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主颂
Gloria!,颂歌之女!(港),荣耀归主!
导演:玛格丽塔·维卡里奥
主演:加拉泰亚·贝露琪,卡洛塔·甘巴,Veronica Lucchesi,玛丽亚·维托利亚·达拉斯塔,Sara Mafodda,保罗·罗西,Elio,纳塔利诺·巴拉索,安妮塔·克拉沃斯,Vincenzo Crea,Jasmin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瑞士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24
简介: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威尼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讲述了特蕾莎的故事。她是一个年轻的梦想家,与一小群非凡的音乐家一起,跨越世纪,挑战旧制度的陈旧桎梏,创造出叛逆、轻快且现代的音乐——流行乐!详细 >
在3.8妇女节这天在和平影都看的!影片思路很好,音乐的部分也拍的很棒,但感觉情节上还是过于简单了,让人没有沉浸感,中规中矩的3️⃣⭐️吧~
7.5
3.5,剧情真不行,有几个镜头可以,音乐挺欢快的
那种让人觉得音乐真好的片子 导演现场的映后谈比剧情更印象深刻
#10324. 74th Berlinale-主竞赛。如果这部片不在主竞赛(比如去个新生代14plus或者全景、展映),一点问题都没有,三星起。搁在主竞赛里就难免让人要吐槽,选这种傻白甜迪士尼仿作,是卡洛卸任前放飞自我,还是意大利主宾国的外卡选手?音乐上搞这种穿越式的玩法就该多搞点间离效果,女主角应该要么是个非裔,要么染个发穿个牛仔裤和匡威鞋(所以索菲亚·科波拉在《绝代艳后》里其实是做对了),哪怕全程说英语呢……这剧作也不行啊,全程金手指开挂大爽片,连哪怕一丁点障碍都没遇到过,国内网文都不这么写了……
好可爱的巴洛克摇滚音乐片!开头宛如《好东西》,映后也有个女孩提了。虽然对女主上手就会弹钢琴和识文字的教育背景有些怀疑,但是音符真的会说话。暗线是铺得很浅的,被侵犯生下的儿子啦,阉伶啦。好在被男权神权打压的环境中,女孩子们的天赋和互助闪闪发光。大闹教皇迎接会那场,总督气死了大师被抓了而不同阶层的女子都笑了,真是好蒙太奇。也喜欢最后,特蕾莎被总督夫人接纳,一家三口过上了快乐的日子;露西娅和管乐团开启了巡演,瑞士的雪山天地宽广。
#IFF24 最后教堂的大合奏可真棒啊!献给所有隐匿于高墙之内、消散在历史之中的女性音乐人。
3.5
立意大于剧作,这个故事本可以挖掘得更深,现在呈现的效果就是一切发展得过于顺畅了
UUU
3.11 和平影都路演场
音乐真美好!女孩们真美好!
6/10。以赋权为中心的女性爽片,全程顺拐有如神助,最后为教皇表演一场大闹教廷,可笑的权贵精英们乱作一团,竟然赋予了姊妹情谊改变音乐创作史的能力,整体情节的潦草令人担忧。影片将大众流行音乐与古典乐范式融合,来呈现近代威尼斯的历史变迁,一群从小被遗弃到寄宿学校的女子忍受着宗教僵化的管理制度,通过音乐与情绪感受的联结,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女人们劳作的声景被特蕾莎视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信息,激发了她凝聚人心的弹奏才华。当内敛沉默的特蕾莎弹奏着奇怪的音符,吸引着露西亚的伙伴们快乐地合奏,露西亚严肃的古典乐却叫人昏昏欲睡,情急之下她对特蕾莎的攻讦,包含着音乐划分的等级秩序,她所信仰的理念遭到了打击,贬低不识字的特蕾莎以抵抗对新兴事物的恐惧。结尾那些历史灰尘中被遗忘的女人,在公共空间的表演展现了坚持创作的历史。
乌托邦式的电影,但恰好我现在需要这种。
意大利人的编曲功底还真强 随意就把圣咏和流行音乐结合 还真莫名得好听
何必要囿于女性的身份,反而圈地自牢。在结尾来一场女性的想象狂欢,是对严肃的消解,象征意义大于了现实意义,毕竟教皇的权力是真刀真枪啊。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颠覆,确实预示了一个更加平权的时代。现代钢琴的出现,展现了新技术的解放性一面。地下仓库秉烛练琴的夜晚,音乐爱好者都会为之心动。
无论是开头劳动的声音盛典,还是最后教堂的演奏party,都非常酣畅,女孩子们真好呀,导演说这是个讲女孩子间友好情谊的故事。而且这部电影的大部分作曲都是导演自己创作(少数几首是维瓦尔第),歌也是导演自己唱,手的特写也是导演自己当替身,还在硬币场景演了绿衣服的那个角色。美好的体验!
20241019--289;女性电影。差点被片名误导放弃。
音乐是打开心门的钥匙,音乐是拉进感情的纽带,音乐是荣归主颂的姿态。女主叫特蕾莎,她是一个梦想家,用音乐谱写一部童话~
【74thBerlinale】请看请看请看。全程哭得我稀里哗啦的,谢谢伟大的女导演拯救看完another end和l’empire的我。献给被历史埋没而隐身的女性作曲家,我们被父权限制被宗教限制,但我们依然坚持旁若无人般唱歌、舞蹈、演奏、作曲。女性凝视真的太舒适,没有姐妹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