盗窃了,连她那严密封锁的心声也被偷听了。
命运有时就是这么无情,“你不走,我走”,她这样无奈而倔强地面对。
她依旧是无法放弃的,看似坚定,却还是让飞机飞走了,她坐到了他给她留的位置上。
他老爸的次高音变成了真正的高音,他也曾阅尽人间,尝尽五味。
人总是要经历很多很多,才会最终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
在她招牌式的微笑和充满欲望的期待中,那扇门缓缓关上了。
关在里边的当然还有他,没有他,终究是不完美的。
“戏做完了,拉幕吧!
”拉伯雷如是说。
人间喜剧是没有完的。
有喜剧,也有悲剧。
只是有的人喜剧多一些,有的人悲剧多一些。
生命有多少欢歌,就有多少哀愁。
当作业拉了下片,要是两年前我打一星,一年前我打两星,现在我打三星。
买国外版权二创的难点在于需要改编的不仅仅是情节,更是故事成立的内核,也就是历史是如何通过社会结构铺设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意象是如何映射媒介和符号的,搞清楚再展开大纲和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改编是失败的,人物行为是悬浮的,导致两位老师的演技非常尬,但只能说编剧老师拿错了任务,因为在很多动作的发出上斟酌得又很不错,人物是有情感动力的(当然我没有看原版,也有可能是直接抄过来的,有选择地抄也是种能力),比如孙子刚通过听刘杨的心声而了解到她的实力,如果到这里结束就没有人物弧光,后面设置的情节是孙子刚发现不重用有能力的只看外表的人原来是他自己。
电影最讨巧的地方也是类型电影可以借鉴的是扣题,用“我知女人心”框定所有演员的行为,让每一个角色都拥有同一个行为动机。
后三十分钟相对好看一些的原因是刘德华回到了舒适区,尤其是献歌巩俐的时候,天呐两个人发着光啊。
虽然这里面祖孙三代、夫妻、父子、父女关系刻画得确实很刻板,但有一点值得借鉴就是前后变化,且变化的情节要直给且显而易见:父亲拥女儿入怀、儿子找父亲诉苦、父亲向儿子道歉。
还有片中反复出现的蝴蝶兰效果没那么好,可能剧本里写出来很到位,没有营造好意境,没有设计好分镜,没有安排好出现的时机。
反正就是给我一种“哦,看到了,知道了”的感觉。
这个IP可以给现在流行的小程序短剧的编剧搞一搞,应该很爽。
看预告片德时候就觉得是模仿梅尔吉普森的男人百分百剧情模仿连表演方式也模仿表情也模仿没有太多惊喜不过人总是纠结并矛盾着的还是会期待看看华仔和巩俐的全新组合话说巩俐气场真的越来越强刘德华也的确越来越老满脸的皱纹就连笑容都显得特别悲催值得在家里看看就好的电影其实没什么情调可言总之看看就好无关悲喜
昨天抽空把今年情人节档期的三部爱情电影看了个遍——《将爱情进行到底》、《我知女人心》和《我们约会吧》。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主题,作为艺术分支之一的电影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主题,并且将这个主题深化、扩展,同时还延伸出了专门关注与爱情的档期——情人节档期。
定电影院的团体票时都会注明——情人节、圣诞节以及首映礼除外。
爱情这个主题之于电影,跟爱情之于文学来比,其程度之深,有过之而无不及。
《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在内地的宣传攻势很强,北京台、东方台都给他们做了特别节目,播出前《杨澜访谈录》播出的李亚鹏和王菲的节目就要这名字。
三部片子它最火,票房最好。
年前重庆逛的时候,偶然看见电影院外的《将爱》广告,我才知道这部电影。
第二天清晨,T在房间放那首《因为爱情》,听到歌曲的时候就把我打动了,直接产生了想去看的冲动。
陈奕迅和王菲对《将爱》主题曲的完美演绎对电影的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跟Z说这首歌很好听,才知道,《将爱》这部12年前就存在的电影对于80年代的青春爱情启蒙影响。
很多人现在对那部电视剧还有一种怀旧情绪。
当然,张一白文艺调对于青春爱情的重新描写也蛮期待的。
而,演员对于我的吸引力不大,仅限于徐静蕾。
《将爱》这部电影的三个故事,讲述了爱情的三种结尾。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被第一个故事打动得最深。
