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说舒婷的后来作品没有前期的感觉时说:“无可奈何花落去,谁都没有办法。
”1、其实不杀人也可以是江湖。
电视剧可以给孩子们看,遗憾的是电影不可以。
2、老白,你不是不偷了么?
3、没动作场面也可以是武侠片的。
当我看到子弹时间和繁复的武打场面,只是感觉这是一场山寨的新龙门客栈。
4、佟湘玉偶尔找回状态唠叨一把、说教一把,可惜,我听不下去了。
5、秀才不粘胡子该有多好。
6、部分台词的功底还在,财神还是可以写好作品的。
演员自然也没太大问题,在看牛棚里湘玉与小郭对话一节,我恍惚有了电视剧的感觉,遗憾的是,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7、好比同样一道菜,食材一样,做法一样,火候差不离,可偏偏为什么就不是那个味道了呢?
变的是吃菜的地方还是我们这些食客?
8、还是会推荐朋友去看的,毕竟它是武林外传,毕竟里面有老白、湘玉、秀才、芙蓉、无双、小六、大嘴,再物是人非,我们还是想找找亲近。
9、向所有的工作人员打80分,向财神打70分,向尚敬打59分。
10、无可奈何花落去,谁都没有办法。
贼奸商图谋七侠镇,众伙计力保同福居。
郭芙蓉(姚晨 饰)脾气再度发作,怒打客人令佟湘玉(闫妮 饰)出钱赔礼、感叹生意难做。
被打客人乃是六品户部京官裴志诚(岳跃利 饰),他此来七侠镇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为防止裴志诚再惹麻烦,同福众人将其看押,裴志诚在杀手姬无力帮助下始得脱身,开始实施七侠镇河西改造计划,大肆收购河西土地,对于部分拒售户主,由姬无力出面行凶搞定。
裴志诚当众宣布西河大开发,引发房价疯涨,白展堂(沙溢 饰)、吕秀才(喻恩泰 饰)顿感男人的压力。
无双(倪虹洁 饰)与小六调查镇上的凶杀案,反被裴志诚先发制人,险些性命不保。
我不是影评人,我就一普通观众,我不高谈阔论,我就说说我的感受。
我很纳闷,电影上映才几天,评论就这么多五星,这么多叫好之声?
但为何那么多人叫好,我却被这部电影恶心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好吧,是我审美有问题。
我想把“二”锯开,因为它巨二!
我想把“二”推开,因为它忒二!
也许是对经典的期望值太高,结果看了这部片子与我想象中的样子相去甚远……整个看片过程就是各种摸不着头脑、抓狂、上吐下泻、无聊的蛋疼和想出去透透气。
整部电影感觉就是拼拼凑凑、弄点特技雷大家,毫不负责任地只为赚钱。
当祝无双一大段马踏飞燕似的飞檐走壁时,我觉得时间过得是那么慢;当吕秀才对着大屏幕又开始自顾自子曰和秀英文的时候,我是感觉那么怪异;当用大字解释“杯具”的意思的时候,我不明白观众会有谁不知道这个快过时的词的含义;当裴志诚眼望茶杯若有所思时,这长达十几秒的特写,我完全不知道导演在表达什么;当裴志诚和迟迟在卡拉OK《传奇》生离死别的时候,全电影院的观众鸦雀无声,面面相觑,而我早已抓狂……当迟迟临死前重复抖包袱,说照顾好自己的狗时,我觉得这种包袱在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这所有的情景喜剧中,都已经用烂了……当郭芙蓉和迟迟模仿“候总”的时候,当各种人说“打酱油”的时候……我觉得这应该是09年贺岁的元素吧??
而当闫妮一张大脸对着镜头疯狂讽刺房产开发商,为房奴出气的时候,我怎么觉得冯巩上了春晚?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等时间快点过完。
肥皂剧+恐怖片?
剧情严重不知所云,本来就是个“杀手+买房”的事儿……影射当下时局本是亮点,但就是感觉特别怪,怪异的怪……全剧被导演整的云里雾里,东一块西一块,毫无关联,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时,全剧充斥着月经的搞笑元素,电视剧中每个人物将经典口头语堆砌一遍,不断地各种矫情……说好听点是帮观众回顾经典,说难听就是实在没啥东西可拍了。
全片唯一有点亮点的角色是姬无力(姬无命一个扮演者);而老人里能坚持看下去的人物也就是大嘴(因为台词少)、老白和郭芙蓉;再看看双下巴的佟掌柜、圆润的吕秀才和小六……也许是我的审美问题,也许是穿越戏在2011年已经不吸引人了,那种将现代东西放到古代的方式达不到喜剧效果了……=》我发现我也实在不习惯把情景喜剧的一集拿出来放到电影院的大屏幕看……而我认为这电影连情景喜剧版中的一集都不如,尤其是台词不如!
