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是我

幸運是我,Happiness

主演:惠英红,陈家乐,刘雅瑟,张继聪,吴日言,吴业坤,林兆霞,周俊伟,车婉婉,郭颖儿,邵音音,钱小豪,麦家琪,余伟国,钟慧冰,钟舒祺,彭立威,徐颖怡,陈慧珠,亭雨,彭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幸运是我》剧照

幸运是我 剧照 NO.1幸运是我 剧照 NO.2幸运是我 剧照 NO.3幸运是我 剧照 NO.4幸运是我 剧照 NO.5幸运是我 剧照 NO.6幸运是我 剧照 NO.13幸运是我 剧照 NO.14幸运是我 剧照 NO.15幸运是我 剧照 NO.16幸运是我 剧照 NO.17幸运是我 剧照 NO.18幸运是我 剧照 NO.19幸运是我 剧照 NO.20

《幸运是我》剧情介绍

幸运是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陈家乐 饰),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惠英红 饰),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 然而,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 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 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因为对方的出现,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丧尸不要停哥斯拉:奇点恋之运就像今天一样夫君大人别怕我悲剧的诞生极地密码古巴自由故事反诈骗行动组马克斯·马努斯尖峰时刻2特殊替身魔警欲罢不能第四季鲜花盛开的山村隐秘的生活失恋治疗所古田会议飞车手罗德但愿人长久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神都蜜探我最好的朋友安妮·弗兰克危险关系烽火雁翎满足第一季疯狂的求婚琼森帮归来美丽战场哈利与雪人马

《幸运是我》长篇影评

 1 ) 幸运是我能在电影院看到粤语原版又港味十足的电影

温馨又走心的电影!

正如导演所说,这不是一部文艺片,是一部叙事电影。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用文艺片的摄影构图拍摄的一部叙事电影,画面很美但是叙事流畅,不会像文艺片那么闷,甚至还有很多搞笑的桥段。

感人却不煽情,情感恰到好处。

虽然最后小月那段社会主义的加油打气有点出戏 ,但是整体还是很好滴。

很开心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部诚意满满的港片,更开心的是能看到粤语原版,最开心是看到红姐还有其他主演和导演~映后分享会听红姐讲她和她妈妈的故事也是几近流泪。

推荐<图片1><图片2><图片3>

 2 ) 茫茫世间,孤单与孤单负负得正

周五的早场,入场的时候,遇见一对银发夫妻。

同行十几米,仅因为用微笑回应到他们的缓行与目光。

便与我聊起:我们是来看惠英红的,今天人真少......嗯,工作日的缘故,就我们三。

娓娓道来的剧情架构,几处稍显故意的笑点设置,泪点到来的合情合理,有点硬的支线和结尾。

有亲不相亲,无亲却相近。

人和人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

老龄化社会大潮中的独居老人与经济下行阶段里努力生存的年轻人,生活中随处可找见参照的存在,放进电影里,用乐观和确幸包裹出明媚走向的结局。

让观者动容的同时,可以相对的被正能量感染一下,进而相信人间的美好,更用力而真诚的努力活着!

散场时分那对老夫妻认真与我道别,这两个小时同场观影的缘分,一如和片中旭与芬姨的相遇,人和人相遇的起点无非是一个微笑或者举手之劳的善良。

搭配他们挽着彼此离场的背影,觉得比起IP大旗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国片,这样的电影才是会让人有力量生活下去的存在。