杨峥和文慧遇到的这种情景,是任何对于爱情产生寄托心理的人都可能遇到的。
对于爱情不稳定性的恐慌,从而让我们选择给对方一种爱情坚定程度的测试。
第二个故事挺幽默的。
第三个故事出现了何洁,发生地也放在了法国,出现了第三者,对爱情的坚守与背叛同时出现。
看过《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都会了解到这种叙事。
《我知女人心》巩俐和刘德华一起出演。
对于刘德华,我一直持冷淡的态度,我比较喜欢巩俐。
故事发生在北京某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创意总监因为可以听到内人的心声剽窃到执行创意总监的创意而和她产生了好感。
这个故事蛮狗血的。
估计是广告公司的内部构成比较简单,同时职业看起来比较光鲜,所以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都会集中拍这个行业的故事,如芒果台的《丑女无敌》等。
我觉得他们这样的表现把广告公司说得也太简单了,职业说得更加光鲜了。
创意总监女儿都找男朋友了还风流成性,办公室有两女的专门给扇风。
不要太夸张……美奥的创意总监李仪龙,首先就让我想到了奥美广告,有那么一点点山寨的感觉。
当然咯,这么传递广告公司,也可以让我们这些学广告的人YY一下以后充满情趣的广告公司工作经历。
PETER和李仪龙聊天,开始是为了私事,后来竟然就是公事了。
这个转变让我有那么一点小囧。
因为寂寞空虚无聊而在网上寻找对象,结果成为了猎头公司为其他公司寻找人才。
整个故事总体上还是蛮平淡的,准备走的,回来了,满足了留下的人的牵挂的心。
不过,看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荧幕上用年轻人的方式谈情说爱,心里有那么点不适应,别扭有点讲不出。
《我们约会吧》这应该是玩票性质的电影。
不用粗制滥造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它,也不能用什么更高级的词汇了。
和《将爱》一样,在电影里穿插了生活中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镜头。
《将爱》是在很有情调的环境下来拍摄的,背景简单,而《我们约会吧》就像新闻随机采访一样,大街上拦到一个人愿意接受录像,然后对着镜头大喊“亲爱的,我爱你”,不用剪辑直接放到电影里面。
我不是装逼文艺范,但是说老实话,这样的镜头确确实实拉低了整个电影的档次。
从正常的平均水平电影下滑到有山寨色彩的玩票性质电影。
看惯了芒果台电视剧的人大概就能想象出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其演员的水平。
芒果台以及其相关的制作机构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好用的那么几个坚挺地用,不遗余力地用新人。
而电影中出现丹尼斯·吴和吴辰君之后我就有一种错觉,我是在看《不小心爱上你》。
更有,在盛蓉姐要找的陆氏集团总裁出现在道歉的荧屏上时,那一刹那,那一瞬间,我震惊了,我以为她想请“艳照门”之后的陈冠希上《我们约会吧》。
陆总的道歉词跟陈的差不多,而他们的长相又有那么几分相似。
故事中,还有选秀之类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为他们自己拍的一样。
从冯氏贺岁剧开始植入式广告在中国的电影中呈现着浩浩汤汤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除了古装戏,现代戏基本上都充满了广告。
本人不排斥电影中的广告,我觉得如果植入得好,是可以提高审美情趣的。
我觉得很多广告片很好看,我经常没事做的时候拿出来反复地看。
但是电影不能拍成广告片吧,或者不能拍得比广告还差吧?
看广告片时不要钱的,而看电影是要付钱的啊。
当然,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最高境界就是广告片里植入故事情节。
可是,这三部电影的广告……《将爱》的第三章场景在法国,而杨峥、文慧和楚楚三人在波尔多游玩的时候喝的水是“西藏冰泉5100 ”,镜头直勾勾地盯着文慧在法国家里书桌上中文包装的999.这让我说些什么好呢?