宁财神和尚敬,您二位实在不适合拍摄电影,还是认认真真去做好情景喜剧吧;你们那些个包袱放到电视上还能博人一笑,但放大到电影院荧幕上,就只有“突兀”。
此外,豆瓣上评论一片叫好,短评却一片骂声……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我还是能看明白……制片方用钱了。
推荐一篇理性分析: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600713/不过这部片子至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像《community》中troy和abed那个烂片吐槽游戏一样,大家围坐一圈看烂片,然后疯狂讽刺片中各种二的情节。
---长江日报 评论新旧笑料齐上 唯独缺少惊喜 电视版《武林外传》红遍大江南北,捧红姚晨、闫妮等演员无数,时隔四年,这部“中国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又被搬上大银幕,让影迷们集体找记忆。
昨日首映,本报观影团第一时间走进横店影城尝鲜。
动作、纯情、搞笑外加借古讽今,《武林外传》全都一锅端了,可群众反映却两极分化明显:有人爆笑,因为经典桥段不缺,还加入不少时下流行笑料;也有人不屑,觉得“一锅端”的电影版远不如电视版来得亲切自然。
动作加上煽情 有点不伦不类 既然搬上了大银幕,导演怎么也得整点“视觉奇观”。
比如郭芙蓉、吕秀才的超级“湖景牛棚”房和江边小镇上空绽放的绚丽烟花,好歹有了点“大场面”。
“排山倒海”和“葵花点穴手”在剧集里无非是搞笑的包袱,但到了电影里,都是拿真金白银的特效砸出来。
且全片死伤无数,仅杀手姬无力就不知拧断了多少脑袋,也让片子多了份血腥与惊悚。
有动作有血腥还不忘煽情。
片中,小六和无双、秀才和芙蓉、奸商裴志诚和“小三”迟迟都上演了“生死绝恋”。
多重元素混杂,却让观众觉得导演的电影梦造得太大,“有点不伦不类。
与其搞那么多花样,还不如好好做一个喜剧”。
借古讽今解气 现实话题沉重 借武林临摹时代生活是《武林外传》的长项,电影版也是借古讽今贯穿始终,尤其是佟湘玉暴跳如雷的一句“你们这些贼奸商,利用人的恐慌炒高房价、扰乱经济,简直就不是个人!
和你们这样的人生活在这个朝代,简直是悲哀、耻辱”,让不少观众拍手称快,“真给我们出气”。
只不过物价上涨、囤地、高房价……使得影片在搞笑之余又增添了几分社会现实的沉重。
“现实生活本就让人太累,结果想看出喜剧也不轻松”,读者方小姐认为这样的《武林外传》远不及电视版来得轻松自在。
何况结局也太不给力,“本期待着看一场《九品芝麻官》式的公堂过审好戏,结果奸商裴志诚和杀手姬无力都死了,终极大Boss潘公公逍遥法外,甚至连脸都没露”。
一晃五年都过去了,我觉得时间没有压根没有那么快,但如果翻开手机里的日历和记事本,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日期和做完没做完的事情,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光阴。
也许在很多人心里,这五年,改变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失去了很多,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五年就好像一天。
《武林外传》,就是五年当中——起码对于我来说——不能不说的事情,在06年它刚刚在电视台开始播的时候,那真的是引起了一阵阵的轰动,那个时候的我,还在大学里,没有电视,和同学在网络上追着各大网站的转载连播,一集一集看下来不觉得过瘾,又去买到碟片看,那个时候,关于这个电视剧的一切,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不可以被遗忘的事情。
如果说一部电视剧的成功,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它可以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它里面的某些动作某些台词,可以一再被人提起,它其中的某些桥段可以让人津津乐道。
这种情况,在电视剧版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子曰XX、额滴神啊等等等等。
几乎每一个主要的演员都有自己的一个经典动作和台词,这真让人过瘾,直到今天,看到其中的演员,都可以回想到那些曾经。
我看了《武林外传》的首映礼,在电影频道。
说实话我很少看这种典礼,觉得又假又别扭,都是一群人上来说感受,一群人夸电影,然后一群人互夸,找几个粉丝呐喊,主持人煽情。
但是在这场典礼中,因为五年的机缘,使得它变得格外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
五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改变很多人,我相信在这部戏当中的很多人,都和五年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正如导演说的:五年之前找他们拍电视剧,一个电话人全到了。
现在就需要通过经纪人反复沟通。
后来觉得不妥当,导演又加了一句但情谊都在的。
其实情况必定是如此,闫妮拿了影后,姚晨是微博女王,其他的演员都各自有各自的发展。