没太有主角光环的旭,跟当下大部分年轻人一样。

香港是座包容的城市,豪宅与露宿搭配得并不违和。

想起之前听《hard image》(一档电影主题播客) 有一期,主播聊起过香港这座频频出现在电影里的城市。

记得这一段:香港的影视工作者,大多就是抱着“开工就好”的念头过着当下,跟他们聊城市历史或觉得香港怎样大多聊不下去。

即使有名的电影人,微信朋友圈大多就是po:今天去哪开工;收工和兄弟去喝酒;我要去哪哪开工啦之类。

猛的看来会觉得没追求与大志,但其实这便是一座市民城市的体现。

不似当下的北上广理想与野心蔓延起的无限生机。

仔细想来还比较认同这个观点。

在我奇葩的观光经历里,遇过的更多是这部电影里的香港,平淡而尽力。

有次圣诞遇见跳楼,瞥见坠地的人脑补起很多剧情。

当地的朋友一边拉走我一边说:可能只是不小心,哪有那么多故事。

我吐槽朋友无趣,他白眼我:你就是想太多。

遇过老人独自去买波鞋。

两双有折上折,寻我们拼单,因为本就是打折的童鞋款买单时老人不熟悉的刷卡动作让收银妹子些些不耐烦。

同行友人事后跟我吐槽那位年轻妹子的白目,“折下几十块对我们是没所谓,但老人家就可以买份糯米鸡什么就是一餐,她都一样工作有什么好翻白眼。

” “就年轻啊,还不能体会的那么细腻吧。

”片中,旭的人物变化过程被还原得真实不显突兀,纵然本性善良,但人性中的那些小恶与年轻的毛躁及偶遇的无奈,这些微小都在生活中照得见原形。

即便经历了无家可归,有技能不瞎作,安心在各个后厨开工收工的旭,在香港这座城市里总是有办法生活下来的。

柴米油盐落到哪里都是相同的。

芬姨说我喜欢吃鸡蛋啊!

一直觉得鸡蛋是个有些年代特征的存在。

如我奶奶,至今都还是只要我生病就鸡蛋水煮面,还一定是两个蛋。

这部电影还是乐观向的,让旭和芬姨都找到温暖,把社会救助体系放大。

茫茫世间,孤单与孤单负负得正,相处的累计是可以超越血亲的。

影片呈现的阿兹海默症部分,惠英红诠释得很真,好像据说她母亲患有此症,拍片的心路连带起对母亲的爱与歉。

两年前看《Still Alice 依然爱丽丝》时就脑补过如果阿兹海默症降临到我至亲。

记得那年还跟好友讨论过: 全身都瘫痪只有脑袋清醒和只有脑袋不健康哪一种活得比较煎熬?

(因为同期的《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万物理论》)假设性的脑补只有后怕没有应对方案。

最后我们说:活就好好活,死就好好死。

扯远。

坐标南京,院线没有粤语中字可选,较遗憾。

配音版口形上的违和让强迫症有点难受。

粤语是剩余不多的背负着独特文化的方言存在,需要珍爱啊!!

 3 ) 多希望,幸运是我

暑期档最佳影片诞生.港片不死!不知道上映能有多少排片.2016版《桃姐》《我们俩》.有深度又不失喜剧元素.惠英红预订今年金像奖最佳女主!配角大多出彩各种搞笑担当.催泪部分点到即止不刻意煽情.生活嘛.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取舍之后影片焦点稍显分散.小月的角色对阿旭的成长推动铺垫不足.渲染过头/7.5————————————————————————————————————————回顾付费看烂片,免费看好片,这样心里会不会有内疚?

整个暑期档,我的暑期档,也是学生时代终结后的第一个"暑假"(哭脸),为了轻松无脑,没事添堵,与艾默里奇一起度过了“求人类不要再独立了”的《独立日2》,感受了文章隔空检讨书般的《陆垚知马俐》,“日久贱人心”,开始期待着辛夷坞的下一部《致青春:希望你已在天堂》(因为,天堂没有伤害),冲着潘安子大影节分享讲座上没抢到的上千元群大红包也要当一把的《快手枪手快枪手》,趟过了专注绿茶婊12年除了美如画就剩美如画的《大鱼海棠》,经历了无视香港基本法的激烈《寒战2》,不知道是不是《夏有乔木》,是真“”雅望天堂”(理由不再赘述),想象着未来谁能去南派三叔墓里把跟他一起陪葬的《盗墓笔记》给拿出来再改改,以及我觉得还是能带来些许惊喜的中韩合拍小突破《惊天大逆转》,萌宠低配动物城版《爱宠大机密》,代表青年电影人希望的大师级新人处女作《路边野餐》,真·美如画的北爱尔兰童话《海洋之歌》,网(页)游大电影思路践行者《微微一笑很倾城》,迪士尼天赐良机陆川转型自我救赎之作《我们诞生在中国》,终迎呆萌回归的“3D特供”版特工神片《谍(叠)影重重5》,此外,有幸(没钱)而避免了成吨伤害的《封神传奇》《终极硬汉》《那件疯狂的小事叫做爱情》《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流,最后,继续坐实港片式微事实的《三人行》、《使徒行者》、《危城》等新作。

总结、铺垫了这么久,重点的重点!

付费看烂片,免费看好片,这样心里会不会有内疚?

当然是会!