在中国喝法国产的依云水不稀奇,但是在法国喝中国产的在国内品牌影响度都不高的5100就比较不可思议了。
《我知女人心》基本上是拉了巩俐以及刘德华所代言的所有品牌。
开得车一律是讴歌,广告公司的也给讴歌做品牌。
更有意思的是乐途。
以前还不知道乐途的广告语,现在连广告语也知道了。
洋河蓝色经典嘛,男人情怀这些都红果果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啊。
更绝的是被咬了一口的LOGO无所不在。
看片尾的时候没有出现苹果公司有赞助啊,怎么就平白无故的出现这么多次呢?
可能是我看错了吧。
前不久刚看过一个统计,苹果公司的商标已经超过其他商标成为电影露脸率最高的商标,综合超过33%。
那个《我们约会吧》的广告就更不用说了,和姐姐谈煮饭,干嘛要说“有了美的智能电饭锅,想吃什么我都煮给你”,雷倒终生?
EMOI店子偷偷地约会。
陆总驾着万科的帆船在海上驰骋。
我不知道万科是怎么想的,陆式集团的建筑可是出了问题的啊,然后他驾驶万科的帆船,是不是在暗示我万科的建筑也有这样的问题?
至于民生银行,更是多次反复以远景特写等不同的手法,出现其外部装饰,内部结构以及其VIP卡……可能是银行钱多吧,广告砸得多。
广告多,投资成本也就收回来了。
所以,它也就不在乎票房的问题,以400多万的票房排三部影片第三。
该说的说完了。
1 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知女人心》,美国人Dede Nickerson(曾制片《杀死比尔》)08年邀我编剧,以融资未到位为由,拖欠稿酬2年多,我本着信任和体谅制片难处的态度,陆续完成从大纲到剧本三稿后,该人翻脸,拒付全额稿酬,剥夺编剧署名。
提醒各位同行注意。
多行不义必自毙!
2 为什么编剧容易受骗?
运作一部电影,融资的前提是搞定剧本和明星,所以某些不良制片人空手套白狼,第一步就是骗编剧。
其后很多项目容易运作流产,而有些是找新编剧改装上市,原编剧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劳动就白费了。
所以电影业的盗版往往是从盗版编剧开始,不止是碟片 3 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好看?
当项目流产后,某些制片人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前期风险转嫁到编剧头上,用剧本不好的主观借口来抹杀劳有所得的天理,导致很多编剧只能多接几个活儿来保证存活率,用心程度自然下降,这种集体浮躁最终伤害的是观众和文化产业 4 答惑a我是签了《我知女人心》编剧合同的。
b最早Dede找洪晃和我合作,她做过一修改稿亦无署名。
c派拉蒙授权Dede是拿到的,其制作意图就是翻拍。
d照搬既不科学,也无人甘心,但编剧智商是不溢出制片人智商的。
e此次维权,不单为申述个人得失,更是为了引发对保护创意产业的讨论。
5 好莱坞的问题?
Dede是带着把好莱坞旗帜插到中国的雄心来的,是的,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常常羡慕好莱坞,作为中国人常常羡慕美式民主。
但你们只是制度有优越性,而非人性。
并不代表你们来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就会按规矩办事。
如果抱着鄙视廉价劳工的态度来中国,那么尊重都是相互的。
6 我们在为谁做嫁衣?
中国电影票房去年破了100亿,银幕数量在不断铺开,观影热情持续复燃。
但在喜人的背后,大家也都有共识,如果关贸的壁垒彻底取消后,我们电影人不做好内功修炼,不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在一团乱麻中迎战,恐怕只是为好莱坞的入侵做了铺垫。
7 谁是傻子?
举个过分的例子,某电视剧制片人骗20个编剧分别试写一集剧本,然后说别人写得不好退稿。
之后将20集“试写剧本”拼装在一起,再找个便宜的枪手统稿,改头换面就上市了。
这不就是《我知女人心》里的偷窃高手吗。
0成本啊!
8 谁聪明?
姜文对编剧的尊重,大家在《让子弹飞》的宣传期有目共睹;宁皓说先给编剧20万,编剧会比他还主动,追着他开会——只有作品好、有底气的人才不心虚。
那些欺压编剧的不良之徒,我想问一句,你们能指望找没有尊严的编剧写出有尊严的故事来么?!