他们再不是当年的没有太多名气的演员,而五年之后,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到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心里莫名有了一份感动,一份源自于他们但归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那种感觉该怎么形容呢。
那是一种看着电影就想到自己的感觉吧。
明明知道这已经过了五年了,在看着电影当中的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找他们和五年之前的区别,比如这个人胖了那个人有皱纹了这个布景没有原来的好看那个衣服真的太适合他了如此等等。
而在我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时候,我才恍然,我哪里是在挑挑拣拣他们,我分明是在看着自己。
于是,我开始慢慢梳理起了这五年内我自己的变化,而梳理完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变化是有似无,在自己看来或许自己依然是老样子,而在旁人看来,你或许改变了许多。
就好比在电影当中,一切以原版为基础的东西几乎都存在,而实际上,一切都是那么的截然不同。
感叹了这么多,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其实这种事情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因为如果原版非常的优秀,那么再拍续集或者是如何,都会忍不住让人去比较去比较还是去比较,起码我在看电影的时候,除了看剧情之外,真的其他心思都花在了比较上。
但不得不说,电影版的要比电视剧版,制作上肯定精良了很多,内容上也符合一贯的风格,而在之前电视剧里的一些疲软的地方,都有了改进。
武林外传,之所以是外传,是因为它不是真正的血雨腥风,而是一种生活。
不如叫武林歪传吧,那又脱离了在江湖又不在江湖的道理,记得电视剧里曾经说,这个客栈很小,但它也是江湖,但它又不属于江湖。
这便是了,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于生活,不管是小事情还是大动荡,一切都可以化解,并且以一种很无厘头的方式,让人发笑的时候,还能静下心思考。
其实在电视剧版的时候,很多长辈就觉得这电视剧根本没法看,按照我姥姥的话讲,就是每天都在说话说话,没有打斗,不过瘾。
虽然说这个电视剧的观众群体主要锁定在80后一代,但姥姥的话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武林外传毕竟是在武林,打斗的场面确实不够,而且像排山倒海和点穴手,看久了更像是江湖把戏,糊弄糊弄外行人没有问题就行了。
而在电影版里,这个方面就有了改进,点穴手和排山倒海都有了自己的威力,再加上各种的打斗确实改进了很多,虽然说对比真正的武林大片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对于电视剧版已经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些地方还确实足够的让人揪心一下,但我想导演毕竟是想点到为止,这样一部在小年上映的电影,毕竟是要带给大家快乐的。
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在电影版里得到了升华,那就是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在故事的安排上,其实都是说明了现在现实社会当中的一个问题,比如电视剧的说到的关于诚信、信用、善良,各种社会现象等等。
而在电影版里,则着重说到了房地产,一所房子能够造福人,一所房子也能够害死人。
有钱的人可以买很多房子,炒房子,赚大钱。
而穷人只是想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都十分困难,甚至是一种奢望,这种现象,就在电影版里换了一个时代换了一个背景,开始诉说了出来。
记得电视剧版的片尾曲这么唱:从那盘古开天劈地,侠行天下是礼是义,最是理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电影当中秀才也唱了,当时觉得真的是好怀念,还有电视剧版当中那段配乐,都是让我们想到了过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于是做官的开始炒房揽财,身不由己于是我们拿着仅有的钱去买那些抬高价钱的房子,身不由己于是演出了一场场的戏剧,这剧目里有你有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发现的故事。
要向上看不向下看,要向前看不向后看,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太阳每天依旧要升起,希望永远种在你心里。
现在才觉得这词写得又直白又好。
电影版中的演员表演依然可圈可点,那些经典的动作和台词又回来了,虽然说秀才有了胡子,掌柜的发型我觉得不如电视剧里顺眼,但是她们依然是可爱的一群人,有时我真的幼稚地在想,他们真的就是一群可爱的存在着的人们,五年之前,他们来到了我们身边,之后他们走了,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生活。
五年之后,他们又回来了,就好像是放了一个五年的假期,他们反生了很多的变化,他们拥有了自己各自的人生,但是为了一些原因,他们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发生了一些往事。
之后他们依然会离开,那么很久之后他们会再聚首么?