虽然很多次被抽中或主动参加免费观影,但这还是真真正正第一次有机会看到超前观影会,见到了依旧美丽动人的红姐!

看完此片也让人相信港片不死,还有希望之光!

加上近段经历的种种,实在有必要矫情地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

嗯,在8月的月末,暑假临近结束的时间节点,也许是暑期档最好的作品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上映了。

类型社会议题的影片从来都自带光环效果,而且多文艺色彩,题材上相比于一般影片自然更加分,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也更有深度。

近年来国内关注老年人题材的影片其实不算多,马俪文的《我们俩》,张扬的《飞越老人院》、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这些影片不仅聚焦老年人,且基本都围绕两个主要角色,一老一少的二元人物关系,由矛盾对立到关系缓和,也有平淡如水的日常相处;国外影片中则出现较多群戏或焦点分布更均匀,诸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老爷车》、约翰·麦登的《涉外大饭店》、梅姨和汤姆李琼斯合作的《希望温泉》、原田真人的《记我的母亲》、山田洋次和是枝裕和等人的作品也不乏此类型,以及今年的高口碑之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不推荐)等等,但相信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这个类型在未来会得到更多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演员惠英红已经拿过两次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这部电影有望让她拿下第三座,她也坦言渴望奖项,相信看过红姐电影的人对她的演技已经毋庸置疑,在2013年的电影《心魔》中,惠英红具有极端占有欲的母亲形象更是独撑起了整部戏,而在《幸运是我》中,她饰演了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独居老人芬姨,在戏中毫无疑问又一次成为演技担当,初以为她深入这类人群有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没想到导演和红姐的母亲就是阿兹海默症患者,自然感同身受,一切真得太不容易。

男主陈家乐饰演的年轻人阿旭,其面目狰狞的表演很有一个叛逆坏孩子该有的味道,尽管稍显生硬,上升空间还有很多;配角大多也表现不错,张继聪的社会福利中心主厨角色十分抢戏,自High属性爆表,玩得了厨房摇滚,搞得定浪女领导,在担当情感导师、怂恿阿旭泡妞一事上却要给不及格,这也是影片败笔之一;阿旭的好友表现不多,和女朋友的“扑街”“吃屎”组合还是蛮搭的;阿旭第一份工作时均匀减少配餐分量、后被阿旭气掉了假牙的奸商女老板,感觉浑身是戏;还有钱小豪,这是自2013年麦浚龙的《僵尸》后与惠英红的再次合作,虽然这次不再是男一号,但作为男一号的混蛋老爸,还是光荣完成了助推情节发展,促成“忘年之谊”的重要作用;最后要说刘雅瑟,清秀而让人熟悉的脸庞,看到简介才发现原来就是当年那个湖南卫视《明星学院》红到发紫的小刘欣,满满都是回忆的赶脚,有点可惜的是,她在片中演技一般,还被结尾处崩坏的剧情设定拖累。

剧情故事围绕着芬姨与一位境遇糟糕的年轻人阿旭之间相识相知、相互接纳、彼此慰藉的过程而展开,同时也包含着两人内心的成长与释怀。

开场交待人物背景时就为影片奠定基调,落寞背影下带着母亲骨灰独自一人来到香港的男孩,桌上有着一台老旧收音机和烟灰缸且独自居住在还算宽敞房子里的老人,也许两个孤独的人,两颗孤独的心的碰撞,就是我们期待要发生的故事。

不幸的开始。

阿旭遭遇的一切不顺,从打通父亲电话被冷漠对待,当厨师时偷走餐铃被炒鱿鱼,对不怎么喜欢的女朋友爱理不理还偷钱并将其赶走,偶遇芬姨帮她捡橙子继而装灯泡后假装手机摔坏想讹诈,从芬姨家出来后自行车被盗等等,自己最后也因为没钱交房租被迫搬出来。

当生活对一个人很不公平时,他总是会想方设法地以另一种方式去发泄和报复,换来的却往往是更坏的结果,长此以往只能在恶性循环中挣扎,这一连串的事件也使得阿旭的形象变得逐渐饱满和有纵深。

欲扬先抑。

芬姨的信息在此时对观众来说还是所知甚少的,所以当阿旭遇见芬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将会发生转变,而这个老人的生活将不再平静。