插播9 近期刷屏请见谅.谢谢每个支持声,情况特殊不便回复/某些攻击我的人,也谢谢您,我知你们都是爱电影,鄙视抄袭,对中国电影恨铁不成钢的人,在这点上我们的立场并没有分歧,了解事实前请慎做判断/ 重点不在某部影片,主要想说编剧行业心声.尤其希望大家不要受到负面干扰,编剧手艺美好,批评因为乐观 10 这仅仅是编剧圈的事么?
影视是一国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而编剧是影视的灵魂,中国不能长期沦为劳动力廉价的世界加工厂,创意产业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尊重劳动所得,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一个梦想:相信这个社会还有希望。
11 编剧维权是为了炒作吗?
是。
公平和正义需要炒作。
编剧维权常被视作名利之争。
谁不知道神马都是浮云,名利只是生存必需。
我看普天下也没谁只为名利而活,人最看重的都是感情。
每逢编剧站出来维权,并不代表他们只是在乎那点钱,在乎一个烂片的署名,本质是感情和人格受到了侮辱!
12 为什么观众骂我们傻?
为什么电影普遍智商低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智商,低于其他文艺的水准?
以为把编导摄美录的钱省下来花在明星上就是懂市场么?
我们当初是为了什么来做电影的?
是为了电影还是好电影?
哪个观众的钱不是辛辛苦苦挣来的?
哪个美好的夜晚是可以用电影来恶心的?
13 我不希望传递仇恨,我希望的是减少隔阂。
被愤怒擒住的心,干不了革命,革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尽我职责,要我权利,团结互助,平等对话。
神会让恶人心中没有安宁。
14 为什么要尊重每一稿编剧?
因为个人智慧很难超越观众集体智慧,所以诞生了编剧合作的模式。
但在集体创作中,也容易出现抹杀个人贡献的问题。
一人打好地基、一人建好房子,你粉刷个颜色,甚至是你站在房顶,就变成你一个人的作品了?
(写到一半,心情过去,就懒得写了)
三流的俗套无聊剧情,一流的华丽时装秀。
萌死了老大!时隔多年的女装再袭XD又被骂又被迫当gay太棒了XD
片中的孙子钢就是典型的“坏男人”,不但人帅多金,幽默浪漫,而且对女人又百般体贴,从咖啡店的漂亮女服务生到竞争对手李仪龙,没有一个不为他动心的,孙子钢本人也只好对此表示鸭梨很大,关键时刻还不得不谎称自己是gay来圆场。相比之下伪海归秦奋就属于失败的典型,你若不想成为秦奋,欢迎咨询我
商业电影,不过,构思可以,卡司也强大呀
苹果产品是电影中的主流,巩俐阿姨真漂亮
虽然是华哥,但是穿丝袜真的很辣眼睛
估計拿了不少錢
我真的发自肺腑的恶心华仔!!
绝对一星,要2B到什么程度才能推出这样质量的片子还不害臊? 国内电影人懒的除了凭着有限的想象力去YY所谓社会精英的生活就是不愿意去看看真实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 或者是我多虑了,这就是他们要的效果。 为去电影院的非五毛党默哀。
╮( ̄▽ ̄")╭ 就是炫时装炫纯爱炫勾心斗角炫歪打正着炫一物降一物
刚开看了5分钟,就么兴趣了,不就是山寨的梅尔吉普森的《女人百分百》嘛,塞进了一堆广告,下都下了,用来催眠吧!
拖沓,没新意,他两根本不来电我一身鸡皮疙瘩~一个人是有多无聊发现飞机上的辛普森一家自己都看遍了点开这部片子啊~~~~
巩俐实在是太漂亮
还行 大陆片一般都这样~
四颗星是给创意的,每个男人都想抓住女人的心声,在往来的人群中听到各种声音。。突然觉得生活有了目标,,找个今生的伴侣,,再有个女儿,,便也见过前世的情人。。
呃……
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电影院里看的,我觉得挺好看的。怎么其他人打分这么低呢。
这他妈是个什么玩意儿?
虽然膈应华仔,但是看得下去。巩俐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