我不知道,在首映礼上导演也没有肯定地说,但他说这就是一个家庭,永远不会散的。
说这话可能是需要应景,但我却听得很动容。
毕竟有五年之前他们的相伴,我自己的生活才会多了一点快乐,我在电影院里清晰地听到了自己开心的笑声,听到了很多人开心的笑声,一如五年之前。
一指葵花点穴手点住了光阴,一掌排山倒海推倒了岁月。
原来,其实我们都没有改变,起码在某些时候、某些地点,我们依然是那些敢爱敢恨的勇敢的人。
还记得主题曲么,嘿,兄弟!
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冲着《武林外传》的金字招牌,我在《武林外传剧场版》上映的第一天就赶去电影院观看当天第一场的放映,但影片看完,只剩下坑爹二字。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贪官来到七侠镇恶意炒高房价,从中牟利,最后在同福客栈的众人合力下,打跑了贪官雇佣的杀手,然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说实话,这个故事实际上也就一集多一点儿的电视剧的故事量,导演生生把它抻成了110分钟(宣传时公布的片长)的电影,而在实际放映时,即使算上片尾字幕结束影片也不过100分钟刚冒头。
放映结束时连影院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工作人员问另外一个:“这么早就结束了啊?!
早了多少分钟?
”“17分钟”……作为一部主打贺岁喜剧的影片,全片的笑点屈指可数。
我承认当裴志诚和迟迟俩人在逃难时相视然后突然唱起《传奇》的时候,我哑然而笑;当片尾佟湘玉带着姬无力一边看着设计的机关一边痛斥房市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影片的创意。
但这只是全片唯二的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其他的片段和笑点都是直接伸手去挠你痒痒,而且更悲催的是就算挠了你还不一定会笑。
可以看得出来,影片有很多桥段在向一些经典影片致敬及恶搞,比如影片一开始祝无双飞檐走壁,在巷子里辗转腾挪、凌波微步,大展跑酷功力,都能看到《A计划》《卧虎藏龙》《十月围城》的影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投入增多了,从棚内挪到实景,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尚敬导演对本片的掌控实在有些失控。
作为喜剧,却有很多角色被害的段落,莫名地就给影片加入了些许悲壮的感觉,可能导演想让影片更深刻吧,但把喜剧冲淡了很多。
之前说过影片的故事本身也就一集多一点儿的电视剧的量,却生生抻成了一部电影的长度,于是影片的节奏比较混乱。
去年上映的《好雨时节》同样有被导演抻长片长的嫌疑,但导演很巧妙地利用故事发生地的风土人情,节奏虽然很慢,但故事依然看着舒服。
而《武林外传剧场版》除了提供了几个火烧云的景色镜头外,其他的情节桥段更像是生硬地注水进入这部影片。
导演对灯光的运用也有点问题,影片多次突然给演员打上暖色调的灯光,来表现演员对美好的憧憬,影片中你用一次两次是点睛,是亮点;但本片至少用了4、5次,就难免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
编剧宁财神在接受《电影世界》杂志的采访时声称《大笑江湖》之所以烂是因为导演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来写,他的很多好的创意都没有体现在影片里;说《武林外传剧场版》大部分是按照尚敬导演的意思改,但至少按照尚敬的方式改得也挺好。
(具体参见《电影世界》2011年第一期111-113页)而从成片来看,除了片尾的机关和痛斥房市能看出编剧的创意,其他部分实在没有看出编剧的功力,就是各种元素的大杂烩。
我很想像影片开头祝无双那样给他一记老拳——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宁财神童鞋又客串了一把。
影片的各位主演的表演也只能说是合格,几个新增的人物倒是透着些许无厘头却让人无奈的气息。
贪官裴志诚恶意炒高房价,然后被同福客栈的各位折腾得够呛,又被自己雇佣的杀手背叛,自己的爱人被害,最后被佟湘玉的话感动,幡然醒悟。
看着很眼熟是吧?