能够感受的到当一个独居老人是多么希望有人陪伴,芬姨的房客离开时,她眼神中的失落感显而易见,一人独居久了不安全感随之诞生,也许会更加敏感和神经质,所以阿旭形迹可疑的蹭饭甚至还想蹭睡马上引起了芬姨的警觉继而遭其驱逐,但第二天的一盒鸡蛋就让芬姨的脆弱的内心防线瓦解。

在此突然觉得独居老人真的太需要关爱,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传销团伙,骗子公司多找老年人下手,对其嘘寒问暖,借机推销产品。

制造摩擦。

我只知道两个年龄差距很大的人相处,肯定会有许多问题产生,阿旭受不了老旧的门窗、电视、椅子、以至于卖了古董椅,换上了3D电视、大沙发,浑然不觉的芬姨只是因为不能适应多年来养成的看电视习惯而急哭,后来发生的一幕更令人动容,阿旭气急说出连卖椅子的真相,芬姨则像个孩子般生气又妥协,像个孩子般寻求安慰,她只是不想一个人T.T.阿旭善良的内心也在此刻被融化、打动,而懂得责任。

社区福利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场景转换作用。

不仅是连接多个角色之间的纽带,也让人关注到这个机构对于老年人的关爱,看到了许多同样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的状态,他们不喜欢这儿的饭菜,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这样的福利机构在未来应该更加完善和规范化,有一群真正有爱心有公心的人来这里服务(想到国内的养老院就让人揪心)。

阿旭在这里谋取到一份工作,遇到了许多不错的人们后内心也开始转变,对芬姨病症的关心也与日俱增,这里不得不说那个关于确诊需要服药的测试太科普性质,很囧的是我居然记不住医生说让记的内容了啊喂!

但让阿旭内心大转变的还是在那个丢失药盒子的半疯女人死去时,一个有过交集的生命离开,会更加让人懂得敬畏与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有此想法观众想必也不在少数。

阿旭的成长故事在片中占了很大的篇幅。

主视角是以其成长经历来引导剧情走向和情节发展的,从阿旭的叛逆到受挫到被感化再到重新认识人生,从失去母亲和父位缺席以及背叛到重新获得“母爱”,让观众对独居老人和阿兹海默症的关注反而退居其次,一定程度上导致影片有些失衡,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再比如画蛇添足的爱情(我们都知道阿旭成长成熟了,不用你告诉大家了好嘛!

),订立遗嘱的直白(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咱们各取所需,给我拿着!

),影片在该收的地方没收住,不该收的地方又戛然而止。

总体而言,《幸运是我》不仅是国产暑期档的一股清流,更是2016年国产电影的佳作之一,票房不敢有太大预期,但就映前口碑来说肯定不差,瑕不掩瑜,值得鼓励,对于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影片,这样的影片才更应该得到保护。

PS:芬姨的过往逐渐浮出水面时,会让人感觉“哇,好丰富的一段人生经历,歌星耶”,可为什么唱的是国语歌,现场观影结束后曾有人提问但没注意听,不知道粤语版是不是唱的就是粤语歌,但现场红姐聊着聊着就真的唱起来了!

国语歌!

心路6月的毕业季,匆忙毕业,匆忙工作,匆忙适应着新的节奏,选择了一条自己并不认为有心干一番大作为的职业方向。

每日工作所求无他,只要精力充沛,思维敏锐,下班能趁早,睡眠质量好。

然而以现下的时间与精力,每周既看不了几部期待的影片,也读不了几篇洗涤大脑的影评,似乎自己能做的只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浏览着一条条有关于影视行业的新闻动态,关注着各种探讨电影产业和推荐好片的公众号,珍惜着每一次免费的观影机会和讲座活动。

然后,继续怀揣着电影梦,感受一切有关电影带给自己的感动。

现在工作了也不能再时常待在家人的身边,照顾不到父母,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因为父亲的事费心劳力,每每念及总是过意不去,希望自己可以尽快强大起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比起片中的阿旭,自己已经幸福太多,多希望,幸运是我。

 4 ) 幸运的是我

阿旭在母亲去世后,孤身一人来到香港,寻找与母亲离婚多年的父亲,一个人在城市中游荡。

不羁的他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联系方式,但父亲似乎并不想见见他这个儿子,还找借口有事,经常不接他电话。

因为老板的尖酸刻薄让他选择了离开,没有工作的阿旭,因此也无法承担房租,甚至沦落到了偷拿女朋友的钱,房子退租的阿旭也就这样没有了归处而另一方面,因为房客突然地搬走,让一直独自生活的芬姨又变得很孤独。

就是这样,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无意中因为鸡蛋相识。

 5 ) 幸运难得

又是匆忙之中在吃晚饭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每一天都被各种project压到无心放松,因为会觉得睇剧都会很浪费时间,可能刷刷手机短视频时间就流逝了。

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难过,于是打开这部电影,熟悉的画风扑面而来。

感觉里面的每一个人物仿佛都活灵活现,我甚至不敢想象我和他们住的是同一个香港,直到我看了《贫富翁大作战》这个真人秀,我才意识到香港的贫富差距之大,各种帮扶中心,各种社工的存在真的有很大意义。

政府也为脱贫在努力奋斗着,虽然收效甚微。

而这部影片中出现的花胶姐更是让我觉得很难过,一个精神有问题的流浪者,只记得不停的喝水,最后被车撞死,那一瞬间,我首先觉得很难过很心疼,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可是转念一想,这可能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她再也不用在这人世间受罪了。

之前家乡的大街上,我也经常见到一个头发乱蓬蓬,衣服乱糟糟的女子站在马路中间,面无表情,嘴里念念叨叨,阿妈同阿爸都和我讲过,她是个有家人的精神病人,家里人管不住,总是跑到街上来,久而久之也就随她了。

感觉流浪者里有精神病的概率很高,真的好可怜。

可能平时我过于忙碌,我甚至都没有发现过流浪人,可能旺角深水埗,可能遇到的几率会高很多。

小月留给我的印象最深,虽然她只是一个配角儿,但是却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港漂的共鸣。

普通话夹杂在不标准的广东话里,显得突兀却又现实,因为确实很多人尤其是北方人,学广东话并不容易,都是辛辛苦苦的打工,也希望能寻觅到真正的爱情,一直白头偕老,但好景不长,我身边的港漂基本上都是女生,也基本上都是单身,因为香港这个生活极其便利的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把人的现实放大到很夸张的地步。

所以谁生活都很不容易,在外人眼里,在香港生活的人都十分算计,一支水在便利店可能就要十几hkd,房租可能都上万,供楼那更是难上加难,让人望而却步,想要逃离香港,别地却又无法安放向往自由繁华的灵魂,于是留下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我没有在北上广深长久的生活过,但我估计压力也会和在香港差不多,也可能会小一点,因为生活成本低一些,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我们还可以选择逃离,但是香港的local们,他们却没有退路,典型的就是那对修车佬情侣,将现实这两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劝阿旭不要管老年痴呆的芬姨的那段话,真的体现了无奈与自私,谁都不想被人拖累,能够自食其力已经很不容易了。

芬姨和阿旭的故事是整篇的主线,阿旭长得特别像我阿哥,阿旭对于他的细佬的爱,那种感觉就像是阿哥对我,虽然他总是嫌弃我蠢笨,开玩笑嘲讽我,但也总是会护着我,怕我在外面儿没钱花,告诉我没钱吱一声,别把自己饿死,看到爸妈生病我还在忙工作,会骂我怎么还不回家看看,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也能早点休假回家。

芬姨一生未婚,到头来得了老年痴呆,虽然有房却无人照顾,但政府会在她无法自理的时候安排她住老人院,但也颇具凄凉之意。

阿旭也是可怜之人,阿爸不认,阿妈过身,还好遇到了芬姨,二人相依为命。

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没有他们这么幸运,就只能是一个人硬撑着,那么过着。

有人总讲不结婚到老了会不会很惨,可是我见到的很多人也没那么惨,毕竟香港有很多人可能真的就是终生未婚,但是像老年痴呆这样的慢性症,没人照顾真的太难了,心理上也很难过。

可是结了婚,也不一定会怎样。

有很多老教授孩子都留在国外不回来了,留他们在香港独自生活,或者有些孩子在美国,他们在加拿大安家,只是在香港工作,来回飞,做“太空人”。

在香港,你会觉得你与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有人落课就搭飞机去日本吃饭,吃完再飞回来,放假了大家到处旅游回家,通常最长的假也不过一周,我有时放假也会飞回家呆一天再赶着回来,当然,这都是疫情之前,疫情已经快把人逼疯了,希望早日结束。

幸运难得,阿旭和芬姨都是幸运的可怜人,希望五月自己也能幸运少少吧。

 6 ) 遇见对方,都是幸运

最近迷上了香港电影,可能是从小受粤语歌的影响了吧,很想透过电影看看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的生活。