这简直就是电视剧中那个包大人的翻版嘛。
裴志诚的爱人迟迟除了跟裴志诚合唱《传奇》以及那句“下辈子你还做我小三”外,基本就是在打酱油。
本来迟迟的死可以处理得更让人感动,但导演莫名其妙地加入了巧巧被姬无力扛在肩上头撞墙壁,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杀手姬无力武功高强、心狠手辣、贪财,算是本片新加角色中比较合格的一个。
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娄知县居然不会普通话,满口粤语地强调学习普通话重要性,实在看不出来笑点何在。
影片中曾有一个对杯具的解释镜头,看起来就像是在自嘲本片就是一个十足的杯具。
其实我在观影前对本片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达到电视剧的水准就行,可杯具的是它连电视剧的水准都没达到。
电视剧中密集智慧的爆笑台词在电影中几乎消失殆尽,节奏也不比电视剧紧凑抓人。
我观影的影厅中有20多名观众,但在观影途中有大约四分之一强的观众起身入厕,归来后对情节的理解依然毫无问题。
看来电视剧和电影果然差别够大,在此恳请尚敬导演和宁财神编剧,二位还是致力于在小荧屏上给广大老百姓带来欢笑吧,您二位做情景喜剧的功力还是很给力的。
电影主打怀旧牌,也确实吸引了不少武饭前去捧场,武饭们也的确在影片中看到了熟悉的角色,听到了熟悉的台词。
但除了这些真的没有其他了,所以如果诸位武饭打算去影院捧场,就好好享受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欢笑的角色们吧,至于电影剧情?
那些都是浮云最后,我不得不说,我真的替自己为该片首日票房贡献了1600万分之35感到耻辱。
尚敬导演,我能把票根寄给您,您把电影票钱退给我不?
(南方网专稿,转载须注明出处。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武林外传》电影版应当是内地第一部剧集走红以后登上大银幕的剧场版作品,这种在西方稀松平常的影视合流方式,终于被与时俱进的中国文艺界成功复制了。
从观影效果来看,尚敬成为内地第一位亿元处女导演问题不大,毕竟,电影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
从搞笑方式上来看,《武林外传》其实就是无厘头式的,从剧集开始,我就认定《武林外传》的喜剧路数与星爷完全一致,什么拼贴、解构、戏仿、穿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均与港式无厘头如出一辙,要说区别,也就是语言换了菜系——撒尿鱼丸变成了四喜丸子(在电影中,闫妮的陕言、倪虹洁的沪语、沙溢的东北腔和裴志诚的河南话无疑构成了一道方言拼盘)。
模仿电视购物节目、突然大唱卡拉OK,则分别让我想起《食神》和《大话西游》——当然,家英叔的《Only You》后无来者。
同样,原剧集中强烈的现实隐喻也贯穿到了电影里,房地产再次被抬到了风口浪尖,官商勾结炒作房地产泡沫的故事是无数底层观众心中的怨念,年下拿这帮想象中的敌人解解气,当然符合观众心理学的要求。
此外,在电影版中,导演明显强调了视觉奇观的营造,毕竟是大银幕,动作戏分大大加强,“排山倒海”和“葵花点穴手”在剧集里无非是搞笑的包袱,但在电影里,都是拿真金白银的特效砸出来的(顺带说一句,片头倪虹洁飞檐走壁水上漂的那场威亚戏略显穿梆,替身的身材发福了)。
但是——华丽的“但是”再次现身——《武林外传》电影版,也仅仅是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而已。
我不是否定电视剧的价值(特别是美剧),不过让我在黑漆抹乌的电影院里坐上90分钟,仅仅是国产电视剧的水准?
还拿鼎盛期的星爷说事:在无厘头的外表下,一定会有个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而且,电影毕竟是电影,电视剧六人行群P不要紧,电影还是要线索人物都相对集中才行,群戏不好拍,要么像《十月围城》那样串糖葫芦,要么像《建国大业》一样春晚化——可惜,《武林外传》中的人物组合像没煮熟的猪血丸子一样散掉了,大嘴毫无戏剧功能,秀才成了纯报幕的,大反派姬无力则如我所料般成了最抢戏的人物。
而另一个反派裴志诚在前半段的表现更是拉风,所有的戏剧矛盾几乎都是由他而起:开发房地产、招来姬无力、被潘公公追杀,而且跟小三还有场恋爱《传奇》,是个十分立体的人物(国产电影里反派比正方更立体已经是通病了,《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让子弹飞》里汤师爷都是证据)。
不过裴志诚的出现和消失都有点不合逻辑:刚开场被郭芙蓉“排”飞窗外装死,一来与剧情无关,二来也不合他的官方身份;最后裴志诚自缢则太仓促,明显准备不足。
至于最后一场打Boss,实在是有些令人失望。
本来我期待着看一场《九品芝麻官》式的公堂过审好戏——包袱套包袱、悬念转悬念,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思,什么朝廷黑手、地方县令(午马的表演很精彩,我乐翻了)、六扇门帮派,再加上七侠镇的一干人马,绞成一团,可以出人意料的地方太多了。
结果,就布置了一屋子莫名其妙的机关,再打得纷纷吐血,最后也不用智力设局,硬桥硬马杀将过去,这就算结了。
可能是尚导演刻意追求武侠片效果?