前几天看的《沦落人》跟这个也有相似之处,处处体现着温情。

本片里原本刺毛的大男孩,处处不顺利,因为感受到温暖,慢慢变得跟这个城市,跟身边人更好的相处,芬姨感受到了他的温暖,仿照当年照顾她的大老板一样,决定如果这个男孩子照顾她的好,就在百年之后把房子留给他。

越看我越想去香港,哈哈。

 7 ) 幸运是我

真的不是我不想更新,整个7、8月国产电影保护月真是出现了电影荒,我都不好意思说,连《盗墓笔记》和《夏有乔木》这样的低分片我都去看了两遍,肿么办呢,颜即正义啊。

就当看小鹿和我凡的盛世美颜PPT吧。

话说是什么动力才能让我在8月酷暑天爬起来在大下午的飞奔去电影院呢,就是能打能踢演技还一直在线的红姐惠英红新作《幸运是我》的点映啦,话说这貌似也是我第一次能赶在电影之前写个推荐评论。

我睿智的眼光已经预见到了,此片的票房可能不会太高,,,然而在众多鲜肉小花的靠脸演绎的美颜PPT构成的电影中,我还是愿意推荐一下这一部温情电影。

电影名为《幸运是我》其实可以有几个层面来解读,携带母亲骨灰来港寻父却惨被抛弃的陈家乐碰上了芳姐是一种幸运;而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的芳姐收留了陈家乐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很多看过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这部片子和大卖的《桃姐》来做比较。

都反映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现实。

正如桃姐是有生活中的原型一样,《幸运是我》把视角关注到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老人们。

据说导演之所以会拍这样一部电影,是缘于自己的母亲就患上了这种病。

而说动首届金马奖影后惠英红接这部戏,也正是因为她的母亲也有这个病症。

正如映后多次被提问的一个问题,您是如何演绎这样一个角色的?

红姐说了,这个根本不用演,我自己的母亲得的就是这个病,但是要在很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真的是一种病。

我们总是以为父母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时候问多了还会烦,觉得自己工作很忙还来打扰,而实际上浑然不觉父母已经老迈,罹患疾病。

而这种病症,最可怕的是它会慢慢侵袭,起先忘记关火、逐渐忘记自己做过饭了,直接再做一份。

看到电影里装满冰箱的鸡蛋,再看到芳姨哭着喊着说自己记不住新电视的频道,不觉好笑,只觉心酸。

影片另一个主演是陈家乐扮演的内地来港寻父的小厨师,和以往的阳光男孩不同,这个男孩阴郁、自卑,一言不合就满口脏话,然而他本质上还是个纯良的好孩子,否则就不会出现最后想要抛弃芳姨却忍不住回头的一幕,也正是因为他的恻隐之心,才收获了当被亲生父亲抛弃时芳姨的爱心。

可以说,老戏骨惠英红用模仿自己母亲的亲身代入感成就了芳姨这个角色,也同时带动了新晋小生陈家乐演技的提升。

而这对老少配也较好地完成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一起走的主题。

不过客观地说,刘雅瑟所扮演的大陆绝症女孩的存在这条线很是突兀,是想加持家乐的本质纯良还是想给他安排一条暧昧的感情线以便使电影达到应有时长,再或者用来表达公益爱心这条副线,总之就是画蛇添足,让人看了如鲠在喉。

说点题外话,电影点映结束,灯光亮起,才发现惠英红和陈家乐居然就坐在观众中间,笑说自己从头到尾把片子又看了一遍。

而映后交流时,惠英红一度哽咽,眼泛泪光,这绝对是真情流露,因为她的母亲已逾90高龄,她虽然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却后知后觉地迟迟没有发现母亲患病,很多新闻标题为求惊悚,会说惠英红为了向母亲致歉而接拍此戏。

事实上,身为父母子女,哪里有那么多的对不起,真正能通过这部电影唤起每日都假装很忙的我们关注到父母鬓边的那一缕白发,关注到他们日益佝偻的身躯已经足矣。

严格来说,影片剧情刚刚及格,然而只因这一抹温情,我还是愿意推荐这部电影。

希望8月26日,影院见。

 8 ) 做人就係你幫下我,我幫下你

知道八月戲院無甚好戲,已立意近期不再浪費時間到影院觀影;結果朋友觀影后強烈推薦,忍不住在排得滿滿的檔期中,抽出兩小時,到戲院把這部並非大製作的電影看完。

故事簡單,就是一落魄青年和患上老人癡呆癥的包租婆產生了母子般感情的戲碼。

外貌和周渝民有點相像的男主角,把尋父純良小青年的自卑乖張和真誠善良這種表現形式差異極大的性格,演繹得出乎意料地好。

雖然有某些戲份較為誇張,但是對於新演員來說,也是可圈可點的表現。

而女主芬姨,雖已是患上認知障礙的老年人,但是曾經是歌廳明星並且終身未嫁的身份,讓她還保留著少女的細膩情感,而惠英紅,把這種感情真實還原,不多不少。

家中也有患認知障礙的奶奶,想起如果我們是她的唯一,能早一點幫助一下她,大概她的記性也不至這麼快退化。

我很害怕,她最終連我們也忘記。

但細想回來,是不是正因為電影中的兩人,一開始是非親非故,在需要得到幫助時剛好遇上對方,才能產生這種連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之間也未必有的感情?

正如奶奶和她的乾兒子。

而我們,作為陪伴在旁的親人,認為對方會始終陪伴在旁,所以相互之間的要求,更為苛刻,以至於所有的一切,都被看作是應分,付出的人一直得不到肯定和回應,而索取的人也視為習慣,不再珍惜對方的付出。

所以,我們或者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人一世,咪就係你幫下我,我幫下你。

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或是陌生人,只是一念。

而其他一些涉及到公益的副線,似有點雞肋,可有可無,當然,進入幫助中心令男主的心越來越柔軟,讓他品性中的純良成分終見天日,也是功德一樁。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幸運。

 9 ) 想要为孤独的人生寻找光亮

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在逐渐变老呢?

当发现第一根白头发,然后开始紧接着冒出很多根白头发的时候吧。

就像影片中惠英红饰演的芬姨,看镜子会不自然的看到自己的白发。

《幸运是我》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惠英红凭着在影片中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的独居老人和一个经历母亲离世又不被父亲接纳的落魄年轻人,萍水相逢,成为彼此依靠的故事。

影片平淡而温暖,感人至深。

阿旭换了新电视,芬姨经常看的亚视按键由2变成了11,芬姨着急的喊着“亚视是2,亚视是2”,然后哭着说自己记不住。

这不就是很多老年人的样子嘛,对于年轻人来说,掌握新科技的使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很难,家里新买的电饭煲,要贴上标签,我妈才能知道煮饭的时候按哪个键;而她到现在也不会用微信,哪怕多次请求教她,也在她一直学不会的回复中作罢;家里新换的电视,她没有再碰过一次。

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吧,经历过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我们,或许到年老的一天也会出现我们无法学会的新科技,所以啊,耐心一点,如果他们学不会,也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指责。

在和阿旭的一次争吵中,芬姨终于将心底的害怕说了出来,“我不想死了都没人知道”,所以她才会对阿旭产生那么多的依赖,哪怕是知道了阿旭将自己的古董座椅卖掉,也没有一丝在意。

这样的芬姨,年轻的时期也曾辉煌过,她美丽优雅、唱歌动听,还拥有一张没有发表的专辑,画过很多著名电影的海报;有一个相互喜欢的男人,就因为舍不得香港,所以没有跟随男人离开,之后男人死于意外,而芬姨孑然一身,现在拥有的也只有之前老板赠送的这一套居住的房子。

人的一生,真的很难评说,不知道在什么拐角处就遇到了什么事,到最后,拥有了什么、还剩下什么,可能只有在人生尽头的时候才能知晓。

阿旭对于父亲的失望,是在他好不容易找到父亲的手机号码,打过去后父亲的冷淡;之后发现父亲不仅没有存他的手机号码,而且还警告他不要再打电话骚扰他;到最后他偷把父亲再婚生的弟弟带出去玩,弟弟不小心过敏后,父亲自始至终的漠视。

所以到最后他删除了父亲的电话,只给他发了自己母亲埋葬的地址。

两个孤独的人,在不断的相处中互相温暖着,芬姨像母亲般,在阿旭被父亲抛弃的时刻,陪在他的身边,带着他回家,到最后还把自己的房产过户给阿旭;阿旭像一个任性的小孩,磨难伴随着他,让他性格怪异,但也不断出现温暖的人,融化他的心。

不忍心抛弃患病的芬姨,会在本就拿着行李离开后又回去;会在和芬姨大声争吵后哄她;也会在芬姨走丢后着急寻找她。

他们一遍遍走过回家的路,慢慢地,人走在了一起,心也走在了一起。

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生活的路没有到终点,总会有很多的磨难出现,但是只要坚持前行,总会在孤独的路上找到温暖的光亮,然后奋勇向前。

希望大千世界中,每一个孤独的人都能找到温暖的港湾。

 10 ) !!