——我注意到本片的某些场景特别突出了血腥的成分。
话说回来,跟最近公映的几部大片比,《武林外传》便丝毫不落下风了,并不单指国产片,还包括《创•战纪》和《青蜂侠》。
如果您年下想去看部电影找找乐子,我强烈推荐《武林外传》(不过未成年人不宜),其实,现在能达到国产电视剧、特别是国产优秀电视剧质量的国产电影不多。
知足长乐。
电影里同福客栈由关中迁至徽州,景色确实漂亮。
展侍卫提到过曹公公,明朝最有明的曹公公当属曹吉祥,是明英宗朱祁镇,也就是天顺年间的事,1457年左右(这与正德年间的井不合)。
至于电影里的潘公公就一笑了。
古井是正德年间的,故事就一定发生在正德年间之后。
佟湘玉和怡红楼竞争时提到过,恭祝同福客栈开张928天,恭祝皇上登基七年零八个月。
这里应是万历。
明万历登基的准确时间是公元1572年6月10日,但万历元年是1573年,所以佟掌柜是按哪一年计算还有疑问。
(如果按农历,那万历元年即1573年元月开始,七年零八个月当是万历七年八月?
没有具体到天,所以同福客栈具体哪一天正式开张便未知。
)(如果按公历)七年零八个月之后是公元1580年2月10日;而当时同福客栈开张928天,那么同福客栈开张的准确时间是公元1577年7月26日。
也就是说,佟湘玉是在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7月26日)沦落到七侠镇这个伤心的地方的。
(http://hi.baidu.com/psll/blog/item/235a1bf3d1532f50342acc54.html)邢捕头也是这一天捉到姬无命,下月初五上任为第三十七任缁衣捕头,十四集提到他上任两周年,故应是1579年。
第八集里提到,佟湘玉是在两年前嫁到七侠镇的,当时小郭被打晕后逃跑,一年后重出江湖却被扣在客栈。
故小郭来到同福客栈是1578年。
秀才墙上六人行字的落款是甲申万历,是万历十三年即1584年,这个很早就出现(其实是2004年之戏谑,所以这条不必认真)。
莎士比亚(1564—1616)生于嘉靖四十三年,卒于万历四十四年,老白提到过与莎士比亚是同代人,可以认定故事发生在万历年间。
秀才引用过哈姆雷特(三十四集),维基百科上说该剧写于1599/1601年,也就是明万历二十七/二十九年。
十三集大嘴拿出过一本书,叫《万国图志》,万历二十八年(1600)12月21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二次进京,向明神宗朱翊钧献自鸣钟、西洋琴、珍珠嵌十字架、天主像、圣母像、《万国图志》等贡物。
这和哈姆雷特基本吻合。
不过本集出现的《笑林广记》又是清代的书了。
二十集是第一集的半年之后,也即1578年六七月左右郭芙蓉来到同福客栈,过年是1579年。
七十九集里提到现在是明朝永历年间,永历年间是南明政权。
南明的政权范围只有两广和贵州,关中已经是满清的辖属,应是万历之误。
武林里时间混乱之处颇多,已有高人论证http://tieba.baidu.com/f?z=502529954&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pn=0。
总的来说,80集的时间应该发生在三到五年之内。
引用过的书和段子,则不拘时代,自由穿越。
电影版里,有一段小郭说到七侠镇十年前和如今的房价,结合现实,电影应发生在电视五年之后。
所以用十年前和如今比较也合理,当时掌柜的刚接手客栈(当然随时都可能穿越到2010年)。
掌柜的用八百两买下客栈(估计还有剩余),十年后一个牛棚就要五十两,房价果然涨得快啊。
顺便再贴下万历年间的物价(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59781.shtml): 明朝的物价(万历年)。
明朝物价: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
合人民币1.75元/斤。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棉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故1两=1.75*377.6=660.8元,1钱=13.2*5=66元,可近似认为1两=10钱,1钱=100文老白的一双新鞋要50文,约33元。
十文钱够小贝打个驴的起价费,约6.6元。
小贝每个月有二十文的零花钱,约13.2元。
同福客栈的工资是每月二钱,约132元。
同福客栈估值大概两千两,约1321600元。