故事是发生在两个陌生人相遇。

一个是失去母亲,没有父亲的年轻人,一个是没有亲人的“婶婶。

”从当房客,变成互相照顾的人。

这样一个故事,有点像童话,也是看到了冷血的人背后的故事。

是否应对老年痴呆症的方式就是有人陪?

找个人一起说话,聊天,互相关心。

接受一些新事物,挖掘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做的事情,比如画画,比如一起聊天,--“不想死在家里没人知道。

《幸运是我》短评

3+ “这儿路滑,一起行。”失怙与孤老狭路相逢,仍不免望向些温暖和慰藉。“人和人,就是你帮我我帮你。” “好啦好啦,离了谁不能过。” 国语(及国语歌)出戏。惠英红有戏。

7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7/10,香港文艺片,过于美好而显失真,《桃姐》是绵里藏针,华仔其实深藏不露,赡养桃姐底下是有道德压力在逼着的,他是会计还是什么的,人情往来,利益交换,掐着表算计着呢,刻画温情与刻薄入木三分,相比之下,这里更像是一个温柔乡。戏剧化,似联瑞哭片

9分钟前
  • 弃子🔥
  • 还行

幸运是我,幸运是你,幸运是你我的相遇。

11分钟前
  • 秦川
  • 力荐

陌生的幸福。真以为今年找不出什么好港片了,幸运碰到这一部。无法跟《天水围的日与夜》和《桃姐》比,但作为导演长片处女作,值得5星鼓励。群戏全部加分,尤其是红姐和陈家乐,不像演电影,而是真的在拿生活飙戏。“人生是有不同阶段的,没有可惜,只有珍惜” 人生苦乐,春风化雨。

1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温暖的港式,不刻意煽情却能做到以情动人

17分钟前
  • 童不死
  • 较差

惠英红还是演她自己年龄段角色比较好,这样扮老苦着脸尖着声音讲话总是觉得有点做作。小男生倒是出乎意料演出那种外表冷漠内心温暖的感觉。加上最后大陆女那段独白,可以算一部出色的香港城市宣传片了。

21分钟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还行

惠英红真是撑起了全片灵魂啊。

26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推荐

这男的前大部分抽风抽的有些离谱吧

29分钟前
  • 收拾快乐
  • 较差

背景音乐不错

33分钟前
  • heather
  • 较差

電影語言是破敗的,導演一直沒有想清楚惠英紅到底是主角還是配角。全靠她演得好,整個電影只能侷限在普通人的遭遇上,沒法組織出整體。張繼聰的戲全部刪掉也不阻礙劇情,我只能認為他是鮮肉帶資進組。

35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莫名其妙吼 从头别扭到尾

36分钟前
  • suntong15
  • 很差

难得在院线看到,中规之作,惠英红加分,年轻人还需磨炼

40分钟前
  • 三子
  • 还行

两星半

43分钟前
  • 丢了一把
  • 较差

惠英红的表演给这个电影增色不少。这片子里面还是保留了一些港片的味道,但是有些剧情和人设有点出戏。

45分钟前
  • 白川
  • 推荐

红姐人真实诚,说“大家多帮忙写写字推荐,我们的电影实在太穷了……”作为处女作真的很不错,感情绵长细腻,如果最后的语言性抒情能点到为止就更好了。

50分钟前
  • 疼酱
  • 还行

19年1月11日北京飞广州时看的,不太好也不太差

53分钟前
  • mikaholic
  • 还行

题材不错,细节不够,阿旭态度转变太突兀,故事没说好。

58分钟前
  • Jamin
  • 还行

和红姐聊了1个多小时后,再看一遍,反而觉得这样刚刚好....坐等红姐第三座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小时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那渣男一直吼啥呢?惠英红演技太棒!!

1小时前
  • Rios
  • 较差

实在看不下去的大烂片啊…节奏还是叙事方式都有很大问题啊。打高分的都是水军吧…

1小时前
  • 无人存在的荒岛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