电影里掌柜抱怨这个月又赔了五两,那就是赔了3304元。
电影里的牛棚是五十两,约33040元。
文/vince♫ 作为一个资深武林迷进影院看了3次我不得不说这次的电影版并不完美,很多地方可以提高大荧幕和大彩电始终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能再次看到老白掌柜小郭秀才大嘴聚首,这已经足够了这个卡司已经值回票价了 看了3遍,我还是觉得电影版是个悲剧就因为无双和小六危难时的话无双:“如果有来世,你一定要珍惜我,让我感受到做女人的幸福。
”
其实看完没有什么大的感觉,拍的很雷人,就是期间充斥了对地产商对经济对政府以及房地产的讽刺,这片怎么过审核的啊。。。。
还有佟湘玉最后教育姬无力关于开钱庄的那段,简直跟现在的经济现状一样,都感叹自己宏经白学了。。。。
昨晚去看了《武林外传》电影的首映。
当那个清脆而熟悉的片头曲响起时,五年的记忆排山倒海般袭来,一时间,我的眼睛湿润了。
风情万种的佟掌柜终究还是老了。
大屏幕上的她,妆容再也掩不住双下巴和岁月的痕迹。
英俊潇洒的老白倒是清俊了一些,显得那双囧囧有神的眼睛愈发的大。
郭女侠倒是变漂亮了,齐刘海终于和她的嘴齐头并进了。
秀才留起了胡子,身材稍许走样,盯着芙妹看的眼神多了那么一丝老夫老妻的眷恋。
无双自从当上了七侠镇唯一的女捕头,脸上的表情少了很多,淡定多了不少。
大嘴的话少了,不再见他打肿脸充胖子的絮絮叨叨,估计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六没长个,但是竟然又胖了。
脸放在屏幕上,简直成了一坨面团,都快赶上我了。
姬无力比当年他的俩哥哥姬无病姬无命丑了不少,武功却高了些许,智商也多了一截。
葵花点穴手的动作和音效都变了,从以前的转两下手腕“啪啪”两下点住,到现在的翻个跟头跟着“咔”一声点实。
不知是不是老白的武功精进了。
西凉河突然就出现在了离同福客栈不远的地方,不怪房价在嗖嗖地往上涨。
电影版的武林终究还是与记忆中的武林有所不同,岁月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每个人的面容,包括我们自己,这些和七侠镇一起长大的孩子们。
别怕,有些东西没变。
佟湘玉的“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到这里,如果我不嫁到这里我的夫君也不会死;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就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伤心的地方……”还是可以使百炼钢华为绕指柔。
那段“肘子留给自己吃,花生米中的盐粒儿扒拉出来留着再用”还是那副算盘拨得噼啪响的精明老板娘嘴脸。
小郭的排山倒海依旧威力惊人,一言不合动辄大打出手的性子还是没有变,即使已经嫁作人妻身为人母。
秀才怕老婆的软骨头也没有变,当然,他真正意义上的软骨头也没有变。
小郭说要买房子,秀才虽然不赞同最后还是为了老婆舍得一身剐。
小郭和秀才绕地球三周排队买房一段的动画尤为精彩,从最初的俩人兴高采烈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起奔跑,到后来的俩人翻着白眼在人群中拖着沉重的脚步前行,到最后芙妹拖着体力不支的侯哥继续前进,123 mua mua mua 的甜蜜尽显。
俩人住在西凉河边的牛棚里,小郭和掌柜唠着家常,秀才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放牛,突然有了一种终南山下神仙眷侣的感觉,即使神雕变成了奶牛。
曰死姬无命的经典段落在电影中得到了再现。
我跟着秀才激动地背起了那段不休的台词,直到被小罗和勤之摁在了座位上。
这次秀才曰死姬无力的企图被戳破了,而且惨遭反调戏。
我想,曰死人终究不能拿来当饭吃,秀才的口才还是说说书更合适,于是也就坦然了。
当年小郭和无双做电视广告的一幕也有个新的升级版本。
此次小郭和迟迟的电视广告推销牛奶不遗余力,那个粤语说得我本人十分惭愧。
表情神态动作就像是给你挠痒痒一样,挠得你不由自主地就笑了。
审裴志诚的一段与电视剧第五十多集里审包大人的片段颇为相似,亮点在于不说普通话满嘴跑粤语的县长。
一句上夹棍,“夹死他 Just Do It”把小罗笑得前仰后合。
大嘴和慧兰的《恰恰恰》此次变成了KTV版裴志诚与迟迟的《传奇》,给力依旧,不评论。
“一片真心,片真心,真心,心”在同福客栈里不时地回响,你们懂得。
BS,不是SB,依旧凸显出秀才精湛的双语修养。
呵呵。
同福客栈常常因为过于热情正直而惹来麻烦,这次也不例外,惹上了东厂潘公公,再一次面临灭顶之灾。
和以往一样,同福客栈的娃儿们团结在了一起,布下了天罗地网、精巧机关。
虽然其中的多数都把自己给弄了进去,最后还是除掉了姬无力,用的是他自己之前砍在桌子上的菜刀。
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同福客栈总是不战而胜。
除了天理外,我觉得威力最大的还是他们的降龙十八掌:“放着我来”,“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子曾经曰过”,“帮我照顾好我七舅姥爷”,杀伤指数直逼五颗星。
一掌过去任何敌人的血格瞬间就空了。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武林外传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武林外传总是想在故事中教给我们点什么。
原来的片尾曲的歌词正是:自打盘古开天辟地,侠行天下是礼是义。
不战而胜最是理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除暴安良一身正气,闯荡江湖无人能敌。
哪怕不知去向何方,努力下去就是希望。
当然,这已经过于文绉绉了。
一般来说,那些真实而好用的道理是在佟掌柜教小郭洗衣服时传递出来的,是每到一集最后,犯傻的人自己悔改出来的,是看完后我们每个观众自己悟出来的。
而电影版的这集武林外传,借秀才之口说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这句“子曾经曰过”,轻轻戳在了每一个现代社会中为钱为权迷失自我的人们的心里。
正如之前的八十回,个个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清醒。
小六和无双终成眷属,秀才和小郭正在期待第一个孩子的降临,老白和湘玉也在为生娃而不懈地努力着。
老邢炒股发家,号称邢百万,现在每天在家就是养养狗看看股票。
大嘴还在继续等待真爱的回归。
这些人还是那么的有爱,那么的温馨。
我们不能指望在一方乱世中,他们能一直这么幸福的生活下去。
但求他们和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活得明白,活得坦然。
若得心安,世间纷扰,其实就是你我幸福所在。
武林外传,不说再见。
就图你们在一起,这就够了。
电视版给满分,这个时代的神作。电影版,晚了3年,演员已经物是人非,特别是掌柜的,造型简直杯具,吕秀才也胖了许多,其它人还好。小巷场景像国产RPG游戏一样,飘着古意,这点比电视版精致。至于续集,还是不要有了。。。
情节和镜头啥的就别提了....这就是拍给电视剧粉丝图一乐呵的~午马的“学好普通话”段落很好笑,多加一颗星因为我当年确实喜欢过此剧。
跟电视剧差的远了。经费多了,真情少了,特效越来越好。名气大了,故事小了,细节越做越少。
六子,你不用一成名就吃那么肥吧
太让我失望了
中国式的幽默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不时讽刺当今社会的一些弊端。炒房、炒股等盲目跟从,导致房价上涨,也揭露官商勾结、房地厂商肆意太高房价、银行大量贷款,压榨小老百姓钱财,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泡沫,终究导致人人破产。
尚导演,留着您那点小聪明继续拍电视剧去吧...评价一颗给我看了好几遍的电视剧演员们;一颗给佟湘玉的那段台词:老百姓辛苦一辈子,赚点小钱全都搭进去,得是多黑的心肠才干得出这么不要脸的事。跟这种人活在一个朝代,简直就是耻辱,悲哀!
如果可以给负分,我会给负分
辜负了所有的期待啊~~~
我呸 没看完
一直很有愛
为了情怀
怎么说呢,电影和情景喜剧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载体,融合的还算不错,不过终究有些不伦不类...
神秘的娄知县 原来是午马
跟电视剧完全没法儿比啊。。。
四星全为了 昔日的欢乐时光
對這種用力過猛的借古諷今實在提不起興趣,手鬆給個三星是因為我覺得王昱還行。
骗钱。无聊啊。。。破裂的声音!!
不知道熊吉为啥要求那么高,说中间走神好几次,可这不就像老友见面嘛,你期待的是看见他依然这么讨人喜欢,而不是这次碰面就突然优秀得让你交口称赞